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雅安市地理环境

雅安市地理环境
雅安市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地处大渡河上游,是川西北的一个重要城市。
该地区地势复杂,山地地貌居多,主要包括大熊猫栖息地、峡谷、河流等地质特征。
雅安市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夏季多雨,冬季寒冷。
这种气候条件为雅安市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吸引了众多动植物栖息繁衍。
自然景观
雅安市地理环境独特,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
其中,知名的都江堰景区位于雅安市境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之一。
此外,雅安市还拥有众多瀑布、森林、湖泊等自然景观,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这些自然景观与雅安市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展现了雅安市独特的风貌。
生态环境
雅安市地理环境的特点之一是其丰富的生态资源。
在这片土地上,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栖息生活,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雅安市还保留着大片原始森林和湿地,为各类植物提供了生长繁衍的乐土。
雅安市注重生态保护,致力于打造生态宜居城市,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总结
雅安市地理环境丰富多样,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其独特的地势、气候和生态环境为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雅安市正努力保护和利用好这一宝贵的地理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雅安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现状与发展对策

地和命名地 , 成都 一雅安 一贡嘎 山一线 已经成为四 川生态旅游的热线 之一_ , 4 因而雅安结合 自身得天 J
独厚的 自然条件 , 打造国家级和世界级生态旅游精
来 ;3 根据行为规范定义 的生态旅游 , () 强调旅游者 和当地居民的行为规范和环境价值观 , 旅游活动能 使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建立 良好 的环境保护和环境道
德观, 尊重地方文化传统。 自西部大开发 以来 , 四 川省各大城市大打旅游品牌 , 四川省的旅游业也得
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 2 0 年旅游总收入就 仅 04 达 30 8 亿元人民币I 。由于雅安已成为大熊猫发现 2 】
De . c, 20 06
l 2月
雅安地 区生态旅 游资源现状与发展对策
王 自勇 , 况思捷 黎 燕琼 郑 绍伟 孙大江 , , , 十
(. lI 1 ̄J省雅安市林业局 , I 雅安 65 1 ;.tI 2042 IJ农业大学林学与  ̄ I 园林学 院, 雅安 651 ;. 2043四川省林 业科学研究院 。 成都 608) 10 1
Ke r s Gin a d , o tu i , o lms Ap r ah, a e in ywo d : a tp n a Ec -o r m Prbe , p o c Ya rgo s n
“ 生态旅游” 的含义不仅是指所有观览 自 然景物 的旅游 和强调被观览 的景物不应受到损失, 而且生 态旅游 的目的地是那些 自然风光异常优美、 文化和 历史意义突出且几 乎未受人类干扰破坏的地 区, 旨 在欣赏 当地 的自然 、 社会文化 历史【7, 3J . 旅游者受到
A r u u l n e i , a 6 5 1 ,i un 3 S h a c e y f r t 。 hn d 6 0 8 ) gi l r U i m t Y n 2 04 Sc a ; .i unA a m F e r C eg u 1 0 1 cta v y n h c d oo sy
雅安红色旅游调查

的统计资料表明 : 雅安现存红军革命遗
有 “ 安 市 宝兴 县 夹金 山红 军 纪念 碑 雅
北 上 , 服 了长 征 路上 的第 一 座 大雪 征
21 0 0年 8月 《中国老 区建设》 27
