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实验练习题
精选生物高二寒假作业实验题练习题

精选生物高二寒假作业实验题练习题聪明出于勤劳,天赋在于积聚。
我们要振作肉体,下苦功学习。
查字典生物网编辑精选2021年生物高二暑假作业实验题练习题,以备自创。
一、选择题3.将红细胞置于哪种浓度的外界溶液中,可出现如右图所示的现象A.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高的外界溶液B.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低的外界溶液C.浓度与细胞质的浓度相反的外界溶液D.任何浓度的外界溶液2.基因A、B、C区分控制酶Ⅰ、酶Ⅱ、酶Ⅲ的发生,这三种酶共同作用可将一原本无色的物质转变为黑色素,即。
,,假定两亲本基因型均为AaBbCc,那么子代中能正常分解黑色素的集体的几率是A.27/64B.9/64C.3/64D.1/643.红绿色盲基因(b)及其等位基因(B)均位于X染色体上,一个男孩及其妹妹都是红绿色盲患者,其弟弟正常,那么该男孩双亲能够的基因型是A.XBXb、XBYB.XBXB、XbYC.XBXb、XbYD.XbXb、XBY4.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
自然形状下(假定结实率相反)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A.7∶6∶3B.5∶2∶1C.3∶2∶1D.1∶2∶15.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在F2中失掉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杂合植株应约为( )A.160株B.240株C.320株D.480株6.番茄的红果皮对黄果皮为显性。
番茄甲自交全部结红果,番茄乙自交全部结黄果,现将甲的花粉授到乙的柱头上。
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①上述杂交所得果实全呈白色②上述杂交所得果实全呈黄色③番茄甲一定是纯合子④番茄乙一定是纯合子A.①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④7.如图是某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请推测Ⅱ2与Ⅱ3这对夫妇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 )A.1/9B.1/4C.1/36D.1/188.以下关于集体衰老与细胞衰老关系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正在衰老的集体,体内没有幼嫩的细胞B.处于青春期的年轻人,体内没有衰老的细胞C.总体上看,衰老的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普遍衰老D.关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不同等于集体衰老9.西瓜红瓤(R)对黄瓤(r)为显性。
高中生物实验练习题

高中生物实验题训练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花生子叶中的脂肪颗粒能被苏丹Ⅳ染液染成橘黄色B.向梨匀浆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进行水浴加热后,混合液由无色生成砖红色沉淀C.用细胞融合的方法探究细胞膜的流动性时,可用荧光染料标记膜蛋白D.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膜是单层膜2.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B.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 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为1.5 cm左右C.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中央D.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3.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使用光学显微镜时,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提升镜筒,以免镜头碰坏玻片标本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观察不到位于两个细胞之间的脂肪滴C.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可以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D.观察细胞分裂时,最佳方案是先找到核膜未消失的细胞,再找其他时期的细胞4.某同学打算设计“外界溶液浓度对质壁分离程度的影响” 的实验,其展开生命科学探究基本步骤的是()A.提出假设→实施实验→分析数据→提出疑问一设计实验一得出结论B.设计实验→分析数据→提出假设→实施实验→提出疑问→得出结论C.实施实验→提出假设→提出疑问→分析数据一设计方案→得出结论D.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5.关于“探究pH对H2O2酶的影响”的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材料选取新鲜肝脏是因为H2O2酶在动物肝脏细胞和血细胞中浓度高B.滤纸片在鲜肝匀浆中浸泡1分钟后取出,立即小心贴在反映小室一侧内壁上C.在反应小室中,先加入缓冲液再加入H2O2溶液D.量筒灌满水后,若有气泡,应将其轻轻倾斜,小心赶出气泡6.下列是与促胰液素发现有关的4个实验,相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Ⅳ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Ⅳ稀盐酸−−−→注入静脉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Ⅳ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Ⅳ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注入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研磨里骂制成提取液−−−→A.促胰液素的靶器官是胰腺B.促胰液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支配C.Ⅳ与Ⅳ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减法原理”D.在稀盐酸刺激下,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7.为了验证酶的某种特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分组实验。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1

高考专题复习高中生物实验(整理题库)1.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②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
