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十一(1):流通加工案例十一(2):食品的流通加工案例十一(3):联华
【精品】流通加工案例

【精品】流通加工案例
某公司专门从事加工销售食品,因为产品的特殊性,需要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特殊技术进行加工。
这种技术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进行,因此公司决定增加内部人力投入,提升加工质量和效率。
然而,公司本身只有一个加工厂,生产能力和场地有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公司组织管理较为松散。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公司决定采用流通加工的方式进行扩大生产规模。
流通加工案例中,公司所进行的就是分散性生产。
公司将产品分散到多个工厂进行加工,中间加入同步控制环节以保障品质,在加工结束后将产品运往中心工厂进行加工完善和并产量的最后环节,并进行质量检验和分类。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产品加工的效率,提升生产能力。
流通加工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带来更高的效益。
采用流通加工可以将制造成本降低,从而提高利润率。
在加工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工厂完成不同加工环节,根据不同工厂的特色和优势,使得产品的制造成本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
流通加工既可以满足客户的要求,又可以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获得更高的效益。
同时也可以提高公司的灵活性,快速适应市场变化,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流通加工在具体实施上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运输成本和时间、产品质量控制等瓶颈,但只要在具体操作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整,就一定能够实现流通加工的有效运作,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流通加工的案例

流通加工的案例最近几年,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流通加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流通加工是指将生产企业的产品通过流通企业进行集约化加工处理并重新投放市场的一种商业模式。
这种商业模式具有投资规模小、资金周转快、灵活性高等特点,已经在许多行业取得了成功的应用案例。
以食品行业为例,流通加工的模式在中国的食品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食品的流通加工主要体现在加工中原料的采购、加工、包装和销售环节上。
一家食品加工企业不一定要拥有自己的农田,可以通过与农场签订合同采购食材,进行加工后再销售。
这样可以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投资风险,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我国农产品流通加工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以苹果加工为例,苹果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但由于苹果的产量波动较大,导致了苹果价格的不稳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农民合作社采取了流通加工的模式,将苹果收购后进行加工,制作成果干、果酱等产品,再投放市场销售。
这样既能有效解决苹果价格波动的问题,又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此外,流通加工还可以推动不同地区的农产品产业链的整合,形成产业集群。
比如,江苏省南京市的茶叶产业集群,通过与茶叶生产企业进行合作,在茶叶的采摘、制作、包装等环节上进行优化和升级,提高了茶叶品质和附加值,使得南京市的茶叶产业成为中国茶叶产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流通加工的模式不仅在农产品流通加工领域得以应用,还可以应用于其他行业,比如服装、电子产品等。
通过流通加工,服装企业可以不用自己拥有生产线,只需与工厂签订代加工合同,进行产品设计、面料采购、加工、包装等环节。
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利润。
总而言之,流通加工的商业模式已经在我国的许多行业中取得了成功的应用案例。
通过这种模式,企业可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灵活性,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相信流通加工的模式在未来还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流通加工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食品加工厂(以下简称“加工厂”)与某农产品供应商(以下简称“供应商”)签订了一份长期合作协议,约定供应商向加工厂提供新鲜蔬菜,加工厂则负责对蔬菜进行加工、包装并销售。
