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章节重点和难点
材料力学考研复习笔记

材料力学考研复习笔记第一章绪论及基本概念一、材料力学的任务构件正常工作要求:强度、刚度、稳定性;合理选材、降低消耗、节约资金、减轻自重;材料力学要合理解决以上两方面的矛盾。
二、基本假设连续性假设:变形后(正常工作状态下)材料的主要性质不变,仍满足几何相容条件;均匀性假设:可取相应的单元体代替整体;各向同性假设:可以用简单的函数表达所要研究的问题。
材料力学的力学模型应满足以上三个假设。
另外在初级材料力学阶段,还有小变形假设、弹性变形假设。
三、研究的基本方法力的研究:静力学方面的知识运动(变形)的研究:几何学方面力与运动的关系研究:物理学方面四、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轴向拉伸和压缩、剪切变形、扭转变形、弯曲变形。
五、体会绪论是一本书最显层次的部分,要完整地涵盖整本书或学科的最主要内容,虽然看不出什么具体的东西,但是已经讲清楚了学科的各个方面,之后的任何一章都是以此为出发点的。
因此这是全书最重要的三个章节之一,这一章是通过给出该学科的宏观的概念来起作用的,这与第二章不同。
所以对材料力学的学习,建议要从绪论开始再从绪论结束,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把握具有层次。
第二章轴向拉伸和压缩首先要说明一点,根据前面知识框架的叙述,本章是《材料力学》最重要的章节之一,希望引起读者的重视。
这一章通过最简单的变形形式(轴向拉压)的介绍,给出了材料力学的大部分“微观”概念,这些概念对于其他的变形来说是大同小异的,所以介绍其他几种变形的章节就没有最重要章节的身份。
鉴于本章的重要性,记述时比较详细,以后各种变形大致均可按照这一章的思路进行学习。
一、基本概念及关系1、外力内力(轴力(图))应力强度条件以上公式所涉及的概念也是材料力学各种基本变形所共有的,区别只是计算方法和具体的意义有所不同,但统统可以归为同一种概念。
箭头则表示有已知条件推出未知条件(所求)。
其中所用到的截面法也是材料力学中的重要方法,可以代表一定的材料力学的思想,也可以反映材料力学的精度要求。
(完整版)材料力学各章重点内容总结

材料力学各章重点内容总结第一章 绪论一、材料力学中工程构件应满足的3方面要求是:强度要求、刚度要求和稳定性要求。
二、强度要求是指构件应有足够的抵抗破坏的能力;刚度要求是指构件应有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稳定性要求是指构件应有足够的保持原有平衡形态的能力。
三、材料力学中对可变形固体进行的3个的基本假设是: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和各向同性假设。
第二章 轴向拉压一、轴力图:注意要标明轴力的大小、单位和正负号。
二、轴力正负号的规定:拉伸时的轴力为正,压缩时的轴力为负。
注意此规定只适用于轴力,轴力是内力,不适用于外力。
三、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计算公式:N F Aσ= 注意正应力有正负号,拉伸时的正应力为正,压缩时的正应力为负。
四、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及切应力的计算公式:2cos ασσα=,sin 22αστα=注意角度α是指斜截面与横截面的夹角。
五、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强度条件[],maxmax N F A σσ=≤六、利用正应力强度条件可解决的三种问题:1.强度校核[],maxmax N F A σσ=≤一定要有结论 2.设计截面[],maxN F A σ≥ 3.确定许可荷载[],max N F A σ≤七、线应变l l ε∆=没有量纲、泊松比'εμε=没有量纲且只与材料有关、 胡克定律的两种表达形式:E σε=,N F l l EA∆= 注意当杆件伸长时l ∆为正,缩短时l ∆为负。
八、低碳钢的轴向拉伸实验:会画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知道四个阶段及相应的四个极限应力:弹性阶段(比例极限p σ,弹性极限e σ)、屈服阶段(屈服极限s σ)、强化阶段(强度极限b σ)和局部变形阶段。
会画低碳钢轴向压缩、铸铁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应力-应变曲线。
九、衡量材料塑性的两个指标:伸长率1100l l lδ-︒=⨯︒及断面收缩率1100A A Aϕ-︒=⨯︒,工程上把5δ︒≥︒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十、卸载定律及冷作硬化:课本第23页。
材料力学考研重点总结