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A.①②④③B.④②①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2.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B.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葡萄糖溶液,后注射胰岛素溶液D.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3.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低倍镜下看到了清晰的图像,再换用高倍镜观察,操作的正确顺序是()①调节粗准焦螺旋②调节细准焦螺旋③转动转换镜④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A.③①②B.④③②C.④③①②D.③④①②4.某人做酶的相关实验时,在试管中依次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2mL,放入60℃左右的热水中,保温5min,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1mL,摇匀,再加入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4滴,摇匀,试管中液体的颜色是()A.砖红色B.无色C.蓝色D.紫色5()C.该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比碱性环境高D.该酶在作用35min后便失去活性6.将一个鸡蛋的壳小心地剥去一小块,其余部分完好,然后放到清水中,几小时后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B )8.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川于细胞死活的鉴别。
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9.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中,细胞液浓度的变化情况是(B )10.用高倍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正确的叙述是()A.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垂体B.细胞板出现在分裂期的中期C.直接用高倍镜找到分生区的细胞进行观察D.各时期的长短与视野中相应细胞的数量成正相关1112.经过漂洗的洋葱根尖放入盛有质量浓度为0.01%ml的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被染色的细胞构造是()A.整个细胞B.细胞核C.核仁D.染色质和染色体13.科学家在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时,一般不选用植物细胞,其原因是()①植物细胞细胞液中的有机酸会溶解膜结构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看不到细胞膜③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④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提取细胞膜的过程比较繁琐⑤植物细胞内会有其他膜结构干扰A.①④B.②③C.②⑤D.④⑤14.在测定唾液淀粉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2上升到6过程中,该酶活性将()A.不断上升B.没有变化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15.某同学在做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后,画出了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分布的模式图,以此主要表示色素的含量及间隔距离的大小,其中比较能显示真实情况是( A )16.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正确顺序是()A.剪碎绿叶→研磨→过滤→滤液画线→纸层析B.剪碎绿叶→研磨→加SiO2、CaCO3→过滤→滤液画线→纸层析C.剪碎绿叶→研磨→滤纸过滤→色素滤液→滤液画线→纸层析D.剪碎绿叶→研磨→过滤→滤液→滤液画线→铅笔画线→纸层析17.下图中的曲线是用过氧化氢实验材料,根据有关实验结果绘制的,其中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 A )18.下面对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实验室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时所用的试剂分别是层析液和无水乙醇B.用斐林试剂(网上是尼迪特试剂)检验某组织样液,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但不能说明样液中就一定含有葡萄糖C.实验室一般用藓类的小叶或菠菜叶为材料来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D.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步骤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19.下列关于实验过程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①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重叠②漂洗的目的是为了洗去根尖上的盐酸,避免与碱性染料发生中和反应③用龙胆紫溶液是为了将染色体染成紫色④压片可将根尖细胞压成单层,使之不相互重叠⑤当看到一个中期细胞时,要注意观察它如何进入后期、末期A.①④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20.(共18分)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当一次食用大量糖时,尿液中是否有葡萄糖存在?请你设计实验进行鉴定。
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练习题

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练习题一、生物实验A类操作练习题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实验器材及设置: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单面刀片、镊子、清水、稀碘液、解剖针、小块木板、洋葱鳞片叶、擦镜纸〔备用〕。
[附]显微镜状态:目镜已安装好,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换器上两个物镜位于通光孔两侧,呈外八字形,镜筒降到最低处。
实验要求:〔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2.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器材及设置: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镊子、消毒牙签〔一端尖,一端钝〕、稀碘液、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一次性杯子、擦镜纸〔备用〕。
[附]显微镜状态:目镜已安装好,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换器上两个物镜位于通光孔两侧,呈外八字形,镜筒降到最低处。
实验要求:〔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2〕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3.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实验器材及设置:显微镜、两张人体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可从单层扁平上皮、骨骼肌、神经元、疏松结缔组织四种组织的永久切片中选择)、纱布、擦镜纸(备用)。
[附]显微镜状态:目镜已安装好,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换器上两个物镜位于通光孔两侧,呈外八字形,镜筒降到最低处。
实验要求: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两张〕。
二、生物实验B类操作练习题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器材及设置: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单面刀片、镊子、清水、稀碘液、解剖针、小块木板、洋葱鳞片叶。
