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

合集下载

2014年中国城市排名100强之三

2014年中国城市排名100强之三

2014年中国城市排名100强之三2014年中国城市排名100强之三56、潍坊,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是风筝的发祥地,是举世闻名的世界风筝都,为国际风筝联合会组织总部所在地,也是“国际风筝会”(又称“风筝节”)庆典活动的固定举办地点,因此又被称为“世界风筝之都”,也称作鸢都,是新二线城市。

潍坊是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拥有全国著名的两个蔬菜基地,为中国北方大型的蔬菜生产地之一。

潍坊东邻青岛市、烟台市,西接淄博市、东营市,南连临沂市、日照市,北濒渤海莱州湾。

潍坊地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是山东半岛的交通枢纽。

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现有潍坊港一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羊口港一个国家二类开放口岸。

潍坊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海口、重庆、大连等航线,是全国四大航空邮件处理中心之一。

台南市,台湾五大直辖市之一,位于台湾省西南部的嘉南平原,西临台湾海峡、东依阿里山山脉、北接嘉义县、南与高雄市接壤,是台湾重要农业及蔗糖产区。

台南市旧名赤崁城,2010年12月25日起由原省辖台南县和台南市合并升格改制为直辖市,全市面积2,192平方公里,人口约188万(2012),是台湾第四大城市。

2012年国民生产总值2126.9亿元人民币,位居台湾各市县第六位。

57、鞍山,辽宁省第三大城市,沈阳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地处环渤海经济区腹地,辽东半岛中部,位于沈大黄金经济带的重要支点,是辽宁中部城市群与辽东半岛开放区的重要连接带。

鞍山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工业城市,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中国第一钢铁工业城市,有着“共和国钢都”的美誉,因盛产岫玉,故而又有“中国玉都”之称。

鞍山亦是中国综合实力30强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特大城市之一,现辖4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1个县和1个自治县。

58、大庆,黑龙江省第二大经济强市。

哈大齐工业走廊核心节点城市,综合实力位列全国地级城市第11位,是国务院批准的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首批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试点城市。

2014中国城市科技竞争力排行榜

2014中国城市科技竞争力排行榜

2014中国城市科技竞争力排行榜[转载]城市科技竞争力是城市在科研投入、科学研发、科研成果转换方面的相对优势。

城市的科技水平和它的经济发展是互动的、相互促进的。

城市科技竞争力比较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科技投入指数、科研人力资本指数、科研机构指数、科技创新指数和科研成果转化指数5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

2014中国城市科技竞争力排行榜排名城市总分01 北京6465.9202 上海5575.6203 香港5306.6804 广州2382.4605 台北2361.7606 深圳2349.7807 天津2318.7908 南京1959.5909 杭州1851.3010 武汉1840.52城市综合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整合自身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环境资源与文化资源参与区域资源配置竞争及国际资源配置竞争的能力。

《GN中国县域级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四大系统,由包括综合实力竞争力指数、产业竞争力指数、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数、商业贸易竞争力指数、基础设施竞争力指数、社会体制竞争力指数、环境/资源/区位竞争力指数、人力资本教育竞争力指数、科技竞争力指数和文化形象竞争力指数等在内的10项一级指标、50项二级指标、217项三级指标组成。

