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
第三节国际收支调节

2 内外均衡的矛盾及政策搭配
封闭经济中的均衡目标 开放经济中的均衡目标 米得冲突
– 固定汇率制下,政府在运用社会总需求政策 调节内外均衡时存在两难困境
丁伯根法则 – 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若 干个相互独立的有效的政策工具。
特点: – 各种政策工具可供决策当局集中使用 – 没有明确指出各种政策工具有无必要侧重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 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第二章 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国际收支调节手段 内外均衡的矛盾及政策搭配调节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1 国际收支的调节手段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
1.1 自动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国内经济变量的变动(物价、利 率、汇率、国民收入等)-----国际收支
小结
政策措施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开支转换政策
如何调节
三原则 米德冲突 丁伯根法则 蒙代尔分配原则 斯旺政策搭配
平衡目标
充分就业 通货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
Hale Waihona Puke 金融资产的需求增加 利率- 金融资产的供给减少
金融资产的需求减少 利率+ 金融资产的供给增加
货币需求增加 利率 + 货币供给减少
货币需求减少 利率-
货币供给增加
国际收 支逆差
本国货币存量 相对减少
利率上升
本国金融资产 的收益率上升
国际收支改善
资金外流减少, 内流增加
本国金融资产需 求上升,外国金 融资产需求减少
供给调节政策
科技政策 – 推动技术进步(自主开发、引进) – 提高管理水平 – 加强人力资本投入
产业政策 不断寻找和培育竞争的产业
第三章国际收支调节理论.ppt

2020/7/27
25
3、基本评价
吸收法的基础是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分 析,它将国际收支的状况与国民经济的 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克服了局部均衡分 析固有的局限性。
调整国民收入Y,是改善国际收支较好的 办法,但这隐含着资源的重新配置或进 一步提高总体生产能力。
2020/7/27
26
国民收入本身受资源总量和资源重新配 置难度的限制,若资源已经接近充分就 业,短期内收入没有办法提高。
为(实际汇率)
q = e Pf / Pd
2020/7/27
4
实际汇率变动对经常项目的影响
– q 上升会提高出口产品的需求,从而改善本 国的经常项目
一单位的本国产品现在只能购买较少单位的外国 产品,因此, 国外对本国出口的需求增加
– q 上升, IM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对经常 项目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L(R,Y) 实际货币总需求
32
实际收入增加对实际货币需求的影响
利率, R
实际收入增加
2020/7/27
L(R,Y2)
L(R,Y1)
实际货币总需求
33
货币市场均衡
–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Ms = Md
–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可以以实际货币需求来表 示:
Ms/P = L(R,Y)
2020/7/27
34
E3$/€
E1$/€
时间
t0
时间 时间
43
政策意义与评价 货币法相信国际收支的自动恢复机制。 货币法提醒人们注重一个经济体内部通货膨胀的影响。 货币法主张采用灵活的汇率措施。 从理论的角度看,货币法将国际收支调整从过去的注
均衡利率: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相互作用
利率, R R2
《国际收支调整》课件

平衡概念
平衡机制
国际收支平衡指一个国家的进 口与出口之间的收支总额相等, 即支付的货币与收入的货币保 持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的机制主要包括 汇率调整、贸易政策和财政政 策的调控。
平衡调节方法
国际收支失衡时,国家可以通 过调整货币政策、加强贸易竞 争力和推行结构性改革等方法 来进行调节。
国际收支失衡
1 原因分析
国际收支调整的挑战与前景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
国际收支调整面临的挑战
当前国际经济面临着许多挑战, 包括贸易摩擦、金融不稳定和 政治风险等。
国际收支调整面临着外部因素 的影响,如石油价格波动和国 际市场竞争加剧。
国际收支调整的发展趋势
