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药物分析(药学与生物信息学)第七章

合集下载

生物药物分析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玉林师范学院

生物药物分析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玉林师范学院

生物药物分析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玉林师范学院玉林师范学院绪论单元测试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合格的药品不得出厂、不得销售、不得使用B:药物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C:药品比药物通常表达更广的内涵D:药物分析在药物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及药品监督管理中都有运用E:药品是特殊商品答案:药品比药物通常表达更广的内涵2.中国药典主要内容分为( )A:凡例、正文、附录B:正文、含量测定、索引C:凡例、制剂、原料D:鉴别、检查、含量测定E:前言、正文、附录答案:凡例、正文、附录3.药典所指的“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到所取质量的( )A:千分之一B:十万分之一C:百万分之一D:万分之一E:百分之一答案:千分之一4.保证药品质量的法定依据是( )A:《中国药典)2010版B:企业标准C:药品标准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份布的标准E:国家药品标准答案:《中国药典)2010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份布的标准;国家药品标准5.评价-个药物的质量的主要方面有( )A:鉴别B:检查C:外观D:含量测定E:稳定性答案: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稳定性第一章测试1.下列属于信号杂质的是( )A:氰化物B:水分C:硫酸盐D:重金属E:砷盐答案:硫酸盐2.药物的杂质限量是指( )A:杂质的合适含量B:杂质的存在量C:杂质的最大允许量D:杂质的指定允许量E:杂质的最小允许量答案:杂质的最大允许量3.药品干燥失重时所减失的重量,主要包括( )A:碱性物质B:酸性物质C:中性物质D:挥发性物质E:水分答案:挥发性物质;水分4.细菌内毒素检查的两种方法是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

()答案:对5.耐热器皿常用干热灭菌法去除。

()A:错 B:对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非规定灭菌制剂主要包括( )A:中药原粉、豆豉、神曲、动物组织B:阴道片、外用可溶片C:鼻用制剂、灌肠剂D:口服液、糖浆剂、散剂答案:中药原粉、豆豉、神曲、动物组织;阴道片、外用可溶片;鼻用制剂、灌肠剂;口服液、糖浆剂、散剂2.控制菌检查流程主要包括( )A:增菌培养B:纯培养C:分离培养D:染色镜检答案:增菌培养;纯培养;分离培养3.经增殖培养后,被检菌大量繁殖,同时其他一些杂菌也出现增殖,因此采用隔离培养使目的菌从混合菌中分离出来。

药物分析计算

药物分析计算

( 约 8mg ) , 置 50ml 量 瓶 中 , 加 0.01mol/L盐酸溶液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 谱图,4-差向四环素、差向脱水四环素、 盐酸四环素、盐酸金霉素及脱水四环素 的分离度均符合要求(组分流出顺序依次 为4-差向四环素、差向脱水四环素、盐 酸四环素、盐酸金霉素、脱水四环素)。
2、紫外分光光度法 (1)吸收系数法
AA E11c%m ×100
×
DD ×平均片重
标示量 %
ms 标示量
×110000 %
(2)对照法
c对
×
A供 A对
×D × 平均片重
标示量%
ms
×100%
标示量
例6、取司可巴比妥钠胶囊(标示量为每颗 0.1g)20粒,除去胶囊后测得内容物总重为 3.0780g,称取0.1536g,按药典规定用溴量 法测定。加入溴液(0.1 mol/L) 25ml,剩余 的溴液用硫代硫酸钠液(0.1025mol/L)滴定 到终点时,用去17.94ml。空白试验用去硫代 硫酸钠液 25.00ml。按每1ml硫代硫酸钠液 (0.1mol/L)相当13.01mg的司可巴比妥钠, 计算该胶囊中按标示量表示的百分含量。
例1计算如下:
百分含量 TVF % ms
17.92 20.00 0.1010
非那西丁%
0.1 100% 99.72%
0.3630 1000
例2、精密称取青霉素钾供试品0.4021g, 按药典规定用剩余碱量法测定含量。先加 入 氢 氧 化 钠 液 (0.1mol/L)25.00ml , 回 滴 时消0.1015mol/l的盐酸液14.20ml,空白 试验消耗0.1015mol/l的盐酸液24.68ml。 求供试品的含量,每1ml盐酸液(0.1mol/L) 相当于37.25mg的青霉素钾。

