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文化下的流行音乐
浅谈具有中国文化的流行音乐——中国风

古 辞 赋 , 就 是 古 代 的 诗 词歌 赋 , 也 歌
曲的 歌 词部 分 中 含有 古 代 的诗 词 歌 赋 的 内容 。 是 “ 国风 ” 就 中 。比 ̄S E t H 所演 唱 的 [ I 《 相 思 》 的R P 词 :寻 寻 觅 觅 冷 冷 长 中 A歌 “ 清清 . 凄惨惨 戚戚 , 暖还 寒时候 , 凄 乍 最 难 将 息 .三杯 两 盏 淡 酒 ,怎 敌 他 晚 来 风 急 , 过也 , 雁 最伤 心 , 是 旧 时 相识 , 地 却 满 黄 花 堆 积 ” 就是 运 用 了古 代 词 人 李 清 照
当 今 流 行乐 坛 已经 渐 渐 步 人 中 国化 的领 域 , 中 国流 行 音 乐 正 在 以迅 猛 的速 度迈 向 国际 化 行 列 。 在 小 品 中 出现 的一
么 呢? “ 国风 ”在 字 面 上 解 释 , 是 中 中 , 就 国乐 风 , 中 国 文化 产 生 的 , 以 具有 中 国 特 色 的音 乐 风 格 。 些 人 认 为 :中 国风 ” 有 “ 就
互结 合 , 而 产 生 的 一 种新 的音 乐 风 格 ; 从
然而 . 当下 众 人 对 “ 国风 ” 多 了一 种 中 又 新 的说 法 :三 古 三 新 ” 其 “ “ , 三古 三 新 ” 的 定 义译 为 “ 辞赋 、 文 化 、 旋 律 、 唱 古 古 古 新 法 、 编 曲 、 概 念 ” 也 就是 说 “ 国风 ” 新 新 。 中 就 是 以其 “ 古 三 新 ” 合 的 , 国特 有 三 结 中
流行 乐 坛 便 出现 了 很 多 多元 化 的发 展 趋
的 艺术 氛 围 ,歌 曲 以怀 旧 的经 典 中 国背
景 与 现 代 节 奏 相 结 合 ,产 生 了 含 蓄 、 忧 愁、 幽雅 、 快 等 歌 曲风 格 。 实 上 . 中 轻 事 在 国 音乐 的相 关 资 料 上 .并 没 有 对 “ 国 中 风” 确切定 义 . 没有确切 提出过“ 的 也 三 古三新 ” 说法 , 是 ,民间” 的 但 “ 的这 一 定
浅谈中国流行音乐

浅谈现当代中国流行音乐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迄今已有60年左右的历史。
它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一、中国现代创作歌曲的发端中国现代创作歌曲是自萧友梅、黄自、青主、李叔同、赵元任等人开始的。
在现代创作歌曲的发端期,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已经出现,即一方面,大量采用或借鉴西方歌曲创作模式,甚至多有完全“西化”的作品;另一方面,中国传统音乐,特别是民间音乐的基质也在创作中显露出来。
这种情况大体上规定了日后歌曲创作的方向。
二.中国流行音乐奠基人-黎锦晖黎锦晖(1891-1967)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
黎锦晖的流行音乐创作奠定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基本风格,即民间旋律与西洋舞曲节奏相结合,主要有探戈、狐步等。
配器也模仿美国爵士乐的风格。
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歌曲创作到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的歌曲创作除少数艺术歌曲外,大致可分为两支。
一支是以黎锦晖为代表的流行音乐,另一支是以聂耳、冼星海等人为代表的群众性歌曲。
抗日战争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进步音乐工作者继续沿着救亡歌咏活动的方向发展创作。
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郑律成的《延安颂》(莫耶词)、李劫夫的《歌唱二小放牛郎》,还有歌剧《白毛女》、《刘胡兰》等作品的诞生都显示出生气勃勃的发展趋势。
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又出现了《解放区的天》、《山那边好地方》、《咱们工人有力量》和《胜利进行曲》等优秀歌曲。
四、新中国建国后17年间的歌曲创作这一时期的歌曲创作,特别是群众歌曲的创作,呈现着良好的态势。
当属我国歌曲创作的又一个繁荣时期。
自《歌唱祖国》到《我们走在大路上》。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长征》组歌、歌剧《洪湖赤卫队》、《江姐》、《红霞》等大型声乐作品中的选曲也在群众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五.流行歌曲之民谣时代——1978年到1988年,代表人物是邓丽君、罗大佑。
1977年起,随着对外开放的先声,少量港台流行音乐通过广州进入内地。
刘文正、邓丽君等歌手的盒带开始流入内地,引发了内地听众的强烈追捧。
浅谈“中国风”流行音乐

浅谈“中国风”流行音乐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化也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风音乐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逐渐受到了国内外音乐爱好者的青睐。
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国风”流行音乐?它又是如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的呢?本文将就此展开一番讨论。
