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的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急性髓性白血病PPT演示课件全文

• (3)在诱导缓解治疗及巩固治疗后非格司亭(G-CSF)或莫拉司亭(GMCSF)可缩短骨髓抑制期减少感染,保证强化疗的顺利实施。
• (4)需用血制品时用少白细胞的成分红细胞或照射血减少同种免疫反应,有 利于BMT。血小板过低可输浓缩血小板,每天可给4~6U(400ml全血中所获 血小板为1U)。最好使血小板维持在30×10/L以上。粒细胞过低,可考虑输 浓缩白细胞。因粒细胞寿命仅数小时。疗效不确切。
• (5)开始化疗10~14天时约10%儿童AML发生“回盲综合征”,需禁食, 应用以抗G-菌为主的广谱抗生素。
• (6)积极防治继发感染:坚持口腔、会阴部及皮肤清洁护理。当粒细胞 ≤0.5×10/L时应给予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 3.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要病史
•
患者,623床 ,孙文英,女,80岁 住院号105012 已婚 ,文盲,农民,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疾病查房
.
定义
•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是髓系造血干/祖细胞恶性疾病。以骨髓与 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髓性细胞异常增生为主要特 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发热、脏器 浸润、代谢异常等,多数病例病情急重,预后凶 险,如不及时治疗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占小儿白 血病的30%。在分子生物学改变及化疗反应方面 儿童AML与成人(<50岁)相似。婴幼儿的AML 比成人易发生髓外白血病。
.
治疗
• 1.化疗 • (1)诱导缓解治疗柔红霉素(DNR)、伊达比星(去甲氧柔红霉
素)、阿柔比星(阿克拉霉素)、米托蒽醌(Mito)、鬼臼类(依托 泊苷和替尼泊苷)、阿霉素(多柔比星)、高三尖杉酯碱、安吖定 (AMSA,胺苯吖啶)、硫鸟嘌呤(6-TG)等。 • (2)巩固治疗目前认为早期强化,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Ara-C), 可减少后期复发。研究表明在诱导治疗后第10天即用大剂量阿糖胞苷 (HD-Ara-C)优于14~21天,能提高无病生存率。方法大剂量阿糖 胞苷(HD-Ara-C)2g/m,每12小时1次,静脉注射,6次。或联合蒽 环类、安吖定(胺苯吖啶)、米托蒽醌、鬼臼毒等药物进行强烈序贯 治疗,或与有效的诱导方案交替应用,每个疗程4周,共6个疗程(即 六个月)。 • (3)维持治疗是否有延长AML缓解生存的作用,目前尚无最终定论。
• (4)需用血制品时用少白细胞的成分红细胞或照射血减少同种免疫反应,有 利于BMT。血小板过低可输浓缩血小板,每天可给4~6U(400ml全血中所获 血小板为1U)。最好使血小板维持在30×10/L以上。粒细胞过低,可考虑输 浓缩白细胞。因粒细胞寿命仅数小时。疗效不确切。
• (5)开始化疗10~14天时约10%儿童AML发生“回盲综合征”,需禁食, 应用以抗G-菌为主的广谱抗生素。
• (6)积极防治继发感染:坚持口腔、会阴部及皮肤清洁护理。当粒细胞 ≤0.5×10/L时应给予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 3.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要病史
•
患者,623床 ,孙文英,女,80岁 住院号105012 已婚 ,文盲,农民,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疾病查房
.
定义
•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是髓系造血干/祖细胞恶性疾病。以骨髓与 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髓性细胞异常增生为主要特 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发热、脏器 浸润、代谢异常等,多数病例病情急重,预后凶 险,如不及时治疗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占小儿白 血病的30%。在分子生物学改变及化疗反应方面 儿童AML与成人(<50岁)相似。婴幼儿的AML 比成人易发生髓外白血病。
.