国际收支调整的发展趋势包括 更加开放的贸易体系、创新的 金融工具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 引入。
《国际收支调整》PPT课 件
这个PPT课件将介绍《国际收支调整》的基本概念、平衡与失衡情况,以及 宏观调控和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国际收支基本概念
定义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 的货物、服务和资本等经济交易的总和。
组成部分
国际收支主要包括贸易收支、服务收支、经 常账户和资本账户。
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包 括贸易不平衡、资本流 动不稳定和国内经济结 构变化等多个方面。
2 影响因素
国际收支失衡会对国家 经济产生影响,包括通 货膨胀、汇率波动和就 业情况等因素。
3 调整措施
国家可以通过加强贸易 政策、改善资本流动管 理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等分类
汇率制度可以分为固定汇率 制和浮动汇率制。
汇率变动对国际收 支的影响
汇率的变动可以影响国际收 支的平衡,对出口和进口、 投资和资本流动等产生影响。
第一章 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金融-厦门大学 王艺明)

第三节国际收支的调节前已述及,按照贸易收支、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等不同国际收支口径衡量,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是经常发生的。
巨额的、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或顺差均不利于经济稳定和发展,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减少不平衡的程度和方向,从而产生了国际收支的调节问题。
各国政府在调节本国国际收支时,一般都会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根据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性质来选择国际收支调节方式;尽量避免国际收支调节措施给国内经济带来消极影响;注意减少国际收支调节措施对其他国家的刺激等。
这里我们主要以国际收支逆差为例来进行分析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
一、国际收支失衡的市场调节机制国际收支失衡会引起国内某些经济变量的变动,这些变动反过来又会影响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是指由国际收支失衡引起的国内经济变量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反作用过程。
在完全或接近完全的市场经济中,国际收支可以通过市场经济变量的调节自动恢复平衡。
当然,国际收支自动调节只有在纯粹的自由经济中才能产生理论上所描述的那些作用,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会干扰自动调节过程,使其作用下降、扭曲或根本不起作用。
1.货币一价格机制“货币一价格机制”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1752年最早提出来的,其论述被称为”价格一现金流动机制”。
”货币一价格机制”与”价格一现金流动机制”的主要区别是货币形态。
在休谟的时期,金属铸币参与流通,而在当代,则完全是纸币流通。
不过,这两种机制论述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原理是一样的。
在金本位条件下,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意味着对外支付大于收入,黄金外流增加,导致货币供给下降;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物价下降,该国出口商品价格也下降,出口增加,国际收支因此而得到改善。
反之,当国际收支出现大量盈余时,意味着对外支付小于收入,黄金内流增加,导致货币供给增加;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物价上升,该国出口商品价格也上升,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国际收支顺差趋于消失。
《国际收支的调节》PPT课件

一段时期后,货币贬值国终将会减少进口支出,从而
减少该国的贸易逆差。
$/£
2● 1.6 ● B 1 ●F
0
S’ (弹性大)
A
●
C ● K●
D
●E ●H S(弹性小)
£数量
J 曲线效应 :
顺 差
时间
逆 差
2、收入调节机制
该理论流行于凯恩斯主义占统治地位的50年代。
收入调节机制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模型。
(
N.B.
国
家结
预 余预
算
算
结
财 平余
政 衡或
政
赤
策
赤字
字
衰退
逆差 A●
通胀
●
逆差 D
●B
衰退
顺差
●E
●C
IB
EB
通胀 顺差
i 利率(货 币政策)
)
(
N.B.