“中国风”流行音乐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可以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
当时,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内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一些受西方音乐影响的中国音乐人开始尝试将传统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到流行音乐中。
这种音乐形式逐渐得到观众的认可,并在90年代初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但在当时,由于种种外部因素的影响,这股音乐潮流并没有持续太久。
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化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而中国风音乐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这一背景下再次崭露头角。
如今,中国风音乐已经成为了国际上的一个热门话题,也在国际市场有了不俗的表现。
中国风音乐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将传统民族音乐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流行音乐当中。
这种融合不仅仅让音乐更具中国特色,也为传统民族音乐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歌曲中可以听到传统民族乐器的演奏,也可以感受到中国古典音乐的旋律。
这种独特的音乐风格让中国风音乐在国际上备受瞩目,也让更多的国际音乐爱好者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中国风音乐的歌词也多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从历史故事、诗词歌赋到民间传说,这些都成为了中国风音乐的灵感来源。
歌曲的歌词多以古风诗词为蓝本,既有时代感,又有传统文化底蕴,这让歌曲既具有现代气息,又不失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这也为国际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让他们通过音乐的方式更深入地了解中国。
中国风音乐在国际上的发展离不开一些杰出的音乐人和作品的推动。
近年来,一些中国风音乐的代表作品相继问世,受到了国际音乐市场的高度赞誉。
如李荣浩的《年少有为》、邓紫棋的《光年之外》等歌曲,都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也为中国风音乐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关注。
浅谈对中国音乐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音乐的认识中国音乐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音乐进行探讨。
一:中国传统音乐1. 古代琴曲:介绍古代著名琴曲如《广陵散》、《阳关三叠》等,并解析其艺术特点。
2. 唱诗班歌曲:阐述唱诗班在我国基督教会堂及其他场合演唱时所使用的歌曲类型以及表现形式。
3. 演奏技巧与器材:详细描述了传统演奏技巧(如指法)以及常用器材(如二胡、笛子等),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二:现代流行音乐1. 流派分类:主要流派包括摇滚、爵士等,并比较不同风格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 歌手群体评价: 对当今最为知名和成功的男女歌手们进行简单评价, 如周深,邓紫棋.3.创作过程: 描述一个典型制作团队或者说柜台组成人员(编剧/填字作者, 作曲家,制片人等)的工作过程和流程.三:音乐教育与培训1. 学校音乐课堂:介绍学校中普遍开设的音乐课程内容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2. 基础技能培养: 分析如何在初级阶段提高儿童们基本唱歌/演奏技巧.3.专业院校:概述国内外著名音乐学院以及他们所提供的专业方向。
四:文化交流与传承1. 中西文化比较: 对中国古代和现代民族器具进行简单描述,并分析其中体现出来的不同思想观念。
2.海外华人艺术团队评价 : 描述一些有特色且成功表达了自身文化风格或者是将两种元素结合起来并取得商业上大量赞誉(例如二胡加入爵士).3.保护措施:着重强调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动我国优秀传统音乐藏品保护事宜。
附件:- 《广陵散》琴谱.pdf- 流行歌手周深最新单曲.mp3法律名词及注释:1. 版权:指对音乐作品的独占性使用权,包括复制、发行等。
2. 侵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他人创作的音乐作品或盗版行为。
浅谈“中国风”流行音乐

浅谈“中国风”流行音乐中国风流行音乐是当今音乐市场中备受关注的一种音乐类型。
它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和现代流行音乐的特点,以独特的风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兴起不仅让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传统文化,也使得中国音乐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的中国音乐市场。
