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完整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完整ppt课件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ppt精选版
1
第1课时 元素周期表
ppt精选版
2
学习目标
1.简单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 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规则及结构。 3.能描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ppt精选版
3
一、元素周期表的完善历程 1. 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1)时间 1869 年,俄国化学家门__捷__列__夫__绘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 表,是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编排原则 ①将元素按照_相__对__原__子__质__量_____由小到大依次排列。 ②将_化__学__性__质_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
答案:C
ppt精选版
28
解析: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对主族元素,其族序数 等于最外层电子数,但副族则不是;18 列构成 16 个族,其 中第Ⅷ族包含 3 列。
ppt精选版
29
3. 已知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的是( )
A. 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ⅡA 族 B. 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Ⅷ族 C. 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ⅡA 族 D. 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0 族
ppt精选版
18
4. 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形式为“第几周期第 几族”,要注意分清主族、副族、0 族、第Ⅷ族
在应用上述方法推断元素的族序数时,要特别注意第 六、七周期第ⅢB 族的锕系和镧系元素,它们的每个空格都 有 15 种元素,其后的元素需再减去 14,然后定位。
ppt精选版
19
例 2 俄罗斯科学家用含 20 个质子的钙的一种原子轰击 含 95 个质子的镅原子,结果 4 次成功合成 4 个第 115 号元 素的原子。这 4 个原子生成数微秒后衰变成第 113 号元素。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 第5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氨和铵盐(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 第5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氨和铵盐(课件)
探究实验:氨气的喷泉实验。
1.实验现象:形成红色喷泉。
2.实验结论:氨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
一、氨气
3.实验讨论:
(1)烧瓶中为什么会形成喷泉?
(2)胶头滴管的作用是什么?
(3)烧瓶中的溶液为什么变成红色?
(1)烧瓶内外产生压强差。
(2)引发喷泉实验。
(3)氨的水溶液呈碱性,溶液中有 OH- 存在。
一、氨的性质
探究实验2:将分别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观察现象。
(1)实验现象:两玻璃棒靠近时产生白烟。
(2)实验原理:浓氨水和浓盐酸均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 NH3 和
HCl 反应生成白色NH4Cl固体:
NH3+ HCl
NH4Cl
一、氨的性质
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因此 NH3能被催化氧化生成 NO。
NH3·H2O
一、氨的性质
小试牛刀
1.判断正误。
(1)液氨可用作制冷剂,是因为其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 √ )
(2)1 mol·L-1氨水中的 c(NH3·H2O)为 1mol·L-1。 ( × )
(3)氨水可以导电,所以 NH3为电解质。 ( × )
(4)浓氨水与所有酸反应均有白烟产生。 ( × )
一、氨气
探究实验:浓氨水与浓盐酸的反应。
1.实验操作:将两个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在空气中
相互接近,但不接触,观察现象
2.实验现象:有白烟产生。
3.实验原理:NH3+HCl NH4Cl。
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
二、铵盐、NH4+ 的检验
加热盛有 NH4Cl固体的试管,现象有:①试管中固体逐渐消失;②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5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5
浊的是 ()来自A.COB.SO2
C.Cl2
D.CO2
答案:BC
4.如图为硫及其部分化合物的
“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
A.S与O2在点燃时经一步反应生成Y
B.Z作氧化剂时,理论上可被还原为S单质
C.X、Y、Z中只有Y属于非电解质
D.X的水溶液在空气中放置,易被氧化
答案:A
5.物质类别与元素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视角,下列是硫元
(1)
写出③④⑤的化学方程式:
2SO2+O2
2SO3
③[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H2
H2S
④[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2+2H2S===3S+2H2O
⑤[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硫元素的相邻价态之间一般不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S和H2S、
S和SO2、SO2和H2SO4,所以可用浓硫酸干燥SO2气体。
O2
O2
(5)连续氧化关系:S
SO2
SO3。
(6)通过非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相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
③SO3
H2 O
H2SO4―→Na2SO4
浓硫酸
NaHSO4―→BaSO4。
D.浓硫酸与FeS混合:FeS+H2SO4(浓)===FeSO4+H2S↑
答案:A
2.据我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石硫
黄……能化金银钢铁,奇物”,所得产物不可能是 (
)
A.Au2S
C.CuS
答案:C
B.Ag2S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课件-糖类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课件-糖类

