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汇总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能量与太阳教科版 (共10页)PPT

煤给我们带来的信息
1
2
3
பைடு நூலகம்
4
煤的形成
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太阳能
动植物体具有 的能量
煤、石油、天 然气的能量
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长成“身体”,就是把太阳能转 化成了自己生长需要的能量,动 物的食物结根到底也是植物,所 以煤、石油、天然气就是储存了 亿万年的太阳能。
12.新诗坚持反传统立场,这在很大 程度上 ,决定 了新诗 是一种 缺乏经 典意识 ,甚至 抵制经 典化的 特殊文 体。
节约能源,寻找新能源
人类正在大力 发展风力、水 力和太阳能发
电。
节约用电, 节约用水, 节约资源都 是节约能源。
农村用的沼 气,是永远
用不完的 “天然气”。
我知道可以利 用温泉发电, 叫地热电站。 还可以用核能
发电。
本课小测试
♪ 1.在我们所使用的能量中,煤、石油、天然气是最重要的能源。( )
♪ 2.石油、煤、天然气是用不完的。所有的能源都是无限的。( )
8.关心科技新产品、新事物,意识到 科学技 术会给 人类与 社会发 展带来 好处。 9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 观察区 分开, 保证观 察活动 的真实 性。
10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 体构造 的精巧 与和谐 之美。 11.诗歌常常肩负社会责任,而新诗过 多承载 社会功 能会伤 及审美 意蕴, 也在一 定程度 上弱化 了新诗 的经典 意识。
♪ 3.石油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
♪ 4.埋藏煤的底下是一层一层的。( )
♪ 5.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太阳能的产物。( )
新教材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2-1 我们的地球模型 教学课件

研讨
2.对比不同的模型,它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模型的相同之处:指三个模型都能表达某一类的地球知识,
都有地球的基本特征,都能用于科学研究。
模型的不同之处:主要是指三个模型所表达的地球知识不同,
表达的研究方向不同和制作方法不同。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研讨
3.我们的地球模型还可以如何改进?
既可以是工艺方向的改进意见,也可以是依据数据的准确性而提出的改 进意见,还可以是美观、功能、品质等方面的意见。
陆地约29%,约为1.49亿平方千米。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研讨
(3)地球自转模型
地轴,即为地球斜轴,又称地球自转轴,是指地球自转所绕的轴,北端 与地表的交点是北极,南端与地表的交点是南极。
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 逆时针旋转 ,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一页。
我们的地球模型
结构模型 海陆分布模型 某一类地球知识 自转模型
第三十页,共三十一页。
作业布置
你还想制作什么样的地球模型来了解地球相关知识?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你想过吗?
◆地球的的形状是怎样的?
◆它是怎么运动的?
◆我们能做一个地球模型来表 达所知道的地球知识吗?
第四页,共三十一页。
探索
一、 我知道和感兴趣的地球知识
1.填写活动手册 ①填写活动手册“我知道的地球知识”气泡图
(气泡根据需要自行添加) ②提出想知道的关于地球的疑问
第五页,共三十一页。
探索
2.交流修改
第十页,共三十一页。
探索
(2)制作过程
参照地球结构模型,用红、黄、蓝三种颜色
的橡皮泥代表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优质ppt(精品)

自制一个秤盘,系好三条一样长 的细绳并固定在秤杆上。
在秤砣与秤盘间选择适当的位置系上一 个绳套,作为初次实验的平衡点
练习
杠杆类工具的名称
省力的杠杆
费力的杠杆
偏口钳 园林剪 切刀 剥线钳 剪 刀 核桃夹 尖嘴钳 订书机
镊子 筷子
不省力也不费 天平 杠杆 杆秤等 力 的杠杆
课外作业
用你学过的知识说说“秤砣虽小,能压千 斤” ,的道理。
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叫简单机械
如螺丝刀 钉锤 剪子
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叫(简单机械) 如螺丝刀 钉锤 剪子
简单机械包括 杠杆 斜面 轮轴 滑轮
使用(工具)和(机械),就如同增强了自己的(力量), 延长了人类的(臂膀)。 工具和机械是神奇的,它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是人类 (智慧)的结晶。 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在生活生产中,人们做事情常常用(工具)来帮忙。 不同的工具有着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着不同的 (科学道理)。 (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 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在生活中,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工具有(螺丝改刀)、 (镊子)、(钳子)等。 剪刀可以用来(剪东西)。 镊子可以帮助我们夹起较(轻)的物体,但(费)力。
课件PPT
13
1、认识杠杆
杠杆有3个点: 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 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 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二、杠杆类工具
杠杆类工具
分别找出铁片、开瓶器、夹子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 它们的三点位置有什么不同? 阻力点 用力点 阻力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能量与太阳-教科版(共17张)-PPT课堂课件

