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赏析杜甫《客至》阅读练习及答案
客至试题及答案

客至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客至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B2. 客至一诗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A. 喜悦B. 悲伤C. 愤怒D. 忧虑答案:A3. 客至中“花径不曾缘客扫”的下一句是什么?A. 蓬门今始为君开B. 蓬门今始为君关C. 蓬门今始为君扫D. 蓬门今始为君闭答案:A4. 客至这首诗属于哪个朝代的作品?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A5. 客至一诗中,诗人用“花径”和“蓬门”分别比喻了什么?A. 花园和家门B. 人生道路和家国C. 人生道路和家门D. 家国和家门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客至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杜甫2. 客至一诗中,“花径不曾缘客扫”的意思是______。
答案:花间小路从未因为客人的到来而打扫过3. 客至一诗中,“蓬门今始为君开”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情感。
答案:欢迎4. 客至一诗中,“盘飧市远无光采”中的“盘飧”指的是______。
答案:酒食5. 客至一诗中,“樽酒家贫只旧醅”中的“旧醅”指的是______。
答案:陈年的酒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客至一诗的主要内容。
答案:客至一诗主要描述了诗人杜甫在自家门前迎接客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客人的欢迎之情以及对自己简朴生活的自嘲。
2. 客至一诗中,诗人是如何表达对客人的欢迎之情的?答案:诗人通过“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虽然生活简朴,但对客人的到来感到非常欢迎,愿意为客人打开家门。
四、翻译题(共10分)将客至一诗中的“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翻译成英文。
答案:The flower-lined path has never been swept for guests, but today the humble door is opened for you.五、论述题(共10分)请结合客至一诗的内容,谈谈你对诗人杜甫的为人和诗风的理解。
古诗词《客至》同步练习(含答案)

古诗词诵读《客至》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布衣,指平民百姓。
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织物,“帛”指丝织品。
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故称。
我国古代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黔首、黎民、庶民、苍生、黎元、元元、氓等。
B.西席、西宾是旧时家塾教师的代称。
唐以前,俗以东向座为尊。
宾客至必请入西席面东而坐,故尊称私塾教师为西宾,亦称西席。
C.致仕,古代官员奉命退休。
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表示退休。
D.《谏太宗十思疏》,“疏”通称“奏疏”。
疏,原本是“疏通”的意思。
后来作为一种公文形式,成了古代官员向帝王进言,以便使下情上达的进谏奏文。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徒以.吾两人在也B.均之.二策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C.衡因.上疏陈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相如闻,不肯与.会不欲与.廉颇争列3.下列有关文本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安定城楼》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
此诗抒发了作者虽仕途受阻,遭到一些人的谗伤,但并不气馁,反而鄙视和嘲笑谗佞的小人的坚定胸怀,充分地体现了作者青年时期的高远抱负和奋发精神。
全诗语言含蓄犀利,痛快沉着,用典工丽典雅,极富神韵。
颈联两句写平生抱负,笔力遒劲,境界阔大,意味深长,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句。
B.《客至》首联先从庭院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
“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
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
“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
“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也是过于单调。
古诗词诵读《客至》(同步习题)(解析版)

《客至》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选出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A.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至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
“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但见”,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
B.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
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
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C.颈联由颔联虚写客至转入实写待客。
诗中的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
D.全诗风格看似安闲恬静,其实充满悲意。
诗人通过描写客至,旨在突出内心的苦闷寂寞。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不是苦闷,是老朋友来访的愉悦。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如果没有杜甫,我们对于安史之乱所能够知道的可能就是历史书上那些简单的、冷冰冰的东西,但有了杜甫,他的诗记录了十几年的漂泊和奔波,在路上所见的人和情景,他的病痛、他的思念、他的忧虑、他的极其复杂的所有情感。
,,,,。
①杜甫打开了我们中国人感觉系统里的那个盲区②杜甫的伟大在于现在的人习以为常的东西是从杜甫开始的③他第一次把中国人的人生完整地放进了诗里④在杜甫之前人的生活世界里有很大一部分是不会被写到诗里的⑤或者说他第一次照亮了中国人的人生。
A.①③②⑤④B.①④②⑤③C.④②①③⑤D.④①⑤②③【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根据上句语境,得知杜甫的诗歌有记录和见证一个人的多种情感,而这些在此之前是没有被诗人关注到的,与此形成对比得出首句④,接着在此基础上分析杜甫诗作的意义价值,②中“人习以为常的东西是从杜甫开始的”是杜甫打开的“中国人感觉系统里的那个盲区”,所以①在②后,③和⑤语意连贯是要放在一起的,⑤中“或者说”表明之前还有内容,所以③在前⑤在后。
杜甫《客至》《宾至》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客至》《宾至》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4、15题。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宾至
杜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客至》篇首以“群鸥”引兴,篇尾以“邻翁”陪结。
在结构上,
作者兼顾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
从空间上看,从外到内;从时间上看,则写了迎客、待客的全过程。
B. 《客至》颔联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
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
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
C. 《宾至》“幽栖地僻经过少”一句写自己住所偏僻,少人来访,
表达诗人受到冷落的孤独与凄凉之感。
(诗词阅读题)杜甫《客至》阅读答案附赏析