材力基本考试就那几块,从第一册开始第二章第三章轴向拉压,扭转,一般只出选择,通常与第二册第一章弯曲中心结合着考,每年两个选择差不多,注意一下基础知识,仔细看一下书,总结一下基础知识就可以,把拉压和扭转的能量公式记住,在第二册能量法计算位移和力的时候会用到,第四章弯曲要出两道大题,主要是画剪力弯矩图和杆件的强度校核,强度校核一般与第七章强度理论和主应力还有第二册主应变结合在一起考,这章是重点要把课后的五十八道习题仔细做一遍,做会了。
第五章挠度和转角只看叠加法,记住书后附表中的每一个基本图示,把书上的例题和课后几道题看透了就行,第六章一般与第二册能量法结合起来考一个用能量法解超静定的题,要是时间不够的话就不要看了,直接等看第二册能量法的时候再一起看,第七章很重要,要出选择和大题,强度理论不用说每年都是重点,应力应变计算那主要看一类题就行,就是:用应变片测得在三十度的应变是多少多少,告诉你弹模,泊松比,让你求应力一类题,我忘记是课后哪个题了,我记得课后给的一般是30或者45度角的,总之看这一类题就行了,第八章主攻弯剪扭组合变形,只要这一个弄懂,其他什么弯扭组合,斜弯曲就迎刃而解了,对于铆钉连接计算看一下书上的例题就行,剪切和挤压也是以例题为主。
第九章通常与第二册动应力结合起来,考一个压杆稳定的大题,这部分以真题为主,看一下真题就知道他的具体类型和具体形式了。
接下来是第二册,第一章主看开口薄壁界面的弯曲中心和切应力流,第二章不看,第三章能量法必看,从头看到尾,遇题就做,遇知识点就背,可以说这章是真正花时间的,一定要看好,理解透。
第四章看一下应变片的贴法和主应变和应变圆的画法,这里会与第七章结合出大题,但是有一点,凡是用应变圆可以解决的都可以用应力圆解决,接下来就是看一下动荷载和疲劳验算,疲劳不出大题,动荷载只需要记住匀加速上升,水平冲击,自由落体,向下匀速冲击几种情况下的动荷载系数Kd就行。
基本就是这些,其他就没什么了,等我再回去看看有什么落下的,我再给你补充,哦对了我QQ是344963551,你可以直接加我QQ,我们再聊也材力下册重点概括材力第二册,第一章主看开口薄壁界面的弯曲中心和切应力流,第二章不看,第三章能量法必看,从头看到尾,遇题就做,遇知识点就背,课后题自己选三分之二来做,可以说这章是真正花时间的,一定要看好,理解透。
“材料力学”重点归纳

“材料力学”重点归纳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掌握:静力学基本概念和定理:力、力偶、平衡力系、等效力系、合力投影定理、合力矩定理、力线平移定理、静力学的基本任务等。
重点掌握:掌握各种力系的简化和平衡方程应用。
了解材料力学的发展沿革,理解本课程的任务、内容、目的。
第二章材料力学绪论
掌握: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任务和杆件的基本变形。
重点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弹性变形、塑性变形、破坏、强度、刚度、稳定性、内力、应力、应变等。
第三章应力分析和应变分析理论
掌握:应力状态、应力张量、应力张量不变量、空间应力圆、等效应力、八面体应力、变形位移、应变状态、应变张量、偏斜应力张量、偏斜应变张量等概念。
应力分析理论、应变分析理论。
重点掌握:应力状态、应力张量、应力张量不变量、空间应力圆、等效应力、八面体应力、变形位移、应变状态、应力分析理论。
第四章固体材料的弹性本构关系和塑性本构关系
掌握:固体材料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主要特点、弹性本构关系(广义胡克定律)、主应力空间、屈服函数、常用屈服条件、常用强度理论等。
重点掌握:固体材料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主要特点、弹性本构关系(广义胡克定律)、常用屈服条件和强度理论等。
第五章材料力学实验
了解和掌握金属材料单轴拉伸和压缩力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各章节复习知识点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各个章节主要复习知识点第一章弹性比功:又称弹性比能,应变比能,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
滞弹性:对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
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残余应变为1%~4%),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弹性极限或屈服极限)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塑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如拉伸,冲击等)仅产生很小的变形及断裂破坏的性质。
