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31《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农业的区位选择(共29张PPT)

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农业的区位选择(共29张PPT)

C.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混合农业 三江平原沼泽地与黄淮海平原盐碱地发展种植业需改造的共同自然条件是(

C.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农谚“头伏萝卜二伏菜”,它反映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 季节性和周期性 D. 为此,澳大利亚政府大力修建"东水西调"水利工程。
游牧业
(2)市场和交通运输条件、自然灾害对该地区
时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概念 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 发展阶段,在 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 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 理利用土地的结果
2、分类
种植业
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为此,澳大利亚政府大力修建"东水西调"水利工程。
商品谷物农业 3、一般来说,受市场价格影响,同样的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花卉产品,农民收益是递增的。
B.我国将橡胶生产由热带向北推广到北纬22°,这是改造自然的结果
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
我国北方某城镇在其周围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畜生产,回答:
缓坡土层较厚,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耕作业。
则随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
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
这些地区农业发展的类型为什么不一样呢?
究竟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的区位因素 农农业业在在不不同同地地区区的的不同不选同择选是择受是多受种多因素种共因同素作共用同的作结用果,的我结们果把,影 我响农们业把生影产响的农气业候生、地产形的、气土候壤、、地市形场、、交土通壤运、输市、场等、因交素通叫运农业输、 等的区因位素因叫素农。业的区位因素。

新人教版高中必修二地理3.1《农业区位选择》 (共28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必修二地理3.1《农业区位选择》 (共28张PPT)
温室大棚的反季节蔬菜、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培
农业的区位 区位选择 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的形成
运用景观图判别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并由 此分析出农业的特点和主要区位因素。
三、 农业地域的形成 1、概念
项目
概念
农 业 地 特征 域
主要 类型
内容 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 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 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梯田
在坡地上,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将坡地改造成 层层平地进行耕种,不仅扩大了耕地面积,也有 利于水土保持。
西北干旱地区(发展灌溉)—— 发展种植业
人们通过培育良种和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措 施,扩大某种农作物的种植范围。
作物
范围的扩展
橡胶 向北扩展到22°N
双季稻 由华南地区推广到江淮平原
小麦 油菜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 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 牧业、乳畜业、混合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
以种植业为主的

商品谷物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域 以畜牧业为主的

乳畜业
型 混合农业 :耕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
最主要的混合农业: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有机结合
猪、牛、羊 小麦、玉米、牧草
好暖喜湿 水稻—雨热同期气候
2. 我国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 红壤丘陵地区。这个地区为什么要采取“丘上林草丘 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
地形——主导区位因素
林业、人工草场
农田
鱼塘
立体农业模式:“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
地形——主导区位因素

人教高一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共32张)PPT课件

人教高一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共32张)PPT课件

【结论】:
❖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
❖ 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 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咖啡生产基地。 市场
材料六:水稻生产的主要环节
选种 育种 育秧 起秧 犁地 耙地 搭埂 插秧 田间管理(排灌 拔草 施肥)
收割 脱粒 扬场 入仓
劳动力
材料七:荷兰的鲜花出口占
全球市场的60%,在24小时 之内,荷兰的鲜花可以空运 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可 以这样自豪地说,是荷兰的 鲜花装点了整个世界。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案例一:从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变迁的历史中,分 析如下问题。
哪些农业区位因素发生过变化?
随着欧洲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逐渐形成
了时鲜业的市场条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为地中海地区时鲜业实现区域专业化提供了必要
条件,加强了生产地与市场的联系。通过技术投
入改善了该地区降水季节分配的不合理性,有利 于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
劳动力 交通运输 政策 科技
记忆口诀:
❖气候三分水热光 ❖地形水源和土壤 ❖农民劳动运市场 ❖政策技术来护航
确定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
要从光照、降水、地形、水源、 土壤、市场、技术等各个方面进 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 生产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
活动一: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热带、亚 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 海气候区?

