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
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

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第一章:认识习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习惯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良好习惯的认识和追求。
二、教学内容1. 习惯的定义: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模式。
2. 习惯的重要性:影响个人成长和成功的关键因素。
3. 良好习惯的培养:如何养成积极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活动1. 讨论习惯的定义: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习惯的理解和例子。
2. 观看相关视频:播放关于习惯的短片,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习惯的影响。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良好习惯的培养方法,并分享自己的经验。
四、教学评价1.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2. 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制定自己的良好习惯计划,并提交作业。
第二章:时间管理习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制定和遵守时间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合理安排时间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制定时间表:如何制定合理的时间表,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3. 遵守时间表:如何坚持按照时间表行动,克服拖延症。
三、教学活动1. 时间管理重要性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时间管理的认识和体会。
2. 制定时间表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表。
3. 分享时间管理经验:邀请学生分享自己遵守时间表的成功经验。
四、教学评价1.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时间管理能力的提升。
2. 时间表执行评价:评价学生按照时间表行动的情况,以及拖延现象的改善。
第三章:学习习惯一、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对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的影响。
2. 学习计划的制定:如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3. 学习方法的掌握:如何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成果。
三、教学活动1. 学习习惯重要性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学习习惯的认识和体会。
2. 学习计划制定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
一年级新生开学第一课班主任教案:习惯的养成(养成教育)

一年级新生开学第一课班主任教案:习惯的养成(养成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四、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必要性。
3. 实例分享:教师分享一些成功案例,让学生看到良好学习习惯带来的好处。
4. 方法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如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等。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习惯,互相学习,互相监督。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成长意义。
7. 课后作业: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在家长的帮助下监督执行。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观察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
第二课时: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四、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培养自主生活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必要性。
3. 实例分享:教师分享一些成功案例,让学生看到良好生活习惯带来的好处。
4. 方法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培养自主生活能力,如按时作息、讲究卫生等。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生活习惯,互相学习,互相监督。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成长意义。
7. 课后作业:学生制定自己的生活习惯计划,并在家长的帮助下监督执行。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观察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情况。
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

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第一章:认识习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习惯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习惯的认知和自我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习惯的定义: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模式。