A [A 项,葡萄糖分子中不存在 H2O 分子;B 项,葡萄糖和果 糖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 项,葡萄糖与新 制 Cu(OH)2 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 项,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 是葡萄糖。]
2.下列关于葡萄糖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葡萄糖能发生酯化反应 B.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C.1 mol 葡萄糖分子可以消耗 5 mol Na D.完全燃烧等质量的葡萄糖和甲醛(HCHO),所需氧气的量不 相同
(4)葡萄糖酿酒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点拨:淀粉在人体内的变化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所有糖类均有甜味且溶于水,且组成符合 Cn(H2O)m。 ( )
(2)所有糖类均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
(3)蔗糖、淀粉的水解最终产物均是葡萄糖。
()
(4)淀粉遇到碘单质才变成蓝色,而遇到化合态的碘(如 I-、IO- 3 等)
不变色。 [答案] (1)× (2)× (3)× (4)√
()
2.下列关于葡萄糖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能发生酯化反应 B.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C.葡萄糖充分燃烧的产物为 CO2 与 H2O D.完全燃烧等质量的葡萄糖和甲醛(HCHO),所需氧气的量不 相同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淀粉、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B.糖类是高分子化合物,能发生水解反应 C.葡萄糖既可以与银氨溶液反应,又可以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 液反应 D.可用碘检验淀粉是否发生完全水解
B [淀粉、纤维素属于多糖,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 A 正确;单糖、二糖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二糖、多糖可以发生水解, 而单糖不能水解,B 错误;葡萄糖是多羟基醛,含有醛基,能与银氨 溶液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产生银镜和砖红色的 Cu2O 沉淀,C 正确;淀粉遇碘单质变蓝,因此可用碘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 解,D 正确。]

2021年高中化学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二册课件:第5章 第1节 第2课时 硫酸、酸酸根离子的检验

2021年高中化学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二册课件:第5章 第1节 第2课时 硫酸、酸酸根离子的检验

过滤
——→
滤液
加入适量盐酸 蒸发
——→ ——→
纯净的 NaCl晶体
返回导航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化学(必修·第二册 )
课堂素能探究
返回导航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化学(必修·第二册 )
知识点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问题探究
1.过量的铜与一定量的浓硫酸反应时,硫酸能否全部参加反应? 提示:不能。Cu是不活泼金属,只能与浓硫酸反应,与稀硫酸不反 应,在过量Cu与一定量浓硫酸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 渐减小,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浓硫酸将变为稀硫酸,反应停止, H2SO4不可能全部参加反应。
B.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可用来与蔗糖反应做“黑面包”实

C.稀硫酸与铁、铝反应,浓硫酸在常温下不与铁、铝反应
D.浓硫酸与Cu的反应中有少量黑色固体生成,可能是CuO
返回导航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化学(必修·第二册 )
解析:在浓硫酸中,硫元素被还原,体现其氧化性,当稀硫酸与金 属反应时,氢被还原,体现其氧化性,A项错;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 使蔗糖炭化,B项错;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发生钝化反应,表面生 成致密氧化膜,C项错;浓硫酸与铜反应时,可能生成黑色的CuO,D 项正确。
②强氧化性的表现
化学(必修·第二册 )
致密的氧化膜
铁质或铝质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C+2H2SO4(浓) ═△══CO2↑+2SO2↑+2H2O
返回导航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二、SO24-的检验 1.实验探究
实验 操作
化学(必修·第二册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课件(共15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课件(共15张PPT)

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D.原子的中子数
1.原子序数为 x 的元素位于第IA族,那么原子序 数为 x+2 的元素肯定不会在( )
√ A.第 IA 族 B.第ⅢB族 C.第ⅢA族 D.0族
【提示】若x为氢元素,则A正确;若x为锂或钠, 则C正确;若x在第4、5、6、7周期,则B项正确。 故答案为D。
3.第ⅠA族和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4.每周期元素的种数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三短”“四长”;“七主”“七副”“0族和Ⅷ族” 二、元素原子结构与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序数
核外电子排布
周期表中位置
1.不能作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顺序的依据是
A.原子的核电荷数
螺旋式元素周期表
金字塔式元素周期表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 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 依次排列,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 期表,这就是现代元素周期表的 雏形。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思考与交流】
周期表的结构
阅读教材P4、5页并结合周期表,讨论以下问题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是什么?周期表有多 少横行,多少纵行,多少族?
A.若X是氢,则Y是氦
√C.若X是氟,则W是硫
B.若Y是氦,则Z是钠 D.若Y是氟,则Z是铝
例.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 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
【提示】X为第4周期,第ⅠA族;Y为第5周期,第 ⅦA族。
【记一记】
周期表的结构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6.2.3化学平衡状态(共33张ppt)

