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1章组织行为学概述.pptx

合集下载

第1章什么是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第1章什么是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17
系统研究指的是通过对事 物之间关系的考察,我们试图 来解释其中的原因和结果,并 把结论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 之上。即在经过控制的条件下 收集数据,并采用合理严谨的 方式对数据进行测量和解释。
18
(3)直觉(intuition) 直觉即“本能”。依赖直 觉有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问题, 因为我们倾向于高估我们认为 自己所知的准确性。因此应尽 可能地使用证据,使其贯穿在直 觉和经验当中。
47
48
26
文化。 5.改善人际技能 组织行为学提供的新概念
和理论,可以解释和预测工作 中人的行为。帮助获得一些人 际技能方面的具体启示,并运 用到工作当中。
27
当今成功的组织必须鼓励 创新,并精通变革艺术。
组织中的员工可能成为创 新和变革的推动力,也可能成 为主要的绊脚石。管理面对的 挑战是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以及 他们对变革的宽容性。
35
前一种水平基础之上。
图1-3 基本的组织行为学 模型,阶段Ⅰ
36
(effectiveness)和效率 (efficiency)两方面的关注。
(2)缺勤率(absenteeism) 缺勤率会给雇主造成巨大的 损失并扰乱正常活动。一般来讲, 在任何组织中,只有当缺勤率超 出正常范围时,才会对组织的效 果和效率造成直接影响。并不是 所有的缺勤都不好。
44
(3)组织行为学采用系统 研究,有助于提高过去单凭直 觉来预测人们行为的准确性。 但是,由于人与人不同,需要 用权变的观点来看待组织行为 学,通过情境变量来调整因果 之间的关系。
45
(4)组织行为学提供了一些真知灼见来改善 管理者的人际技能。组织行为学承认差异,它帮 助管理者认识到劳动力多元化的价值所在,以及 在不同国家进行管理时需要做出的一些变化。通 过向管理者表明如何给员工授权,如何设计和实 施变革方案,如何改善顾客服务以及如何帮助员工 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冲突,可以提高管理的质量和 员工的生产率。

组织行为学(第1章) ppt课件_

组织行为学(第1章) ppt课件_

8/4/2020
2
第一章 概述
其他学者对组织行为学定义
• 鲁森斯:组织行为学是对组织中人类行 为的解释、预测和管理。
•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 它探讨个体、群体与以及结构对内部组 织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 织的有效性。
8/4/2020
3
二、组织行为学的特点
• 跨学科性 • 层次性 • 适应性(权变性)
一、技术进步的影响
计算机、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
技术促使工作性质的变化
▪ 工作中技术和人性成份不可分的混在一起 ▪ 工作不再被那么严格地定义和设计 ▪ 客户影响到组织内的工作以及用于评价工作
的标准 ▪ 组织结构不再能够完全体现工作场所的特性
8/4/2020
12
第一章 概述
二、全球化和劳动力多元化的影响
1、普遍主义与个别主义
普遍主义强调常规(美欧);个别主义更关注 个体间的关系与信任(亚洲)
2、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3、中性与感性
中性文化中,情绪被很好地控制,不轻易外露; 感性文化则相反
4、精确(Specific)与弥漫(Diffuse)
8/4/2020
16
第一章 概述
四、“临时性”的影响
稳定的群体被临时的群体所替代,团队包 括来自不同部门的成员,成员也在不断变 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活质量
8/4/2020
8
第一章 概述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一、主要研究方法
• 现场研究法。包括现场实验、调查和观察 • 实验室实验 • 经验总结法 • 案例比较分析法
8/4/2020
9
二、研究内容
1、微观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学概述PPT课件