老 区广角 l 查 院 调 彤
山—— 夹金 山, 山北 小金县实 现 了与 在 红 四方 面军的胜利会 师 。 后来红 四方面
色旅游 资源丰富 的地 区 , 20 年红 色旅 游在雅安整 个旅游 中的份 额仅 占 7 一个各种旅游 资 但 09 %。 源都较丰富 的地 区 , 红色旅游 为什么迟 迟得不到 发展 ?根源何 在 ?出路 何在 ?雅安这份 红色旅
游调查 , 对全 国其他老 区有借 鉴意义 。
雅安红色旅游调查
共 四川 省委 、 县委 和 区委 , 9 5 l 月 13 年 1 1 7日, 在芦山县城成立 了中共四川省委 , 下辖天 全、 山 、 芦 宝兴 、 安、太平 ( 雅 今 芦山县太平 及邛崃县 的~部分 ) 荥经 、 、 名山 7 县委和 2 个 区委 。 9 6 1 , 个 0 13 年 月 在 芦山县成立 了 四川苏维 埃政府 , 下辖
金 山分 别 列入 “ 渡 大渡 河 精 品 旅 游 强 线 ” “ 山草 地精 品旅游线 ”; 和 雪 安顺场 、
夹金 山 、 蒙顶 山一 百丈关 、 全一芦 山 天 红色景 区列入 3 个 红色旅游 经典 景区。 6 13 年 6 , 95 月 中国工农红 军第一方 面军进入雅 安市宝兴 县境 内, 继而挥 师
文I 杨水源
雅安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雅安 是著名 的革命 老 区, 是一 片红
址 2 处 ,战斗遗 迹 9 , 外 红 军标语 o 处 野 2处, 6 馆藏红军标语 20 0 余件 , 馆藏武器 、
雅安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总结

雅安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总结一、引言社会调研是指对一个社会、一个社会群体或者社会现象进行综合的、系统的、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通过社会调研,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为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社会实践调研团队选择了雅安作为调研地点,通过调研探讨了雅安社会的基本情况、社会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本报告将从雅安社会的基本情况、社会问题、发展趋势以及建议和解决方案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雅安社会的基本情况雅安是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地处四川盆地的西北部,是雅砻江流域的中心城市,被誉为“天府之麓、四川明珠”。
雅安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大渡河与康定河下游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雅安市下辖6个县和1个区,总面积14946平方公里,总人口428.5万。
雅安地处岷江上游,气候凉爽,四季分明。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雅安市的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特产丰富,尤其以熊猫闻名。
在经济方面,雅安市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和矿产资源。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雅安市的工业和服务业也在逐渐壮大,正在逐渐向现代化的城市发展。
但是,相对于其他发达地区,雅安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程度还比较低,与之相关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三、雅安社会问题1. 经济发展不平衡尽管雅安市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但是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和发展历史的原因,雅安市的经济发展不够平衡。