六年级上册科学-3.8能量与太阳-教科 版(共1 7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六年级上册科学-3.8能量与太阳-教科 版(共1 7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六年级上册科学-3.8能量与太阳-教科 版(共1 7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科学好好玩 好好玩科学
光的特性
X光
六年级上册科学-3.8能量与太阳-教科 版(共1 7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不同种类的光,所具有的能量也不相同。
紫外线能量高
红外线能量比较小
六年级上册科学-3.8能量与太阳-教科 版(共1 7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六年级上册科学-3.8能量与太阳-教科 版(共1 7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我们刚才利用了什么 样的光呢?
发射器【将能量发出】 接收器【接受到能量】 标靶倒下、发出声音。
红外线
六年级上册科学-3.8能量与太阳-教科 版(共1 7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六年级上册科学-3.8能量与太阳-教科 版(共1 7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六年级上册科学-3.8能量与太阳-教科 版(共1 7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六年级上册科学-3.8能量与太阳-教科 版(共1 7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六年级上册科学-3.8能量与太阳-教科 版(共1 7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直线前进 光子 光波
光的种类 太阳能发电
可见 不可见 光或热
太阳能小车能量的转换
光-电-机械-动能
Bye Bye
六年级上册科学-3.8能量与太阳-教科 版(共1 7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科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PPT课件

?
2021/10/30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呢?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 离时,杠杆省力。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呢?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时,杠杆费力。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呢?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费力 费力
?
杠杆尺的记录表
左边(阻力点)情况
钩码数 阻力点到支点 (个) 的距离(格)
右边(用力点)情况
钩码数 用力点到支点
(个)
的距离(格)
用力情况
1.省力; 2.费力; 3.不省力也不费力
2
3
6
2
3
3
2
3
2
2
3 2021/10/30
1
费力
2
费力
3
不省力也不费力
4
?
杠杆尺的记录表
左边(阻力点)情况
钩码数 阻力点到支点 (个) 的距离(格)
右边(用力点)情况
钩码数 用力点到支点
(个)
的距离(格)
用力情况
1.省力; 2.费力; 3
3
2
2
3
2
3
2
3
少于2
4
2021/10/30
费力 费力 不省力也不费力 省力
费力: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
2021/10/30
重300千克
2021/10/30
用力点
用力点
阻力点
支点
重阻点 力点
2021/10/30
支点
2021/10/30
下面的工具是不是杠杆呢?说说我们的理由。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放大镜》课件

生活中的放大镜
下面的器具有没有放大作用?
生活中的放大镜
放大镜的镜片和能放大物体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活中的放大镜
有凸度、透明、实心
放大镜的历史
古代放大镜
古代透镜
放大镜的历史
培根
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 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 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序号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是否透明
是否有凸度 是否能放大
探究一:放大镜有什么特点
序号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是否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不透明 透明
是否有凸度 有凸度 有凸度
没有凸度 有凸度 有凸度
是否能放大 能 能
不能 不能
能
放大镜的特点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有凸度(中间较厚,边缘薄)。
第一种:镜动,物不动
第二种:物动,镜不动
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 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 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 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 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肉眼看到的电视机屏幕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图像是由色彩点组成的。
放大镜下的屏幕
探究一:放大镜有什么特点
探究二:放大镜的放大效果与哪因素有关
1
2
5
1号
2号
5号
大小
凸度
放大程度
探究二:放大镜的放大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1号
2号
5号
大小
小
大
大
凸度
凸
微凸
凸
放大程度 放大效果好 微微放大
放大效果好
2020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完整课件

