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考试试题及答案
功能性食品与食品添加剂考试和答案(满分)

功能性食品与食品添加剂一、单选题1.国家负责审批功能性食品的部门是()。
(10.0分)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B.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C.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D.国家税务总局我的答案:A √答对2.关于国内与国外生产的肉味香精的原料来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0分)A.国内生产的肉味香精原料来源于肉或骨而国外采用非肉源B.国外生产的肉味香精原料来源于肉或骨而国内采用非肉源C.国内与国外生产的肉味香精原料均来源于肉或骨D.国内与国外生产的肉味香精均采用非肉源我的答案:A √答对3.生活中大部分食品中都含有食品添加剂,下列对食品添加剂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10.0分)A.磷酸在可乐当中用作酸度调节剂B.亚铁氰化钠在食盐中用作抗结剂C.二氧化碳在啤酒中用作防腐剂D.二氧化硫在红酒中用作着色剂我的答案:D √答对4.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并不进入最终食品的是()。
(10.0分)A.酶制剂B.面粉处理剂C.稳定剂和凝固剂D.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我的答案:D √答对二、多选题1.我国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国家标准有()。
(10.0分))A.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B.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C.功能食品生产标准D.绿色食品标准我的答案:AB √答对2.食品制作过程中添加食品添加剂的主要目的有()。
(10.0分))A.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B.防止食物腐败腐、保持食品新鲜C.满足加工工艺需求D.作为日常生活的主食我的答案:ABC √答对三、判断题1.功能食品首先是一种食品,应该有食品的形态,而不一定是药的形态。
(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2.营养强化剂是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物质,不属于天然营养素的范围。
(10.0分)我的答案:错误√答对3.豆腐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在其制作过程中不适用任何食品添加剂。
(10.0分)我的答案:错误√答对4.生抽与老抽的区别在于,老抽中添加了焦糖色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考试试卷及答案(两份)

食品添加剂考试试卷及答案(两份)课程食品添加剂2021~2021学年第2学期名姓号学号班十十十十十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一二三四五得分一、名词解释(4’×6=24’)1.食品防腐剂;2.adi值;3.食品抗氧化剂;4.食品添加剂;5.食品乳化剂;6.食用香料;二、填空题(1’×20=20’)1.按来源分,食品添加剂可分为和两类。
2.微生物引发食品变质通常可以分成:、、。
3.毒理学试验通常分为、、、四个阶段。
4.从食品漂白剂的促进作用机理看看,漂白剂可以分成和两大类。
5.鲜味剂的种类很多,按来源分为、、、四类。
6.食用香料按来源和共同组成可以分成、两类。
7.常用食品防腐剂有(任举3例)、、。
三、简答题(6’×7=42’)1.食品添加剂的采用必须遵从哪些原则?2.详述油溶性抗氧化剂的促进作用机理?3.详述食品营养强化剂的采用注意事项?4.发色剂在肉制品加工中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其机理是什么?5.食品增稠剂在食品中起什么作用?6.简述食品增稠剂的功能?7.详述影响食品防腐剂防腐效果的因素?四、问答题(14’)结合生产实际举例说明食品乳化剂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并阐明其机理以及如何正确使用食品乳化剂?食品添加剂a卷答案:一、名词解释(4’×6=24’)1.食品防腐剂:主要就是利用化学的方法去杀掉有毒微生物或遏制微生物的生长,从而阻止腐败或减缓腐败的时间的食品添加剂;2.adi:人类每日摄入某物质直至终生而不产生可检测到的、对健康产生危害的剂量,单位为mg/kg体重d。
3.食品抗氧化剂:就是避免或减缓食品水解,提升食品稳定性和缩短食品储藏期的食品添加剂;4.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5.食品乳化剂:就是指嵌入于食品后可以明显减少油水两二者界面张力,并使互不相溶的油和水构成平衡乳浊液的食品添加剂;6.食用香料:是指能够被嗅觉闻出气味或味觉尝出味道的、用来配制香精或直接给食品加香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复习题含答案

《食品添加剂》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20分)1.目前我国现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版本是( D )。
A:GB2760-2007 B:GB2760-2001 C:GB2760-1996 D:GB2760-20112. 确定物质ADI值的客观依据是( B )。
A:暴露量评估 B:动物毒性试验的NOEL结果C:识别危害 D:风险特征描述3. 在肉类腌制品中最常用的护色助剂是( A )。
A:L-抗坏血酸 B:核黄素C:硫胺素D:β-胡萝卜素4. 我国GB2760-2011规定硝酸钠只能用于肉类制品,最大使用量为( C )而最大残留量小于30mg/kg。
A: g/kg B: g/kg C: g/kg D: g/kg5. 下面哪一种抗氧化剂简称生育酚(D )A:没食子酸丙酯 B:丁基羟基茴香醚C:二丁基羟基甲苯D:维生素E6. 味精的化学名是( C )。
