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摩擦力同步练习及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1:第3章 第3节同步练习及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同步练习及解析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应的正压力成正比C.运动着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只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D.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2.(2012·南京实验国际学校高一期末)下列有关滑动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压力一定有滑动摩擦力B.有滑动摩擦力一定有压力C.滑动摩擦力总是与接触面上的压力垂直D.只有运动物体才受滑动摩擦力3.在机场、海港、粮库,常用输送带运送旅客、货物和粮食等,如图3-3-6所示,当行李箱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下列关于行李箱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3-3-6A.行李箱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B.行李箱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C.因为行李箱与传送带之间相对静止,所以行李箱不受摩擦力的作用D.因为行李箱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所以行李箱受滑动摩擦力4.如图3-3-7所示,在μ=0.1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 kg,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方向向左的大小为10 N的拉力的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10 m/s2)()图3-3-7A.10 N,向右B.10 N,向左C.20 N,向右D.20 N,向左5.如图3-3-8所示,一个质量为M=2 kg的物体放在μ=0.2的粗糙水平面上,用一条质量不计的细绳绕过定滑轮和一只质量为m0=0.1 kg的小桶相连,已知:M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F m=4.5 N,滑轮上的摩擦不计,g=10 N/kg,求在以下情况中,M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图3-3-8(1)只挂m0处于静止状态时.(2)只挂m0但在M上再放一个M′=3 kg的物体时.(3)只在桶内加入m1=0.33 kg的砂子时.(4)只在桶内加入m2=0.5 kg的砂子时.同步测控参考答案1解析:选D.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故A错,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故D对,静摩擦力存在于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物体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故C错,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无关,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故B错.2解析:选BC.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有四个:相互接触、挤压、接触面粗糙、发生相对滑动,四者缺一不可.由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可知,A选项错,B选项正确.滑动摩擦力方向与接触面相切,而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所以滑动摩擦力方向跟接触面所受压力垂直,C 选项正确.如擦黑板时,黑板是静止的,但相对黑板擦是运动的,也受滑动摩擦力,所以关键是“相对运动”,故D选项错误.3答案:A4解析:选D.F=μF N=μmg=0.1×20×10 N=20 N,方向水平向左,应选D.5解析:(1)因为m0g=1 N<F m,M处于静止状态,受静摩擦力作用,由二力平衡得F1=m0g=1 N.(2)在M上再放一个M′=3 kg的物体,M仍静止,仍受静摩擦力F2=F1=m0g=1 N.(3)因为(m0+m1)g=4.3 N<F m,故M处于静止状态,所受静摩擦力F3=(m0+m1)g=4.3 N.(4)因为(m0+m2)g=6 N>F m,故M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由公式得F4=μF N=μMg =4 N.答案:(1)1 N(2)1 N(3)4.3 N(4)4 N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动摩擦因数(即滑动摩擦力和弹力的比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摩擦因数与正压力成正比B.相同的条件下,接触面积越大,动摩擦因数越大C.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有关D.动摩擦因数与正压力、接触面积有关,但具体关系不能确定图3-3-92.(2012·揭阳华侨中学高一期中)如图3-3-9所示是一主动轮A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B的示意图,主动轮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则关于主动轮上M点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和从动轮上N点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A.向下,向上B.向下,向下C.向上,向下D.向上,向上3.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时,运动员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那么()A.F1向下,F2向上,且F1=F2B.F1向下,F2向上,且F1>F2C.F1向上,F2向上,且F1=F2D.F1向上,F2向下,且F1=F24.图3-3-10把一个重为G的物体,用一个水平力F=kt(k为恒量,t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的墙上,如图3-3-10所示,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f随t的变化关系是()图3-3-11二、双项选择题图3-3-125.用手握住一个油瓶,使瓶在竖直方向保持静止,如图3-3-1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瓶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其重力B.手握得越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C.油瓶质量不变,则受到的摩擦力一定D.油瓶受到的摩擦力与手对它的压力成正比图3-3-136.如图3-3-13所示,水平地面上的L 形木板M 上放着小木块m ,M 与m 间有一个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对m 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 .M 对m 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 .地面对M 的摩擦力方向向右D .地面对M 无摩擦力的作用 7.图3-3-14一根质量为m 、长为L 的均匀长方木条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条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力F 推木条,当木条经图3-3-14所示位置时,桌面对它的摩擦力( )A .大小为μmgB .大小为23μmgC .大小为13μmg D .与接触面积无关8.(创新题)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时,前后轮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 A .都向后 B .都向前C .前轮向后D .后轮向前 9.图3-3-15如图3-3-15所示,物体A 、B 放在物体C 上,水平力F 作用于A ,使A 、B 、C 一起匀速运动,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的情况是( )A .A 对C 有向左的摩擦力B .C 对B 有向左的摩擦力C .物体C 受到三个摩擦力的作用D .C 对地面有向左的摩擦力 三、非选择题10.一条纸带(质量不计)夹在书本内,书对纸带的压力为2 N ,纸带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要将纸带从书本中匀速拉出来,拉力应为多少?11.在图3-3-16中,若两物体的重力分别为G A =20 N ,G B =40 N ,A 、B 间动摩擦因数μ1=0.2,B 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μ2=0.4,用力F 作用在B 上后,A 、B 间及B 与地面间都发生了相对滑动.求各接触面间摩擦力的大小.图3-3-1612.用劲度系数为k =490 N/m 的弹簧沿水平方向拉一木板,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的长度为12 cm.若在木板上放一质量为5 kg 的物体,仍用原弹簧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板,弹簧的长度变为14 cm ,试求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课时作业参考答案1解析:选C.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情况有关,如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两接触面的材料等,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压力大小均无关,故C对,A、B、D都错.2解析:选B.主动轮、从动轮、皮带之间的传动关系为:主动轮先转,带动皮带运转,皮带又带动从动轮运转.在主动轮上的M点,假设接触面光滑,轮子相对于皮带有向上运动的趋势,故皮带给轮子向下的静摩擦力,同时轮子给皮带一个向上的静摩擦力,此力拉动皮带运动.在从动轮上的N点,假设接触面光滑,轮子相对传送带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则皮带给从动轮一个向下的静摩擦力,从动轮在该静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动.