2. 习惯的重要性:影响身心健康、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3. 习惯的分类:好习惯和坏习惯。
三、教学活动1. 讨论:学生分享对习惯的理解和经历。
2. 案例分析:分析好习惯和坏习惯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3. 小组讨论:如何培养好习惯和改掉坏习惯。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习惯的认知程度。
2. 学生对习惯重要性的理解。
第二章:培养学习习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习习惯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学习习惯的影响因素:时间管理、注意力集中、学习方法等。
三、教学活动1. 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困惑。
2. 方法分享:教师分享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3. 行动计划: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学习习惯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学习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第三章:培养健康生活习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健康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睡眠等。
2. 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学活动1. 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健康生活习惯和困惑。
2. 健康知识讲解:教师讲解健康生活的相关知识。
3. 行动计划:学生制定自己的健康生活计划。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健康生活习惯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健康生活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第四章:培养社交习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交习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1. 社交习惯的影响因素:沟通技巧、礼貌、合作能力等。
三、教学活动1. 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社交习惯和困惑。
2. 角色扮演: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练习社交技巧。
3. 行动计划:学生制定自己的社交计划。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社交习惯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际社交中的表现。
第五章:培养自我管理习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我管理习惯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

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
二、教学内容1. 学习习惯的定义与重要性。
2.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
3. 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学习习惯的定义与重要性。
2. 主体讲解:介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
3. 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
4. 总结:强调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坚持养成。
四、课后作业1. 列举出自己的不良学习习惯,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制定学习计划,并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二、教学内容1. 生活习惯的定义与重要性。
2. 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方法。
3. 自我管理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生活习惯的定义与重要性。
2. 主体讲解:介绍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方法。
3. 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4. 总结:强调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坚持养成。
四、课后作业1. 列举出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制定生活计划,并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相处。
二、教学内容1. 行为习惯的定义与重要性。
2.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
3. 与人相处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行为习惯的定义与重要性。
2. 主体讲解:介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
3. 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练习。
4. 总结:强调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坚持养成。
四、课后作业1. 列举出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并提出改进措施。
2. 与人相处的实例分析,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了解营养均衡的知识。
二、教学内容1. 饮食习惯的定义与重要性。
2. 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方法。
3. 营养均衡的知识。
一年级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

