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自然观

合集下载

古代希腊自然观及其特点

古代希腊自然观及其特点

古代希腊自然观及其特点古代希腊是著名的哲学文明之一,自然观点也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腊的自然观点主要源自于早期的自然神话和古典时期的自然哲学。

以下是古代希腊自然观及其特点的详细解析:一、自然神话的影响在古代希腊,自然现象被赋予神灵和英雄的形象,如冥王哈迪斯掌管地下世界,太阳神阿波罗驾着日车穿过天空,海神波塞冬掌管海洋等等。

这些神灵和英雄代表着不同的自然力量和元素,同时也代表着古希腊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这种自然神话的影响,使得古希腊人把自然当做一个神秘而充满神奇的世界,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敬。

二、古典时期自然哲学的发展在古典时期,希腊自然哲学家开始展开对自然的探究和研究。

著名的自然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和塔勒斯等,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这些哲学家把自然视为一个独立的实体,通过对自然定律的研究来探索它的本质和运作规律。

其具体表现在:1、自然规律的探究古希腊人开始注重自然规律的研究和探究。

他们认为自然世界是通过一些固定的规律来运作的,而这些规律的研究可以揭示出自然的本质和真相。

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思维是探究自然的基础,通过不断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找到自然规律的本质。

2、自然学科的区分在古代希腊,自然学科分为天文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不同的领域。

这些领域的划分,让哲学家们可以专注于对特定领域的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自然领域的理解和掌握。

3、自然观的科学化古希腊人不再把自然当做神秘的力量和现象,而是把它看作一个科学的现象和问题。

他们开始从科学的角度来思考自然问题,把自然现象和规律理解为一种科学现象和机制。

例如,塔勒斯开始研究物理学问题,通过分析自然现象发现自然界存在一些固定规律。

总之,古代希腊自然观及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神话的影响,使人们对自然充满敬畏和神秘感;二是古典时期自然哲学的发展,帮助人们从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和探究自然。

这种古希腊的自然观点,在历史发展进程和哲学思想的演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仅对当时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为后人的自然学科研究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自然哲学的自然观

古希腊自然哲学的自然观

古希腊自然哲学的自然观
古希腊自然哲学是古希腊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其核心思想之一是对自然的研
究和探究。

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们试图通过理性和观察来解释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他们提出了许多关于自然的假说和观点。

在古希腊自然哲学中,自然被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被认为具有自身的规律和
秩序。

自然哲学家们相信自然界是由一种起源物质构成的,这种起源物质被称为“始原物质”或“元素”。

他们认为所有事物都由这些元素构成,物质的各种变化和现
象都可以通过这些元素的组合和相互作用来解释。

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对自然的观点和理论。

例如,毕达哥拉斯学
派认为万物皆数,把自然现象解释为数学关系和比例;希波克拉底认为万物皆由四大元素(土、水、火、气)组成,通过这四大元素的组合形成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而阿那克赛曾则提出了原子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的。

古希腊自然哲学的自然观影响了后世哲学家和科学家的思想,为现代科学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自然的探究和理解,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们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理论,促进了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总的来说,古希腊自然哲学的自然观具有开拓性和独创性,对后世哲学和科学
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他们用理性和观察去解释自然界的现象,提出了许多关于自然的理论和观点,为人类认识自然的深刻启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遗产。

第二讲 自然观---古希腊

第二讲 自然观---古希腊
08:19:00 13
奴隶社会的世界科学高峰
•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世界奴 隶社会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在古希腊 (包括后来希腊化时期),而不是在 中国。 • 到了封建社会,全世界的科学高峰 才转到了中国,因为古希腊已经灭亡, 欧洲被基督教会所统治和愚昧。
08:19:00 14
08:19:00
15
08:19:00 23

希腊化国家统治者慷慨支持科学研究
• 埃及的情况尤其如此。埃及的亚历山大 图书博物馆实际上是历史上最早由国家供 养的研究院。它包括天文台、实验室、解 剖室、植物园、动物园和一个藏书达50万 至70万册的图书馆。
08:19:00
24