故选项B正确.3解析:选C.运动员向上、向下都是匀速运动,且只受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由二力平衡知,运动员所受的摩擦力总是向上,大小等于其重力.故选项C正确.4解析:选B.由于物体受的水平推力为F=kt,由二力平衡得,墙与物体间的压力F N =kt.当F比较小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f小于物体的重力G,物体将沿墙壁下滑,此时物体与墙壁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由公式可得,滑动摩擦力大小F f=μkt.当摩擦力F f大小等于重力G时,由于惯性作用,物体不能立即停止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仍然是滑动摩擦力.随着正压力的增大,摩擦力将大于重力.物体做减速运动直至静止,摩擦力将变为静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无关,跟重力始终平衡.5解析:选AC.油瓶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可用二力平衡知识求解,油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静摩擦力的作用,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应与重力等大反向,故A、C正确,B、D错误.6解析:选AD.在弹簧弹力作用下,m相对M有向左运动趋势,所以M对m的摩擦力向右,A对B错;m与M(包括弹簧)看做一个整体,没有相对地面运动趋势,故地面对M 无摩擦力,C错D对.7解析:选AD.压力仍为F N=mg,∴F f=μmg.故A对.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D 正确.8解析:选CD.自行车匀速前进时,由于人通过链条给后轮一个力,使后轮顺时针转动,设轮与地面接触处光滑,则轮应加速顺时针转动,说明轮有相对地面向后转动的趋势,由于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故后轮所受静摩擦力F静的方向向前;前轮转动是由于前轮受到力的作用,若前轮与地面接触处光滑,则前轮就不会转动,故前轮相对地面有向前运动的趋势,其所受摩擦力向后.9解析:选AD.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地面应对C有向右的摩擦力与F达到二力平衡,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对地面有向左的摩擦力,D正确;以A为研究对象,C对A应有向右的摩擦力与F达到二力平衡,而A对C有向左的摩擦力,A正确;以B为研究对象,C 对B没有摩擦力,因为如果有摩擦力的话,找不到它的平衡力,B错误.物体C受到水平面及A对它的两个摩擦力作用,C错误.10解析:纸带两面都有摩擦力,故F f=F f1+F f2,F f1=F f2=μF N=0.8 N,所以F=F f =1.6 N.答案:1.6 N11解析:根据F=μF N得,A、B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1=μ1G A=0.2×20 N=4 NB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2=μ2(G A+G B)=0.4×(20+40) N=24 N.答案:A、B间摩擦力为4 N,B与地面间摩擦力为24 N12解析:当只有木板在水平桌面上时,木板与桌面间的弹力F N1=m木g,弹簧的拉力F1=μF N1①而F1=kx1②当木板上放一质量为Δm=5 kg的物体时,木板与桌面间的弹力F N2=(m木+Δm)g,弹簧的拉力F2=μF N2③而F2=kx2④由③-①并将②④式代入得:μ=490×(14-12)×10-25×9.8=0.2.答案:0.2。
高中物理摩擦力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摩擦力习题含答案篇一:新课标高一物理全套练习题必修一摩擦力三、摩擦力练习题一、选择题1.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B.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C.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D.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2.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A.与压力成正比B.等于水平拉力C.小于滑动摩擦力D.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3.如图1,木块质量为m,跟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受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匀速运动,从物体到边缘开始,到物体下落为止,在此过程中物体保持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推力F因物体悬空部分越来越大而变小B.推力F在物体下落前会变为原来的1/2C.推力F始终是μmg D.因接触面变小,动摩擦因数μ会变大4.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C.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必互相垂直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 5.一物体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按图2所示不同的放法,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运动,设地面与物体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A.f甲>f乙>f丙B.f乙>f甲>f丙C.f丙>f乙>f甲D.f甲=f乙=f丙二、填空题6.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木块重5N,把木块水平桌面上,弹簧秤水平地向右拉木块.(1)当弹簧秤读数为1N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方向向______.(2)当弹簧秤的读数是2.1N时,木块刚好开始移动,此时木块受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方向向______.(3)开始运动后,使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读数变为2N,此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动摩擦因数μ=______.(4)若使弹簧秤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为3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5)木块离开弹簧秤继续滑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7.如图3所示,用力F将质量为1kg的物体压在竖直墙上,F=50N.方向垂直于墙,若物体匀速下滑,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动摩擦因数是______,若物体静止不动,它受到的静摩擦力是______N,方向______.(g=10N/kg)8.如图4是一主动轮A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B的示意图,主动轮的转动方向篇二:高一物理必修一摩擦力练习题摩擦力练习题一、选择题1、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B.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C.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D.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2、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A.与压力成正比B.等于水平拉力C.小于滑动摩擦力D.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变3、关于动摩擦因数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没有摩擦力产生说明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B.增大两物体的接触面积,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C.增大两物体间的正压力,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D.两物体的材料一定,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仅决定于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4、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可能没有弹力C.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必互相垂直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5、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M上表面有一物体m,m与M 之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关于M和m受力情况的判断,错误的是:( )A.m受到向右的摩擦力B.M受到m对它向左的摩擦力C.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右D.地面对M不存在摩擦力作用二、填空题6、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木块重5N,把木块水平桌面上,弹簧秤水平地向右拉木块.(1)当弹簧秤读数为1N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方向向______.(2)开始运动后,使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读数变为2N,此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动摩擦因数μ=______.(3)若使弹簧秤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为3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
