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静力计算公式总结

(完整word版)静力计算公式总结
(完整word版)静力计算公式总结

结构力学公式

结构

静力计算

目录

1、常用截面几何与力学特征表 (1)

2、单跨梁的内力及变形表 (8)

2.1 简支梁的反力、剪力、弯矩、挠度 (8)

2.2 悬臂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 (10)

2.3 一端简支另一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 (12)

2.4 两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 (14)

2.5 外伸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 (16)

3.等截面连续梁的内力及变形表 (19)

3.1 二跨等跨梁的内力和挠度系数 (19)

3.2 三跨等跨梁的内力和挠度系数 (20)

3.3 四跨等跨连续梁内力和挠度系数 (23)

3.4 五跨等跨连续梁内力和挠度系数 (23)

3.5 二不等跨梁的内力系数 (24)

3.6 三不等跨梁内力系数 (25)

4.双向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及变形系数表 (26)

4.1 四边简支 (26)

4.2 三边简支,一边固定 (27)

4.3 两边简支,两边固定 (27)

4.4 一边简支,三边固定 (28)

4.4 四边固定 (29)

4.5 两边简支,两边固定 (29)

5.拱的内力计算表 (30)

5.1各种荷载作用下双铰抛物线拱计算公式 (30)

6.刚架内力计算表 (35)

6.1 “┌┐”形刚架内力计算表(一) (35)

6.2“┌┐”形刚架内力计算表(二) (37)

6.3“”形刚架的内力计算表 (39)

1、常用截面几何与力学特征表

1

2

3

4

5

6

7

注:1.I 称为截面对主轴(形心轴)的截面惯性矩(mm 4)。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A

dA y

I 2

2.W 称为截面抵抗矩(mm 3),它表示截面抵抗弯曲变形能力的大小,基本计算公式如下:max

y I W =

3.i 称截面回转半径(mm ),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A

I

i =

4.上列各式中,A 为截面面积(mm 2),y 为截面边缘到主轴(形心轴)的距离(mm ),I 为对主轴(形心轴)的惯性矩。 5.上列各项几何及力学特征,主要用于验算构件截面的承载力和刚度。

2、单跨梁的内力及变形表2.1 简支梁的反力、剪力、弯矩、挠度

2.2 悬臂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

2.3 一端简支另一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

2.4 两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

2.5 外伸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

常用的计算公式

常用的计算公式 【和差问题公式】 (和+差)÷2=较大数; (和-差)÷2=较小数。 【和倍问题公式】 和÷(倍数+1)=一倍数; 一倍数×倍数=另一数, 或和-一倍数=另一数。 【差倍问题公式】 差÷(倍数-1)=较小数; 较小数×倍数=较大数, 或较小数+差=较大数。 【平均数问题公式】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一般行程问题公式】 平均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平均速度; 路程÷平均速度=时间。 【反向行程问题公式】反向行程问题可以分为“相遇问题”(二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和“相离问题”(两人背向而行)两种。这两种题,都可用下面的公式解答:

(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 【同向行程问题公式】 追及(拉开)路程÷(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追及(拉开)时间=速度差;(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 【列车过桥问题公式】 (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 (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 速度×过桥时间=桥、车长度之和。 【行船问题公式】 (1)一般公式: 静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水速)=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 (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 (求出两船距离缩小或拉大速度后,再按上面有关的公式去解答题目)。 【工程问题公式】 (1)一般公式:

材料力学重点总结

材料力学阶段总结 一、 材料力学得一些基本概念 1. 材料力学得任务: 解决安全可靠与经济适用得矛盾。 研究对象:杆件 强度:抵抗破坏得能力 刚度:抵抗变形得能力 稳定性:细长压杆不失稳。 2、 材料力学中得物性假设 连续性:物体内部得各物理量可用连续函数表示。 均匀性:构件内各处得力学性能相同。 各向同性:物体内各方向力学性能相同。 3、 材力与理力得关系, 内力、应力、位移、变形、应变得概念 材力与理力:平衡问题,两者相同; 理力:刚体,材力:变形体。 内力:附加内力。应指明作用位置、作用截面、作用方向、与符号规定。 应力:正应力、剪应力、一点处得应力。应了解作用截面、作用位置(点)、作用方向、与符号规定。 正应力 应变:反映杆件得变形程度 变形基本形式: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4、 物理关系、本构关系 虎克定律;剪切虎克定律: ???? ? ==?=Gr EA Pl l E τεσ夹角的变化。剪切虎克定律:两线段 ——拉伸或压缩。拉压虎克定律:线段的 适用条件:应力~应变就是线性关系:材料比例极限以内。 5、 材料得力学性能(拉压): 一张σ-ε图,两个塑性指标δ、ψ,三个应力特征点:,四个变化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拉压弹性模量E ,剪切弹性模量G ,泊松比v , 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得比较: 安全系数:大于1得系数,使用材料时确定安全性与经济性矛盾得关键。过小,使构件安全性下降;过大,浪费材料。 许用应力:极限应力除以安全系数。 塑性材料 脆性材料 7、 材料力学得研究方法

