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基本资料
生物制品的基本知识

三,使用生物制品注意事项
1,药瓶上必须有完整的瓶签,并有 厂名,稀释倍数.已稀 释的药品限当日用完,为用完的应予废弃. 2,死菌苗,诊断液及血清,要求在2~15℃下保存和运送. 若在严寒季节运送,应避免冻结.须在低温保存的活菌苗或 弱毒疫苗,在运输中温度不得高于10 ℃,并防日光照射. 3,必须按厂家印发的说明书所载方法使用,不得擅自更改, 以免影响药品效果,甚至发生事故.
�
11,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 猪AR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引 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其特征为:鼻炎,颜面变形,鼻甲骨下卷曲萎缩.打喷嚏, 流鼻血. 防制:可用抗生素治疗. 疫苗:A,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Ⅰ项菌灭活菌苗. B,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D型产毒素多杀 性巴氏杆菌灭活二联苗. 方法:商品猪场用于母猪,小猪被动免疫.(in) 种猪场母仔猪同用.(in+滴鼻)
1.2疫苗:是用病毒或立克次氏体,接种于动物,鸡胚或组织培 养后,加以处理而制成的.可分为弱毒疫苗和死毒疫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弱毒疫苗给动物接种以后,一般看不到动物有任何 发病症状,即使有反应,也甚轻微.其他有点与活 菌苗大体相同;但若保存温度不适宜,很易失效. 所以一般都制成冻干产品,并备有相应的冷藏设备. 死毒疫苗一般是用化学药品将病毒灭活,而保留其 免疫原性. 1.3类毒素:使用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加入甲醛处理后, 使之变为无毒性但仍有免疫原性的制剂.
二,生物制品的分类
1 1,菌苗,疫苗和类毒素 2,抗病血清 3,诊断液
1.1 菌苗:按抗原菌株的处理,可区分为死菌苗和活菌苗. 死菌苗是使用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强毒菌种,在适宜的培 养基上生长,繁殖后,利用化学和其他方法,在不破坏其 抗原的原则下,将其杀死制成的.其优点是性质稳定,安 全性高,保存期一般在1年左右.但其免疫力不及活菌苗, 免疫次数多,用量大,产生免疫力慢,免疫力时间短. 活菌苗是选用无毒或弱毒但免疫原性高的菌种,经培养, 繁殖后制成的.活菌苗株进入机体后,能继续生长繁殖, 对机体呈长时间刺激,持续产生抗体.于死菌苗相比,活 菌苗具有接种量小,接种次数少,免疫效果好,免疫期长 达(1~2)年等优点.
2020版药典的生物制品术语

2020版药典的生物制品术语
2020版药典的生物制品术语
一、生物制品的定义
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是指以生物学方法制备的医学用品,包括活细胞、变态抗体、血液制品、芽孢制剂、受体制剂以及基因工程制剂等。
它们是经过严格的实验研究,制成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的化学药品,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二、生物制品的种类
1、活细胞:活细胞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从而治疗各种疾病。
2、血液制品:血液制品主要由人血液中的血浆成分、细胞、亚细胞以及蛋白质组成,可以用于治疗凝血功能障碍、抗凝血、抗血清等。
3、芽孢制剂:芽孢制剂是一种利用芽孢菌制备的药物,它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真菌作用,可用于治疗细菌和真菌感染。
4、变态抗体:变态抗体是指从患者体内制备的抗体,可用于诊断和治疗某些特定疾病,如炎症性疾病、艾滋病等。
5、受体制剂:受体制剂是利用受体的特征,制备的一种特殊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抗病毒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哮喘、糖尿病、湿疹、肾脏疾病等。
6、基因工程制剂:基因工程制剂是指以基因工程技术为基础,利用载体质粒的转化技术,将特定的基因组合到一起,从而制备的药
物,可用于治疗各种遗传性疾病。
生物制品的概念

生物制品的概念生物制品的概念生物制品是指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制造的商品或产品。
它们通常基于生物体,可以是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细胞、组织或器官。
生物制品在医药、农业和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关于生物制品的相关概念和内容的简要介绍。
1. 生物制品的种类生物制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种类:•生物药物:通过利用生物技术来生产的药物,如基因工程药物、生物仿制药等。
•生物肥料:通过利用生物技术来改良土壤和植物营养的肥料,如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料等。
•生物农药:通过利用生物技术来防治害虫、病毒和病菌的农药,如生物杀菌剂、生物杀虫剂等。