高中物理-摩擦力练习(含解析)

高中物理-摩擦力练习(含解析)[要点对点练]要点一:滑动摩擦力1.关于由滑动摩擦力公式F f=μF压推出的μ=FfF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 f成正比,F f越大,μ越大B.动摩擦因数μ与正压力F压成反比,F压越大,μ越小C.μ与F f成正比,与F压成反比D.μ的大小由两物体接触面的情况及其材料决定[解析] 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由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材料决定,与摩擦力F f和压力F压无关,一旦材料和接触面的情况确定了,动摩擦因数μ也就确定了,D正确.[答案] D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水平桌面上的木板上表面滑行,木板静止,它的质量为M=3m,木板与木块、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木板受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μmg B.2μmg C.3μmg D.4μmg[解析] 木块向左滑动,木板相对于木块向右滑动,木板受到木块向左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 f1=μmg,因为木板静止,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木板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大小为F f2=F f1=μmg,A正确.[答案] A3.如图所示,长为3L的木板从光滑水平面滑上长为5L的粗糙桌面,停止运动时木板右端与桌面边缘的距离为L,则该过程中,木板所受摩擦力F f与位移x的关系图线是( )[解析] 木板运动的前3L内,木板对桌面的压力随x均匀增大,根据F f=μF压可知,摩擦力随x均匀增大.木板全部滑上桌面到木板右端与桌面边缘的距离为L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不随x变化,摩擦力不变,D正确,A、B、C错误.[答案] D要点二:静摩擦力4.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表面粗糙的物体,只要直接接触就会产生静摩擦力B.静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C.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两个物体之间的静摩擦力总是一个定值[解析] 由于静摩擦力产生在彼此直接接触且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又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所以A错误;静摩擦力的作用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不能说成阻碍物体的运动,所以B错误,C正确;两物体间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物体所受其他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因此D错误.[答案] C5.下列关于物体受静摩擦力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C.静摩擦力的方向既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也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D.静止的物体所受静摩擦力一定为零[解析]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没有必然的联系,静止的物体也可能有相对运动趋势,所以只有选项C正确.[答案] C6.用一水平力F将两铁块A和B紧压在竖直墙上而静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块B受A给它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B.铁块B肯定受墙给它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C.铁块A肯定对B施加竖直向上的摩擦力D.B受墙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解析] 铁块B受A给它的摩擦力方向只能向下,铁块B肯定受墙给它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所以只有B正确.[答案] B要点三:对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7.质量为50 kg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子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用大小为310 N的水平力推箱子但没有推动,则箱子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A.30 N B.186 NC.300 N D.310 N[解析] 由二力平衡可知,水平方向静摩擦力大小与外力大小相等为310 N.[答案] D8.一物块在水平力拉动下,沿静止的水平传送带由A端运动到B端,如图甲所示,这时所受摩擦力为F f1;现开动机械让传送带向左匀速传动,再次将同样的物块由传送带的A端匀速拉动到B端,这时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 f2,如图乙所示.则F f1、F f2的大小关系满足( )A.F f1=F f2B.F f1<F f2C.F f1>F f2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解析]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对速度的大小无关,所以只有A正确.[答案] A9.如图所示,当水平拉力为F=40 N时,质量为m=10 kg的木板可以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若在木板上再放一个质量为M的铁块,为使它们匀速前进,水平拉力需为60 N,求铁块的质量M.(取g=10m/s2)[解析] 当拉力F =40 N 时,滑动摩擦力F f =40 N,木板对水平面的压力F 压=mg =100 N. 由F f =μF 压得,动摩擦因数μ=F fF 压=0.4, 当拉力F ′=60 N 时,滑动摩擦力F f ′=60 N,由F f ′=μF 压′得,F 压′=F f ′μ=150 N.木板对水平面的压力F 压′=(m +M )g ,解得M =5 kg. [答案] 5 kg[综合提升练]10.如图所示为某新型夹砖机,它能用两支巨大的“手臂”将几吨砖夹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已知某夹砖机能夹起质量为m 的砖,两支“手臂”对砖产生的最大压力为F 压(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则“手臂”与砖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至少为( )A .μ=mg2F 压 B .μ=mg F 压 C .μ=2mgF 压D .μ=F 压mg[解析] 由平衡条件可知,两支“手臂”对砖的两个静摩擦力,2F f =mg ,砖与臂之间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有μF 压=mg 2,即μ=mg2F 压,A 正确. [答案] A11.物体A 的质量为1 kg,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从t =0开始,物体以初速度v 0向右滑动的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 ′=1 N 的作用,则反映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 f 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下图中的哪一个(取向右为正方向)( )[解析] 物体在向右滑行时,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F f=μmg=2 N,方向向左,由于规定向右为正向,故F f=-2 N;物体减速,速度越来越小,一直到速度为零,此时,由于F′=1 N<F f,物体应静止,物体受静摩擦力的作用,大小为1 N,方向向右.因此,A图正确.[答案] A12.(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P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ab上滑行,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恰好处于静止状态.若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P与长木板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设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长木板a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 )A.μ1Mg B.μ1(m+M)gC.μ2mg D.μ1Mg+μ2mg[解析] 由题意可知,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恰好处于静止状态,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长木板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 f1=μ1(m+M)g,B正确;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 f2=μ2mg,长木板没有动,受力平衡,它受到木块给它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和地面给它的向左的静摩擦力,等大反向,所以长木板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为F f2=μ2mg,C正确.[答案]BC13.如图所示,一木板B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块A放在木板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轻质水平弹簧与竖直墙壁连接.现用水平力F向左拉B,使B以速度v向左匀速运动,这时弹簧对木块A的拉力大小为T.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和B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B.木板B受到地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TC.