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带教学反思-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教案与反思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出自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学校陈道元一、课标内容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二、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史料讲解、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2.学习目标: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操纵国、《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内容等基本史实。
目标2:阅读教材及观看视频,了解巴黎和会召开的概况、《凡尔赛条约》的内容,认识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及其带来的影响;(重点、难点)目标3:阅读教材,了解华盛顿会议的概况及《九国公约》的内容,认识这一条约使中国重新回复到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认识弱国无外交,要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必须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重点、难点)三、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一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性战争,它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那么,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是如何对世界进行安排的呢?让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去了解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吧。
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目录(2)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操纵国、《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内容。
(3)合作探究出示任务:任务二【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说出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主要议题、操纵国。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时间: 1919年1月——6月主要议题:讨论对战败国主要是德国的和约问题操纵国:英国、法国、美国【合作探究】2.观看视频,归纳巴黎和会参与国各自的目的。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谈判以及相关条约的签订。
教材通过介绍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内容和影响,让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以及各国在战争后的立场和利益冲突。
教材内容包括:凡尔赛条约的签订、九国公约的签订、条约对世界的影响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战争后的和平谈判和条约内容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详细的讲解和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战争的残酷性和和平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具体的历史事件和条约的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内容和签订背景,理解这两个条约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内容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难点:理解各国在战争后的立场和利益冲突,以及条约对世界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和背景。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和条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合作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2.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文档。
3.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4.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资料和论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和战争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内容,包括签订背景、谈判过程、条约的主要条款等。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教案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教案设计】教材。
不足:1.教学设计环节还需要进一步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过渡语言还有待打磨。
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课后活动(选作)1.完成本课的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多思多问,历史解释的能力【作业与板书设计】【1.作业设计】1.以下是徐杰同学搜集到的四幅欧洲历史地图,请你帮他辨认一下,哪一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形势图?()A.B.C.D.2.通过《国际联盟盟约》的会议是()A.巴黎和会B.慕尼黑会议C.华盛顿会议D.雅尔塔会议3.《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有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他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凡尔赛和约》A.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地区的统治秩序 B.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C.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 D.严重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的权利4.尊重中国的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
上述内容出自()A.《凡尔赛和约》 B.《联合国宣言》 C.《九国公约》 D.《慕尼黑协定》5.被美国媒体5月22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当地时间21日下午前往越南访问,凸显其不断推进美国在亚太地区再平衡战略的承诺。
“一战”后,为重新调整帝国主义在该地区的秩序,美国倡议()A.召开巴黎和会 B.召开华盛顿会议 C.发动越南战争 D.发动科索沃战争6.《凡尔赛条约》中某一条款明确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
此条款最有可能反映协约国的用意是( )A.揭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实质B.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C.阐述协约国参与战争的被动性D.证明协约国向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的合理性7.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这两次会议的相似点有( )①都由帝国主义大国操纵②都不同程度地损害了中国主权利益③都构建了战后世界统治新秩序④带来了世界长久和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戴•克来在《镜厅一巴黎和会内幕》中说到:“条约非但没有如它的制定者宣称的那样保证了世界的和平,反而加深了各国间的矛盾和仇恨。
部编版九下历史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教案设计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及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逐条分析《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认清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培养学生从经济和军事实力两个方面分析帝国主义外交政策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受到的耻辱,体会到弱国无外交。
认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激发学生努力奋斗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主要条约。
【教学难点】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回顾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几个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战争的性质?战争的结果?战争的影响?一战结束后德奥成为战败国,英法虽然实力削弱但仍是欧洲强国,美日经济实力得到增强,各国企图根据自身实力变化来重新分配利益,所以他们的矛盾斗争又从战场上转移到会议桌上。
