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正数和负数教案人教版
最新2024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1 正数和负数--教案

1.1 正数和负数主要师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观看下面的视频,体会数的产生过程.师生活动:老师点击视频让学生观看,体会数的产生过程.回忆自然数的研究过程,探讨我们该如何研究数.师生活动: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自然数的研究过程,说出有理数接下来研究的过程.二、小组合作,探究概念和性质知识点一:正数和负数数的产生:点击红包封口查看你所扮演的角色,说说你会遇见哪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第一个红包:某天天气预报截图:第二个红包:某新闻报道:第三个红包:某新闻报道:师生活动:学生上台点击红包,说出红包中所观察的数字.观察同学们提到的部分数,你能找到什么规律吗?预设:-3,-11.43,-9.7% 前面有符号6,3.97,16.0% 大于0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师生共同归纳同,老师给出定义:正数:大于0 的数.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符号“-”(负)的数.例如:7、3、6453、1549、1864.例如:-6、-9、-10、-585.8、-293.师追问:特殊的0 呢?练一练:1.请将下列各数进行分类.正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设:正数:2024、1.8、+56、+73、0.1.负数:−12、-2.93、-0.5师生活动:师提问:所以特殊的0 是正数还是负数?学生观察分析得出: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合作探究:在温度、盈利亏损、存入和支出的数中,0 有什么特殊含义,请分组思考并举例.小组回答:1. 0℃ 是一个确定的温度;2. 海拔0 m 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3. 0 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知识点二:正数和负数的意义合作探究:思考:图1 是地理中的等高线图,图2 是手机中的部分收支款账单,其中的正数和负数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你能再举一些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吗?图1 图2预设:图1:A 地高于海平面4600 米,B 地低于海平面100 米.图2:收入15 元,支出30 元.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梳理并完善知识思维导图.本课时内容是学生在小学学过的数的基础上,通过用简洁清楚的方式表示实际。
1.1正数和负数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习题练习
课后习题: 1.小明先向前走了17m,又向后走了12m,小明现在离原来的位置多远? 2.小明发烧时温度升到38℃,在第二天退烧后温度为37℃,第二天 和第一天的温度差是多少? 3.小明向西走了100米,又向东走了50米,向东记作正方向,那么 分别表示出向西走100米和向东走50米
谢谢大家
正数和负数
目标: 认识正数,零和负数 学会使用正数和负数
数学人教版 七年级上
激趣导入
你知道的数 字类型有哪
些?
这些在生 活中够用吗?
激趣导入
0,1,2,3,4...... 1/2,2/3,3/4...... 0.1,0.2,0.3......
你知道的数 字类型有哪
些?
这些在生 活中够用吗?
探究新知
数学人教版 七年级上
习题练习
2.填空。
(1)60m表示向北走60m,那么-60m表示_向__南_走__6_0_m__。 (2)月球表面的白天温度平均零上126℃,记作_+_1_2_6_℃__。 (3)水位上升5cm时水位变化记作+5cm,则水位下降7cm时水 位变化记作_-7_c_m__,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0_c_m___。
探究新知
• 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例:一个月内,小明的体重增加2千克,妈妈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重减少3千克,爸爸的体 重没有变化,求他们三个人的体重增长值?
探究新知
• 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例:一个月内,小明的体重增加2千克,妈妈的体重减少3千克,爸爸的体 重没有变化,求他们三个人的体重增长值?
