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20年度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示范
2022年工程发展与应用-3

2022-3测试题返回上一级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1 .()一直被称为是煤矿安全的第一杀手,长期以来是引发煤矿重特大事故主要的原因。
•A.瓦斯•B.冒顶•C.透水•D.塌方2 .重庆市提出,要建设智能化学习空间,支持各级各类学校运用()。
•A.智能教育助理•B.远程教育助理•C.在线教育助理•D.特聘教育助理3 .目前,我国的化学工业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的地区。
•A.东部和中部•B.中部和西部•C.中部•D.东部4 .()是提高产品附件价值、产品品牌价值的重要手段,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桥梁。
•A.产品研发服务•B.产品设计服务•C.产品生产服务•D.产品集成服务5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强调了“生态”中的三个新问题,以下不属于这三个新问题的是()。
•A.热岛效应•B.通风廊道•C.土壤湿度•D.区域环境噪声质量6 .()将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的理念,融入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商关系管理SRM、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实现从客户需求、设计、工艺、采购、物流、生产、交付、服务整个供应链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责任流优化与控制。
•A.智能运营•B.智能研发•C.智能管理人•D.智能设计7 .预言家凯文·凯利说,未来人工智能会成为一种如同()一样的基础服务。
•A.电力•B.石油•C.医疗•D.教育8 .()是对工业机器人本体性能影响程度最高的核心零部件,决定了机器人的精度、负载和寿命等。
•A.减速器•B.控制系统•C.电机•D.伺服系统9 .随着风险管理概念日益普及,人们从风险管控的角度来理解安全,就提出了()的概念。
•A.相对安全•B.绝对安全•C.人的安全•D.物的安全10 .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要落实主体责任,合法合规,要将国法转变为企规。
•A.企业•B.政府•C.员工•D.企业一把手11 .广州市提出,要强化(),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支持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研发,成体系解决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卡脖子”问题。
“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重大主题专项申报指南

“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重大主题专项申报指南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为加快我市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培育,贯彻落实我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具体要求,结合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创新基础,现启动实施“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重大主题专项,布局一批重点研发项目,围绕加快推进我市人工智能应用创新的迫切需求,以算法为核心,以数据和硬件为基础,突破一批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全面提升我市在感知识别、信息融合、知识发现、认知推理、协同计算、人机交互等领域的技术能力,构建成熟、稳定、覆盖面广的技术体系,形成一批自主可控的创新成果,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和引领。
1. 跨媒体分析推理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内容:研究跨媒体分析推理典型应用场景的需求和业务特征;研究跨媒体多元知识统一表征理论、模型和获取方法;研究面向海量异构的大规模跨媒体信息的检索和管理技术,构建跨媒体知识图谱以及学习模型,建立可计算的知识表达结构,实现跨媒体的演化与推理;开展医疗领域跨媒体分析推理平台应用。
考核指标:研发跨媒体深度学习的常见疾病智能辅诊系统,开展2种以上疾病、3种模态以上数据的应用示范;建立总例数不少于1000的跨媒体数据库;疾病的正确诊断率≥90%。
在不少于10家医院(其中3甲医院不少于3家)开展应用。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支持方式:企业牵头申报,拟支持不超过1项,财政经费资助200万元。
2. 视听觉协同的认知决策及应用研究内容:研究适应真实应用场景的视听觉协同认知与决策的方法;研究类人脑的人机协同推理和学习方法;研究真实环境和情景的自然理解、知识处理和交互技术等,开发人机交互智能平台并开展应用。
考核指标: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机交互智能平台及新型混合计算架构,开展至少2种典型应用场景的应用示范。
针对新目标主动发现准确率相对视觉、听觉单模态检测技术提升≥1.5%,针对新目标主动发现准确率≥82%,召回率提升到85%,目标属性标识准确率≥80%;面向机场、银行等典型应用场景的应用不少于10处。
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课人工智能专题讲座

人工智能专题讲座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3分)1、预言家凯文·凯利说,未来人工智能会成为一种如同()一样的基础服务。
A、电力2、广州市提出,要强化(),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支持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研发,成体系解决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卡脖子”问题。
A、自主创新3、()规范人机语言通信的技术和方法,确保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及其应用的准确性、一致性、高效性和可用性。
正确答案:C、智能语音标准4、人工智能更适合从声音转换成文本的工作,因为它可以( )。
C、性能迭代5、7、亚马逊于( )年推出人工智能音箱。
正确答案∶B、20146、突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及关键核心技术瓶预,以()为核心,实施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工程,制定人工智能通用技术发展路线图,重点提升感知识别、知识计算、认知推理、运动执行、人机交互能力,形成开放兼容、稳定成熟的技术体系,梳理标准化需求,以技术突破带动核心技术标准突破。