托勒密王朝出重金让缪塞昂学 院雇佣了一大批专门抄写的人员, 据说,当时政府命令.所有到亚历 山大港的船只都要把携带的书交出 供检验,如发现有图书馆没有的书, 则马上抄录,留下原件,将复制件 奉还原主。只此一项,就可看出托 勒密王朝何等重视文化积累。
08:19:00 16

第二个条件是“闲暇”:知识阶层不用为 着生活而奔波劳碌,因为,整天从事繁重体 力劳动没有闲暇的人,是无法从事求知这种 复杂的脑力劳动的。 • 第三个条件是“自由”。它要求自由地思 考、自由地发表意见,不受他种目的和利益 的支配。 • 总的来说,亚历士多德强调了哲学和科学 之来源的非功利性,也说出了为何希腊成为 科学和哲学的发源地的道理:因为它提供闲 暇、提供自由,因为希腊人有着强烈的求知 欲,对智慧无比地祟尚。
25
08:19:00
亚 历 山 大 图 书 馆 阅 览 室
08:19:00
亚历山大图书馆阅览室
26
早期“人才流失”的现象
• 人文鼎盛.经济发达.使得亚历山大里 亚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学术中心。各地的 学者都到这里来进修、学习,当时最为著名 的科学家几乎都在亚历山大里亚呆过。 • 当时,曾发生早期“人才流失”的现象, 整个地中海世界的哲学家、数学家、医生、 植物学家、动物学家、天文学家、语言学家、 地理学家、艺术家和诗人,由于受适意且激 励人的气氛、极好的设备、免费的膳宿和令 人羡慕的薪水的吸引,纷纷来到埃及。

古希腊自然观特点

古希腊自然观特点

古希腊自然观特点
古希腊自然观的特点
古希腊文明是一种重要的古典文明,它形成了无数对世界的解释,从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与古希腊文明相关的观点之一是古希腊自然观。

古希腊自然观是一种以神话和哲学为基础的解释自然的方式。

古希腊人将自然归因于一系列的神灵,包括宙斯,日神阿波罗,太阳神阿尔斯特,月亮女神阿佛洛狄忒等。

而这些神灵也代表着不同的自然现象,宙斯是宇宙的父亲,日神阿波罗是日出的引导者,太阳神阿尔斯特是热量的源头,月亮女神阿佛洛狄忒则是月相的统治者等等。

古希腊自然观里的神灵扮演着天地万物间的互相联系的作用,哲学家认为它们不仅是自然界的实体,而且还由于它们的力量而形成了一种古老的相互作用。

另外,古希腊自然观中还将自然界的解释归咎于一种哲学思想,即唯物主义。

这种哲学思想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来理解自然界的运行,它认为自然界的运行仅仅是物质形式的变化,并且没有任何外在的力量或实体可以干预其运行。

总之,古希腊自然观以神话和唯物主义为基础,将自然归因于一系列神灵和唯物主义思想,从而形成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解释自然界的方式,这也是古希腊自然观中非常重要的特点。

- 1 -。

第二讲古希腊的科学与自然观

第二讲古希腊的科学与自然观

第二讲古希腊的自然观与科学思想1关于自然界和物质本原的猜测和研究2古希腊人对自然的理解y古希腊的自然科学是建立在自然界渗透或充满着心灵这个原理上的;y希腊思想家把自然中心灵的存在当作自然界规则或秩序的源泉序的源泉;y自然界是有生命的而且是有理性的动物;y希腊人把人自身与自然界相类比。

3背景y1 时间:大约公元前6世纪—公元2世纪;y2 自然条件:多山少田地的希腊半岛,多港口,有利于航海和贸易,适宜造就坚强而活跃的民族;(环境图地形图)图,地形图)y3 政治:BC6‐7世纪建立僭主政治,后来僭主政治让位于民主政治。

456泰勒斯(约前624‐547)y 生平:生于米利都,游学埃及与巴比伦。

y 趣闻:哲学家并非不能致富,非不能也,实不为也!y 把目光转向天空,超凡脱俗的理性态度。

超越的、非功利的,对现实的功利不计,专注天空而忽视大地。

这是希腊以致整个西方的思想品格。

y 几何学:金字塔的高度y 哲学:y “水是万物的始基”——确立了科学研究的对象:客观自然界y 地震的解释——确立了科学研究的目标:因果解释7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ca 560–ca 480 BC)8万物皆数毕达哥拉斯(约前570-490)y 生平:爱奥尼亚的萨莫斯人,据说就教过泰勒斯,去埃及留学过。

