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教材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课件演示文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2.1.4细胞的生活说课稿

《细胞的生活》讲课稿一、教材剖析本节是第二单元第一章的第四节,是在初步认识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构造,认识到不论是植物、动物仍是其余微生物(除病毒之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细胞是如何进行正常的生活的?本节从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一致的角度,以平常的类比和典型的案例进行了说明。
是前三节的持续,也为下一章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剖析初一的学生生机蓬勃,好奇心强,富裕研究的热忱和欲念,经过本章前三节的学习,已经拥有的必定的细胞知识,平时生活中关于物质和能量及生命活动有一定的认识。
这些对本节的学习确立了必定基础。
但本节的能量变换、信息等内容较抽象、不好理解,因此教课中要着重借助直观展现、类比、比喻等方式,指引学生经过小组合作,对实例或资料进行察看、剖析、议论,达成观点的学习过程。
三、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说明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的种类,说明细胞膜能控制物质出入细胞;2.描绘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变换方面的作用;3.描绘细胞核在生物的发育、遗传和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对实例或资料进行察看、剖析、议论,达成观点的学习过程。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认可生物体构造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经过小组合作研究,勇于怀疑,踊跃参加议论活动。
四、教课要点难点1.细胞膜控制物质出入的功能;2.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3.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变换方面的作用。
五、教课过程设计(一)激思引学展现植物组织培养一图片。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技术吗?这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用分离出来的一个或几个细胞就能培养出一株完好的植物体。
要想获得培养成功,要给细胞供给如何的条件呢 ?构成生物体的各个细胞若要进行正常的生活,又需要哪些条件呢?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近细胞的生活。
设计企图:利用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感知组织培养这类生物技术的同时引起思虑,启动学生的思想,引入课题。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二章 第2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 展示人体四种组织的图片,介绍构成各种 组织的细胞特点。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12, 思考:受精卵是怎样形成各种不同组织的? 师生归纳组织的概念。
• 指导学生对照教材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插 图,4人一组,在显微镜下观察人体的四种 基本组织。尝试用表格的形式从细胞组成、 功能等方面比较四种基本组织,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 化形成的。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个体。
难点: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 化形成的。 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逐步对人 体的结构层次形成完整的认知。
• 三、 教法和学法
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 大家好! • 很荣幸能和大家在这共同交流,今天我
说课的题目是----《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下面我就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 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进行 说课。
一、 说教材
• 教材的地位 •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细
• 内容二: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
• 展示胃的解剖图,引导学生认识构成胃的 几种组织,明确引出:胃是以肌肉组织为 主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而形成的具有消化功能的器官。
• 展示大脑、心脏等的图片,指导学生分组 讨论不同的器官分别由哪些组织构成,其 中以哪种组织为主,这个器官具有什么功 能?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确定如下 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组织的概念,概述人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 分裂、分化形成的。
2、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3、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开学第一课 课件

人教版2024新教材生物7年级上册
1 什么是生物? 2 为什么要学习生物学? 3 生物课堂的要求 4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PART.01
什么是生物
你能从以下图片中辨认出哪些是生物吗?
×
√
√
×
生物是指自然界中所有拥有生命的物体。
PART.02
为什么要学习生物学
生物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呢?
单个或多个对象。
3.做好观察记录
记录要真实客观,并从中总结规律。
4.交流观察结果
将观察的结果与同学进行交流。
观察人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
小组合作探究
观察记录表 班级
天气情况
生物名称 三角梅
菊花
特征
生活环境
对于相同的观察对象,不同的同学可能会有不同的 观察结果。请举例说明哪些因素影响了观察结果。
观察者的主观性:不同的经验和知识背景,会让人们对同一 事物产生不同的解读和认知。 观察条件:光照强度、温度、湿度和观察工具的精度等因素, 都可能影响观察对象的形态或特征。
正面双眼能帮助动物更精确地判断距 离和深度,这对需要快速移动和反应灵敏 的猫和兔等动物至关重要。
思维训练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为什么兔子的眼睛长在头部两侧偏前 的位置,并且位置较高。
兔子的双眼位置独特,不仅赋予它们 广阔的视野,使之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危 险,更能让它们在低头觅食时依然保持 对周围环境的警觉。
观察韭菜幼苗与韭菜幼苗的区别
韭菜幼苗 小麦幼苗
1.颜色
小麦:淡绿色或黄绿色,颜色较浅
韭菜:特征深绿小色麦,幼苗颜色较韭深菜幼苗
2.叶片形态 叶片形态
细长线形,边缘平滑,叶片较窄 缘有锯齿,叶片较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说课(全册)