若木板以2v的速度运动,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TD.若作用在木板B上的水平力为2F,则地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仍等于F-T[解析] 木块A静止,木板B以速度v向左匀速运动,都属于平衡状态,弹簧对木块A的拉力大小为T,所以B对A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也为T,A错误;隔离木板B,水平方向三力平衡,可判断木块B受到地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T,B错误;若木板以2v的速度运动,地面和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都不变,C错误,D正确.[答案] D14.某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定木块A与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如图甲、乙是两种实验设计方案,请完成横线上的填空部分.方案一:如图甲所示,木板B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手通过弹簧测力计向右拉木块A,使木块A向右匀速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A的重力G,由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F f=________,A、B间的正压力F压=________,所以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方案二:如图乙所示,将弹簧测力计C的吊环套在直立固定在桌边的铁钉D上,挂钩端与木块A相连,用力拉平放在桌面上的木板B,使其缓慢向右运动.当A相对地面静止时,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 f等于弹簧拉力(A在B上相对B向左滑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为A 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 f.用弹簧测力计测出A的重力G,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2)从实际操作的可行性角度考虑,你认为上述哪种方案更可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方案一中木块A 向右匀速运动时,由二力平衡知F f =F ,A 对B 的正压力F 压=G ,则μ=F G ;同理,方案二中μ=FG.(2)在方案一中,弹簧测力计对木块A 的拉力只有在木块匀速前进时才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但这种操作方式很难保证木块A 匀速前进;而在第二种方案中,无论木板B 如何运动,木块A 总是处于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A 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故第二种方案更切实可行.[答案] (1)F G F G F G(2)方案二更切实可行。
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练习题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3.摩擦力(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分册装订!)1.下列有关静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静摩擦力B.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C.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解析:解此题关键是明确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故A错误;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无关,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所受其他力的情况有关,故B错误;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与运动方向成任意角度,故C正确;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无关,但一定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故D错误.答案: C2.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均跟正压力有关B.静摩擦力跟平行于接触面的外力大小有关C.正压力增大,静摩擦力有可能不变D.静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解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正压力成正比,静摩擦力由平行于接触面的外力和平衡条件决定,而不是决定于正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B、C正确.答案:BC3.关于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力与产生它的正压力总是成对出现的B.有摩擦力必然有产生它的正压力,反之亦然C.摩擦力与产生它的正压力必然相互垂直(这里指方向)D.摩擦力方向与产生它的正压力方向可成任意角答案: C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可以做动力,滑动摩擦力一定不能做动力B.手握竖直的瓶子处于静止状态,握力增大,最大静摩擦力将保持不变C.水平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运动,物体所受摩擦力与水平拉力大小无关D.摩擦力的方向有时可以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同答案: C5.已知一些材料间动摩擦因数如下:质量为1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 N ,则两接触面的材料可能是(g 取10 m/s 2)( )A .钢—钢B .木—木C .木—金属D .木—冰解析: 由题意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 N ,正压力大小为mg =10 N ,则动摩擦因数μ=F f F N =3 N 10 N =0.30,B 项对. 答案: B6.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与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由于所受的水平力不同,A 做匀速运动,B 做加速运动,C 做减速运动,那么,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应是( )A .F f C >F f A >F fB B .F fC <F f A <F f B C .F f A =F f B =F f CD .不能比较大小解析: 由F f =μF N 知F f 的大小只与μ和F N 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答案: C 7.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质量为m 的物体,连接在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上,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F 向右拉弹簧,使物体m 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伸长的长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 )( )A.k FB.mg kC.k μmgD.μmgk解析: 设弹簧伸长长度为x ,由胡克定律和二力平衡知F =kx =μmg ,所以x =F k =μmgk ,故D 正确.答案: D8.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用水平绳拉放在平台上的行李包,一直没有拉动,通过手上的弹簧测力计测出拉力F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行李包与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对应的关系图是( )解析:该同学没有拉动行李包,说明行李包与平台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此时静摩擦力等于拉力.答案: A9.如图所示,在μ=0.1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 kg,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方向向左的大小为10 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取10 m/s2)() A.10 N,向右B.10 N,向左C.20 N,向右D.20 N,向左解析:在竖直方向,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 N=G,故滑动摩擦力大小F f=μF N=μG=0.1×20×10 N=20 N,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应与物体相对地面的运动方向相反,即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这个力的大小与所加向左的10 N的拉力无关.答案: D10.一物块m在水平力拉动下,沿静止的水平传送带由A端运动到B端,如图甲所示,这时所受摩擦力为F1;现开动机械让传送带向左匀速传动,再次将同样的物块m由传送带的左端匀速拉动到右端,这时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2,如图乙所示.F1、F2的大小关系满足()A.F1=F2B.F1<F2C.F1>F2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解析:两种情境下,物块与传送带之间均为滑动摩擦力,只是相对速度不同而已;由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 f=μF N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对速度的大小无关,故选A.答案: A11.如图所示,有一重力不计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向容器内注水,直到注满为止,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断增大B.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C.