在那个时代,中国的音乐市场以流行音乐为主,而传统音乐则鲜有涉及。
然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文化的影响,中国的音乐市场开始了一场转型。
一些音乐人开始尝试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流行音乐相结合,创作出了一些新颖的作品。
这些作品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也为中国音乐市场掀起了一股“中国风”热潮。
在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音乐人和乐团功不可没。
例如华晨宇、李荣浩、韩红等音乐人,以及崇祯乐队、黑豹乐队等乐团,都为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们的音乐作品中融合了大量的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如中国古典乐器、传统旋律等,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完美结合,让人耳目一新。
现在的中国风流行音乐不仅在国内市场备受关注,而且在国际市场也开始崭露头角。
越来越多的国际音乐人开始尝试合作创作中国风风格的音乐,一些中国风音乐作品也在国际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无疑为中国音乐的国际化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中国风流行音乐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新颖独特,更是因为它所代表的文化自信和传统文化的价值。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强。
中国风流行音乐正是对这一趋势的一种体现,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音乐的魅力。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融合并不容易,需要音乐人具备扎实的音乐功底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其次是中国风音乐在国际市场的推广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音乐人和相关机构共同努力,才能使得中国风音乐在国际市场上有更大的影响力。
对于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发展,我们可以做出一些努力。
浅谈“中国风”流行音乐

浅谈“中国风”流行音乐“中国风”是指具有中国元素的文化风格,而“中国风”流行音乐则是指以传统民间音乐、中国古典音乐、中国器乐等元素为主要特色的流行音乐。
随着国家政策对传统文化的推动以及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和接受,中国风流行音乐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欢迎。
首先,“中国风”流行音乐的音乐元素具有中国风格。
经典的中国音乐特点在中国流行音乐中得到了体现,如古琴、笛子、二胡、箫等古乐器的应用,它们在演唱时使用的手法、音调、人声计划等将中国传统音乐特异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这些元素引入现代流行音乐的曲风当中,深受年轻人喜爱和接受。
例如在近年来风靡的音乐节目《中国好声音》和《歌手》中的选手们,都十分善于将传统器乐和唱法融入流行歌曲中。
其次,“中国风”流行音乐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神话等元素融入歌曲中。
歌曲的歌词中,充满了一些富有中国特有文化背景的意象,如古诗、古典神话故事等。
例如,邓紫棋的《光年之外》中,她将“天意”和“道不同不相为谋”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念融入到歌曲中,这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伟大,又满足了当下听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最后,“中国风”流行音乐的特点是有个性和创新。
这种音乐特别注重音乐文化的自我认定和自我突出。
由于其音乐风格和文化特点与通俗音乐风格的不同,因此其受众群也有所区别。
年轻人是其主要听众,他们更独立,个性化,注重审美品位,积极追求自我价值与文化能量,更容易接受中国元素音乐。
因此,演唱者在音乐上表现也需要有更大的自主意识,即将个人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要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人喜欢接受。
最后,中国风流行音乐作为新的音乐时尚,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开拓了新时代的审美和音乐文化。
它的出现和发展更好地吸收国内外的先进音乐文化,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中国风”流行音乐

浅谈“中国风”流行音乐中国风流行音乐,是指在现代流行音乐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音乐形式。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中国风流行音乐也逐渐走进了世界舞台。