1)所用材料得力学性能:通过实验获得。 2)对构件得力学要求:以实验为基础,运用力学及数学分析方法建立理论,预测理论 应用得未来状态。 3)截面法:将内力转化成“外力”。运用力学原理分析计算。 8、材料力学中得平面假设 寻找应力得分布规律,通过对变形实验得观察、分析、推论确定理论根据。 1) 拉(压)杆得平面假设 实验:横截面各点变形相同,则内力均匀分布,即应力处处相等。 2) 圆轴扭转得平面假设 实验:圆轴横截面始终保持平面,但刚性地绕轴线转过一个角度。横截面上正应力为零。 3) 纯弯曲梁得平面假设 实验:梁横截面在变形后仍然保持为平面且垂直于梁得纵向纤维;正应力成线性分布规律。 9 小变形与叠加原理 小变形: ①梁绕曲线得近似微分方程 ②杆件变形前得平衡 ③切线位移近似表示曲线 ④力得独立作用原理 叠加原理: ①叠加法求内力 ②叠加法求变形。 10 材料力学中引入与使用得得工程名称及其意义(概念) 1) 荷载:恒载、活载、分布荷载、体积力,面布力,线布力,集中力,集中力偶,极限荷 载。 2) 单元体,应力单元体,主应力单元体。 3) 名义剪应力,名义挤压力,单剪切,双剪切。 4) 自由扭转,约束扭转,抗扭截面模量,剪力流。 5) 纯弯曲,平面弯曲,中性层,剪切中心(弯曲中心),主应力迹线,刚架,跨度, 斜弯 曲,截面核心,折算弯矩,抗弯截面模量。 6) 相当应力,广义虎克定律,应力圆,极限应力圆。 7) 欧拉临界力,稳定性,压杆稳定性。 8)动荷载,交变应力,疲劳破坏。 二、杆件四种基本变形得公式及应用 1、四种基本变形:

【最新】市场部销售工作总结

【最新】市场部销售工作总结 在繁忙的工作中不知不觉接手辽宁市场已经一年了,回想自己这一年所走过的路,所经历的事情,没有太多的感慨,没有太多的惊喜,多了一份镇定,从容的心态.在公司领导的带领和帮助下,加之部门同事的鼎力协助,自己立足本职工作,使得销售工作得及顺利进行. 作为销售部中的一员,我深深得感受到自己深肩重任,作为公司的门面,企业得窗口,自己的一言一行也同时代表了公司的形象.所以更要提高自身的素质,高标准的要求自己.在高素质得基础上更要加强自己得专业知识.同时更要广泛的了解整个市场动态,走在市场得前沿. 但我要为我的工作业绩亮起红灯.本年度的工作成绩大不尽人意,在此也向公司和家人们真诚的说声对不起. 针对今年一年的销售工作,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个人总结; 经过一年的锻炼我基本上具备了销售人员应具有的素质:积极,自信,大胆,沟通能力.同时也总结出销售人员更应该具备,专业的品种知识.谈话技巧和必要的商务礼仪.成熟稳重,责任心强,心态稳定,敢于担当重任,有较强的团队管理能力和作战意识,能充分理解和执行公司领导的市场策略,更是销售人员应有的基本条件. 在工作中也积累了一定的营销与管理经验.也能迅速接受新的理论与技能,不受经验限制;身心素质也有所提高,能够做到处世不惊,善于处理意外突发事件.同时也可以对市场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判断. 但我所做的不足也有很多,缺少沟通.缺少思考.所掌握得理论技能不扎实.在沟通的环节中,我欠缺的是与同事之间的沟通,通过此次总结,我深刻的了解的,如果我能够经常与同事进行沟通,对我在市场上遇到的问题,在解决过程中会少走很多的弯路,对我个人的经验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在思考问题中我还是弱者,在对每个客户,每个市场都欠少分析深度,如果能够多对客户,市场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会对我自己是个提高,也是对市场的掌握.理论与市场更是要相结合得分析和判断. 2业务总结;

建筑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大全及附图

建筑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大全及附图 工程量计算公式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 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 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 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 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点击>>工程资料免费下载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 A—槽底宽度; C—工作面宽度; H—基槽深度; 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 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 A—基坑上口长度; B—基坑上口宽度; a—基坑底面长度; 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 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 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 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 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

(施工手册第四版)第二章常用结构计算2-1 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

2常用结构计算 2-1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 2-1-1荷载 1.结构上的荷载 结构上的荷载分为下列三类: (1)永久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活载等。 (3)偶然荷载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2.荷载组合 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γ0S≤R(2-1)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2)式中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γ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Y Q1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 S 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 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S 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 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 Q1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ψci——可变荷载Q i的组合值系数; 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3)(3)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 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 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 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 一般情况下应取1.0; 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 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一般情况下应取1.4; 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活荷载应取1.3。 对于偶然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宜按下列规定确定:偶然荷载的代表值不乘分项系数;与偶然荷载同时出现的其他荷载可根据观测资料和工程经验采用适当的代表值。 3.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见表2-1)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表2-1 类别 标 准值 ( 组 合值系数 频 遇值系数 准永 久值系数