国
家结
预 余预
算
算
结
财 平余
政 衡或
政
赤
策
赤字
字
衰退 逆差
A●
●
D1
●
D’
B2 ● ● B’’ B ● 0
衰退 顺差
E
●
●
B’
通胀
●
逆差 D0
计算如下:
1
1
1
KF = ──── = ───── = ─── = 4 MPS+MPM 0.15+0.10 0.25
△Y=△X·KF =$100×4=$400 △M=△Y·MPM=$400×0.1=$40
这 表 明 : 出 口 ( △ X ) 大 于 进 口 ( △ M ) $60 ( $100$40=$60)。进出口量不相等,国际收支调节没有完成,但这时国 内已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完整)第三讲 国际收支平衡与国际收支理论

第三讲国际收支平衡与国际收支理论第一节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一、国际收支失衡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根据会计学中的复式记账法来编制的,因而借方与贷方总是可以达到平衡。
这种平衡是会计学上的平衡而非国际收支的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关注的是一国经济长期、中期、短期的健康发展与外部经济之间稳健的联系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1.周期性失衡2.收入性失衡一国经济经过一个比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以后,国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导致进口需求的膨胀,从而可能导致收入性失衡。
一般地,经常项目余额等于国内总供给减国内总需求。
伴随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会带来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率上升,使得经济增长的潜力受到抑制,意味着国内总供给增长趋于下降。
3.货币性失衡在一定的汇率水平下,一国的物价与成本高于其它国家,必然不利于出口而有利于进口,从而使经常项目顺差减小或逆差增加。
反之,一国的物价与成本低于其它国家,必然有利于出口而不利于进口,从而使经常项目顺差增加或逆差减少.这种由货币政策导致的相对价值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称为货币性失衡。
一般地,一国通货膨胀将导致经常项目的顺差减少或逆差扩大,一国通货紧缩将导致经常项目顺差增加或逆差减少。
货币性失衡主要是由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引起的.4.结构性失衡国际贸易的发展是源于世界各国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技术水准、产业竞争力等方面.世界经济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一定的时期,一国在某些领域的优势会丧失,必须随之而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否则将会带来国际收支的失衡。
5.偶发性失衡一些偶发性的因素也会导致一些国家的国际收支失衡,如政局动荡、战争、债务危机、金融危机等。
政局动荡与战争是最大的国际投资风险,如2003年的美伊战争使俄国、法国等许多国家在伊的利益损失巨大。
因此,一国政局动荡的时期往往世界各国的投资者都唯恐避之不及,随着资本的大量流出,该国的国际收支必然面临着失衡。
三、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外国投资者与本国投资者持有本币的信心将会极大地削弱,随着外国投资者与本国投资者大量抛出本币或本币表示的资产,本币汇率会面临着较大的下跌压力。
《国际金融学》讲义之第三讲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3)

思考题(一)
国际收支与国际借贷有什么区别?
国际收支平衡表为什么总体上借贷双方总是相等的? 既然借贷总额是相等的,为什么又会出现国际收支 顺、逆差?
如果国际收支帐面平衡,你对该国国际收支状况会 有什么深入思考?
如果两国国际收支交替出现顺差和逆差,你认为有 可能是什么原因?如果决定干预,应该采取怎样的 手段?
借方=贷方:国际收支平衡(Equilibrium)
二、国际收支的局部差额及其相 互关系
贸易差额=商品出口-商品进口 经常项目差额=贸易差额+无形收入-无形支出+无
偿转移收入-无偿转移支出 基本差额=经常项目差额+长期资本流入-长期资本
流出 官方结算差额=基本差额+私人短期资本流入-私人
短期资本流出 综合差额=官方结算差额+官方借款-官方贷款 零=综合差额-储备增加(+储备减少)
例:一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本国生产劳动密集 型的产品具有比较优势。若该国工资大幅度上 涨,超过劳动生产力提高的幅度,则该国将因 劳动力不再是比较便宜的生产要素而丧失国际 竞争能力,影响了出口,最后可能导致进口大 于出口,国际收支出现逆差
5.货币性失衡
由于一个国家的价格、利率或汇率等货币性因 素所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5、如果本国收支出现结构性失衡,你认为单纯的 外汇干预是否会奏效?为什么?如果你是政策的制 订者,你会如何行事?