01757药物的分析

01757药物的分析

课程名称:药物分析课程代码:01757第一局部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药物分析是一门争论药品及其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真伪鉴别、纯度检查及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等内容的学科。

其主要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争论化学构造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自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掌握方法,同时涉及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及其制剂有代表性的质量掌握方法。

其主要任务包括掌握争论、生产、供给、贮存、使用过程中的药品质量及指导临床用药,为更好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合理、有效,争论觉察药等工作供给科学的依据。

二、课程目标与根本要求课程目标:通过课堂教学、课堂争论与试验,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要求考生把握我国药典中常用药物的分析原理、操作方法以及操作技能,能正确理解、准确执行药典。

同时,培育考生在对药品质量掌握中应用药物分析根本原理与方法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能够独立完成药品全检以及针对不同分析样本选择最正确分析方法。

根本要求:把握以下六个方面内容:〔一〕药典的根本组成与正确使用;〔二〕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定量分析的根本规律与根本方法;〔三〕以八类典型药物的分析为例,围绕药品质量的全面掌握,争论如何从药物的构造动身,运用化学的、物理化学的以及其他必要的技术与方法开展质量分析的根本方法与原理;〔四〕化学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与根本方法,生物制品和中药制剂质量分析的一般规律与主要方法;〔五〕药品质量标准制订的根本原则、内容与方法;〔六〕药品质量掌握中的方法与技术。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药物分析是在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药剂学根本理论和根本方法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是涉及多学科、多方面的综合型应用学科。

药物分析的任务是培育具备猛烈的药品全面质量掌握的观念及相应的学问技能,能够胜任药品争论、生产、供给、使用和监视治理过程中的分析检验工作,并具有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根本思路和力量。

因此,药物分析是我国药学专业规定设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是整个药学科学领域一个重要组成局部。

最新[医学]第七章 药物分析-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医学]第七章 药物分析-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2020/12/26
9
对与一些中成药质量的综合评价更 应运用各种可能的先进的分离分析技术, 才有可能打破目前往往难以全面评价的 局面;
至于有关药物进入体内的“命运”、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分离分析,以及相 应药理学的研究,也绝然离不开现代分 离、分析方法作为“眼睛”。
2020/12/26
10
药物分析学科和药物分析工作者的迫切 任务,不再仅仅是静态的常规检验,而要深 入到生物体内、代谢过程、工艺流程、反应 历程和综合评价上进行动态的分析监控。
长 的 时 间 隧 道,袅
医学]第七章 药物分析-药学医学精品
本课目的:
培养学生具备强烈的药物质量观念;明确药物 分析的性质和任务;明确药品检验工作的依据、 工作程序和方法;了解药物分析的发展趋势, 药物分析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重点和难点:
一、什么是药物分析?
二、学习药物分析有什么用?
三、怎么样学好药物分析?
8
药物分析学是一门“方法学科”、“眼 睛学科”,因此,药物分析学是整个药学科 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个药学事 业的迅速发展对药物分析学科不断提出新的 要求。
诸如,药剂学的剂型研究,已经由一般的 片剂或注射剂向着微囊制剂、控释制剂,乃 至靶向制剂等方向发展;对于这些制剂都必 须运用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药物动力学、药 效学以及相应质量标准的研究和制订.
动物
化活
药理
合 物
性 筛
药效学

毒理
临床试验
病人
医院
公司
2020/12/26
14
要求:概念清晰牢固,特别重视药 典的应用;更多的问为什么,思路 活跃,又要实际,及时总结,对实 验严格要求,一丝不苟。