一年级习惯养成样本课程教案全册第一课进办公室教学目标:做到进出学校办公室懂礼貌、讲礼仪。
教学过程:一、明确要求正确的做法:1 进办公室前应喊“报告”,如果门关着,要轻轻敲门,老师允许后才能进入。
2 进办公室时应先向老师问好,再走到要找的老师跟前讲话。
与老师说话时先叫“老师”再说事情。
3 离开办公室时,应向老师道声“再见”或“谢谢”然后离去,并随手关门。
4 办公室内如暂时没有人,应立即退出,不能随便乱动老师的东西。
二、练一练:分组联系进出办公室的礼仪。
三、评一评:第二课互相帮助教学目标:生活在集体中,同学们都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教学过程;一、明确要求:正确的做法:1 当看到同学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有了困难时,应热情主动地给予帮助。
2 为贫困地区、受灾地区的小朋友捐款、捐物,献爱心。
二、说一说:1 你得到别人的关心帮助时,有什么感受?2 当你得知自己的同桌不舒服应该怎么做呢?3 你帮助同学做过那些事?心情如何?三、读一读:生活集体里,大家在一起。
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
“谢谢同学们!”“不谢,别客气。
”你我同进步,友情记心里。
四、写一写:把你帮助同学和同学帮助你的事记在日记本上。
五、评一评:你能做到什么?在选中的格中画“√”第三课红领巾胸前飘教学目标:少先队员要知道爱护红领巾,庄重场合佩戴红领巾,在适当的场合敬队礼。
教学过程:一、记一记:1 参加学校集会和各种少先队活动时要佩戴红领巾。
2 在升降国旗、班队花、献花、扫墓时要敬队礼。
3 知道队礼的意义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并学会敬标准的队礼。
4 要经常清洗红领巾,保持干净平整。
5 不随意将红领巾移为它用,定期更换红领巾。
二、练一练:你敬的队礼规范吗?自己练一练。
三、想一想:他们做的对吗?为什么?镜头一:体育课后,小明满头大汗,拿出红领巾擦汗。
镜头二:下课后一些同学在玩捉迷藏,有一位同学用红领巾蒙住了眼睛。
镜头三:上学时,有的队员没把红领巾戴在胸前,而把红领巾放在兜里。
一年级上册养成教育校本教案全

一年级上册养成教育校本教案一、教学目标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自律自强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美好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周: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了解学校的基本规则。
第三周:培养学生礼貌待人,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第五周:培养学生遵守体育活动规则,增强体质。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学校规则和行为准则,让学生明确知道该怎么做。
2. 示范法:教师以身作则,示范良好行为,引导学生模仿。
3. 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遵守规则。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共同制定规则。
四、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评价其遵守规则的情况。
2. 课堂参与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其学习态度。
3. 作品展示评价:让学生提交相关作品,评价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辅助教学。
2. 教学视频:收集相关教学视频,用于情境教学。
3. 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小红花、奖杯等,用于激励学生。
4. 学生作品展示:设置展示区,用于展示学生的作品。
六、教学活动设计第六周: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体育活动规则,增强体质。
活动一:学习体育规则1. 教师讲解体育活动的基本规则,如排队、不推不挤、遵守游戏规则等。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体育规则。
活动二:实践体育规则1. 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如跳绳、踢毽子等。
2. 教师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活动规则,如排队、不推不挤等。
3. 学生相互监督,确保大家都遵守规则。
活动三:总结与奖励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让学生认识到遵守体育规则的重要性。
七、教学活动设计第七周: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增强安全意识。
活动一:学习交通规则1. 教师讲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走斑马线等。
一年级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

一年级习惯养成校本课程教案全册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作息习惯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养成按时起床、按时就寝的良好习惯。
1.2 教学内容:讲解作息习惯对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的影响。
讨论如何养成按时起床、按时就寝的习惯。
分享合理安排课余时间的方法和技巧。
1.3 教学活动:作业布置:制定个人作息时间表,监督自己按时起床、按时就寝。
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饮食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培养学生养成按时用餐、不挑食、不浪费食物的良好习惯。
2.2 教学内容:讲解饮食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讨论如何养成按时用餐、不挑食、不浪费食物的习惯。
介绍营养均衡的概念,分享如何做到饮食多样化。
2.3 教学活动:作业布置:制定个人饮食计划,监督自己按时用餐、不挑食、不浪费食物。
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培养学生养成专注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主动复习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2 教学内容:讲解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讨论如何养成专注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主动复习的习惯。