韧性:是金属材料断裂前洗手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也指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
应力、应变;真应力,真应变概念。
穿晶断裂和沿晶断裂:多晶体材料断裂时,裂纹扩展的路径可能不同,穿晶断裂穿过晶内;沿晶断裂沿晶界扩展。
拉伸断口形貌特征?①韧性断裂:断裂面一般平行于最大切应力并与主应力成45度角。
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时,断口呈纤维状,灰暗色。
纤维状是塑性变形过程中微裂纹不断扩展和相互连接造成的,而灰暗色则是纤维断口便面对光反射能力很弱所致。
其断口宏观呈杯锥形,由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区三个区域组成。
②脆性断裂:断裂面一般与正应力垂直,断口平齐而光亮,常呈放射状或结晶状。
板状矩形拉伸试样断口呈人字形花样。
人字形花样的放射方向也与裂纹扩展方向平行,但其尖端指向裂纹源。
韧、脆性断裂区别?韧性断裂产生前会有明显的塑性变形,过程比较缓慢;脆性断裂则不会有明显的塑性变形产生,突然发生,难以发现征兆拉伸断口三要素?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
缺口试样静拉伸试验种类?轴向拉伸、偏斜拉伸材料失效有哪几种形式?磨损、腐蚀和断裂是材料的三种主要失效方式。
材料的形变强化规律是什么?层错能越低,n越大,形变强化增强效果越大退火态金属增强效果比冷加工态是好,且随金属强度等级降低而增加。
在某些合金中,增强效果随合金元素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材料的晶粒变粗,增强效果提高。
第二章应力状态软性系数:材料某一应力状态,τmax和σmax的比值表示他们的相对大小,成为应力状态软性系数,比为α,α=τmaxσmax缺口敏感度: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σbn 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σb的比值表示缺口敏感度,即为NSR=σbnσb第三章低温脆性:在实验温度低于某一温度t2时,会由韧性状态变为脆性状态,冲击吸收功明显降低,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性变为穿晶解理型,断口特征由纤维状变为结晶状,这就是低温脆性。
材料力学电子教案

材料力学电子教案第一章:材料力学概述1.1 材料力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2 材料力学的发展简史1.3 材料力学的研究方法1.4 材料力学的应用领域第二章:内力、截面法和剪切力2.1 内力的概念及其计算2.2 截面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2.3 剪切力的概念及其计算2.4 剪切强度计算及剪切失效分析第三章:弯曲和扭转3.1 弯曲的基本概念3.2 纯弯曲梁的应力和应变3.3 弯曲强度计算3.4 扭转的基本概念3.5 扭转应力计算及扭转失效分析第四章: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4.1 弹性变形与弹性模量4.2 塑性变形与塑性极限4.3 材料的其他力学性能4.4 材料力学性能的测定方法第五章:应力-应变关系与胡克定律5.1 应力与应变的定义及关系5.2 胡克定律的表述及应用5.3 非线性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5.4 弹性模量的测定方法及应用第六章:材料力学中的能量原理6.1 能量原理概述6.2 势能和弹性势能6.3 能量原理在材料力学中的应用6.4 能量原理在弹性问题求解中的应用第七章:材料力学中的强度理论7.1 强度理论概述7.2 强度条件及其应用7.3 安全系数的概念及其计算7.4 材料力学中的失效准则及应用第八章:梁的弯曲与扭转组合8.1 梁的弯曲与扭转组合问题概述8.2 纯弯曲梁的扭转应力8.3 扭转梁的弯曲应力8.4 弯曲与扭转组合问题的求解方法第九章:壳体力学9.1 壳体力学概述9.2 壳体的基本方程及其求解9.3 壳体的弯曲与轴向变形9.4 壳体的稳定性问题及其求解方法第十章:材料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10.1 材料力学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10.2 材料力学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10.3 材料力学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10.4 材料力学在其他工程领域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中“材料力学的研究方法”是重点内容,因为它涉及到材料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补充和说明:材料力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