治疗
• 1.化疗 • (1)诱导缓解治疗柔红霉素(DNR)、伊达比星(去甲氧柔红霉
素)、阿柔比星(阿克拉霉素)、米托蒽醌(Mito)、鬼臼类(依托 泊苷和替尼泊苷)、阿霉素(多柔比星)、高三尖杉酯碱、安吖定 (AMSA,胺苯吖啶)、硫鸟嘌呤(6-TG)等。 • (2)巩固治疗目前认为早期强化,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Ara-C), 可减少后期复发。研究表明在诱导治疗后第10天即用大剂量阿糖胞苷 (HD-Ara-C)优于14~21天,能提高无病生存率。方法大剂量阿糖 胞苷(HD-Ara-C)2g/m,每12小时1次,静脉注射,6次。或联合蒽 环类、安吖定(胺苯吖啶)、米托蒽醌、鬼臼毒等药物进行强烈序贯 治疗,或与有效的诱导方案交替应用,每个疗程4周,共6个疗程(即 六个月)。 • (3)维持治疗是否有延长AML缓解生存的作用,目前尚无最终定论。
急性白血病健康宣讲PPT课件

急性白血病的预防和保持 健康的方法
急性白血病的预防和保持健康的方法
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饮食 习惯、定期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充足的 睡眠等。 提高免疫力:接种疫苗,加强身体免疫 系统的抵抗力。
急性白血病的预防和保持健康的方法
注意辐射防护:避免长时间接触高浓度 辐射,如电离辐射、紫外线等。
急性白血病的康复护理
急性白血病的康复护理
定期进行复查:定期检查血液指标、体 格检查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及时了解 疾病的进展情况。 密切与医生合作: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按时服药,并及时报告任何不适症状 。
急性白血病的心理支持
急性白血病的心理支持
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与身边的亲人 和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获得情 感上的支持。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如情绪失控、焦虑 、抑郁等情况,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 询师的帮助。
总结
总结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疾病,但 通过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和健康维护, 我们可以增加康复的机会和提高生活质 量。
注意预防、正确认识疾病和积极治疗是 关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寻求支持 有助于康复和心理健康。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急性白血病健康宣讲 PPT课件
目录 引言 什么是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法 急性白血病的预防和保持健康的方法 急性白血病的康复护理 急性白血病的心理支持 总结
引言
引言
急性白血病概述:急性白血病是一种白 血病的亚型,它通常进展迅速,并且需 要及时治疗。 本课件旨在提供关于急性白血病的基本 信息,以及如何保持健康和预防该病的 方法。
什么是急性白血病
什么是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的定义:急性白血病是一种 由白血病细胞过度增殖导致的血常血细胞。
《白血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心理支持
白血病患者需要心理支持,家属和医 护人员应给予关心和鼓励。
预防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感染源 ,注意口腔、皮肤等部位的卫生。
合理饮食
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保 证营养摄入。
适度运动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度的运动,增 强体质和免疫力。
白血病病人的生活指导
休息与活动
用药指导
根据病情调整休息和活动时间,避免过度 劳累。
监测病情
密切监测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 并处理异常情况。
03
白血病病人的常见症状及处理
发热的处理
总结词:及时降温
详细描述:白血病患者发热时,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使用冰袋、温水擦浴等 物理方法降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
出血的处理
总结词:压迫止血
详细描述:对于出血症状,应采取压迫止血的方法,如牙龈出血可用棉球压迫,鼻出血可用棉球塞住鼻孔等。同时,应保持 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外伤。
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保 证病人获得足够的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
避免刺激性食物
避免给病人食用辛辣、油 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 重病情。
保持口腔卫生
督促病人保持口腔卫生, 避免口腔感染等并发症的 发生。
日常护理
预防感染
规律作息
保持病房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预防 病人发生感染。
督促病人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 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如感 染、出血等。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病人应对 手术和康复过程中的情绪压力
。
康复期的护理
定期复查
指导病人定期进行复查,监测 病情变化。
生活方式调整
指导病人调整生活方式,如保 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
白血病患者需要心理支持,家属和医 护人员应给予关心和鼓励。
预防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感染源 ,注意口腔、皮肤等部位的卫生。
合理饮食
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保 证营养摄入。
适度运动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度的运动,增 强体质和免疫力。
白血病病人的生活指导
休息与活动
用药指导
根据病情调整休息和活动时间,避免过度 劳累。
监测病情
密切监测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 并处理异常情况。
03
白血病病人的常见症状及处理
发热的处理
总结词:及时降温
详细描述:白血病患者发热时,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使用冰袋、温水擦浴等 物理方法降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
出血的处理
总结词:压迫止血
详细描述:对于出血症状,应采取压迫止血的方法,如牙龈出血可用棉球压迫,鼻出血可用棉球塞住鼻孔等。同时,应保持 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外伤。
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保 证病人获得足够的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
避免刺激性食物
避免给病人食用辛辣、油 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 重病情。
保持口腔卫生
督促病人保持口腔卫生, 避免口腔感染等并发症的 发生。
日常护理
预防感染
规律作息
保持病房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预防 病人发生感染。
督促病人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 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如感 染、出血等。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病人应对 手术和康复过程中的情绪压力
。
康复期的护理
定期复查
指导病人定期进行复查,监测 病情变化。
生活方式调整
指导病人调整生活方式,如保 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可以通过组织讲座或发放资料进行教育。
如何支持家庭?