这种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音乐元素的音乐形式,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多元文化魅力,也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和认可。
一、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国风流行音乐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那个时候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际文化和音乐的影响也逐渐渗透到中国。
流行音乐开始融合了西方音乐元素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就是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萌芽。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风流行音乐逐渐走向成熟,尤其是在21世纪初期,中国风的音乐作品开始涌现,这其中不乏许多经典之作。
从张学友的《吻别》到王菲的《红豆》,从周杰伦的《青花瓷》到邓紫棋的《泡沫》,这些歌曲以其旋律优美、歌词深刻、曲风独特,深受听众的喜爱。
1. 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中国风流行音乐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
在这些音乐作品中,既可以听到中国传统乐器的音色,又能感受到现代流行音乐的激情和节奏感。
这种融合既展现了中国千年历史的深厚底蕴,也彰显了现代音乐的时尚魅力,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
2. 独具民族特色的歌词和主题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歌词和主题多是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传说、民间故事等展开的。
王菲的《红豆》唱出了中国古代传说中情侣的执着和牵挂;周杰伦的《青花瓷》讲述了一段跨越千年的爱情故事。
这些歌词和主题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民族情怀和文化自信。
3. 引领潮流的时尚风格中国风流行音乐不仅在音乐风格上充满了中国特色,同时在形象和舞台表现上也以中国元素为主题。
艺人们在演唱会上常常穿着古装,舞台背景也常以中国传统建筑、绘画等为主题,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音乐的时尚风格完美融合。
这种时尚风格的展示,不仅引领了流行音乐的潮流,也让人们更加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

浅谈传统文化与中国风流行歌曲——唐诗意境与现代流行音乐“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一曲方文山作词,周杰伦演唱的《东风破》,仿古小调曲风,辅以二胡与琵琶,浑然天成的旋律,令人发思古之幽情的词风,我们穿越时空,仿佛步入唐诗宋词的世界。
正是这首清丽婉约、画面感极强的复古小调开创了“中国风”——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
中国风的曲风也因此曲基本成型——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在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
周杰伦的一曲《东风破》后,带有中国风的歌曲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流行。
有采用“宫调式”为主旋律的中国风,如:后弦的专辑《古玩》;有在音乐的编曲上大量运用中国乐器的中国风,如:SHE的《十面埋伏》;有在唱腔上运用了中国民歌或戏曲方式的中国风,如:王力宏的专辑《盖世英雄》;有在题材上运用了中国的故事或者传说的中国风,如:林俊杰的《曹操》《醉赤壁》。
其实中国风流行歌曲最早可以追溯到80年代,那时传统文化中的唐诗宋词与流行音乐就有着这样的联系:它直接成为流行歌曲的表现主题和内容。
邓丽君有张专辑叫《淡淡幽情》,就收录了李煜和多位宋代词作名家的经典作品,那曲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又由王菲翻唱,而广为流传。
唐诗宋词构成了现代流行歌曲创作的一个重要素材来源,并成为其创作的一种手段和表现方式。
从创作的形式上来看,唐诗宋词也为现代流行歌曲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路,或是确立一另一种风格。
如香港的著名词曲家黄沾,他的风格恰似一位笑傲江湖的大侠,豪情奔放,热情不羁。
同时代台湾很多词曲创作者还表现出一种厚重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人群,重视表象之下的普遍现实,再就是较多得表现乡愁的东西。
沉醉于歌曲中,唐诗宋词的时代仿佛只是于昨夜离去,今晨一觉醒来,它又似赫然站立我们身边……无疑,传统文化和中国风的流行歌曲,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借鉴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具有中国文化的流行音乐——中国风当今流行乐坛已经渐渐步入中国化的领域,中国流行音乐正在以迅猛的速度迈向国际化行列。
在小品中出现的一句话,得到了我们中国人的认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正是这句话,使我们中国的各个领域进入了国际市场,打开了迈向世界的大门。
