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分析)
2019年西宁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9年青海省西宁城区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Mn -55一、选择题(1~8小题每题1分,9~13小题每题2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果榨汁B.瓷碗破碎C.葡萄酿酒D.酒精挥发2.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B.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D.加油站内拨打或接听电话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5.右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C.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D.钛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CO2、CO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远处就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说明分子间间隔增大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8.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甲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乙、丙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将乙、丙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丙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而乙表面没有变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A.甲乙丙B.乙甲丙C.乙丙甲D.甲丙乙9.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 + 9O2 4CO2 + 2X + 6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A.X属于有机化合物B.X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C.X由碳、硫、氧三种元素组成D.X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该反应只涉及一种氧化物C.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种类均发生了改变D.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2 11.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12A.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B.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测定溶液的pH时,如果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测定结果一定偏大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14.(4分)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氦气;(2)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3)碳酸氢根离子;(4)标出硫酸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中考真题-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化学中考真题

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初中升学考试化学一、选择题(1----8小题,每题1分,9----13小题,每题2分,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果榨汁B.瓷碗破碎C.葡萄酿酒D.酒精挥发2.今年5月12日是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B.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D.加油站内拨打或接听电话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出液体体积B.滴加液体C.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D.蒸发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5.右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现在说法不正确的是()A.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C.钛原子的核内有22个质子D.钛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远处就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说明分子间间隔增大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8.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
甲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乙、丙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将乙、丙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丙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而乙表面没有变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A. 甲乙丙B. 乙甲丙C. 乙丙甲D. 甲丙乙9.为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特殊气味的乙硫醇,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6H2O。
2019年青海西宁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导语】中考频道⼩编提醒参加2019中考的所有考⽣,青海西宁2019年中考将于6⽉中旬陆续开始举⾏,青海西宁中考时间具体安排考⽣可点击进⼊“”栏⽬查询,请⼴⼤考⽣提前准备好准考证及考试需要的⽤品,然后顺顺利利参加本届初中学业⽔平考试,具体如下:为⽅便考⽣及时估分,中考频道将在本次中考结束后陆续公布2019年青海西宁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信息。
考⽣可点击进⼊青海西宁中考频道《、》栏⽬查看青海西宁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信息。
中考科⽬语⽂、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物、体育(各地区有所不同,具体以地区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
)考试必读可以在中考前⼀天下午去考场看看,熟悉⼀下考场环境。
确定去考场的⽅式,是坐公共汽车、出租车还是骑⾃⾏车等;确定去考场的⾏车路线。
在校内去考场的路上,⼀旦发⽣意外,要及时求助于监考⽼师或警察。
中考所⽤的2B铅笔、0.5mm⿊⾊墨⽔签字笔、橡⽪、垫板、圆规、尺⼦以及准考证等,都应归纳在⼀起,在前⼀天晚上就准备好,放⼊⼀个透明的塑料袋或⽂件袋中。
涂答题卡的2B铅笔要提前削好(如果是⾃动笔,要防⽌买到假冒产品)。
不要⾃⼰夹带草稿纸,不要把⼿机、⼩灵通等通讯⼯具带⼊考场,如果带了的话⼀定要关机(以免对⾃⼰造成影响)。
有些地区禁⽌携带⼿机等通讯⼯具进⼊考场,否则将以作弊论处。
中考化学为了能让⼴⼤考⽣及时⽅便获取青海西宁中考化学试卷答案信息,特别整理了《2019青海西宁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发布⼊⼝供⼴⼤考⽣查阅。
化学真题/答案[解析]专题推荐参加2019中考的考⽣可直接查阅各科2019年青海西宁中考试题及答案信息!考试须知⼀、考⽣凭《准考证》(社会⼈员须持准考证及⾝份证)提前15分钟进⼊指定试室(英语科提前20分钟)对号⼊座,并将《准考证》放在桌⼦左上⾓,以便查对。
考⽣除带必要的⽂具,如2B铅笔、⿊⾊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直尺、圆规、三⾓板、橡⽪外,禁⽌携带任何书籍、笔记、资料、报刊、草稿纸以及各种⽆线通讯⼯具(如寻呼机、移动电话)、电⼦笔记本等与考试⽆关的物品(数学科考试可带指定型号的计算器)。
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化学试卷(精品推荐)