•生物能源:通过利用生物技术来生产的能源,如生物燃料、生物气体等。
•生物材料:通过利用生物技术来制造的材料,如生物塑料、生物纤维等。
2. 生物制品的制造过程生物制品的制造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生物体:选择适合制造特定产品的生物体,可以是细菌、真菌、植物或动物等。
2.生物培养:将选定的生物体在适当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以促进其生长和繁殖。
3.生物表达:利用适当的生物技术手段,使生物体表达特定的基因或蛋白质。
4.分离与提纯:分离目标产物(如基因、蛋白质或代谢产物)并进行提纯,以获得所需的纯度和活性。
5.功能验证:对制造的生物制品进行活性和功能验证,在实验室和临床中进行测试。
6.批量生产:经过验证的生物制品进行批量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
3. 生物制品的应用领域生物制品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医药领域:生物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
•农业领域:生物肥料和农药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
•工业领域:生物制品可用于生物降解材料的制造,纺织品、塑料、燃料等行业。
•环境领域:生物能源可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替代品,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生物技术研究:生物制品也为生物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材料。
以上是关于生物制品的相关概念和内容的简要介绍。
常用兽用生物制品基本知识

常用兽用生物制品基本知识常用兽用生物制品基本知识1、生物制品的种类1.1 疫(菌)苗:用病毒、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制成的预防用生物制品称疫苗,用细菌、支原体和螺旋体等制成的预防用生物制品称菌苗,其中又分为弱毒苗和灭活苗两种。
弱毒苗是利用毒力减弱的细菌或病毒等微生物经大量繁殖后制成的活苗,其特点是产生免疫快、效果好、用量小、免疫期长,不需要使用佐剂,而且接种途径多,使用比较方便,还可用于紧急接种,缺点是保存期较短,需低温冷藏。
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鸡新城疫弱毒疫苗。
灭活苗是将病源微生物大量繁殖后,采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使其失活,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制成的疫苗即灭活苗,又称死苗其特点是安全性好,不散毒,不受母源抗体的干扰,不需低温保存,缺点是产生免疫力比较慢、免疫期短、用量较大、价格较高,只能肌肉或皮下接种。
为了提高灭活苗的免疫效果,生产中常加入一些佐剂,以延长免疫期、增强免疫效力。
常用疫苗佐剂有氢氧化铝胶、油乳剂和蜂胶三种。
铝胶佐剂灭活菌苗是用铝胶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大多数细菌性灭活菌苗采用这种方式,如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酫菌苗。
油乳佐剂灭活疫苗是用白油为佐剂乳化而成,大多数病毒性灭活苗采用这种方式,如目前常用的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猪、牛(羊)口蹄疫油乳剂灭活疫苗等。
油乳剂灭活疫苗又根据其抗原量等的不同分为普通苗和浓缩苗。
现在普通苗已逐渐被浓缩苗所取代,如目前强制免疫所使用的猪、牛(羊)口蹄疫苗基本上都是浓缩苗(Ⅱ型苗),它具有高效、可靠、安全、副作用小等优点。
蜂胶佐剂灭活疫苗是用蜂胶为佐剂制成的一种新型灭活疫苗。
常用的蜂胶疫苗有复合鸡新城疫蜂胶灭活苗、禽霍乱+大肠杆菌病多价蜂胶灭活疫苗,复合鸡新城疫+大肠杆菌病多价蜂胶灭活疫苗等。
蜂胶疫苗易于保存和运输,-10℃不结冰可保存24个月,10-15℃可保存12个月,20-30℃可保存3-6个月。
1.2 抗病血清。
抗病血清是利用动物经反复多次注射某种病源微生物,而产生对该病源微生物的高度抵抗力,采用这种动物的血液,提取出血清,经过处理后制成的,它可以用来治疗和预防传染病。
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第一章生物制品概述一、生物制品的概念:生物制品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二、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一)按照其用途分为以下三大类:1、预防用生物制品:这类主要是疫苗。
还有类毒素。
2、诊断用生物制品3、治疗用生物制品:包括抗血清、抗毒素、微生态制剂、免疫制剂如干扰素、细胞因子等。
(二)按制备方法及物理性状分类:1、粗制品(普通制品):未经浓缩纯化的生物制品,如普通的结核菌素,用的较少。
2、精制品:将粗制品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无效成分,进行浓缩提纯制成精制品。
如精制破伤风类毒素及抗毒素、精制人白细胞干扰素、提纯的结核菌素(PPD)等。
3、多联多价制品:一种剂型的成分包括几个同类制品者称多联制品;一种剂型的成分包括同一制品的不同群、型别者称多价制品。