【药物分析】药物分析公式汇总

【药物分析】药物分析公式汇总

换算因数=效价(IU / E% 1cm(纯)
g)
2907000 1530
1900
第四步:求标示量%
标示量%= IU / 丸 标示量
100%

IU
/
g 平均丸重 标示量
100%
A 换算因数平均丸重
C
标示量
100%
f A328(校正) A328 100% A328
3.7% (15% ~ 3% )
)
Aa 1
Aa 2
( 1
2 )Cal
Ab 1
Ab 2
A Ca
第三步 求效价
效价(IU / g)(样) E% 1cm(样) 换算因数
换算因数由纯品计算而得:
换算因数=效价(IU / g) E% 1cm(纯)
1IU 0.344g维生素A醋酸酯
效 价 (IU / g) 1106g 2907000 0.344g
ms 标示量
100%
含量测定结果的计算
标示量% c实测 100% c标示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吸收系数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吸收系数法
A
E11c%ml
n V 100
平均片重
标示量%
ms 标示量
100%
4. 离子交换后紫外分光光度法 氯贝丁酯 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酸性杂
质后,对照法定量测定氯贝丁酯含量
W
ChP 片剂、注射剂
g/100ml
E11c%m = 421 A = ECL
(每片)相当于标示量的%=
A E11c%m 100
W
1 稀释度
平均片重 标示量
100%
g
稀释倍数
1 稀释度
规格 g/片

01757药物分析(三).doc

01757药物分析(三).doc

01757药物分析(三).doc课程名称:药物分析课程代码:01757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研究药品及其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真伪鉴别、纯度检查及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等。

其主要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及其制剂有代表性的质量控制方法。

为更好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合理、有效研究发现新药等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通过课堂教学、课堂讨论与实验,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掌握我国药典中常用药物的分析原理、操作方法以及操作技能,能正确理解、准确执行药典。

同时,培养考生在对药品质量控制中应用药物分析基本原理与方法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完成药品全检以下六个内容:(一)(二)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定量分析的基本规律与基本方法;()以八类典型药物的分析为例,围绕药品质量的全面控制,讨论如何从药物的结构出发,运用化学的、物理化学的以及其他必要的技术与方法开展质量分析的基本方法与原理;()制剂分析的特点与基本方法生和中药制剂质量分析的与主要方法;(五)药品质量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内容与方法;(六)药品质量控制中的新方法与新技术。

三、与本专业其课程的关系药物分析是在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涉及多学科、多方面的综合。

药物分析的任务是培养具备强烈的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观念及相应的知识技能,能够胜任药品研究、生产、供应、使用和监督管理过程中的分析检验工作,并具有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能力。

药物分析是我国药学专业规定设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是整个药学科学领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部分内容与目标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国家药品标准(重点)识记:药典常用外国药典。

(二)药物分析的性质与任务(次重点)理解:全面控制药质量的意义药物分析方法成长趋势,药物分析的性质、任务及其在药学专业中的地位(三)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科学管理(一般)识记:对药品质量控制的全过程起指导作用法令性文件:《》(GLP)、《》(GMP)、《》(GSP)、《》(GCP)。

计算药物分析

计算药物分析

计算药物分析一模式识别的基本概念1模式原值供模仿用的完美无缺的样本,也指供模仿用的已知类别的样本。

模式与类(集合)的概念相联系,认识了一个类(集合)中有限数量的个体,就可以识别这个类(集合)中的任意多个体。

2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识别出某个样本与哪一类供模仿用的样本相同或相似。

即对表征事物或现象的各种形式的信息(数值的,文字的,逻辑关系的)进行处理与分析,以对其进行描述、辨认、分类和解释,是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信息处理发展到智能阶段的产物,借助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技术揭示事物或现象的隐含性质和内部规律。

基本功能是对样本分类或辨别。

3模式识别的分类统计方法(数学方法)模式识别从数学处理手段分句法结构(语言或结构学方法)模式识别有监督(有导师学习)的模式识别从学习(训练)手段分无监督(无导师学习)的模式识别(1)统计方法(数学方法)模式识别:以数学决策理论为基础,建立统计学识别模式,主要是基于对模式的大量统计分析和规律性认识。

其大量工作在于如何提取模式的特征,以确定统计参数,即所谓的参数点,也可绕过概率的估计,直接借助于模式本身的数学或集合分布(图形),获得判决标准,进行识别,即肺参数决策法。

