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报告

合集下载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方法简介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方法简介

桩基载荷试验检测方案一、工程概况该工程包括33栋住宅、一栋会所、两个独立地下室,建筑物层数2~18F,住宅建筑面积223905.6m2,会所建筑面积3461m2,底商建筑面积13929。

51m2。

拟建建筑物分布情况将整个场区分为北区、南区和样板区。

北区包括1#楼~4#楼、8#楼~15#楼,南区包括16#楼~30#楼,样板区包括5#、6#、7#、31#、32#、33#楼,拟建建筑物结构形式为框架或剪力墙结构,拟采用桩基础。

拟建场地南区设计整平标高291。

4~292。

5m,南、北区各设计一个独立地下室,设计地下室高度约5m,南区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286。

4~287.5m,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均位于现有场地地面以上。

地下室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sk =2600kPa,桩基设计等级为丙级。

南区16#楼~30#楼和样板区31#楼~33#楼建筑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和中风化泥岩,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sk =3000kPa,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二、方案编制依据1.《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修订本);2.《建筑地基地基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三、检测方案本工程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和中风化泥岩。

桩端采用卵石层的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2600kPa,桩数为495根;桩端采用中风化页岩的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3000kPa,桩数为1266根。

根据《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及设计要求,需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及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进行完整性检测,检测数量为100%,共1641根.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采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和岩基载荷试验。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选取数量分别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个点,本工程选取5个点.岩基载荷试验选取数量分别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个点,本工程选取54个点。

平板荷载试验研究报告

平板荷载试验研究报告

平板荷载试验研究报告0引言任何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必须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的要求。

勘察提供地基承载力是地基基础设计所需的重要指标,试验技术是勘察地基承载力最直接、可靠的手段,而平板载荷试验是测定地基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的可靠方法。

由于平板载荷试验相当于基础受荷载时的模型试验,比较直观,它是目前世界各国用以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最主要方法,同时,在地基处理效果检验中也被广泛应用[1]。

1国内外研究现状岩土体是自然界的产物,其形成过程、物质成分以及工程特性是极为复杂的,并且随受力状态、应力历史、加荷速率和排水条件等的不同而变得更加复杂。

所以,在进行各类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对工程项目所在场地的岩土体进行土工试验和原位测试,以充分了解和掌握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从而为场地岩土工程条件的正确评价提供必要的依据[2]。

平板载荷试验是一种地基土的原位测试方法,是在野外现场用一个刚性承压板逐级加荷,测定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的变形随荷载变化而变化,可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3]。

根据承压板的设置深度及特点,载荷试验可分为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层地基土;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埋深大于3m和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基土。

平板载荷试验是模拟建筑物基础地基土受荷条件的一种测试方法。

在保持地基土的天然状态下, 在一定面积的承压板上向地基土逐级施加荷载, 并观测每级荷载下地基土的变形特性。

测试所反映的是承压板以下大约1.5 ~2倍承压板宽深度内土层的应力—应变关系, 比较直观地反映地基土的变形特性。

用以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 计算地基土的变形模量并预估建筑基础的沉降量[4]。

平板载荷试验在试验中相当于模拟建筑物基础工作条件,所以具有直接、直观和数据可靠的优点,作为一种主要的原位测试手段在土基勘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目前世界各国确定地基承载力及其变形特征的最主要方法[5]。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概述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概述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概述摘要:载荷试验是一种地基土的原位测试方法,可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

其一般分为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两种。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地表浅层地基,有一定局限性。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深层地基土或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基土,本文着重对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优缺点及检测方法进行了概述。

Key:载荷试验;地基承载力修正值;荷载施加;人工挖孔1、概述载荷试验是一种地基土的原位测试方法,可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

其一般分为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两种。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地表浅层地基,特别适用于各种填土和含碎石的土类,但有一定局限性,预估的承载力偏小。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深层地基土或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基土,可以为深基础设计提供更加可靠的持力层及其下卧层土体承载力和变形模量等设计计算的资料,本文着重对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优缺点及检测方法进行介绍。

2.深层平板载荷试验优缺点2.1深层平板载荷试验优点根据大量的实践经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人工挖孔,能够确保承压板坐于孔底土上,测试结果真实可信;2)在现有的静荷载试验方法中,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可能实现对各类岩土更精确、更深层的测试。

2.2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缺点因为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的限制,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有如下缺点:1)地面加荷时,使得传力柱产生弹性变形和弯曲,反力系统的变形等因素造成位移测量精度不够。