2020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物质与变化》:本章主要介绍物质的性质、分类及变化规律,包括物质的组成、溶解、沉淀、过滤等基本操作。
2. 第二章《能量与生活》:本章主要探讨能量的转化、传递和利用,包括热能、动能、势能等基本概念,以及生活中的节能与环保。
3. 第三章《生物与环境》:本章主要阐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以及环境保护等。
4. 第四章《地球与宇宙》:本章主要介绍地球的结构、地球运动、宇宙的组成等知识,包括地球仪的使用、星座的认识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物质的性质、分类及变化规律,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掌握能量的转化、传递和利用,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活节能与环保意识。
3. 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 掌握地球的结构、地球运动、宇宙的组成等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变化规律、能量的转化、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地球运动等。
2. 教学重点:物质的性质、分类、变化规律;能量的转化、传递和利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地球的结构、地球运动、宇宙的组成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模型、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课本、实验器材、查阅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物质、能量、生物与环境等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点讲解:分别讲解物质的性质、分类、变化规律;能量的转化、传递和利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地球的结构、地球运动、宇宙的组成等。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针对所学内容,设计随堂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年级上册科学-能量与太阳-教科版(共13张)-PPT课堂课件

六年级上册科学-3.8能量与太阳-教科 版(共1 3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六年级上册科学-3.8能量与太阳-教科 版(共1 3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六年级上册科学-3.8能量与太阳-教科 版(共1 3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六年级上册科学-3.8能量与太阳-教科 版(共1 3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六年级上册科学-3.8能量与太阳-教科 版(共1 3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六年级上册科学-3.8能量与太阳-教科 版(共1 3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六年级上册科学-3.8能量与太阳-教科 版(共1 3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六年级上册科学-3.8能量与太阳-教科 版(共1 3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六年级上册科学-3.8能量与太阳-教科 版(共1 3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六年级上册科学-3.8能量与太阳-教科 版(共1 3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六年级上册科学-3.8能量与太阳-教科 版(共1 3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六年级上册科学-3.8能量与太阳-教科 版(共1 3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六年级上册科学-3.8能量与太阳-教科 版(共1 3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六年级上册科学-3.8能量与太阳-教科 版(共1 3张)-P PT课堂 课件( -教科 版(共1 3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六年级上册科学-3.8能量与太阳-教科 版(共1 3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六年级上册科学-3.8能量与太阳-教科 版(共1 3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六年级上册科学-3.8能量与太阳-教科 版(共1 3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植物的营养生殖
植物的根茎叶是营养器官。一些植物的营养器官在脱离母体后,能够成 为新个体。
植物依靠营养器官进行的无性生殖,叫做营养生殖。 营养生殖可分为自然营养生殖和人工营养生殖。
自然营养生殖
甘薯的块根繁殖 草莓的匍匐茎繁殖 竹类、芦苇、白矛和莲的根茎繁殖 马铃薯的块茎繁殖 百合和洋葱的鳞茎繁殖 水仙和芋的球茎繁殖及秋海棠的叶芽繁殖
2、取一片加碘液变蓝的叶做成的装片 在显微镜下观察,变蓝的部位是( C )
A.叶片的所有细胞 B.叶表皮细胞 C.叶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的部分 D.叶细胞中含有叶绿体以外的部分
思考与练习
下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的部分细胞中无叶 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纸片将[2]处两面 遮盖,移入阳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加热后加碘液 出现的变化。分析并回答:
合理密植的意义
套种(棉花与草莓)
套种(竹子与黄豆)
思考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如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1、增施二氧化碳,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 2、合理密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3、增加光照时间
选择题: 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步骤的正确
顺序是( D )