缘:因为。
蓬门:蓬草编织的门。
飧:熟食。
兼味:指饭菜不丰富。
旧醅:没过滤的陈酒。
舍:指家。但见:只见。此句意为平时交游很少,只有鸥鸟不嫌弃能与之相亲。
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以示房子的简陋。
1.首联描绘了怎样的环境?赏析皆字。
答:首联描绘了草堂环境的清幽,景色的秀丽,点明时令、地点和环境。皆字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杜甫《客至》阅读答案附赏析
诗词阅读题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注:这首诗作于诗人入蜀之初,在杜甫历尽颠沛流离之后,终于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一座草堂,暂时定居下来了。诗人在久经离乱,安居成都草堂后不久,客人来访时作了这首诗。
B我们仿佛听到那实在而又亲切的家常话,字里行间充满了融洽气氛。
4.尾联细节描写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怎样的快乐?
答:尾联以邀邻助兴的精彩细节,出人料想地笔意一转。这令人想到陶渊明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无须事先约请,随意过从招饮,是在真率纯朴的人际关系中所领略的绝弃虚伪矫饰的自然之乐。
5.前二名胜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对表达诗人情感有何作用?
该诗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简要说明题意。
答: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二句,写诗人住所周围绿水环绕,日日鸥鸟聚集,透露出春景的惬意和无人相依的寂寞心情,为下文表达客至的喜悦营造氛围,景中含情。
赏析:
客至诗词阅读答案的内容

客至诗词阅读答案的内容
客至诗词阅读答案的内容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1.首联描绘了怎样的环境?赏析皆字。
首联描绘了草堂环境的清幽,风光的`秀丽,点明时令、地点和环境。
皆字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2.颔联描写景物,在空间上有何变化?体味作者的情感。
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风光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
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
3作者待客选取了哪些细节?待客两句传达出了哪些信息?
作者选取了最能显示宾主情意的生活场景,着意描画。
A主人盛情招待,频频劝饮,却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而不免歉疚。
B我们仿佛听到那实在而又亲切的家常话,字里行间充满了融洽气氛。
4.尾联细节描写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怎样的快乐?
尾联以邀邻助兴的精彩细节,出人料想地笔意一转。
这令人想到陶渊明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无须事先约请,随意过从招饮,是在真率纯朴的人际关系中所领略的绝弃虚伪矫饰的自然之乐。
《客至●杜甫》同步习题

一、选择题1.选出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A.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至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
“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但见”,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
B.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
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
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C.颈联由颔联虚写客至转入实写待客。
诗中的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
D.全诗风格看似安闲恬静,其实充满悲意。
诗人通过描写客至,旨在突出内心的苦闷寂寞。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不是苦闷,是老朋友来访的愉悦。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如果没有杜甫,我们对于安史之乱所能够知道的可能就是历史书上那些简单的、冷冰冰的东西,但有了杜甫,他的诗记录了十几年的漂泊和奔波,在路上所见的人和情景,他的病痛、他的思念、他的忧虑、他的极其复杂的所有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杜甫打开了我们中国人感觉系统里的那个盲区②杜甫的伟大在于现在的人习以为常的东西是从杜甫开始的③他第一次把中国人的人生完整地放进了诗里④在杜甫之前人的生活世界里有很大一部分是不会被写到诗里的⑤或者说他第一次照亮了中国人的人生。
A.①③②⑤④ B.①④②⑤③ C.④②①③⑤ D.④①⑤②③【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根据上句语境,得知杜甫的诗歌有记录和见证一个人的多种情感,而这些在此之前是没有被诗人关注到的,与此形成对比得出首句④,接着在此基础上分析杜甫诗作的意义价值,②中“人习以为常的东西是从杜甫开始的”是杜甫打开的“中国人感觉系统里的那个盲区”,所以①在②后,③和⑤语意连贯是要放在一起的,⑤中“或者说”表明之前还有内容,所以③在前⑤在后。
杜甫《客至》阅读训练

阅读杜甫的《客至》,回答后面问题。
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皆春水”既点明了客人来访的时间,又交待了当时杜甫草堂周围绿水环绕、清幽淡雅的环境。
B.颔联中的“不曾”与“今始”呼应,重在表现诗人独居江村的孤独、苦闷的心情。
C.颈联中“无兼味”、“只旧醅”表明诗人因家贫地僻,只好用最简单的菜肴和浊酒待客。
D.尾联用探询的语气,言客人如果愿与邻居的老翁共饮的话,就隔着篱笆唤他过来一同饮上几杯。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诗从静景写起,渲染了一幅恬淡闲适的生活画面,然后叙写待客,以动景收笔,动静交融,结构自然。
B.本诗描写了客人来访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与客人之间真挚纯朴的友情。
C.本诗表现了诗人在客人来访时的喜悦心情,也抒发了对生活贫寒的感慨。
D.本诗用语朴实,词真情浓,虽没写一个“至”字,但客至时殷勤待客的欢快情景跃然纸上。
9. 诗以“客至”为题,并贯穿全篇。
请结合全诗对此概括说明。
10.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B;(2)C9. 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颈联重笔浓墨,着意描画延客的情景;尾联请邻翁共饮的细节把延客的气氛推向高潮。
10. 前两联虚写客至,后两联实写待客。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两句虚写客至,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客人打开。
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两句实写客至,作者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实写待客就餐、频频劝饮的场面,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9. 诗以“客至”为题,并贯穿全篇。
请结合全诗对此概括说明。
10.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9. 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颈联重笔浓墨,着意描画延客的情景;尾联请邻翁共饮的细节把延客的气氛推向高潮。
10. 前两联虚写客至,后两联实写待客。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两句虚写客至,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客人打开。
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两句实写客至,作者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实写待客就餐、频频劝饮的场面,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不见复关,______。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诗经·氓》)
⑵孔子曰:“君使臣以礼,__________。
”(《论语·八佾篇》)
⑶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
(庄子《逍遥游》)
⑷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⑸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⑹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⑺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⑻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答案】 (1). 泣涕涟涟 (2). 臣事君以忠 (3).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4). 夕揽洲之宿莽 (5). 不求闻达于诸侯 (6). 艰难苦恨繁霜鬓 (7). 别有幽愁暗恨生 (8). 泣孤舟之嫠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