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年对外援助规模2014版
中国对外援助机制:现状和趋势

中国对外援助机制:现状和趋势内容提要:近年来中国的对外援助发展很快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在研究中国对外援助问题的时候西方的学者对中国的对外援助机制不甚了解对中国对外援助管理机构、管理体系都认识不够甚至误解很深。
本文试图对中国的对外援助机制的现状和问题做一个总体的分析包括中国对外援助的原则、政策主要援助机构和职责对外援助体系的构成等并试图探讨中国对外援助机制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官方发展援助中国对外援助援助机制我国对外援助始于20世纪50年代。
截至20__年底我国共向100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提供了援助帮助受援国建成各类项目约2000个;在60多个国家实施了100多个优惠贷款项目;向110多个国家无偿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为100多个国家培训培养了各类技术和管理人才2.3万人。
另外中国政府已与亚、非、拉美和南太地区的46个国家签署了免债议定书免除这些国家对华部分到期债务。
此外中国政府积极响应国际社会和有关国家呼吁在阿尔及利亚、伊朗、巴基斯坦大地震印度洋海啸美国飓风灾害等重大灾难后在最短的时间里提供了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有效支援了有关国家政府和人民的救灾工作。
近年来特别是20__年以来中国的对外援助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在研究中国对外援助问题的时候外界对中国的对外援助机制不甚了解对中国对外援助的管理机构、管理体系甚感迷惑。
本文试图对中国的对外援助机制的现状和问题做一个总体的分析分析中国对外援助的原则、方针策略、主要援助机构和职责、对外援助体系的构成等并试图探讨中国对外援助机制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中国对外援助机制的特点(一)中国对外援助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对外援助是中国经济外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对第三世界的援助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对外援助思想。
其中主要体现为196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亚非14国时提出的“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其基本精神是:平等互利不干涉内政;切实帮助受援国自力更生;力求使受援国真正受益;尽量减轻受援国的负担;严格履行承担的义务。
中国究竟援助了越南多少物资

中国究竟援助了越南多少物资?2014.06.27 作者:兰台人人都知道历史上新中国曾经给予了越共非常多的援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具体援助了越共多少物资;今天,兰台君试着为大家梳理一下,为大家算一算“总账”。
(一)从20世纪50年代至越南实现统一,中国向越南提供的各种援助总额为203.6845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一般物资援助金额为10.06742亿元,约占援助总额的50%,包括粮食500万吨!石油200万吨!汽车35000辆!一般船只600艘;军事援助金额为49石679亿元,占援助总额的24%,其中轻重武器装备可供200万军人使用;成套项目援助为36.2619亿元,占援助总额的18%,建设项目为450项,己完成339项;现汇援助(美元)折合人民币17.0805亿元,占总额的8%”在上述援助总额中,除无息贷款约14亿元人民币外其他均为无偿援助”。
从下面图表可以看出中国对越南究竟援助了多少物资——据统计核算,中国向越南直接提供的物资和中国部队赴越的军费开支,按当时国际价格计算,总额在200亿美元以上,如果按照当时的价格兑换成黄金,现在价值5万多亿元人民币(编者注:1971年之前美元兑黄金价格为35美元/盎司黄金,72-78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后按200元/盎司黄金换算,现在的价格是1600美元/盎司黄金。
当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1美元=6.2人民币元)。
甚至中国为了表示对越南的支持,还秘密把属于中国的夜莺岛“移交”给了越南。
据当时作为中方代表,前往夜莺岛(浮水洲岛)与越南代表履行了“移交”手续的原海南军分区副司令马白山将军回忆说:“1955年解放军解放了浮水洲岛(即夜莺岛)。
解放军驻此岛上,岛上有工事。
部队一个连队驻守岛上,也管理老百姓。
……1957年3月,上级指派我为代表,把浮水洲岛移交给越南……移交时,部队撤,老百姓不动。
有的老百姓不高兴。
说我们是中国人,为什么要变成越南人。
……移交给越南,主要是当时两国关系好,我们与胡志明是‘同志加兄弟’的友谊,反正是兄弟嘛,该岛又稍近越南一点,就通过一个仪式移交给它。
中国对外援助发展与趋势

中国对外援助发展与趋势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过去几十年来,已经逐渐成为了国际援助的主要参与者。
中国对外援助的发展与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对外援助的规模不断扩大。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坚持以南南合作为基础,通过提供贷款、援助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快经济发展和减贫。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自“中国援外第一支维和部队”开始部署以来,中国已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4000亿美元的援助。
其次,中国对外援助的形式和方式不断创新。
中国援助不同于传统的西方援助模式,强调互利共赢和南南合作,鼓励受援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
中国对外援助主要包括贷款、无息贷款、减免债务、援助物资、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开发合作,推动国际金融机构,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发言权和参与度。
第三,中国对外援助注重可持续发展和民生改善。
中国援助的重点是帮助受援国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发展、改善民生和减少贫困。
例如,在非洲,中国援助的重点是农业、教育、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帮助受援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中国对外援助注重多边合作和区域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推动全球发展议程和合作。
同时,中国还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推动互联互通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和发展援助。
中国对外援助的发展与趋势不仅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也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发展路径。
中国将继续加大对外援助力度,以促进全球减贫、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为目标,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同时,中国还将继续创新援助方式,加强南南合作和区域合作,推动全球发展进程,助力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中国对外援助的重要性