2014中国县域综合竞争力排行榜排名城市总分排名城市总分01江苏昆山市96.5451福建惠安县80.9702江苏江阴市96.2152江苏泰兴市80.6403江苏张家港市95.8753山东招远市80.3604江苏常熟市95.6354江苏邳州市80.0605福建晋江市95.0355河北武安市79.9506江苏宜兴市94.7756山东莱西市79.7207辽宁瓦房店市94.3557河南巩义市79.6108内蒙古淮格尔旗94.0658江苏兴化市79.3009浙江慈溪市93.6859浙江桐乡市79.1410河北迁安市92.9560浙江富阳市78.8611江苏太仓市92.4861福建石狮市78.4712湖南长沙县92.1662河北任丘市78.0913山东龙口市91.8463江苏东台市77.6414陕西神木县91.6064江苏述阳县77.3815江苏丹阳市91.2465江苏海安县76.8516湖南浏阳市90.8866辽宁大石桥市76.1917山东滕州市90.7367江苏如东县75.9918浙江诸暨市90.2368河南新郑市75.4319山东即墨市90.0269河南荥阳市74.8520浙江义乌市89.9470辽宁东港市74.3221山东荣成市89.5171山东青州市73.9422辽宁海城市89.3672山东高密市73.6723山东胶州市89.3173江西南昌县72.9824湖南宁乡县88.9274江苏沛县72.8125辽宁普兰店市88.4775吉林公主岭市72.0726辽宁庄河市88.2676福建长乐市71.88 27山东平度市87.9177山东恒台县71.68 28山东新泰市87.6578安徽肥西县70.75 29山东章丘市87.3179河北三河市70.19 30浙江余姚市86.8980浙江平湖市69.87 31浙江温岭市86.3681辽宁辽中县69.62 32四川双流县86.0782辽宁凤城市69.39 33江苏海门市85.8383湖北大冶市69.18 34山东邹平县85.6284河南禹州市68.78 35山东邹城市85.1885辽宁新民市68.51 36福建南安市84.9986黑龙江肇东市68.33 37山东广饶县84.3787山东蓬莱市68.04 38山东寿光市84.2788广东博罗县67.97 39山东肥城市83.5289湖南醴陵市67.83 40山东莱州市83.1490江苏大丰市67.52 41江苏靖江市82.8791陕西府谷县67.37 42江苏启东市82.7692浙江永康市67.01 43浙江乐清市82.5593浙江临海县66.95 44江苏如皋市82.1494山西孝义市66.87 45新疆库尔勒市82.0595江苏仪征市66.51 46福建福清市81.9496黑龙江安达市66.15 47山东诸城市81.8897浙江东阳市65.94 48江苏溧阳市81.3798浙江长兴县65.72 49浙江瑞安市81.1299安徽肥东县65.3565.27 50浙江海宁市81.04100河南永城市。

2013-2014年中国(西北地区)城市竞争力报告

2013-2014年中国(西北地区)城市竞争力报告

对关中㊁ 陕北和陕南应因地制宜加快发展, 以西安为龙头的关中城市群应由 率先 发展变为 创新 的中小城市, 带动全省的发展; 第二, 以榆林为核心的陕北城市群应由 越 发展变为 持续 发展㊂ 各个城市都应该注重 循环 跨
政策建议: 在未来陕西省各城市的发展中, 第一, 要坚持优先发展原则, 发展, 发挥省会西安的龙头作用, 大力发展有潜力 发展, 注重城市
2013 年①陕西 省共投入 R&D 经费 342������ 75 亿元, 比上年增加 55������ 5 亿元, 增长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7252 元, 比上年增加 764 元, 增长 11������ 8% ; 要素结构方面,
19������ 3% , 经费投入强度 (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为 2������ 14% ㊂ 其中西安市 R&D 经
㊀ ㊀ 资料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指数数据库㊂
0������ 229 0������ 017 0������ 562
0������ 318 0������ 014 0������ 368
0������ 415 0������ 053 0������ 554
0������ 260 0������ 018 0������ 515
314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竞争力报告
比 2013 年综合经济竞争力大多数有提升, 其中最大的是宝鸡, 提升了 14 位, 由此
步提升, 从 35 位提升到上年的 34 位, 到 2014 年的 33 位, 2014 年陕西省各城市相
可见, 以西安为龙头的陕西省各城市竞相发展, 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明显提升㊂ 在