实验要求: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器材及设置: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镊子、消毒牙签〔一端尖,一端钝〕、稀碘液、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一次性杯子。
实验要求: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实验器材及设置:浸软的菜豆种子〔或黄豆等其他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单面刀片、镊子、培养皿、解剖针(可用牙签代替)。
2021-2022年高二生物实验专题训练八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二生物实验专题训练八含答案1.(每空2分,共12分)白叶枯病是水稻的一种常见病,自然界中的水稻品种(甲)对该病都没有抗性。
为了培育出抗白叶枯病的水稻品种,农科院的育种专家通过“神舟七号”搭载水稻种子进行空间诱变育种试验和机理研究,得到了抗白叶枯病的水稻品种(乙)。
请依据所学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太空中高辐射、微重力等环境,可引起水稻种子发生的变异有。
(2)科研小组为了弄清抗白叶枯病水稻的变异情况,做了以下实验:实验一:甲×乙→F1全为不抗白叶枯病植株;实验二:实验一中的F1×乙→F2中不抗白叶枯病植株:抗白叶枯病植株=3:1;实验三:实验一中的F1自交→F2中不抗白叶枯病植株:抗白叶枯病檀株=15:1;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①若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
请写出经太空育种得到的抗白叶枯病植株(乙)的基因型。
②实验一中,F1植株的基因组成可表示为。
③在实验三中,F2代中的不抗白叶枯病植株中共有种基因型。
④若在实验三的F2中选择一株不抗白叶枯病的植株与抗白叶枯病植株杂交,其后代中不抗白叶枯病:抗白叶枯病为1:1,那么所选择的这株不抗白叶枯病植株的基因型为。
全部植株继续与抗白叶枯病植株品种杂交,则理论⑤让实验二中得到的F2表现型及其比例应表示为。
上,F32.(10分)脂肪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某科研小组开展紫外线诱变选育脂肪酶高产菌株的研究。
原始菌株1444粗壮假丝酵母经连续两次紫外线诱变,反复筛选,得到的突变株Z6和Z8。
在40℃、pH 7.5条件下测定所产脂肪酶活性,分别比原始菌株提高了l26%、150%。
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突变是不定向,可能发生的相关突变有等类型(2)科研人员对上述三个菌株所产生的脂肪酶特性进行研究,获如下结果:实验一:为测定脂肪酶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稳定性,科研人员分别取上述三种菌株所产的酶液各20 mL,分别与等体积的pH5~9的缓冲液混匀,置于4℃冰箱保存24小时后,将pH调至7.5,再加入等量的底物溶液,测定酶的相对活性。
高二生物实验与探究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实验与探究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有A.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观察线粒体均可用藓类小叶作实验材料B.用凝胶色谱法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时,均是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分子移动速度快C.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与斐林试剂使用方法类似,均为混合后使用且现配现用D.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和“观察细胞中RNA和DNA分布”的实验中加入盐酸的目的相同【答案】C【解析】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可用藓类小叶做实验材料,观察线粒体必须用不含色素的细胞作实验材料,故A错误;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分子移动速度快,用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分子移动速度快,故B错误;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和斐林试剂都是现配现用,故C正确;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使细胞分离开来,而观察细胞中RNA和DNA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和DNA的结合,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实验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2.下列关于实验鉴定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鉴定还原糖和斐林试剂甲液与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鉴定脂肪的存在,要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有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的颗粒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D.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答案】B【解析】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由于浓度和实验条件不同,不能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故A错误;鉴定脂肪的存在,需要用到显微镜观察细胞中是否有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的颗粒,故B正确;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使用,故C错误;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先加入A液,摇匀后再加入B液,再摇匀,故D错误。
2021-2022年高二生物实验专题训练十一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二生物实验专题训练十一含答案1.语言是人类交流的手段,昆虫之间也存在着可用于交流的“信息”,使昆虫表现出复杂的行为。
昆虫的交配求偶就是通过某种信息长距离传递实现的,如灯蛾的雌虫能吸引11公里外的雄蛾,天蚕蛾的雌虫腹部或停息过新羽化的雌虫的物体,都能吸引雄虫。
为了探索昆虫交配求偶的秘密,进行发如下实验:实验1:将某昆虫未交配的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
实验2:将未交配的雌虫先放到封闭的玻璃管中,再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发现捕捉到雄虫。
实验3:将未交配的雌虫腹部用小刀割下,再将雌虫放在诱捕器官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发现捕捉到雄虫。
实验4:将未交配的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在诱捕器的周围浇一桶汽油,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中,放在诱捕器中的雌虫能够吸引雄虫,这是由于昆虫具有性。
(2)实验1与实验2比较说明。
(3)实验2实验3比较说明。
(4)实验4汽油的作用是,但仍能捕捉到雄性昆虫,这说明。