(2)句法结构(语言或结构学方法)模式识别:该方法基于对模式结构的分析,以形式语言对模式特征进行描述,如对图像,染色体,指纹,脸谱等的描述,因其很艰难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表征。

(3)有监督(有导师学习)的模式识别:利用训练集,通过训练(或学习)来获得识别准则(或判别函数),利用识别准则来判断未知模式的归属。

(4)无监督(无导师学习)的模式识别:不依赖训练集,而是直接在特征空间中寻找点群分布特征或其他可用以判别的数据结构。

4名词概念训练集(trainging set)指一组已知类别的数据(点集)有监督模式识别中,利用训练集,通过训练(或学习)获得识别准则(或判别准则),再以这些识别准则对未知模式进行归属。

药学和生物信息学

药学和生物信息学

药学和生物信息学
药学是一门研究药物的发展、制备、使用和评价的学科。

药学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等多个分支。

药学的主要目标是研究和开发药物,以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学数据的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和应用的学科。

生物信息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利用大规模生物学数据,揭示生命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化规律。

生物信息学使用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等工具和技术,对生物学数据进行处理和解读,并为生物学研究和应用提供支持。

药学和生物信息学在某些方面具有交叉与互补的关系。

药学研究药物的发展和使用,而生物信息学提供了对大量药物数据的分析和研究的方法。

药学可以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来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靶点预测等方面,从而提高药物的研发效率和疗效。

同时,生物信息学也可以从药学中获得很多数据,如药物的化学结构信息、药物作用靶点等,这些数据可以用于生物信息学的分析和挖掘。

生物信息学可以通过对药物和疾病相关基因的分析和比较,揭示药物治疗的分子机制和影响因素,为药学的研究提供支持。

因此,药学和生物信息学的结合可以促进药物的研发、设计和评价,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对人类健康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好
1
第7章 计算分光光度法

Contents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 二部附录Ⅳ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 对照品比较法 2. 吸收系数法 3.计算分光光度法
3
4
5
二部收载: Ⅰ、复方磺胺嘧啶片 (磺胺嘧啶+甲氧苄啶)
复方磺胺甲恶唑片(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 双波长法(等吸收点法,对照品) Ⅱ、 维生素A及其制剂 三波长校正法 (二部附录Ⅶ J 维生素A测定法)
精密称取对乙酰氨基酸适量,
用乙醇制成浓度为5、6、7、8、9
g
mL
的溶液
在249nm和262nm处测定吸收度 A1'、A2'
A1K1'A A2'
得到浓度 c 1 与 A1的回归方程
A 10.06 c1 50.0011.0000
平均回收率99.5%,RSD=0.5%
19
三波长法
(1) 计算公式: 利用三角形相似原理
23
用校正公式计算;
应用三波长校正法需注意由于要在斜坡上测定吸 光度,对仪器波长精度要求较高,应按规定对仪 器校正后方可测定。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北京:化 工出版社.附录46页. 2005.
24
7.3 导数光谱法
仪器微分法(光学法, 电子学法) 数值微分法 (微机信号处理法)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
8
快速简便,仪器价格低廉; 适合复杂体系不经分离的测定,可用于消除各种干
扰; 不宜用于定量分析的标准方法。
9
基本方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的吸收定律
Acl
吸光度的加和性
A 1 c 1 2 c 2 l A 1 A 2
21
例7-1 氨基C酸偶氮氯膦(R)可与过渡元素 La、Sc分别形成络合物,它们的吸收光谱 如图7-5所示。试用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消除 Sc的干扰。 解 待测组分La的吸收曲线上选取吸光度差 较大的B、C两点,对应于波长λ1(672.5nm) 和λ2(626.5nm), 由此交于干扰组分Sc吸收 曲线的D和E(本例中E和B重合)。 连结此两点,并外延交于第三点F,该点对 应的波长即为λ3,由此通过作图得到λ3的初 选值(700nm)。
AII 1
)
由于
K II 2
AII
1 ,

