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地球的近邻 月球 -冀教版

合集下载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的优势, 而且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 优化教学过程, 为
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提高了小学科学课堂的 教学效果 。

重点也是难点,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 采取模拟对比 实验的方法, 用高低不同水杯往小水轮上冲水, 学生会发
现: 水位高能使小水轮转得快。再让粗细不同水管往小水
体集图文、 声音为一体, 生动形象, 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
觉。 在教学三年级《 如, 倾听声音》 利用多媒体先播放学 时, 生熟知的 自 然界的各种声音 : 马嘶、 牛鸣、 羊叫、 读书声 、 鸟
叫、 车笛声……在播放物体发声课件的同时, 引导学生探 究声音的产生原因。在这样真实而形象的情境中, 学生满
月相变化 , 学生很难观察到月相变化规律。如果利用多媒 体制作课件来演示 , 学生观察起来就容易多了。
第三, 利用多媒体可以 生动剖析抽象的科学现象, 帮 助学生进行理解。 例如, 在讲《 电铃响叮当》 一课时, 用书中
图片及科学在线说明电铃工作原理 ,学生无法真正理解。 如果将电铃剖面图与动画相结合 , 展示电铃整个工作原理
言、 文字、 图片很难讲清楚, 学生也难I理解。利用多媒体 进行辅助教学 , 可以突破重点。如《 流动的水》三年级上 (
册) 一课的重点是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流动的水有
力量及探究如何让小水轮转得快。 教学时, 利用课本 除了
i l 熊. 宴 盔
L 堕剑 E u ain l rciea d R s ac \ d c t a Pa t n e e rh o c
怀兴趣地经历 了科学探究的过程 , 知道了物体发声是 因为 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践证明科学课利用多媒体“ 创设情境 , 激发兴趣”把枯燥的课堂变得趣味横生 , , 把抽象的问题具 体化。它就像一块“ 磁石” 一样吸引着学生迅速进入角色, 全 身心地参与到科学探究 中来 。 二、 利用多媒体 与科学演示实验. 模拟实验的整合 。 有

地球的近邻——月球

地球的近邻——月球
在月球上你能看到什么现象?中国发布嫦娥二号7米分Fra bibliotek率全月球影像图
嫦娥三号探测器是中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 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探测器由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和 月面巡视探测器(又称玉兔号月球车)组成。 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在中国西昌卫 星发射中心发射,14日成功软着陆,15日完成着陆器 巡视器分离,并陆续开展了“观天、看地、测月”的 科学探测和其它预定任务,取得了一定成果。
关于月球你都想知道些什么?
1、月球是否能发光?
2、月球上能住人吗?
月球和地球一样,自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太阳的光芒。
人如果要在月球上居住,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首先,月 球上白天和夜晚的温度变化特别大,白天可达127℃的高温, 比烧开的水还热,夜晚降到零下183℃的低温,比最冷的冬天 还冷得多,另外,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没有生物,来自 空间的陨星经常要撞击月球表面,给人造成危害,所以人现在 还不能在月球上居住。
3、月球围绕地球转一圈是多久?
月球绕地球旋转一周的时间是一个月。
4、在月球上,宇航员可以听到同伴说话吗?
月球没有空气,宇航员在月球上听不到对方发出的声 音,他们只能依靠特殊装置来传递信息。
什么是月相? 月相的变化有规律吗?规 律是怎样的? 月相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月 相 变 化 的 规 律
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 下弦月→残月→新月
嫦 娥 奔 月
1969年,美国 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 首次登陆月球。宇航 员尼尔·阿姆斯特朗 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 踏上月球的人。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 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卫星
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该卫 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 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 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间 环境。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4.1 登月之旅|苏教版 (2)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4.1 登月之旅|苏教版  (2)

《登月之旅》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探索宇宙》单元的第一课,月亮是地球的近邻,是太空中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向往能插上翅膀,飞出地球,登上月球。

在古代,嫦娥奔月的神话就表达了人们向往月球的美好愿望。

多少年来人类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肉眼观察——望远镜观察——飞船接近月球照相观察——对所看到的月球表面的研究——推测环形山的形成——模拟实验分析——终于完成登月之旅——采集月球表层样品带回地球分析等等一系列的探索,才对月球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本课的内容编排,遵循人类认识月球的历程,一步步在学生面前展现月球的特点和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足迹。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四个部分:第一,介绍人类对月球的逐步认识,即:月球是地球的近邻,是太空中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是人类目前唯一亲自登临过的星球。