A:谷氨酸钾 B:鸟苷酸二钠C:谷氨酸钠 D:谷氨酸钙7. 下列防腐剂中属于多肽类抗生素的是( C )。
A:甲壳素 B:纳塔霉素 C:乳酸链球菌素 D:大蒜辣素8. 我国允许按生产需要使用而不加限制的甜味剂是( A )。
A:木糖醇 B:阿斯巴甜C:甜蜜素D:糖精9. 下面哪一种属于天然着色剂(C )A:柠檬黄 B:日落黄 C:红曲红D:胭脂红10. 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又被称为花楸酸的是( C )。
A:苯甲酸 B:脱氢醋酸钠 C:山梨酸 D:丙酸钠11. 苯甲酸在( C )条件下对多种微生物有明显的杀菌、抑菌作用。
A:中性 B:高温 C:酸性D:碱性12. 石膏属于哪一种食品添加剂(A )A:凝固剂 B:被膜剂 C:增稠剂D:乳化剂13. 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抗氧化剂的是( A )。
A:乙基麦芽酚 B:茶多酚 C:BHA D:BHT14. 亚硫酸盐在土豆片、苹果、蘑菇罐头生产中,经常作( C )使用。
食品添加剂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急性毒性试验观察期一般为一个星期,重点是观察24-48 小时内的反应症状,但迟发性中毒效应者,则要延长观察期至2-4 星期。
2、不同来源的食品增稠剂主要有明胶、果胶、琼脂、卡拉胶、瓜尔豆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3、常用的食品乳化剂主要包括大豆磷脂、单硬脂酸甘油酯、蔗糖脂肪酸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硬脂酸酯和硬脂酰乳酸钠等。
4、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主要包括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钠盐、对羟基苯甲酸酯、乳酸链球菌素、丙酸钙和二氧化氯等。
5、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主要包括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PG)、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维生素E 和茶多酚等。
6、食品香精成分由四部分组成:主体香、辅助剂、定香剂和稀释剂。
7、对食品进行调香的步骤包括:确定主体香、合香、选择适宜的助香剂、选择定香剂、配比、成熟和应用实验。
8、常用的合成甜味剂有糖精及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天然甜味剂有糖与糖醇、麦芽糖醇、木糖醇、甜甘草、甜菊糖,天然物的衍生物有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和阿力甜等。
9、常用的食品酸味剂主要包括柠檬酸、苹果酸、乙酸、酒石酸、磷酸和Vc等。
10、普通食品常用的护色剂包括亚硝酸钠、硝酸钠、亚硝酸钾、硝酸钾,常用的护色助剂有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和烟酰胺等。
11、三大类食品膨松剂分别为酸性膨松剂、碱性膨松剂、复合膨松剂。
12、常用的食品营养强化剂有:维生素类营养强化剂、氨基酸类营养强化剂、无机盐类及脂肪酸类营养强化剂。
二、名词解释题:1、食品膨松剂答:添加于生产焙烤食品的主要原料小麦粉中,并在加工过程中受热分解,产生气体,使面胚起发,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的一类物质。
2、急性毒性试验答:指投予一次较大剂量后,对其产生的作用所作的研究。
3、遗传毒性试验答:主要是指对致突变作用进行测试。
4、传统致畸试验答:是检查受试物质难否使动物仔代胎儿发生畸形的试验。
食品添加剂考研试题及答案

食品添加剂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功能?A. 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B.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C.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D. 增加食品的生产成本答案:D2. 食品添加剂中的防腐剂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香味B.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C. 提供能量D. 改变食品的颜色答案:B3.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常用的食品着色剂?A. 胭脂红B. 柠檬黄C. 氢氧化钠D. 亮蓝答案:C4.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不包括以下哪项?A. 急性毒性试验B. 慢性毒性试验C. 微生物检测D. 三致试验(致癌、致畸、致突变)答案:C5. 食品添加剂中的增稠剂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粘稠度B.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C. 抑制食品的氧化D. 增加食品的保质期答案:A6. 下列哪种物质是合法的食品抗氧化剂?A. 二氧化硫B. 过氧化氢C. 硫酸铜D. 维生素E答案:D7. 食品添加剂中的甜味剂可以:A. 替代糖类,减少能量摄入B.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C. 替代盐类,增加咸味D. 替代酸味剂,增加酸味答案:A8. 食品添加剂中的乳化剂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粘稠度B. 改善食品的组织结构C. 抑制食品的氧化D. 提供能量答案:B9. 下列哪项不是食品添加剂使用时的基本原则?A. 用量最少化B. 效果最大化C. 安全性优先D. 合法性答案:B10. 食品添加剂中的香料和香精主要用于: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掩盖食品的不良气味C. 增加食品的保质期D. 改变食品的组织结构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食品添加剂按照来源可以分为以下哪些类别?A. 