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工程制图第二章习题答案.pptx
工程制图习题2ppt课件

补画俯视图
20
补画左视图
21
将主视图改画成半剖视图,并画出全剖的左视图
22
补画左视图
23
24
p13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工程制图
教学内容 一 作业讲解
1
作业讲解
补画物体的其他基本视图
2
作业讲解
按箭头所示,在对应视图上标注视图名称
3
作业讲解
画出A向斜视图和B向局部视图
4
作业讲解
分析下面机件剖视图中的错误,并在指定位置画出正确的剖视图
5
作业讲解
将下面机件的主视图改画成全剖视图
6
作业讲解
将下面机件的主视图改画成全剖视图
7
作业讲解
指出局部剖视图中的错误,将正确的画在右边
8
作业讲解
画全下面机件的主视图(B-B剖视图)
9
作业讲解
将机件的主视图改画成阶梯剖视图
10
C B
A
C-C
B
A
左
C A-A
B-B 主
11
例 在指定位置画出A-A斜剖视图和B-B剖视图
A-A
12
13
14
15
16
17
完整标出尺寸
1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补画俯视图
工程制图习题集答案第2章1PPT课件

63
答案
64
65
答案
66
67
答案
68
69
答案
70
71
答案
72
73
答案
74
75
答案
76
77
答案
78
79
答案
80
81
答案
82
83
答案
84
85
答案
86
87
答案
88
89
答案
90
91
答案
92
93
答案
94
95
答案
96
97
答案
98
99
答案
工程制图习题集答案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3
答案
4
5
答案
6
7
答案
8
9
答案
10
11
答案
12
13
答案
14
15
答案
16
17
答案
18
a
19
答案
20
21
答案
22
23
答案
104
感谢观看
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105
24
工程制图习题及解答PPT课件

第2页/共58页
第3页/共58页
• 2-3 画出A(10,35,15)、 B(20,35,0)、C(30,0,25) 三点的三面投影图。
• 2-4 已知点B在点A的左方35毫 米,在点A的前方10毫米,在 点A的上方20毫米处;点C与点 B同高,且点C的坐标X=Y=Z; 点D在点C的正下方26毫米处, 试画出各点的三面投影图。
2-21 判别两平面是否平行。
(1)
(2)
第26页/共58页
• 2-20 判别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CD∥EF)
• (1)
(2)
2-21 判别两平面是否平行。
(1)
(2)
第27页/共58页
• 2-22 过点K作直线KM平 行于平面△ABC和H面。
• 2-23求作下列各题中直线EF 与平面ABC的交点K,并判别 可见性。
第16页/共58页
• 2-11 补全平面多边形的 两面投影。
• 2-12 在相交两直线AB、 BC所确定的平面内取一点 K,使其距H面15毫米,距 V面20毫米。
第17页/共58页
• 2-13 已知水平线AD属于平 面ABC,求AD的两面投影。
• 2-14 已知AB为平面P (EF∥GH)内的一条正平 线,求a′b′。
第57页/共58页Fra bibliotek感谢观看!
第58页/共58页
第30页/共58页
• 2-24 求作两正垂面的交 线MN,并判别可见性。
• 2-25 求作正垂面DEF和平 面ABC的交线MN,并判别可 见性。
第31页/共58页
• 2-26 求三棱锥表面上A、 • 2-27求圆柱体表面上A、B、
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第二章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PPT课件

2-2(3)
2-3(3) 2-3(7) 2-4(3) 2-6(2) 2-6(6) 2-8 2-12
2021/3/12
2-1 根据物体的立体图画三视图(用尺规或计算机绘图)。
2021/3/12
答案 立体 返回
2-1 根据物体的立体图画三视图(用尺规或计算机绘图)。
2021/3/12
CAD 立体 返回
2021/3/12
CAD 立体 返回
2-6 (3)根据立体图找出对应的三视图,在本页和下页中将立体图的号码写在对应 的视图括号内(没有对应立体图的视图不填),并补全视图中所缺的线条。
2021/3/12
答案 的三视图,在本页和下页中将轴测图的号码写在对应 的视图括号内(没有对应轴测图的视图不填),并补全视图中所缺的线条。
第二章 习 题
2-1
2-2(4) 2-3(4) 2-3(8) 2-4(4) 2-6(3) 2-6(7) 2-9
2-2(1)
2-3(1) 2-3(5) 2-4(1) 2-5 2-6(4) 2-6(8) 2-10
2-2(2)
2-3(2) 2-3(6) 2-4(2) 2-6(1) 2-6(5)
2-7 2-11
2-4(3) 根据物体一个视图上所标平面的字母,标出该平面在其余两个 视图上和立体图上的相应字母,并比较它们的相对位置。
2021/3/12
CAD 立体 返回
2-4(4) 根据物体一个视图上所标平面的字母,标出该平面在其余两个 视图上和立体图上的相应字母,并比较它们的相对位置。
2021/3/12
答案 立体 返回
2021/3/12
立体 返回
2-3(2) 看懂本页和下页所示物体的三视图,找出相应的立体图,并在其 下方填写相应的编号。
(2020年整理)工程制图复习题及答案.pptx

