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方法与应用中

合集下载

《卫生统计学》教学课件

《卫生统计学》教学课件

假设检验
单样本t检验
介绍单样本t检验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实 例。
A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阐述假设检验的原理、步骤和注意 事项。
B
C
D
方差分析
阐述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实 例,包括单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
两样本t检验
详细解释两样本t检验的原理、方法和应 用实例,包括独立样本和配对样本的t检 验。
推断性统计在卫生领域的应用
01
假设检验
在卫生研究中,经常需要比较两组或多组数据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
义。通过假设检验,可以对研究假设进估计
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置信区间可以提供估计的精确度
和可信度。在卫生研究中,置信区间常用于估计发病率、死亡率等指标
随机区组设计 将实验对象按某种特征(如性别、年龄等)分成若干区组, 然后在每个区组内随机分配处理组,适用于存在明显个体 差异或需要控制某些非处理因素的情况。
析因设计 研究多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通过全面组合各因素的 不同水平进行实验,适用于探索多因素交互作用的情况。
实验数据的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数据进行整理、概括和描述,包括数 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和分布形态等。
方差分析
比较不同处理组间的均数差异是否有 统计学意义,适用于完全随机设计和
随机区组设计的数据分析。
推断性统计分析 通过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包括参 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方法。
回归分析 探讨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建立回归方程并进行预测和控制。
06
卫生统计应用实例
描述性统计在卫生领域的应用
1 2 3
卫生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
通过收集和整理数据,用统计指标和 图表描述人群健康现象的数量特征和 分布规律。

护理研究中常用统计学方法及统计软件应用

护理研究中常用统计学方法及统计软件应用

6.3216
120.7119 (Σflgx
22
G

lg
1


f
lg f
x


lg
1

120.711 100
9

lg
1
(1.20
71)

16.11
得这100名儿童的抗体平均滴度为1:16.11。
23
3、中位数
中位数(median) 是一组按大小顺序排列的变量值,其 位次居中的数值,用M表示。
某医院2000年在某城市随机调查了8589例60岁及以上老人体检发现高血压患者为2823例则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8238589100328743常用相对数表512000年某地区不同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构成与死亡率年龄组平均人口数恶性肿瘤死亡人数死亡构成比死亡率110万44853120560221611942856403490058432816619601376054403039244合计21767613410000615644常用相对数表示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个体数与该事物各部分个体数的总和之比用来说明各构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又称为构成比
常见问题……
7
医学论文中统计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常见问题:
1.统计处理方法太笼统(如,采用SPSS统计软件, 没有交代统计方法)
2.将率和构成比混为一谈 3.四格表χ2检验忽略使用条件 4.用t检验取代方差分析 5.等级资料误用χ2检验 6.不注意参数统计的使用条件 7.统计图表使用不规范
8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
12
计算方法: X x1 x2 xn x
(1)直接法
n
n
例1 测定了5名健康人第一小时末血沉,分别是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在流行病发调查中的应用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在流行病发调查中的应用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在流行病发调查中的应用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是在预防和控制疾病方面至关重要的学科。

在流行病的爆发和调查中,它们被广泛应用来帮助医学专家确定疾病的传播模式、风险因素以及制定适当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本文将探讨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在流行病调查中的应用以及其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重要性。

一、流行病学的应用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

在流行病发调查中,流行病学提供了解决以下问题的方法:1.1 疾病传播模式的研究了解疾病的传播模式对于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可以确定疾病的传播途径,如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或蚊虫传播等。

此外,还可以确定疾病的潜伏期和传播速度,从而帮助制定相应的隔离和控制策略。

1.2 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析流行病学学家使用卫生统计学方法来计算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以评估疾病的严重性和传播趋势。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公共卫生部门制定预防措施和资源分配策略,以应对疫情的迅速变化。

1.3 疾病的风险因素研究通过对病例和对照组的比较研究,流行病学家可以识别疾病的潜在风险因素。

例如,通过调查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的健康状况,可以确定吸烟与肺癌的关联性。

这些发现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至关重要。

二、卫生统计学的应用卫生统计学在流行病调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卫生统计学在流行病调查中的应用:2.1 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卫生统计学家利用各种数据收集方法,如问卷调查、样本调查和疫情报告等,收集与流行病相关的数据。