天然添加剂B. 合成添加剂C. 微生物发酵添加剂D. 转基因添加剂答案:A, B, C1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A. 添加剂的化学结构B. 添加剂的使用量C. 食品的加工工艺D. 消费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答案:A, B, C, D13. 食品添加剂的标签上应该包含以下哪些信息?A. 添加剂的名称B. 生产厂家C. 使用范围和使用量D. 价格答案:A, B, C14. 下列哪些属于食品添加剂的主要类别?A. 防腐剂B. 抗氧化剂C. 稳定剂和凝固剂D. 清洁剂答案:A, B, C15.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包括:A. 色谱法B. 光谱法C. 生物检测法D. 化学分析法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重要性。
食品添加剂_测试题1及答案

《食品添加剂》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毒理学评价通常分为( D )个阶段的不同试验。
A、3B、2C、5D、42、N001属于( C )。
A、酶制剂B、合成香料C、天然香料D、食品营养强化剂3、CCFA是哪个机构的简称( D )。
A、FAO/WHO食品法规委员会B、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C、世界卫生组织D、FAO/WHO食品添加剂法规委员会4、( D )简称生育酚。
A、没食子酸丙酯B、丁基羟基茴香醚C、二丁基羟基甲苯D、维生素E5、苯甲酸在( C )条件下对多种微生物有明显的杀菌、抑菌作用。
A、中性B、高温C、酸性D、碱性6、山梨酸及其钾盐在pH( B )才能发挥良好的防腐作用。
A、<5.5B、5.5-7.5C、>7.5D、广泛7、每日容许摄入量的英文表示是( A )。
A、ADIB、GRASC、TBHQD、LD508、亚硫酸盐在土豆片、苹果、蘑菇罐头生产中,经常作( B )使用。
A.发色剂 B.防腐剂 C.漂白剂 D.凝固剂9、抗氧化剂是属于( A )抗氧化方法。
A、化学B、物理C、增效D、加热10、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抗氧化剂的是( A )A.乙基麦芽酚 B.茶多酚C.抗坏血酸棕榈酸酯D.生育酚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至4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食品添加剂有利于( ABCD )。
A、食品保藏B、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C、增加食品的品种及方便性D、食品加工。
2、我国有关食品添加剂方面的法规有( ABCD )。
A、食品卫生法B、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C、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D、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3、( BCD )属于食品添加剂功能分类。
A、天然食品添加剂B、防腐剂C、乳化剂D、甜味剂4、在食品质量指标中一般包括( ABCD )等几个指标。
食品添加剂考试试卷及答案(两份).doc

课程食品添加剂 2007~2008 学年第 2 学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十十十十二三四总分一五得分名一、名词解释( 4’× 6= 24’)1.食品添加剂; 2.LD50 ;3.油溶性食品抗氧化剂;4.食品营养强化剂; 5.食品乳化剂; 6.食姓用香精;二、填空( 1’× 24= 24’)1.按来源分,食品添加剂可分为( 1)和(2)两类。
2.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一般可分为:( 3)、( 4)、( 5)。
3.毒理学试验通常分为( 6)、( 7)、( 8)、( 9)四个阶段。
4.鲜味剂的种类很多,按来源分成(10)、(11)、(12)、( 13)四类。
5.食用香料按来源和组成可分为(14)、(15) 两类。
6.常用食品防腐剂有(任举3 例)(16) 、(17) 、(18) 。
7. 食品发色剂的作用包括( 19)和( 20)。
8. 食品增稠剂按来源可分为( 21)、(22)、( 23)、( 24)三、简答题( 7’× 6= 42’)1.简述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号2.简述食品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3.简述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使用注意事项?学4.简述影响食品防腐剂防腐效果的因素?5.简述食品乳化剂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6.发色剂在肉制品加工中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其机理是什么?四、问答题( 10’)结合生产实际举例说明食品增稠剂在食品工业上的作用,并阐述影响增稠剂作用效果的因素。
号班食品添加剂 A 卷答案:一、名词解释(4’× 6= 24’)1.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2. LD 50:是指能使一群试验动物中毒死亡一半的投药剂量;3.油溶性食品抗氧化剂:是防止或延缓食品氧化,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食品储藏期的食品添加剂;4.食品营养强化剂:是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安全培训试题及解析

食品添加剂安全培训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食品添加剂可用于改善食品的色泽和口感?A. 亚硝酸盐B. 味精C. 硫酸铜D. 硼砂答案:B. 味精B. 味精解析:味精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调味剂,可以增强食物的鲜味,对人体无害。