26.建筑施工图一般包括
设计说明 、_总平面图 、
平面图 、 立面图 、 剖面图_、和_建筑详图 、
门窗表 。
3
27.风向频率玫瑰图中的实线是表示_全年风向频率 , 虚 线是表示 夏季风向频率 。 28.定位轴线是用来确定房屋的墙、柱等 承重构件的位 置,是 施工放样 的主要依据。 29.建筑平面图中的定位轴线的横向编号应用 _阿拉伯数字
二 次变 ,再将
19. 在一般情况下,平面体的相贯线是封闭的空间折线 。
2
20. 相贯线可见性判定原则是:_当两立体的相交表面都可见 时,交线才可见_ 。 21.在一般情况下,两曲面体的相贯线是 封闭的空间曲 线。 22. 求两曲面体表面相贯线的一般方法是辅助平面法_, 选
用辅助面的原则是使辅助截交线的投影为 直线_ 和
题的位 置 。
② 新的投影面必须垂直于原有的一个投影面 。 17 将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投影面的垂直线要经过_二 次 变 换,先将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投影面平行线 ,再将
投影面平行线_ 变换为投影面垂直线。 18.将一般位置平面变换为投影面平行面要经过
换,先将一般位置平面变换为_投影面垂直面 投影面垂直面 变换为投影面平行面。
7
图3
1.
垂直
2. 交 叉
3.
4.
平行
9. 判定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
10.判定下列平面与平面是否平行。
不平行
平行
11、直线的 H 面投影反映实长,该直线为( )
8
A. 水 平 线 B. 正 平 线 C. 铅 垂 线 D. 正 垂 线 12、正圆锥被一平面截切,截交线为椭圆时,截平面的位置为( a )(如图 1)
投影
到 OX 轴的距离 等于 点的 侧面投影 到
工程制图参考答案图片

1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三章 立体的投影及其表面交线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三章 立体的投影及其表面交线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三章 立体的投影及其表面交线
第三章 立体的投影及其表面交线
班级 姓名 学号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五章 组合体
38
44
51
52
53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五章 组合体
54
第五章 组合体班级 姓名 学号
第六章 机件的常用图样画法班级 姓名 学号
第六章 机件的常用图样画法班级 姓名 学号
第六章 机件的常用图样画法班级 姓名 学号
第六章 机件的常用图样画法班级 姓名 学号
第六章 机件的常用图样画法班级 姓名 学号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六章 机件的常用图样画法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六章 机件的常用图样画法。
工程制图第二章习题答案

工程制图第二章习题答案(总3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点的投影班级学号姓名2-1、求各点的第三投影,并填上各点到投影面的距离。
2-2、已知点K(10,15,20)、M(20,15,8)、N(10,15,8)三点的坐标,作出三面投影和在直观图中的位置,并判别可见性。
不可见点用括号括起。
2A点距V面( 5 )、距H面(6)、距W面( 8 )B点距V面( 4 )、距H面( 3 )、距W面( 2 )C点距V面( 2 )、距H面( 2 )、距W面( 2)D点距V面( 0)、距H面( 3 )、距W面( 6 )E点距V面( 2 )、距H面(0 )、距W面( 3 )F点距V面(6 )、距H面( 5 )、距W面( 0 )2-3、比较A、B、C三点的相对位置。
(下) mmB点在A点(左) mm(前) mm(上) mmB点在C点(左) mm(后) mm(下) mmC点在A点(右) mm(前) mm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点的投影班级学号姓名32-4 已知E(22,30,20),F点在E点之左10mm,之下10mm,之后 10mm;G点在E点的正右方12mm,作出点E 、F 、G的三面投影。
2-5已知A(24,18,20),B点(24,18,0),以及点C在点A之右10mm,之上16mm,之前 12mm,作出点A 、B 、C的三面投影。
2-6 作出点D(30,0,20)、点E(0,0,20),以及点F在点D的正前方25mm,作出这三个点的三面投影。
1 3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点的投影班级学号姓名52-7已知物体的立体图和投影图,试把A、B、C、D、E各点标注到投影图上的对应位置,并把重影点处不可见点加上括号。
2-8已知A、B两点是一对V面重影点,相距10mm;A、C两点是一对H面的重影点,C在H面上;D点在H面上,且在C后15mm,右15mm,求B、C、D三点的三面投影,并判别重影点的可见性。
(2020年整理)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答案).pptx