人教版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共31张PPT

人教版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共31张PPT

合作探究二:
以下材料反映的农业生产主要受哪一因素的影响, 并做出简要分析
材料一:
荷兰的鲜花出口占全 球市场的60%, 在24小时 之内,荷兰的鲜花可以 空运 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可 以这样自豪地说 ,是荷兰的 鲜花装点了整个世界。那 么是什么条件保证了荷兰 鲜花及时装点世界各地?
材料二: 近年来,烟台市城区面积扩展飞速。与此同 时,近郊农民的种植结构也不断变化,由粮食种植为 主转变为蔬菜,花卉种植和乳畜,蛋禽饲养为主,为 什么烟台城郊农业结构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B . ②③④ D . ④⑤⑥
材料二: 我国江西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丘陵地区,为什
么要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 布局模式?
材料三:
中国杭州的龙井茶遐迩闻名,曾被日本茶道研 究者带到本国栽培,茶树虽然成活,但色泽,口 感均大为下降,这是为什么?
材料四:
材料五:
新疆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瓜果品种繁多, 质地优良,一年四季干鲜瓜果不绝,投入较多劳力精耕细作。而
澳大利亚的诸多农场,却主要由机械从事农业活动。形 成这种生产差异,除了科技影响外,还受何种因素影响?
分析阆中生姜种植的区位优势
材料1: 生姜原产热带多雨森林,现已广泛栽培
在世界亚热带、热带地区。生姜喜温暖湿 润的气候,不耐寒,怕强光直射。宜选择 坡地和稍阴地块栽培。对土质要求不严, 但在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丰富,通气而 排水良好的土壤产量高,姜质细嫩。
材料2: 阆中属亚热带 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年均温度17℃。极端最高气温39℃, 最低气温 -4.6℃,常年无霜期 290天,年均降水 量1033.9毫米。境内主要河流有嘉陵江,从北向 南流经 13个乡镇,过境全长 59.45公里,还有白 溪、东河、构溪、西河等 4条嘉陵江支流贯穿境 内。阆中的土壤类型以紫色土为主,矿质养分含 量丰富,肥力较高。同时阆中处在川北低山区向 川中丘陵区的过渡地带。境内平坝、低丘陵、高 丘陵、低山、台地、山原兼而有之,属低山地貌 为主和少数丘陵地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优质课件(共3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优质课件(共31张ppt)

四、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现在的西安 人为什么可 以吃到新鲜 的广东荔枝? 推测当年贵妃姐姐当年食用的荔枝有可能来自何地?
四、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第三步:考虑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运输(物流)
四、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冷藏保鲜技术 (科技:化肥、农药、良种、机械、 种植技术与经验)
四、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发展

市场变化
市场影响的地 域范围扩大
生产经营 规模和地 域类型发 生变化
文 化 、 科 技 的
玻璃温室 光、热、湿度 沿等高线修筑梯田 地形 人工培育土壤(无土栽培) 土壤
自 然 环 境
扩大种植 范围,影