提供情感支持
倾听家庭的担忧和情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帮助家庭减轻心理负担。
如何支持家庭?
协助寻找资源
帮助家庭寻找社会资源和支持小组,以获得更多 的帮助。
可以向社会工作者或相关机构咨询。
谢谢观看
由于正常血细胞减少,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 症。
如何进行护理?
如何进行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和体温, 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及时的监测可以帮助识别并发症,确保患者 安全。
如何进行护理? 营养支持
提供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以帮助维持能 量和营养状态。
必要时可以考虑使用营养补充剂。
在医生指导下,确保患者接种必要的疫苗, 以增强免疫力。
有些疫苗可能需要推迟接种时间。
何以预防并发症?
科学管理并发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 划,预防常见并发症。
例如,针对贫血可以使用红细胞生成刺激剂 。
如何支持家庭?
如何支持家庭?
增强家庭教育
为家庭提供关于疾病、护理和治疗的知识,以便 更好地照顾患者。
如何进行护理? 心理支持
为患者和家庭提供心理支持,以应对疾病带 来的焦虑和压力。
可以通过专业心理咨询或支持小组来实现。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症状加重
如果患者出现新的或加重的症状,应立即就医。
如高烧、持续出血或严重感染等。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治疗反应
在化疗或其他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对治疗 的反应。如出现严重的副作用,需及 Nhomakorabea与医生沟通。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定期复查
如何支持家庭?
提供情感支持
倾听家庭的担忧和情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帮助家庭减轻心理负担。
如何支持家庭?
协助寻找资源
帮助家庭寻找社会资源和支持小组,以获得更多 的帮助。
可以向社会工作者或相关机构咨询。
谢谢观看
由于正常血细胞减少,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 症。
如何进行护理?
如何进行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和体温, 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及时的监测可以帮助识别并发症,确保患者 安全。
如何进行护理? 营养支持
提供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以帮助维持能 量和营养状态。
必要时可以考虑使用营养补充剂。
在医生指导下,确保患者接种必要的疫苗, 以增强免疫力。
有些疫苗可能需要推迟接种时间。
何以预防并发症?
科学管理并发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 划,预防常见并发症。
例如,针对贫血可以使用红细胞生成刺激剂 。
如何支持家庭?
如何支持家庭?