10
2-17 作直线 EF 与已知直线 AB、CD 相交,EF 为正平线且在 V 面前 2-18 过点K 作直线 KL 使其与直线 CD 垂直相交。 方 15 毫米。
2-19 判别两直线是否垂直。
(1) (2) (3) (4)
垂直 第 2 章 投影基础
不垂直
不垂直
11
垂直
2-20 判别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CD∥EF) (1) (2)
AB 是 水平 线 第 2 章 投影基础
CD 是 正平 线
EF 是 侧垂 线 GH 是 _ 一 般 位 置 _ 线
7
2-8 根据已知条件完成直线的三面投影。 (1)AB 是侧平线, (2)CD 是一般位置直线,点 C 在 (3)EF 是正垂线,在 (4)GH 是正平线,长度为
距离 W 面 18mm。 V 面前方 22mm,点 D 则属于 V 面。 H 面上方 20mm 处。 25mm, 点 H 在点 G 的下方。
第 1 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1-5 尺寸标注改错:圈出错误的尺寸标注,并在右边空白图上正确标注。
1-6 按 1:2 的比例画下面的图形。 (1) 椭 圆 (2)1:8 锥 度
第 1 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
1-7 在 A4 图纸上按 1:1 比例画出吊钩的平面图形,图名为:几何作图。
第 2 章 投影基础
2-9 已知线段 AB 的两面投影,求 AB 的实长和对 W 面的倾角。
2-10 根据已知条件,完成线段 AB 的投影。 (1)AB 的实长为 25 毫米。 (2)AB 对 V 面的倾角为β=300。
第 2 章 投影基础
8
2-11 补全平面多边形的两面投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求 各 点 的 第 三 投 影 , 并 填 上 各 点 到 投 影 面 的 距 离 。
班级
学号
姓名
2-2、已知点 K(10,15,20)、M(20,15,8)、N(10,15,8)三点的坐标,作出三面投影
和在直观图中的位置,并判别可见性。不可见点用括号括起。
y
b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直线的实长
X
a
班级
b′
O b
c
m
学号
17 姓名
11
2-17 已知直线 AB=AC,求 ac。 (1)
b′
a′ X
a
b
AB
(2)
c′ AC=AB
a′
O
X
AB c′
c a
b′ AC=AB
O b
c
12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直线上的点
班级
2-18 已知直线 AB 和点 C、D,要求: 1分别判断点 C、D 是否在直线,把结果填在下 面
作出点 E 、F 、G 的三面投影。
B 、C 的三面投影。
面投影。
3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点的投影
班级
学号
13 姓名
4
2-7 已知物体的立体图和投影图,试把 A、B、C、D、E 各点标注到投影图上 的对应位置,并把重影点处不可见点加上括号。
2-8 已知 A、B 两点是一对 V 面重影点,相距 10mm;A、C 两点是一对 H 面的重影点, C 在 H 面上;D 点在 H 面上,且在 C 后 15mm,右 15mm,求 B、C、D 三点的三面 投影,并判别重影点的可见性。
2-19 在直线 AB 上取点 C,使 C 点距 V 面 15mm。
括号内;
2 已知 E 点在直线 AB 上,分割 AB 成 AE:EB=3 :
5,作出直线 AB 的 W 面投影和 E 点三面投影。
b′ c′
a′
b
学号
18 姓名
2-20 已知 AB 线上点 K 的 H 投影 k,求 k′。
a
a′
k k′ b b′ a
a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直线的实长
b' O
b"
b'
YW
X
O
b" YW
b
a(b)
YH
YH
班级
学号
16 姓名
9
2-13 求直线 AB 的实长以及对 H 面、V 面的倾斜角α、β。
AB实长
b′
β
a′
X
O
a
α
b
2-14 已知点 C 位于直线 AB 上,AC=20mm,求点 C 的两面投影。
b′ c′
Z
a′ (b′ )
b″ a″
X
c′
d′
d b
a (c)
O d″
c″ YW
YH
