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的作品
法国浪漫文豪雨果

法国浪漫文豪雨果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他的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已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1802年2月26日,雨果诞生在法国东部的贝藏松城。
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将军,总是东征西讨,母亲是个天主教徒,保皇主义者。
父母常因政治观点不同而发生争吵,对雨果的思想有很大影响。
童年的雨果受母亲的影响很大,同情保皇党,对革命充满了敌视情绪。
他的童年大部分时间随母亲在意大利和西班牙度过,由于母亲接受的是自由教育,爱好文学,尤其是伏尔泰的作品,她的这一爱好对雨果的一生深有影响。
1809年,雨果和哥哥欧仁被母亲送到巴黎一家私塾,他们在那里学习拉丁语和希腊语。
课余时间,兄弟俩就在花园里玩耍。
在学习和游戏中,雨果的想象力不断得到丰富、发展。
1811年,在父亲的安排下,雨果兄弟俩在马德里贵族学校学习了一年。
第二年雨果的父母由于感情不合而分居,雨果兄弟俩随母亲回到巴黎,这时他们不再上学了,由私塾的老师到家里给他们上课。
这一时期,雨果兄弟读了许多有益的书籍。
母亲酷爱读书,她对儿子的读书兴趣也十分放心,任他们自己选择读物。
他们完全沉浸在读书之中,连续博览了老胡野约尔图书馆的全部藏书:莫里哀、卢梭、伏尔泰、狄得罗、瓦尔特、司各特的著作等,不管是戏剧、小说、诗歌,还是游记和惊险作品,无所不读。
书读多了,雨果也越来越想自己动笔写点什么,他尝试着写了不少诗歌。
14岁时,他写了一部悲剧《伊尔塔敏纳》。
他还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我要成为夏多勃里昂,要不就一事无成”的豪言壮语,少年的雨果敢于向当时红极一时的桂冠诗人、法国消极浪漫派的创立者提出挑战,显示出了雨果的勇气和魄力。
他写下这个誓言不久,法兰西学士院出诗题进行征文比赛,他写了一首长篇《读书乐》,列举了历史上大量事例,雄辩地证明:在最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学习如何使人变得高尚起来。
雨果及创作

富洛娄把爱斯梅拉达带到格雷弗广场的绞 刑架前,胁迫爱斯梅拉达在他与绞刑架之间选 择其一。爱斯梅拉达宁死也不就范于副主教, 气急败坏的富洛娄把爱斯梅拉达暂交给荷兰塔 的女修士看管,自己去叫官兵。这个女隐士1 5年前丢失了可爱的女儿,至今仍保留当年女 儿的小鞋。当爱斯梅拉达也拿出自己保存的另 一只同样的小鞋时,女修士发现爱斯梅拉达就 是自己15年前丢失的女儿,母女相识悲喜交 加,但相逢的激动变成了诀别的哀号。富洛娄 带领官兵赶到,母亲为保护女儿,被刽子手推 倒在绞台下,头部着地身亡。
第二天,格雷弗广场上搭起了临时刑台。昨天还是愚 人王的加西莫多今天却跪在转盘上任人鞭笞。富洛娄 路经此地,加西莫多心中一喜,但是这个当年收养他 的义父却慌忙逃避了他的目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 加西莫多口渴难忍,围观者不但无人理睬,反倒是一 片戏弄与咒骂声。 这时,只见手提水罐的爱斯梅拉达 拨开众人,走上刑台,把水送到加西莫多嘴边。可怜 的敲钟人发现此人竟是昨晚自己劫持的姑娘时,羞愧 和感激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这也许是这个不幸的人 平生第一次流出的眼泪。大家都被眼前这一动人景象 迷住了:一个漂亮、纯洁、妩媚、纤弱的少女竟然这 样垂怜一个如此可怜而又难看和凶恶的人,被感动的 台下的群众大声叫好。但荷兰塔里的女修士连声诅咒 着:“可恶的吉卜赛女人!可恶!可恶!”
雨果故居——贝尚松
雨果的夫人
他雨 妻果 子苦 的恋 阿的 黛情 尔人 , 后 成 为
雨果的情人
柔与 情阿 的黛 朱尔 丽分 叶享 雨 果
雨果的子孙
心满 爱脸 的幸 孙福 子的 乔雨 治果 与抱 珍着 尼他 最
小说代表作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笑面人》 《海上劳工》 《九三年》
长篇小说《笑面人》
其实,弗比思的伤势并不严重。两个月后, 他正站在贡德洛里耶府邸的阳台上,与未婚妻德 丽丝谈情说爱呢。这时,押着爱斯梅拉达的囚车 由远处缓缓驶来,当爱斯梅拉达抬起头,无意间 看到了阳台上的弗比思,弗比思却快地一闪,躲 进了玻璃门里,他不敢出面证明她的无罪,爱斯 梅拉达再次遭到沉重的一击,此时她别无所求, 只希望能早一步离开这冷酷的世界。就在刽子手 要动刑时,加西莫多从教堂冲了出来,只身劫了 法场,抢走了爱斯梅拉达,将她带进了教堂。并 用可怕的声音叫道:“圣地!”见到这一壮举, 群众中爆发了一阵欢呼,他们被加西莫多的热情 感动了。
雨果的主要诗集