增强家庭教育
为家庭提供关于疾病、护理和治疗的知识,以便 更好地照顾患者。
如何进行护理? 心理支持
为患者和家庭提供心理支持,以应对疾病带 来的焦虑和压力。
可以通过专业心理咨询或支持小组来实现。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症状加重
如果患者出现新的或加重的症状,应立即就医。
如高烧、持续出血或严重感染等。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治疗反应
在化疗或其他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对治疗 的反应。如出现严重的副作用,需及 Nhomakorabea与医生沟通。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定期复查
急性髓系白血病护理查房PPT课件

。
血生化
检测血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 )等指标,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凝血功能
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
,了解凝血功能异常。
骨髓检查
骨髓穿刺
通过穿刺抽取骨髓液,检查骨髓 中原始细胞比例和形态异常,确 定诊断和评估病情。
骨髓活检
取骨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观 察骨髓增生程度、纤维组织增生 和肿瘤细胞浸润情况。
输血支持
对于贫血或血小板减少的患者,需定期输注红细胞或血小板以维持 生命体征。
营养支持
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必要时通过静脉营养支持以满足患者营养 需求。
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采集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经过大剂量化疗预处理后回输给患者,以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系统。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使用供体(通常是亲属或无关供者)的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移植前需对患者和供体进行配型,以降 低排斥反应的风险。移植后需使用免疫抑制剂以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
其他相关检查
免疫学检查
01
检测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等,了解机体免疫功
能和肿瘤免疫逃逸情况。
细胞遗传学检查
02
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技术,检测肿
瘤细胞遗传学异常,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影像学检查
03
如X线、CT、MRI等,了解肿瘤浸润范围、器官受累情况和治疗
效果评估。
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髓系白 血病等可能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苯)或放 射线,可能导致基因突变和疾病发生 。
02
临床症状
常见症状
血生化
检测血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 )等指标,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凝血功能
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
,了解凝血功能异常。
骨髓检查
骨髓穿刺
通过穿刺抽取骨髓液,检查骨髓 中原始细胞比例和形态异常,确 定诊断和评估病情。
骨髓活检
取骨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观 察骨髓增生程度、纤维组织增生 和肿瘤细胞浸润情况。
输血支持
对于贫血或血小板减少的患者,需定期输注红细胞或血小板以维持 生命体征。
营养支持
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必要时通过静脉营养支持以满足患者营养 需求。
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采集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经过大剂量化疗预处理后回输给患者,以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系统。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使用供体(通常是亲属或无关供者)的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移植前需对患者和供体进行配型,以降 低排斥反应的风险。移植后需使用免疫抑制剂以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
其他相关检查
免疫学检查
01
检测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等,了解机体免疫功
能和肿瘤免疫逃逸情况。
细胞遗传学检查
02
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技术,检测肿
瘤细胞遗传学异常,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影像学检查
03
如X线、CT、MRI等,了解肿瘤浸润范围、器官受累情况和治疗
效果评估。
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髓系白 血病等可能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苯)或放 射线,可能导致基因突变和疾病发生 。
02
临床症状
常见症状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整理ppt课件

究项目。
0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病的预后与康复
生存率与预后因素
生存率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根据统计 数据,儿童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成人患者生存率也有所提升。