后移居南意大利的克罗敦。

y 集科学、哲学、宗教于一体的神秘教派,对圆崇拜希腊数学四大学科:算术(绝对的不连续量)、音乐(相对的不连续量)、几何(静止的连续量)、天文(运动的连续量)y “数是万物的本原”—现象背后的规律y 天文学:对10的崇拜,对地。

y 自然界是和谐的,由某些简单的整数比体现自然关系。

y 摆脱感性直观,追求只有理性才能接近的世界。

9y 阿那克西曼德(约前610-546)y 无定形物y 阿那克希米尼(约前585-525)y 气y 赫拉克利特(约前540—480)y 火,逻各斯y 恩培多克拉斯火气y 四元素:水、土、火、气y 德谟克利特(约前460—361)y 原子论(原子,虚空)y 机械性1011Plato (427-347 BC )柏拉图(前427-347)y 苏格拉底的学生,苏死后游学埃及和南意大利,研究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理论,最后回到雅典建立学院阿卡德米(Academy),门口上书不懂数学者不得入内理念世界是最真实的世界现实世界只是对理念世y 理念世界是最真实的世界,现实世界只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y 发现圆锥曲线:抛物线、椭圆、双曲线12柏拉图(前427‐347)y理念说,几何学表达完美y发现正多面体只有五种:正四面体、立方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y发展了恩培多克拉斯的四元素说y火——正四面体y气——正八面体y水——正二十面体y土——立方体y水(20)2气(8)+火(4)y现象世界——理念世界1314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前322)y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希腊北部的斯塔吉拉人,自幼父母双亡,17来到雅典成为柏拉图的学生。

古希腊自然观及其意义

古希腊自然观及其意义

1.古希腊自然观的内容:(1)用自然的原因解释自然。

如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阿那克西米尼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德谟克利特则认为是原子;(2)追求逻辑的完满。

如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本原是数,柏拉图提出的“理念世界”;(3)对自然的认识是从最简单的外部现象开始的,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最先是天文学和力学;(4)亚里士多德的综合。

他既注重逻辑的严谨,又注重经验事实,从亚里士多德之后,科学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古希腊自然观是古希腊哲学家关于自然的各种看法的统称。

其中主要包括唯物主义者的素朴辩证法的自然观和唯心主义的自然观。

逻辑论证2.古希腊自然观的意义:古希腊人企图用自然界的某种特殊事物或性质说明自然现象,并且力图从自然现象的总的联系中去把握它们,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自然观。

他们从总体上勾划出一幅自然界的总画面,在自然观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遗产。

但是由于古希腊的自然科学基本上是以简单的经验观察为基础的,一般说来,还没有系统的实验方法,因而他们提出的一些理论缺乏充分的事实根据,他们着重于逻辑的推理和概括,这就是他们的自然观具有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的特点。

古代朴素辨证法自然观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经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的藩篱,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的一次巨大的进步。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出现,意味着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一方面哲学要以对自然界的认识作为自己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自然科学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不可能回避对自然界的总观点的问题。

古代自然观坚持从自然界本身去寻求对自然界的解释,坚持在自然界的总体联系和运动、发展、变化中认识自然界。

正是这种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使得它一方面在哲学上成为马克思和恩格斯船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另一方面在科学上孕育了许多在以后得到发展和证实的天才预见,如古希腊阿利斯塔克的日心说,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巴门尼德的充实说、恩培多克勒的进化论等,在近代科学诞生以后,先后发展成为哥白尼—开普勒的日心说,道尔顿的原子论,法拉第—迈克斯韦的电磁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等科学理论。

古代希腊自然观及其特点

古代希腊自然观及其特点

古代希腊自然观及其特点古希腊自然观及其特点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其哲学、科学和艺术等领域的发展对整个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古希腊的自然观中,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主要集中在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解释上,尤其注重对自然规律的追求和理解。

古希腊自然观的特点可以从不同方面来描述。

古希腊自然观强调观察和实证。

古希腊人对自然界的观察非常细致,他们通过天文观察、地质探索和生物研究等手段,积累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并试图从中找出规律。