雨果的主要诗集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剧作家和政治家。
他的作品涵盖了小说、诗歌、散文、剧本、政治著作等多个领域,被誉为法国文学的巨匠之一。
以下是雨果的主要诗集:1. 《年轻的诗人》(Les Châtiments):这是雨果的第一本诗集,收录了他1816年至1817年创作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他的代表作《年轻的诗人》。
2. 《颂歌集》(Les Châtiments):这是雨果的第二本诗集,收录了他从1817年至1830年期间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他的著名诗篇《自由颂》。
3. 《巴黎的墓地》(Les Châtiments):这是雨果的第三本诗集,收录了他从1820年至1825年期间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他的著名诗篇《巴黎的墓地》。
4. 《欢乐颂》(Les Châtiments):这是雨果的第四本诗集,收录了他1827年至1830年期间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他的著名诗篇《欢乐颂》。
5. 《诗歌与真理》(Poésie et Vérité):这是雨果的第五本诗集,收录了他从1830年至1835年期间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他的著名诗篇《诗歌与真理》。
6. 《自由颂》(L'Immortalité):这是雨果的第六本诗集,收录了他从1835年至1842年期间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他的著名诗篇《自由颂》。
7. 《诗集》(Les Châtiments):这是雨果的第七本诗集,收录了他从1842年至1855年期间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他的著名诗篇《流亡者之歌》。
8. 《诗集续集》(Les Châtiments):这是雨果的第八本诗集,收录了他1855年至1870年期间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他的著名诗篇《自由颂》的续篇。
《悲惨世界》是谁的作品?

《悲惨世界》是谁的作品?
《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作品。
该小说于1862
年首次出版,被认为是维克多·雨果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悲惨世界》深刻地描绘了法国社会的贫困、不公和人性的善恶,并以复杂
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广大读者。
维克多·雨果是19世纪法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被誉为浪漫
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他以描写社会不公和个人斗争为特点,倡导
人道主义思想,对政治、社会和道德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悲惨世界》被视为雨果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法国革命和巴
黎暴乱的背景,展示了人类的悲欢离合、无尽的苦难和希望。
小说
中的人物形象十分丰满,如主人公让·瓦尔简、警察雅浦,以及底
层人民的代表瓦乌凯尔与科塔而等等。
他们的命运和故事交织在一起,反映了法国社会的种种现实问题。
《悲惨世界》深刻影响了世界文学和文化。
它以其广阔的视角、深刻的描写以及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思考,成为了一部不朽的文学
经典。
无论是小说本身的价值还是它所传递的思想,都使得《悲惨世界》成为了世人耳熟能详的作品之一。
雨果的十部作品