组织行为学概述PPT课件

学科体系
的价值
5.挑战与发展 趋势
• 组织行为学的 学科特性
• 组织行为学的 学科体系
• 组织有效性的四 个基本观点
• 组织行为学研究 对企业的意义
• 组织行为学面临 的挑战与机遇
• 组织行为学的学 科发展趋势
组织 行为学 3
一、组织、组织行为与组织行为学
1.组织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 ——Stephen P Robbins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最初源自于对劳动生产率与劳资关系的关注。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是为劳资关系矛盾斗争寻求解决办法的结果。
泰勒关注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在他的主要著作《科学管理 原理》(1911年)中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有:
① 进行动作研究,确定操作规程和动作规范,确定劳动时间定
额,完善科学的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
• 以泰勒为代表的经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 第一阶段 (1900—1927年)
• 以霍桑实验开始的人际关系理论以及后 第二阶段 来的X—Y理论阶段(1927—1965年)
• 以权变的态度和方法来看待人及其组织 第三阶段 行为的现阶段(1965—至今)
组织 行为学 10
二、组织行为学的形成与发展
1.科学管理理论
华 章
组文 渊
织 行 为 学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概述
Organizational Behavi1or
本章内容
1. 组织相关概念
• 组织的定义与分类 • 组织行为的定义及
分类 •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及研究对象
2.学科形成与发展
• 科学管理理论 • 行为科学理论 • 权变理论
组织 行为学 2
本章内容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PPT课件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PPT课件
第23页/共32页
出生婴儿性别比例失调之危害
• 性别不平等问题具有隐蔽性的、司空见惯的、
累积性的危机特征,它一开始时已局部女性问
题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不直接涉及到男性利益,
似乎也没有形成什么社会问题。比如,出生婴
儿性别比例失调、女婴被弃问题。
年份
女婴
• 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 1982
100
1987
第11页/共32页
• 个人和组织的关系从源头上看,是因为组织有许多工作需要人来完成,而个人 为了追求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也需要一个事业的平台,为此个人和组织走到一 起。但是,组织的追求和个人的追求不是完全一致的,这就容易产生矛盾和冲 突,如何化解这些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背后的逻辑和深层原因是什么,需要 我们很好地理解和把握,最终找到解决办法,为人力资源管理和营销实践服务。
• 如果你是主管该如何应对这件事?
第15页/共32页
考虑
• (1)对烟瘾很大的工人是否可考虑安排做其他的工作? • (2)抽烟的工人群体是否会效仿别人的抽烟行为? • (3)是否给工人中途的休息时间,以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到厂外抽烟,并重
新换衣服和消毒以入厂? • (4)对违反纪律的工人给予严重是否对防止和杜绝工人抽烟有效? • (5)主管理加强监督是否有效?
• 心理状态的变化:对组织的忠诚和归属感降 低、寻求工作和生活的质量、工作价值观多 元化
• 应变性劳动力:非全日制员工、自由职业者、 外包等临时工日益增多
第20页/共32页
女性比男性早退休是歧视吗?
• 周女士是中国建设银行平顶山市支行出纳科副科长, 年满55岁,单位要求其退休。周女士认为自己足以 胜任目前工作而不服单位的决定,遂提起劳动仲裁, 要求与男性一样享有60周岁退休的权利。据了解, 河南省平顶山市劳动仲裁委员会近日已受理这起全 国罕见的退休性别歧视案。