水平力F必须逐渐增大D.容器受到的合力逐渐增大解析:由于容器始终保持静止,摩擦力为静摩擦力,而且始终与容器受到的重力平衡;由于水的质量不断增大,静摩擦力也随之增大,只有A正确.答案: A12.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 N、F2=2 N.若撤去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A.2 N,方向向右B.6 N,方向向右C.2 N,方向向左D.零解析:撤去F1前,受F f静=F1-F2=8 N,说明F fmax≥F f静,故撤去F1后木块静止,则F f静′=2 N<8 N,受摩擦力为2 N,方向向右,A正确.答案: A13.如图所示,一质量不计的弹簧原长为10 cm,一端固定于质量m=2 kg的物体上,另一端施一水平拉力F.(g=10 m/s2)(1)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弹簧拉长为12 cm时,物体恰好匀速运动,弹簧的劲度系数多大?(2)若将弹簧拉长为11 cm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3)若将弹簧拉长为13 cm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解析:(1)物体匀速前进时,有k(x-x0)=μmg则k=μmgx-x0=0.2×2×100.12-0.10=200 N/m(2)F1=k(x1-x0)=200×(0.11-0.10)=2 N最大静摩擦力可看作等于滑动摩擦力,则F fm=0.2×2×10 N=4 N故物体没动,所受静摩擦力F f1=F1=2 N(3)弹簧弹力F2=k(x2-x0)=200×(0.13-0.10) N=6 N物体将加速前进,此时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 f2=μF N=μmg=0.2×2×10 N=4 N答案:(1)200 N/m(2)2 N(3)4 N14.用弹簧测力计测定木块A和木块B间的动摩擦因数μ,有如图所示的两种装置.(1)为了能够用弹簧测力计读数表示滑动摩擦力,图示装置的两种情况中,木块A是否都要做匀速运动?(2)若木块A做匀速运动,甲图中A、B间的摩擦力大小是否等于拉力F的大小?(3)若A、B的重力分别为100 N和150 N,甲图中当物体A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60 N,拉力F=110 N,求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解析:(1)甲图装置中,只要A相对B滑动即可,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等于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乙图装置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等于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A必须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处于平衡状态.(2)甲图中A受B和地面的滑动摩擦力而使A处于匀速运动状态,应是这两个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之和等于拉力F的大小.(3)F N=G B=150 N,B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此时弹簧测力计读数,即为F f=60 N,则由F f=μF N可求得μ=0.4.(注:滑动摩擦力与F的大小无关,这种实验方案显然优于乙图装置的方案)答案:(1)甲图中A可以不做匀速运动,乙图中A必须做匀速运动(2)不等(3)0.4。
【新课标高中同步辅导】2022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课时作业13摩擦力 Word版含答案

课时作业(十三)[全员参与·基础练]1.下列现象中,哪些物体受到了滑动摩擦力的作用()A.同学们在操场的跑道上跑步熬炼身体时的脚B.同学们在饮水机上接水时手拿着的水杯C.渐渐行驶在校内内的汽车的轮胎D.同学们考试过程中写字时的钢笔笔尖【解析】A、B、C选项中,两个物体的接触面没有发生相对运动,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属于静摩擦力;D选项中,钢笔笔尖在写字过程中相对纸面滑动,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答案】 D2.关于物体受静摩擦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的方向不肯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行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C.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垂直D.静止物体所受静摩擦力肯定为零【解析】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运动方向之间没有关系,既可以相同,可以相反,也可以有任意夹角,但肯定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故A对,B、C 错;静止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比如用力推桌子而桌子没动,说明有静摩擦力平衡了推力,D错.【答案】 A3.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运动时才受到摩擦力B.摩擦力的方向肯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摩擦力总是成对地消灭D.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正压力的大小成正比【解析】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水平拉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就受到了静摩擦力作用,所以A错误;摩擦力的方向肯定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B错误;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肯定是成对消灭的,C正确;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的大小之间没有正比关系,D错误.【答案】 C4.(多选)有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物体之间不光滑,如图3-3-11所示.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乙物体上,物体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3-11A.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左B.甲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C.乙对丙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D.丙对乙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解析】对于选项A,以甲、乙、丙三者整体为争辩对象,此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平衡力的作用,因此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F,方向水平向左,选项A正确;对于选项B,以甲为争辩对象,甲不受摩擦力,选项B错误;对于选项C,乙对丙的摩擦力与丙对乙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此可知,乙对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方向水平向右,故选项C 正确,选项D错误.【答案】AC5.(2022·武汉二中高一检测)如图3-3-12所示,用水平恒力F推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m,物体保持静止,关于物体受力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图3-3-12A.推力小于物体所受摩擦力B.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推力的方向相反C.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可由F=μF N直接计算D.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解析】由于物体保持静止,由二力平衡知,推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摩擦力,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推力的方向相反,A错,B对.物体所受摩擦力不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不能由F =μF N计算,C错.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推力四个力的作用,D错.【答案】 B6.如图3-3-13所示,在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上放有一物体,当皮带不动时,要使物体向右匀速运动,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为F1;当皮带向左运动时,要使物体仍向右匀速运动,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为F2,则()图3-3-13A.F1=F2B.F1>F2C.F1<F2D.以上三种状况都有可能【解析】两种状况下,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均向右匀速运动,物体均受传送带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均为f=μmg,依据二力平衡条件得F1=F2=f=μmg,故正确选项为A.【答案】 A7.(2021·万州高一检测)如图3-3-14所示,水平传送带上放一物体,当传送带向右以速度v匀速传动时,物体在轻弹簧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Δx;当传送带向右的速度变为2v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伸长量为Δx′.则关于弹簧前、后的伸长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3-3-14A.弹簧伸长量将减小,即Δx′<ΔxB.弹簧伸长量将增加,即Δx′>ΔxC.弹簧伸长量不变,即Δx′=ΔxD.