材料力学重点总结-材料力学重点

材料力学阶段总结 一.材料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1.材料力学的任务: 解决安全可靠与经济适用的矛盾。 研究对象:杆件 强度:抵抗破坏的能力 刚度:抵抗变形的能力 稳定性:细长压杆不失稳。 2.材料力学中的物性假设 连续性:物体内部的各物理量可用连续函数表示。 均匀性:构件内各处的力学性能相同。 各向同性:物体内各方向力学性能相同。 3.材力与理力的关系 , 内力、应力、位移、变形、应变的概念 材力与理力:平衡问题,两者相同; 理力:刚体,材力:变形体。 内力:附加内力。应指明作用位置、作用截面、作用方向、和符号规定。 应力:正应力、剪应力、一点处的应力。应了解作用截面、作用位置(点)、作用方向、 和符号规定。 压应力 正应力拉应力 线应变 应变:反映杆件的变形程度角应变 变形基本形式: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4.物理关系、本构关系虎 克定律;剪切虎克定律: 拉压虎克定律:线段的拉伸或压缩。 E —— Pl l EA 剪切虎克定律:两线段夹角的变化。Gr 适用条件:应力~应变是线性关系:材料比例极限以内。 5.材料的力学性能(拉压): 一张σ - ε图,两个塑性指标δ 、ψ ,三个应力特征点:p、s、b,四个变化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拉压弹性模量,剪切弹性模量,泊松比 v , G E (V) E G 2 1 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的比较: 变形强度抗冲击应力集中

塑性材料流动、断裂变形明显 较好地承受冲击、振动不敏感 拉压s 的基本相同 脆性无流动、脆断仅适用承压非常敏感 6.安全系数、许用应力、工作应力、应力集中系数 安全系数:大于 1的系数,使用材料时确定安全性与经济性矛盾的关键。过小,使 构件安全性下降;过大,浪费材料。 许用应力:极限应力除以安全系数。 s0 塑性材料 s n s b 脆性材料0b n b 7.材料力学的研究方法 1)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实验获得。 2)对构件的力学要求:以实验为基础,运用力学及数学分析方法建立理论,预测理 论应用的未来状态。 3)截面法:将内力转化成“外力” 。运用力学原理分析计算。 8.材料力学中的平面假设 寻找应力的分布规律,通过对变形实验的观察、分析、推论确定理论根据。 1)拉(压)杆的平面假设 实验:横截面各点变形相同,则内力均匀分布,即应力处处相等。 2)圆轴扭转的平面假设 实验:圆轴横截面始终保持平面,但刚性地绕轴线转过一个角度。横截面上正应力 为零。 3)纯弯曲梁的平面假设 实验:梁横截面在变形后仍然保持为平面且垂直于梁的纵向纤维;正应力成线性分 布规律。 9小变形和叠加原理 小变形: ①梁绕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 ② 杆件变形前的平衡 ③ 切线位移近似表示曲线 ④ 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叠加原理: ① 叠加法求内力 ② 叠加法求变形。 10材料力学中引入和使用的的工程名称及其意义(概念) 1)荷载:恒载、活载、分布荷载、体积力,面布力,线布力,集中力,集中力偶, 极限荷载。 2)单元体,应力单元体,主应力单元体。

市场部月工作总结(最新版)

市场部月工作总结(最新版) Through the summary, we can fully and systematically understand the past work situation, and can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past work. ( 工作总结 )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MZ-SN-0618

市场部月工作总结(最新版) 市场部月工作总结(一) 在总经理的支持以及部门两位员工的积极配合下,本次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并成功完成。现将本次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培训基本概况 1、培训时间、地点:20XX年8月8日;下午14:30-15:45;会议室 2、培训目的:为了让员工了解公司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及部门制度,给员工明确的认识自身工作岗位的职责与要求,同时让新员工对本部门的工作流程有初步的了解,让在职旧员工巩固工作流程的操作。 3、实际参加培训总人数:12人

4、培训方式:讲授 5、授课人: 二、培训综合分析 通过这次培训,基本上达到了原定的培训目标,使员工较清晰地了解公司的概况以及公司的制度,确保日后能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执行,规范自己在公司的行为标准,同时通过部门制度的讲述,让员工了解了本部门对员工的要求以及对部门工作的基本流程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后续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培训过程中,对不清楚的地方或希望能进一步了解的地方,能举手提问,互动较好。 通过这次培训的调查表意见收集,此次培训受到了接受培训人员的肯定,普遍对培训的内容、必要性、效果、授课质量都比较满意,希望后续能开展更多有意义、对员工有实际帮助的培训课程,全面提升部门员工的素质和对公司制度、政策的认识层面。 对收集到的部门意见整理如下: 1、员工希望参加在后续培训内容方面包括:公司产品的培训、部门之间工作往来流程的培训、公司认证分类的详细讲述、销售指