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因流通加工环节产生纠纷,导致合作关系陷入僵局。
二、案情概述1. 合同约定:双方签订的合同中明确约定,供应商应按加工厂要求的时间、数量和质量提供蔬菜,加工厂负责对蔬菜进行清洗、切割、包装等加工,并支付加工费用。
2. 纠纷起因:在合作过程中,供应商提供的蔬菜质量不稳定,导致加工厂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多次停工待料的情况。
同时,加工厂在加工过程中对蔬菜的加工要求与供应商提供的蔬菜质量不符,导致加工出来的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
3. 争议焦点:- 供应商提供的蔬菜质量是否达到合同约定标准;- 加工厂的加工过程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产品要求;- 双方是否履行了合同约定的义务。
三、案件审理1. 审理过程:案件经法院审理,法院依法进行了证据交换、庭审调查、质证和辩论等程序。
2. 法院判决:- 供应商提供的蔬菜质量未达到合同约定标准,法院判决供应商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加工厂因此遭受的损失。
- 加工厂在加工过程中存在加工不当的情况,但未对消费者造成实际损害,法院判决加工厂承担相应责任,但责任比例较轻。
- 双方均履行了合同约定的义务,但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法院判决双方加强沟通,共同维护合作关系。
四、案例分析1. 合同履行:本案中,供应商和加工厂签订的合同明确约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但双方在履行过程中未能严格依照合同约定行事,导致纠纷产生。
2. 食品安全:食品加工企业作为食品生产者,应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确保加工出来的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3. 沟通协调: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应加强沟通,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避免因沟通不畅导致纠纷。
五、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六、启示1. 合作双方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确保合作顺利进行。
第六章流通加工

1 流通加工概述 2 流通加工的功能 3 流通加工的主要应用
分割 包 装
计量
分拣引导案例——上海联华的加工型物流运作模式
流通加工概述——流通加工的概念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流通加工的定义是:根据顾客的需要,在流通过 程中对产品实施的简单加工作业活动(如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 签、组装等)的总称。
户成本。 4)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 5)充分发挥各种输送手段的最高效率。 6)可实现废物再生、物资充分利用与综合利用,提高
物资利用率。 7)改变功能,增加商品价值,提高收益。
❖举例: 1、我国果蔬加工产业的现状
• 我国果蔬采收损耗率高达20%~30%,而发达国家只有 5%;我国农产品产后产值与采收自然产值之比为0.38:1 ,而美国与日本分别为3.7:1与2.2:1;我国90%以上的水 果用于鲜销,发达国家则用40%~70%的水果进行加工, 个别国家加工量占水果总产量的70%~80%。
五、木材的流通加工 六、煤炭及其他燃料的流通加工
(一)除矸加工 (二)为管道输送煤浆进行的加工 (三)配煤加工 (四)天然气、石油气的液化加工
七、平板玻璃的流通加工
平板玻璃由用户分散加工的材料利用率为6265%,而采用集中加工可提高到90%以上。
可以从生产企业直达加工中心,从而减少由于 分散加工与多次运输造成的破损率。
生鲜食品的 冷冻加工
分选加工
流通食品 加工的具 体项目
分装加工
农副产品的 精制加工
流通加工的主要应用——生产资料的流通加工
钢材的 流通加工
木材的 流通加工
机电产品的 流通加工
具有代表性的 生产资料的 流通加工
上海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的流通加工业务

上海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的流通加工业务上海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的流通加工业务上海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的流通加工业务生鲜食品的加工制品是连锁超市吸引顾客、提高顾客光顾的一个重要品类,但同时也是物料损耗最大和人力消耗最多、销售成本较高的商品品类。
所以很多大型连锁超市通过生鲜食品的加工强化自身的竞争力。
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根据生鲜产品的不同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直接配送,这是所有具备常温配送条件的生鲜产品所采用的方式。
第二是转配,如生鲜商品和部分半成品由于保鲜要求较高,需要快速配送,所以这类产品配送过程中一般不存在储存程序,在收货之后紧接着就是分拣和配货等工序。