如犬六联苗可预防犬瘟热病、犬细小病毒病、犬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性肝炎、传染性支气管炎和副流感病。
4、液态制品:一些疫苗、诊断试剂如血清等是液体状的生物制品。
如大多数灭活疫苗、新型疫苗等。
5、冻干制品:是将液体制品经真空冷冻干燥制成的固体制品。
这类制品有利于保存、运输和使用,几乎所有活菌苗、减毒活疫苗都为冻干制品。
6、吸附制品(佐剂制品):在液体制剂中加入氢氧化铝或磷酸铝等佐剂后制成。
这类制品具有延长刺激时间(使抗原缓慢释放持续刺激机体)、增强免疫效果和减少注射次数及剂量等优点。
三、生物制品的发展前景1、改善和提高现有传统疫苗的质量,改进品种结构(1)由于超强毒和变异毒株的出现,传统疫苗预防接种难以起到很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因此,研制新一代更有效的多血清型或亚型的疫苗将是发展的方向。
另一方面是一些毒力偏强的疫苗将严格限制使用或禁止使用。
需要通过新技术研制出毒力更弱、更为安全稳定的疫苗。
(2)迫切需要研究开发高效的多联多价灭活疫苗,以达到一针防多病的目的。
生物制品名词解释

生物制品名词解释
生物制品是指基于生物技术得到的生物分子或微生物的制品,主要
包括生物药品、生物试剂和生物农药等。
这些产品的制备过程需要采
用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工程、细胞培养、发酵等。
生物制品作为新
一代的生物技术产品,由于具有高效、低毒、高稳定性等特点,已经
成为医药、农业、食品等领域的重要产品之一。
生物药品:是指利用生物技术制造的药品,包括蛋白质药物、肽类
药物、疫苗等。
与传统化学合成药物相比,生物药品具有高度的特异
性和生物活性,能够针对性地治疗特定疾病,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
和生物活性。
生物药品的生产过程复杂,需要进行细胞培养、发酵、
纯化等多个步骤。
生物试剂:是指用于生命科学研究或临床诊断的一类试剂,包括酶、抗体、激素、蛋白等。
生物试剂的制备需要高度纯化的生物分子,具
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生物活性,常用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
也用于临床诊断。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技术制造的农业用药品。
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具有低环境毒性、高效去除靶标有害生物、生态友好等特点。
生物农药可以将病虫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不会对环境、食品以
及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生物农药的制备过程需要采用生物技术手段,
如基因工程等。
总之,生物制品作为新一代的生物技术产品,具有高效、低毒、高稳定性等特点,在医药、农业、食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11.1生物制品概述

生物制品概述(一)生物制品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s)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
人用生物制品包括:细菌类疫苗(含类毒素)、病毒类疫苗、抗毒素及抗血清、血液制品、细胞因子、生长因子、酶、体内、体外诊断制品,以及其他生物活性制剂,如毒素、抗原、变态反应原、单克隆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调节剂及微生态制剂等。
生物制品和化学药、中药一起组成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三大主要药物。
(二)分类生物制品包含的品种在性质与制备工艺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按照其应用分为治疗类、预防类和体内诊断类三个类别,欧美等国则把其中预防用生物制品统称为疫苗(vaccine)。
治疗用生物制品包括单克隆抗体、基因治疗、体细胞治疗及其制品、DNA重组技术制备的制品等,例如白喉抗毒素、人血白蛋白、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预防用生物制品包括DNA疫苗、结合疫苗、联合疫苗、重组疫苗等,例如伤寒疫苗、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诊断用生物制品包括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等。
生物制品也可进一步分为疫苗(含细菌类疫苗、病毒类疫苗及联合疫苗);抗毒素及抗血清;血液制品;重组DNA制品;体内诊断制品;其他制品等六个类别。
有些专著中也将生物制品称为生物药物(biopharmaceuticals)或生化药物(biochemical drugs)。
生物药物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器官等成分,综合运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物理化学和药学的原理与方法制得的一大类药物。