①用酒精去掉叶绿素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 照射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 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⑤把部分 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⑥用清水漂 洗叶片后滴加碘酒 A.②④③⑤⑥① B.④②③①⑤⑥ C.②③④⑤①⑥ D.④③②⑤①⑥
结论?
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 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 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
就是人们常说的光合作用
补充:
光合作用表达式:
(原料)
二氧化碳+水
叶绿光体(储有存机着能物(量)产+物)氧
小麦在生长期,如果大部分 叶片被害虫吃了,这 对麦田的产量会产生什么样 的影响?为什么?
盐碱地土壤浓度高于植物 细胞液浓度,使植物细胞 失水,影响生命活动。
第三节 绿 色 植 物 的光合作用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暗处理)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以后,摘下叶片,去
掉遮光的纸片。
(选叶遮光)
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加热,使叶片 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酒精脱色)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
片滴加碘液。
(清水漂洗并加碘)
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发生了
什么变化。
(清水冲洗并观察)
现象: 遮光部分不变蓝
未遮光部分变蓝
结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提出问题:
1、暗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使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 植物的有性生殖一般是指由亲代产生生殖细胞,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 合,成为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包括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植物开花后,雄蕊花药中的花粉通过不同的途径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 程,叫作传粉。
自花传粉
异花传粉
当花粉管从珠孔进入胚珠后,末端破裂,两个精子及内含物释放出来。 其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极核细胞融合形 成受精极核,这个过程叫作双受精。
(1)[3]处遇碘后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 实验前将植株放在黑暗环境中的目的是什么?
(2)加碘液后发现[1][2]两处均不变蓝,其原因分别 是什么?
[1]处不变蓝是因为无叶绿体,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产生淀粉; [2]处不变蓝是因为缺乏光照,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产生淀粉。
一、植物的有性繁殖
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
白玉兰
海桐
凤仙花
牛津草
小叶女贞
苦苣菜
葱兰
荷花
第2节植物体对水 分的吸收,运输, 利用和失散
水是生命的摇篮,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也 就没有植物。植物从环 境中不断地吸收水分, 以满足正常生命活动的 需要。但是,植物又不 可避免地要耗损大量水 分到环境中去。这样就 形成了植物
2、为什么要隔水加热?酒精的作用是 什么?
防止酒精的快速蒸发影响叶绿素溶解, 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3、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
检验淀粉的存在
问题导学(二)
阅读课本64页,光合作用产生氧
气的实验回答:
1、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或卫
生香)插进管内,观察到什么现
象?
细木条复燃
2、通过这个小实验能得到什么
吸水。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
3。水分如何进入液泡呢? 途径:(水分)经土壤溶液→根毛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液泡
西红柿的汁水来自于哪里?
细胞的液泡破裂流出 的细胞液。
植物对水分的运输
叶 各器官 ↑
茎﹑叶导管
茎
↑
根导管
↑
根毛
根毛细胞 ↑
土壤
(水分)经土壤溶液
盐碱地为何长不好庄稼?
水分代谢的四个过程:水 分的吸收、运输、利用
和散失。
一.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 (一)植物体吸水的主要器官和部位
1、主要器官-------根 成熟区
2、主要部位-------根尖的
植物的吸水和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液的浓度和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的 大小。
当周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 物细胞就失水;当周围溶液的浓 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 胞就吸水。
以叶繁殖的——石莲花
人工营养生殖
扦插: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把枝条的下部
插入湿润的土壤中。不久,枝条下部长出不定 根,上部发芽,最后长成一个新的个体,这种 繁殖方式叫作扦插。
● 葡萄、月季常用这种方法进行繁殖。
●嫁 接 : 把 一 株 植 物 体 的 芽 或 带 有 芽 的 枝 接 到 另 一 株 植 物 体 上 ,
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这种繁殖方式叫作嫁接。
●压 条 : 把 枝 条 从 植 株 上 弯 下 来 , 再 把 枝 条 中 部 的 树 皮 剥 掉 下 部 半
糖伴西红柿后,盘中有何现 象?为什么?
盘中出现水,因为西红柿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糖溶液 浓度,所以细胞失水。
植物体主要靠根毛吸水。那么根毛从土壤中吸水的原理又是什么呢?
根毛的细胞壁很薄,细胞质很少,液泡很大。 这样的结构很适合吸收水分。
想一想:1。根毛周围有溶液吗?
有。根毛周围的溶液叫做土壤溶液。 2。一般情况下,根毛吸水还是失水?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