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用望远镜观察月球,并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在这以后,人们对月球的观察不断深入,天文学家用更大的天文望远镜进行观察,并对月面的形成做出了各种解释和研究。

第二,解释环形山的形成。

这是一个典型的科学探究问题,需要通过模拟实验来进行解释。

首先要让学生观察地球上陨石坑的有关图片,思考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然后通过实验,解释月球环形山的形成。

环形山是月面上最明显的特征,环形山的中间有一个陷落的深坑,四周有高耸直立的岩石,环形山的高度一般在7-8千米之间。

至于环形山的成因,科学家认为多数环形山或月坑是由流星体、小行星和彗星撞击而成,个别的环形山则是由火山爆发而成的。

教材通过组织学生往沙盘里丢石子,并用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陨石坑”,观察坑的影子的变化,从而确定在什么日子观察月球环形山的效果最好。

由于每月农历十五的时候阳光直射月球,月球上看不出什么影子,所以观察环形山的日子应该选在每月农历初七、初八和二十二、二十三左右。

第三,介绍“阿波罗登月计划”,了解月球概况。

课文首先指出月球是一颗公转周期为27.3天、围绕地球运转的卫星,并从空气、水、温度等方面介绍月球环境。

登月之旅

登月之旅

(一)导入新课:1、上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出一个小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师】: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月亮,那么同学们欣赏过我们美丽的月亮么?2、播放有关月亮的影音视频3、看完以后你有什么想说的么?想不想走进我们美丽的月亮,了解月亮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走进本章的第一节——登月之旅(二)新课推进:1、【师】:月亮上有什么呢?这个问题我国古代劳动人们就想弄清楚,但是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所以人们就只好编造了许许多多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的故事,那么同学们知道我们的古人是最早怎样来记录月亮的么?(幻灯展示古人记录月相的图片)2、直到1609年,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就已经开始用望远镜观察月球,并绘制出了月面图(引导学生观察月亮)月海:月球上的暗区,没有一滴水,实际是一些比较年轻的岩石,对太阳光的反射能力低。

月陆:月表上的亮区,是月球上的高原和山脉,古老的岩石反射太阳光的能力强。

3、1959年苏联“月球3号”探测器拍摄了月球背面的照片,使月球背面的面貌第一次呈现在人类面前(展示环形山图片)环形山:无论是明亮的高原还是低洼的月海,上面都有环形山分布,环形山也叫月坑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介绍月球上环形山的大小,数量高低等)介绍环形山的形成:“撞击说”和“火山喷发学说”(后者未被证实)4、【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月球的大概地貌特征,那么同学们还想了解有关月球的其他情况么?月球的其他信息:月球的运动方向:逆时针,自西向东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月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0月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月球上没有大气,处于一种高真空状态,连声音都无法传播月球上没有水是没有生命活动的世界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天空是黑色的白天最高气温可达127度,夜间最低气温可达零下183度5、【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0课《地球的近邻-月球》课件公共课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0课《地球的近邻-月球》课件公共课

初一、 三十是 新月
十九、二十
二二、三 二五、六
月球和地球一样自身 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 的光芒。
月面上山岭起伏, 峰峦密布,没有火 山活动,没有生命, 没有大气,也就没 有浮力,氢气球在 月亮上飞不起来, 降落伞也起不了作 用。月亮上是真空, 声音也无法传播, 所以月亮是一个寂 寞无声、死气沉沉 的世界。
月亮上没有水,天空是永 远晴朗的,既没有风、云、 雨、雪,也没有雾、雹、霜、 露。 月亮上昼夜温度差别很大, 白天在阳光直射的地方,温 度可达127℃,夜晚则降至 -183℃。 月亮表面的重力只有地球 表面重力的1/6。在月亮上, 人们跑步、跳跃,像电影上 的慢镜头那样。
地球的近邻-月球
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阿波罗11号”宇宙飞
• 1969年,美国的宇宙飞船阿波罗 11号首次登陆月球,宇航员尼尔 阿姆斯特朗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踏 上月球的人,从此,迈开了人类探 索月球的第一步
“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以中国古代神 话人物“嫦娥”命名。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 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 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
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 离为384400千米。 月球的直径是地球平 均直径的1/4. 月球的质量比地球小, 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 月球在稍扁的轨道上 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 的时间是一个月。
月球也在自转,由于 月球自转与公转同步, 所以月球总是以同一面 对着地球,而看不到另 一面。
在地球上看,月球 的形状经常发生变 化,有时像一块圆 饼,有时像一把镰 刀。 月球的不同形状的
变化称为月相。峨眉月上弦月 Nhomakorabea凸月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八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探索月球奥秘主题阅读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八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探索月球奥秘主题阅读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