正确答案∶D、算法7、科技部要求,要发挥()在人工智能领域学术研究、应用场景、产业基础等方面优势,发挥领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重要作用,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开展重大创新成果应用示范,打造人工智能产业聚集高地,支撑引领杭州进一步壮大数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正确答案:D、杭州8、()阶段非常接近于人的智能,需要脑科学的突破。
正确答案:C、强人工智能9、我国第一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是( )。
正确答案∶B、上海(浦东新区)10、下列不属于人机交互标准的是( )。
正确答案:D、生物特征描述11、()对医疗人工智能领域标准的合理应用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同时影响评价和监督标准的具体实施水平。
正确答案∶D、管理类标准二、多选题1、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从2008年起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B、行业应用驱动的概念导入期C、新兴技术驱动的试点探索期D、数据驱动的统筹推进期2、规范人工智能研发及应用等过程涉及到的数据存储、处理、分析等大数据相关支撑技术要素,包括()等标准。
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

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为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助力稳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按照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现启动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工作。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围绕构建全链条、全过程的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生态,支持一批基础较好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加强研发上下游配合与新技术集成,打造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型示范应用场景。
首批支持建设十个示范应用场景。
二、首批示范应用场景(一)智慧农场。
针对水稻、玉米、小麦、棉花等农作物生产过程,聚焦“耕、种、管、收”等关键作业环节,运用面向群体智能自主无人作业的农业智能化装备等关键技术,构建农田土壤变化自适应感知、农机行为控制、群体实时协作、智慧农场大脑等规模化作业典型场景,实现农业种植和管理集约化、少人化、精准化。
(二)智能港口。
针对港口大型码头泊位、岸桥管理以及堆场、配载调度等关键业务环节,运用智能化码头机械、数字孪生集成生产时空管控系统等关键技术,开展船舶自动配载、自动作业路径及泊位计划优化、水平运输车辆及新型轨道交通设备的协同调度、智能堆场选位等场景应用,形成覆盖码头运作、运行监测与设备健康管理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超大型智能港口。
(三)智能矿山。
针对我国矿山高质量安全发展需求,聚焦井工矿和露天矿,运用人工智能、5G通信、基础软件等新一代自主可控信息技术,建成井工矿“数字网联、无人操作、智能巡视、远程干预”的常态化运行示范采掘工作面,开展露天矿矿车无人驾驶、铲运装协同自主作业示范应用,通过智能化技术减人换人,全面提升我国矿山行业本质安全水平。
(四)智能工厂。
针对流程制造业、离散制造业工厂中生产调度、参数控制、设备健康管理等关键业务环节,综合运用工厂数字孪生、智能控制、优化决策等技术,在生产过程智能决策、柔性化制造、大型设备能耗优化、设备智能诊断与维护等方面形成具有行业特色、可复制推广的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在化工、钢铁、电力、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进行示范应用。
国家科技重点领域的示范项目研究

国家科技重点领域的示范项目研究近年来,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尤其是在一些关键领域,如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生物医药等,中国已经逐渐成为了世界领先的开发者和创新者。
在这一进程中,示范项目的作用不容忽视。
示范项目是指,在某一领域内采用创新的理念和技术,结合具体应用领域的需求和特点,建立完整的示范体系,以带动行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
在国家科技重点领域中,示范项目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国家已将其作为2020年科技创新重大工程之一,计划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等层面上展开示范项目,以实现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此类示范项目的建设除了可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化与突破外,还可以促进实际应用领域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另一方面,示范项目建设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系统。
在生物医药领域,示范项目可以推进疫苗、新药等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同时建设完善的产业链与服务体系,构建生物医药产业的生态平台。
示范项目的全面推广可以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提升国家人民的医疗健康水平。
总体来说,示范项目建设的好处不言而喻。
首先,它可以提高科技的应用效率,优化科技的应用环境,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其次,示范项目建设可以推动科技论文的实践效果,提高科技创新应用的精准度和杠杆率。
最后,示范项目建设还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当然,在国家科技示范项目建设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缺乏创新性思维和敏捷性执行方案,没有充分的应用场景和人才支撑。
这些都需要从政策、资金、人才、实践体验等多方面来解决。
总的来说,国家科技重点领域的示范项目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通过提升示范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可以促进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