2)传力柱与孔壁间的摩擦使得所加荷载不能真实的传到承载板上。

3)深度越深,上述位移和荷载的测试精度越低。

3.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法介绍3.1检测方法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是将承压板通过承压管下入孔底,地上千斤顶通过传力柱向承压板施加压力,从千斤顶的表压显示传力柱的荷载,孔底承压板的位移是在地表测量传力柱的下沉量得到的,传力柱沉降量通过安置于地表钢板上方对称安装的两只百分表进行测读得到。

载荷试验报告

载荷试验报告

目录1 工程概况 (2)2 检测工作的目的及要求 (2)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概述 (3)4载荷试验检测 (3)试验设备 (4)设备的安装 (4)试验方法 (5)地基静载荷试验情况及结果 (6)5结论 (7)附图表:检测点平面示意图载荷试验成果图楼地基检测报告1 工程概况拟建的xx位于xx。

由于天然地基性质及强度、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故地基采用3:7灰土换填垫层法处理,分层回填压实处理,回填面积约,厚度1000mm;设计要求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80kPa。

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我公司于2018年6月28日对该3:7灰土垫层地基进行了承载力检测。

本次检测完成平板静载荷试验4组。

2 检测工作的目的及要求采用平板静载荷试验,检测3:7灰土垫层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本次检测工作依据的规范:甲方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及图纸;《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概述根据《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地基土自上而下可划分为5层,现依层序分述如下:第①层:杂填土(Q42ml)灰褐色,主要由粉土及砂类土组成,含砖块、煤屑、植物根、垃圾等,杂质含量大于20%,粒径5-20cm。

稍湿,结构松散,土质不均匀,填龄3年以上。

主要分布在场地东南部分区域。

第②层:黄土状粉土(Q41+al)黄褐色,土质不均,上部含植物根,下部含混粉砂较多,或与粉砂互层,具中等孔隙。

稍湿-湿,稍密-中密。

无光泽,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

局部相变为粉砂。

第②1层:粗砂(Q41+al)黄褐色,稍湿,中密状态,分选性较好,粒度较均,颗粒级配差。

矿物成分主要为云母、长石、石英等。

第③层:粗砂(Q3al+pl)黄褐色,湿~饱和,稍密~中密状态,分选性较好,粒度基本均匀,颗粒级配一般,偶含零星卵石颗粒。

平板荷载检测报告

平板荷载检测报告

平板荷载检测报告一、引言二、检测目的本次检测旨在验证平板结构在设计荷载下的承载能力,并评估其是否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要求。

通过该检测,可以为设计人员提供参考,确保平板结构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可靠性。

三、检测方法本次检测采用了静载和动载两种方法。

静载测试通过向平板结构加压,逐渐增加荷载,记录荷载变形数据。

动载测试则通过给平板施加动力激励,并观测振动响应来评估其疲劳性能。

同时,测试过程中还对结构进行了外观检查,以发现任何可能的缺陷或破损。

四、测试结果1.静载测试结果在静载测试中,平板结构的荷载-位移曲线呈现线性变化。

当荷载达到预定设计荷载时,平板结构的最大位移为X,远小于其设计允许位移X0,说明平板结构在设计荷载下具备良好的承载能力。

并且,荷载测试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变形、破裂或塌陷等安全隐患。

2.动载测试结果动载测试中,在施加指定频率和幅值的激励下,平板结构出现了振动响应。

通过对振幅和频率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到平板结构的共振频率和振幅响应。

测试结果显示,平板结构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没有出现明显的共振现象,并且振幅响应较低,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

五、评估和分析通过本次荷载检测,可以得出以下评估和分析结果:1.平板结构在预定设计荷载下具备良好的承载能力,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要求。

2.平板结构在动载下的振幅响应较低,没有出现明显的共振现象,说明其具备较高的疲劳强度和稳定性。

3.在检测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结构缺陷、破损或变形等安全隐患。

4.需要对平板结构的维护保养工作进行加强,以确保长期使用时的安全可靠性。

六、结论通过本次平板荷载检测,得出以下结论:1.平板结构在设计荷载下具备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平板结构在动载下的振幅响应较低,没有出现明显的共振现象,具备较高的疲劳强度。

3.在使用过程中需加强维护保养工作,确保结构长期安全可靠运行。

七、建议根据本次检测结果1.对平板结构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局部破损或腐蚀。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方案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方案

桩基载荷试验检测方案一、工程概况该工程包括33栋住宅、一栋会所、两个独立地下室,建筑物层数2~18F,住宅建筑面积223905.6m2,会所建筑面积3461m2,底商建筑面积13929.51m2。