而亚硝酸盐、硫酸铜和硼砂均属于有毒有害物质,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味精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调味剂,可以增强食物的鲜味,对人体无害。
而亚硝酸盐、硫酸铜和硼砂均属于有毒有害物质,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2. 使用食品添加剂时,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A. 尽量减少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B. 随意使用食品添加剂C. 只关注食品添加剂的口感,忽视其安全性D. 不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作用答案:A. 尽量减少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A. 尽量减少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解析: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无害,但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应遵循“尽量减少使用量”的原则,确保食品安全。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无害,但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应遵循“尽量减少使用量”的原则,确保食品安全。
3. 以下哪种食品添加剂可用于防止食品变质?A. 抗氧化剂B. 着色剂C. 增稠剂D. 调味剂答案:A. 抗氧化剂A. 抗氧化剂解析:抗氧化剂可以抑制食品氧化,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从而防止食品变质。
而着色剂、增稠剂和调味剂则主要用于改善食品的外观、口感和味道。
抗氧化剂可以抑制食品氧化,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从而防止食品变质。
而着色剂、增稠剂和调味剂则主要用于改善食品的外观、口感和味道。
二、判断题1. 食品添加剂可以完全替代食品原料。
()答案:错误错误解析:食品添加剂不能完全替代食品原料,它们主要用于改善食品的色泽、口感、保质期等方面的性能。
食品的安全和营养主要还是依赖于食品原料。
食品添加剂不能完全替代食品原料,它们主要用于改善食品的色泽、口感、保质期等方面的性能。
食品的安全和营养主要还是依赖于食品原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日容许摄入量ADI:人类每日摄入某物质直至终生,不产生可检测到的对健康产品无害的量。
食品变质的原因:1、微生物作用2、酶作用3、环境因素作用。
食品强化剂: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天然:利用动、植物机体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所获得的天然物质。
人工合成:采用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通过氧化、还原、缩合、聚合、成盐等合成反应而得到的物质
防腐保鲜类:防腐剂、抗氧剂、
质构改良类:乳化、抗结、增稠、稳定和凝固、被膜、胶姆糖基础、膨松、消泡、水分保持
风味增改类:增味、甜味、香料、酸度调节
色泽增改改类:漂白、着色、护色
其他类:酶制剂、面粉处理剂、营养强化剂、食品加工助剂
酸度调节剂: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
抗结剂:用于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消泡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降低表面张力,消除泡沫的物质。
抗氧化剂:能防止或延缓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分解、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的物质。
漂白剂:能够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其褪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的物质。
膨松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能使产品发起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的物质。
鲜味剂:能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的物质。
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赋予胶基糖果起泡、增塑、耐咀嚼等作用的物质.
着色剂:使食品赋予色泽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
护色剂:能与肉及肉制品中呈色物质作用,使之在食品加工、保藏等过程中不致分解、破坏,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
乳化剂:能改善乳化体中各种构成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形成均匀分散体或乳化体的物质。
酶制剂:由动物或植物的可食或非可食部分直接提取,或由传统或通过基因修饰的微生物(包括但不限于细菌、放线菌、真菌菌种)发酵、提取制得,用于食品加工,具有特殊催化功能的生物制品。
面粉处理剂:促进面粉的熟化、增白和提高制品质量的物质。
被膜剂:涂抹于食品外表,起保质、保鲜、上光、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的物质。
水分保持剂:有助于保持食品中水分而加入的物质
营养强化剂: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物质。
防腐剂: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储存期的物质.