第三是鲜加工,对初级产品进行初级加工,制成品加工和前道工序加工,其中存在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储存工序。
第四是果配送,对多个果菜品项进行系统配送,功能包括:检测、分拣、包装,净菜、配菜加工等,以减少蔬果的损耗和减少店铺包装工作量等。
正因为生鲜食品加工具有上述特点,所以生鲜食品的加工配送历来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
生鲜食品大部分要冷藏,所以其周转期必须缩短;生鲜食品保质期短,所以消费者对生鲜食品的色泽又要求很高,因此必须周转快,同时生鲜食品加工还涉及配料、加工和成本等问题,所以生鲜食品经营即是超市经营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它能够体现超市的差异化和个性化的经营特点,是地方超市发展壮大的一个支柱,也是超市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上海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的基本情况上海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有限公司是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属公司,于1999年12月在闸北区合资注册成立的,注册资本500万元。
公司主营生鲜食品的加工、配送和贸易。
公司拥有资产总额近3亿元,是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的生鲜加工配送企业,总占地面积22500,建筑面积36000,其中包括生产车间、冷库、配送场地、待发库、仓库、办公楼、生活楼等。
冷库容量8700吨,运输车辆46辆(其中24辆为制冷保温车)。
流通加工的案例

流通加工的案例流通加工是指将原材料或半成品通过一定的加工和处理,使之成为适合流通和消费的产品的过程。
流通加工的案例有很多,比如食品加工、服装加工、家具加工等等。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以食品加工为例,来介绍流通加工的过程和相关案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食品加工的流通加工案例。
食品加工是将农产品或者其他食材进行加工处理,制成各种食品产品,以便更好地进行流通和销售。
比如,将原料的农产品加工成各种方便食用的速冻食品,或者将食材加工成各种罐装食品等。
这样一来,原本需要在农产品产地进行销售的食材,可以通过加工后更便捷地进行流通和销售,不仅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也方便了消费者的购买和食用。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服装加工的流通加工案例。
服装加工是将面料或者服装原料进行裁剪、缝制、整烫等工艺加工,制成各种成衣产品。
这些成衣产品可以更便捷地进行流通和销售,不仅方便了消费者的购买和穿着,也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比如,将原料的面料加工成各种款式的衣服,再进行包装和标识,就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批发和零售,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家具加工的流通加工案例。
家具加工是将木材或其他家具原料进行切割、打磨、组装、上漆等工艺加工,制成各种家具产品。
这些家具产品可以更便捷地进行流通和销售,不仅方便了消费者的购买和使用,也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比如,将木材加工成各种家具,再进行包装和运输,就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批发和零售,满足消费者的家居需求。
总的来说,流通加工的案例有很多,不仅包括食品加工、服装加工、家具加工,还包括其他各种产品的加工。
通过流通加工,原材料或半成品可以更好地进行流通和销售,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
希望本文的案例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流通加工的过程和意义,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案例十一(1):流通加工案例十一(2):食品的流通加工案例十一(3):联华

案例十一(1):流通加工\案例十一(2):食品的流通加工\案例十一(3):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案例十一(1):流通加工阿迪达斯公司在美国有一家超级市场,设立了组合式鞋店,摆放着不是做好了的鞋,而是做鞋用的半成品,款式花色多佯,有6种鞋跟、8种鞋底,均为塑料制造的,鞋面的颜色以黑、白为主,搭带的颜色有80种,款式有百余种,顾客进来可任意挑选自己所喜欢的各个部位,交给职员当场进行组含。
只要10分钟,一双崭新的鞋便唾手可得。
这家鞋店昼夜营业,职员技术熟练.鞋子的售价与成批制造的价格差不多,有的还稍便宜些。
所以顾客络绎不绝,销售金额比邻近的鞋店多十倍。
在此案例中,体现了流通加工作业的哪些作用?案例十一(2):食品的流通加工食品的流通加工的类型种类很多。
只要我们留意超市里的货柜就可以看出,那里摆放的各类洗净的蔬菜、水果、肉末、鸡翅、香肠、咸菜等都是流通加工的结果。
这些商品的分类、清洗、贴商标和条形码、包装、装袋等是在摆进货柜之前就已进行了加工作业,这些流通加工都不是在产地,已经脱离了生产领域,进入了流通领域。