但广义的生物药物包括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提取的或半合成的或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得的天然活性物质及其类似物。
生化药物一般系指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提取的,也可用生物-化学半合成或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得的生命基本物质及其衍生物、降解物以及大分子的结构修饰物等。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采用生物技术制备的生物制品越来越多,有时将这些利用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为手段研究和开发的生物制品称为生物技术药物(biotechnology drugs)。
生物制品名词解释

生物制品名词解释
生物制品名词解释
生物制品是指由生物活性组分形成的可以用于人类健康保健的治疗剂。
它们通常是由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经特定加工而制成的。
生物制品经
常用来弥补自然界植物和动物不能满足的需求、治疗疾病或改善健康。
一般来说,生物制品包括:注射剂、口服药剂、膏剂、原料药剂、外
用药剂、抗体和植物提取物。
注射剂是指由生物制药厂生产的可以经
血液循环快速达到治疗目的的药物,它们是生物制品的重要类别。
口
服药剂是指用于口服治疗的药物,它们在生物制药领域中也占有重要
地位。
膏剂是指一种外用药物,它们具有润滑和保湿的作用,可以用
来治疗肌肤病、烧伤以及外伤,是生物制品的重要分类。
原料药剂是
指经过特殊加工而制成的原料药,它们可以直接使用,或者经过进一
步加工而成为可以口服无需改变的药物。
外用药剂是指外用的药物,
它们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疾病,还可以用于抗病毒等用途。
抗体是
指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的生物制品,它们可以有效地抵抗病毒性疾病,防止疾病的发生。
最后,植物提取物是指从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
它们具有疗效,并且对人体无害,因此常常被用于治疗疾病或改善健康。
总之,生物制品可以大大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因此它们
非常重要。
生物制品在医药领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人正
在重视它们,因此使用生物制品应该受到充分重视,而且应当遵守规定,服用安全有效的药物,以便发挥生物制品所应有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血白蛋白【英文名】:Human Albumin【制剂/规格】 :①注射剂:5%100ml、20%50ml、25%50ml。
②冻干粉针剂:10g/瓶、20g/瓶。
【不良反应 】 :偶见荨麻疹、寒战、发热或血压下降。
快速输注可引起血管超负荷导致肺水肿,偶有过敏反应。
适应症 1.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
2.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
贮藏方法 保存方法:应避光保存于2-8℃。
严禁冰冻。
用法用量 1.本药一切稀释、注射操作,均应按严格的消毒程序进行。
开瓶后应一次性使用,不得分次或给第二人使用;开瓶后暴露超过4小时也不能再用。
2.冻干制剂可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灭菌注射用水溶解,一般使用10%白蛋白溶液,应在15分钟内溶解完毕。
欲制备20%-25%高浓度白蛋白溶液时,溶解时间则较长。
3.静脉滴注速度每分钟不宜超过2ml。
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必要时可换用另一批号的本药。
4.使用本药时,须仔细观察病情,防止患者的中心静脉压升高。
尤其要注意有心功能不全或其它心脏疾病的患者,因为过快的增加血容量会导致急性循环负荷增加或导致肺水肿。
5.除非同时补充足够的液体,15%-25%的白蛋白高渗溶液一般不宜用于已脱水的患者。
6.人血白蛋白主要为补充白蛋白,如摄入能量不足时,常被代谢燃烧,不能达到提高血白蛋白水平的目的,因此使用白蛋白前最好先补充足够的热卡。
7.本药不能与血管收缩药合用;但可与葡萄糖注射液或盐水合用。
肾病患者使用本药时不宜用生理盐水稀释。
人血白蛋白副作用 一、人血白蛋白的副作用包括寒颤、发热、颜面潮红、皮疹、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送往医院检查诊断,采取有效的手段,以免对身体造成更大的损害。
二、由于人血白蛋白是血液制品,虽然经过处理,但是其中的一些物质可能会使接受者产生过敏反应。
若输入过多、过快,极易引起血容量骤然增加,从而加重了心、肺负担。
故心、肺、肾等病患者使用时更应当谨慎。
温馨提示:人血白蛋白对患者的治疗虽然有效,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适用。
对白蛋白有严重过敏者、高血压,急性心脏病、正常血容量及高血容量的心理衰竭、严重贫血、肾功能不全者等患者,是不能使用白蛋白。
注意事项 1.药液呈现混浊、沉淀、异物或瓶子有裂纹、瓶盖松动、过期失效等情况不可使用。
2.本品开启后,应一次输注完毕,不得分次或给第二人输用。
3.输注过程中如发现病人有不适反应,应立即停止输用。
4.有明显脱水者应同时补液。