响生长时
展 改良耕作制度,培育良种
间、季节
荷兰的鲜花
美国的乳畜带
改造——热量
塑料大棚、 玻璃温室的农业
1.平原地区(或坡度<25°的地 区),适宜发展种植业;丘陵 山区(或坡度>25°的地区)适 宜发展林果业与畜牧业。
2.千烟洲是丘陵地区,年降水量大,丘陵地区的耕 作活动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适宜发展林业和 人工草场。缓坡适宜发展人工草地或果园。地势较 为平坦的谷地土层深厚,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 发展耕作业。地势较低洼的地区,容易积水,易出 现洪涝灾害,可因地制宜发展鱼塘养殖业。
水源
六、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材料一:视频介绍桑基鱼塘。 材料二: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工 商业凋零,市场停滞,丝织品销路锐减,生丝价格狂跌, 销量下降,桑基鱼塘面积大大缩小。 材料三:后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 与市场经济的影响,由于蚕桑业相对花卉工多、生产周 期长,产值低,桑基鱼塘基本消失,部分向珠三角外围 地区发展,部分改为果基、蔗基、花基等。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其他因素:…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
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 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特点: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 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实质: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下列农业生产活动是怎样利用和改造自然因素?
(1)江南丘陵茶园的喷灌。 (改善水源)
(2)塑料大棚栽种蔬菜。 (调节阳光、温度、水 )
(3)云贵高原修筑梯田。
(改造水分条件)
(4)三江平原沼泽地排水发展种植业。
(5)南方水稻田施用石灰。 (改良酸性土壤)
(6)西双版纳的多层人工经济林。
(光照垂直变化的充分利用)
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但高温期降水少,如果没有充足的灌溉水源补充, 不利于水稻的生长。
参考P43:活动
2、千烟洲是个典型的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为什么要采取 “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
地形 条件
坡度大,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因此适宜发展林业和人工草场
坡度小,土层较厚,不
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 展耕作业。
种小麦
, 理由 。 距市场近,交通便利,利润高可支付地价
。理由苹果园应在丘陵山区发展

D地养鸡场 合理 ,理由
应接近市场,靠近水源
。 E地种蔬
菜 不合理 ,理由 面积小,距市场近,地价高
。F地奶牛场 合理 ,
理由 靠近公路,交通便利
。7、如有不合理的安排,应怎样调整?
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原地区只能发展种植业,山区只能发展畜牧业 B.我国将橡胶生产由热带向北推广到北纬22°,这是改造自然的 结果 C.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D.自然因素是影响农业区位的决定性因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课件3.1《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共148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课件3.1《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共148张PPT)
1、地势较低,光照充足,热量较丰富; 2、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份积累; 3、地形平坦,土地面积较大; 4、水源充足; 5、土壤较肥沃。
练习4: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
1、光照充足;2、土质疏松; 3、昼夜温差大; 4、晴天多,利于棉花的后期采摘
说明制约新疆棉花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最不利自然条件 针对这一不利条件,在生产中应采取什么措施?
劳作频率很低 劳作频率低 劳作频率较高
D 海拔低,坡度缓,土层厚 E 地势低洼,积水多
劳作频率高 劳作频率高
用材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 A
B
经济林和毛竹(幼林地可间种人工牧草)
C
果园或人工草地
D
农田
鱼塘
E
地形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的 垂直分异
生物分布的垂 直分异
农业生产活动的难 度差异
农事活动频率的 差异
国家的政策也会对农业区位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发达国家,农业的新增产值中,60%以 上是靠科技投入转化来的。我国从20世纪 80年代中期,这个比值已占到30%以上。
⑦科技
农业和工业基础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良好的 工业基础
机械、化肥 原料、农副产品
农业 生产
食物的偏好对农业区位也有影响
我们普遍的困惑
地 形 因 素
自己总结
中国三大平原——种植业 中国三大丘陵——立体农业 中国四大高原——内蒙古高原内蒙古牧区;
青藏高原青海牧区、西藏牧区;新疆牧区 (天山?) 中国四大盆地 中国三大林区——东北林区(多天然林)、 西南林区、东南林区(多人工林)
土壤与农业生产
土壤的种类和 肥力高低
三河马
牦牛被称作高原之舟,是西藏高山草原特有的牛种,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共14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共14张PPT)