存在㊂ 从具体指标来看, 2014 年榆林市以 GDP 为代表衡量的综合经济竞争力

2014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价

2014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价
宜商城市竞争力得分的前十名分别 是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武汉、 成都、天津、南京和重庆,去年位列前 十名的佛山、苏州、青岛和杭州等今年 未进入十佳榜单。
从宜居城市竞争力的区域分布状 况来看,七大区域的排名情况分别为港 澳台地区、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中 部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 区 ;从宜商城市竞争力的区域分布状况 来看,七大区域的排名状况分别为港澳 台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地区、中部 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正处于改革 转型的阵痛期,暴露出了诸多亟待解决 的重要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
1. 宜居城市建设 :雾霾和高房价成 为突出难题。雾霾问题当前已经成为一 些城市的标志性难题,而且程度正在加 重、范围正在扩大。2013 年雾霾已经波 及 25 省份、100 多个大中型城市,全年 全国平均雾霾天数达 29.9 天,创 52 年 来之最。“十面霾伏”何时破解成为城 市宜居面临的重要挑战。
2014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价
中国城市竞争力大致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态势。中国城市 与理想城市的状态仍相距甚远,竞争力的整体提升仍任重而道远
□倪鹏飞 李超
区域
REGION
089

在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阶段,许 多处于“城市病”阵痛期的国 内城市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城 市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将更加依赖于生活 质量和城市活力,而后者则取决于基础 设施和公共服务、节能环保技术、生态 环境质量、可负担的住房,以及城市或 整个大城市群管理效率和决策协调能力 提高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
城市竞争力现状与格局
根据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宜 居城市与宜商城市竞争力指数以及可持 续竞争力指数,可以分析包括港澳台在 内 294 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的现状 与格局,以及港澳及内地 289 个城市宜 居城市和宜商城市竞争力、可持续竞争 力的现实状况及其与理想城市的差距。

2014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

2014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

2014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广州深圳8-2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2014年城市竞争力报告》蓝皮书,以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中国294个城市,深圳排名第二,广州排名第五。

在289个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宜居城市竞争力和商业环境竞争力这10个指标中,广州有8个指标落后于深圳。

在文化竞争力和知识竞争力方面,广州超过了深圳。

市社科院副院长朱明宏认为,几个指标的排名滞后,这是广州的“警钟”。

“我们不能依靠“北京,上海和广州”的排名,它只反映了第三大经济体。

但是,就许多指标而言,我们落后于深圳和我们后面的其他城市。

”广州紧随深圳,紧随北京蓝皮书中,2013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与2012年相似。

只有佛山从第八位跃升至第七位。

深圳排名第二,而广州继续排名第五,领先于北京,仅次于台北。

在兄弟城市深圳面前,广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对十项主要竞争力指数的综合比较显示,深圳有八项领先于广州。

八个指标分别是综合经济竞争力,宜居城市竞争力,商业城市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生态竞争力,全球城市竞争力,和谐城市竞争力和信息城市竞争力。

广州仅具有文化竞争力和知识竞争力,两项指标均超过深圳。

专家称深圳被迫创新广州市社科院副院长朱明洪表示,其中一些指标滞后,这对广州来说是一个警钟。

广州的科技竞争力比深圳差,这也是广州的劣势。

自主创新投入少,科技成果转化率差。

“大学的研究仅专注于研究,而企业仅从事制造。

两者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高校安排数十亿美元的资金,而成就却被保存在档案中。

这不好。

”他认为,应尽快建立成果转移的平台。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认为,广州在文化和知识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是历史和客观的优势。

但是,从创新的角度来看,深圳远远领先于广州。

丁力评估说,深圳的创新是强制性创新-土地空间越来越狭窄,只能通过创新来开发。

当然,以华为和中兴为代表的企业已经聚集了许多高质量的资源。

他们具有冒险精神,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并完成企业内部创新的转型。

中国50个城市分项竞争力排名点评

中国50个城市分项竞争力排名点评

中国50个城市分项竞争力排名点评按照200个都市的比较数据运算,中国都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居于前10位的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苏州、杭州、天津、宁波、南京、温州,最后10位依次是晋城、宿州、铁岭、巢湖、宣城、汉中、保山、亳州、延安、池州。

毫无疑问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都市多位于三大都市圈内。

东部沿海某些省份的一批地级市竞争力较强,提升也较快。

在本次研究中,综合竞争力指标由人才本体竞争力、企业本体竞争力、生活环境竞争力、商务环境竞争力4大类指标综合而成,按50个都市比较数据运算,各分项指标的排名状况依次如下(详细数据及排名见第二部分有关内容)。