组织行为学概述课程教材课件

组织行为学概述课程教材课件
• 2、什么组织行为?什么是组织行为学,通过 组织行为学的学习对我们的管理活动有什么帮 助?
• 3、从组织行为学的演变过程中,人的地位和 作用是如何不断得到提升的?我们能得到哪些 启示?
• 4、从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两个角度看,学习 组织行为学有哪些意义?
• 5、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组织行为学面 临着哪些挑战?
组织的特征 1、目标 2、资源 3、结构 4、环境
(二)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是指在组织内部群体和个体所产 生的行为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 作用。
组织行为的特性
• 可描述 • 可解释 • 可预测 • 可控制
案例分享
• 在一个家具厂的室内装修车间,一位主管拒绝同 意一位员工请假,而没有注意到这位员工是去200 里外的一座城市参加她的表兄的葬礼。这位员工 说,由于她与这个表兄的特殊家庭关系,她必须 参加葬礼。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她离职两 天。当她回来时,主管扣罚了她一天的工资。其 他部门的同事听到这件事,认为这个处罚是不公 平的。于是工厂所有员工放下工作,开着小货车 罢工,威胁说不撤消对该女工的处罚,就不复工。
如果你是这位售票员或是她的领导该如何处理?
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概述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组织 • (1)、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
(斯蒂芬·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 ) • (2)、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共同目标,通过各
部门劳动和职务的分工合作和不同等级的权力和责任 的制度化,有计划地协调一群人的活动 。(薛恩 E·H·Schein) • (3)、组织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为了达成某 一共同目标的工作群体的集合。(杰克·邓肯 Jack Dancan) • (4)、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张德 )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跨学科性
组织行为学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和人 力资源管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应用性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为组织 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工具。
系统性
组织行为学强调对组织中人的行为进行全面、系 统的研究,以揭示其内在规律。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
• 人文性:组织行为学关注人的心理和行为,强调以人为本 的管理理念。
详细描述
实验法也是组织行为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 一,通过在一定条件下控制某些变量,观察 和测量组织成员的行为反应,从而揭示变量 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在实验中改变工作 条件或奖励方式,观察员工的工作绩效和行 为变化,进而探讨不同管理策略对员工行为 的影响。
案例研究法
总结词
通过对特定组织的深入调查和分析,了解组织内部成员的行为和互动方式。
织的竞争力,使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学科定义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中人 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旨在 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
研究领域
组织行为学涉及个体、群体和组 织层面的行为与心理,包括知觉、 沟通、领导力、激励、决策等。
应用价值
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人力资 源管理、团队建设等领域具有广 泛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组织 的竞争力。
展望
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组织行为学将更加注重跨文化、多样 性、创新等方面的研究。
技术影响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为组织行为学提供更多数据和实证支 持,推动该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组织变革与适应
面对全球经济和环境的不确定性,组织行为学将更加关注组织变革 与适应性的研究,以帮助组织更好地应对挑战。

第一章 导论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第一章  导论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二、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方法
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实证方法 组织行为学研究建立在大量的经验材料的分析基础上,在经过控制的条 件下收集数据,并采用合理严谨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测量和解释。具体方 法包括案例研究、现场调查、实验室试验、现场实验以及聚合定量评价 等方法。 (2)系统方法 系统方法是指全面地考虑因素,同时严谨地考虑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罗宾斯认为,系统研究是通过对事物之间关系的考察来解释其中的原因 和结构,并把结论建立在科学的论证之上。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5.群体心理学 群体心理学是研究结成群体的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社会心理 学分支。
二、社会学
1.社会关系 社会学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2.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是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 系。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三、管理学
1.职能学派 管理职能学派又称管理过程学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哈罗德· 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里奇提出的。 2.协作学派 职能学派说明了组织成员的基本行为规律是职能活动,但是该学派将组 织、组织目标、组织制度视为既定的前提,没有探讨组织如何形成、组 织目标如何产生、组织制度如何制定并能够得以实施。 3.决策学派 了解了组织成员参与协作的原因后,需要进一步了解如何通过管理措施 调整组织成员的行为,最终使得组织能够持续高效地运作。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组织行为学的现状
一、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发展
1.社会学理论的影响 (1)社会交换理论 (2)社会认知理论 (3)自我决定理论
2.研究对象的发展 (1)组织承诺 (2)职位外行为 (3)创造力与创新 (4)团队协作的有效性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组织行为学概述(PPT 29页)

组织行为学概述(PPT 29页)