拟建建筑物分布情况将整个场区分为北区、南区和样板区。

北区包括1#楼~4#楼、8#楼~15#楼,南区包括16#楼~30#楼,样板区包括5#、6#、7#、31#、32#、33#楼,拟建建筑物结构形式为框架或剪力墙结构,拟采用桩基础。

拟建场地南区设计整平标高291.4~292.5m,南、北区各设计一个独立地下室,设计地下室高度约5m,南区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286.4~287.5m,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均位于现有场地地面以上。

地下室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sk =2600kPa,桩基设计等级为丙级。

南区16#楼~30#楼和样板区31#楼~33#楼建筑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和中风化泥岩,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qsk =3000kPa,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

二、方案编制依据1.《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修订本);2.《建筑地基地基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三、检测方案本工程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采用卵石层和中风化泥岩。

桩端采用卵石层的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2600kPa,桩数为495根;桩端采用中风化页岩的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3000kPa,桩数为1266根。

根据《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及设计要求,需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及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

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进行完整性检测,检测数量为100%,共1641根。

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采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和岩基载荷试验。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选取数量分别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个点,本工程选取5个点。

岩基载荷试验选取数量分别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个点,本工程选取54个点。

平板载荷试验报告书

平板载荷试验报告书

试验一:平板载荷试验一、试验目的通过平板载荷试验,了解平板载荷试验的加载系统、反力系统和变形量测系统及其安装方法,掌握试验的操作步骤及技术要求,采用试验数据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地基土的变形模量E0。

二、试验原理载荷试验(Plate Load Test,简称PLT)是在现场用一个刚性承压板逐级加荷,测定天然地基、单桩或复合地基的沉降随荷载的变化,借以确定它们承载能力的现场试验。

在拟建建筑场地上将一定尺寸和几何形状(方形或圆形)的刚性板安放在被测的地基持力层上,逐级增加荷载,由固定在基准梁上的变形测量装置测得相应的稳定沉降,直至达到地基破坏标准,由此可得到荷载沉降曲线,即p-s曲线。

通过对p-s曲线进行计算分析,可以得到地基土的承载力f ak、变形模量E0和基床系数K s。

三、试验仪器设备试验设备包括承压板、加荷装置和沉降观测装置。

1、加荷系统:承压板:圆形钢制板,面积0.2m2加荷装置:液压千斤顶,应力环2、反力系统:地锚、工字钢反力架一般反力可以由重物、地锚单独或地锚与重物联合提供3、量测系统:支撑柱、基准梁、位移测量原件等四、试验技术要求与操作步骤1、试验技术要求参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1)承压板尺寸一般为0.25-0.5m2,当在软土和粒径较大的填土上进行试验时,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5m2。

2)试坑宽度或直径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3倍,以防止周围图的盈利对试验有影响。

试坑底部的岩土应避免扰动,保持其原状结构和天然含水量,在承压板下铺设不超过20mm的砂垫层找平,并尽快安装设备。

3)加荷等级一般不小于8级。

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的2倍,荷载的量测精度应控制在最大加载量的±1%内。

4)沉降观测采用慢速法。

每级荷载施加后,间隔5min、5min、10min、10min、15min、15min测读一次沉降,以后间隔30min测读一次沉降,当连续2h、且每小时沉降量不大于0.1mm时,可认为沉降已相对稳定,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平板载荷试验报告书

平板载荷试验报告书

试验一:平板载荷试验一、试验目的通过平板载荷试验,了解平板载荷试验的加载系统、反力系统和变形量测系统及其安装方法,掌握试验的操作步骤及技术要求,采用试验数据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地基土的变形模量E0。

二、试验原理载荷试验(Plate Load Test,简称PLT)是在现场用一个刚性承压板逐级加荷,测定天然地基、单桩或复合地基的沉降随荷载的变化,借以确定它们承载能力的现场试验。

在拟建建筑场地上将一定尺寸和几何形状(方形或圆形)的刚性板安放在被测的地基持力层上,逐级增加荷载,由固定在基准梁上的变形测量装置测得相应的稳定沉降,直至达到地基破坏标准,由此可得到荷载沉降曲线,即p-s曲线。