分享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活动:作业布置: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监督自己专注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主动复习。
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礼仪习惯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养成礼貌待人、守时守信、注意个人形象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场合的礼仪要求,提高社交能力。
4.2 教学内容:讲解礼仪习惯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讨论如何养成礼貌待人、守时守信、注意个人形象的习惯。
介绍不同场合的礼仪要求,分享如何做到得体大方。
4.3 教学活动:作业布置:制定个人礼仪计划,监督自己在不同场合遵守礼仪要求。
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保习惯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5.2 教学内容:讲解环保习惯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讨论如何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小学一年级学习习惯养成计划教案

小学一年级学习习惯养成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哪些是好的学习习惯。
2、帮助学生逐步养成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爱护书籍等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明确各项学习习惯的具体要求和标准。
(2)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实践和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2、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接受这些学习习惯,并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2)针对个别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进行有效的纠正和引导。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2、示范法:教师通过自身示范,展示正确的学习习惯。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心得。
4、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实践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引出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例如:“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有两个小朋友,一个叫小明,一个叫小红。
小明每天放学回家就先玩,作业总是拖到很晚才写,而且写得很潦草。
小红呢,一回家就先认真完成作业,然后再去玩。
结果,考试的时候,小红考了高分,小明却考得很差。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2、讲解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容(15 分钟)(1)按时完成作业向学生强调按时完成作业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这是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表现。
告诉学生每天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不拖拉、不抄袭。
(2)认真听讲讲解认真听讲的方法,如眼睛看着老师、耳朵认真听、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等。
告诉学生只有认真听讲,才能学到知识。
(3)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多问为什么,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引导学生遇到问题要先自己思考,不要马上问别人。
(4)爱护书籍教育学生要爱护自己的课本和作业本,不随意撕毁、乱画。
让他们知道书籍是知识的源泉,要好好珍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习惯养成样本课程教案全册第一课进办公室教学目标:做到进出学校办公室懂礼貌、讲礼仪。
教学过程:一、明确要求正确的做法:1 进办公室前应喊“报告”,如果门关着,要轻轻敲门,老师允许后才能进入。
2 进办公室时应先向老师问好,再走到要找的老师跟前讲话。
与老师说话时先叫“老师”再说事情。
3 离开办公室时,应向老师道声“再见”或“谢谢”然后离去,并随手关门。
4 办公室内如暂时没有人,应立即退出,不能随便乱动老师的东西。
二、练一练:分组联系进出办公室的礼仪。
三、评一评:自己做的如何?在相应的格内画“√”。
第二课互相帮助教学目标:生活在集体中,同学们都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教学过程;一、明确要求:正确的做法:1 当看到同学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有了困难时,应热情主动地给予帮助。
2 为贫困地区、受灾地区的小朋友捐款、捐物,献爱心。
二、说一说:1 你得到别人的关心帮助时,有什么感受?2 当你得知自己的同桌不舒服应该怎么做呢?3 你帮助同学做过那些事?心情如何?三、读一读:生活集体里,大家在一起。
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
“谢谢同学们!”“不谢,别客气。
”你我同进步,友情记心里。
四、写一写:把你帮助同学和同学帮助你的事记在日记本上。
五、评一评:你能做到什么?在选中的格中画“√”第三课红领巾胸前飘教学目标:少先队员要知道爱护红领巾,庄重场合佩戴红领巾,在适当的场合敬队礼。
教学过程:一、记一记:1 参加学校集会和各种少先队活动时要佩戴红领巾。
2 在升降国旗、班队花、献花、扫墓时要敬队礼。
3 知道队礼的意义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并学会敬标准的队礼。