它更是中国加快国家现代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之一。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进一步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进一步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8.28•【字号】穗府办规〔2023〕12号•【施行日期】2023.09.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服务贸易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进一步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穗府办规〔2023〕12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进一步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8月28日广州市进一步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国家软件发展战略和“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推动我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创建“国家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国家核心软件发展先导区”“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打造世界软件创新名城,现提出如下措施。
一、发展方向(一)铸造软件新底座。
大力推进核心软件技术攻关,推进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开发工具、测试支撑等基础软件研发,促进研发设计类、生产控制类、工控安全等工业软件产品应用。
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打造“通用+行业”适配体系,加快金融、电信、能源、交通、医疗、教育等行业应用。
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平台软件开发框架。
加快元宇宙、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第六代移动通信(6G)、量子信息、卫星互联网、类脑智能等前沿领域软件技术研发。
推进新型密码、数据保护、高级威胁防护、态势感知、追踪溯源和响应恢复等信息安全关键技术攻关。
(牵头单位:市委网信办,市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二)打造软件新平台。
专技人员工程专题学时(人工智能专题讲座)答案

人工智能专题讲座(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3分)1、(C),为落实《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制定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A、2016年1月12日B、2017年7月12日C、2016年5月18日D、2017年5月18日2、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其中提到主攻方向是(D)。
A、提升人工智能技术B、扩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C、引进人工智能人才D、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3、(B)是规范类脑计算算法基本模型、性能和应用,为人工智能系统提供新的计算架构,提高人工智能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A、机器学习标准B、类脑智能计算标准C、知识图谱标准D、量子智能计算标准4、“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分级分类推进新型(C)建设,将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
A、智慧农村B、智慧交通C、智慧城市D、智慧物流5、杭州市提出,要打造电子商务、视觉智能、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等若干个(C)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
A、十亿级B、百亿级C、千亿级D、万亿级6、人工智能通用芯片主要用于(B)使用。
A、降低能耗B、GAN推断C、深度学习D、测试终端7、“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编织全方位、立体化、智能化社会安全网,推进(B)大数据智能化平台建设。
A、司法B、公安C、法院D、城管8、(C)训练指在后台进行训练。
A、在线B、智能C、离线D、行为9、下列不属于人机交互标准的是(D)。
A、智能感知C、多模态交互D、生物特征描述10、(C)阶段非常接近于人的智能,需要脑科学的突破。
A、弱人工智能B、中级人工智能C、强人工智能D、超级人工智能多选题(共10题,每题4分)1、智能芯片标准包括(ABCDE)。
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20年度智能

附件1-2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20年度“智能网联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指南为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以及《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实施方案》,结合我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重大需求,拟启动实施“智能网联汽车”重大科技专项。
现发布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专项实施周期3年。
每个项目原则上仅支持1项,技术路线明显不同而又在评审中排前两位时,经专家论证可都纳入并行支持;评审专家经评议认为项目申报质量都未达指南研发内容和指标要求时,可都不给予支持。
项目申报须涵盖该任务下所列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
企业牵头申报的项目,总自筹配套资金不低于所获得的市财政补助资金的两倍。
支持方向一:数字座舱及关键技术开发研究内容。
开展数字座舱系统架构设计、功能需求研究;开展摄像头成像技术研究;开展增强现实显示技术研究;掌握多信息融合显示技术;搭建数字座舱域控制器软、硬件平台;开发集成全液晶仪表、中控液晶显示屏、AR HUD(增强现实平视显示仪)等多个部件主机于一体的域控制器;设计适用于多模态3D HMI人机交互界面;开发多种人机交互技术,包括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语音识别技术、智能动态手势控制技术、智能身份识别技术、AR HUD技术(增强现实型平视显示仪)。
其中,AR HUD(增强现实型平视显示仪)技术可基于驾驶员眼球追踪,对投影位置和区域进行修正,实现AR实景导航、道路目标检测、AR-ADAS和行车信息等驾驶相关信息显示,并可实现投影信息与环境的融合。
开展车载智能操作系统架构和内核研究;开展操作系统去App化及能力下沉技术研究;掌握云和端一体化的信息安全保护技术;开发适用于智能网联产品的操作系统软件,满足实时性、安全性、功能拓展性、车载特殊性、硬件兼容性等;开发基于车载智能操作系统的功能引擎,如导航、语音、网联服务、大数据等智能网联生态特色相关的功能应用。
(二)考核指标。