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6.2.3化学平衡状态(共33张ppt)

任 务 02
2.1 化学平衡的建立
高温高压
N2 + 3H2 催化剂 2NH3
反应刚开始时:

率 v
v正
v逆
0
反应过程中:
v正 = v逆
化学平衡状态
t1
时间t
反应物浓度—最—大——,正反应速率—最—大—— , 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生成物浓度为—0——,逆反应速率为—0—。 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逆反应速率—逐—渐—增— 大
2.建立个性与共性、对立与统一的科学辩证观。
教学引入:高炉炼铁尾气之谜
教学引入:高炉炼铁尾气之谜
增加炼铁高炉的高度,不能改变高
炉尾气中CO的比例,原因是:
C+CO2
2CO是一个可逆反应,不
能完全进行,存在一定的反应限度。在
高炉中Fe2O3与CO的反应也不能全部转 化为Fe和CO2。
任 务 01
×100%
课堂检测
2.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
高温高压
N2 + 3H2 催化剂 2NH3
673 K、30 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c点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a点的正反应速率比b点的大 C.d点(t1时刻)和e点(t2时刻)处n(N2)不同 D.在t2时刻,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课堂检测
3.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
N2 + 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表示正、逆
反应速率可以用N2或H2或NH3来表示:下列能表示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7.3.1 第1课时 乙醇 教学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7.3.1 第1课时 乙醇 教学课件

CH3—CH2OH
CH3CH2OH 氧化 CH3CHO 氧化 CH3COOH
第三十四页,共三十六页。
(1) 用作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等的燃料。 (2) 用作化工原料、香料、化妆品、涂料等。 (3) 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作消毒剂。
第三十五页,共三十六页。
烯烃
卤代烃
氢 卤 酸

醛或酮
O
=
2 CH3-C-O-H + O2 Cu / Ag 2CH3-C-H + 2H2O
H
反应历程 2 Cu + O2
2CuO
CH3CH2OH + CuO
Cu + CH3CHO + H2O
第十八页,共三十六页。
醇氧化机理:

※羟基所在碳上有氢
R1
2 R2—C—O—③ H + O=O H ①-③位断键
R1
盐酸>水>乙醇
第十四页,共三十六页。
2. 氧化反应 (1) 燃烧
点燃
CH3CH2OH +3O2
2CO2+3H2O
现象:乙醇在空气中燃烧,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因此:实验室里也常用它作为燃料。
乙醇可用作内燃机的燃料,
第十五页,共三十六页。
2. 氧化反应
(2)催化氧化
---乙醇具有还原性
2 CH3CH2OH + O2 Cu / Ag 2CH3CHO + 2H2O (工业制乙醛)
第七页,共三十六页。
(1)如何检验酒精是否含水?
取少量酒精,加入无水硫酸铜,若出现蓝色,则证
明酒精YO含U 水TEX。T
Lemon drops oat cake oat cake sugar plum. Jelly beans macaroon I love topping danish cakeLem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54 ● C.81
B . 11 6 C
D.88
● 解析:Ⅲ是奇数,第ⅢA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是奇数。题中四个选项中只有C选项的原子序数是 奇数,答案选C。
课堂探究研析
● 问题探究:
知识点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序数由什么决定?主族族序数由什么决定? 2.元素周期表从左到右一共有 18 列,哪一列所含元素种类最多?
● 二、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 1.编排原则:
● 2.周期表中周期的划分和一般特点:
个数
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横行,共有____7______个周期
特点
同周期中的元素的_电__子_层__数____相同 周期序数=_电__子_层__数____
分类
短周期 长周期
共有___3_______个,包括第__1_、__2、__3___周期 共有___4 _______个,包括第4_、__5、__6_、_7___周期
18
4
36
长周
5
Rb~Xe
18
5
54

6
Cs~Rn
32
6
86
7
Fr~Uuo
32
7
118
位置与结 构的关系
周期序数 =电子层

● 2.族(每一纵行):