中国流行音乐也是如此。
说起中国流行音乐自然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说起,当时的中国流行乐坛正处于成立的状态。
就在八十年代末的时候,中国的流行乐坛刮起了一阵不小的“西北风”,就是那一句“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使我们永远记得这西北风给我们留下的痕迹,至今,这句话还会在我们的耳边回响。
正是《黄土高坡》、《信天游》等这股“西北风”让我们国人意识到,只能将自己独特的民族元素加入到音乐中,才能使得中国流行音乐在世界上取得一席之地。
因此,中国流行乐坛便开始刮起了一阵持续至今的“中国风”。
而到了九十年代,中国流行乐坛便出现了很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各类歌曲不同形式,不同创意,不同内容,使得中国流行音乐迅猛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流行音乐在以王力宏,周杰伦,陶喆等实力派歌手的带领下,分别以各自的曲风极力地运用中国化民族化的音乐元素,大力发扬中国流行音乐。
将这阵“中国风”继续地刮下去。
然而,对于“中国风”的定义又是什么呢?“中国风”,在字面上解释,就是中国乐风,以中国文化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风格。
有些人认为:“中国风”就是歌曲中的词或者曲结合了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和中国古典元素,从而听起来有一种韵味,充满着艺术感染
力;还有些人认为:“中国风”就是结合了中国特有的乐种,其歌词上具有中国文化的内涵,演奏上运用其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洋乐器相互结合,从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音乐风格;然而,当下众人对“中国风”又多了一种新的说法:“三古三新”,其“三古三新”的定义译为“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
也就是说“中国风”就是以其“三古三新”结合的,中国特有的乐种。
其歌词具有中国文化的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新的编曲技巧来烘托歌曲的艺术氛围,歌曲以怀旧的经典中国背景与现代节奏相结合,产生了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
事实上,在中国音乐的相关资料上,并没有对“中国风”的确切定义,也没有确切提出过“三古三新”的说法,但是,“民间”的这一定义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说明还是具有一定道理。
那“三古三新”被认可的道理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先对其六大条件进行一下分析:
古辞赋,也就是古代的诗词歌赋,歌曲的歌词部分中含有古代的诗词歌赋的内容,就是“中国风”。
比如SHE所演唱的《长相思》中的RAP歌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就是运用了古代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一部分;邓丽君最早演唱的《水调歌头》也正是运用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为全部的歌词;还有曹颖演唱的《天净沙》也是运用了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为全曲歌词中的一部分……
古文化,即中国古文化,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将中国各个传统文化通过一定的形式加入到流行歌曲当中就成为了“中国风”。
其实说白了,就是“中国风”中带有中国文化的流行音乐。
例如:谢津演唱的《说唱脸谱》、杭天琪演唱的《唱脸谱》都是借鉴了中国经典传统的艺术形式——“京剧”,作为主要内容,一句“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可以说是延续至今,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屠洪纲演唱的《霸王别姬》则是讲述了一段经典的古代西楚霸王项羽战败后与其宠妃虞姬诀别的历史故事;而SHE在《中国话》中则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语言艺术——“绕口令”,“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板凳偏偏不让扁担绑在那板凳上,到底扁担宽还是板凳长”、“哥哥弟弟坡前坐,坡上卧着一只鹅,坡下流着一条河,哥哥说宽宽的河,弟弟说白白的鹅,鹅要过河,河要渡鹅,不知是那鹅过河”,将其作为主要内容,主要发扬“中国话”在世界的重要地位……
古旋律,就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旋律或者是中国独特的戏曲、民族器乐声乐,极其具有中国特色的元素。
比如说,屠洪纲演唱的《霸王
别姬》就是运用了京剧的艺术形式,乐曲带有京剧的旋律,其唱法加入了净角(花脸)的唱腔,在周杰伦演唱的《霍元甲》中,“小城里岁月流过去,清澈的勇气,洗涤过的回忆,我记得你骄傲的活下去”这一段的唱法,运用的正是京剧中旦角(花旦)的唱腔,带有鲜明的中国艺术特色,突显中国特有旋律;在《在梅边》这首歌中,王力宏不仅加入了我国古老的戏种——“昆曲”,而且在配器方面,还加入了中国特有的民间乐器——“单皮鼓、板、堂鼓、锣、钹”,更加具有中国民家艺术特色,明显表现了“昆曲”的经典旋律;还有我们熟知的《前门情思大碗茶》正是以“京韵大鼓”的基本音调和腔调来谱写与演唱的。
