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价的设计
教案万能模板教学评价设计

一、教学目标评价1. 知识目标评价:- 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 学生对知识点的创新思维。
2. 能力目标评价:-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能力,如实验、操作等;- 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能力,如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
3. 情感目标评价:- 学生对课程的兴趣程度;-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教学方法评价1. 教学内容评价:- 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 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教学手段评价:- 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创新性;- 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匹配度;- 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影响。
3. 教学组织评价:- 教学环节的紧凑性、连贯性;-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参与性;- 教学组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影响。
三、教学效果评价1. 学生成绩评价:- 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在课堂表现、实践操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能力;- 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2. 教师评价:- 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热情;- 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 教师与学生、家长、同事的沟通与合作。
3. 家长评价:- 家长对课程内容的满意度;- 家长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的认可度;- 家长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支持程度。
四、改进措施1. 针对教学目标评价,教师应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针对教学方法评价,教师应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针对教学效果评价,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 针对家长评价,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
通过以上教学评价设计,教师可以全面了解教学效果,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教学评价环节设计方案

一、背景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本文将针对教学评价环节进行设计方案。
二、目标1. 提高学生对教学评价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2.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3. 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4. 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方案内容1. 评价内容(1)学生方面: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2)教师方面: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课堂管理、教学反思等。
2. 评价方法(1)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2)同伴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对彼此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3)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4)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情况。
3. 评价标准(1)学生方面: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
(2)教师方面:根据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课堂管理、教学反思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
4. 评价流程(1)自评阶段:学生根据评价内容,进行自我评价。
(2)互评阶段: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评价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4)总结反馈阶段:教师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四、实施步骤1. 制定教学评价方案,明确评价内容、方法和标准;2. 组织学生和教师学习评价方案,提高对教学评价的认识;3.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评价内容,进行实时评价;4. 定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5. 教师根据评价结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6. 定期总结反馈,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设计评价(优秀6篇)

教学设计评价(优秀6篇)《参观花圃》教学评价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参观花圃”这一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绿色植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强化环保的重要性。
2、使学生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能够学会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计算。
3、通过3个层次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渗透环保教育——爱护大自然的好朋友。
教学重点:1、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法。
2、能够正确地计算除数使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绿色植物对我们身体有好处,能缓解我们的疲劳,让同学们知道绿色植物在生活在的意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探索计算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正确列出算式154÷22后,让学生独立思考估算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向全班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在练习和交流中让学生发现把22看作20来试商这一方法比较好,鼓励学生用刚才发现的试商方法来试一试:120÷18,学生解题后说说试商方法和计算结果。
这样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让学生有目的、有方向的去尝试解题,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在解题中发现试商方法:可以把除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在尝试成功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通过两道题,可以总结出位数除以两们数的算法,提高了学生总结概括表达的能力。
三、运用知识1、说说下面各题的除数分别看作几十来试商。
通过全班学生都能说一说这一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四舍五入”这一试商方法。
2、括号里能填几,这有利于提高学生试商的能力。
《参观花圃》教学评价设计篇二1、出示例2:园艺师要用120盆花布置广场,每个图案用18盆花,可以组成几个图案?2、试着列式、计算。
3、学生板演,说明思路4、我们怎么能知道这道题做的对不对?引出验算。
教师引导得出验算方法:除数×商=被除数有余数的:除数×商+余数=被除数5、练习:89÷22 161÷376、看书质疑:(四)、巩固练习:1、列竖式计算:70÷31 381÷54 272÷28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38×3 61×()1 67×()4(五)、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实录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先来口算下面几道题:30×8 60×6 7×9034÷2 25÷6 120÷60师:笔算120÷20 154÷20(说一说笔算思路)师:我们在做除法题时应该注意什么?生:1、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
教案中的教学评价设计

教案中的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结束后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分析的过程。
它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参考。
以下是一个关于教学评价设计的案例。
1.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和要点,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2.教学方法: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评价设计:3.1课堂观察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思维能力等进行评价。
-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学生是否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2任务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实践任务,通过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评价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完成任务?-学生是否具备所需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学生在任务中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3.3作业评价:教师布置适量、质量高的作业,通过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作业要求?-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学生在作业中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3.4测验评价:教师设置小测验来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情况。
-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回答与所学知识相关的问题?-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4.教学评价结果分析:通过对各个方面的评价和分析,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促进教师自身的教学反思和调整。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能力水平如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如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5.教学评价反馈: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反馈,及时给予学生认可和鼓励,同时指出学生的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教案中的教学评价设计

教案中的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为教学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依据。
因此,在教案中合理设计教学评价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探讨教案中的教学评价设计。
一、测前评价教学评价并不仅限于课后的检测,事实上,在教学之前进行测前评价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非常有帮助。
通过测前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从而更好地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教案中,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预测试或调查问卷,用于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兴趣爱好以及学习需求等方面的情况。
二、课内评价课内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记录。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与倾听,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理解程度等。
在教案中,可以设计一些关键问题或思考题,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讨论,获得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个人展示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过程,促使学生自我反思、互相学习。
三、课后评价课后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作业、考试或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在教案中,可以设计合适的习题用于课后作业,强调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此外,问卷调查也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手段,可以让学生对教学过程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不断改进教学质量。
四、个性化评价个性化评价是指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评价方式。
考虑到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和目标,教师在教案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设计相应的评价方式。
可以通过个别访谈、学习日志、学习档案或学习计划,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评估和指导。
五、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强调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改进,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发展,以促进学生的持续进步。
而终结性评价则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总结和评判。
在教案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方式和依据。
教学评价设计范例50字