预后因素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度、细胞类型、染色体异常等因素都会影响急性淋巴 细胞白血病的预后。其中,低危组患者的预后较好,而高危组患者的预后较差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整理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概述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与康
复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例分享
0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 )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细胞的造血 系统恶性肿瘤。
04
移植后需进行严密监测,防治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
其他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治疗、靶 向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仍处于 研究阶段,部分已在临床试验中
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这些治疗方法针对急性淋巴细胞 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旨在提高治 疗效果、减少副作用和降低复发
风险。
患者及家属应积极了解相关临床 试验信息,参与有益于治疗的研
放疗的副作用主要包括局部皮 肤损伤、疲劳、恶心等,通常 在放疗结束后逐渐消失。
造血干细胞移植
01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通过移植健康的造血干细胞,重建患者的造血系统 和免疫系统,以达到根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目的。
02
0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病的预后与康复
生存率与预后因素
生存率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根据统计 数据,儿童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成人患者生存率也有所提升。
预后因素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度、细胞类型、染色体异常等因素都会影响急性淋巴 细胞白血病的预后。其中,低危组患者的预后较好,而高危组患者的预后较差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整理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概述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与康
复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例分享
0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 )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细胞的造血 系统恶性肿瘤。
04
移植后需进行严密监测,防治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
其他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治疗、靶 向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仍处于 研究阶段,部分已在临床试验中
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这些治疗方法针对急性淋巴细胞 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旨在提高治 疗效果、减少副作用和降低复发
风险。
患者及家属应积极了解相关临床 试验信息,参与有益于治疗的研
放疗的副作用主要包括局部皮 肤损伤、疲劳、恶心等,通常 在放疗结束后逐渐消失。
造血干细胞移植
01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通过移植健康的造血干细胞,重建患者的造血系统 和免疫系统,以达到根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目的。
02
急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课件

护理人员和病人进行手卫生和 个人防护
定期进行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 ,预防感染
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护理
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及时发现并处 理并发症
康复期的护理
康复期的护理
帮助病人恢复体力和功能,进 行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 提供社会支持和心理咨询,帮 助病人重新融入社会
康复期的护理
定期进行随访,评估病人的康复情况和 生活质量
急性白血病的护理
确保病人在治疗期间得到充足的营养和 水分
化学治疗的护 理
化学治疗的护理
监测病人的血液检查结果,评 估治疗效果 管理化学治疗的副作用,如恶 心、呕吐和脱发
化学治疗的护理
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病人应对治 疗过程中的情绪和心理压力
预防感染和并 发症的护理
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护理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急性白血病病 人的护理课件
目录 护理准备工作 急性白血病的护理 化学治疗的护理 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护理 康复期的护理
护理准备工作
护理准备工作
了解病人的病情和护理需求 提供清洁、安全、整洁的病态
急性白血病的 护理
急性白血病的护理
严密监测病人的体温、血压、 心率等生命体征 帮助病人管理疼痛和不适
定期进行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 ,预防感染
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护理