稳定剂和凝固剂:使食品结构稳定或使食品组织结构不变,增强粘性固形物的物质。
甜味剂:赋予食品以甜味的物质。
风味调节和增强,不良风味的掩盖,满足人们要求。
增稠剂:可以提高食品的粘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性状,赋予食品粘润、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呈悬浮状态作用的物质。
加工助剂:有助于食品加工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
香料:被嗅觉嗅出气味或味觉品出香味的有机物,分单体和混合物。
香精:用香料按一定配方人工调配出来的或有发酵、酶解、热反应等方法制造的含有多种香成分的混合物。
毒性:毒性指某种物质对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
毒害:预定的数量和方式下,使用某种物质而引起机体损害的可能性,毒性与毒害与物质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有效浓度或剂量、作用时间及次数、接触部位与途径、机体的机能状态等条件有关。
毒害的基本因素是物质本身的毒性及剂量。
食品防腐:采取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措施。
也称为抑菌
保藏:存放期间为了保藏食品的质量而采取措施的过程。
灭菌:杀灭食品等物体上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等所有的微生物的过程。
消毒: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杀死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杀菌:泛指灭菌和消毒。
无菌:经消毒灭菌后没有活的微生物成在的状态。
蓄积毒性:指化学物质反复接触或染毒时,吸收量大于排泄时或毒性作用多次累加所致功能性或结构性损害
遗传毒性:遗传毒性是指环境中的理化因素作用于有机体,使其遗传物质在染色体水平、分子水平和碱基水平上受到各种损伤,从而造成的毒性作用。
安全性:安全性指使用这种物质将不会产生毒害的实际必然性。
应全面考虑其来源、化学结构、理化性质、质量标准、代谢变化、动物毒性试验、人体可能的摄人量等
发色团:凡是有机分子在紫外及可见光区域内有吸收峰的基团。
助色团:结合后可使共轭体系及发色团吸收波段向长波放心移动的基团。
色淀:某种一定浓度的合成色素物质水溶液与氧化铝进行充分混合,色素被完全分散吸收后再过滤、干燥、粉碎二制成的改性色素。
色素添加的目的:提高和改善加工食品的感官质量和效果,有利于丰富和增加食品的花色与品种,以满足消费者的饮食习惯和食欲要求。
每日允许摄入量:依据人体体重,终生摄入一种食品添加剂而无显著健康危害的每日允许摄入的估计值。
食品用香料:能够用于调配食品香精,并使食品增香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基本功能:1、有利于食品的保存和运输,延长食品保质期,2、改善和提高食品色香味等感官指标,3、保持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4、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种,5、有利于食品工业化生产,6、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监管体系和完善:1、细化法规与标准内容2、实施专职操作管理3、标签的明注4、明确监管职能5、建立监管通报及问题成品的召回制度
食品工业中的重要地位1、以色香味适应消费者的需要,从而体现在其消费价值;2、随着消费者对营养学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愿意以高价购买各种强化食品3、保鲜手段的提高取得了比之罐头、速冻品具有更有效的、更经济的加工手段4、就业人员增加和单身家庭等因素,促使方便食品、快餐食品高速增长,其色香味和质量生产者成在问题:产品品种少,系列化程度低。
产品质量差,功能性不强。
企业生产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效益低。
使用在成在问题:食品添加剂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标签标识不符合要求保管不善!以禁用物作为食品添加剂!用添加剂勾兑成食品、掩盖缺陷!
超标准、超范围原因是:⑴部分标准滞后,造成超标准、超范围使用;⑵对添加剂缺乏了解造成超标,认为添加剂数量越多效果越好;⑶为降低生产成本,超标使用某类添加剂。
符合的基本原则:1.食品添加剂本身应该经过充分的毒理学鉴定程序,证明在使用限量范围内对人体无害,并应在较低的使用量的条件下有显著效果。
2.食品添加剂在达到一定的工艺功效后,若能在以后的加工、烹调过程中消失或破坏,避免摄入人体,则更为安全。
3.食品添加剂在进入人体后,最好能参加人体正常的物质代谢;或能被正常解毒过程解毒后全部排出体外;或因不被消化道所吸收而全部排出体外;不能在人体内分解或与食品作用形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4.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也不应影响食品的质量及风味。
5.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即违反食品添加剂允许的作用范围的均为违法。
6.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除去,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的除外。
7 .婴幼儿的代乳食品和老年人及肝肾功能有障碍人群的食品中不得使用防腐剂、糖精、合成色素。
要求:必须经过严格的毒理鉴定,保证在规定使用量范围内对人体无毒;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其有害物质不得超过允许限量;进人人体后,能参与人体的正常代谢,或能够经过正常解毒过程而排出体外或不被吸收而排出体外;用量少,效果明显,能真正提高食品的商品质量和内在质量;使用安全方便。
效果:使某种生产工艺可行,降低设备投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带来问题:增加成本,安全问题,影响消费者购买欲,产品形象,降低产品品质
增稠剂作用:1、增稠、分散、和稳定、胶凝、凝聚澄清、保水、控制结晶、成膜、保鲜、起泡、稳定泡沫、粘合、用于保健低热食品生产、掩蔽与缓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