气候
市场
劳动力
地形、土壤
机械
交通运输 政府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光照 气候
1、自然环境因素
热量 水分
地形 土壤 市场
2、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运输
政策
达成学习目标 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西北干旱地区,发展种植业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以前,北方一到冬季,每家每户都会购 买几百斤甚至上千斤的大白菜存在家里, 如今再也没有这种现象了,为什么?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课 程 标 准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 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 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同, 判断本地农业地域类 型,并分析其形成条 件
阅读课本P42文字,从地理位置、自然和社会 学习目标 1 因素等方面,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运用图3.3,结合教材内容,理解农业生产的 学习目标 2 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说明农业生产活 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通过阅读P45案例,通过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 学习目标 3 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训练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达成学习目标 3
填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1)新疆的哈密瓜甜又香。 (气候) (2)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地形) (3)大城市的郊区一般都有农副产品基地。 (市场) (4)江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 (土壤)
(5)冬季,南方四川等省区的蔬菜供应到东北三省。
(交通运输) (6)我国大部分省区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 (政策)
自然环境因素相对稳定, 不利因素可以适当改造。 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 对农业的区位选择影响越来越大。
达成学习目标 2
新知2
农业地域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梯田
喷灌
荷兰的鲜花
在下列农业生产活动后的括号内,填出怎样利用 和改造自然因素。
(1)江南丘陵茶园的喷灌。(改善水源) (2)塑料大棚栽种蔬菜。(调节阳光、温度、水分 ) (3)云贵高原修筑梯田。(改造地形) (4)三江平原沼泽地排水发展种植业(。改造水分条件)
(5)南方水稻田施用石灰。 (改良酸性土壤)
南疆的长绒棉的生 产
光热条件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华北平原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光热充足
南方地区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 壤肥沃,水热条件优越
限制性因素
气温低
水源不足
气温低,热量 不足 水源不足,旱 涝、盐碱、风 沙灾害严重 水旱灾害较为 严重;丘陵地 区土质较差
27
读图分析:某城镇周围有三块地,准备分别发展乳牛饲养业、花卉业 和水稻种植业,从影响农业类型的区位因素考虑,应该如何安排并说明 理由。
第二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1
初识农业生产活动存在地域差异
Back to school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能否 将农业生产类型进行调换?为什么?
一、 农业区位因素 (一)、农业区位含义
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4
(二)、农业区位因素
农作物 水稻 小麦 玉米 棉花
自然条件
属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主要分布在高温 多雨、雨热同期的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我国半湿润、半干旱气 候区
多分布在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
热量充足、光照强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 地区
24
2.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 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在农业区位选择时, 应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条件这 两个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合 理的农业区位。例如,地价的高低与距离城镇的远近关系密 切。 学法指导:(1)就农业类型来说(图解分布)
气候 (光照、热量、降水)
1、自然因素 地形
土壤 水源
5
1、影响农民决策的自然因素: 《晏子使楚》中说:“桔生淮南则为 桔,生淮北则为枳”
(1)气候:同一种农业在不同 的气候条件下发展,会出现不 同的结果。
6
材料: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 世界驰名,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 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 好,请问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25
“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的差异
分项 主要 区位 因素
主导 因素
概念说明
举例
农业发展所符合 的所有因素。
自然因素:如气候、地形、水源、 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如政策、 科技、劳动力、市场、交通等
没有这种因素(或 条件),就不可能 有该种农业在该
区域的分布
地形是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
限制 性因
1. 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 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并确定 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例如,湿润、半湿 润地区一般可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发展灌溉农 业或畜牧业;平原地区可发展种植业;
23
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 性选择适宜的自然条件,如下表所示:
注意:主导区位因素与有利条件是有区别的,如 影响南疆长绒棉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水源,而有利 条件是光热充足。
29
3:生活中的农业术语:米袋子、菜篮子、
米袋子问题——从商品粮(余粮)多来分析。 例如:试分析鄱阳湖平原商品粮基地建设和发展的条件?
①气候优越,雨热同期, ②土壤肥沃, ③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易机耕。 ⑤劳力充足而廉价。⑥ 国家政策支持。
主要因素: 市场 政策
16
荷兰的郁金香畅销全世界受什 么因素影响?
保鲜、冷冻技术的发展
18
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社会经 济因素
市场
影响内容
类型和规模
推行技术、增加或减