市区的经济相对发达,而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比较明显。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农村的产业结构单一,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2. 环境问题雅安市的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一方面带来了旅游业和农产品销售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环境保护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市区和农村地区都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问题。
尤其是雅安市的水资源和空气质量都亟待改善,这已经成为影响雅安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雅安市生态康养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探讨

雅安市生态康养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探讨一、生态康养旅游的优势1. 自然资源丰富:雅安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境内有大熊猫栖息地、长江源头、四川藏区的传统藏寨等。
这些自然资源为生态康养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 文化底蕴深厚:雅安市是川西北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历史建筑、古迹众多,对于寻求康养的游客,这些文化资源也是很好的补充。
3. 健康饮食:雅安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当地的饮食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同时当地的饮食以高蛋白质、低脂肪为主,非常适合康养人群的需求。
4. 交通便利: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雅安市的交通越发便利,前往雅安进行康养旅游的游客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
1. 设施建设不完善:目前雅安市的康养旅游设施建设相对薄弱,缺乏完善的康复设施和康养服务,无法满足不同康养需求的游客需求。
2. 宣传推广不足:雅安市的生态康养旅游尚未得到充分的宣传推广,游客对于雅安市的康养资源了解不够,因此游客数量相对较少。
3. 产业发展不足:与其他热门的康养旅游目的地相比,雅安市的康养旅游产业还比较薄弱,相关配套设施和产业发展水平也亟待提升。
4. 服务水平待提高:目前雅安市的生态康养旅游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与其他热门康养旅游地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1. 政策支持:随着国家对于生态康养旅游的重视,雅安市在政策支持方面有望得到更多的资源和资金支持,为生态康养旅游的发展创造更多机会。
2. 健康产业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健康,康养旅游市场前景广阔,这为雅安市提供了发展生态康养旅游的机会。
4. 地理位置优势:雅安市地处川西北,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这为发展生态康养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1. 竞争加剧:随着生态康养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竞争也随之加剧,雅安市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2. 管理难题:雅安市的生态康养旅游资源丰富,但同时也面临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难题,如何在开发利用中兼顾生态保护成为了一个挑战。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通用5篇)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通用5篇)旅游资源调查报告(通用5篇)当不太了解,又想弄清某一情况或事件时,务必需要展开调查,最后将结果反映在调查报告中。