对外援助形式的变化发展
基本特征:
中国对外援助的形式发展历程是军援减少、 经援增多,由双边援助到多边援助等
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白皮书发布
前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 国家。中国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 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 援助,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 是最不发达国家减少贫困、改善民 生。中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发 展合作,发挥出建设性作用。 中国提供对外援助,坚持不附 带任何政治条件,不干涉受援国内 政,充分尊重受援国自主选择发展 道路和模式的权利。相互尊重、平 等相待、重信守诺、互利共赢是中 国对外援助的基本原则。 近年来,中国对外援助规模持 续增长,对外援助事业稳步发展。 这里,就2010年至2012年的对外 援助情况作一介绍。
(4)引导中国企业和资金的“走出去”,扩大中国企业的市 场 目前我国的对外援助项目,基本都还是交由中国公司承 建。援外项目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公司铺路搭桥,为 中国公司“走出去”提供机会、资金和当地政府的支持。而 且还可以引导中国企业在充分积累了项目执行经验和当地品 牌知名度后,在条件成熟的国家投资发展,扩大市场、降低 成本、突破贸易壁垒。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未来的企业发 展,都是朝着国际化的趋势发展,在对外援助工作的推动协 助下,企业能够更好更快的找到国际化的突破口。
• 由上图可以看出,中国的海外投资和工程基本上已经触及世界各个角落。 • 根据官方的《201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目前共有1.53万家境 内投资者在18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54万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 • 中国在美累计投资额达到了719.1亿美元,使美国遥遥领先成为中国海外投 资的最大接收国。由于对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高度需求,中国在澳大利亚的累 计投资也达到了612.6亿美元。或许让人有点惊讶的是,在东亚/东南亚区域, 获得中国海外投资总额排名前三的国家分别是印尼、马来西亚和越南。不过 需要强调的是,该图的投资数据包括了海外直接投资和海外工程投资。
中国对外援助60年的得与失

中国对外援助60年的得与失今年是新中国开展对外援助60周年。
据中国商务部对外援助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向12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济技术援助,并向30多个国际和区域组织提供了捐款,支持这些组织开展多边援助活动。
…[详细]回望这60年的对外援助史,我们可以看到,以改革开放为界,中国的对外援助可以划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从第一个阶段中国超出国力的对外援助,再到第二阶段的“量力而行”,折射出一个大国的理性与成熟的进步。
改革开放前:对外援助政治挂帅,远超国力1976年以前,中国已经援助了110多个国家1950年7月,蒙古国请求支援劳动力,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对外援助。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根据解密的外交部档案,1976年以前,我国曾向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过经济援助,而援助的项目也非常的多,现汇、技术、物资、项目,乃至劳动力……不一而足。
50年代,中国援助的最多的国家是朝鲜和越南,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出动100多万志愿军,开支战费7万亿元人民币(旧币)。
1953年11月金日成访问中国,中朝签订经济文化合作协定,中国不仅将战时费用一笔勾销,又无偿赠送朝鲜8万亿元人民币(旧币)。
1950年1月18日,中国第一个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并与之建交。
从1950年至1954年,中国政府向越南政府提供1.67万亿人民币(旧币)的援助。
在越南内战结束之后,中国对越南的援助有增无减,提供了巨额的无偿现汇援助、援建了许多工厂、送去了海量的物资,完全把越南当做了兄弟,无所不给,在送去的物资中甚至还包括香烟、中成药、葡萄干和酒等等。
…[详细]凡是“兄弟们”的要求,中国有求必应据解密的外交档案显示,某某国“要求中国提供”、“请求中国援助”、“请求我给予”、“要求我援建”、“要求我派”,是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一些驻外大使馆来电及外交部上送报告中的常见字句。
而当时的中国政府对于这样的要求几乎是来者不拒,就算自己节衣缩食,也一定要尽力满足“兄弟们”的要求。
【文史知识】中国历史上历次对外援助战争