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及时发现并处 理并发症
康复期的护理
康复期的护理
帮助病人恢复体力和功能,进 行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 提供社会支持和心理咨询,帮 助病人重新融入社会
康复期的护理
定期进行随访,评估病人的康复情况和 生活质量
急性白血病的护理
确保病人在治疗期间得到充足的营养和 水分
化学治疗的护 理
化学治疗的护理
监测病人的血液检查结果,评 估治疗效果 管理化学治疗的副作用,如恶 心、呕吐和脱发
化学治疗的护理
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病人应对治 疗过程中的情绪和心理压力
预防感染和并 发症的护理
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护理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急性白血病病 人的护理课件
目录 护理准备工作 急性白血病的护理 化学治疗的护理 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护理 康复期的护理
护理准备工作
护理准备工作
了解病人的病情和护理需求 提供清洁、安全、整洁的病态
急性白血病的 护理
急性白血病的护理
严密监测病人的体温、血压、 心率等生命体征 帮助病人管理疼痛和不适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讲课PPT课件

生活质量:患者在 接受治疗后,需要 关注生活质量,包 括身体状况、心理 状态和社会适应等 方面。通过康复治 疗和生活方式的调 整,可以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生存 率和生活质量的 影响因素包括患 者的年龄、身体 状况、病情严重 程度、治疗方法
等。
康复治疗:康复 治疗包括药物治 疗、物理治疗和 心理治疗等,可 以帮助患者恢复 身体功能、减轻 疼痛和提高生活
定期复查: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延长生存期。
预防措施: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 辐射、化学物质等,保持健康的生 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筛查方法:通过血液检查、骨髓穿 刺、期进行身体检查,尤 其是血常规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急 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症状和体征。
诊断标准:骨髓形态学检查、细胞遗传学检查、 分子生物学检查等综合诊断
PART THREE
化疗是急性骨 髓性白血病的 主要治疗方法 之一,通过使 用化学药物杀
死癌细胞。
化疗通常需要 进行多个疗程,
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治疗方
案。
化疗过程中可能 会出现一些副作 用,如恶心、呕 吐、乏力等,需 要密切关注并及
时处理。
化疗后需要定 期进行复查, 以确保治疗效 果和及时发现
复发情况。
定义:通过移植正常造血干细胞来替代病变细胞,恢复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 适用人群:年龄在60岁以下,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 移植类型:自体移植和异体移植 移植过程:采集供者造血干细胞、预处理、干细胞输注及移植后管理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治疗方法,通过抑制异常信号通路来达到治疗目的。
免疫治疗: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攻击白血病细胞的治疗方法,通过调节免疫细胞活性来达到 治疗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 WBC计数多在(10-50)×109/L 少数<5×109/L或>100×109/L 约50%的病人血小板<60×109/L 2、骨髓象: 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裂孔”现象 原始细胞占全部骨髓有核细胞的30%以上,有 诊断意义
11
实验室检查
3、细胞化学 过氧化物酶染色、糖原染色、非特异性酯 酶及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测定 4、免疫学检查:特异性抗原的检测 5、染色体和基因检测 6、其他:肾功能检查(血清尿酸浓度高)、 凝血功能、尿溶菌酶活性增高、脑脊液检 查
• • • • • VP方案:VCR+P DVLP方案:DNR+VCR+L-ASP+P HD Ara-C方案 HD MTX方案 鞘内化疗:MTX+Ara-C+DX
2、AML化疗方案 • DA方案:DNR+Ara-C
• HA方案:H+ Ara-C
• M3诱导缓解:ATRA与亚申酸联和,直至缓解
17
病例介绍
14
治疗要点
2、化学药物治疗 1)诱导缓解(起始阶段):联合化疗,迅速、大量 地杀灭白血病细胞,恢复正常造血,短时间内获 得CR 2)缓解后治疗:巩固与强化治疗,防止病情复发 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防治 4、造血干细胞移植 5、细胞因子治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6、老年急性白血病的防治
15
常用化疗药物
18
病例介绍
※既往史 既往有皮肤青紫史 高血压史:无 糖尿病史:无 过敏史:无 化学药品接触史:无
19
体格检查
• 入院查体:T37.4摄氏度; P80次/分;R18 次/分;BP120/70mmHg • 患者神清、精神可,轻度贫血貌,牙龈红 肿,胸骨压痛。 • 2013-5-31血常规示:WBC 3.06x10E9/L,PLT 246x10E9/L,HGB 96g/L. • 常规心电图:轻度T波改变 • 骨髓细胞学检查符合“AML-M5-PR-BM"象。
M0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 M1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M2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M3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4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5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6型:急性红白血病 M7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5