少面积、调整布局和 结构
交通运 质量和效益,使市 输 场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举例
需求量增加或减少, 影响面积扩大或缩小 需求品种变化影响类 型和产量 提价或压价,使面积 扩大或缩小
14
.
水稻田 花卉棚
甘蔗地 鱼塘
受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
15
(3)、市场、政策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 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 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你知道为什么 吗?
一般来说,受市场价格影响,同样的土地,种植粮食作 物、经济作物、园艺花卉,农民收益是逐渐递增的。同 时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东南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人 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鲜花消费逐渐兴起。同时东南沿 海地区临近港澳台地区,便于出口,市场需求量大。
交通便利、鲜活农产 品不易变质,效益好
Hale Waihona Puke 19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气候(光照、热量、降水)
1、自然因素
地形 土壤
水源
市场
2、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运输 政策 劳动力
科技
20
二、农业区位的选择
地形、土壤
气候
市场
劳动力
机械
交通运输
政府
21
解题方法探究
22
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做到因 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
(6)西双版纳的多层人工经济林。 12 (光照垂直变化的充分利用)
3、影响农民决策的社会经济因素: 举例:天津市汉沽区近年来出现了大 面积的葡萄园,而在几年前却很少, 这是为什么? (1)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 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13
(2)交通运 输是农业区位选
择的重要条件。
问题:以前,北方一到冬季,每家每户都 会购买几百斤甚至上千斤的大白菜存在家 里,如今再也没有这种现象了,为什么?
练习题
• 1、山东寿光种植大棚蔬菜有利的自然条件为: • ①冬天晴天多,日照条件好;②地处平原,地
势平坦,土壤肥沃;③灌溉水源充足。 • 2、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有利于棉花种植的气
候条件为: • 夏季炎热,光照充足,晴天多,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棉花生长,降水少,利于棉花后期采摘。 (不利条件为:降水少,气候干旱)
(4)水源:干旱地区如果没有
灌溉水源无法开展农业生产
9
1、农业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是不是一 成不变呢? 2、人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对这些因素加 以利用和改造呢?
10
2、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南方水稻田施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改善温度) 蔬菜大棚
(改造地形) (改善水分)
(2)土壤:土壤是作物生长的 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 生长不同的作物
7
问题: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气候都 比较寒冷,但却出现了不同的农业 区位类型,这是为什么?
(3)地形:不同的地形区, 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8
河西走廊:在整个 走廊地区,以祁连 山冰雪融水所灌溉 的绿洲农业较盛。 它是西北地区最主 要的商品粮基地和 经济作物集中产区
(1)A适宜发展 水稻种植 业,理由是_面__积_大__、__地__价__低__,_水__源__足__。 (2)B适宜发展 乳牛饲养 业,理由是_近__市_场__,__交__通__好_______2_8_。 (3)C适宜发展 花卉 业,理由是_近__市__场_、__水__源__足__、__地_价__高__。

如一个地区唯有一 水源就成为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
个条件不能满足, 限制性因素。若这个条件(限制性
这个缺乏的条件就 因素)得到满足,该因素即是当地农
业生产的主导因素,而不是限制性因
成为了该地区农业
素。
26
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3.我国几个地区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农业生产
主导因素
东北地区的商品粮 基地
地广人稀、土壤肥沃
31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影响 改造
市场区位及其需求的变化
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快) 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
技术的进步
32
无悔无愧于昨天,丰硕殷实 的今天,充满希望的明天。
33
菜篮子问题——花卉、蔬菜的生产是为城市居民服务的 例如:珠江三角洲(市郊地区)花卉、蔬菜生产区位分析?
①水源充足; ②地势低平,土地肥沃。 ③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面向港澳、东南亚,市场广阔。 ④交通方便; ⑤保鲜技术先进。 ⑥ 劳力廉价。
30
巧学易记
歌诀记忆农业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 雨热同期,高温多雨, 日温差大,光照充足; 地形平坦,耕地充足; 土壤肥沃,水源富裕; 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科技发达,劳动力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