然后,他们使用统计学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得对流行病情况和趋势的全面理解。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应对流行病的政策和干预措施。

2.2 疾病预测和模拟卫生统计学家使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现有数据进行分析,以预测未来疾病发病率和传播趋势。

这有助于政府和卫生部门做出及时决策,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疫情的影响。

2.3 疫苗和药物研发卫生统计学在疫苗和药物研发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统计学在公共卫生中的应用有哪些

统计学在公共卫生中的应用有哪些

统计学在公共卫生中的应用有哪些在当今社会,公共卫生领域的发展对于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福祉至关重要。

而统计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公共卫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健康问题。

那么,统计学在公共卫生中究竟有哪些应用呢?首先,统计学在疾病监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收集和分析疾病发生的数据,我们能够了解疾病的流行趋势、地域分布和人群特征。

例如,对于传染病的监测,统计学家可以利用病例报告、实验室检测结果等数据,计算发病率、患病率等指标,从而及时发现疫情的暴发和传播。

通过时间序列分析,还可以预测疾病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统计学更是核心工具。

流行病学旨在研究疾病的病因、分布和预防控制方法。

统计学方法帮助研究者设计合理的研究方案,如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以确定疾病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通过对大量样本数据的分析,计算相对危险度、比值比等统计量,评估各种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强度。

同时,统计学还可以帮助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公共卫生领域的临床试验也离不开统计学。

在新药研发、疫苗效果评估等方面,统计学方法用于确定试验样本量、设计随机分组方案、进行疗效评价和安全性监测。

例如,在疫苗临床试验中,需要通过统计学分析来判断疫苗是否能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率,以及评估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合理的统计学设计和分析能够确保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卫生资源的分配也是统计学的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对人口结构、疾病负担、医疗服务需求等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评估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

这有助于合理规划和配置医疗资源,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有效利用。

比如,根据地区的人口数量、疾病谱和医疗设施现状,运用统计学模型预测未来的医疗需求,从而决定在哪些地方建设新的医疗机构、配备何种医疗设备和人员。

在环境卫生领域,统计学可以用于评估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卫生统计学基本知识

卫生统计学基本知识

卫生统计学基本知识卫生统计学是一门关于人口、疾病、健康以及与之相关因素的统计学科。

它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为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以及常用的统计方法。

一、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卫生统计学以人口和健康为中心,研究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以及与健康相关的因素。

它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概念:1.1 人口统计学:人口统计学是卫生统计学的基础,研究人口的数量、结构和分布。

它涉及人口的出生、死亡、迁移等基本情况,并通过建立人口统计指标,如人口增长率、人口老龄化指数等来描述人口状况。

1.2 疾病统计学:疾病统计学是卫生统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疾病的发生、分布和变化趋势。

它包括疾病的分类、疾病的报告和登记以及疾病的调查和监测等内容。

1.3 健康统计学:健康统计学是卫生统计学的核心内容,研究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健康问题。

它涉及健康指标的测量和评估,如生育率、死亡率、发病率、康复率等,以及卫生服务利用和健康保险等方面的数据分析。

1.4 卫生管理统计学:卫生管理统计学是卫生统计学的应用领域,研究卫生管理活动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它涉及卫生资源的配置、卫生服务的质量评估、卫生政策的制定等方面的统计分析。

二、卫生统计学的应用领域卫生统计学广泛应用于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领域,为政府、卫生机构和研究机构提供决策依据和科学支持。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2.1 疾病监测与预防:通过疾病报告和登记系统,监测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情况,及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疾病的危害。

2.2 卫生服务评估:评估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提供改进和优化卫生服务的建议。

2.3 健康政策制定:基于卫生统计学数据,制定和调整健康政策,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2.4 卫生资源配置:通过卫生统计学分析,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覆盖率和公平性。

三、常用的统计方法卫生统计学采用各种统计方法来分析和解释数据,以揭示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健康问题。

2019住院医师规培考试卫生统计学方法与应用(中)