例如,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中详细描述了天体的运动轨迹和物体的性质,他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了自然界的现象,并试图从中总结出一般规律。

古希腊自然观注重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

古希腊人认为自然界是有秩序和规律的,他们试图通过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来揭示这些规律。

例如,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理念”学说,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根据理念的模板而存在的。

亚里士多德则通过逻辑推理和分类法来研究物体的本质和属性,他的思想对中世纪的哲学和科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古希腊自然观还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古希腊人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本质与自然界的本质相通。

他们试图通过对自然界的研究来认识人的本质和目的。

例如,苏格拉底认为人的本质是追求智慧和真理,只有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人才能达到智慧的境界。

同时,古希腊人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他们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并试图与自然界保持一种平衡关系。

古希腊自然观的特点还体现在对宇宙起源和结构的思考上。

古希腊人提出了各种关于宇宙起源和结构的理论,试图解释宇宙的本质和发展过程。

例如,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宇宙是由数学和几何原理构成的和谐体系,他们试图用数学模型来解释宇宙的形成和演化。

而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天体运动论”,认为宇宙是由一系列天体按照固定的规律运动而组成的。

古希腊自然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观察和实证、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宇宙起源和结构的思考。

这些特点不仅对古希腊的哲学和科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后世的科学研究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意义的后世启示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意义的后世启示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意义的后世启示摘要:1.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概念和特点2.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对后世的影响3.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启示正文:一、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概念和特点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一种古老的哲学思想,起源于公元前6 世纪的古希腊。

它主张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物质是永恒不灭的,而且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自然界的事物都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

2.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3.物质是永恒不灭的,它只能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

二、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对后世的影响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来的许多哲学家,如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卢克莱修等,都受到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启发,发展出自己的哲学体系。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研究自然界的方法论。

三、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启示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对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1.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我们要坚定地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2.提倡科学精神,遵循物质规律。

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按照物质的规律去办事。

3.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创新。

我们要在继承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唯物主义哲学。

总之,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虽然已经过去几千年,但它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古希腊的自然观恩格斯说过:“在古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因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

”那么就让我们从公元前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开始,来探寻视觉化经验的启示在自然科学当中(主要是物理学)的作用。

人类作为从动物群体进化来的具有视觉器官的认识主体,通过自身感觉器官(主要是视觉器官)对外部世界的直接感受,是其对世界产生认识的最初也是最根本的出发点。

1米利都学派泰勒斯、阿纳克西曼德和阿纳克西美尼,创立了米利都学派。

米利都学派的观点是朴素的唯物主义,米利都学派开创了理性思维,试图用观测到的事实而不是用古代的希腊神话来解释世界。

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是泰勒斯(Thales,约公元前624-公元前5 47),他第一个提出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这一哲学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水是万物的本原。

他认为万物之源为水,水生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水。

这个观点排除了当时流行的神造世界的臆想断说。

至于他提出这一断言的理由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说:“他得到这个想法,也许是由于观察到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热本身就是从湿气里产生,靠湿气维持的(由此产生万物的东西即是本原)。

这是引起他的想法的一个事实。

另一个事实是:万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是潮湿本性的来源。

”很明显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泰勒斯的观点是受到经验的启发。

在古希腊神话中大洋之神俄刻阿诺斯和大洋女神是产生世界的最初双亲,诸神都凭地狱中的河——斯底克斯发誓。

因此,在希腊神话中水是万物中最尊贵和最古老的。

另一个是经验观察的结果。

他从米利都到埃及,看到了世界到处都是水,认识到水对于世界和生命的重要性。

他说过,大地浮在水上,这就是说没有水的浮力,大地就无法存在。

他还观察到不管是生命的种子,还是生命的养料都是潮湿的,没有水根本就不会有生命。

许多事物产生于水,又复归于水:水蒸发为气,水转化为冰;鱼儿在水中产生,又在水中消失。

他正是根据这两个方面得出说水是万物本原的结论。

米利都学派的第二位哲学家是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约公元前610年-公元前546)。