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8小题每题1分,9-13小题每题2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果榨汁B.瓷碗破碎C.葡萄酿酒D.酒精挥发2.(1分)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B.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D.加油站内拨打或接听电话3.(1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出液体体积B.滴加液体C.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D.蒸发4.(1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5.(1分)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C.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D.钛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6.(1分)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CO2、CO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7.(1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远处就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说明分子间间隔增大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8.(1分)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甲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乙、丙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将乙、丙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丙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而乙表面没有变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A.甲乙丙B.乙甲丙C.乙丙甲D.甲丙乙9.(2分)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A.X属于有机化合物B.X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C.X由碳、硫、氧三种元素组成D.X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2分)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该反应只涉及一种氧化物C.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种类均发生了改变D.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211.(2分)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12.(2分)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B.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测定溶液的pH时,如果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测定结果一定偏大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13.(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14.(4分)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氦气。
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如果您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祝您成绩进步,学习愉快!2019年青海省西宁城区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物理化学试卷 化学卷(化学满分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Mn —55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8小题每题1分,9-13小题每题2分,共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水果榨汁B .瓷碗破碎C .葡萄酿酒D .酒精挥发 2.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防灾减灾是。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 B .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 C .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 D .加油站内拨打或接听电话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读出液体体积B .滴加液体C .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D .蒸发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5.右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 C .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 D .钛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 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A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C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 .CO 2、CO 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远处就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C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说明分子间间隔增大D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基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NaCl22 Ti 钛 47.878.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甲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乙、丙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将乙、丙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丙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而乙表面没有变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A .甲乙丙B .乙甲丙C .乙丙甲D .甲丙乙9.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 2H 5SH ),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 2H 5SH+9O 2=====点燃4CO 2+2X+6H 2O ,下列关于X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X 属于有机化合物 B .X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C .X 由碳、硫、氧三种元素组成 D .X 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0.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该反应只涉及一种氧化物C .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种类均发生了改变D .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2 11.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1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 .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B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 .测定溶液的pH 时,如果先将pH 试纸用水润湿,测定结果一定偏大D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甲 乙 丙 丁———一定条件氢原子第Ⅱ卷(非择题 共42分)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 14.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氦气 ; (2)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 (3)碳酸氢根离子 ; (4)标出硫酸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
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化学试题

2019年青海省西宁城区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物理化学试卷化学卷(化学满分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Mn—55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8小题每题1分,9-13小题每题2分,共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果榨汁B.瓷碗破碎C.葡萄酿酒D.酒精挥发2.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防灾减灾是。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B.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D.加油站内拨打或接听电话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出液体体积B.滴加液体C.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D.蒸发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5.右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C.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D.钛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CO2、CO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远处就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说明分子间间隔增大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基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8.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甲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乙、丙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将NaCl乙、丙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丙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而乙表面没有变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A .甲乙丙B .乙甲丙C .乙丙甲D .甲丙乙9.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 2H 5SH ),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 2H 5SH+9O 2=====点燃4CO 2+2X+6H 2O ,下列关于X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X 属于有机化合物 B .X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C .X 由碳、硫、氧三种元素组成 D .X 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0.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该反应只涉及一种氧化物C .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种类均发生了改变D .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2 11.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1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 .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B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 .测定溶液的pH 时,如果先将pH 试纸用水润湿,测定结果一定偏大D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第Ⅱ卷(非择题 共42分)甲 乙 丙 丁→一定条件氢原子 氧原子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 14.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氦气 ; (2)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 (3)碳酸氢根离子 ; (4)标出硫酸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
中考真题-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化学中考真题

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初中升学考试化学一、选择题(1----8小题,每题1分,9----13小题,每题2分,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果榨汁B.瓷碗破碎C.葡萄酿酒D.酒精挥发2.今年5月12日是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B.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D.加油站内拨打或接听电话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出液体体积B.滴加液体C.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D.蒸发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5.右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现在说法不正确的是()A.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C.钛原子的核内有22个质子D.钛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远处就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说明分子间间隔增大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8.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
甲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乙、丙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将乙、丙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丙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而乙表面没有变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A. 甲乙丙B. 乙甲丙C. 乙丙甲D. 甲丙乙9.为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特殊气味的乙硫醇,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6H2O。
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18.0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水果榨汁B. 瓷碗破碎C. 葡萄酿酒D. 酒精挥发2.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B. 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C. 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D. 加油站内拨打或接听电话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读出液体体积B. 滴加液体C. 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D. 蒸发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5.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 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C. 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D. 钛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C.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 CO2、CO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远处就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C.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说明分子间间隔增大D.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8.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甲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乙、丙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将乙、丙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丙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而乙表面没有变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A. 甲乙丙B. 乙甲丙C. 乙丙甲D. 甲丙乙9.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 24CO2+2X+6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A. X属于有机化合物B. X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C. X由碳、硫、氧三种元素组成D. X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该反应只涉及一种氧化物C. 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种类均发生了改变D. 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211.A.鉴别方法B.化学实验中“先”和“后”①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闻气味②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③区分氯化铵和氯化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①点燃可热性气体时:先验纯,后点燃②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盛放浓硫酸,后将水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③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先预热,后用外焰固定加热C.日常生活经验D.化学与人体健康①常用钢刷擦洗铝制品②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③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①缺铁会引起贫血症②食用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③用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烹调食物1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 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B.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 测定溶液的pH时,如果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测定结果一定偏大D.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13.()选项物质(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A H2(H2O)混合气体通入稀硫酸B Cu(NO3)2溶液(AgNO3)加入足量铜粉,过滤C CO2(HCl)混合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D CuO (Cu)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A B C D.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4.0分)14.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氦气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1-8小题每题1分,9-13小题每题2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1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水果榨汁
B. 瓷碗破碎
C. 葡萄酿酒
D. 酒精挥发
2. (1分)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
B. 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
C. 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
D. 加油站内拨打或接听电话
3. (1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读出液体体积
B. 滴加液体
C. 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
D. 蒸发
4. (1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5. (1分)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
C. 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
D. 钛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
6. (1分)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A.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B.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C.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CO2、CO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7. (1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远处就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C.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说明分子间间隔增大
D.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8. (1分)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甲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乙、丙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将乙、丙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丙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而乙表面没有变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乙丙甲
D. 甲丙乙
9. (2分)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 X属于有机化合物
B. X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C. X由碳、硫、氧三种元素组成
D. X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0. (2分)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该反应只涉及一种氧化物
C. 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种类均发生了改变
D. 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2
11. (2分)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