解:小明体重增加2kg 妈妈体重增加-3kg 爸爸体重增加0kg
《正数和负数》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内容和内容解析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正数和负数(第一课时)内容解析:正数和负数是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后上的第一堂数学课。
课本开宗明义指出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当我们在生产、生活、科研中遇到数的表示和数的运算的问题时,我们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无法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于是自然地要求进行数的扩充,依据互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引入了负数的概念,把数系扩充到了有理数的范围。
这是第二次对数的扩充(第一次数的扩充是分实物或做除法时不能整除而引进正分数,从而把自然数扩充到非负有理数):课本通过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的例子,把数系扩充到了有理数。
这一过程让学生了解数的扩充的背景,经历数的扩充的形成过程,学生从已有的认知出发,在一串与生产和生活戚戚相关的有关问题中,复习和巩固小学数系扩充的历程,开通了新数系又一次扩充的新理念,形成了良性的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关系,这样做既符合学生在现阶段的认知特点,又为学生的后续学习以及后一级阶段进行数系的继续扩充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引入负数后,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件能够很好地运用数学来进行描述,说明了引入数学符号的必要性,也为我们日后用字母代替数的代数运算开了先河,它可以使问题的阐述更简明、更深入。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认识正数和负数,理解0所表示的量的意义。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从具体例子引入负数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0所表示的意义。
情感与态度:在负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教学目标解析:1.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体会负数在生产和生活中运用的重要性。
2.学生经历负数引入的过程:生产和生活中的例子(具有互为相反意义的量)——数不够用——负数的引入——数学符号的表示——问题的解决等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数学符号感,了解数学符号在数学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1.1正数和负数(教案)

-概念理解:通过实际情境(如银行存款与借款)帮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含义;
-数轴位置:通过数轴上的标记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正数和负数之间的相对关系;
-混合运算:通过具体例题(如-3 + 4 - 2 + (-1))的逐步解析,帮助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规则。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正数和负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如温度上升与下降)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正数和负数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正数和负数的基本概念。正数是大于零的数,负数是小于零的数,它们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重要工具。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温度上升3℃(正数)与下降3℃(负数)。这个案例展示了正数和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正数和负数的定义、数轴表示以及加减运算规则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部分,我发现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正负数例子,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然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问题的设计,使其更具启发性和引导性,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来解释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理解上仍存在困难。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后续的教学中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正数和负数的含义,以便加深理解。
1.1 正数和负数 教案 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1.1正数和负数教学过程设计课题1.1正数和负数授课人教学目标1.理解正、负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用数学的方法表达实际情境.3.通过对具体情境的观察和思考,知晓负数概念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观察现实世界的意识与习惯.教学重点能理解正、负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教学难点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引入】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人们对于数的认识就是伴随着记数、测量、运算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拓展的(如图1-1-2).在小学,我们学过自然数、小数和分数,它们都是大于或等于0的数,但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为了表达和运算的需要,还有必要引入一类新的数.