常用的计算公式大全

齐全的计算公式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计算,为此特向大家提供各种换算公式,以供参考。 1平方公里(km2)=100公顷(ha)=247.1英亩(acre)=0.386平方英里(mile2) 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 1平方英寸(in2)=6.452平方厘米(cm2) 1公顷(ha)=10000平方米(m2)=2.471英亩(acre) 1英亩(acre)=0.4047公顷(ha)=4.047×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 ) 1英亩(acre)=0.4047公顷(ha)=4.047×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 ) 1平方英尺(ft2)=0.093平方米(m2) 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 1平方码(yd2)=0.8361平方米(m2) 1平方英里(mile2)=2.590平方公里(km2) 体积换算 1美吉耳(gi)=0.118升(1)1美品脱(pt)=0.473升(1) 1美夸脱(qt)=0.946升(1)1美加仑(gal)=3.785升(1) 1桶(bbl)=0.159立方米(m3)=42美加仑(gal)1英亩·英尺=1234(注本文介绍的生活常用资料,销售小技巧,一些小方法的消防安全法律知识所

立方米(m3 ) 1立方英寸(in3)=16.3871立方厘米(cm3)1英加仑(gal)=4.546升(1) 10亿立方英尺(bcf)=2831.7万立方米(m3) 1万亿立方英尺(tcf)=283.17亿立方米(m3) 1百万立方英尺(MMcf)=2.8317万立方米(m3) 1千立方英尺(mcf)=28.317立方米(m3) 1立方英尺(ft3)=0.0283立方米(m3)=28.317升(liter)1立方米(m3)=1000升(liter)=35.315立方英尺(ft3)=6.29桶(bbl)长度换算 1千米(km)=0.621英里(mile)1米(m)=3.281英尺(ft)=1.094码(yd) 1厘米(cm)=0.394英寸(in)1英寸(in)=2.54厘米(cm) 1海里(n mile)=1.852千米(km)1英寻(fm)=1.829(m) 1码(yd)=3英尺(ft)1杆(rad)=16.5英尺(ft) 1英里(mile)=1.609千米(km)1英尺(ft)=12英寸(in) 1英里(mile)=5280英尺(ft)1海里(n mile)=1.1516英里(mile)质量换算 1长吨(long ton)=1.016吨(t)1千克(kg)=2.205磅(lb) 1磅(lb)=0.454千克(kg)[常衡] 1盎司(oz)=28.350克(g) 1短吨(sh.ton)=0.907吨(t)=2000磅(lb) (注本文介绍的生活常用资料,销售小技巧,一些小方法的消防安全法律知识所

市场部工作总结报告计划

市场部工作总结报告计 划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市场部14年总结15年工作计划 一、市场部年终总结 市场部成立于2014年12月初。除辅助运营以外,并没有形成可以参考的规章制度、营销策略、市场拓展方式。市场部成立之初主要以建立健全部门机制,熟悉公司产品体系为主。时间一晃而过,弹指间,2014年已接近尾声,过去的一个月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市场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从中也取得了一点收获,也认识到了市场部在工作中的一些不足。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市场工作回顾及分析 (一)工作回顾 (1)官方网站以及好时代平台的内容更新与维护 (2)微博、微信的基础建设 (3)公司VI全套设计 (4)宣传资料的修改、编写工作; (5)协同工作;配合各部门做好各项工作。 (二)工作分析: 1、2014年度工作不足点: 2014年,由于部门成立时间较短,造成市场部工作不到位、与其他部门协调不及时。应加强与其他部门沟通协调工作,特别是运营部、信销部、互联网中心,使宣传活动更有的放矢,助企业成长,也是我们市场部需要改进的方面。 二、市场团队的建设回顾及分析:

(一)团队建设回顾: 1、整个市场部门共三人,人员缺失严重,未能满足工作需要。 2、虽然部门工作人员较少,但每个人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3、团队的执行力有所增强,市场部同事工作态度良好,积极、主动,所以每个市场人员工作的衔接非常顺畅。 (二)团队建设分析: 人员少易协调,能及时了解下属动态。在日常管理中采取工作周报管理形式,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其在做什么做得怎样在每月汇报中,与其沟通工作中的进步与不足,从制度要求和心理印象上让市场人员感觉到部门管理的严肃性,因此执行力随之增强。管理要求其学会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市场人员遇到问题时首先联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树立责任心,建立“解决问题是职责”的职业操守。 三、综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业务知识不熟需加强学习。 市场部人员存在对业务不熟悉,造成产品宣传文案表述不清楚,导致与其他部门同事沟通存差异,在2015年度市场部将积极组织各类业务学习及培训。(二)市场数据仍需完善。 公司没有对各类进行统计与汇总,数据在企业的重要性无需赘述。在下一年度中市场部将会重点改进,跟踪一切数据源,做好数据统计、分析,才能更有效的了解市场花费与效果! 四、对公司发展建议 (一)加强员工的培训