5.运输及贮存过程中严禁冻结。
禁忌4.肾功能不全者。
【适应症】 主要用于乙型肝炎预防。
适用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及所生的婴儿;意外感染的人群;与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密切接触者。
乙肝免疫球蛋白保存目前,乙肝免疫球蛋白主要以两种形态存在,液体制剂和冻干制剂,不同的形态有不同的保存方式1、液体制剂,一般要放在2-8摄氏度且与空气隔绝的环境中。
2、冻干制剂,一般要放在10摄氏度以下且空气干燥的地方。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未开启的乙肝免疫球蛋白能保存2年。
在常温下保存,效价将随时间延长而降低。
用法用量(1)用法:本品只限肌注,不得用于静滴。
(2)用量:①母婴阻断:HBsAg阳性的孕妇从产前3个月起每月注射1次,每次剂量200~400IU。
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出生24h内注射本品100IU;注射乙型肝炎疫苗的剂量及时间见乙型肝炎疫苗说明书或按其他适宜方案。
②乙型肝炎预防:一次注射量小儿为100IU,成人为200IU,必要时可间隔3~4周再注射1次。
③意外感染者,立即(最迟不超过7日)注射8~10IU/kg,隔月再注射1次。
【不良反应】 一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有红肿、疼痛感,无须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
【注意事项】 (1)对本品过敏或有其他严重过敏史者、有IgA抗体的选择性IgA缺乏者禁用。
(2)本品应为无色或淡黄色可带乳光澄清液体。
久存可能出现微量沉淀,但一经摇动应立即消散,如有摇不散的沉淀或异物不得使用。
(3)安瓿破裂、过期失效者不得使用。
(4)本品开启后,应一次输注完毕,不得分次使用或给第二个人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对丙种球蛋白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可能会与本品产生相互作用。
[药物过量]可能产生变异反应和免疫过度造成的过敏反应,应予以对症和支持治疗。
【剂型规格】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每瓶100、200、400IU;冻干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每瓶100、200、400IU。
【贮 藏】2~8℃避光保存。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 英文名:Human Tetanus Immunoglobulin 本品系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再经吸附破伤风疫苗免疫的健康人血浆,经提取、灭活病毒制成。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清液体,可带乳光,不应有异物、浑浊或摇不散的沉淀。
【规格】250国际单位 【贮藏与效期】在2~8℃的暗处保存。
有效期5年。
【药理作用】 本品含高效价的破伤风抗体,能中和破伤风毒素,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破伤风梭菌感染的作用。
【适应症】 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尤其适用于对破伤风抗毒素(TAT)有过敏反应者。
用法用量 用法:供臀部肌内注射,不需作皮试,不得用作静脉注射。
用量: 1.预防剂量:儿童、成人一次用量250IU。
创面严重或创面污染严重者可加倍。
2.参考治疗剂量:3000~6000IU,尽快用完,可多点注射。
【不良反应】 一般无不良反应。
极少数人有红肿、疼痛感,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
注意事项 1.应用本品作被动免疫的同时,可使用吸附破伤风疫苗进行自动免疫,但注射部位和用具应分开。
2.制品应为澄清或可带乳光液体,可能出现微量沉淀,但一经摇动应立即消散。
若有摇不散的沉淀或异物,以及安瓿有裂纹、过期失效等情况,均不得使用。
3.开瓶后,制品应一次注射完毕,不得分次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应单独使用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系用人用狂犬病疫苗免疫供血浆者,采集含高效价狂犬病抗体的血浆,经提取,并经病毒灭活处理制成。
含适量甘氨酸稳定剂,不含防腐剂和抗生素。
性状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清的液体,可带乳光,不应出现浑浊。
适应症 主要用于被狂犬或其他疯动物咬伤、抓伤患者的被动免疫。
所有怀疑有狂犬病暴露的病人应联合使用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如果病人接种过狂犬病疫苗并且具有足够的抗狂犬病抗体滴度,可再次接种疫苗而不使用本品。
规格 每瓶装量100IU/200IU/500IU。
用法用量 用法:及时彻底清创后,于受伤部位用本品总剂量的1/2作皮下浸润注射,余下1/2进行肌内注射(头部咬伤者可注射于背部肌肉)。
用量:注射剂量按20IU/kg体重计算(或遵医嘱),一次注射,如所需总剂量大于10ml,可在1~2日内分次注射。
随后即可进行狂犬病疫苗注射,但两种制品的注射部位和器具要严格分开。