图1-1-2(1)北京冬季某一天的最高气温为零上3摄氏度,最低气温为零下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常识,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新数”,进而引入课题.3摄氏度.如何用数区分“零上3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 (2)某公司今年7月份盈利50万元,8月份亏损10万元.该公司在记账时如何用数分别表示“盈利50万元”和“亏损10万元”? (3)某年,我国棉花产量比上年增长7.8%,玉米产量比上年减少0.7%.统计这两种农作物产量的变化情况时,如何用数分别表示“增长7.8%”和“减少0.7%”?活动二: 探究与应用【探究1】正、负数的概念正数:像3,50,7.8%这样大于0的数叫作正数.负数:像-3,-10,-0.7%这样在正数前加上符号“-”的数叫作负数.3或+3读作“3或正3”,-3读作“负3”.注意:(1)有时,为了明确表达与负数的相反意义,在正数的前面也加上符号“+”.例如,+10,+2,+2.7%.一般情况下,正数前面的“+”省略不写.采取比较轻松的方式,尽量避免使概念复杂化,让学生觉得数学并不难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活动二: 探究与应用(2)一个数前面的“+”“-”号叫作这个数的符号.例如,+10读作“正10”;-3读作“负3”.【探究2】0我们在小学时知道:0表示没有,0不能作除数,0乘任何数都等于0.从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0不仅仅表示没有,0 ℃不是没有温度,而是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在实际意义中,0往往表示基准,比如海平面、警戒水位等,有着丰富的内涵.总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探究3】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甲汽车向东行驶3 km,乙汽车向西行驶1 km.蔬菜店某天上午购进黄瓜50 kg,下午售出黄瓜2 kg.教师:你会用正、负数来表示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总结:对0的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0的内涵的理解.用趣味情境启发学生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的产生是生活的需要.(1)定义:在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量,其中有一种量,它们的属性相同(即同类量),但表示的意义却相反,我们把这样的量叫作相反意义的量.(2)表示法:用正数与负数表示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把另一种与之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 【应用举例】例1 指出下面各数中的正数、负数: -2,+313,0,45,2024,-0.02,+3.65,-112.例2 某校组织学生去劳动实践基地采摘橘子,并称重、封装.一箱橘子的标准质量为2.5 kg .如果用正数表示超出标准质量的克数,那么(1)比标准质量多65 g 和比标准质量少30 g 各怎么表示? (2)50 g,-27 g 各表示什么意思?例3 (1)一个月内,李明体重增加1.2 kg,张华体重减少0.5 kg,刘伟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2)四种品牌的手机今年第二季度的销售量与第一季度相比,变化率如下:A 品牌减少2%,B 品牌增长4%,C 品牌增长1%,D 品牌减少3%.写出今年第二季度这些品牌的手机销售量的增长率.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让学生知道如何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拓展提升】例4 一批螺帽产品的内径允许的偏差是±0.02 mm,现抽查5个样品,超过规定的毫米数记为正数,不足的毫米数记为负数,检查结果(单位:mm)如下表,则符合要求的产品有 ( )序号 12345结果+0.031 +0.017 +0.023 -0.021 -0.015A .1个B .2个C .3个D .5个例5 某粮食加工厂生产的大米,每袋的标准质量是20 kg,规定合格产品最重不超过20.5 kg,最轻不低于19.8 kg .用正数表示超通过练习进行针对性的巩固,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展提升.过标准的质量,用负数表示不足标准的质量,现有10袋大米,它们的质量分别记作-0.3 kg,0.4 kg,-0.1 kg,-0.2 kg,0 kg,-0.25 kg,0.5 kg,-0.15 kg,0.6 kg,-0.06 kg,则这10袋大米的合格率是多少? 活动 三: 课堂 总结 反思【当堂训练】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B .0是最小的正数C .0是最大的负数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在-7,0,-3.78,+100,-0.27中,负数有 (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 3.若-50元表示支出50元,则+100元表示 .4.正常水位为0 m,如果用正数表示水面高于正常水位的高度,那么水位高于正常水位0.2 m 记作 ,低于正常水位0.3 m 记作 .5.指出下面各数中的正数、负数:-0.3,52,+312,-135,0,-4,2024.6.某商店利用公式:利润=售价-进价,计算该商店星期一的利润为-30元,星期二的利润为+300元,请说明-30元和+300元的含义. 通过检测发现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并为课下辅导做好准备.【知识网络】提纲挈领,重点突出. 【作业布置】教材P3练习,P5练习、习题1.1T4,T5,T6.根据内容,重点设置作业,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教学反思】①[授课流程反思]通过身边常见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不够用了,进而引入新课,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体现正、负数的实际意义.②[讲授效果反思]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感受正、负数的实际意义,更好地理解负数的概念.让学生正确理解“一个数,如果不是正数,必定是负数或0”,强调“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③[师生互动反思]④[习题反思]好题题号错题题号反思,更进一步提升.。
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1.1正数和负数