Excel常用的函数计算公式大全(一看就会)

计算机等级考试 =公式名称(参数1,参数2,。。。。。) =sum(计算范围) =average(计算范围) =sumifs(求和范围,条件范围1,符合条件1,条件范围2,符合条件2,。。。。。。) =vlookup(翻译对象,到哪里翻译,显示哪一种,精确匹配) =rank(对谁排名,在哪个范围里排名) =max(范围) =min(范围) =index(列范围,数字) =match(查询对象,范围,0) =mid(要截取的对象,从第几个开始,截取几个) =int(数字) =weekday(日期,2) =if(谁符合什么条件,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不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 =if(谁符合什么条件,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if(谁符合什么条件,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不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 EXCEL的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一、单组数据加减乘除运算: ①单组数据求加和公式:=(A1+B1) 举例:单元格A1:B1区域依次输入了数据10和5,计算:在C1中输入=A1+B1 后点击键盘“Enter(确定)”键后,该单元格就自动显示10与5的和15。 ②单组数据求减差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A1-B1即求10与5的差值5,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③单组数据求乘法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A1*B1即求10与5的积值50,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④单组数据求乘法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A1/B1即求10与5的商值2,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⑤其它应用: 在D1中输入=A1^3即求5的立方(三次方); 在E1中输入=B1^(1/3)即求10的立方根 小结:在单元格输入的含等号的运算式,Excel中称之为公式,都是数学里面的基本 运算,只不过在计算机上有的运算符号发生了改变——“×”与“*”同、“÷”与 “/”同、“^”与“乘方”相同,开方作为乘方的逆运算,把乘方中和指数使用成分数 就成了数的开方运算。这些符号是按住电脑键盘“Shift”键同时按住键盘第二排 相对应的数字符号即可显示。如果同一列的其它单元格都需利用刚才的公式计算,只 需要先用鼠标左键点击一下刚才已做好公式的单元格,将鼠标移至该单元格的右下 角,带出现十字符号提示时,开始按住鼠标左键不动一直沿着该单元格依次往下拉到 你需要的某行同一列的单元格下即可,即可完成公司自动复制,自动计算。

荷载静力计算

常用结构计算 荷载结构静力计算 荷载 1.结构上的荷载 结构上的荷载分为下列三类: (1)永久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活载等。 (3)偶然荷载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2.荷载组合 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γ0S≤R(2-1)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2) 式中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γ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Y Q1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 S 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 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S 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 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 Q1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ψci——可变荷载Q i的组合值系数; 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3)(3)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 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 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 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 一般情况下应取1.0; 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

材料力学总结Ⅱ(乱序,建议最后阶段复习)

材料力学阶段总结 一.材料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1. 材料力学的任务: 解决安全可靠与经济适用的矛盾。 研究对象:杆件 强度:抵抗破坏的能力 刚度:抵抗变形的能力 稳定性:细长压杆不失稳。 2. 材料力学中的物性假设 连续性:物体内部的各物理量可用连续函数表示。 均匀性:构件内各处的力学性能相同。 各向同性:物体内各方向力学性能相同。 3. 材力与理力的关系,内力、应力、位移、变形、应变的概念 材力与理力:平衡问题,两者相同; 理力:刚体,材力:变形体。 内力:附加内力。应指明作用位置、作用截面、作用方向、和符号规定。 应力:正应力、剪应力、一点处的应力。应了解作用截面、作用位置(点)、 作用方向、和符号规定。 变形基本形式: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4. 物理关系、本构关系 虎克定律;剪切虎克定律: 拉压虎克定律:线段的拉伸或压缩。 E ——I 巴 EA 剪切虎克定律:两线段 夹角的变化。 Gr 适用条件:应力?应变是线性关系:材料比例极限以内。 5. 材料的力学性能(拉压): 一张C - &图,两个塑性指标3、书,三个应力特征点: p 、 s 、 b ,四个 变化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拉压弹性模量E ,剪切弹性模量G,泊松比v , G E 2(1 V ) 正应力 压应力 拉应力 应变:反映杆件的变形程度 线应变 角应变