食品流通加工的具体项目主要有如下几种:(一)冷冻加工为了保鲜而进行的流通加工,为了解决鲜肉、鲜鱼在流通中保鲜及装卸搬运的问题,采取低温冻结方式的加工。
这种方式也用于某些液体商品、药品等。
(二)分选加工为了提高物流效率而进行的对蔬菜和水果的加工,如去除多余的根叶等。
农副产品规格、质量离散情况较大,为获得一定规格的产品,采取人工或机械分选的方式加工称为分选加工。
这种方式广泛用于果类、瓜类、谷物、棉毛原料等。
(三)精制加工农、牧、副、渔等产品的精制加工是在产地或销售地设置加工点,去除无用部分,甚至可以进行切分、洗净、分装等加工,可以分类销售。
这种加工不但大大方便了购买者,而且还可以对加工过程中的淘汰物进行综合利用。
比如,鱼类的精制加工所剔除的内脏可以制成某些药物或用作饲料,鱼鳞可以制高级粘合剂,头尾可以制鱼粉等;蔬菜的加工剩余物可以制饲料、肥料等。
流 通 加 工

2022/9/26
9
二、流通加工的作用
1.流通加工的作用
流通加工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方便流通,包括方便运输、方便储存、方便销售、方
便用户 2)提高了生产效益,也提高了流通效益 3)流通加工不但方便了用户购买和使用,还降低了用户
2022/9/26
16
三、流通加工的应用
(二)生产资料的流通加工
1.钢材的流通加工 剪板加工是指在固定地点设置剪板机,提供剪板服务的
过程;下料加工则是指设置各种切割设备,将大规格钢板 裁小或切裁成毛坯,以方便用户的服务过程。钢板的剪板 或下料加工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专业化的加工工艺多种多样 2)加工精度高,利于原材料的节约 3)集中加工 程度高 4)简化用户的生产环节
地设置加工点,去除其无用部分,甚至进行切分、洗净、 分装的加工作业,可以分类销售 。
2022/9/26
15
三、流通加工的应用
(一)食品的流通加工
4.分装加工 大多数生鲜食品的零售批量都较小,而为了保证高效输
送,出厂包装一般都较大,有的甚至采用了集合包装为了 便于销售,在销售地按所要求。的零售批量重新进行包装, 即大包装改小、散装改小包、运输包装改销售包装,这种 类型的作业过程称为分装加工 。
物流基础
流通加工
一、流通加工概述 二、流通加工的作用 三、流通加工的应用
一、流通加工概述
(一)流通加工的含义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l8354—2001)对流通 加工的定义是: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 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 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 注:流通加工作业多在配送中心、流通仓库、卡车终端等 物流场所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十一(1):流通加工\案例十一(2):食品的流通加工\案例十一(3):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案例十一(1):流通加工
阿迪达斯公司在美国有一家超级市场,设立了组合式鞋店,摆放着不是做好了的鞋,而是做鞋用的半成品,款式花色多佯,有6种鞋跟、8种鞋底,均为塑料制造的,鞋面的颜色以黑、白为主,搭带的颜色有80种,款式有百余种,顾客进来可任意挑选自己所喜欢的各个部位,交给职员当场进行组含。
只要10分钟,一双崭新的鞋便唾手可得。
这家鞋店昼夜营业,职员技术熟练.鞋子的售价与成批制造的价格差不多,有的还稍便宜些。
所以顾客络绎不绝,销售金额比邻近的鞋店多十倍。
在此案例中,体现了流通加工作业的哪些作用?
案例十一(2):食品的流通加工
食品的流通加工的类型种类很多。
只要我们留意超市里的货柜就可以看出,那里摆放的各类洗净的蔬菜、水果、肉末、鸡翅、香肠、咸菜等都是流通加工的结果。
这些商品的分类、清洗、贴商标和条形码、包装、装袋等是在摆进货柜之前就已进行了加工作业,这些流通加工都不是在产地,已经脱离了生产领域,进入了流通领域。
食品流通加工的具体项目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冷冻加工
为了保鲜而进行的流通加工,为了解决鲜肉、鲜鱼在流通中保鲜及装卸搬运的问题,采取低温冻结方式的加工。
这种方式也用于某些液体商品、药品等。
(二)分选加工
为了提高物流效率而进行的对蔬菜和水果的加工,如去除多余的根叶等。
农副产品规格、质量离散情况较大,为获得一定规格的产品,采取人工或机械分选的方式加工称为分选加工。
这种方式广泛用于果类、瓜类、谷物、棉毛原料等。
(三)精制加工
农、牧、副、渔等产品的精制加工是在产地或销售地设置加工点,去除无用部分,甚至可以进行切分、洗净、分装等加工,可以分类销售。
这种加工不但大大方便了购买者,而且还可以对加工过程中的淘汰物进行综合利用。
比如,鱼类的精制加工所剔除的内脏可以制成某些药物或用作饲料,鱼鳞可以制高级粘合剂,头尾可以制鱼粉等;蔬菜的加工剩余物可以制饲料、肥料等。
(四)分装加工
许多生鲜食品零售起点较小,而为了保证高效输送出厂,包装一般比较大,也有一些是采用集装运输方式运达销售地区。
这样为了便于销售,在销售地区按所要求的零售起点进行新的包装,即大包装改小包装,散装改小包装,运输包装改销售包装,以满足消费者对不同包装规格的需求,从而达到促销的目的。
此外,半成品加工、快餐食品加工也成为流通加工的组成部分。
这种加工形式,节约了运输等物流成本,保护了商品质量,增加了商品的附加价值。
如葡萄酒是液体,从产地批量地将原液运至消费地配制、装瓶、贴商标,包装后出售,既可以节约运费,又安全保险,以较低的成本,卖出较高的价格,附加值大幅度增加。
分析:1、对食品进行流通加工,其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与生产加工相比,流通加工有何特点?