无法比较Δx和Δx′的大小【解析】两种状况下m相对于传送带均向左匀速运动,m均受传送带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其大小均为f=μmg,依据二力平衡的条件F1=F2=f=μmg,又F1=F2,即kΔx=kΔx′,故Δx′=Δx,正确的选项为C.【答案】 C8.用劲度系数k=490 N/m的弹簧沿水平方向拉一木板,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的长度为12 cm,若在木板上放一质量为5 kg的物体,仍用原弹簧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板,弹簧的长度变为14 cm,试求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g取9.8 N/kg) 【解析】设木板质量为m,弹簧原长为L0,由题意知k(L1-L0)=μmg,①k(L2-L0)=μ(m+Δm)g,②解得①②两式得μ=(l2-l2)kΔmg代入数据μ=0.02×4905×9.8=0.2.【答案】0.2[超越自我·提升练]9.(多选)(2022·福州一中高一检测)如图3-3-15所示,A叠放在B上,B放在斜面上,A、B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3-3-15A.B相对A与B相对斜面的运动趋势相同B.B相对A的运动趋势方向沿斜面对上C.A相对B的运动趋势方向沿斜面对上D.B相对斜面的运动趋势方向沿斜面对下【解析】对A分析,假设A、B间光滑,则A相对B向下运动,故A相对B的运动趋势沿斜面对下,由相对运动知,B相对A的运动趋势沿斜面对上,假设B与斜面间光滑,则B相对斜面对下滑动,故B相对斜面的运动趋势沿斜面对下,所以B、D正确.【答案】BD10.木板甲、乙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甲、乙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 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 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将F=1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乙上,如图3-3-16所示,力F作用后()图3-3-16A.木块甲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 NB.木块甲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 NC.木块乙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 ND.木块乙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 N【解析】由题意可得木块乙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F max=μF N=0.25×60 N=15 N,弹簧的弹力F弹=kx=400×0.02 N=8 N,木块乙受到向右的力F弹+F=9 N<F max,故木块乙仍静止.由平衡条件可得木块乙受到向左的摩擦力F f乙=F弹+F=9 N,故C正确,D错误;木块甲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F max′=μF N'=0.25×50 N=12.5 N,弹簧的弹力F弹=8 N<F max',故甲仍静止,受到向右的摩擦力F f甲=F弹=8 N,故A、B错误.【答案】 C11.如图3-3-17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图3-3-17【解析】以木块1为争辩对象,它所受到的摩擦力为F=μF N=μm1g,依据二力平衡条件,弹簧弹力T=F=μm1g,而依据胡克定律T=k(d-L)所以两木块之间的距离d=μm1gk+L.【答案】μm1gk+L12.(2022·衡水高一检测)如图3-3-18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G A=20 N的木块,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4,使这个木块沿桌面做匀速运动时的水平拉力F为多少?假如再在木块A上加一块重为G B=10 N的木块B,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那么当A、B 两木块一起沿桌面匀速滑动时,对木块A的水平拉力应为多少?此时木块B受到木块A的摩擦力多大?图3-3-18【解析】未放上木块B时,F N=G A=20 N,桌面对A的摩擦力为F f1=μF N=μA G A=0.4×20 N=8 N依据二力平衡条件,拉力F=F f1=8 N加上木块B后,F′N=G A+G B=20 N+10 N=30 N,桌面对A的摩擦力为:F′f1=μA F′N=μA(G A+G B)=0.4×30 N=12 N,故拉力F′=F′f1=12 N由于A、B两木块间无相对运动,所以A、B两木块间不产生摩擦力,即B受到的摩擦力F f2=0.【答案】8 N12 N0。
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摩擦力练习题一、选择题1.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B.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C.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D.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2.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A.与压力成正比B.等于水平拉力C.小于滑动摩擦力D.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3.如图1,木块质量为m,跟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受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匀速运动,从物体到边缘开始,到物体下落为止,在此过程中物体保持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推力F因物体悬空部分越来越大而变小B.推力F在物体下落前会变为原来的1/2C.推力F始终是μmg D.因接触面变小,动摩擦因数μ会变大4.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C.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必互相垂直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5.一物体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按图2所示不同的放法,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运动,设地面与物体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A.f甲>f乙>f丙B.f乙>f甲>f丙C.f丙>f乙>f甲D.f甲=f乙=f丙二、填空题6.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木块重5N,把木块水平桌面上,弹簧秤水平地向右拉木块.(1)当弹簧秤读数为1N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方向向______.(2)当弹簧秤的读数是 2.1N时,木块刚好开始移动,此时木块受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方向向______.(3)开始运动后,使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读数变为2N,此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动摩擦因数μ=______.(4)若使弹簧秤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为3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5)木块离开弹簧秤继续滑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7.如图3所示,用力F将质量为1kg的物体压在竖直墙上,F=50N.方向垂直于墙,若物体匀速下滑,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动摩擦因数是______,若物体静止不动,它受到的静摩擦力是______N,方向______.(g=10N/kg)8.如图4是一主动轮A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B的示意图,主动轮的转动方向如图所示,试分析A轮上M点和B轮上N点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f M______,f N______。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摩擦力(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摩擦力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冰壶比赛的冰道表面覆盖着特制的微小颗粒。
如图所示,比赛时运动员常在冰壶滑行的前方用冰刷快速擦刷冰面,使冰壶滑得更远。
设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 f,则冰道被擦刷后()A.μ和F f都增大B.μ和F f都减小C.μ增大,F f减小D.μ减小,F f增大,能降低冰面的粗糙程度,即减小动摩擦因数μ;滑动摩擦力为F f=μF N,F N=mg不变,即F f减小。
2.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规律,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下轻放一个小纸团,它只能被指针向左推动。
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拉力由零缓慢增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开始运动前,摩擦力可以用公式F=μF N计算B.该实验装置可以记录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C.木块开始运动前,拉力小于摩擦力D.当拉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木块开始移动,运动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会越来越大,木块受静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摩擦力始终等于拉力,故摩擦力大小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而当拉力增大到某一数值时,木块开始滑动,说明此时木块恰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之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不变;而由于滑动摩擦力要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木块移动后拉力将减小,根据纸团的位置即可记录下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故B正确,A、C、D错误。