6. 安全系数、 许用应力、工作应力、应力集中系数 安全系数:大于1的系数,使用材料时确定安全性与经济性矛盾的关键。 过小,使构件安全性下降;过大,浪费材料。 许用应力:极限应力除以安全系数。 脆性材料 7. 材料力学的研究方法 1) 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实验获得。 2) 对构件的力学要求:以实验为基础,运用力学及数学分析方法建立理 论,预测理论应用的 未来状态。 3) 截面法:将内力转化成“外力”。运用力学原理分析计算。 8. 材料力学中的平面假设 寻找应力的分布规律,通过对变形实验的观察、分析、推论确定理论根据。 1) 拉(压)杆的平面假设 实验:横截面各点变形相同,则内力均匀分布,即应力处处相等。 2) 圆轴扭转的平面假设 实验:圆轴横截面始终保持平面,但刚性地绕轴线转过一个角度。横截面 上正应力为零。 3) 纯弯曲梁的平面假设 实验:梁横截面在变形后仍然保持为平面且垂直于梁的纵向纤维; 正应力 成线性分布规律。 9小变形和叠加原理 小变形: ① 梁绕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 ② 杆件变形前的平衡 ③ 切线位移近似表示曲线 ④ 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叠加原理: ① 叠加法求内力 ② 叠加法求变形。 10材料力学中引入和使用的的工程名称及其意义(概念) 1) 荷载:恒载、活载、分布荷载、体积力,面布力,线布力,集中力, 集中力偶,极限荷载。 2) 单元体,应力单元体,主应力单元体。 3) 名义剪应力,名义挤压力,单剪切,双剪切。 4) 自由扭转,约束扭转,抗扭截面模量,剪力流。 塑性材料 n s n b

市场部月工作总结

工作汇报/工作计划/月工作总结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ZJ-005668 市场部月工作总结 3 model articles for monthly work summary of marketing

市场部月工作总结 市场部月工作总结范文篇一:5月市场部月工作总结范文 本月的工作即将结束,接下来是步入下一月新的工作当中,在来到天友工作期间,工作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努力提高自己不足的地方,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而努力。现在我将这一个月来的工作做个小小的总结,同时也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还望领导赐教。 在天友公司,我们市场部及其他部门做的最多的还是在办公室浏览一些相关网页,在网上发布我们公司的项目,平时也和同事们一起出去宣传发展业务,在这个过程中难免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所以希望以后领导及同事之间,多多交流,指出各自不足的地方,领导多多指引,互相学习;此外,在我们公司里的同事们,有老员工,有新员工,有我们市场部、有行政部还有后勤部,不论哪一个部门也好,我看到的是大家相处的其乐融融,每个人的工作都很认真,这是一个公司最需要的团队精神,众人拾柴火焰高,“拾柴”是一个过程,把“火”烧起来而且烧旺盛又是一个过程。所以下面我想说说我的一些想法: 第一、我觉得这几次我们出去宣传工作不太理想的原因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准备充分,宣传工作要做好,除了有效的组织,前期的准备工作也很重要。我们就是在准备工作上做的不够及时,对我们的项目没有吃透,完全了解。所以我认为,

结构静力计算和动力计算的对比分析

结构静力计算与动力计算的对比分析 结构精力计算和结构动力计算是一个比较理论化和深度比较广的论述题目,在此,我仅凭本人有限的学识来展开对两者内容及关系的介绍和论述。也藉此契机,对结构力学上下册作一个比较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为以后的学习以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我想先介绍一下有关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让读者可以带着一个整体、宏观的概念去深入理解具体的内部结构内容。 那么,我想从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的含义入题。静力荷载是指其大小、方向和位置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很缓慢的荷载,它不致使结构产生显著的加速度,因而可以略去惯性力的影响。结构的自重及其他恒荷载即属于静力荷载。动力荷载是指随时间迅速变化的荷载,它将引起结构振动,使结构产生不容忽视的及速度,因而必须考虑惯性力的影响。除荷载外,还有其他一些非荷载因素作用也可使结构产生内力和位移,例如温度变化、制造误差、材料收缩以及松弛、徐变等。 在结构静力计算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计算结构的位移,而一切都要从虚功原理说起。虚功原理的两种表述:1、对于刚体体系,刚体体系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对于任何虚位移,所有外力所作虚功总和为零;2、对于变形体系,其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对于任何虚位移,外力所作虚功总和等于各微段上的内力在其变形上所作的虚功总和,简单说,外力虚功等于内力虚功。 虚功方程: 由于力状态与位移状态是彼此独立无关的,因此运用单位荷载法: 由: 得位移计算一般公式: 同过几何关系可得弯矩图乘法便捷计算公式(为计算带来极大的方便): 力法: 力法典型方程: (系数δ?、的求解方法如同上述虚功原理的原理。) 该方程的物理意义为:基本结构在全部多余未知力和荷载共同作用下,在去掉各多余联系处沿各多余未知力方向的位移,应与原结构相应的位移相等。可见,力法可以求解出超静N u s s W F d Md F d ?γ=++∑∑∑???1k R N u s s F c F d Md F d ?γ?+=++∑∑∑∑??? N S S s k N s R F ds Md F d F M F F c EA EI GA γ?=++-∑∑∑∑???S w c Md A y M EI EI =∑?1111221211222200P P X X X X δδδδ++?=??++?=?基本体系 1 X 结 构