三、当代对“新组织”的研究
“新组织”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网络化、扁平化、灵活性、多元化、全球化。
【案例1-2】 新通用“扁平化”重生
讨论题: 1.试分析通用公司的改革,它对你有什么启示? 2.你认为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才是最合理而有效的?
为什么? 3.你认为当今的企业在组织管理方面面临的巨大
挑战是什么?
返回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意义与方法
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及应用的意义 (一)从作为组织中个体的人的角度来讲,
能提高个人在组织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二)对于组织来讲,能提高组织绩效和组
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从作为组织中个体的人的角度来讲,能提高 个人在组织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一)组织行为学的萌芽阶段——初期实践 (工业革命~19世纪末)
(二)组织行为学的初期理论探索——“管理 运动”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
(三)组织行为学的兴起——“人群关系运动” (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
霍桑实验
(四)“行为科学”(behavior science ) 正式诞生
组织行为学
主编 王绚皓
副主编 陈王慧 张鑫琦 李向红
第一篇 组织行为学概述
【名人名言】
如果有一天早晨醒来,微软被大火烧了个精 光,给我20名最优秀的员工,一切马上就 可以重新开始。
——比尔·盖茨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导论
【教学目标】 1.组织和组织行为的概念 2.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3.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意义 5.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该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4.如果您还有什么问题感到困惑,请带着 这些问题继续组织行为学的学习和研究。本 书后续章节的精彩内容将澄清您的疑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主要用电脑来交流的今天,当我们走出家门走入工作时, 怎样才能像一个团队一样共同合作?怎样学会应付完成销 售额的压力?当我叫同事云帮忙的时候,她为什么不跟我 合作?为什么经理征询我的意见,但随后又不理睬我的建 议?
2020/8/18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为什么要学习组织行为学:七人分粥
▪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 是不够的。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
▪ 5. [美] Don Hellriegel : Organization Behavior,8th Edition (英),东北财经 大学出版社,1998。
▪ 6. [美] John W. Newstrom: Organization Behavior,10th Edition (英),机械 工业出版社,1998。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学习过程
▪ 一、组织行为学理论的演进 ▪ 二、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 ▪ 三、专题讲座(1-2次)
2020/8/18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考核方式
▪ 期中一次作业(10分) ▪ 平时成绩:含点名或小测试(20分) ▪ 期末考试:开卷或闭卷(70分)
曾国军
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 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 气。
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 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

导论
2020/8/18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第一章:导论
▪ 组织与组织行为 ▪ 组织行为学发展阶段 ▪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2020/8/18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回顾:管理者在哪里工作?
▪ 所谓“组织”(Organization) ,是由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 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2020/8/18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本学科的主要参考资料
▪ 1. 教材
▪ 2. 张德:《组织行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
▪ 3 .郑晓明:《组织行为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 4 .[美]彼得•德鲁克:《组织的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第1版。
▪ 专业化和分工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技术 进步、促进组织演进的动因。
▪ 任何组织均有一个合适的规模(SIZE)与范围 (SCOPE)。
▪ 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
▪ 规模收益和管理成本的边际比较决定了组织的有效规模。
2020/8/18
‹#›
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2020/8/18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为何要学习组织行为学:分工与协作
▪ 弥勒佛与韦陀 ▪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
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 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 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 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 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 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 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 旺。而韦陀铁面无私, 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 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 名贵宝剑,摘叶飞花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 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 好。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
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
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何制订这样一个有效的组织制度,
2020/8/18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何谓组织
曾国军
▪ 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 第一,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 ▪ 第二,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 ▪ 第三,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实现目标。
2020/8/18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组织有什么共性?
目的
2020/8/18
结构
人员
‹#›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引例
曾国军
▪ 张思源从大学毕业,情绪高涨地开始了他的新工作—— IBM的销售代表。最初的几个月,他忙得不可开交,参加 了大量的正式职业培训,了解它将负责销售的产品,还要 费力去理解他那个高深莫测、性情多变的新上司。这天晚 上,下班回家的思源满心困扰,辗转难眠。几周来他在工 作中留意观察,许多问题萦绕脑海:“为什么一些同事会 比另一些更成功?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组织在环境中生存
▪ 存在于组织之外并对组织产生一定影响作用的外部事物和 现象就构成通常所说的组织环境。
▪ PEST分析方法。 ▪ 组织拥有内外部环境。 ▪ 组织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成长。
2020/8/18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组织的演进
曾国军
▪ 竞争环境中,组织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它与环境(实际上是 利益相关者)的协调。
▪ 7. 余凯成等:《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 案例与练习》,大连理工大学 出版社。1999。
2020/8/18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组织行为
▪ 第一,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动的影响方式。
▪ 第二,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绩 效的影响。
2020/8/18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组织行为学
曾国军 zengguojun@
2020/8/18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现实的困惑
曾国军
▪ 为什么一些智商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往往不并不十分成 功?
▪ 许多高层管理者失败的原因:缺乏人际关系技能。
▪ 人的能力应如何界定,成功人士的可借鉴之处是什么?
2020/8/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