调查报告怎么写才能避免假大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旅游资源调查报告(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1前言(一)调查时间20xx年xx月24日(二)调查地点内蒙古呼和浩特回民区扎达盖公园(三)调查人员(四)旅行资源调查目的1.通过本次的调查,详细的了解旅行资源的调查手段和注意事项。
并通过此次调查,掌握旅行资源调查报告的编写。
达到学以致用。
2.详细学习和运用旅行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对旅行资源进行评分从而进行判定。
(五) 旅行资源调查要求1.从指导老师手里拿到旅行资源分类表,粗略了解表中种类和填写事项。
2.实地游览并根据实地情况填写旅行资源分类表。
进行整理。
3.根据实地的考察进行讨论,找出有点并加以规划和利用,找出缺点来进行改善。
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4.完成旅行资源调查报告。
第一章、调查区旅行环境(一)调查区位置、行政区划与归属扎达盖公园位于呼和浩特市通道北路与北二环路交汇北路东,区域与厂汉板镇,攸攸板镇相接。
属回民区管理。
(二)交通状况扎达盖公园临近交通网健全。
北有呼包高速路,外地游客到达便利。
南有通道北路直达市中心。
且附近与北二环路交汇,方便抵达市区内任意位置。
(三)自然资源扎达盖公园自然资源丰富,园内有扎达盖河穿过,也形成了扎达盖湖,河湖边芦苇丛生,造就了丰富的观光游憩旅行资源。
同时,园内有可观的动植物资源,草地和以松树为主的林地面积大。
并有喜鹊栖息地供游人观赏。
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年降水量在200mm到400mm之间,四季景观不同。
地处城市边缘,大气污染小,空气质量良好。
(四)人文资源扎达盖公园以扎达盖河穿过得名,而该河又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扎达盖,蒙古语意为宽阔,扎达盖河即宽阔的河。
雅安旅游 调研报告

雅安旅游调研报告雅安是四川省的一个著名旅游城市,也是中国名茶产区之一。
经过调研发现,雅安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以下是对雅安旅游的调研报告:一、旅游资源1. 自然景观:雅安地处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
最著名的景点是九寨沟,这里有独特的多层瀑布、彩色湖泊和原始森林,景色壮丽绝美。
此外,雅安还有康定情歌、折多山、白鹿原等自然景观,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2. 特色文化:雅安是中国茶叶之乡,茶文化在这里有着深厚的底蕴。
著名的有雅安毛尖茶,它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每年都会吸引大量茶叶爱好者前来参观和品尝。
此外,雅安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如著名的雅安火把节等,游客可以观赏到地方特色的舞蹈、音乐和民俗表演。
二、旅游设施1. 交通便利:雅安交通便利,有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和机场,可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此外,雅安还有完善的市内交通系统,包括公交车和出租车等,游客可以轻松到达各个景点。
2. 住宿条件:雅安有各类各档次的酒店和旅馆,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住宿需求。
高星级酒店设施齐全,服务周到,而经济型旅馆价格适中,非常适合背包客和经济游客。
3. 旅游服务:雅安的旅游服务设施比较完善,有专业的导游和领队,能够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导游和讲解服务。
此外,还有旅行社和游客中心等机构,提供旅游信息咨询和旅游线路规划等服务。
三、旅游体验1. 自然探险:在雅安可以进行各种探险活动,如九寨沟的徒步旅行、折多山的攀岩和白鹿原的骑行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游客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魅力,感受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2. 茶文化体验:游客可以参观茶园,了解茶叶的种植和制作过程,还可以品尝正宗的雅安茶。
此外,还可以参加茶艺表演和茶叶制作技艺的培训课程,深入了解茶叶的文化内涵。
3. 民俗文化体验:可以参加传统的雅安火把节,欣赏到地方特色的舞蹈、音乐和民俗表演。