3.如图所示,一机械臂铁夹竖直夹起一个金属小球,小球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铁夹与金属小球接触面保持竖直,则()A.小球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B.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C.若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D.若铁夹水平向右匀速移动,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小球受重力、两侧铁夹的弹力以及摩擦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故A错误、B正确;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仍等于重力,大小不变,故C错误;若水平匀速移动铁夹,则小球竖直方向仍然二力平衡,故摩擦力大小不变,故D错误。
高中物理《重力、弹力、摩擦力》精选练习题 含答案

高中物理《重力、弹力、摩擦力》精选练习题(含答案)1. 一个物体沿着水平面匀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N,物体的重力为10N,求物体受到的弹力大小。
答案:由于物体匀速运动,所以合力为0,即弹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大小加重力大小,即F弹=F摩+F重=2N+10N=12N。
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水平拉力,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得物体受到的合力F=拉力-摩擦力=ma,即a=(拉力-摩擦力)/m=(F-L摩)/m=(F-4N)/2kg。
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水平拉力,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求拉力大小。
答案: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得物体受到的合力F=ma+摩擦力=2kg×2m/s^2+4N=8N,即拉力大小为F=8N。
4. 一个物体沿着水平面匀加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N,物体的重力为10N,求物体受到的弹力大小。
答案: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得物体受到的合力F=ma+摩擦力=12N,即弹力大小为F弹=F-F摩=12N-2N=10N。
5. 一个物体沿着水平面匀加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N,物体的重力为10N,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求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
答案: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得物体受到的合力F=ma+摩擦力=2kg×2m/s^2+2N=6N。
1.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2N的弹力和5N的摩擦力,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答案:加速度大小为0.5m/s²。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而合力等于弹力减去摩擦力,即2N-5N=-3N。
因此,物体所受合力为-3N,表示向左的力。
设物体质量为m,则有:-3N=m×a。
解得a=-3N/m。
根据题意可知,物体所受的弹力和摩擦力都是水平的,因此物体的加速度也是���平的,即a水平=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摩擦力同步练习及答案一、单选题1.有人用水平力推木箱,但没推动.其原因是()A. 推力总小于木箱受到的重力B. 推力总小于木箱受到的支持力C. 推力总小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D. 推力小于或等于木箱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摩擦力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C. 两物体间没有摩擦力产生说明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D. 具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滑动摩擦力作用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壁上,另一端与小木块A相连。
当用力匀速抽出长木板B的过程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N,若加速抽出木板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为()A. 一定大于3.0NB. 一定小于3.0NC. 一定等于3.0ND. 一定为零4.如图所示,一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B. 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摩擦力的作用C. 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D. 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与速度方向相同的摩擦力的作用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水平推力F作用于木块上,但未把木块推动,则在选项图中反映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F f随水平推力F变化的关系图线是()A. B. C. D.6.如图所示,将一块各侧面粗糙程度都相同的长方体砖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平放(甲)、侧放(乙)或竖放(丙)三种情况下用水平力推它前进,则砖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A. F甲>F乙>F丙B. F乙>F甲>F丙C. F丙>F乙>F甲D. F甲=F乙=F丙7.将质量为1.0kg的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力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拉力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木块先静止后相对木板运动,用力传感器采集木块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并用计算机绘制出摩擦力F f随拉力F大小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0.3B. 0.5C. 0.6D. 1.08.如图所示,左右两边对木板所施加压力都等于F时,夹在板中间的木块静止不动,现在两边的力都加到2F,那么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将()A. 和原来相等B. 是原来的两倍C. 是原来的四倍D. 无法确定9.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把重力为G的物体按压在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墙面与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F增大时,物体所受摩擦力增大B. 当水平力增大为2F时,摩擦力为2μFC. 当F增大时,物体与墙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增大D. 不论F如何增加,摩擦力始终为μG10.如图所示,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有物体a,b,c。
a物体以初速度v0=0轻放在传送带上,b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c物体被传送带推上静止的工作台,则下列关于a,b,c 物体受到传送带的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a物体所受摩擦力向前B. b物体所受摩擦力向前C. b物体所受摩擦力向后D. c物体所受摩擦力向后二、多选题11.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通过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对木块施加拉力。
拉力逐渐增大,当拉力增加到5N时,木块刚要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运动前木块相对桌面的运动趋势向右B. 运动前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C. 当拉力为2N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为2ND. 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5N12.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块A与B相对静止,它们以共同速度沿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C匀速下滑,则可知()A. A与B间的摩擦力与它们之间的正压力成正比B. B对A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C. 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D. 斜面C对A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mgsinθ13.某学习小组为了体验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临界状态,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一位同学坐在长直木板上,让长直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地面的夹角θ变大),另一端不动,则该同学受到支持力F N、合力F合、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G1、摩擦力F f随角度θ的变化关系图中,正确的是()A. B.C. D.14.如图甲、乙所示,物体P、Q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速度沿力F方向匀速运动,图乙中斜面体固定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乙中物体P均受摩擦力B. 图甲、乙中物体Q均受摩擦力C. 图甲、乙中物体P均不受摩擦力D. 图甲中物体P不受摩擦力,图乙中物体P受摩擦力,且方向与力F方向相同三、实验题1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借助于光电门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动摩擦因数的装置示意图。