5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直线的投影
班级
2-9 在立体的投影图上,标出直线的三个投影,并说明其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参照立体图)。
学号
14 姓名
6
(1)
b′ k′ a′
c′
ab
c
k
b"
k"
a" (c")
B
A
K
C
AB 是 正 平 线 ; BK 是 水 平 线 ; AC 是 一 般 线 。
(2)
(e′ )
f ′(d′ ) g′
(e")
(d")
(f ")
h′
g"(h")
e (d)
(g) f
(h) E
D H
F
G
DE 是 DF 是 GH 是 。
正平 正垂 侧垂
线; 线; 线
15
7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直线的投影
bc
d
8
2-12 已知直线 AB 的实长为 15,求作其三面投影。 (1)AB//W 面,β=300;
点 B 在点 A 之下、之前。
Z
a′
a"
(2)AB//V 面,γ=600;
点 B 在点 A 之下、之右。
Z
a′
a"
(3)AB | H 面,点 B 在点 A 之下。
Z
a′
a"
b' X
O
a b
YH
b" YW X
1
2-3、比较 A、B、C 三点的相对位置。
B 点在 A 点 B 点在 C 点 C 点在 A 点
(下) (左) (前)
(上) (左) (后) (下) (右) (前)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A 点距 V 面( 5 )、距 H 面( 6 )、距 W 面( 8 ) B 点距 V 面( 4 )、距 H 面( 3 )、距 W 面( 2 ) C 点距 V 面( 2 )、距 H 面( 2 )、距 W 面( 2 ) D 点距 V 面( 0 )、距 H 面( 3 )、距 W 面( 6 ) E 点距 V 面( 2 )、距 H 面( 0 )、距 W 面( 3 ) F 点距 V 面( 6 )、距 H 面( 5 )、距 W 面( 0 )
2-10 判断下列直线的位置。
班级
学号
姓名
2-11 根据已知条件,作直线的投影。
(1)已知 AB∥H 面及 ab 和 a, (2)已知 CD∥V 面,且距离 V 面 20,
求 a′b′ 。 求 cd
a′
b′
d′
c′
X
OX
O
a
AB 是 侧平线 , CD 是 水平线 , EF 是 侧垂线 , MN 是 正垂线 。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点的投影
班级
2
学号
姓名
2-4 已知 E(22,30,20),F 点在 E 点之左 10mm, 2-5 已知 A(24,18,20),B 点(24,18,0),以及点 C 2-6 作出点 D(30,0,20)、点 E(0,0,20),以
之下 10mm,之后 10mm;G 点在 E 点的正右方 12mm, 在点 A 之右 10mm,之上 16mm,之前 12mm,作出点 A 、 及点 F 在点 D 的正前方 25mm,作出这三个点的三
a′
X
O
b
c
C
a
A
10
2-15 过点 A 作一直线 AB,AB 的实长为 20mm,倾角α=300,β=450,完成它的投影 (在图纸上作两个解)。
a′
2-16 已知 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BC,求 a′b′和 b′c′。
b′ m′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b'
b'
m′ a′
X a
b
O ab
z
30°
45°
a'b'
c
a
k
b
13
a′
e' d' c' X b'
a
c e d
b
Z
2-21 在直线 AB 上求一点 C 使 C 与 V、H 面等距。 2-22 过 K 点作一直线 KG 与 AB 相交,
a"
e" d"
b′ c′
b" c"
(1)端点 G 在 Z 轴上。(2)端点 G 在 Y 轴上
a′
Z
g'
Z b′ k′
c" O
a′
b" YW
b c
45
a" k′
b′
a′
X a
O YX
g
W
a
g'
O
Y W
g
a
YH
b k
YH
k b
YH
C 点(不在)直线上;D 点(在)直线上。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班级
19
学号
姓名
14
2-23 判别 AB 和 CD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