【文史知识】中国历史上历次对外援助战争▲唐朝援助新罗之战公元4世纪,朝鲜半岛形成高句丽、百济、新罗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
7世纪中叶,朝鲜半岛纷争升级。
655年,高句丽与百济联合进攻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援。
660年,唐高宗派大将率水陆联军13万前往救援,大败百济,俘获其国王。
百济遗臣两次遣使日本朝廷,请求援助,并要求送还在日本作人质的丰璋王子。
本来就欲扩大对朝鲜半岛的影响的日本借机出兵。
661年9月,5000日军护送百济丰璋王子归国即位,并向百济赠送大批物资。
662年5月,日本将军率舟师170艘增援。
663年3月,日本又增兵2.7万人,唐朝也任命右威卫将军孙仁师为熊津道行军总管,进驻熊津城(今韩国公州)。
五六月间,百济发生内讧,实力锐减。
唐军与新罗军队趁机调兵遣将,于8月13日包围了百济王所在的周留城(今韩国扶安)。
至此,惨烈的白村江海战拉开序幕。
白江村一战,日军和百济军大败。
战后,百济丰璋王逃亡高句丽,残军尽皆投降,百济复国化为泡影。
667年,唐朝和新罗联军乘机进攻高句丽,并于668年攻陷平壤,存在705年之久的高句丽灭亡。
这一战也促使日本退守本土,九百余年间未敢再大规模入侵朝鲜半岛。
白村江海战,是日本与唐朝的一次直接较量,它确立了唐朝在东亚地区的中心地位。
▲明代万历援朝抗日之战16世纪末,中国正值明万历年间,朝鲜已经是明朝的属国,日本此时由丰臣秀吉统治。
当时日本的事实上最高统治者丰臣秀吉在完成了统一日本后,希望通过征服朝鲜半岛,开始向大陆中国扩张,因此发动了对附属当时中国明朝之朝鲜的战争。
而朝鲜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当时的明朝统治者尽管缺乏对外用兵的传统,但同样必须出兵朝鲜解除朝鲜半岛上日本的威胁。
随后明朝派李如松带兵支援朝鲜,结果是日本两个阶段的对朝战争最终失败。
1598年8月18日丰臣秀吉忧郁而死,日本撤军,同年12月日军全部撤出朝鲜。
明军和朝鲜亦损失较大,明军老将邓芝龙和朝鲜名将李舜臣均牺牲。
明朝和朝鲜胜利地驱逐了丰臣秀吉而结束了这场战争,中国明朝援助朝鲜的史实,被随后朝鲜的历代统治者奉为中国的恩泽,从而更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与朝鲜半岛的相互依存。
2014年白皮书中国的对外援助

2014年白皮书:中国的对外援助China's Foreign Aid前言Preface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在发展进程中,中国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减少贫困、改善民生。
中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发展合作,发挥出建设性作用。
China is the world's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In its development, it has endeavored to integrate the interests of the Chinese people with people of other countries, providing assistance to the best of its ability to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South-South cooperation to support and help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especially the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LDCs), to reduce poverty and improve livelihood. China has proactively promote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and played a constructive role in this aspect.中国提供对外援助,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不干涉受援国内政,充分尊重受援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权利。
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重信守诺、互利共赢是中国对外援助的基本原则。
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历史, 规模及其影响

自 1963年向阿尔及利亚派出医疗队以来 ,中国已向以非洲为主的五大洲派出医 疗队队员 2万多人 ,诊治病人 214亿人次 。2002年以来 ,中国已向 45个国家和地区 派遣了医疗队 ,签订了 46个医疗队派遣议定书 ;目前 47支医疗队分布在 122个医疗 点 。② 这种援助模式为南南合作提供了一个典范 。遗憾的是 ,国内外学者对此研究 甚少 。③ 近年 ,国际上对中非关系和中国对非政策甚为关注 。④ 因此 ,本文拟以援非 医疗队为重点 ,探讨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历史 、规模及其影响 ,以期促进对这一专题的 深入研究 。
3 李安山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非研究所教授 (北京 100871) 。 33 本文是在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项目“中国援非医疗队 :历史 、规模及其影响 ”的基础上修改而 成 ,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非洲 —中国合作机制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的子课题 。写作过程中得到外交部 、卫生 部相关部门及北京大学医学部 IGH同仁的帮助 , IGH负责人陈鲁新博士邀请本人参加卫生部赴苏丹 、坦桑尼亚 和博茨瓦纳三国考察援非医疗队的情况 ,受到中国驻当地大使馆及援非医疗队的热情接待 。北京大学国际关 系学院的袁明教授 、王栋博士提供过相关资料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博士生伊美娜 (突尼斯 ) 、许亮 、赵光 锐 、曾爱平 、杨廷智 、王亚林 、朱晓琦和硕士生叶嘨林 、蒋华栋 、项尹 、麻永红 、李欣然以及本科生姬晴晴 、李娜等 约 20名同学分别到各省市收集资料 ;部分省市卫生厅的同志热情接待课题组成员 ;两位匿名评阅人曾对本文 初稿提出过修改意见 ,本人在此一并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