一人才本体竞争力在人才本体竞争力排名中,列前10位的分别是北京、深圳、广州、上海、苏州、厦门、温州、镇江、常州、佛山,最后10位依次是芜湖、郑州、呼和浩特、威海、南昌、天津、福州、石家庄、秦皇岛、徐州。

总体上看,人才本体竞争力比较好的是特大都市和大都市,小都市相对较弱,同时一些中小都市如温州、镇江、常州、佛山等挤入全国人才本体竞争力前10名中,说明随着都市经济进展水平提高,加大了对人才体系的建立,为都市可连续进展提供了条件。

人才本体竞争力指标由健康水平指数、知识水平指数、技术水平指数、能力水平指数、价值取向指数、创业精神指数、创新意识指数、交往操守指数8个指标综合而成。

这八类指标的差不多排名状况如下:①健康水平指数排名。

健康水平指数由人口平均寿命、婴儿死亡率、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例三个指标组成。

列前10位的分别为深圳、珠海、北京、哈尔滨、秦皇岛、青岛、威海、石家庄、广州、上海-南宁(并列),最后10名依次是:芜湖、温州、乌鲁木齐、长沙、合肥、南昌、成都、泉州、重庆、台州。

②知识水平指数排名。

知识水平指数由成人识字识字率、大专以上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知识水平综合指数三项组成。

列前10名的是北京、上海、苏州、镇江、深圳、南京、厦门、南通、哈尔滨-西安、无锡-合肥,最后10位分别是:温州-台州、中山、南宁、天津、呼和浩特、徐州、重庆、惠州、泉州、东莞。

最强:2014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

最强:2014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

最强:2014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
佚名
【期刊名称】《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年(卷),期】2015(0)1
【摘要】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2014年底公布2014年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上海在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继续居首,香港居第二,北京排第三,深圳及广州分别排第四及第五。

城市的综合实力是一个城市整合自身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环境资源与文化资源参与区域资源配置竞争及国际资源配置竞争的能力。

《GN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经济、
【总页数】1页(P26-26)
【关键词】竞争力排行榜;资源配置;居第;环境资源;社会资源;金融竞争力;二级指标;贸易竞争力;科技竞争力;教育竞争力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9.2
【相关文献】
1.中国城市外贸竞争力排行榜综合篇 [J],
2.中国城市外贸竞争力排行榜综合篇 [J],
3.2013-2014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 [J], ;
4.2014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上海居首香港第二 [J],
5.2016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发布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4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

2014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

据《经济日报》报道,6月24日,发布了《中国城市竞争力的第十七份报告》,这是中国社科院财经学院创新项目的重要成果。

这是关于中国城市竞争力的第十七份报告。

报告指出,未来,中国的城市化率将继续增长。

据估计,到203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70%以上,并将有更多的人从个人移民转移到家庭移民。

未来,将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将协调发展。

城市形式的空间扩散正在推动更大的区域繁荣。

该报告构建了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宜居竞争力指数,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和商业友好竞争力指数,并研究了293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以及288个城市的宜居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和商业友好竞争力。

2018年的中国。

根据该报告,2018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是:深圳,香港,上海,广州,北京,苏州,南京,武汉,台北和东莞。

2018年,可持续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是:香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南京,澳门,成都和苏州。

2018年,宜居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是:香港,无锡,杭州,南通,广州,南京,澳门,深圳,宁波和镇江。

2018年,商业适用性排名前10位的城市是:香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杭州,天津,重庆和青岛。

今天,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了2017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

综合竞争力是城市整合自身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环境资源和文化资源参与区域和国际资源分配竞争的能力。

GN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涵盖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四大体系,由10个一级指标,50个二级指标和216个三级指标组成,包括综合经济竞争力,工业竞争力,金融竞争力,商业贸易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社会系统竞争力,环境/资源/地区竞争力,人力资本教育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和文化形象竞争力。

2017年中国综合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是上海,香港,深圳,北京,广州,重庆,天津,杭州,苏州和南京。