阿那克西曼德从泰勒斯的前提出发,对本原问题作了另外的回答。

他认为,世界万事万物就是由“无定”产生出来的。

“无定”意思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东西。

它既没有具体的性质,也没有任何具体的形状,还没有固定的大小。

“无定”本身包含有冷和热这两种对立物,永恒的运动把它们分离出来,热形成了一个火圈,火圈破裂后就产生出太阳、月亮和其他星辰,大地和环绕它的空气是冷产生的。

地上的第一批生物是在潮湿中产生的。

人是由鱼变来的,因为人在胚胎时很像鱼。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万物是“无定”产生的,万物消灭后又要回到“无定”中去。

米利都学派的第三位哲学家是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约公元前588 -前公元526)。

阿那克西美尼最先区分开行星和恒星,认识到冰雹是由雨冻成的,虹是由太阳光投射到极浓厚的云层上产生的。

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本源应是有定的东西,就是气。

气并不是神创造的,相反,神却是来自气。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凝聚和疏散而形成的。

当气疏散时,它就变成火;当它凝聚时,先是变成云,进而变成水,然后形成大地、石头。

无论是“无定”还是“气”,虽然离直接经验比较远,但是追根溯源均离不开经验的提示,都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推测和预言。

他们开创了用事物量的变化来说明事物在性质,开了西方用唯物主义观点解释精神现象的先河。

2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是早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前古希腊颇具神秘色彩的一个学派,其领袖人物是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580-前公元500)。

这个学派崇尚数学,讲究数学传统。

他们认为数是万物的本源,圆形和球形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几何图形。

虽然,我无法准确地说出他们最初是如何认识到数与数之间的和谐关系即是宇宙的真实秩序;但是,据说他们经常在沙滩上用小石子排列各种各样的图形来对数进行研究。

结果他们把3,6,10,15……叫做三角形数,把4,9,16,25……叫做正方形数,因为用前者数目的小石子可以规则地拼成正三角形,用后者数目的小石子可以规则地拼成正方形。

而当他们发现由1+2+3+4=10颗小石子能排成赏心悦目的正三角形时,就把10这个数称为“圣数”,即最完美的数,因为在他们眼中正三角形看上去是对称的、和谐的。

而他们之所以把圆形和球形看作是最完美的几何形体,最初可能也是缘于对天体形状观察的结果。

正如我们前面谈过的。

他们通过观察,认为月光是阳光反射的结果,月面明暗交界处的圆弧形,表明月球是球形的;而通过月食时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的观察,认为圆形的阴影正好说明地球也是球形的;而给世界带来温暖和光明的太阳则显然是球形的。

并进一步在对日升日落的体验和观察中,得出这些天体都在绕着地球作着昼夜不停的匀速圆周运动的结论。

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和前提下,怀着对大自然深深的敬畏,才从内心产生出圆形和球形是最完美的图形,而匀速圆周运动是最完美的运动的观念。

由此可见,崇尚数学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科学家们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尽管属于抽象的数学范畴,但是其背后仍然受着来自经验的视觉化的自然图景的暗示和启发。

据说,有一天毕达哥拉斯经过一个打铁作坊时,听到铁匠敲打不同长度的金属棒时发出了悦耳的谐音,使他联想到音乐的谐音和数学的比例相联系的想法。

而系于绳端旋转的物体能发出声响的现象,又使他想到了旋转的天体。

于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家们得出了“天体的和谐”。

他们虔诚地相信他们的心灵能够听到宇宙的歌唱。

恩格斯曾评价说:“就像数服从于特定的规律那样,宇宙也是如此。

于是宇宙的规律性第一次被说出来了。

人们认为把音乐的音谐归结为数学的比例的是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学派“简单、和谐、完美”的思想成为后来宇宙规律性一次又一次被更清晰、更准确地说出来的深刻的哲学思想基础,对后人的科学研究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正如薛定谔所说:“但公正地说,人们不应该忘记这是当时当地在数学和几何领域最伟大的发现。

这一发现通常与对物质客体实际的或想象的应用相联系。

现在,数学思想的本质就是从物质客体获取它的抽象数字并研究它们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程序的特性:用这种方式所得出的种种关系、模型、公式、几何图形等,实际上经常意想不到地用于物质客体,而这些物质客体与最初抽象出上述关系、模型、公式、几何图形等的物质客体相比有很大不同。