完整版材料力学各章重点内容总结

完整版材料力学各章重点内容总结材料力学各章重点内容总结第一章绪论一、材料力学中工程构件应满足的3方面要求是:强度要求、刚度要求和稳定性要求。
二、强度要求是指构件应有足够的抵抗破坏的能力;刚度要求是指构件应有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稳定性要求是指构件应有足够的保持原有平衡形态的能力。
三、材料力学中对可变形固体进行的3个的基本假设是: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和各向同性假设。
第二章轴向拉压、轴力图:注意要标明轴力的大小、单位和正负号。
、轴力正负号的规定:拉伸时的轴力为正,压缩时的轴力为负。
注意此规定只适用于轴力,轴力是内力,不适用于外力。
、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计算公式: F N注意正应力有正负号,A拉伸时的正应力为正,压缩时的正应力为负。
四、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及切应力的计算公式:注意角度是指斜截面与横截面的夹角七、线应变一-没有量纲、泊松比一没有量纲且只与材料有关、l胡克定律的两种表达形式: E , I 出注意当杆件伸长时I 为正,EA缩短时I 为负。
八、低碳钢的轴向拉伸实验:会画过程的应力一应变曲线,知道四个阶段及相应的四个极限应力:弹性阶段(比例极限p,弹性极限e )、屈服阶段(屈服极限s )、强化阶段(强度极限 b )和局部变形阶段会画低碳钢轴向压缩、铸铁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应力一应变曲线cos 2 ,sin2五、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强度条件F N,maxmaxA六、利用正应力强度条件可解决的三种问题: 1?强度校核maxF N ,maxA定要有结论 2.设计截面A F N,max3.确定许可荷载F^max A180八、圆轴在扭转时的刚度条件maxT maxGI p(注意单位:给出的许用单九、衡量材料塑性的两个指标:伸长率耳100 及断面收缩率 A-A 1100,工程上把 5 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十、卸载定律及冷作硬化:课本第23页。
对没有明显屈服极限的塑性材料,如何来确定其屈服指标?见课本第24页。
材料力学各章节知识点

◆第一部分:辅导班授课思路(大工名师授课)材料力学相对知识点多而杂。
但各知识点相对独立,相应章节出大题多是“拼盘”式的组合,但要求对每个知识点深刻理解,搞懂搞透!!各章节知识点:材力一:第一章:了解,没什么重要知识点。
第二章:轴向拉伸压缩。
轴力,轴力图。
与后面超静定一起出题。
年年考。
正应力,切应力,低碳钢拉伸试验,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变形四阶段,塑性指标,轴向拉伸应变,变形。
第三章:扭转。
比较简单,考扭转超静定。
圆轴扭转切应力,扭转角,最大切应力,扭转强度刚度验算。
第四章:弯曲应力。
重点!!!每年考2~3道大题。
详细见讲义和讲课。
弯矩剪力图,年年考,送分题,每年10分,考专业基本功。
梁的正应力,正应力强度验算。
梁的切应力,切应力强度验算。
第五章:梁弯曲位移挠度,转角,挠曲线大致形状,叠加法求梁的挠度,积分法求梁的挠度。
每年一题。
第六章:超静定问题。
出综合大题。
拉伸超静定,弯曲超静定,扭转超静定。
每年一题。
难度较大。
第七章: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重点!!!每年30分左右。
详细见讲义和讲课。
任意截面正应力,切应力。
主应力。
主平面。
应力圆。
应力应变关系,应变能,应变能密度。
四大强度理论。
双剪强度理论,莫尔强度理论。
第八章:组合变形。
年年考拉伸,弯曲,扭转组合变形。
难度大。
但深刻理解后,比较简单。
第九章:压杆稳定。
冲击荷载。
临界压力,临界压力图,稳定性计算。
材力二:第一章:5个问题1.两个公式,正应力,角2.两种材料。
重点3.弯曲中心。
4.约束扭转5.曲杆计算第二章:塑性。
重点详细见讲课内容。
第三章:能量法应变能,余能计算。
第四章:了解第五章:应变状态分析,重点.详细见讲课内容。