在前十名中,广东和江苏分别占据两个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最新293个城市竞争力指数出炉
6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创新工程重大成果《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7:住房,关系国与家》在京发布。

报告构建了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宜居竞争力指数、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宜商竞争力指数,对2018年中国两岸4地293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288个城市的宜居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宜商竞争力进行了研究。

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前3名没有变化
2018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十强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广州、北京、苏州、南京、武汉、台北、东莞。

与2017年相比,综合经济竞争力前3名没有发生变化,4到10名变化相对明显。

具体来看,广州、北京的经济竞争力排名均上升1位,分别排在第4名和第5名,苏州、南京继续上升2位,依次排在第6名、第7名,东莞排在第10名,首次进入全国10强,天津则跌出10强。

从10强城市的区域分布来看,整体分布格局与2017年基本一致,中部仍然只有武汉维持在10强城市中,除此之外的其它十强城市多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港澳台地区,且绝大多数城市位于都市圈内,其中长三角都市连绵区、珠三角都市连绵区各占据十强中的3席,其经济竞争力整体领先优势突出。

从总体变化来看,东莞、无锡上升3位,沈阳、大连大幅下跌,分别下降了20位和36位,并且南北分化加剧、中西部崛起、东北持续衰落。

宜居竞争力:城市间差异减小
2018年宜居竞争力指数十强依次是:香港、无锡、杭州、南通、广州、南京、澳门、深圳、宁波和镇江。

长三角地区有6市入选,分别是杭州、无锡、南通、南京、宁波和镇江,珠三角地区有两个城市入围,分别是深圳和广州,但与长三角相比,宜居竞争力略弱,港澳台地区中的香港和澳门分列第1和第7位,城市之间宜居竞争力得分差距较小,城市的阶梯效应削弱。

此外,香港、无锡、和深圳3市的排名在2015到2018年均在前10名之列,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总体来看,城市宜居竞争力平均水平近几年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至2017年达到最低点后,2018年有所回升,城市间的宜居竞争力差异2018年较2017年有所减小,宜居竞争力整体水平和差异走出谷底,空间分化态势有所收敛,中北部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宜居竞争力有所上升。

排名变化来看,二线城市如石家庄、唐山、太原、重庆、济南的宜居竞争力上升幅度最大,分别上升45位、30位、28位、17位和11位,而中山、西安和长春的宜居竞争力大幅下降,分别降低了21位、27位和39位。

可持续竞争力:长三角、珠三角走在全国前列
2018年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十强依次是:香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南京、澳门、成都、苏州。

与2017年相比,前7位城市排名未出现明显变化,香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和南京的可持续竞争力仍保持在全国前列,具有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澳门重回第8位,中部城市武汉则跌出10强,苏州进入全国可持续竞争力10强,西部中点城市成都上升1位,由2017年的第10名上升至第9名,成为西部地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唯一代表。

此外,全国都市圈的可持续发展呈区域化集聚,长三角、珠三角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同时,首都、青岛、厦门都市圈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也较高。

层级来看,太原、唐山的宜居竞争力分别大幅上升16位和14位,中山则大幅下跌18位。

宜商竞争力:香港和北京处于最高等级
2018年宜商竞争力指数十强依次是:香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杭州、天津、重庆和青岛。

香港和北京的宜商竞争力处于最高等级,远远领先前十名中的其它8个城市,上海的宜商竞争力则处于第二等级,远低于香港和北京,而略高于深圳、广州等城市,深圳、广州、南京等城市处于第三等级,各城市宜商竞争力比较接近。

从城市群角度来看,有3个城市位于粤港澳大湾区,3个城市位于长三角城市群,2个城市在京津唐城市群,1个城市在成渝城市,1个城市在山东半岛城市群。

从都市圈角度来看,宜商竞争力水平排名较高和排名较低的都市圈内部“双子星”城市的宜商竞争力水平均较为接近;排名居中都市圈中的首位城市和次位城市的宜商竞争力差异较大,这表明都市圈的发展模式先中心城市提升,随后中心城市引领副中心城市提升,最后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引领总体都市圈的提升。

201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指数及排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