七年级生物上册《致同学们》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为以后的生物教学打下基础。
2、学生初步了解生物课的教学流程,以适应以后的教学。
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
用具:动物彩图,病例资料,书本彩图,课件教学过程:医学,3因为生物课大多安排在下午,下午的时间学生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多举些有趣的事例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教学反思:个别班学生气氛很沉闷,因为对书本上,老师介绍的热门话题不感兴趣,他们没有接触过,要注意调动不同班级的积极性,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科学观察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 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1.? 生物的录像。
2.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
3.教学课件后,8.9.10.11.(1(2一、教学目标: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3.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二、教学重点: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教学难点: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对比法。
物生存的各种条件)讨论书本P5~6六幅图片,看各幅图片中生物圈满足了它们的哪些条件。
完成书本练习:1、向日葵生长需要什么条件?长颈鹿的生活需要什么条件?2、向日葵和仙人掌,牛和海豚的生存条件有什么不同?3、为什么干旱使粮食严重减产?分析图片:熊猫频临灭绝的原因?蕉树枯萎原因?得出结论:动物、植物等所有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完整课件

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 统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人教版七年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上册全册完整 课件目录
0002页 0110页 0177页 0292页 0357页 0390页 0422页 0424页 0445页 0492页 0540页 0595页 0647页 0743页 0788页 0843页 0902页
致同学们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二节 植物细胞 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 第二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三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 统
致同学们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一章 认识生物
人教版生物七上全套说课稿

“生物的特征”说课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生物的特征》,采用的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本次说课包括五个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
新教材,打破了学科体系,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体系,所以把生物圈作为第一单元,把“认识生物”作为第一章,把“生物的特征”作为第一节,做为初中生物课的开篇之作,说明了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才能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教学目标: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标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浓厚兴趣。
3.教学重点。
生物的共同特征。
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浓厚兴趣。
4.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5.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由于学生刚升入初中,一切都有陌生感,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融入生物课之中,让其产生一种归属感,找到一种家的感觉。
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
从学生熟悉的知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走入新知识,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教师不要把这节课引的过难,要从感性入手。
第一课的教法要以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为基点。
我个人认为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在本课都应围绕“兴趣”做文章。
2023七年级生物说课稿范文7篇

2023七年级生物说课稿范文7篇七年级生物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是__的一个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生物圈的认识,还为后面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知识点清晰,一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另一个就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呈现方式也直观,前者是通过图片以及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归纳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后者是一个探究实验,也是本节课的最大特点。
使学生明确学会探究实验是生物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理解对照实验的作用、条件。
从而让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学会探究的方法,培养生物科研能力。
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观手段,认真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
2、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以及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的种类;2)能设计“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初步学会探究活动的一般方法;并能学着用这一方法去试着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养成认真观察和记录的习惯,并学会与小组同学合作和交流。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能够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依据:环境与生物的关系是目前人类所关心的话题,生物与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所以这一个知识点也是学习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圈的基础。
因而,将此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解决方法:通过展示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归纳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通过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优质ppt课件