案例十一(3):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
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是我国国内目前设备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总投资6000万元,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年生产能力20000吨,其中肉制品15000吨,生鲜盆菜、调理半成品3000吨,西式熟食制品2000吨,产品结构分为15大类约1200种生鲜食品;在生产加工的同时配送中心还从事水果、冷冻品以及南北货的配送任务。
连锁经营的利润源重点在物流,物流系统好坏的评判标准主要有两点: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
本案例(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就是其中在这两个方面都做得比较好的一个物流系统。
本案例中的软件系统,是由上海同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完成的。
生鲜商品按其秤重包装属性可分为:定量商品、秤重商品和散装商品,按物流类型分:储存型、中转型、加工型和直送型;按储存运输属性分:常温品、低温品和冷冻品;按商品的用途可分为:原料、辅料、半成品、产成品和通常商品。
生鲜商品大部分需要冷藏,所以其物流流转周期必须很短,节约成本;生鲜商品保值期很短,客户对其色泽等要求很高,所以在物流过程中需要快速流转。
两个评判标准在生鲜配送中心通俗的归结起来就是“快”和“准确”,本文下面分别从几个方面来说明一下联华生鲜配送中心是如何做的。
一、订单管理
门店的要货订单通过联华数据通讯平台,实时的传输到生鲜配送中心,在订单上制定各商品的数量和相应的到货日期。
生鲜配送中心接受到门店的要货数据后,立即生成到系统中生成门店要货订单,按不同的商品物流类型进行不同的处理:
1、储存型的商品:系统计算当前的有效库存,比对门店的要货需求以及日均配货量和相应的供应商送货周期自动生成各储存型商品的建议补货订单,采购人员根据此订单再根据实际的情况作一些修改即可形成正式的供应商订单。
2、中转型商品:此种商品没有库存,直进直出,系统根据门店的需求汇总按到货日期直接生成供应商的订单。
3、直送型商品:根据到货日期,分配各门店直送经营的供应商,直接生成供应商直送订单,并通过EDI系统直接发送到供应商。
4、加工型商品:系统按日期汇总门店要货,根据各产成品/半成品的BOM表计算物料耗用,比对当前有效的库存,系统生成加工原料的建议订单,生产计划员根据实际需求做调整,发送采购部生成供应商原料订单。
各种不同的订单在生成完成/或手工创建后,通过系统中的供应商服务系统自动发送给各供应商,时间间隔在10分钟内。
二、物流计划
在得到门店的订单并汇总后,物流计划部根据第二天的收货、配送和生产任务制订物流计划。
1、线路计划:根据各线路上门店的订货数量和品种,做线路的调整,保证运输效率。
2、批次计划:根据总量和车辆人员情况设定加工和配送的批次,实现循环使用资源,提高效率;在批次计划中,将各线路分别分配到各批次中。
3、生产计划:根据批次计划,制定生产计划,将量大的商品分批投料加工,设定各线路的加工顺序,保证和配送运输协调。
4、配货计划:根据批次计划,结合场地及物流设备的情况,做配货的安排。
三、储存型物流运作
商品进货时先要接受订单的品种和数量的预检,预检通过方可验货,验货时需进行不同要求的品质检验,终端系统检验商品条码和记录数量。
在商品进货数量上,定量的商品的进货数量不允许大于订单的数量,不定量的商品提供一个超值范围。
对于需要重量计量的进货,系统和电子秤系统连接,自动去皮取值。
捡货采用播种方式,根据汇总取货,汇总单标识从各个仓位取货的数量,取货数量为本批配货的总量,取货完成后系统预扣库存,被取商品从仓库仓间拉到待发区。
在待发区配货分配人员根据各路线各门店配货数量对各门店进行播种配货,并检查总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向上校核,如果商品的数量不足或其他原因造成门店的实配量小于应配量,配货人员通过手持终端调整实发数量,配货检验无误后使用手持终端确认配货数据。
在配货时,冷藏和常温商品被分置在不同的待发区。
四、中转型物流运作
供应商送货同储存型物流先预检,预检通过后方可进行验货配货;供应商把中转商品卸货到中转配货区,中转商品配货员使用中转配货系统按商品再路线再门店的顺序分配商品,数量根据系统配货指令的指定执行,贴物流标签。
将配完的商品采用播种的方式放到指定的路线门店位置上,配货完成统计单个商品的总数量/总重量,根据配货的总数量生成进货单。
中转商品以发定进,没有库存,多余的部分由供应商带回,如果不足在门店间进行调剂。
三种不同类型的中转商品的物流处理方式:
1、不定量需秤重的商品
设定包装物皮重;
由供应商将单件商品上秤,配货人员负责系统分配及其他控制性的操作;
电子秤秤重,每箱商品上贴物流标签。
2、定量的大件商品
设定门店配货的总件数,汇总打印一张标签,贴于其中一件商品上。
3、定量的小件商品(通常需要冷藏)
在供应商送货之前先进行虚拟配货,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