上表面水平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长木板的左端与倾斜曲面平滑连接。
与光电计时器(图中没有画出)相连接的光电门置于木板与倾斜曲面衔接处附近,M点是光电门中心的位置。
开始时让带有遮光板的滑块P从曲面上的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滑块通过光电门后滑动到木板上的N点时速度减小到零。
请根据本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以下物理量中需要测量的有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滑块释放时位置的高度hB.遮光板的宽度dC.遮光板经过光电门时的遮光时间tD.光电门的中心M到滑块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置N之间的距离LE.滑块释放时的位置到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置N之间的水平距离s(2)以下因素中能够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有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滑块释放时速度不为零B.曲面不光滑C.光电门中心没有紧靠木板与曲面衔接处D.遮光板的宽度不够小(3)(2)中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导致测得的动摩擦因数比真实值偏_______(选填“大”或“小”)16.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测量铁块A与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的金属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已知铁块A的质量m A=1kg,金属板B的质量m B=0.5kg。
用水平力F向左拉金属板B,使其一直向左运动,稳定后弹簧秤示数的放大情况如图甲所示,则A、B间的摩擦力F f=________N,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
(g取10m/s2)(2)该同学还将纸带连接在金属板B的后面,通过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一系列的点,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纸带在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m/s,金属板B的加速度a=________m/s2,可求得水平力F=________N。
四、计算题17.如图所示,物体A重G A=40N,物体B重G B=20N,A与B、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32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8.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已知木块的重力G=6N,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求:(1)当F=25N时,木块静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2)当F增大为30N时,木块仍静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3)当F=10N时,木块沿墙面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19.如图所示,A物体重力为20N,B物体重力为10N,力F竖直向下,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其余摩擦不计,求(1)(2)两种情况下物体A受什么摩擦力?大小如何?(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1)F=0时由静止释放B物体;(2)F=10N时由静止释放B物体;(3)若要使A匀速运动,所加力F的大小是多少?20.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重为40N的物体,受到F1=13N和F2=6N的两个水平力的作用而保持静止.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1)求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2)若只将F1撤去,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若只将F2撤去,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方向又如何⋅答案1.D【解析】解:A、因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没有推动,所以木箱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等于推力,并且方向相反,故ABC错误;D、由于推力小于或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不能推动木箱,故D正确.故选:D2.BA.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例如手握水杯匀速上升时,杯子受到的静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手受到的静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反,故A错误。
B.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于接触面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故B正确。
C.两物体间没有摩擦力可能是没有压力,也可能是没有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也可能是接触面光滑,故C错误。
D.具有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如果接触面光滑是没有滑动摩擦力的,故D错误。
故选B.3.C当用力匀速抽出长木板B的过程中,A在水平方向上受摩擦力及弹簧秤的拉力而处于静,故可知二力应为平衡力,故可知A受B的摩擦力f=F=3.0N;当用力加速抽出木板B时,因A对B物体的压力不变,由f=μF N可知,A、B间的摩擦力不会发生变化,A仍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弹簧秤的示数大小仍等于3.0N。
故选C。
4.A人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人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和支持力;若受摩擦力,一定沿水平方向,但没有力与摩擦力平衡,所以不受摩擦力作用,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A水平推力F作用于木块上,但未把木块推动,说明此时木块受静摩擦力作用且F f=F,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D由于砖块的各侧面粗糙程度一致,即动摩擦因数相等,砖块又放在水平面上,其正压力均等于砖块的重力,所以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μ·F N知,砖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故D 正确,ABC错误。
故选D。
7.A由图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f=3N,根据f=μF N=μmg,解得:μ=fmg =310=0.3,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A水平方向左右挡板对木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同时在竖直方向,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也是一对平衡力,当压力增大时,由于木块仍然是静止的,所以木块受到的力仍然是平衡力,所以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仍然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的大小仍然等于重力,即为不变,故A正确;故选:A。
9.C解:ABD、物体恰好静止在竖直墙面,可以看成匀速向下滑动,故物体刚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则受到向上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即为μF;因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受力平衡,竖直方向受重力与静摩擦力,二力大小相等,故摩擦力也等于mg,故静摩擦力不变;故ABD错误;C、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有关,故F增大时,物体与墙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增大,故C正确。
故选:C。
10.AA.a物体以初速度v0=0轻放在传送带上,在皮带作用下,加速运动,则皮带对其滑动摩擦力,且为动力,因此摩擦力方向向前,故A正确;BC.b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其相对皮带没有运动,也没有运动趋势,因此不受到皮带的摩擦力,故BC错误;D.c物体被传送带推上静止的工作台,说明其受到皮带的滑动摩擦动力,因此对其摩擦力方向向前,故D错误;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