二、讲授新课:(一)《凡尔赛条约》1.巴黎和会的召开时间:1919年1月操纵国:英、法、美巴黎和会实质上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2.《凡尔赛条约》和凡尔赛体系的建立①《凡尔赛条约》的签订时间:1919年6月内容:第一,关于领土问题。
和约重新划定德国疆界,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
第二,关于军事问题。
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以东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规定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人;第三,关于德国海外殖民地问题。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第四,关于赔款问题。
德国必须对战胜国支付大量赔款;此外,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
教师补充:和会无视中国的主权和战胜国地位,把德国原来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特权让给日本。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含反思)

第十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和历史要素;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掌握第一次大战后所形成的国际新秩序。
过程与方法:围绕“巴黎和会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平会议”“《凡尔赛条约》是否真的是为了缔造民主的和约”“《九国公约》是否真正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等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展开讨论,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揭露帝国主义的掠夺性、侵略性和强权政治的本质;通过了解巴黎和会对中国的不公正待遇和《九国公约》的实质,认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强国之志。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教学难点: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实质以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法国:战争主战场在法国,伤亡人数达438万人,按人口损失来说是各国中最大的,战争期间的物资损失达2000亿法郎,一向以高利贷著称的法国负债累累,欠美国38亿美元。
英国:一战中遭严重削弱,伤亡212万人,军费超80亿英镑,债务是战前的10倍,其中欠美国就达44亿美元,走向衰弱,但仍有相当实力。
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美国在一战中损失最小、获利最多,四年中工业产值净增380亿美元(翻两番),战时战后欧美欠美国100多亿美元,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战后最大的债权国,黄金储备占世界的40%以上,渐渐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1.阅读图一《巴黎和会的代表》和图二《巴黎和会三巨头》,介绍巴黎和会召开的概况。
设问:巴黎和会召开于何时?图一中“巴黎和会”的代表有哪些?图二巴黎和会“三巨头”指的是谁?这次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提示:学生自由回答。
归纳总结:巴黎和会性质——一次分赃会议。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漫画,了解《凡尔赛条约》的主要内容。
设问:这是刊登在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的漫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一.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了《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相关内容。
通过学习这两个条约的签订背景、过程以及影响,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以及华盛顿会议的重要成果。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会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具体内容及其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这两个条约的历史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签订背景、过程及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签订背景、过程及影响;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两个条约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相关内容;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两个条约的历史意义;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条约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2.辅助材料:相关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3.课件:制作与本课相关的课件,用于课堂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巴黎和会的情景,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形势,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签订背景、过程。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时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两个条约的历史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点评和鼓励。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两个条约对其产生的影响。
第10课《凡尔赛合约》和《九国公约》 教案

导入新课请欣赏影片节选内容《我的1919》中顾维钧的演讲词:“请允许我在正式发言之前给大家看一样东西,进入会场之前,牧野先生为了讨好我,争夺山东的特权,把这块金表送给了我。
牧野男爵愤怒了,他真的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你的金表,那么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四万万中国人民该不该愤怒!请问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是不是无耻?是不是极端的无耻!?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中国的圣者孔子和孟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孔子犹如西方的耶稣。
山东是中国的,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战略上,还有宗教文化上,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尊敬的主席阁下,尊敬的各位代表:我很高兴能代表中国参加这次和会。
我深感责任重大,因为我是代表了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在这里发言。
刚才牧野先生说中国是未出一兵一卒的战胜国,这是无视最起码的事实。
请看(出示照片)战争期间,中国派往欧洲的劳工就达14万,他们遍布在战场的每个角落,他们和所有的战胜国的军人一样在流血、牺牲。
我想请大家再看一张在法国战场上牺牲的华工墓地照片(出示照片)这样的墓地在欧洲就有十几座,他们大多来自于中国的山东省!他们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赢得这场战争,换回自己家园的和平和安宁。
因此,中国代表团深信:会议在讨论中国山东省的问题的时候,会考虑到中国的基本合法权益,也就是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否则亚洲将有无数的灵魂哭泣,世界也不会得到安宁!讲授新课一、《凡尔赛条约》(一)巴黎和会1.召开会议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会议,讨论对战败国主要是德国的和约问题,这就是巴黎和会。
参加会议的有27个国家的代表。
苏俄和战败的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被排斥在和会之外。
2.操纵国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操纵了和会。
3.过程与结果由于各国都想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所以会议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激烈的争吵之中。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精品教案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教案一、教学目标目标1:阅读教材了解巴黎和会召开背景;知道《凡尔赛条约》的内容;目标2:归纳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的史实;知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影响;目标3: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对中国问题的处置及影响;比较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异同;目标4: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培养综合归纳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探究新知(一)导入新课中国政府代表顾维钧满怀期望的演说导入:“今天,我为我能有机会站在这里向世界表明中国的立场感到由衷的高兴。