4 要经常清洗红领巾,保持干净平整。
5 不随意将红领巾移为它用,定期更换红领巾。
二、练一练:你敬的队礼规范吗?自己练一练。
三、想一想:他们做的对吗?为什么?镜头一:体育课后,小明满头大汗,拿出红领巾擦汗。
镜头二:下课后一些同学在玩捉迷藏,有一位同学用红领巾蒙住了眼睛。
镜头三:上学时,有的队员没把红领巾戴在胸前,而把红领巾放在兜里。
镜头四:有的同学的红领巾已经破成一条一条的了还不更换。
这样的事你做过吗?如果做了,你打算怎么办?四、评一评:班里哪些队员的红领巾最整洁?哪些队员的红领巾系得最漂亮?哪些队员的队礼敬得最规范?第四课爱护学校公物教学目标:小学生要从小养成爱护公物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一、明确做法:1 不在课桌椅上乱写乱画,搬动桌椅时动作要轻。
2 不经过老师允许,不能在黑板上乱写、乱画,不乱动教具。
3 爱护墙壁、墙报,不乱涂乱抹。
二、读一读:博爱童谣学习生活设施全,桌椅教具日日伴。
服务大家公共物,文明使用倍爱护。
三、评一评:1 在相应的格内画“√”2 小刚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出示插图)第五课文明上厕所教学目标:爱护厕所内的设施,知道上厕所也要讲文明。
教学过程:一、明确做法:1 进出厕所时,要用手轻轻推门,避免与人相撞。
2 用手轻轻开、关水龙头,大小便后及时冲刷便池。
不在墙上乱写乱画。
3 在厕所内不打闹、不捉迷藏。
4 在公共厕所内要文明礼让,守秩序。
二、说一说:按上面要求做,有什么好处?三、做一做:为学校厕所做一张告示牌,如爱护公物、请别踢我......四、评一评:在选定格内画“√”第六课小伙伴到我家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如何在家里招待小伙伴。
教学过程:一、导入:如果有小伙伴到你家来玩儿,你会招待他吗?二:明确做法1 首先要向家长介绍小伙伴。
2 拿出饮料和零食、玩具与小伙伴分享。
3 与小伙伴一起学习或游戏。
4 小伙伴告别时要送到门口互道“再见”,并欢迎下次再来。
三、记一记:不要过分炫耀小伙伴没有的物品,也不要小气舍不得拿出饮料和零食、玩具与小伙伴分享。
四、演一演:模仿小伙伴到你家做客,学着招待小伙伴,注意自己的说话语气和动作。
五、读一读:博爱童谣今天同学到我家,热情友好招待他。
一起游戏一起玩,团结友爱人人夸。
六、评一评:你是否能热情主动地招待小伙伴?给相应的小旗涂上红色。
做得好做得一般还需努力第七课餐桌上讲礼貌教学目标:学会一般的就餐规矩,懂得餐桌上的礼仪,强化家庭美德和个人用餐形象。
教学过程:一看图评议:这些小朋友做的对吗?(1)不等别人入座自己先吃。
(2)让长辈先吃。
(3)抢菜、乱翻菜。
(4)面向餐桌打喷嚏。
(5)当众惹人倒胃口。
(6)主动摆碗筷。
正确的做法:1 主动帮助家长擦桌子、摆碗筷、端菜,等人到齐才能用餐。
2 请长辈先夹菜。
3 不抢菜,不在菜盆中乱翻,不碰翻桌上的盘子、杯子。
4 打喷嚏、咳嗽应面朝餐桌后面,拿手帕或餐巾遮住口鼻。
5 在餐桌上不要当众提到“好难吃”、“上厕所”之类的词,以免别人倒胃口。
二、练一练:分小组练一练餐桌上应注意的礼仪。
三、读一读:博爱童谣小弟弟,别淘气,餐桌上,讲礼仪。
饭菜帮助摆放好,吃饭要等人到齐。
吃菜不能胡乱翻,别朝桌面打喷嚏。
小弟弟,笑嘻嘻,餐桌礼仪我牢记。
四、评一评:第八课学会认错教学目标:知道做错事后道歉的礼仪,知错就改。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做错事,如果不小心做了错事,怎么办呢?二、读一读:老舍认错著名作家老舍上小学时,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有一年三月,又到放风筝的好季节,老师让大家以《诚实的孩子》为题写一篇作文,当堂交卷。
老舍很快就写完了,他的同桌却一个字也写不出。
同桌悄悄地请老舌帮他写一篇,然后一起去放风筝。
第二天,老师表扬同桌的作文进步很大,还把同桌的作文念给全班同学听,老师不仅鼓励大家写好作文,还鼓励大家做一个诚实的受人欢迎的好孩子。
听到这儿,老舍不禁低下了头。
下课了,老舍想到不该欺骗老师,便红着脸向老师说明了情况。
老师并没有批评他,摸着老舍的头说:“有错就改也是好孩子。
”正确的做法:1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弥补,用实际行动取得别人的谅解。
2 要真诚地道歉,面对面说:“××对不起,我错了。
”用真诚取得别人的原谅。
3 如果自己做错了事别人不知道,应即使向老师或家长诚实汇报。
4 要敢于承认错误、说实话,不把错误推给他人,知错就改。
三、议一议:认错有什么好处,不认错有什么坏处?四、评一评:在相应的格中画“√”第九课长辈为先我为后教学目标:懂得在家、在外面把方便让给长辈,从小做有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过程:一、读一读:孔融让梨古代东汉时候,有个孩子叫孔融。
他有七个兄弟,他排第六。
在他4岁的时候,爸爸妈妈拿梨给他们兄弟吃时,孔融总是拿最小的。
有一次,爸爸见孔融又拿了只最小的梨,就问他为什么拿小的。
孔融说:“哥哥大,我小,当然各个应该吃大的,我该吃小的了。
”爸爸妈妈表扬他懂事、有礼貌,常把他懂礼貌的事讲给人家听,孔融让梨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
交流:读了《孔融让梨》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二、明确做法1 在家、出门在外,要把方便让给长辈。
2 吃东西时先请长辈吃,然后自己再吃。
3 在公共汽车上,见到老人要主动让座。
三、想一想:如果你是他(她),你会这样做?1 吃晚饭时,小军见到菜上齐了,不等父母坐好,自己就先吃了起来。
2 家里来了客人,明明拿了一个小一点的桔子给客人,自己却拿了一个大的。
3 今天班里有许多老师来听课。
下课了,亮亮就第一个开门冲出教室去玩。
四、议一议:在家、出门在外,为什么要长辈优先呢?五、评一评:第十课称呼长辈有讲究教学目标:学会使用正确的称呼。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生活中,同学们除了要接触家里人外,还要接触亲戚、朋友、邻居、陌生人(服务员、售货员等)。
用正确的称呼,可以使自己不失礼,给人留下好印象。
二、学习称呼;(一)家人的称呼:爸爸的父亲称爷爷(祖父),爸爸的母亲称奶奶(祖母),妈妈的父亲称姥爷(外公),妈妈的母亲称姥姥(外婆)。
爸爸的兄弟称叔伯,爸爸的姐妹称姑姑,妈妈的兄弟称舅舅,妈妈的姐妹称姨妈。
此外还有许多对家人的称呼,你还知道哪些?(二)邻居、父母朋友及其年龄相仿的称叔叔、阿姨。
三、想一想:你应该这样说?然后动笔填一填。
1 妈妈让你买份报纸,到了报亭,你应说:___________________。
2 到了爸爸单位,见到爸爸的同事,你应说:_________________。
3 回家的路上,遇到邻居,你应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议一议:他们做得对不对?1 小明来到冷饮店,一进门便喊:“喂!买盒冰淇淋。
”2 小红见到对面走来的邻居,低头装做没看见。
3 有的同学见到不教自己的老师,毫不理睬。
五、评一评:给相应的小星星涂上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