2019住院医师规培考试卫生统计学方法与应用(中)

1、抽样研究中,S为定值,若逐渐增大样本含量,则样本()*A.标准误减小B.标准误增大C.标准误不改变D.标准误的变化与样本含量无关E.以上都对2、某研究欲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尿白蛋白浓度的关系,收集了100名患者尿白蛋白浓度与IMT的数据,经计算得尿白蛋白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系数r=0.2,假设检验得P<0.05(α=0.05)。

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A.可以认为IMT与尿白蛋白浓度间成轻度正相关B.尚不能认为IMT与尿白蛋白浓度间有相关性C.无法判定IMT与尿白蛋白浓度间的相关性D.可以认为IMT与尿白蛋白浓度间有较强相关性E.虽然IMT与尿白蛋白浓度间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但实际意义不大3、描述计量资料的主要统计指标是()*A.平均数B.相对数C.值D.标准误E.概率4、预测量某地2002年正常成年男子血糖值,其总体为()*A.该地所有成年男子B.该地所有成年男子血糖值C.2002年该地所有正常成年男子血糖值D.2002年所有成年男子E.2002年所有成年男子的血糖值5、下列关于频数表说法错误的是()*A.便于观察离群值B.便于观察异常值C.便于观察平均值D.可以看出频数分布的集中趋势E.可以看出频数分布的离散趋势6、医学统计的研究内容是()*A.研究样本B.研究个体C.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D.研究总体E.研究资料或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7、某项计量指标仅以过高为异常,且资料呈偏态分布,则其95%参考值范围为()*A.< P95B.<P97.5C.> P5D.P2.5~P97.5E.P5~P958、关于概率的说法,错误的是()*A.通常用P表示B.用于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C.某时间发生的频率即概率D.在实际工作中,概率常难以直接获得E.某事件发生的概率P≤0.05时,称为小概率事件9、关于两条生存曲线的表述正确的描述是()*A.生存曲线都是严格下降的B.生存曲线的纵坐标为生存概率C.生存曲线平缓的,表示预后较好D.如果采用寿命表法,则生存曲线呈阶梯型E.生存曲线横坐标中点为中位生存期10、正态分布()*A.都是以0为中心的对称分布B.变量的取值范围是-3到+3C.由均属与方差共同固定D.方差大于1E.均数小于方差11、用样本的信息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A.总体中的典型部分B.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C.从总体中随便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有价值的一部分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12、下列关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无疾病者的解剖、生理、生化等数据的波动范围B.习惯以包含95%或99%的观察值为界值C.根据专业知识确定单侧范围或双侧范围D.资料为正态分布时,可用正态分布法计算E.资料为偏态分布时,可用百分位数法计算13、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越小,说明()*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不同14、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除正态性外,还要求数据应满足的是()*A.独立性和均衡性B.均衡性和随机性C.方差齐性和独立性D.独立性和随机性E.方差齐性和随机性15、计量资料的正确定义是指()*A.每个观察单位的观测值都是绝对数的资料B.每个观察单位的观测值都是相对数的资料C.每个观察单位的观测值都是平均数的资料D.每个观察单位都有1个数值,无论该观测值是绝对数、相对数还是平均数的资料E.将每个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然后清点各组的观测单位数得到资料16、调查某单位科研人员论文发表的情况,统计每人每年的论文发表数应属于()*A.统计资料B.计量资料C.总体D.个体E.样本17、下列关于总体和样本说法正确的是()*A.总体的指标称为参数,用拉丁字母表示B.样本的指标称为统计量,用希腊字母表示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组成了样本D.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的变量值组成了样本E.总体中随意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的变量值组成了样本18、检查9个人的血性,其中A型2人,B型3人,O型3人,AB型1人。

卫生统计学的应用领域及意义

卫生统计学的应用领域及意义

卫生统计学的应用领域及意义卫生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卫生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读的科学,它在卫生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卫生统计学的应用领域以及其意义。

应用领域流行病学研究卫生统计学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起到关键作用。

它能够帮助研究人员追踪疾病的传播途径,确定疾病的高发地区,评估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等。