不良反应 一般无不良反应。
少数人有红肿、疼痛感,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
国外已有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潮红、肾病综合症和过敏性休克文献报道。
禁忌 对人免疫球蛋白过敏或有其他严重过敏史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不得用作静脉注射。
2.本品肌内注射不需做过敏试验。
3.如有异物或摇不散的沉淀,西林瓶出现裂纹或过期失效等情况,不得使用。
4.运输机贮藏过程中严禁冻结。
药物相互作用 1、治疗性疫苗启动后,不再推荐再次使用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因为会妨碍主动免疫的充分表达。
2、使用本品后,三个月内不能接种麻疹等活病毒疫苗,因为抗体干扰疫苗免疫应答。
药物过量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本品含高效价的狂犬病抗体,能特异地中和狂犬病病毒,起到被动免疫的作用。
毒理研究:尚不明确。
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
有效期 24个月。
冻干人凝血酶原复合物【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灰绿色疏松体。
溶解后应为淡黄色、黄绿色、淡蓝色澄明液体,不应有异物或沉淀。
【规格】(1)100PE (2)200PE (3)300PE (4)400PE (5)1000PE【贮藏与效期】在8℃以下的暗处保存。
有效期5年。
【药理作用】 本品含有维生素K依赖的在肝脏合成的四种凝血因子Ⅱ、Ⅶ、Ⅸ、Ⅹ。
维生素K缺乏和严重肝脏疾患均可造成这四个因子的缺乏。
而上述任何一个因子的缺乏都可导致凝血障碍。
输注本品能提高血液中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浓度。
【适应症】 本品主要用于治疗先天性和获得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缺乏症包括: 1.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缺乏症包括乙型血友病;2.抗凝剂过量、维生素K缺乏症;3.因肝病导致的凝血机制紊乱;4.各种原因所致的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而拟作外科手术患者;5.治疗已产生因子Ⅷ抑制物的甲型血友病患者的出血症状。
6.逆转香豆素类抗凝剂诱导的出血;【用法用量】用法:1.本品专供静脉输注,应在临床医师的严格监督下使用。
2.用前应先将本品和灭菌注射用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预温至20~25℃,按瓶签标示量注入预温的灭菌注射用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轻轻转动直至本品完全溶解(注意勿使产生很多泡沫)。
3.可用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50~100ml,然后用带有滤网装置的输血器进行静脉滴注。
滴注速度开始要缓慢,15分钟后稍加快滴注速度,一般每瓶200血浆当量单位(PE)在30~60分钟左右滴完。
4.滴注时,医师要随时注意使用情况,若发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或血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要立即终止使用。
并用肝素拮抗。
用量: 1.使用剂量随因子缺乏程度而异,一般每kg体重输注10~20血浆当量单位,以后凝血因子Ⅶ缺乏者每隔6~8小时,凝血因子Ⅸ缺乏者每隔24小时,凝血因子Ⅱ和凝血因子Ⅹ缺乏者,每隔24~48小时,可减少或酌情减少剂量输用,一般历时2~3天。
2.在出血量较大或大手术时可根据病情适当增加剂量。
3.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患者如拟作脾切除者要先于手术前用药,术中和术后根据病情决定。
【不良反应】 一般无不良反应,快速滴注时可引起发热、潮红、头疼等副反应,减缓或停止滴注,上述症状即可消失。
【禁忌】 在严格控制适应症的情况下,无已知禁忌证。
【注意事项】 1.除肝病出血患者外,一般在用药前应确诊患者是缺乏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方能对症下药。
2.本品不得用于静脉外的注射途径。
3.瓶子破裂、过有效期、溶解后出现摇不散沉淀等不可使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应慎重。
必要时应在医师指导和严密观察下使用。
【老年患者用药】 一般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降低,故应视患者状态慎重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不可与其他药物合用。
【药物过量】 有引起血栓的危险性。
【药代动力学】 生物半衰期为8~12小时。
适应症 本品对缺乏人凝血因子Ⅷ所致的凝血机能障碍具有纠正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甲型血友病和获得性凝血因子Ⅷ缺乏而致的出血症状及这类病人的手术出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