通过对p-s曲线进行计算分析,可以得到地基土的承载力f ak、变形模量E0和基床系数K s。

三、试验仪器设备试验设备包括承压板、加荷装置和沉降观测装置。

1、加荷系统:承压板:圆形钢制板,面积0.2m2加荷装置:液压千斤顶,应力环2、反力系统:地锚、工字钢反力架一般反力可以由重物、地锚单独或地锚与重物联合提供3、量测系统:支撑柱、基准梁、位移测量原件等四、试验技术要求与操作步骤1、试验技术要求参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1)承压板尺寸一般为0.25-0.5m2,当在软土和粒径较大的填土上进行试验时,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5m2。

2)试坑宽度或直径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3倍,以防止周围图的盈利对试验有影响。

试坑底部的岩土应避免扰动,保持其原状结构和天然含水量,在承压板下铺设不超过20mm的砂垫层找平,并尽快安装设备。

3)加荷等级一般不小于8级。

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的2倍,荷载的量测精度应控制在最大加载量的±1%内。

4)沉降观测采用慢速法。

每级荷载施加后,间隔5min、5min、10min、10min、15min、15min测读一次沉降,以后间隔30min测读一次沉降,当连续2h、且每小时沉降量不大于0.1mm时,可认为沉降已相对稳定,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
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委托单位:
检测日期:年月日至月日
报告总页数:页
报告编号:
合同编号:
年月日
****************************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报告
项目负责人:
现场检测人员:
报告编写:
校核:
审核:
声明: 1、本检测报告涂改、错页、换页无效;
2、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者无效;
3、本报告无我单位“技术资格证书章”无效;
4、本报告无检测、审核、技术负责人签字无效;
5、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可在报告发出后20 天内向本检测单位书
面提请复议。

年月日••地址:邮政编码:
电话:联系人:
目录
一项目概况 (5)
二工程地质概况 (6)
三成桩情况 (7)
四现场检测 (7)
五承载力取值 (8)
六高、低应变现场检测 (9)
七判断标准 (10)
八高应变计算方法 (11)
九检测结果 (12)
十结论与建议 (15)
十一附图表………………………………………17~26
-、项目概况
二、工程地质概况

三、成墩情况
根据委托单位提供的设计及施工资料,各检测点的持力层的有关参数见表3。

检测点的有关参数(人工挖孔灌注墩)表3
四、现场检测
1.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加载方法: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在人工挖孔灌注墩基孔底底部进行整平,将承压板安
装于紧靠承压板周围外侧的土层高度不少于80cm处;然后安装千斤顶、传力柱等。

承压板采用直径为800mm的刚性板。

加载采用一个2000kN油压千斤顶,通
过手动油泵驱动加载,千斤顶的合力通过测点中心。

压力值由经过标定的压力
表给出,再由千斤顶的标定曲线换算成荷载值,压力表精度不小于0.4级。


验用千斤顶、手动油泵、高压油管的容许压力分别大于最大加载时压力的 1.2倍。

测点的沉降变形,通过对称布置于承压板的量程为50mm百分表测量,其分
辨力不小于0.01mm。

所有百分表均用磁性表座固定于基准梁上,基准梁具有一
定刚度。

加载反力系统详见所附示意图。

图1试验设备安装示意图
1 主梁
2 横梁
3 竹跳板
4 沙袋
5 千斤顶
6 百分表
7 基准梁 8 压力表 9 手动油泵10载荷板11 传力柱
2.检测设备
现场检测设备一览表表4
3、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沉降观测
1、试验标准:严格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执行。

2、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逐级加载。

根据要求,加载分级详见各测点的附表9~10。

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加下一级荷载。

读数时间为每级加载后,按10,10,10,15,15,30,30...分钟的时间间隔读数,直至变形达到稳定标准或满足中止加载条件时为止。

3.稳定标准:每一小时沉降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

五、承载力的取值
1)、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之规定,
一、当出现下列现象之一时,可终止试验:
1、沉降s急剧增大,荷载~沉降(Q~s)曲线上有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沉降量超过0.04d(d为承压板直径);
2、某级荷载作用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
3、本级沉降量大于前一级沉降量的5倍;
4、当持力层土层坚硬,沉降量很小时,最大加载量不小于设计要求的2倍。

二、承载力的特征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
2、满足前三条终止加载条件之一时,其对应前一级荷载定为极限荷载,当该值小于对应比例曲线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
3、不能按上述二款要求确定时,可取s/d=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值,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三点,当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十一附图表
1.深层平板荷载—沉降数据汇总表张;
2.深层平板Q~s曲线图张;
3.深层平板荷载试验现场见证单张;
现场见证单天气:晴
测试人:上岗证编号:
见证人:(甲方、委托方或监理均可)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