通过对大量的卫生数据进行分析,卫生统计学能够揭示疾病的发病规律,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健康政策制定卫生统计学也对健康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卫生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评估不同健康政策的效果,了解人口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卫生统计学还能评估社会健康不平等现象,推动公平合理的健康资源分配。

医疗质量改进卫生统计学可用于医疗质量的评估与改进。

通过收集和分析医疗机构的卫生数据,我们能够评估医疗服务的质量,并识别改善的机会。

卫生统计学可以帮助发现医疗差异、患者满意度和医疗错误等问题,并提供改进方案。

它还可以监测临床实践的指南执行情况,以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意义填补知识空白卫生统计学通过对大量卫生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人群的健康状况、疾病的发病规律以及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

它可以帮助我们填补医学和卫生领域中的知识空白,为科学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基础数据,并推动医疗技术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不断进步。

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卫生统计学的应用有助于实现提高公众健康水平的目标。

通过对卫生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疾病的流行趋势、高危人群以及预防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这些信息可以指导公众、医生和政府制定适当的健康行为和预防策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改善全民健康。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卫生统计学的应用还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通过对卫生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识别出人口健康差异和不平等现象,推动公平合理的健康资源分配。

卫生统计学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优化资源配置策略,确保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卫生统计方法在医学中的应用

卫生统计方法在医学中的应用

卫生统计方法在医学中的应用卫生统计是一种应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来收集、整理和分析与健康相关的数据以及评估和控制健康问题的工具。

在医学领域中,卫生统计方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病规律、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健康管理水平。

一、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是卫生统计方法在医学中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对人群中发生的疾病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揭示出疾病的流行规律和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和临床试验等方法可以用来评估诊断方法的准确性、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以及预防措施的效果。

此外,流行病学还可以在疫情爆发后进行追踪调查,了解疾病传播的路径和方式,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疾病登记及报告卫生统计方法还被广泛用于疾病的登记和报告。

通过建立健全的疾病统计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疾病的流行趋势和地域分布,为公共卫生干预提供参考。

医生和医疗机构在诊断和治疗患者时,需要按照规定报告相关的传染病,从而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的扩散。

卫生统计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卫生部门监测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和致残率等指标,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数据分析与预测卫生统计方法还可应用于医学研究和数据分析。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识别风险因素、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临床医学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

例如,利用回归分析和生存分析方法,可以评估与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并预测疾病的进展和预后。

同时,卫生统计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多中心临床研究,帮助解决样本量不足和研究设计不完善的问题。

四、卫生管理与政策制定卫生统计方法在卫生管理和政策制定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卫生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合理规划医疗机构的设置和医疗资源的分配。

此外,卫生统计方法还可以帮助评估医疗机构的绩效和服务质量,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政府和卫生部门可以根据卫生统计数据,制定有效的卫生政策和健康促进计划,改善社会的健康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选择() *
• A.不能用甲地数据
• B.不能用乙地数据
• 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
• D.可能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
• E.以上都不对
2、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 A.随机化、对照、盲法
• B.随机化、盲法、配对
• C.随机化、重复、配对
• D.随机化、齐同、均衡
• E.随机化、对照、重复
3、对于一组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经直线相关分析得相关系数r=0.9,对该资料拟
合回归直线,则其回归系数b值() *
• A.b>0
• B.b=0
• C.b<0
• D.b=1
• E.不能确定正负
4、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
• A.IQ得分
• B.心率
• C.住院天数
• D.性别
• E.胸围
5、抽样调查某市正常成年男性与女性各300人,测得其血红蛋白含量( g/L)。