雨果的十部作品
1. 《巴黎圣母院》:“哎呀,那个卡西莫多可真可怜呀!”就像我们班上那个总是被大家忽略的同学,默默承受着一切。
2. 《悲惨世界》:“冉阿让的经历也太坎坷了吧!”这就好像生活中那些历经磨难却依然坚强的人啊。
3. 《九三年》:“哇,郭文和西穆尔丹之间的冲突好激烈呀!”这不就像我们和朋友有时候也会有不同意见一样嘛。
4. 《笑面人》:“关伯兰的命运怎么这么奇怪呀!”跟我们偶尔遇到的那些不可思议的事情似的。
5. 《海上劳工》:“吉利亚特真的好勇敢去对抗大海呀!”就像我们勇敢面对困难时的样子。
6. 《夜莺与玫瑰》:“那只夜莺为了爱情可真拼命呀!”跟我们为了喜欢的东西努力争取一样呢。
7. 《秋叶集》:“这里面的诗写得真美呀!”就如同我们看到美丽的风景时的那种感受。
8. 《历代传说》:“这里面的故事都好精彩呀!”好像我们听长辈讲那些神奇的故事一样。
9. 《惩罚集》:“这些文字好有力量呀!”就如同我们生气时想要表达的那种强烈情感。
10. 《沉思集》:“这思考好深刻呀!”不就像我们有时候也会静静地思考人生一样嘛。
维克多雨果及作品

维克多雨果及作品《悲惨世界》维克多雨果简介:雨果(1802—1885),法国19世纪卓越的诗人、戏剧家、小说家,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
1802年2月26日生于法国东部贝尚松;12岁开始写诗;1841年被选入法兰西学士院,1845年成为贵族院议员;1851年12月由于路易•拿破仑的政变而流亡,1870年返回祖国,受到人民热烈欢迎;1885年5月22日逝世,葬于先贤祠。
雨果一生精力旺盛,才思过人,在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领域都有重大建树。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颂歌和杂诗》,剧本《欧那尼》,及中篇小说《穷汉克洛德》。
我们这里所要说的是有关于《悲惨世界》这部作品的的赏析。
雨果整整花了16年的时间与精力精心创作了这部鸿篇巨制,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有关这部作品,我整整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草草的读完了,读完之后也不知道究竟读到了些什么,好像小孩过家家,得过且过了似的,也没深究,在读完作品荒废了三个月之后,我无意中感觉到了我的笔法之中好像有雨果的那种幽默,浪漫似的,这才让我又重新回过头来审视这篇名著,如今要写一篇关于我喜欢作品的赏析,我毫不犹豫的就想起了,雨果以及他的作品《悲惨世界》,喜欢就是喜欢,没有原因的,我甚至喜欢雨果这个那个年代的所有浪漫主义文学作家;我读的书并不多,但凡读过的都不是很熟悉了,就上星期读的,到了今天,我也会忘得一干二净,可是《悲惨世界》,久久不能忘怀,也许更我的性格有关吧,对于一个性情孤僻,性格内向,遭受过重大灾难的孩子来说,兴许《悲惨世界》这样的作品可以给他受伤的心灵以寄托吧,不罗嗦了,我们进入正题,但是这也并不完全是啰嗦,在这里缺少了这点,我想就没说服力了对于我下文提到的一些观点。
雨果的生平可以说是还可以,就他的家境壮况来说;但是生在乱世,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回萌生出一颗心,一颗对穷苦大众以及那些悲惨之人的怜悯之心,雨果恰逢法国乱世,社会动荡,人民大众饱受残酷的年代,正因为他的良知给我们现今社会留下了这宝贵的人类世界的黑暗镜子,它时时刻刻警示着现代社会,不要在滋生出那种惨绝人寰的黑暗,来扼杀那些正处在悲惨边缘的人。
雨果生平趣事著名作品+评价感悟