教学评价设计范例50字一、评价目标:1.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2.评价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3.评价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评价方式:1.笔试: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2.实践操作: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4.反馈问卷:向学生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和教学效果。
三、评价内容:1.笔试内容主要涵盖学生学习的核心知识,考察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2.实践操作要求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包括实验、模拟操作等;3.小组讨论主题根据学生的学科特点和实际需求确定,要求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探讨;4.反馈问卷主要涵盖学生对教学过程、教师授课方式、教材使用等方面的评价。
四、评价标准:1.笔试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答案的准确性、逻辑严谨性和应用能力的展示;2.实践操作的评价标准包括实际操作的正确性和对所学知识的正确应用;3.小组讨论的评价标准包括问题分析的逻辑性、解决方案的创新性和团队合作能力;4.反馈问卷的评价标准主要涵盖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材的使用情况。
五、评价反馈:1.通过评价结果向学生反馈他们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鼓励他们取得更好的表现;2.提供详细的评价报告,向学生说明评价过程和评价标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评价结果;3.针对评价结果,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和提高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4.借助家长的力量,与家长沟通学生的评价结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评价效果:通过综合评价的方式,能够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和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评价也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反思和改进的机会,激励他们持续努力,提高学习成果。
如何评价教学设计(共6篇)

如何评价教学设计(共6篇)第1篇: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评价设计课结束时,教师对本内容和目标完成情况加以总结后,让学生在评价表中进行自我评价(知识评价、态度评价),以及同桌进行互评。
课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出评价反馈,并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
具体的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掌握情况:知道了光的三种现象。
知识应用:会结合生活实例,知道其原因。
表现情况:认真思考,课堂上发言,表现积极。
学习方法:对其他类似性质的教学内容,能够迁移学法。
教学方面: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完成情况、教学效果等。
(1)学生自评表:知道了光的三种现象知道□ 基本知道□ 不知道□知道了现实中各个实例是光的哪种现象知道□ 基本知道□ 不知道□掌握了基本的实验研究方法掌握□ 基本掌握□ 没掌握□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很好□ 好□ 待改进□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很好□ 好□ 待改进□(2)同桌学习互评表同桌姓名:等次:优、良、中、差积极参与实验研究的分析,在大部分时间里他(她)踊跃参与表现积极,举手发言他(她)的意见总是对我很有帮助他她经常鼓励/督促我我对他(她)的表现满意程度(3)教师评价表全体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中参与教学非常好()很好()一般(教法的安排是否恰当非常好()很好()一般(学生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发言非常好()很好()一般(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如何非常好()很好()一般(学生在学习中有愉悦的体验,每一名学生是否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非常好(()一般()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非常好()很好()一般(学生学习本节课还存在的问题:想法:学生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很好))第2篇:教学设计评价教学设计评价范文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收集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设计对教师、学生的作用。
以印证教学设计的合理性。
教学设计的评价形式主要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
教学设计的评价内容。
一可以对教学的每一步设计进行评价,看是否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以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这是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二要对设计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教学评价设计的方法