欲比较男
性与女性的血红蛋白含量是否有差异,假设男性和女性的血红蛋白含量的总体方差相等,应采用() *c
• A.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
• B.配对t检验
• C.成组t检验
• D.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
• E.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6、进行方差分析时,数据应满足() *
• A.独立性、正态性、大样本
• B.独立性、正态性、方差齐性
• C.独立性、方差齐性、大样本
• D.独立性、正态性、平行性
• E.正态性、方差齐性、大样本
7、同类定量资料下列指标,反映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代表性的是() *• A.四位分数间距
• B.标准误
• C.变异系数
• D.百位分数
• E.中位数
8、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组间变异来自于() *
• A.个体
• B.全部观察值
• C.随机因素
• D.处理因素
• E.随机因素和处理因素
9、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
• A.及时收集完整、准确的资料
• B.综合资料
• C.方差分析时要求个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
• 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
• 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
10、生存分析中的结果变量是() *d
• A.生存时间
• B.寿命表法生存曲线呈阶梯型
• C.生存率
• D.生存时间与随访结局
• E.生存时间与生存率
11、反映血型为AB型的人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宜计算() *
• A.率
• B.标准化率
• C.构成比
• D.相对比
• E.绝对数
12、下列关于生存概率和生存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二者均随时间增加而增大
• B.二者均随时间增加而减小
• C.生存概率是生存率的累积
• D.生存率是生存概率的累积
• E.生存概率一定小于生存率
13、以下属于数值变量的是() *
• A.性别
• B.病人白细胞计数
• C.血型
• D.疗效
• E.某病感染人数
14、作符号秩和检验时,统计量T为较小的秩和,则正确的是() *d
• A.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O
• B.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O
• C.P值与T值毫无关系
• D.T值越小P值越小
• E.以上都不对
15、统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 A.及时收集完整、准确的资料
• B.综合资料
• C.方差分析时要求个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
• 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
• 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
16、若已知该省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平均水平,欲了解某县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含量是
否高于该省正常水平,应采用() *
• A.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
• B.配对t检验
• C.成组t检验
• D.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
• E.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17、正态分布的特点有() *
• A.算术均数=几何均数
• B.算术均数=中位数
• C.几何均数=中位数
• D.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 E.以上都没有
18、随机事件的概率为() *
• A.P=1
• B.P<0.5
• C.P=-0.5
• D.0≤P≤1
• E.P=0
19、随机抽取某市10岁女孩100名,测得其体重均数为35kg,若以一定概率估计该市
10岁女孩体重的总体均数所在范围,需进行() *
• A.点估计
• B.区间估计
• C.假设检验
• D.医学参考值范围
• E.均数的标准误
20、对原始统计资料的要求是() *acbd
• A.及时收集完整、准确的资料
• B.综合资料
• C.方差分析时要求个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
• 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
• 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
21、以下关于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
• B.样本来自的总体应该是同质的
• C.样本重应有足够的个体数
• D.样本来自的总体中不能有变异存在
• E.样本含量可以估计
22、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
• B.方差分析时要求个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太总体
• C.方差分析时要求个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
• 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足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
• 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
23、欲评价某市某6岁男童的身高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可依据() *
• A.点估计
• B.区间估计
• C.假设检验
• D.医学参考值范围
• E.均数的标准误
24、某地进行甲型病毒性肝炎的调查中,共发现病人231例。

其中男性158例占68.40%,
女性73例占31.60%,提示() *
• A.男性因在外就餐机会多发病机会就高
• B.男性病人比例高于女性病人
• C.男性发病率高
• D.男性患病率高
• E.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25、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备择假设是() *
• A.各对比组样本方差不相等
• B.各对比组总体方差不相等
• C.各对比组样本均数不相等
• D.各对比组总体均数不相等
• E.各对比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等
26、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 *
• A.直线相关分析
• B.秩相关分析
• C.直线回归分析
• D.方差分析
• E.病例对照研究
27、生存分析中的“终点事件”是指() *
• A.观察对象失访
• B.观察对象意外死亡
• C.观察对象死于其他疾病
• D.观察对象的治疗方案改变
• E.反映处理措施失败或失效的特征事件
28、比较两药疗效时,下列可作单侧检验的是() *
• A.已知A药与B药均有效
• B.不知A药好还是B药好
• C.已知A药与B药差不多好
• D.已知A药不会优于B药
• E.不知A药与B药是否有效
29、若某一回归直线走向为从左上方走向右下方,则其回归系数b值() *• A.b>0
• B.b=0
• C.b<0
• D.b=1
• E.不能确定正负
30、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 *
• 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
• 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用“概率”即“率”表示)• 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
• 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
• E.构成比之和比为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