维克多·雨果一、趣闻轶事1雨果写完《悲惨世界》之后,他将书稿投寄给一位出版商。
稿子寄出很长时间没有回音,于是他在纸上画了一个很大的“?”寄给了出版商。
隔几天,出版商回信了,雨果拆开一看,上面也是一个字没有,只画了一个“!”。
他知道有希望了。
果然,他的《悲惨世界》不久就出版了,并大获成功。
2法国大作家雨果从小就非常喜爱写作,母亲对他的这一爱好非常支持。
在母亲的鼓励下,小雨果的写作从小就显露出锋芒。
有一年,著名的美文研究院组织征诗大赛。
小雨果和母亲既盼望又激动,正当他全力为参赛创作新诗的时候,他的母亲突然病倒了,而且几天都处于昏迷状态。
小雨果着急得干什么都没有心思,于是,只好把一首从前写的、自认为不是写得最好的《凡尔登贞女》送去参赛。
在小雨果焦急的等待中,几天后,母亲从昏迷中醒来,一看见小雨果,就立即询问他参加征诗大赛的情况,小雨果吞吞吐吐告诉了她实情。
在病榻前,母亲用无力的手拉住儿子的手,轻声地说:"维克多,你不该在难处面前退却。
记住,永远不该。
我要你得到那'金百合花'特别奖,你要把你创作中最好的诗送去。
"母亲说话的声音很小,但小雨果听得出来,那话语中却包含着她的深切期望。
但雨果还是感到有些为难,低着头,担心地对母亲说:"但是,恐怕来不及了,明天就到期了。
"没想到母亲的眼睛里散发着光彩,她的声音大了起来:"不,好孩子,来得及。
今晚就写,明天一早就念给妈妈听,妈妈的病很快就会好起来。
妈妈最不喜欢碰到难事就畏缩的人。
"小雨果抬头看着母亲,她的眼睛里满是鼓励和信任,还有期待。
他不再犹豫,坐在病重的母亲身旁,在母亲压抑着的咳嗽声中不停地写着、改着。
一夜之间写了120行诗。
在母子共同的期待中,半个月后,这120行诗使维克多·雨果得到了"金百合花"特别奖。
《凡尔登贞女》也同时被评为"金鸡冠花"奖。
雨果《巴黎圣母院》

3.奇特的想象
情节的想象: 爱斯梅哈尔达母女在绞刑台重逢。 加西莫多和爱斯梅哈尔达两人尸骨被分 开,化为灰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紧张的情节
雨果的小说情节超乎常情常态,具有 传奇色彩。 《笑面人》主人公关伯伦一生具有传奇 性。关伯伦本是贵族出身,小时被人贩子 拐骗,遭到毁容手术后,成为畸形的笑面 人,卖艺为生。他的真实身份由一个在海 上飘了15年的密封水壶揭晓。水壶中一张 羊皮纸,记录了关伯伦破相的经过和出身 情况。于是他一下子成为上议员。因发表 激烈演说,又从权力高峰重新跌入底层。
5.超常的巧合
雨果通过巧合事件制造一种扑朔迷离 的浪漫气氛,具有作家主观想象性。巧得 来难以令人置信,具有很大的夸张性。 爱斯梅哈尔达和加西莫多是两个被人 互换的孤儿。两个孤儿长大,又在圣母院 相遇。 爱斯梅哈尔达被警察搜寻,副主教孚 罗诺把她交给老鼠洞里的女修士看管,女 修士恰好是爱的生母,母女相认。
三一律(three unities)是西方戏剧 结构理论之一,亦称“三整一律”。是一 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先由文艺复兴时 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提出,后由法国古典 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要求戏剧创作在 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 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 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 于一个主题。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 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 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 实。”
1.鲜明的对照 对照描写主要是美与丑、善与恶的对 照。突出人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的真面目。 诗歌的对照: 《这是六月里》:“上帝在地面上创造 着麦穗,葡萄,灌溉着丛林的流水,鲜红 的果子,蜜蜂吸取花粉的玫瑰,橡树,桂 花,而你却在建造断头台。” 将善的上帝和恶的拿破仑第三、美的 大自然和丑的断头台、生命与死亡做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果的作品
小说有:《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冰岛凶汉》即《冰岛魔王》《巴黎圣母院》
剧本有:《克伦威尔》、《吕布拉斯》、《城堡里的公爵》、《逍遥王》、《昂杰罗》等
戏本有:《欧那尼》、《城堡里的公爵》
诗集有:《秋叶集》、《惩罚集》、《沉思集》、《世纪传说》、《做祖父的艺术》、《东方吟》《新颂歌集》、《心声集》、《凶年集》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
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在小学生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课中称《船长》)。
《“诺曼底”号遇难记》还被选入教材语文版语文A 版五年级上册第九课、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十课、沪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十课。
雨果最出名著作是《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是在一八三一年正式向外发布的,是他非常有
名的一部小说,小说中记录的是人性的丑恶,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主要有两个,一个的名字叫做爱斯梅哈尔达,这是女主人公。
《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雨果的经典之作,之所以经典,昌盛不衰,是因为故事的情景情感总能获得到各个时代的读者的共鸣共识,仿佛感同身受,备受感动和鼓舞。
卓越的文学巨著总是来源于现实生活。
小说的历史背景即是雨果的生活背景。
讲述的是19世纪法国大革命政权频繁交替时期,人民生活于水火之中,颠沛流离,居无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