长久以来,中国人民期待着,期待着这个时刻的到来。
因为,这是和平的大会,它不仅将给世界带来和平和公正,也将给中国带来和平和公正。
我们怀着这样的期待和希望来到和会。
我们努力实现着我们渴望已久的梦想。
”顾维钧说的“大会”“和会”是什么会呢?中国政府有没有实现渴望已久的梦想呢?(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自主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是世界大国实力对比变化的结果,确立了新的国际秩序。
这两个条约是怎样形成的?各有哪些内容?(三)合作探究1.分析巴黎和会召开背景;阅读教材归纳《凡尔赛条约》的内容;2.阅读教材归纳华盛顿会议的背景、主导会议国、时间、地点、参与国;归纳《九国公约》的时间、签约国、内容和影响。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影响;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维系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为什么?4.两次和会对中国问题的处置及影响?比较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异同。
(四)课堂小结(五)当堂达标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
(六)学后反思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1 教学分析教学重点:《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教学难点: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实质以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法国:战争主战场在法国,伤亡人数达438万人,按人口损失来说是各国中最大的,战争期间的物资损失达2000亿法郎,一向以高利贷著称的法国负债累累,欠美国38亿美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教学难点: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实质以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法国:战争主战场在法国,伤亡人数达438万人,按人口损失来说是各国中最大的,战争期间的物资损失达2000亿法郎,一向以高利贷著称的法国负债累累,欠美国38亿美元。
英国:一战中遭严重削弱,伤亡212万人,军费超80亿英镑,债务是战前的10倍,其中欠美国就达44亿美元,走向衰弱,但仍有相当实力。
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美国在一战中损失最小、获利最多,四年中工业产值净增380亿美元(翻两番),战时战后欧美欠美国100多亿美元,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战后最大的债权国,黄金储备占世界的40%以上,渐渐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1.阅读图一《巴黎和会的代表》和图二《巴黎和会三巨头》,介绍巴黎和会召开的概况。
设问:巴黎和会召开于何时?图一中“巴黎和会”的代表有哪些?图二巴黎和会“三巨头”指的是谁?这次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提示:学生自由回答。
归纳总结:巴黎和会性质——一次分赃会议。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漫画,了解《凡尔赛条约》的主要内容。
设问:这是刊登在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的漫画。
漫画中“五头怪兽”指的是谁?结合《凡尔赛条约》内容,解释漫画的含义。
提示:“五头怪兽”指的是英、法、美、意、日。
根据《凡尔赛条约》内容可知,此漫画含义是把英、法、美、意、日五个国家比作一只五头怪兽,它将德国踩在脚下,贪婪地将其内脏吞食殆尽。
讽刺了英、法、日等国瓜分了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体现了巴黎和会分赃的性质。
3.指导学生阅读《凡尔赛条约》的内容,逐条解读,利用表格总结如下:
4.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协约国还同其他战败国签订条约,认识凡尔赛体系确立的“新秩序”。
归纳总结:协约国还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影响: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
5.引导学生阅读图文漫画,了解国际联盟建立的目的和实质。
设问:结合《凡尔赛条约》内容和漫画,说说国际联盟建立的目的和实质。
提示:1919年1月,巴黎和会提出建立维护世界和平、制裁侵略的国际联盟机构,其实权被英法所控制,它实际上是维护英法等列强称霸的工具。
目标导学二: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了解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目的、议题等问题。
提示:(1)背景: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
(2)目的:为了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3)议题:讨论远东(主要是中国问题)和海军军备问题。
(4)时空:1921年11月;华盛顿。
(5)代表: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9个国家的代表。
(6)主导国:美国。
2.读教材和漫画资料,引导学生解读《九国公约》的内容及其实质。
设问:“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出自哪一条约的规定?这一规定是为了维护中国的权益吗?
提示:学生自由回答。
归纳总结:《九国公约》的实质: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的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目标导学三: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引导学生阅读史料,结合《凡尔赛条约》内容,评价凡尔赛体系的作用。
材料一:列宁评说:“《凡尔赛条约》不过是强盗和掠夺者的条约……靠《凡尔赛条约》来维持的整
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
材料二:法国元帅福熙听到《凡尔赛条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
设问:结合上述材料,你怎样看待列宁和福熙对“凡尔赛体系”的评价?
提示:列宁和福熙揭示了“凡尔赛体系”的实质,他们的认识和评价是正确的。
因为依靠《凡尔赛条约》所建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是极不稳固的,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妥协分赃的产物,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2.引导学生阅读史料,结合《九国公约》内容,评价《九国公约》和华盛顿体系的作用。
材料展示:毛泽东说:“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
设问:毛泽东这句话揭示了什么问题?
提示:毛泽东这句话非常精准地揭示了《九国公约》的实质。
《九国公约》表面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但它实际上打击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它使美国的侵华势力不断膨胀,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因而建立其上的华盛顿体系不可能长期存在。
归纳总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没有改变世界基本格局,资本主义大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依然存在,所以它无法消除战胜国同战胜国之间、战胜国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因而这一体系无法长期存在。
三、课堂总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实力对比,打破了旧的国际关系体系。
战后,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及其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欧洲、西亚、非洲和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战后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这是一个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体系,但它极不稳固,充满了各种矛盾,而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体系的崩溃。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这堂课对教学过程总结以下几点:其一,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其二,注重历史教学的思想性和教学过程的逻辑性。
其三,注重历史课堂的活跃性,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多样
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