KAI2I
AII 1
0 ,则有
△A=
△AI=KA
I 1
-A
I 2
=
(K
I
1
I 2
)
cIl
15
系数倍率法
波长对的选择原则
1、A A1 KA 2 越大越好
2、测定波长,一般选择待测组份的最大吸收波长 处,且尽量避免在吸收曲线的陡坡处。
3、K值不宜过大,一般以小于3为宜
16
复方感冒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 200—300 nm范围内扫描
测 定
249nm


的 选
262nm

17
K值的测定
精密称取马来酸氯苯那敏适量, 用乙醇配成15,20,25 g mL 的溶液
在249nm和262nm处测定吸收度 A1、A2
K A2 A1
得K为1.350
18
工作曲线的绘制
2 1
A
消除了 组份对组份的测定干扰
14
2 1
(I 1K
I 1
) I
2
假定 I 为待测组分,II 为干扰组分,倘若给定一个
比例系数
K,使
AII 1
KAI2I
,则有
△ A=
图7-3 系数倍率法示意图
KA2
A1
K
(
AI 2
AII 2
)
(
AI 1
AII ) 1
( KAI2
AI 1
)
(
KAII 2
AA2
nA1 mA3 mn
(2) 调节m、n, 使组分△A足够大, 干扰 △A趋于0
20
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有
RM1 ~RQ2
因为 x(A 3 22)x(M 3 11)Ax3 RN3 ~RM1
则有
A2 A3 M1A3
32
31
从图可知 AA1 M1
所以 AA 1(31)A 3 2 (212)A 3
λ(nm) 672.5 626.5 700.0
701.0
702.0
Sc2O3(μg)
A 1
A
A
2
3
△A A 3
△A A 3
△A
10.0 0.226 0.358 0.163 -0.009 0.155 -0.006 0.147 -0.002
15.0 0.345 0.545 0.234 -0.005 0.222 0.222 0.210 0.005
优点: 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多组分; 简便 局限性: 重现性差
6
药典二部附录ⅥA规定(2000)
采用计算分光光度法应慎重。本法有多种,使用时均应按 照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进行。 当吸收度在吸收曲线的陡然上升或下降的部位测定时,波 长的微小变化可能对测定结果造成显著影响,故对对照品 和供试品测试条件应尽可能一致。 若测定时不用对照品,则应在测定时对仪器作仔细的校正 和检定。
图7-2 一波长固定、一波长扫描法选择波长组合
13
系数倍率法
二组份混合体系的测定
若给定一个比例常数K,使
AA1 KA2
KAⅡ 2
AⅡ 1 ,则有
A
A 1 K 2 A A 1 K 2 A
K=1时,即为等吸收点法
其中 则
A 1
A 2
K,
若 A 0
A A 1 K 2c l
22
维生素A及其制剂含量测定的三波长校正法
本法由莫顿·斯塔布斯(Morton Stubbs)提出,目前主 要用于维生素A及其制剂的测定,也有人将其用于某 些激素类药物制剂的含量测定。
由于维生素A制剂中含有稀释用油和维生素A原料 药中混有其他杂质,所测得的吸光度不是维生素A 独有的吸收。
中国药典附录ⅦJ规定了维生素A测定法使用三波长 校正法校正非维生素A物质的无关吸收所引入的误 差。
11
图7-1 图解法选择波长组合
12
常首选待测组分的最大吸 收 波 长 作 为 测 定 波 长 λ1 , 因 而 这里将苯酚的最大吸收波长 270nm选做λ1,在这一波长位置 作一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于共 存组分吸收曲线上的一点,在 从这一点,画一平行于x轴的直 线,在共存组分的吸收曲线上 便有一个或几个交点,此交点 的波长作为参比波长λ2。
两类: 1. 消除共存组分 双波长等吸收点法 双波长系数倍率法 三波长法 导数分光光度法
2. 并行计算方法
线性方程组、最小二乘法、卡尔曼滤波法
10
一、双波长计算分光光度法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待测溶液在不同的两个波长下 ,存在以下关系:
A A 1 A 2 1 2cl
定量分析的依据
A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