第六章:动荷载年年考第七章:不是重点,看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力学章节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绪论
1.主要内容:材料力学的任务;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截面法、内力、应力,变形和应变的基本概念;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
2.重点: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内力、应力、应变的概念。
3.难点:
第二章杆件的内力
1.主要内容:杆件在拉压、扭转和弯曲时的内力计算;杆件在拉压、扭转和弯曲时的内力图绘制;平面弯曲的概念。
2.重点: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
3. 难点: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剪力和弯矩间的关系。
第三章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
1.主要内容:拉压杆的应力和强度计算;材料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圆轴扭转时切应力和强度计算;梁弯曲时正应力和强度计算;梁弯曲时切应力和强度计算;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方法;胡克定律和剪切胡克定律。
2.重点:拉压杆的应力和强度计算;材料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圆轴扭转时切应力和强度计算;梁弯曲时正应力和强度计算。
3.难点:圆轴扭转时切应力公式推导和应力分布;梁弯曲时应力公式推导和应力分布;
第四章杆件的变形简单超静定问题
1.主要内容:拉(压)杆的变形计算及单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圆轴扭转的变形和刚度计算;积分法和叠加法求弯曲变形;用变形比较法解超静定梁。
2.重点:拉(压)杆的变形计算;;圆轴扭转的变形和刚度计算;叠加法求弯曲变形;用变形比较法解超静定梁。
3.难点:积分法和叠加法求弯曲变形;用变形比较法解超静定结构。
第五章应力状态分析? 强度理论
1.主要内容:应力状态的概念;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和图解法;广义胡克定律;强度理论的概念及常用的四种强度理论。
2.重点: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和图解法;广义虎克定律;常用的四种强度理论。
3.难点:主应力方位确定。
第六章组合变形
1.主要内容:拉伸(压缩)与弯曲、斜弯曲、扭转与弯曲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2.重点: 弯扭组合变形。
3.难点:截面核心的概念
第七章压杆稳定
1.主要内容:压杆稳定的概念;各种支座条件下细长压杆的临界载荷;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和经验公式;压杆的稳定性校核。
2.重点: 压杆稳定的概念;欧拉公式的推导;适用范围和应用;压杆稳定校核。
3.难点:欧拉公式的推导
第八章交变应力
1.主要内容:交变应力的概念及描述方法;疲劳破坏的特点和破坏原因;材料的疲劳极限、测定方法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称循环交变应力下的疲劳强度计算。
2.重点: 交变应力的概念;疲劳破坏的特点;影响构件持久极限的因素;对称循环下疲劳强度计算。
3.难点:材料的疲劳极限
第九章能量法
1.主要内容:功互等定理和位移互等定理;卡氏定理计算位移的方法;莫尔定理计算位移的方法。
2.重点: 杆件变形能计算,莫尔定理应用。
3.难点:莫尔定理的应用。
第十章超静定结构?
1.主要内容:用力法解简单超静定结构;对称与反对称结构的性质。
2.重点: 用力法解简单超静定结构
3.难点:静定基的选取。
内力超静定问题。
第十一章动载荷
1.主要内容:构件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匀速转动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冲击时构件的应力、变形和强度计算;综合性问题的计算。
2.重点: 冲击时构件的应力、变形和强度计算。
3.难点:综合性问题的计算。
第十二章扭转与弯曲的几个补充问题
1.主要内容:非圆截面杆扭转的概念及其计算;非对称弯曲和弯曲中心的概念;组合梁的计算.
2.重点: 非对称弯曲正应力计算。
3.难点:正应力公式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