周期表中有18 个纵行,除第 8、9、10三个 纵行为第Ⅷ族 外,其余15个 7个 纵行,每个纵 主 行为一族;周 族 期表中包括7个 主族,7个副 族,一个0族,
1
新课标导学
化学
必修② ·人教版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元素周期表
1
新课情境呈现Biblioteka 2课前新知预习3
预习自我检测
4
课堂探究研析
5
学科核心素养
6
课堂达标验收
7
课时作业
新课情境呈现
● 1869年以前,科学家已经陆续发现了63种元素,这些元素之间似乎没有任何联系,好像互不相 干。
● 在化学学科领域中使用的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信息更突出了元素的原子结构信息。 ● 让我们走进教材,充分认识元素周期表。
课前新知预习
● 一、元素周期表的出现和发展 ● 1.元素周期表的出现和发展:
● 2.原子序数: ● (1)含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的编号。 ● (2)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________质__子=数_________核__外_电__子。数
● 探究提示: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 2.第3列。因为第3列包含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
● 知识归纳总结:
● 1.周期(每一横行):
类别
周期序 数
起止元素
包括元 核外电子 稀有气体原
素种数 层数
子序数
1
H~He
2
1
2
短周

2
Li~Ne
8
2
10
3
Na~Ar
8
3
18
4
K~Kr
B
● A.Cl、S、N
B.S、Si、Na
● C.F、C、Al D.H、He、O
● 解析:Cl和S均为第3周期元素,而N为第2周期元素,故A错误;S、Si、Na均为第3周期元素, 故B正确;F和C为第2周期元素,而Al为第3周期元素,故C错误;H、He为第1周期元素,O为 第2周期元素,故D错误。
● 6.(2019·哈尔滨高一检测)下列原子序数所表示的元素一定在周期表中第ⅢA族的是( )
一个Ⅷ族
族名
第ⅠA族 第ⅡA族 第ⅢA族 第ⅣA族 第ⅤA族 第ⅥA族
第ⅦA族
类名 氢元素和碱金属元素
碱土金属元素 硼族元素 碳族元素 氮族元素 氧族元素
卤族元素
最外层 电子数
1 2 3 4 5 6
7
规律
①主族的 族序数= 最外层电
● 3.周个期数表中族的特点元和素划周分期: 表中有___1_8______个纵行,共有___16_______个族
特点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_最__外_层__电_子__数_
主族
共有__7________个,包括__Ⅰ_A_、__Ⅱ_A_、__Ⅲ_A_、______ Ⅳ__A_、_Ⅴ__A_、_Ⅵ__A_、_Ⅶ__A_族______
● 1913年英国科学家莫色勒利用阴极射线撞击金属产生X射线,发现原子序数越大,X射线的频率 就越高,因此他认为原子核的正电荷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并把元素依照核内正电荷数(即 质子数)排列,经过多年修订后才成为当代的元素周期表。
● 随着人们对元素地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得到了完善,现在元素周期表已经成为人们研究化 学、研究物质的一个必备的工具。
● 2.第5周期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C
● A.36
B.37
● C.38
D.39
解析:因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主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则原子结构示意
图为
,所以选 C。
● 3.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B
● A.第2周期ⅣA族 B.第3周期ⅢA族
● C.第3周期ⅥA族 D.第2周期ⅢA族
分类
副族
共有____7______个,包括第ⅠB、ⅡB、ⅢB、 ⅣB、ⅤB、ⅥB、ⅦB族
Ⅷ族
包括第__8、__9_、_1_0___三个纵行
0族
占据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1_8 ____纵行,最外层的电 子数为___8_______(He是2)
● 4.常见族的特别名称:
● 请将族所含元素与其名称用线连接。
● 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y Ivanovich Mendeleev,1834~1907)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元 素及其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据相对原子质量大小规律进行排列, 制成的表格成为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利用周期表,门捷列夫成功预测了当时尚未发现的元 素(镓、钪、锗)。
● ①第ⅠA族(除氢)
a.稀有气体元素
● ②第ⅦA族 b.碱金属元素
● ③0族 c.卤族元素
● 答案:①—b ②—c ③—a
预习自我检测
● 1.19世纪中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B
● A.提出原子学说
B.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 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
● 解析: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所以选B。
解析:铝为 13 号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主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所以选 B。
,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
● 4.下列各组元素中,属于同一主族的是( )
A
● A.C、Si B.N、Si
● C.S、Cl D.O、F
● 解析: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等,C与Si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所以选A。
● 5.下列各组元素处于同一周期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