“探索月球奥秘”主题阅读概说月亮,地球的近邻,人类的朋友。

孩提时代,我们唱着“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的儿歌,不知不觉中长大了。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渴望,迫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秘。

读了《月亮上的足迹》,可能引发对这颗星球产生更大的兴趣,想揭开它更多的秘密,了解自古以来人们赋予它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如今,幻想已经变为现实。

现在,让我们对这颗神秘星球,也进行一番追问。

从主题阅读的视角,初步了解月球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现象,与航天英雄们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他们的言行所昭示的精神将是你一生最可珍视的财富。

我们阅读探索月球奥秘的文章,借助对地理、物理、自然知识的掌握,了解月球的基本常识。

会广泛地了解月球的有关知识及月球的自然现象。

如:月貌、月相、月食、地质构造等。

搜集与月球有关的诗、词、曲等。

了解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球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搜集文人墨客对月球的吟咏和描述。

搜集有关月球的民间故事、传说、谚语、成语等,并确切地了解这些故事、传说等所蕴含的意义和人文内涵。

了解世界上科学家对月球的探索情况,认识到高科技在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然方面的重要作用,感悟科学的魅力。

前置阅读储备1.自由阅读:围绕“探索月球奥秘”这一主题,广泛阅读与主题有关的诗词、文章、著作、名人故事。

《从地球到月球》(凡尔纳)《月球人》(比埃尔布勒)《飞向月球》(j普特卡梅)《太空第一课》http://astronomy。

(温馨提示:1、利用图书查找积累资料的方法:⑴查目录找有关的文章和内容。

⑵摘录资料的方法:复印、抄录、摘录、概括总结。

2、上网查询和下载资料的方法:⑴知道网址,直接键入网址。

⑵不知道网址,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搜索。

⑶对资料进行下载存盘或笔录所需资料。

)2.推荐积累:选择六年级上册《“1+1+1”爱上阅读》如下内容:第十三单元名言滴翠经典诵读《南园十三首》(其六)快乐阅读《读书是风雅乐事》第十四单元名言滴翠经典诵读《迢迢牵牛星》快乐阅读《童话般的太空城》有关于月球的古诗词和故事、对联等。

3.2 太阳系 (课件)(共19张PPT)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3.2 太阳系 (课件)(共19张PPT)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读一读
木星
木星是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其亮度仅次于 金星,木星大气的成分和太阳差不多,中心温 度达30000摄氏度 ,木星上还有很强的磁场, 表面的磁场强度大约是地球磁场的10倍。木 星自转速度非常快, 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 行星。木星是太阳系中卫星数目较多的一颗行 星。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发现木星有16颗卫星, 它们与木星组成了一个家族:木星系。
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浩瀚宇宙》
太阳系
大象版秋季
想一想
太阳和地球有什么不同?
太阳的体积大,约为地球的130万倍。 太阳能发光,地球不能发光。 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地球绕着太阳转。
说一说 天空星球的相对位置基本保持恒定不变,被称为恒星。恒星可以 自身发光。太阳也是一颗恒星,为什么在星空中的位置不断变化?
读一读
地球
人类的家园“地球”已经是一个46亿岁 的老寿星了,她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 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层,这就是地球 大气层。地球就像一只陀螺,沿着自 转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着。
读一读
火星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它与地球有许 多相同的特征。它们都有卫星,都 有移动的沙丘、大风扬起的沙尘暴, 南北两极都有白色的冰冠,只不过 火星的冰冠是由干冰组成的。
读一读
土星
土星的光环
小石块和 小冰块组成的。
处理信息
给八颗行星排序
按距离太阳由近到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按直径由大到小

天王
海王
地球


水星







处理信息
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太阳系模型要求能正确反映太阳 和八颗行星的大小与相对位置。

小学科学20地球的近邻——月球(教案)

小学科学20地球的近邻——月球(教案)

小学科学20地球的近邻——月球(教案)【小学科学20地球的近邻——月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月球是地球的近邻,它是什么样子的。