• 近年来,在FAB形态分型的基础上,提出 了白血病MIC分型:综合运用细胞形态学、 免疫学和遗传学检查对急性白血病进行分 类,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是目前白血病 诊疗的新趋势
39床 李妙珊 女 31岁 入院日期:2013年6月7日 ※现病史:患者2月余前因“牙龈肿痛,伴出 血”血常规示WBC 83.77x10E9/L,Hg 97g/L,PLT30x10E9/L.我院行骨髓穿刺术骨 髓细胞提示M5,白血病染色体无异常,诊 断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于3月26日 开始予减量DA方案化疗,现患者再次入院 行进一步化疗。
9
临床表现
4、器官和组织浸润的表现 • (1)肝脾、淋巴结肿大:急淋多见 • (2)骨骼和关节疼痛:胸骨下端压痛对白 血病有诊断意义 • (3)皮肤和粘膜浸润:灰蓝色斑丘疹、牙龈肿胀 等,急非淋(M4和M5)多见 • (4)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急淋常见,头痛、头 晕、呕吐、视物模糊、颈项强直、抽搐、昏迷 • (5)其他部位:眼眶、心、肺、胃肠道、力:与大量、长期化疗白血病引起代 谢增高及贫血有关。 • 2、体温过高:与正常粒细胞减少、肿瘤细胞代谢 亢进或呼吸道感染有关。 • 3、出血 与血小板减少、白血病细胞浸润有关。 • 4、预感性悲哀:与担心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有 关。 •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白血病代谢增 加,发热、化疗致消化道反应有关。 • 6、潜在并发症: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急性白血病的护理
1
教学目标
了解急性白血病的定义 熟悉急性白血病的分类;急性白血病的病因和发病
机制
掌握急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评估、主要的护理诊断
及护理措施
重点掌握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常用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防护措施
2
定义
• 急性白血病是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 (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个器 官、组织,使正常造血受抑制
7
临床表现
2、出血:40%病人的早期表 现
• 出血部位:皮肤瘀斑、瘀点、口 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 子宫出血、眼底出血、颅内出血 • M3易并发DIC • 出血死亡率为62.24% • 主要原因:血小板减少、血小板 功能异常、凝血因子减少、白血 病细胞的浸润对血管的损伤
8
临床表现
3、贫血:首发症状,进行性发展;与正常红细 胞生成减少,无效性红细胞生成,溶血、出血 等因素有关
12
诊断要点
• • • • • • 持续发热或反复感染 进行性贫血、出血、骨骼关节疼痛 肝、脾、淋巴结肿大 白细胞计数增高并出现原始或幼稚细胞 骨髓增生活跃 原始细胞占有核细胞的30%以上
13
治疗要点
1、对症支持治疗
1)高白细胞血症的紧急处理(白细胞淤滞症)
2)防治感染:查明感染部位及病原菌 3)改善贫血:维持HB>80g/L 4)防治出血:保持血小板>20×109/L 5)防止尿酸性肾病:多饮水、碱化尿液 6)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3
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毒:成人T淋巴细胞病毒
2.放射:X-射线、γ -射线、电离辐射 3.化学因素:苯及含苯的有机溶剂;抗肿瘤药 如烷化剂等。 4.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家族性、先天性疾病 5.其它血液病:MDS、MM、淋巴瘤
4
分类
• 根据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分类 • 目前通用FAB分类法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型、L2型、L3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烷化剂:环磷酰胺 ★抗嘧啶代谢:阿糖胞苷 ★抗嘌呤代谢:福达拉滨 ★抗叶酸代谢:甲氨蝶呤 ★生物碱:长春新碱、依托泊苷、高三尖杉酯碱 ★抗生素类:柔红霉素 ★酶类:左旋门冬酰胺酶 ★激素类:泼尼松 ★抗嘧啶、嘌呤代谢:羟基脲 ★肿瘤细胞诱导分化剂:维甲酸
16
常用联合化疗方案
1、ALL联合化疗方案
6
临床表现
1、发热:可低热亦可高热,伴畏寒,出汗,提示 继发感染,常见有口腔炎、牙龈炎、咽峡炎以及 肺部感染、肛周炎、严重可致菌血症或败血症 • 常见致病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金葡 菌、大肠杆菌、粪链球菌等 • 疾病后期常伴真菌感染:与使用广谱抗生素、糖 皮质激素、化疗药物有关 • 感染的原因:成熟粒细胞缺乏、免疫力降低 • 免疫功能缺陷亦可引起病毒感染 • 肿瘤性发热:与白血病细胞高代谢状态及内源性 致热源物质的产生有关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 WBC计数多在(10-50)×109/L 少数<5×109/L或>100×109/L 约50%的病人血小板<60×109/L 2、骨髓象: 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裂孔”现象 原始细胞占全部骨髓有核细胞的30%以上,有 诊断意义
11
实验室检查
3、细胞化学 过氧化物酶染色、糖原染色、非特异性酯 酶及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测定 4、免疫学检查:特异性抗原的检测 5、染色体和基因检测 6、其他:肾功能检查(血清尿酸浓度高)、 凝血功能、尿溶菌酶活性增高、脑脊液检 查
• • • • • VP方案:VCR+P DVLP方案:DNR+VCR+L-ASP+P HD Ara-C方案 HD MTX方案 鞘内化疗:MTX+Ara-C+DX
2、AML化疗方案 • DA方案:DNR+Ara-C
• HA方案:H+ Ara-C
• M3诱导缓解:ATRA与亚申酸联和,直至缓解
17
病例介绍
14
治疗要点
2、化学药物治疗 1)诱导缓解(起始阶段):联合化疗,迅速、大量 地杀灭白血病细胞,恢复正常造血,短时间内获 得CR 2)缓解后治疗:巩固与强化治疗,防止病情复发 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防治 4、造血干细胞移植 5、细胞因子治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6、老年急性白血病的防治