域控制器:支持一机多屏虚拟化技术;支持OTA升级及自回滚功能,升级成功率≥95%;支持车载以太网通讯,通信波特率≥100Mbit/s通信时间延时≤150ms;智能语音平均识别响应时间≤2s,识别成功率≥95%;导航精度(结合高精定位信息)≤1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20年度“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示范”、“新材料
”、“重点专项”论证专家名单
一、2020年度“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示范”重大科技专项
支持方向一:新一代智慧无人机电力巡检应用示范
1组
(一)专家组
序号专家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
1陈雪梅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总工
程师
2苑明哲广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分
所
研究员/副所长
3杨晓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科技处处长4印鉴中山大学教授/主任
5郭治兴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主任
6刘惠君广州大学教授
7吴建武中审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
伙)广州分所
高级经济师/部门经理(二)评审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
1新一代智慧无人机电力巡检应用示范
2智慧无人机电力巡检应用示范
支持方向二:智慧轨道交通应用示范
2组
(一)专家组
序号专家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
1陈雪梅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总工
程师
2刘妍广州图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监
3印鉴中山大学教授/主任
4杨鹏强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副教授/常务副院长
5杨俊杰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技术副总监6李小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级会计师
7邓颂华广东恒永信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
伙)
注册会计师
(二)评审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
1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2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新一代数字化智能运营平台研发及应用示范
支持方向三:智慧疾病诊断应用示范
3组
(一)专家组
序号专家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
1徐向民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电子与信息学院党委书记2刘甜甜创新奇智(广州)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华南区科研负责人5谢国喜广州医科大学教授/副主任
3王存川暨南大学主任医师/副院长4林国桢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科长
6祝高翔广东创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注册会计师/所长7何琳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
(二)评审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
1常见恶性肿瘤大数据平台建设及智能诊断研究与应用示范
2肺肿瘤智能病理诊断与治疗管理的研发及应用示范
3宫颈液基细胞学人工智能辅助病理诊断系统的研发与应用示范
4基于数据与知识深度融合学习的常见慢病及其并发症智能辅助诊疗应用系统研究5基于数字孪生的高发常见疾病智能诊断应用示范
6心理精神疾病智能诊断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
支持方向四:智慧金融应用示范
4组
(一)专家组
序号专家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
1龚德明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2刘妍广州图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监
3陈曾平中山大学教授/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4曹江中广东工业大学副教授
5官全龙暨南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6董浩广州视声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注册税务师/财务总监7喻红玲广州地理研究所高级会计师/财务科主任
(二)评审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
1基于AI及大数据的智慧银行综合应用系统
2基于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的智慧银行解决方案研究与应用
支持方向五:智慧养老应用示范、支持方向六:智慧教育应用示范
5组
2白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广州骨科研究所副所长兼骨科
实验室主任
3涂盈锋南方医科大学教授
4段朝晖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主任技师/主任5黎新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
6杨红苑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
院)
高级会计师/副科长
7曾景芳广东旭东至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高级会计师/经理
(二)评审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
1个性化和精准骨修复材料的3D打印技术集成和应用示范
2骨组织再生与精准修复材料
3颌面部骨组织缺损的再生与精准修复
4面向临床的核酸药物纳米载体与纳米药物的产业化开发
5面向临床转化的CLAN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应用研究
6用于乳腺癌免疫治疗的纳米药物微针关键技术研发
支持方向二:光电信息材料
7组
(一)专家组
序号专家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1肖方明广东省科学院稀有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2周国富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院长
3鲁圣国广东工业大学教授