思考题(二)
6、假定某一时期A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下列 经济交易:(1)消费品进口20;(2)消费品出口18; (3)资本品进口16;(4)资本品出口14;(5)向非居民 的转移支付12;(6)收到红利10;(7)向非居民支付 的利息8;(8)居民从国外借款6;(9)非居民偿还债 务4;(10)居民出售股份给非居民2。试问:(1)贸易 差额是多少?(2)经常项目差额是多少?(3)资本与 金融项目差额是多少?(4)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如何? (5)国际收支状况对A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有什 么影响?(6)A国的国际资产净头寸的变动如何?
国际收支调节与理论(3)

• (二)收入性不平衡(Income Disequilibrium)
• 由于经济增长率变化或经济周期本身所引起 的国民收入变化,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称为收入性不平衡。
国际收支调节与理论(3)
• (三)结构性不平衡(Structural Disequilibrium)
Approach)主要分析收入和支出在国际收 支调节中的作用,它把国际收支差额归结 为国内总产出与总支出的差额。吸收分析 理论也称为支出理论。吸收分析理论实际上是凯恩斯主义理论在
国际收支上的具体运用。这个理论是以凯 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为基础的。按照凯 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
国际收支调节与理论(3)
• 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是进出口商品的 供求数量对进出口价格变化反应的程度: 弹性大,说明进出口商品价格能在较大程 度上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供求数量;
• 弹性小,说明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化对进出 口商品供求数量的影响较小。
国际收支调节与理论(3)
• 一国货币贬值,会使出口价格下跌而促进 出口,使进口商品价格提高,而抑制进口。 出口值增大,只发生在出口商品数量的增 长率大于出口价格下跌的比率时,亦即国 外需求弹性大于1时;进口值减少,只会发 生在进口需求有弹性而且大于零时,进口 才会减少。这样,出口值大于进口值,贸 易收支便得到改善。
国际收支调节与理论(3)
• 因为在短期里,由于市场信息的收集和扩大 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品的数量都要经过一段 时间才能实现,贬值并不能立即引起贸易额 的变化,从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到贸易额 的增减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这就是所谓的 “J曲线”效应(J-Curve effect)。曲线的 开始会下降,然后才上升。
两种类型: • 1.自主性交易(Autonomou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加强国际合作 目的: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充分发挥政策效应
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
根据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选择对策
失衡原因
适合的政策
季节性、周期性的逆差 缓冲政策
国民收入的增加
双紧的货币、财政政策
通货膨胀
调整汇率(贬值)
经济结构
管制的同时,采取相应 措施调整产业结构
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
二、政策配合理论
1752《政治讲活》写道: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与 货币比例决定的,任何一方发生变动,都会引起就上涨;如果商品减少或者货币减少,结果正好 相反。
他认为,物价并不决定于一国所有的商品和货币 的绝对数量,而是决定于进入流通或即将进入流通的 商品数量和流通的货币数量。
• 政府的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经济增长、物价稳定、 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 米德冲突 —— 固定汇率制下内外均衡矛盾的经典例 子。
• 丁伯根准则——政策搭配的基本原则 • 蒙代尔政策——解决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矛盾。 • 斯旺模型
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
政策配合理论
事实上,在国内平衡与国际平衡的选 择中,许多国家都是以国内平衡为首要选 择。在某些时候,一些国家为了达到国内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的目标, 不惜牺牲国际收支的平衡。因此,在不同 政策配合下,一国内外平衡目标是否能够 实现便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
第三讲 国际收支调节
本章重点:
➢国际收支调节的手段
➢丁伯根原则 ➢蒙代尔法则 ➢斯旺模型
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
一、 国际收支调节手段 途径: 依经济力量自发作用
依人为力量政策调节 原则: 1、按不平衡的类型选择调节形式
2、调节方式选择国内平衡与对外平衡协调 3、调节利弊:两害取其轻,两利取其重
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
直接管制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汇率政策 关税政策 外汇管制 外贸管制
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
5、结构调整政策
特性:供给增强型
调整产业结构, 鼓励采用高科技
提高劳动生产 率和产品质量
增强出口商 品的竞争力
适应世界市 场需求变化
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
6、缓冲政策
特性:不变维持型
官方储备 融资
弥补逆差
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