材料力学复习总结

《材料力学》第五版 刘鸿文 主编 第一章 绪论 一、材料力学中工程构件应满足的3方面要求是:强度要求、刚度要求和稳定性要求。 二、强度要求是指构件应有足够的抵抗破坏的能力;刚度要求是指构件应有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稳定性要求是指构件应有足够的保持原有平衡形态的能 力。 三、材料力学中对可变形固体进行的3个的基本假设是: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和各向同性假设。 第二章 轴向拉压 一、轴力图:注意要标明轴力的大小、单位和正负号。 二、轴力正负号的规定:拉伸时的轴力为正,压缩时的轴力为负。注意此规定只适用于轴力,轴力是内力,不适用于外力。 三、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计算公式:N F A σ= 注意正应力有正负号,拉伸时的正应力为正,压缩时的正应力为负。 四、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及切应力的计算公式:2cos ασσα=,sin 22 αστα= 注意角度α是指斜截面与横截面的夹角。 五、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强度条件[],max max N F A σσ=≤ 六、利用正应力强度条件可解决的三种问题:1.强度校核[],max max N F A σσ=≤ 一定要有结论 2.设计截面[],max N F A σ≥ 3.确定许可荷载[],max N F A σ≤ 七、线应变l l ε?=没有量纲、泊松比'εμε=没有量纲且只与材料有关、 胡克定律的两种表达形式:E σε=,N F l l EA ?= 注意当杆件伸长时l ?为正,缩短时l ?为负。 八、低碳钢的轴向拉伸实验:会画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知道四个阶段及相应的四个极限应力:弹性阶段(比例极限p σ,弹性极限e σ)、屈服阶段(屈服

市场部月度工作总结

市场部月度工作总结 20XX年3月,我参加了“教育机构市场部新员工入职培训”,参加此次培训的主要是市场团队新同事,以及实训中心新入职同事共50位左右。集团公司十分重视本次培训, 董事长、总经理及各部门主管等集团公司管理层也都作为培训讲师,与我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培训第一课,集团公司董事长向我们讲解了的企业文化。董事长首先对大家加入大家 庭表示了欢迎,并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他相信在“以人为本,以厚为道”的经营哲学下, 坚持“原则至上、一切以结果为导向、对事不对人”,坚持客户需求第一,员工在企业发 展的平台下一定能得到自我成长,最终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企业与个人的共赢! 随后,集团公司副总兼市场总监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概况,筚路蓝缕,风雨 兼程,从最初的8个员工辛辛苦苦跑市场,到现在分工明确的200多名员工和业内良好的 口碑和影响力。我们一边感慨着公司创业时期的艰难,一边又欣喜于公司现在的蓬勃发展。 接下来集团公司常务副总关于的产品研发、集团公司实训总监和总经理的讲解更加坚 定了我们对公司的信心,特别是“美丽姐”——时郑鹃老师关于就业方面的讲解,激情、 活力、自信满满,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和活生生的案例剖析,感染了每一位在座的新员工, 大家也积极踊跃地向“美丽姐”提问发言,整个会场中闪耀着思维碰撞的火花,将入职培 训的氛围推上了一个高潮。 培训第二日关于个人职业规划、关于执行力和关于招生意义的培训,让我们对自己的 岗位和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也有了更大的期待。而吴迪、陈越两位 老师的个人成长经历的分享,一个幽默风趣,一个严谨沉稳。大家在听完他们的分享之后 表达了对他们的羡慕,也确定了自己前进的目标。 3月4日在职业学院进行了户外拓展,让大家亲身感受教育产品之外,通过素质拓展 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面对困境时的心态和细节的重要性等。集团公司专业的拓展团 队刘平平老师、周圣老师、朱志明老师对参训同事一如既往的严格,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作 为职业人的基本素质和要求,通过参与空中断桥、信任背摔、空中相依、毕业墙等项目, 大家在失败中不断调整,最终成功完成了培训项目,也真正感悟到目标明确,注重细节, 因人分工,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这是素质拓展老师一再强调的,也是在此次拓展中大家 以亲生经历验证并且做到的。 从讲师到学生,从公司到个人,从理论到实践,以真实打动新员工,以热情欢迎新员工,以发展吸引新员工。董事长陈相阳关于公司文化讲解、集团公司副总兼市场总监李巧 灵关于公司发展历史和概况的介绍、集团公司实训总监王鹏老师和景宁总经理时郑鹃老师