此外,还可以参观雅安的博物馆和历史遗迹,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传统风俗。
雅安市旅游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雅安市旅游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课程报告(4000字)国宝熊猫的故乡、世界茶文化的源头,在我还没有来川农上学之前就听说过了雅安,知道她是一个旅游生态名城,有一个诗意的别名——雨城。
来到雅安读书,已经接近两年的时间了,我一直把雅安视作我的第二故乡,在这两年里,了解到了很多关于雅安的情况,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雅安的旅游业。
来到这里的两年,我去了两次碧峰峡,三次上里古镇,还去过周公山,二郎山,喇叭河,蒙顶山。
在欣赏美丽风景之余,我也开始了收集整理了很多关于雅安旅游的一些情况,下面,将来谈谈我对雅安是旅游产业的现状级发展前景的一些看法。
我将从一下几个方面来谈:一.旅游资源的数量。
二.现在开发程度以及资源受欢迎程度及发展优势和前景。
三.当地旅游政策等。
四.当地特色的条件。
一.雅安是的旅游资源数量。
说到这里,相信,我们都可以数出一堆,在具体说雅安的旅游资源之前,我想先谈一下雅安的地理位置。
雅安是中国四川的西部重要城市之一, 是唯一一个与凉山,阿坝,甘孜州同时接壤的城市,四面环山。
同时,雅安是盆地向高原过度的生态阶梯,也是沟通川、藏、滇各民族的纽带。
一条古老而神秘的茶马古道把过去和今天连成在一起,把高原壮丽、旖旎风光、民族风情汇成一片。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也铸就了雅安独特的风景。
全市拥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4个,省级和市级风景名胜区8个,国家4A级旅游区2个和1个2A级旅游区,有国家地质公园1个,有中国最大的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还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名镇5个,有国家级、省级、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7处,各种馆藏文物近3万件。
雅安主要的景区有位于雅安市北的碧峰峡大熊猫基地、上里古镇,名山县的蒙顶山,百丈湖,茶马古道陈列馆,宝兴县的东拉山大峡谷、神木垒、夹金山、蜂桶寨,石棉县的栗子坪,天全县的喇叭河、二郎山,荥经县的龙苍沟,芦山县的汉代石刻博物馆、王晖石棺,龙门洞,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安旅游资源调查报告雅安市位于四川盆地西缘、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带,古称雅州,现辖雅安市和名山、天全、芦山、宝兴、荣经、汉源、石棉七县,面积1.53万平方公里,人口147万。
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南北差异大,年均气温在14.1℃~17.9℃间,降雨多,多数县年降雨1000毫米以上,有"雨城"、"天漏"之称。
湿度大,日照足。
旅游景点如下:上里古镇上里镇位于川南著名雨城雅安之北26公里处,距成都约136公里,行程约3小时。
上里镇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具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6处。
这里是红军长征北上的过境地,也是昔日南方丝绸之路,如今仍保留着许多明清风貌的吊脚楼式建筑,成为影视作品的外景地。
上里镇有五大看点:桥、牌坊、泉、塔和工艺精湛的建筑群。
桥:古镇四周有10余座古代和近代古桥。
这些桥梁不仅是南来北往的通道,而且再现了古镇的历史和匠师的技艺。
代表之作为:明清乾隆41年的“二仙桥”;清乾隆14年的“立交桥”。
牌坊:尚存有3座石牌坊,即省级保护单位“双节孝”石牌坊、市级文化保护单位陈氏“九世同居”和陈氏“贞节”牌坊。
“双节孝”石牌坊建于清代道光十九年,属石质门楼式建筑,四柱三间,重檐五脊,坊高11.25米。
牌坊上刻有戏曲故事20余组,人物100多个。
牌坊前树有全石双斗桅杆一对,高分别为11米,是我国石雕艺术的精品。
泉:白马泉、喷珠泉是古镇域内独特的风景区,也是迄今为止四川省境内最为奇特的风景区之一,与济南的“趵突泉”齐名。
塔:上里的古塔分为文峰塔(又称字库)、建桥塔、药王塔和舍利塔。
工艺精湛的建筑群全镇坐落有四处韩家大院,整个建筑物的门、窗、枋、檐皆以浮雕、镂空雕和镶嵌雕刻作装饰,展现出极高的欣赏价值和工艺水平。