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看图思考
右图所示为什么现 象,出现这种现象 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现象:沙尘暴。 原因:草地生态 系统遭破坏。
看到这些图片, 你有什么感想?
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生物圈的范围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草原生态系统
1.草原生态系统分布 在干旱地区,这里年 降雨量很少,缺乏高 大的植物,动植物种 类比森林生态系统少。
2.作用:调节气候, 防风固沙。
海洋生态系统
1.海洋生态系统由海 洋和海洋生物组成。 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 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
2.动物种类很多,大 都能在水中游动,自 动调节能力很强。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身边有各种各样 的事物,大家能不能说出什么是生物?
大家可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举出一 些事物,并说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 物?
一、什么是生物
下面的图片中那些是生物,那些是非生物?
下面的图片中那些是生物,那些是非生物?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下去。
枯叶蝶
竹
节
虫
变色龙
2.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 退耕还林(草) 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沙地种植植物
蚯蚓疏松土壤
一、环境的概念
小结
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 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二、生态因素
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指影响某些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目标
描述绿色开花植 物的结构层次, 了解单细胞生物 的结构和生活。
描述细胞分裂的 基本过程,认识 动物体的基本组 织,能描述人体
的结构层次。
知识
能够说明显微镜的 基本构造和作用, 区别动、植物细胞 的结构
熟练规范使用显 微镜,能够制作 临时装片。
能力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情感 价值 观
七年标的落实
社会热点巧 妙引进
遵循规律、遵 循模式、环节 明细、高效
课堂活动以学生为中心 课堂指导以教师为中心 知识载入以教材为中心
教 学 建 议
注重实验 教学
作业形式 灵活多样
重视对学生探究 能力进行评价
倡导评价方 式多样化
评 价 建 议
和究步
方的熟
法
一 般
悉 科
能力
生物圈中的 绿色植物
第 三 单 元
尝试独立设计 并完成一次科
学探究的过程 知道绿色植物和其
他生物及人类相互 依存的辩证关系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理解所学生物学 知识、原理在生
产和环保等方面
形成爱护 的科学价值
绿色植物
的美好情
感
编写特点 编写体例 内容结构 立体式整合
二、说教材
构
单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元
第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一
单
第一章 认识生物
元
纵 向 整 合
健康的生活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生物圈中的人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生物和生物圈
三、说建议
(一) 教学建议 (二) 评价建议 (三)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让学生知道细胞是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
位,细胞是怎样构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 物圈》使学生对生物 圈有个概括了解,以 便后面的学习
成生物体的
第二单元
首先让学生了解生物圈中 的绿色植物,知道绿色植 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 造者,维持碳-氧的平衡, 在水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 关
第一单元
第三单元
技能训练
课上使用
练习
巩固综合 要点、加 强知识迁 移、联系 社会实际
课内课外作业
第六章爱护祖国 绿化祖国
第
三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单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元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内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容
第一章生物圈有那些绿色植物
结
第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二
课程总目标
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 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 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 学思维的习惯
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 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
课
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
程
的应用。
总
目
标
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创新 意识和科学态度,并为确立辩证 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基础
说教材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课件演示 文稿
(优选)说教材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 上册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 生物学上册
说课标 说教材
东平四中 袁朋
研课标说教材流程
内容结构 编写体例
立体整合
说教材
编写特点
说建议
内容目标 课程总目标
说课标
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课程资源开 发利用
一、说课标
(一)、课程总目标 (二)、内容目标
形成生物体是一个 整体的生物学基本 观点,单细胞生物 与人类的关系,提 高保护环境意识。
具备团结协作意 识,养成求实严 谨作风。
内容目标
从绿色植物参与生 物圈的水循环,制 造有机物维持碳氧 平衡等方面理解绿 色植物在生物圈中 的重要作用
了解被子
植物的一 生
认识生物圈 中绿色植物 的种类
知识
过学进
程探一
文字内容倡导科 学探究的学习方 法,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
体现了课程理 念的要求,符 合学生的认知 特点
一、编写特点
注重学生的生 活经验,渗透 科学.技术.社 会的相关内容
面向全体学 生提高生物 学素养
给学生自主学 习的空间,生 活情景图片化 增加可读性
复习 知识点归纳
介绍与正 文相关的 技能知识
有助于理 解正文提 到的概念 和现象
观
察资
与 思 考
料 分 析
实 验
调 查
讨 论
插 文
插 图
回顾主旨
正文
正文插空
单元小结
探究性
实践性
教学活动
开放性
体
章前引言
例
安
导入新课材料 供学生预习
排
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大的 自主性,同时建立科学 的学习观、价值观
科
科
学
学
、
家
技
的
术
故
、
事
社
会
知识拓展
训练 某种 探究 技能
内容目 标
认识生物的特征,区 别生物和非生物,知 道生物和环境是相互 影响,相互依存的。
知识目标
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 及其类型,理解生物 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 家园。
尝试观察、 调查、资料 分析的基本 方法,体验 科学探究的 一般过程, 养成科学探 究的习惯
能力目标
第生 一物 单和 元生
物 圈
初步形成爱护生物的情 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和追求人和自然和谐发 展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