(5)这个实验使人们受到启发,可能通过这种方法,来控制和诱杀害虫,请指出一种可能的做法:。
2.某学校生物研究小组为研究生长素浓度对早期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欲设计一实验方案,如你是其中一员,请你一起完成该研究方案。
(1)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设计:材料用具:已萌发的萝卜种子若干、移液管、培养皿、蒸馏水、滤纸、生长素溶液(浓度分别为100 mg·L1、10 mg·L1、1 mg·L1、0.1 mg·L1、0.01 mg·L1)方法步骤:①取6个培养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2022年高二生物实验专题训练二十三 含答案

2021年高二生物实验专题训练二十三含答案1.(每空1分,共6分)为验证生长素和赤霉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将胚芽鞘尖端以下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h,然后分别转入5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溶液中,同时以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作对照,在23℃的条件下培养24h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
实验重复5次,结果取平均值,并绘制成下图。
请回答:(1)生长素和赤霉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___________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赤霉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有______________(未成熟的/成熟的/萌发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2)某同学将胚芽鞘尖端以下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h的目的是排除____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要得到5种浓度的溶液,应将生长素和赤霉素溶解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
(3)该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分析实验结果时发现,浓度为0.1mg/L的赤霉素实验所进行的5次实验中,有一次的结果与其它4次有明显差异,从而导致该浓度下的平均值偏差较大。
你认为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次的实验数据______________(应该/不应该)舍弃。
本次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能/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2.(遗传图解6分,其余每空2分,共16分)家蚕为ZW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A(普通斑)对a(素斑)为显性。
在Aa蚕卵孵化过程中,用X射线处理,在雌蚕幼体中发现有少数个体表现为素斑、或为普通斑与素斑的嵌合体;另有少数普通斑雌蚕成熟后,其测交子代斑纹表现为伴性遗传。
对这些变异类型进行研究,发现细胞中基因及染色体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他基因及染色体均正常)。
请回答:野生型突变I 突变II(1)若嵌合体幼蚕的部分细胞为突变I,则其是在细胞进行___________过程中发生了变异所致。
(2)突变II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
(3)请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写出突变II测交的遗传图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学 19 个必考实验涉及的药剂、染色剂的考查
1. (2014 ·山东卷, 4)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 NaOH 溶液,振荡后再加
CuSO 4 溶液
B .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C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D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解析 鉴定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先加
A 液 (NaOH 溶液 ),振荡后加
B 液 (CuSO 4 溶液 ),A 项正确;制作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 解离后应先在清水中漂洗,防止解离过度,再用龙胆紫 溶液染色, B 项错误;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 应先低温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然后再
制片,先制片会杀死细胞,无法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C 项错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时,酶与底物应该先在预设温度下保温后再混合,保证反应开始的时候便达到预设温度,
D 项错误。
答案 A
2.(2012 ·安徽卷 )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用高 倍显微镜观察。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 .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
B .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
C .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
D .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
解析 用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作为材料,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细胞质应该被染成红色, 细胞核应该被染成绿色;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经苏丹 看到的应该是脂肪,而不是蛋白质。
答案 C
Ⅲ 染色,
准确解答本类题目唯一的方法就是 “ 记准 ” 而不混淆, 要想做到不混淆, 备考时应下大功夫加以整合, 尤其是对同类试剂或染色剂在不同实验中的作用加以归纳、 提炼,找出其异同点,以求归纳记忆。
1. 9 种药剂用途整合 (1)NaOH
①质量浓度为 0.1 g/mL 的 NaOH 作斐林试剂甲液 (乙液为 0.05 g/mL CuSO 4) ②质量浓度为 0.1 g/mL 的 NaOH 作双缩脲试剂
A 液 (
B 液质量浓度为 0.01g/mL CuSO 4)
③质量分数为 10%NaOH 用于除去空气中 的干扰
④质量分数为
5%NaOH 用以调节 pH ,研究 (2)Ca(OH) 2: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中用以检验 CO 2,以排除空气中 CO 2 对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物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CO 2(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 CO 2)
(3)HCl
①质量分数为②质量分数为