数学模型或公式突然之间就把那些它们从未打算介入的领域以及不曾为人想到而由它们得到的领域梳理得井井有条。

这种经历是十分令人难忘的,而且极易使人相信数学的神奇能力。

”3柏拉图学派柏拉图(Platon,约公元前427-公元前347)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图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Sugeladi,公元前470-公元前399)以及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柏拉图年轻时曾跟随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学习哲学,受到逻辑思想影响,尔后成为雅典举世瞩目的大哲学家。

柏拉图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吸收了许多数学观点,并运用到自己的学说中,因此,柏拉图的哲学提高了对数学科学的兴趣。

他充分认识到数学对研究哲学和宇宙的重要作用,并积极鼓励自己的朋友,学生学习和研究数学。

柏拉图在雅典建立了自己的学派和学园,据说在他的学园门口写着“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

”他认为“天文学和几何学一样,可以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研究,而不去管天上的星界。

”柏拉图认为宇宙开头是没有区别的一片混沌。

这片混沌的开辟是一个超自然的神的活动的结果。

依照柏拉图的说法,宇宙由混沌变得秩序井然,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造物主为世界制定了一个理性方案;关于这个方案付诸实施的机械过程,则是一种想当然的自然事件。

柏拉图的宇宙观基本上是一种数学的宇宙观。

他设想宇宙开头有两种直角三角形,一种是正方形的一半,另一种是等边三角形的一半。

从这些三角形就合理地产生出四种正多面体,这就组成四种元素的微粒。

火微粒是正四面体,气微粒是正八面体,水微粒是正二十面体,土微粒是立方体。

第五种正多面体是由正五边形形成的十二面体,这是组成天上物质的第五种元素,叫做以太。

整个宇宙是一个圆球,因为圆球是对称和完善的,球面上的任何一点都是一样。

宇宙也是活的,运动的,有一个灵魂充溢全部空间。

宇宙的运动是一种环行运动,因为圆周运动是最完善的,不需要手或脚来推动。

四大元素中每一种元素在宇宙内的数量是这样的:火对气的比例等于气对水的比例和水对土的比例。

万物都可以用一个数目来定名,这个数目就是表现它们所含元素的比例。

柏拉图学派主张科学的任务是发现自然的结构,首次提出了应该把严格推理法则系统化,从而为数学走向新的阶段起到前导作用。

同样,深受毕达哥拉斯影响的柏拉图虽然认为数学“……能迫使灵魂使用纯粹理性通向真理本身”,然而,他在用数学模型来构造和解释世界时,用的却仍然是由两个不同的三角形组成的五个凸正多面体,并让这五个凸正多面体分别与四个物理元素以及他所谓的“第五元素(q uintessence)”相对应。

从这儿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位崇尚数学的哲学家对来自经验的和谐对称的形象化图景的嗜好和偏爱。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公元前322),这位崇尚演绎逻辑,提出了通过演绎去获得科学知识的认识方法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的许多命题依然是在对生活现象观察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获得的。

当他看到在没有其他因素的自然状态下,火和气总是作直线上升运动,而水和土却在作直线下落运动时,就把自然界的运动分成自然运动和非自然运动两种运动状态。

他认为不同的物体有其不同的天然位置。

当物体处于它的天然位置时,它就会保持自己的天然位置不动;而当它不在自己的天然位置时,它的一种回归自己天然位置的本性,会驱使它尽量和自己的天然位置接近。

也就是说每一种物体都有自己天然的家园,当它远离家园的时候,就要产生“回家”的渴望,而且这种渴望会随着自身重量的增加而不断加剧,这就是为什么越重的物体自由下落越快的原因。

而物体的非自然运动则是向非天然位置的运动,是违反物体本性的,是物体的一种不情愿的运动,是一种强迫运动,需要外力来推动。

此外,他的物体运动的速度与外力成正比的命题;他的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的命题等等,均是在对生活现象观察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获得的。

当然,他的思想中包含大量思辨的唯心的成分。

而他主张地球的形状是球形的,是因为他认为“世人能够从感觉上体会到的一些现象也可以作为地球为球形的证据。

当月食的时候,其显明部分恰带有球形的形状,这还有什么可以解释的呢?……但是月食的原因乃是由于地球掩蔽地球之固,因而这就是说,地球表面的球形确定了月球的轮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