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教学目标课题 1.1 正数和负数授课人素养目标1.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及正数、负数的意义.2.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具体情境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符号意识,培养应用意识.3.理解0的意义,体会0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基准”作用,初步培养抽象能力.教学重点1.能理解正数、负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2.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具体情境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难点1.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描述向指定方向变化的情况.2.理解0的意义,体会0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基准”作用.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师生活动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情境导入】1.观察下面三幅图,这些自然数、分数以及小学时学过的小数是由生活实际的需要产生的,那么它们能否完全满足我们目前生产、生活的需要呢?2.思考教材P1引言中的三个问题.在这三个问题中,“零下3摄氏度”“亏损10万元”“减少0.7%”能够用上面的数表示吗?这说明了什么?【教学建议】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三幅图,体会小学学过的几个数都是基于现实需要产生的,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提出疑问,使学生产生探索欲望.设计意图先通过图片形式让学生体会已学过的数的产生具有必然性与局限性,然后通过列举的三个问题为引入新知做准备.活动二:实践探究,获取新知探究点1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及正数、负数的认识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问题1结合下面图示,对于引言中的问题(1),我们如何用数区分“零上3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呢?观察图①,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以0 ℃为分界点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观察图②中的天气预报可以看出,零上3摄氏度用3 ℃表示,零下3摄氏度用-3 ℃表示.问题2类似地,对于引言中的问题(2)(3),应如何用【教学建议】这里要结合教材引言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其中第一个问题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学生通过平时看天气预报已经对此有一定的了解,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境进行说明.可在最后指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一些特点.“属性相同”,也就是同类量,比如“盈利”与“亏损”是同类量,但“盈利”与“减少”就不是设计意图借助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通过相应出现的数,进一步引入正数、负数的概念,并借此体会正数、负数的意义.数分别表示“盈利50万元”“亏损10万元”以及“增长7.8%”“减少0.7%”呢?如果用“50万元”表示盈利50万元,就可以用“-10万元”表示亏损10万元.如果用“7.8%”表示增长7.8%,就可以用“-0.7%”表示减少0.7%.问题3通过问题1,2,你认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有哪些特点?成对出现、属性相同(同类量)、意义相反.Ⅱ.正数、负数的认识问题1通过上面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介绍,我们已经知道有-3,-10,-0.7%这样的数,对于这种类型的数,我们该如何进行定义?概念引入:问题2正数前面的“+”号和负数前面的“-”号是否都可以去掉?为什么?正数前面的“+”号可以去掉也可以不去掉,负数前面的“-”号不能去掉.因为正数就是大于0的,加不加“+”号都没有影响;但对负数而言,只有在正数前面加上“-”号才是负数,所以“-”号不能去掉.如果一个问题中出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就可以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它们.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例题.例1(教材P3例1)某校组织学生去劳动实践基地采摘橘子,并称重、封装.一箱橘子的标准质量为2.5 kg.如果用正数表示超过标准的质量,那么(1)比标准质量多65 g和比标准质量少30 g各怎么表示?(2)50 g,-27 g各表示什么意思?填空分析:(1)前面我们讲到“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以0 ℃为分界点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那么本题中的分界点是标准质量2.5 kg.(2)题目中比标准质量多×× g 和比标准质量少×× g 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解:(1)比标准质量多65 g用+65 g表示,比标准质量少30 g用-30 g表示.(2)50 g表示这箱橘子的质量比标准质量多50 g,-27 g表示这箱橘子的质量比标准质量少27 g.【对应训练】教材P3练习同类量;“意义相反”指变化的方向相反,不要与意义相近混淆(比如增长与增加就不构成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另外需注意: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要求意义相反,但不要求数量相等.如盈利3`000元与亏损400元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建议】这里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正数、负数的概念.注意前面有“-”号的数不一定是负数,比如-(-3)就不是负数,这涉及后面的知识,教师知道即可,如学生有疑问可适当解释,本课时不作要求. 【教学建议】例1可让学生回答下什么是“分界点”,什么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便于加深理解.设计意图探究点20的意义正数和负数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在表示某地的高度时,通常以海平面为基准,用0 m表示海平面的海拔.