5%的盐酸用以调节 pH ,研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15%的盐酸用于与酒精混合作解离液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观察低温诱导 染色体加倍 ③质量分数为
8%的盐酸用于
DNA 、RNA
分布观察实验中改变细胞膜透性及加速
DNA
与蛋
白质分离
(4)NaHCO 3:作为 CO 2 缓冲液用于研究光合作用
(5)NaCl :配制生理盐水及其他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可用于测定动物细胞内液浓度或用于提
取 DNA( 物质量浓度为 2mol ·L
- 1
DNA ,物质量浓度为 - 1
NaCl 溶液用于溶解
0.14mol L · NaCl
溶液用于析出 DNA)
(6) 酒精①无水乙醇:用于叶绿体中色素提取液②体积分数 95%的酒精:
a.用于与体积分数为 15% 盐酸配制解离液观察有丝分裂及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b.用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冲洗卡诺氏液固定后的“根尖”③体积分数
70%的酒精用于组织培养时外植体消毒及土壤小动物保存④体积分数 50%的酒精
用于脂肪鉴定中洗去浮色
(7)蔗糖①配制蔗糖溶液,用于测定植物细胞液浓度或观察质壁分离
和复原。
②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营养成分之一。
(8)蒸馏水①用于动物激素饲喂补充及植物激素外源补充
的空白对照
②用于哺乳动物红细胞吸水涨破制备细胞膜或获取血红蛋白
③用于涨破鸡红细胞获取DNA
④用于药液或溶剂稀释
(9)质量分数为 0.9%的 NaCl 溶液①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用于维持细胞
形态②人体细胞的等渗溶液,用于输液时作药物溶剂,有利于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功能③作动物生理实验,空白对照组注射用溶液
2. 9 种常用染色剂整合
(1)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 (需加热 ),呈砖红色 (甲液、乙液混合使用 )
(2) 双缩脲试剂:鉴定多肽、蛋白质,先加 A 液,后加 B 液,呈紫色
(3)碘液:鉴定淀粉,呈蓝色
(4)苏丹Ⅲ (Ⅳ ):鉴定脂肪,呈橘黄 ( 红)色
(5)健那绿:染色线粒体,呈蓝绿色
(6)龙胆紫、醋酸洋红:使染色体着色,用于观察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等变异
(7)改良苯酚品红染液:使染色体着色,用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8)二苯胺:用于 DNA 鉴定 (需水浴加热 ),呈蓝色
(9) 甲基绿—吡罗红:用于观察细胞中DNA 、 RNA 分布 (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1. (2015 ·山东菏泽检测 )在制作洋葱根尖装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不可能用到的试剂是
()
A .龙胆紫染液
B .醋酸洋红染液
C.稀盐酸溶液 D .质量分数为30%蔗糖溶液
解析本实验中龙胆紫、醋酸洋红染液可用于染色体着色;稀盐酸溶液可用于配制解离液;
实验不需30%蔗糖溶液。
答案D
2. (2015 ·山东省潍坊市一模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现象及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变为橙色,可用于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的鉴定
B.甲基绿能使 DNA 染成绿色,与吡罗红一起用于观察细胞内核酸的分布
C.无水乙醇能溶解叶绿体的色素,可作层析液用于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
D.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适用于西瓜汁成分的鉴定
解析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变为灰绿色 (而不是橙色 );无水乙醇作为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液”而不是“层析液”;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宜选择白色或近似白色材料,不宜选择西瓜汁等有色材料,以防颜色遮蔽作用。
答案B
3.生物实验中常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DNA 与吡罗红结合
B.盐酸浓度过高会破坏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
C.盐酸处理口腔上皮细胞有利于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
D.盐酸解离根尖时其酸性环境有利于龙胆紫对染色体染色
解析盐酸能促进 DNA 与甲基绿结合, RNA 与吡罗红结合;健那绿对口腔上皮细胞线粒体染色必须在“ 活体状态” 下进行,不可加入盐酸;根尖被盐酸解离后需“ 漂洗”,然后才有利于龙胆紫染色。
答案B
4.(2015 ·湖北高三调研 ) 酸碱物质在生物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有关实验中,表述正确
的是 ()
A .斐林试剂中, NaOH 为 CuSO4与还原糖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
B.浓硫酸为溴麝香草酚蓝与酒精的显色反应创造酸性环境条件
C.盐酸水解口腔上皮细胞可改变膜的通透性,加速健那绿进入细胞将DNA 染色
D.双缩脲试剂中, NaOH 为 CuSO4与蛋白质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
解析斐林试剂中,甲液 (NaOH) 与乙液 (CuSO4)需等量混合后加入;溴麝香草酚蓝用于检验
CO2并非检验酒精;健那绿可作为活体染色剂使线粒体着色,并不能作为DNA 染色剂。
答案D
5. (2015 ·河南洛阳模拟 )下列实验或探究活动中,有关酒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洗去浮色
B.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对解离后的根尖进行漂洗
C.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D.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对小动物进行固定和防腐
B 错误。
解析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中酒精是解离液的组成成分,
答案B
6.下列试剂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相同的是()
A .酒精在“ DNA 的粗提取和鉴定”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中的作用
B.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
C. CuSO4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中的作用
D.蒸馏水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中的作用
解析 A 项中酒精在前项实验中的作用是“ 析出DNA”,在后项实验中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 C 项中 CuSO4在前项实验中的作用是与NaOH 形成新制的Cu(OH) 2,在后项实验中的作用则是在碱性环境中CuSO4与蛋白质结合生成紫色物质; D 项中蒸馏水在前项实验中
的作用是“涨破” 细胞,在后项实验中的作用是作空白对照。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