4胡锦铨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部门经理5赖静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6刘惠君广州大学教授
7刘洁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级会计师
(二)评审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
1车载用负型OC光刻胶
2基于OLED面板的驱动集成和制造工艺研究
3激光光纤材料研究
4激光显示用高性能稀土发光材料设计及规模化制备关键技术与应用5新型发光二极管材料及其显示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6新型稀土掺杂硅基氧(氮)化物与柔性透明金属网络薄膜复合荧光器件的制备及在激光显
示领域的应用
支持方向三:新型金属材料
8组
(一)专家组
序号专家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
1于振涛暨南大学教授
2孙冬柏中山大学教授/常务副校长3郭勇文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主任4唐维学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主任5周新平广州广钢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专业主任6何琳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
7陈丽梅广州市新东越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注册会计师
(二)评审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
(一)专家组
序号专家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
1胡跃明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精密电子制造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高端芯片智能封
测工程实验室主任
2熊晓明广东工业大学教授
3汤锦基安凯(广州)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4贾鹏程广州程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员/总经理5林文富威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研发经理6陈小燕中山大学高级经济师/副主任7易国承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高级会计师/财务处处长
(二)评审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
1飞秒激光无掩模纳米光刻技术与装备
2基于28nm工艺的高速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的研制
项目二:高灵敏度、高精度四极杆质谱仪器、项目四:大尺寸衍射光栅制造技术研究
11组
(一)专家组
序号专家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
1胡跃明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精密电子制造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高端芯片智能封
测工程实验室主任
2唐翔广东科鉴检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3陈长水华南师范大学研究员/主任
4陈炯聪广州邦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智能电网所所长5黄理纳广州海关技术中心研究员/副主任
6陈小燕中山大学高级经济师/副主任
7张丽玲广东中海粤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高级会计师/项目经理
(二)评审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
1大尺寸二维衍射光栅制造技术研究
2高灵敏度、高精度四极杆质谱仪器研制
3国产第二代三重四极杆质谱仪
项目五:政务无人机调度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
12组
(一)专家组
序号专家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
1陈雪梅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总工
程师
2苑明哲广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分
所
研究员/副所长
3杨晓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科技处处长4印鉴中山大学教授/主任
5郭治兴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主任
6刘惠君广州大学教授
7吴建武中审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
伙)广州分所
高级经济师/部门经理(二)评审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
1基于5G的无人机智能调度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2基于GIS集成的无人机协同调度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3政务无人机指挥调度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
项目六:智慧家居融合设计与集成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平台
13组
(一)专家组
序号专家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
1龚德明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
2张涵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3王金桥杰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人工智能事业部总经理4刘双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5任秋君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广州
市交通技师学院)
高级工程师/主任
6喻红玲广州地理研究所高级会计师/财务科主任7张炳文广州付强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注册会计师 /所长
(二)评审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
1面向个性化定制的智慧家居融合设计与集成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平台
2尚品宅配智慧家居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3智慧家居融合设计与集成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