最新市场部员工个人工作总结

市场部员工个人工作总结 第一篇:家装公司市场部员工年度个人工作总结文章 来源莲山 课件来源家装公司市场部员工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又将跨过一个年度之坎,回首这一年,虽没有很好的业绩,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我是今年九月底来到公司的,虽在公司工作时间不长,但是也有一定收获,临近年终,我感觉有必要对自己的工作做一下总结,目的在于吸取教训,提高自己,以至于把工作做到更好,自己也有信心,有决心把明年的工作做的更好,下面对我的工作进行总结:我是今年九月底到本公司工作的,之前从事的是工装工作,因为对家装的热爱使我选择了xx,在没有来xx工作以前,我是没有家装装修经验的,仅凭对家装的热爱,而缺乏家装装修设计施工经验和行业知识,为了迅速融入到这个行业中来,到了公司以后,一切从零开始,一边学习沟通技巧,一边去工地现场看施工,遇到沟通上的问题,我经常请教史主管和其他经验丰富的同事,在同事的帮助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使我感到受益匪浅,这三个月来,业绩虽不出色,但是这段时间我学习了解到了如何更好的与团队相处、合作并进,学到了如何开展业务,也相应的进行了实践,也对xx的文化、使命有了深刻的共鸣,对家装行业有了初步的认识。

通过不断地学习产品知识,收取同行业之间的信息和积累市场经验,现在对家装市场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虽然我的成绩远不如其他同事那么卓越,但我有信心,有决心做好,现在我逐渐可以清晰、流利的应对客户所提到的问题,准确的把握客户的信息,良好的与客户沟通,因此取得了一些客户的信任,这对以后成为设计师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这三个月虽有进步,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需改进,对于家装市场了解的还不够深入,对公司产品的技术问题掌握过度薄弱,不能十分清晰的向客户解释工艺要求,业务上,电话营销的技巧还不是很到位,针对市场上的工艺,做法,xx本公司的工艺、产品了解还远远不够,这些还需要继续学习。 总结下来,在公司工作的这段时间,接触到了许多事物,产生了许多新问题,也学习到了许多新知识,新经验,使自己在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上有了新的提高和进一步的完善,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时刻要求自己从实际出发,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力求做到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双提高。 展望新的工作年度,希望能够再接再厉,同时也需要加强锻炼自身的设计水平,在以后的工作中与同事多沟通、多探讨,进一步提高自己专业知识技能,积极吸收新的观念与设计理念,不断完善自己,当然在工作当中也存在着不足,争取早日改正以往的缺点,总结经验,吸取精华,分析失败原因和工作当中的不足,为明年的工作做好准备!

Excel常用的函数计算公式大全(一看就会)

EXCEL的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一、单组数据加减乘除运算: ①单组数据求加和公式:=(A1+B1) 举例:单元格A1:B1区域依次输入了数据10和5,计算:在C1中输入 =A1+B1 后点击键盘“Enter(确定)”键后,该单元格就自动显示10与5的和15。 ②单组数据求减差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 =A1-B1 即求10与5的差值5,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③单组数据求乘法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 =A1*B1 即求10与5的积值50,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④单组数据求乘法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 =A1/B1 即求10与5的商值2,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⑤其它应用: 在D1中输入 =A1^3 即求5的立方(三次方); 在E1中输入 =B1^(1/3)即求10的立方根 小结:在单元格输入的含等号的运算式,Excel中称之为公式,都是数学里面的基本运算,只不过在计算机上有的运算符号发生了改变——“×”与“*”同、“÷”与“/”同、“^”与“乘方”相同,开方作为乘方的逆运算,把乘方中和指数使用成分数就成了数的开方运算。这些符号是按住电脑键盘“Shift”键同时按住键盘第二排相对应的数字符号即可显示。如果同一列的其它单元格都需利用刚才的公式计算,只需要先用鼠标左键点击一下刚才已做好公式的单元格,将鼠标移至该单元格的右下角,带出现十字符号提示时,开始按住鼠标左键不动一直沿着该单元格依次往下拉到你需要的某行同一列的单元格下即可,即可完成公司自动复制,自动计算。 二、多组数据加减乘除运算: ①多组数据求加和公式:(常用) 举例说明:=SUM(A1:A10),表示同一列纵向从A1到A10的所有数据相加; =SUM(A1:J1),表示不同列横向从A1到J1的所有第一行数据相加; ②多组数据求乘积公式:(较常用) 举例说明:=PRODUCT(A1:J1)表示不同列从A1到J1的所有第一行数据相乘; =PRODUCT(A1:A10)表示同列从A1到A10的所有的该列数据相乘; ③多组数据求相减公式:(很少用) 举例说明:=A1-SUM(A2:A10)表示同一列纵向从A1到A10的所有该列数据相减; =A1-SUM(B1:J1)表示不同列横向从A1到J1的所有第一行数据相减; ④多组数据求除商公式:(极少用) 举例说明:=A1/PRODUCT(B1:J1)表示不同列从A1到J1的所有第一行数据相除; =A1/PRODUCT(A2:A10)表示同列从A1到A10的所有的该列数据相除; 三、其它应用函数代表: ①平均函数 =AVERAGE(:);②最大值函数 =MAX (:);③最小值函数 =MIN (:); ④统计函数 =COUNTIF(:):举例:Countif ( A1:B5,”>60”) 说明:统计分数大于60分的人数,注意,条件要加双引号,在英文状态下输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