上里位于雅安市以北约27公里,是四川省十大古镇之一。
上里初名“罗绳”,又称“五家口”,以“五子登科”而著称,这五大家族是:韩家的银子,陈家的谷子,许家的女子,杨家的顶子(官多),张家的子(好斗)。
古镇旧时为南方丝绸之路,也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
上里居于两河相交的夹角内,民间传为"财源"汇聚的宝地,背依名山,面向田园小丘,木屋为舍,石板铺街,还有"十八罗汉朝观音"的18座山丘。
以"二仙桥"为代表的8座古石桥历史悠久,风格各异。
建于道光19年的"双孝节"牌坊为四柱三间出檐多脊石雕坊,高大,精细,梁上刻有20多组百多个戏剧人物故事,是石雕艺术的精品。
上里古桥中造型最美的是明清乾隆四十一年所建的"二仙桥",这是一座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石拱桥。
清清的小河映着高高的圆形的桥洞,别有一翻情致。
古镇以北8公里处有白马泉和喷珠泉两处胜景,白马泉为间隙泉,水温常年在15℃左右,最特别的是泉水退去时要发出如马蹄奔跑一样的得得声,有时一天几个涨落,有时又等上一天也看不到,泉涌出的时候走廊遍地都是泉水,让人称奇。
碧峰峡碧峰峡位于雅安市北8公里,景区为两条峡谷,左峡长7公里,右峡长6公里,呈“V”字形,宽30-70米,海拔700-1971米,峡壁相对高度100-200米。
植被、峡景和瀑布是碧峰峡景区的鲜明特色。
峡内林木葱郁,苍翠欲滴,峰峦叠嶂,崖壑峥嵘。
时而奇峰耸峙,高插蓝天,时而两山并合天光一线,多类型的瀑布景观,更使双峡增添无限景色,令人陶醉。
谷底溪流奔泻,激发的银色浪花与山谷鸣响,别有一番意境。
沿1.5米宽的石板路在峡区内环绕旅游,可领略险、奇、秀、幽之原始风貌。
景区有黄龙峡、天仙桥、天然盆景、千层岩瀑布、白龙潭瀑布、女娲池、滴水栈道等景点60多处。
黄龙峡与碧峰峡相依,峡长4公里,最窄处仅30米,陇西河盘旋于峡谷之中,蜿蜒湍急。
两岸峭崖夹峙,苍岩壁立,山高谷深,林木蔽日。
峡内有龙女峰、虎啸峰、金猫峰、银鼠峰、小西天峰、形状各异,鬼斧神工,形态逼真。
悬崖峭壁间,飞瀑垂挂,山泉潺潺。
夏秋傍晚,峡谷深壑中,萤火飞纵,似繁星点点。
黄龙峡内巍然屹立着一座山峰,如一尊垂手端坐佛像,五官清晰,面容慈善,佛态可掬,人称天然黄龙巨佛。
峡内有瀑布、溪潭50余处,有的似银丝飞珠溅玉,有的如白练凌空下泻,或层层叠落,或一注到底。
构成了碧峰峡景区一道独特风景线。
白龙潭瀑布高30米,宽10多米,从悬崖奔涌而下,溅起漫天水花,如白龙腾飞,水雾扑面,寒气袭人,阴森幽邃,瀑声震撼峡谷,产生强烈共鸣。
谷底形成10米深潭,面积约100平方米。
千层岩瀑布高约100米,宽10米,瀑水悬空飞泻落入崖壁半腰台地茂林之中,再由山腰缓流,沿千层岩而下,无数银丝形成一幅巨大的银帘,如仙姬秀发,飘飘洒洒,常年从层层堆积的陡岩垂泻,形成两梯级台式瀑布。
鸳鸯瀑布高30余米,飞泻直下的溪水受高岩阻挡后,将其一分为二,形成左右两道大小不一,气势各异的鸳鸯瀑布。
青龙潭瀑布高约40米,宽6米,瀑布人峡谷丛林中飞流而下,穿数层怪石注入谷底,势如青龙下山。
谷底有一深潭,面积100多平方米。
滴水栈道位于右峡旅游栈道处,溪水从10余米高的裸岩上均匀洒落,游人到此,驻足栈道,仰望滴水岩,水珠飞溅,沁人心脾。
女娲池位于景区白龙潭瀑布下,为瀑布多年冲刷而形成的开阔潭池,传说为女娲沐浴之所。
长80余米,宽约30米,池周青山绿翠,花香鸟语,池水清澈见底,碧蓝如镜。
碧峰寺位于碧峰峡翠屏山巅,又名翠屏寺,海拔1250米,始建于唐,明代重建。
寺庙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依山就势,围绕中轴线原建有前殿、中殿、大雄殿、会灵阁、后殿等殿堂,但几经兴废,现存观音殿、石牌坊、石狮、香炉等。
蒙山,横亘于名山县城西北侧,山势北高南低,呈东北一西南带状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内。
山体长约10公里,宽约4公里。
蒙顶五峰环列,状若莲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
蒙山蒙山麓有着浓郁的川西乡村景色,茂林修竹,水桥流水,环抱农舍。
从海拔80-1000米左右的中山地带,由西向东,片片茶园,堆青叠翠,绿浪翻涌,苍翠宜人,蔚为壮观。
现存古刹永兴寺、千佛寺、净居庵等寺庙座落于茶园翠霭茂林间,红墙梵宇,别增情趣。
中山以上是森林地带。
林木覆盖,绵延至整个后山。
这里是常绿针叶、阔叶混交林带,四季葱茏,春夏之际益发秀丽。
主峰蒙顶的古银杏群,树龄超过千年,高大挺拔,春夏有如青盖,秋日宛若金云,十里可见,煞是奇特。
蒙山因“雨雾蒙沫”而得名,这里因常年雨量达2000毫米以上,古称“西蜀漏天”。
西麓雅安有“雨城”之名,又有“雅安多雨,中心蒙山”之说。
雨多而形成云多、雾多的景象。
春夏秋季,从山巅俯瞰,云雾飘浮于山岭沟壑之间,小山浮露,恰似仙山琼阁。