【教学建议】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生活中有在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基础上,以海拔说明0的“基准”作用,丰富0的意义. 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海拔,用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海拔,如图中用正数、负数分别表示世界最高峰的海拔和我国陆地最低处的海拔.问题1结合上面这个实际应用和上面所学知识,你认为0还只仅仅表示“没有”吗?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0 ℃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 m是一个确定的海拔.0已不只是表示“没有”.问题2(教材P4思考)如图①是地理中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图②是手机中的部分收支款账单,其中的正数和负数的意义分别是什么?你能再举一些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吗?图①中的正数表示A地高于海平面4 600 m,负数表示B地低于海平面100 m.图②中的正数表示收入15元,负数分别表示支出10元、支出30元.其他例子:比如叶宇同学向南走20 m记为+20 m,那么他向北走30 m可记为-30 m.例2(教材P4例2)(1)一个月内,李明体重增加1.2 kg,张华体重减少0.5 kg,刘伟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2)四种品牌的手机今年第二季度的销售量与第一季度相比,变化率如下:A品牌减少2%,B品牌增长4%,C品牌增长1%,D品牌减少3%.写出今年第二季度这些品牌的手机销售量的增长率.填空分析:第(1)小题要求写出“增长值”,所以,用正数表示体重增加量,用负数表示体重减少量.这样,直接翻译“体重减少1 kg”就是体重增长-1 kg.第(2)小题可以此类推.解:(1)这个月李明体重增长1.2 kg,张华体重增长-0.5 kg,刘伟体重增长0 kg.(2)四种品牌的手机今年第二季度销售量的增长率是:A品牌-2%,B品牌4%,C品牌1%,D品牌-3%.追问增长-2%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增长率是0?增长-2%就是减少2%.第二季度的手机销售量与第一季度相同时,增长率是0.【对应训练】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没有明确的分界,一般把某一个量规定为“0”,即基准,习惯上,超过基准的部分用正数表示,低于基准的部分用负数表示.【教学建议】这个问题2继续说明0作为正数、负数的“分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基准”作用.注意例子中地形图上的海拔一般不标单位,实际采用米作单位W.手机收付款的收支平衡可以用0表示.【教学建议】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难点是描述向指定方向变化的情况,即:向指定方向变化用正数表示;向指定方向的相反方向变化用负数表示.这与学生的日常经验有一定的矛盾,需要一个“心理转换”:把“体重减少0.5 kg”,转换为“体重增加-0.5 kg”,需要对“负”与“正”的相对性有较好的理解.实际上,只要问题中包含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就可以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而哪个量用负数表示,可以视实际需要而定,教学时要注意引导.教材P5练习.活动三:知识升华,巩固提升例3(教材P5习题1.1第6题)某班七组同学分别测量同一座楼的高度,测得的数据(单位:m)分别是:79.4,80.6,80.8,79.1,80,79.6,80.5.这些数据的平均值是多少?以平均值为标准,用正数表示超出的部分,用负数表示不足的部分,它们对应的数分别是什么?解:平均值是(79.4+80.6+80.8+79.1+80+79.6+80.5)÷7=560÷7=80.即这些数据的平均值是80 m.它们对应的数分别是-0.6 m,0.6 m,0.8 m,-0.9 m,0 m,-0.4 m,0.5 m.【对应训练】1.体育锻炼标准规定:13岁男生每分钟做22个仰卧起坐为达标,超过标准的个数用正数表示,不足标准的个数用负数表示.八位同学的成绩分别记录为:+3,-1,+1,0,-2,+2,+4,-3.这八位同学中达标的有(B)A.4人B.5人C.6人D.8人2.某校七年级利用劳动实践课开展创意点心制作比赛活动.李龙制作了一盒精美点心(共计6枚),现在他把6枚点心称重(单位:g)后统计列表如下:第1枚第2枚第3枚第4枚第5枚第6枚68.4 g 71.3 g 70.7 g 68.6 g 69.1 g 72 g为了简化运算,李龙依据比赛的标准质量,把超出部分记为正,不足部分记为负,列出下表(数据不完整),请你把表格补充完整:第1枚第2枚第3枚第4枚第5枚第6枚-1.6 g +1.3 g +0.7 g -1.4 g -0.9 g +2 g解:补充表格如上所示.【教学建议】对于例题中求平均值,小学时已经学过,只要将各个数据相加求和再除以7即可,这个可由学生自主完成.难点主要在于以平均值为标准,用负数表示不足的部分.这里没学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可让学生用较大数减去较小数,然后根据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知识来表示.设计意图安排此例题和对应训练是想让学生体会以平均值为标准,用正数表示超出的部分,用负数表示不足的部分的方法.活动四:随堂训练,课堂总结【随堂训练】见《创优作业》“随堂小练”册子相应课时随堂训练.【课堂总结】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0是什么数?2.怎么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0的意义是什么?【知识结构】【作业布置】1.教材P5习题1.1第1,2,3,4,5题.2.《创优作业》主体本部分相应课时训练.板书设计1.1 正数和负数1.具有相反意义的量:①“零上3摄氏度”与“零下3摄氏度”②“盈利50万元”与“亏损10万元”……2.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负数的引入确实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学生通过经历讨论、探索、交流、合作等过程获得新知,并能用所学的新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在教学中都能得到收获.解题大招一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当题目中已明确“一种意义”的量对应的是正数(负数)时,我们就可以判断“与之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所对应的是负数(正数).如果没有明确哪种意义的量用正数表示,那么我们可以任选一种意义的量用正数表示,而另一种意义的量必须用负数表示.例1(1)在知识竞赛中,如果用-10分表示扣10分,那么加20分记为(C)A.