需求调节 政策
支出转换型 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汇率政策 税收政策 财政补贴
直接管制
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
财政收入政策 财政支出政策 公债政策
调整存款准备率 贴现政策 公开市场政策
关税政策 优惠税收政策
外汇管制 外贸管制
供给调节 政策
科技政策
推动技术进步 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产业政策
优化产业结构
(一)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 通过经济运行中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使国际收支
失衡在某种程度上自动消除
国际收支失衡 国内经济变量变动 反作用国际收支
﹡完全或接近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 ﹡市场变量的调节自动恢复平衡
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
1· 货币—价格机制
David Hume (1711—1776货币数量说的倡导者) “价格—现金流动机制” ,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揭示 在国际金本位制下,价格变动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 矫正。
4.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国际收 支逆差
外汇需求 大于供给
外汇汇率上升 本币对外贬值
改善国际收支 逆差状况
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
本国商品相 对价格下降
出口增加 进口减少
(二)、国际收支政策调节
国际收支 调节政策
需求调节政策 供给调节政策 资金融通政策
政策搭配
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
支出增减型 政策
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
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对国际收支影响
国际收支 逆差
货币外流增加 货币存量减少
国内一般物 价水平下降
出口商品价格下降 出口增加
贸易收支 改善
相对价格水平变动对国际收支影响
国际收支 逆差
本国货币外流增加 对外币需求增加
本币货币 汇率下降
进口相对昂贵 出口相对便宜
贸易收支 改善
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
货币供给
物价 利率
收支 改善
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
3、外汇政策 调整汇率
逆差 顺其自然,使本币贬值 改善贸易收支 顺差 顺其自然,使本币升值 贸易顺差减少
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
外汇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外汇管制亦称外汇管理,是一国政府为了平衡 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由货币当局对外汇的买 卖、外汇汇率、外汇资产以及外汇资金的收入 与应用的各个方面实行行政干预与管制。
2、 收入机制
国际收支 逆差
对外支 付增加
国民收 入下降
社会总需求 下降
进口需求 下降
贸易收支 改善
3、利率机制
国际收支 逆差
本币供应量 相对减少
利率上升
资金内流增加
国际收支 改善
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
利率机制: 利率 提高
资本流 入增加
国际收 支逆差
外汇储 备减少
货币供应 量减少
金融收 支改善
改善国际 收支逆差
目的:增收节支,改善国际收支 特点:迅速见效
限制外汇支出 鼓励外汇收入
限制进口 鼓励出口
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
改善贸易收支
4、贸易政策
目的:实行“奖出限入”的保护性贸易政策
补贴
出口退税
出 口
优惠利率
中国 海关 总署
高关税 进 配额 口
技术壁垒
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
前四种政策的特性比较 支出增减型政策
经济手段 支出转换型政策
制度创新政策
企业制度改革 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
1、财政政策
紧缩的财政政策
逆差: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 顺差: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
减少政府开支 增税
市场需求下降 投资下降
国民收入
进口 收支改善
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
2、货币政策
紧缩的货币政策
逆差: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 顺差: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
提高法定存款储备率 提高再贴现率 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
收入机制:
投资 减少
国民收 入下降
公众支 出减少
进口需 求减少
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
金融资产、货币、利率的关系
• 金融资产的需求增加 • 金融资产的需求减少 • 金融资产的供应增加 • 金融资产的供应减少 • 货币需求增加 • 货币需求减少 • 货币供应增加 • 货币供应减少
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
利率下降 利率上升 利率上升 利率下降 利率上升 利率下降 利率下降 利率上升
第三讲国际收支调节
(一)内外平衡的冲突 ――米德冲突
• 内部平衡: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 稳定三大宏观经济目标。
• 外部平衡:国际收支平衡 • 两者同时达到平衡未必是最优的。 • 现实中很多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以牺牲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