冬天从山下仰观,冰丝雪挂,山岗云绕,亦真亦幻。
日出时金光漫射,红云飘浮。
小山座座,亦如只只凤凰,沐浴着初升的朝阳。
傍晚远望名山、雅安两城万家灯火,如繁星落地,景象万千。
蒙山是中国种茶业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由于蒙山的海拔高度、土壤、气候等最适合茶叶的生长,因此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蒙山茶祖师吴理真好开始在蒙顶驯化栽种野生茶树,开始了人工种茶的历史。
蒙顶茶的声名远扬使之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颂的对象。
为了宏扬蒙山茶文化,当地政府从1993年起连续开展了围绕茶文化发展旅游业的一系列活动。
风景区有优美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和茶文化给蒙山留下了许多令人向往的史迹,主要有:1、天盖寺位于蒙山顶,创建于汉代,宋代重修。
寺占地8000平方米,遥对群山,四周环绕10余株千年古银杏,中间为明代建筑石柱大殿,系蒙茶祖师吴理真结庐种茶处。
大殿塑有吴理真大师全身座像,周围有展示蒙顶茶史的图文、实物等。
此处为蒙顶品茶最佳去处。
寺前殿后,古坊碑林,题刊较多,以《天下大蒙山》碑为最。
2、皇茶园座落于蒙顶主峰的五个小山头之中,因周围山峰形似莲花,皇茶园正落于莲心而成“风水宝地”,汉代甘露大师吴理真植“灵茗之种”七侏于此。
从唐代开始在此采摘贡茶,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正式命名为“皇茶园”。
园以石栏围绕,正面双扇石门,两侧有“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石刻楹联,横额书“皇茶园”3、甘露石室位于皇茶园左侧甘露峰,明代双坡顶单间全石结构建筑。
石柱、石殿、石斗拱、石屋面,漏光不雨,建筑风格甚为独到。
4、蒙泉井位于皇茶园旁,又名“甘露井”,侧立“古蒙泉”二碑。
石栏镌刻二龙戏珠。
为甘露大师种茶时汲水处。
县志载“井内斗水,雨不盈、旱不涸,口盖之以石”。
取此井水烹茶则有异香。
5、永兴寺座落于蒙顶西侧山腰,海拔1000米。
依山向水,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山门石雕,有九龙蟠绕,透雕“永兴古寺”,有麒麟浮雕一对。
大雄殿为重檐悬山式,石楼三间,面阔12米,柱、梁、壁、楼等皆为全石结构,气势凝重。
寺周有清剑南观察使黄云鹄诗碑、告谕、楹联等石刻十多幅。
寺内植有七心茶花和红、白玉兰等珍稀花木,其中一株红杜鹃,植于明代,春末夏初,花朵满枝。
6、盘龙亭位于蒙山山脊东侧。
系木结构六角亭,内塑有一长36.7米的石刻盘龙,造于明代,刻工精湛,造型生动,亭内镌刻有218个造型不同的“龙”字。
7、天梯古道位于山腰禹王宫至天盖寺,有1430级石阶,沿30°-50°的坡度上升,宛如云梯,故名“天梯”。
8、茶史博物馆位于天梯古道起点处。
由张爱萍题写馆名。
馆内存列着有关蒙顶茶的文献、诗词、标本和茶具。
记载蒙茶的碑碣,是历史的佐证。
各类名茶、边茶的实物与历代形态各异的茶具相映生辉。
徜徉于茶史博物馆,陶冶于茶文化,是一种高雅的享受。
百丈湖百丈湖景区由百丈湖、桂花岛、茶马司、清漪湖四景点构成,位于蒙山东麓,紧傍国道108、318线。
百丈湖湖面200万平方米,常年蓄水2000万立方米,湖岸蜿蜒曲折,小岛座落其间,山光水色,淡雅宁静。
水碧如蓝,宛若平镜。
湖水源于夹金山下的玉溪河,碧水长流,进出不断,水质优异,清澈可鉴。
良好的生态环境使百丈湖成了水禽乐园。
冬春有万千野鸭嬉水,夏秋有成群白鹤翔空,宛若云团覆落。
湖周浅山环列,林木葱茏,倒影湖中,无限诗情画意。
近年沿百丈湖周新建的一些度假村等建筑组群,因各有风格特色,已成为湖区新景点。
桂花岛因桂花遍野而得名。
岛上四季浓荫碧翠,花香四溢。
岛内林荫小道纵横交错,曲径通幽,尤显宁静;竹篱茅舍座落其间,风格卓然,古朴雅致。
茶司马位于百丈湖之西5公里处,108国道旁,即南丝绸之路的商业通道上。
建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2年),并“遣官以主之”,专司茶马事宜。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修的茶马司遗址系纪念性建筑,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是一座石料檐柱的砖木结构四合院。
历史上的茶马司主要与藏族为主的各民族进行以茶换马交易,而用于军事,鼎盛时期达到“岁运名山茶二万驮”之多,有时接待民族茶马贸易通商队伍人数一日竟达2000余人,盛况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