+10分B.-10分C.+20分D.-20分(2)如果风车顺时针旋转66°,记作+66°,那么逆时针旋转78°,记作(A)A.-78°B.78°C.-12°D.12°(3)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对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注有“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如:库管员把仓库运进30 t粮食记为“+30”,则“-30”表示运出30 t粮食.解题大招二用正负数表示允许偏差例2某品牌饮料外包装上标明“净含量:200 mL ±5 mL”,随机抽取四种口味的这种饮料分别检测如表.其中,净含量不合格的是(B)种类原味草莓味香草味巧克力味净含量/ mL 195 210 200 205A.原味B.草莓味C.香草味D.巧克力味分析:先计算净含量范围,比较即可求解.由题目中200 mL±5 mL可知,200+5=205(mL),200-5=195(mL),所以净含量合格范围是195 mL~205 mL之间.因为210>205,所以净含量不合格的是草莓味.故选B.解题策略:解这类题关键是知道“±××”表示的是允许偏差的范围.以本题为例,200 mL±5 mL表示饮料净含量最大可以是(200+5)mL,最小可以是(200-5)mL.培优点实际问题中“基准”的相对性例如图,已知摩天轮的最高点距地面165 m,最低点距地面5 m.(1)若以地面为基准,则摩天轮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度分别如何表示?(2)若以摩天轮最低点的位置为基准,则最高点和地面的高度分别如何表示?分析:(1)以地面为0 m时,高出地面都记为正数;(2)以该摩天轮最低点的位置为0 m时,最高点的高度为正数,地面高度为负数.解:(1)若以地面为基准,该摩天轮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度分别表示为+165 m,+5 m.(2)若以该摩天轮最低点的位置为基准,则最高点的高度为165-5=160(m).最高点的高度可表示为+160 m,地面高度表示为-5 m.。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1.1正数和负数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念,理解正数表示收入、支出等正面的量,负数表示债务、亏损等负面的量。
2.让学生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性质,如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和负数互为相反数等。
3.培养学生运用正数和负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正数和负数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总结,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性质。
3.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出问题:“小明和小华购物过程中,他们所花费的金额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发对正数和负数的兴趣。
3.引导学生思考:“负数是什么意思?它是如何产生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讲授新知
1.介绍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解释正数表示收入、支出等正面的量,负数表示债务、亏损等负面的量。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总结正数和负数的性质,如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和负数互为相反数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态度,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小明和小华购物的图片和信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正数和负数的实际应用。
初中数学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有理数正数和负数教案

《正数和负数》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
2、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
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5、初步了解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以前都学习过什么数?你们能够举例说一说吗?(生说)(师板书)师:这都是我们以前认识过的数,你们看,老师让他们发生一些变化,(师在刚才写出的数的前面加上一个负号)现在,这些是什么数?(生如果说出是负数)对,(板书:负数)刚刚老师加的符号就是负号,谁能试着读一读。
师生读(生如果说不出是负数)对于这样的数,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就叫负数。
(板书:负数)刚刚老师加的符号就是负号,谁能试着读一读。
师生读(师追问:你了解负数吗?你在哪儿见过负数?)(生:天气预报)(师及时表扬:你真是个会捕捉数学信息的孩子。
)师:同学们,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创造了这样一种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了解与它相关的知识。
(二)初识负数,学会读写。
1、利用气温,认识负数:师:刚才同学们都提到温度中有负数,(课件出示温度计)师:这就是我们日常测量温度的温度计。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为了让同学们看清楚,我截取温度计的一部分放大。
(课件出示:截取后的温度计)温度计上一大格是多少摄氏度?(生:十摄氏度)师:一小格哪?(生:代表二摄氏度)师:谁知道这个温度计上面显示的是多少度?(生:零上30摄氏度)你是怎么看的?(生:我先找到零摄氏度,然后向上数三个格)(出示课件:零度线)师: (课件出示:记作+30℃)(板书:+30)知道这是什么数吗?这就是正数家族中的一个普通成员,(板书:正数)这个数读作正三十,前面的符号就是正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1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会其中的符号转化方法.
重点:
正确认识正数和负数,理解0所表示的量的意义.
难点:
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
引言: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二、探究1
问题1:北京冬季里某天的气温为―3℃~3℃.“―3”的含义是什么?