新唱法,是运用当今现代不同的流行唱法并借鉴国外传统唱法与我国传统曲艺形式以及传统文化相结合,体现出一种独居中国特色的乐风。
例如:陶喆在《苏三说》中就是将中国戏曲《苏三起解》中的唱词“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
未曾开言我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
言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
”加以修改“苏三离了洪桐县,挂了个牌子在那大街前,被那凶恶群众包围稍微等一下,过往的君子请你听我言,哪一位去我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转就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一只狗一只马,我当报还。
”与美国RAP(说唱)进行完美结合,是歌曲更具中国化;也正是这位“R&B天皇”将一首经典老歌《月亮代表我的心》进行加工处理,运用自己擅长的R&B唱法,将这首歌曲改变属于自己的《月亮代表谁的心》……
新编曲,就是将中国经典曲艺或是经典文化加入新鲜流行音乐元素,进行重新编曲,使得具有国际化流行化。
阿里郎组合就是将朝鲜族民歌《阿里郎》进行现代编曲,使其更加具有流行化元素;江凯文将越剧《红楼梦》中的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进行流行编曲加工,唱出了具有流行风格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同样,邓丽君的《水调歌头》正是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加以编曲,具有中国特色……
新概念,顾名思义,就是将中国的各类文化加入新的概念从而达到“中国风”的境界,就像羽·泉组合所演唱的《辛弃疾》,就是运用了新概念,将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贺新郎》、《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南乡子·何处望神州》、《青玉案·元夕》中的部分词作为该歌的歌词,并配上古代旋律与现代摇滚风格结合的伴奏,使人朗朗上口,可以称得上是一首极具中国特色的经典歌曲;国家一级演员吴琼演唱的《对花》就是将中国传统戏曲——“黄梅戏”与现代流行音乐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形成了一种独具中国化风格的流行音乐;林俊杰则是将我国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的生平加以描述,运用流行音乐元素,使得人们对曹操又有了新的认识……
从这六大条件看来,可以算是对“中国风”进行了进一步的诠释。
每一首“中国风”的歌曲都逃不出这六大条件的范围,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会渐渐肯定“三古三新”的主要原因。
但有人认为“中国风”还分为“纯粹中国风”和“近中国风”两种,也就是说“纯粹中国风”
是满足以上六大条件的歌曲;“近中国风”就是某些条件不能满足而又很接近于纯粹中国风的歌曲。
对于这一看法,本人并不认同,本人认为,只要是满足以上六大条件的中国流行歌曲,就是“中国风”,不存在“纯粹”与“近”的关系。
但是,这六大条件也是存在着一种互相“帮助”的关系的,它们六个可以同时存在,但其“三新”不能够独立存在。
也就是说,“三古”独立存在也是“中国风”,但“三新”独立存在则并不一定就是“中国风”。
当“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同时或者独立存在的时候,我们只能说,这首歌曲是流行歌曲,并不能说是“中国风”,因为“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的含义并没有代表独特的中国文化元素,“中国风”中带有其“三新”,但“三新”并不只包含“中国风”。
而“三古”就不一样了,“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就是代表着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也就是说“三古”与“中国风”之间是交集的关系,而“三新”与“中国风”则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所以“中国风”是“三古”与“三新”相互结合的产物,有“一古”至少必有“一新”,有“一新”至少必有“一古”,就是说“中国风”中至少存在着“一古一新”的条件。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社会就像是人体机能一样,同样具有新陈代谢的存在,流行音乐也是一样,就是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进步的。
传统的元素固然经典,但也有其陈旧的一面,现代元素固然新颖,但也有其不足之处,为了中国流行乐坛更好的发展,“新陈代谢”是必然现象,但在这一必然现象发展的同时,我们同样不能忘记继承先辈给我们留下的瑰宝,也不能忘记当今人们的需求,我们必须做到取
其传统的精华,去其现代的糟粕,这样才能把先辈的心血发扬光大,使其继续传唱流传千古。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我们中国在世界的大舞台上放射出璀璨耀眼的光芒,将我们的“中国风”像龙卷风一样,吹得更猛烈,吹像世界的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