2. 掌握月球的基本特征,包括形状、表面特征等。

3. 了解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关系,并理解为什么会有月食和日食。

二、教学准备:1. 图书馆里的相关科普书籍和图片。

2. 幻灯片或多媒体设备。

3. 绘本《探索月球》或其他相关绘本。

4. 实验器材:一个模拟太阳的灯泡、球形模型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小游戏开启本节课的话题。

教师进入教室时带上一颗小球(类似于月球)并佯装犯困。

教师告诉学生,自己已经翻越了一座大山,大家能猜猜看我在哪里呢?学生根据提示,猜测教师所在的地方是月球。

2. 呈现(10分钟)教师使用幻灯片或多媒体设备展示月球的照片以及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月球的表面特征,让学生说出月球的形状、颜色等。

3. 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绘本《探索月球》或其他相关绘本,向学生讲解月球的基本特征,包括它没有大气层、有很多陨石坑、月球上的表面由高地和低洼地区构成等。

4. 实验(20分钟)通过实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关系。

教师利用一个球形模型和一个模拟太阳的灯泡,进行模拟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和光线照射。

教师示范月食和日食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观察、思考。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为什么地球上有时会出现月食和日食?5. 拓展(10分钟)教师提供更多关于月球的信息,如: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人类已经成功登上月球过等。

让学生思考:如果有机会,你愿意去月球探险吗?为什么?6. 小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学到的关于月球的知识,并强调地球和月球是近邻。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问和探索更多关于宇宙的知识。

四、作业请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欣赏有关月球的影视作品或阅读相关的科普文章,了解更多关于月球的知识。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写下来,可以以绘画、手工制作或文字形式呈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月球是否会发光?
2、 3、
现在将小组提出的问题写到调查报告第一 项
你们小组都提出了什么问题?
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料和科学书97页的 王小雯同学查阅的月球的基本资料, 小组讨论,试着解决调查报告中小组提 出的问题,以及调查报告第二项中的问 题。
你们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决了什么问题?
填一填
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
为 384400 千米。 月球的质量比地球 小 , 相当于地球质量的 1/81 。 月球的直径是地球平均 直径的 1/4 月球在稍扁的轨道上绕 地球公转,公转一周的时 间是一个月 (27日7时43分 11.5秒)。 月球也在自转,由于月 球自转与公转同步,所以 月球总是以 相同 的一面
对着地球,而看不到另一 面。
月球的年龄大约有 ( 46 )亿年 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亮区是高地, 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 ) 和( 月海 )。
月球表面最深的山是( 牛顿环形山)
布置作业
• 课下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解决问题,并将 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成册,装订起来,配 上插图,加上书名和目录,制作成书给大家 看。还可以利用网页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6.到了冬天,天冷的时候,她的手指 常常被 冻裂开 ,一堂 课板书 下来, 疼痛不 已。上 课前擦 的润肤 油,不 到几分 钟的时 间就被 粉笔灰 吸得一 干二净 。
猜一猜
三四五,像把弓。 十五六,正威风。 人人说我三十寿, 二十八九便送终。
(打一天体)
谜底:月亮
谜底:月亮
地球的近邻- 月球
•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赞美柔和皎洁的月亮, 想象月球上美丽的景色,编织了许多美丽 动人的神话故事……
你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
尼尔·阿姆斯特朗—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2007年10月24日 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 探测器“嫦娥一号”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离我们 最近的天体
说一说 • 关于月球你知道些什么?
关于月球你还想知道什么?
• 我想知道的问题:

3.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 受尽折 磨的处 境,但 是其中 也有一 些值得 宽慰的 东西。

4.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 世人: 在困境 中,我 们可以 把好处 和坏处 对照起 来看, 并且从 中找到 一些东 西来宽 慰自己 。

5.我的朋友是一位中学老师,她的职 业性质 决定了 她要经 常与粉 笔打交 道。当 粉笔灰 尘雪花 一样把 她的世 界装点 得银装 素裹的 同时, 也悄然 腐蚀着 她的手 指。

1.从前,有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 他喜欢 航海和 冒险, 到过世 界上很 多地方 ,碰到 过许多 危险, 但他一 点儿也 不畏惧 ,希望 走遍天 涯海角 。

2.他每天或是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 里去打 猎,或 到海边 去捕鱼 ,还把 捕到的 活山羊 畜养起 来。后 来他竟 有了成 群的山 羊,可 以常喝 羊奶, 吃羊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