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答案:“―3”表示这一天的最低气温是“零下3℃”
强调: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追问:“3”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这一天的最高气温
温差:3-(―3)=6
问题2:某年,我国花生产量比上一年增长1.8%,油菜籽产量比上一年增长-2.7%.
追问1:“增长1.8%”是什么意思?
追问2:“增长-2.7%”表示什么意思?
答案:减少了2.7%.
问题3:夏新同学通过捡、卖废品,既保护了环境,又积攒了零花钱.下表是他某个月的部分收支情况.
收支情况表年月
答案:欠同学1.2元
强调1:像3,1.8%,3.5,……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像-3,-2.7%,-4.5,-1.2,……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符负号“-”(负)的数叫做负数
强调2:“+”、“—”叫做数的符号,正数前面的“+”也可以省略.
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练习1:
1.在数-5,-
2.8,0,
2
7
,2016,3π中,负数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答案: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是正数
B.0是负数
C.0是整数
D.0是什么数无法确定
答案:C
三、探究2
问题4: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解:(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2kg,
小华增长-1kg,
小强体重增长0kg.
追问:“增长-1”
答案:“负”与“正”相对.增长-1,就是减少1
问题5:例(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
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加7.5%.
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解:(2)六个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是:
美国-6.4%,德国1.3%,
法国-2.4%,英国-3.5%,
意大利0.2%,中国7.5%.
追问:什么情况下增长率是0?
归纳:如果一个问题中出现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它们.
追问:你能再举些生活中存在的有关正数、负数的例子吗?并将例子中的相关数据的意义给与解释.
练习2:2010年我国全年平均降水量比上年增加108.7mm,2009年比上年减少81.5mm,2008年比上年增加53.5mm.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这三年我国全年平均降水量比上年的增长量.
解:这三年我国全年平均降水量比上年的增长量是:
2010年:+108.7mm;
2009年:-81.5mm;
2008年:+53.5mm.
四、应用提高
1.在地形图上表示某地的高度时,需要以海平面为基准(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m)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该地形图上的海拔高度一般不标单位,实际采用米作单位.该地图中的正数和负数的含义是什么?
追问:“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m”是什么意思?
答案: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m表示海平面的高度.
强调:0的意义已不仅是表示“没有”
解:A地海拔高度为4600m,B地海拔高度为-100m.
2.下面是某存折中记录的支出、存入信息,试着说说其中“支出或存入”那一栏中数字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正数表示存入,反之,负数表示支出.
3.七年级(1)班的数学成绩以75分以基准,超过75分记为正,低于75分记为负,数学老师将第2小组的6名同学的成绩简记为(单位:分):
+20,-4,-10,+16,0,+8.
求这6名学生的实际成绩.
解:这6名同学的实际成绩分别是:
75+20=95(分),75-4=71(分),
75-10=65(分),75+16=91(分),
75+0=75(分),75+8=83(分).
五、体验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
2.你是如何理解数0的?
3.结合实例说一说引入负数的好处.
六、达标测评
1.下面各数
120155
0.610003682. 220167 ---,,,,,,
正数有;负数有.
答案:正数有
2015
0.6368
2016
, , ;负数有
15
1002
27
---
,,
2.上升5.5m记作+5.5m,则下降10米记作_____m. 答案:-10
3.如果向银行存入50元记为+50元,那么-30.50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银行支出30.50元
4.某食品的包装袋上,标明食品的净质量是60±5g,这个“60±5”表示的是:______
答案:最多是65g,最少是55g的产品合格
5.若将100计为0,则可以将98计为,+2表示.
答案:-2;102
6.向东行进-80m表示的意义是().
A.向东行进80m
B.向南行进80m
C.向北行进80m
D.向西行进80m
答案:D
7.李先生上星期五买进某公司股票1000股,每股27元,下表示本周内每日该股票的涨跌情况.(涨记作正,跌记为负)(单位:元)
(2)哪天股票上涨得最多?你能算出这天收盘时每股是多少元吗?
解:(1)以大于27元为涨,小于27元为跌,这五天的股票价格分别为:31,35.5,34.5,32,26;所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股票是上涨的,星期五股票是下跌的.
(2)星期三股票上涨的最多,这天收盘是每股价格为:
27+4+4.5=35.5(元).
七、布置作业
教材5页习题1.1第1、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