15
常用化疗药物
18
病例介绍
※既往史 既往有皮肤青紫史 高血压史:无 糖尿病史:无 过敏史:无 化学药品接触史:无
19
体格检查
• 入院查体:T37.4摄氏度; P80次/分;R18 次/分;BP120/70mmHg • 患者神清、精神可,轻度贫血貌,牙龈红 肿,胸骨压痛。 • 2013-5-31血常规示:WBC 3.06x10E9/L,PLT 246x10E9/L,HGB 96g/L. • 常规心电图:轻度T波改变 • 骨髓细胞学检查符合“AML-M5-PR-BM"象。
M0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 M1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M2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M3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4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5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6型:急性红白血病 M7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5
• 近年来,在FAB形态分型的基础上,提出 了白血病MIC分型:综合运用细胞形态学、 免疫学和遗传学检查对急性白血病进行分 类,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是目前白血病 诊疗的新趋势
39床 李妙珊 女 31岁 入院日期:2013年6月7日 ※现病史:患者2月余前因“牙龈肿痛,伴出 血”血常规示WBC 83.77x10E9/L,Hg 97g/L,PLT30x10E9/L.我院行骨髓穿刺术骨 髓细胞提示M5,白血病染色体无异常,诊 断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于3月26日 开始予减量DA方案化疗,现患者再次入院 行进一步化疗。
9
临床表现
4、器官和组织浸润的表现 • (1)肝脾、淋巴结肿大:急淋多见 • (2)骨骼和关节疼痛:胸骨下端压痛对白 血病有诊断意义 • (3)皮肤和粘膜浸润:灰蓝色斑丘疹、牙龈肿胀 等,急非淋(M4和M5)多见 • (4)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急淋常见,头痛、头 晕、呕吐、视物模糊、颈项强直、抽搐、昏迷 • (5)其他部位:眼眶、心、肺、胃肠道、力:与大量、长期化疗白血病引起代 谢增高及贫血有关。 • 2、体温过高:与正常粒细胞减少、肿瘤细胞代谢 亢进或呼吸道感染有关。 • 3、出血 与血小板减少、白血病细胞浸润有关。 • 4、预感性悲哀:与担心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有 关。 •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白血病代谢增 加,发热、化疗致消化道反应有关。 • 6、潜在并发症: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急性白血病的护理
1
教学目标
了解急性白血病的定义 熟悉急性白血病的分类;急性白血病的病因和发病
机制
掌握急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评估、主要的护理诊断
及护理措施
重点掌握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常用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防护措施
2
定义
• 急性白血病是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 (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个器 官、组织,使正常造血受抑制
7
临床表现
2、出血:40%病人的早期表 现
• 出血部位:皮肤瘀斑、瘀点、口 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 子宫出血、眼底出血、颅内出血 • M3易并发DIC • 出血死亡率为62.24% • 主要原因:血小板减少、血小板 功能异常、凝血因子减少、白血 病细胞的浸润对血管的损伤
8
临床表现
3、贫血:首发症状,进行性发展;与正常红细 胞生成减少,无效性红细胞生成,溶血、出血 等因素有关
12
诊断要点
• • • • • • 持续发热或反复感染 进行性贫血、出血、骨骼关节疼痛 肝、脾、淋巴结肿大 白细胞计数增高并出现原始或幼稚细胞 骨髓增生活跃 原始细胞占有核细胞的30%以上
13
治疗要点
1、对症支持治疗
1)高白细胞血症的紧急处理(白细胞淤滞症)
2)防治感染:查明感染部位及病原菌 3)改善贫血:维持HB>80g/L 4)防治出血:保持血小板>20×109/L 5)防止尿酸性肾病:多饮水、碱化尿液 6)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3
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毒:成人T淋巴细胞病毒
2.放射:X-射线、γ -射线、电离辐射 3.化学因素:苯及含苯的有机溶剂;抗肿瘤药 如烷化剂等。 4.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家族性、先天性疾病 5.其它血液病:MDS、MM、淋巴瘤
4
分类
• 根据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分类 • 目前通用FAB分类法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型、L2型、L3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烷化剂:环磷酰胺 ★抗嘧啶代谢:阿糖胞苷 ★抗嘌呤代谢:福达拉滨 ★抗叶酸代谢:甲氨蝶呤 ★生物碱:长春新碱、依托泊苷、高三尖杉酯碱 ★抗生素类:柔红霉素 ★酶类:左旋门冬酰胺酶 ★激素类:泼尼松 ★抗嘧啶、嘌呤代谢:羟基脲 ★肿瘤细胞诱导分化剂:维甲酸
16
常用联合化疗方案
1、ALL联合化疗方案
6
临床表现
1、发热:可低热亦可高热,伴畏寒,出汗,提示 继发感染,常见有口腔炎、牙龈炎、咽峡炎以及 肺部感染、肛周炎、严重可致菌血症或败血症 • 常见致病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金葡 菌、大肠杆菌、粪链球菌等 • 疾病后期常伴真菌感染:与使用广谱抗生素、糖 皮质激素、化疗药物有关 • 感染的原因:成熟粒细胞缺乏、免疫力降低 • 免疫功能缺陷亦可引起病毒感染 • 肿瘤性发热:与白血病细胞高代谢状态及内源性 致热源物质的产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