教学评价设计的方法
1. 设计评价目标:确定评价的目标和内容,明确学生需要达到何种程度才能获得良好的成绩。
2. 确定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口语表现、演讲、小组讨论等方式,根据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
3. 设计评价标准:明确每个评价项目的标准和评分范围,确保评价公正、客观。
4. 设计评价表格:将评价项目和标准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便于对学生的评价和记录,也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绩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 评价结果分析:将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学生在哪些方面表现强劲,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
6. 改进教学: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和学生反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7. 及时反馈:学生需要及时了解自己的评价结果,了解自己的成绩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评价的设计依据一体化系统教学设计应包含着评价设计。
评价活动是伴随着教学活动同步向前推进的。
因此,教师应当在提出教学实施方案的同时,也提出过程评价方案。
教学评价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重要的问题:一、评价内容评价设计首先要解决的是“评价什么?”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形成性评价应该认真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五个方面的教学目标究竟以什么形式体现在教学活动之中。
教师课堂上看到的是“完整人”(the Whole Person)的综合行动,我们把这些行动统称为“学生表现”(Students* Performances),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应当反映在学生的课堂表现之中。
学生在课堂中的真实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学生话语在语言教学评价中,学生话语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收集学生的活动表现证据,其中包括话语量,话语真实水平,话语连贯流畅程度,话语的随机建构水平等。
2. 学生行动伴随着学生话语,还有相应的行动发生。
我们需要重点评价学生行动的目的性、互动性、主动性,还应评价学生行动的实际效能。
3. 学生认知水平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手段得知学生的思维进程与线索,学生对教学信息的领悟程度,学生对教学资源的感受深度,以及学生接受新语言学习项目的敏锐程度。
4. 临场机智课堂过程是教师与学生随机构建教与学的关系的过程。
所以,学生在现场所表现出来的临场灵活性,创造性,以及对学习情景的适应性,也是教师的评价内容。
二、评价主体评价主体主要指的是“谁来评价?”的问题。
形成性评价设计应当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教师、学生以及身居课堂之外的家长都可以是评价的主体。
1. 教师评价教师评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 教师对全班的评价教师估量全班的整体表现,发现群体的学习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明确群体学习活动的总体趋势。
(2) 教师对部分学生的评价教师应当评价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实际表现,看优秀学生是否有突出的表现,看后进生是否正在进步等,这些均属对部分学生的评价。
(3) 教师对学生小组的评价小组活动应当成为教师评价的重点项目。
教师应当观察不同小组的内部互动情况,小组领导力的强弱,小组的信息沟通情况,小组执行任务的过程,小组解决问题的成效等。
(4) 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需要以个案的形式观察探寻那些可以说明他们学业进展情况的具体表现。
面对一个群体的众多学生,我们要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形成性评价。
由于学生个人的表现均有某种代表性,所以,教师在具体进行某些个案的“解剖麻雀”的工作之后,就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第一类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评价学生以评价的主体身份参与形成性评价,是评价改革的一个重点课题。
学生评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 学生自评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能力。
教师有必要逐步培育和构建学生的有效评价行为,如及时采集个人表现的信息,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会进行自我监控,学会描述自己的学习行为等。
(2) 两人互评两人互评是一种常见的自主评价形式。
两人互评可能在所有的两人一组的活动之中和之后都应当发生。
(3) 小组互评小组内部的合作评价是课堂形成性评价的难点。
学生在课堂上是不太善于进行合作评价的,但是,教师应当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评价行为,这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在每节课上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小组活动,自主实施小组评价任务,自主积累过程评价信息和实证材料,而所有这些“自主”都需要在教师的有计划的行为中进行训练。
(4) 群体合作评价全班参与合作评价,因参与的人员增多变得难度加大,但这样的评价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则更有意义。
教师在进行全班合作评价时应进行周密的规划,应准备更加完备的评价工具,应提供更为详细的具体指导,同时,还应做好组织工作。
此类评价活动实际上与教学活动是一体的,评价活动本身就包含着教学内容。
3. 家长评价在教师与学生分别作为评价主体的基础之上,我们要逐渐引入家长评价。
在很多地区的学校已引入了家长评价。
如学生在家里做完作业,家长给予必要的评语;学生在校的一些课业成果拿回家里做展示汇报,家长对此给予评价。
此外,学校举办大型活动或教师在班上组织各种学习汇报、文艺表演等活动时,也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并让他们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作出评价。
家长参与评价,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及时指导。
要不断地改变家长的评价态度,改善家长的评价行为,改进家长的评价方法,以更好地发挥家长参与评价的积极作用。
三、评价方法前面讨论了What to assess? Who to assess? 的问题。
现在讨论How to assess?(怎样进行评价?)我们的评价方法要实现多样化的改革目标。
改进评价方法的指导理念是:测试型评价和质性评价兼顾。
同时大力开展质性评价方法。
我们重点讲以下几种评价方法:1. 测试(Testing)在提供质性评价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测试仍然是日常教学的一种常见的评价方法,但是,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改革测试内容;(2) 改造测试题型;(3) 有效发挥测试的诊断、调整、激励和甄别的功能;(4) 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测试时机;(5) 提高测试设计与实施的专业化水平。
2. 测量(Measurement)虽然教师重视测试的评价作用,但是,他们往往没有重视测量的特定作用。
实际上,即使在语言教学中,态度测量,情绪测量,一般智商的测量,都对教学改进有明显的效应。
同时,测量方法还能够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
3. 观察 (Observation)课堂教学评估研究者James S. Cangelosi (1991) 提出:A measu-rement for which the primary data source is the viewing of and/or listening to what occurs in a classroom or other type of teaching/learning environment is a classroom observation.课堂教学观察可以采取五种方法:调查严密组织的系统观察(Structured Observation System),生态学观察方法(Ecological Observation),人种学观察方法(Ethnographic Obser-vation),同步等级界定观察方法(In-Class Rating Scale),非正式观察法(Informal Observation)。
教师需要在继续教育课程中接受专业的技能培训,以便掌握这些方法。
一般来讲,未经培训的教师可以采用人种学观察方法,其要点是详细记录所见所听,而且可以通过录音和录像收集原始信息。
4. 调查(Survey)观察是在活动过程中同步采集信息,调查则是在活动之后采集信息。
行之有效的调查方法有问卷和访谈两种。
问卷和访谈都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但教师实施此类调查应当说是很有必要的。
5. 档案袋(Portfolio)档案袋也可以称为成长记录袋,鲍尔森和麦耶(Paulson & Meyer,1951)指出,档案袋的概念是“收集、选择和反思。
”即从收集的所有作业中,学生自己选择存入档案中的材料,可以是他们认为特别有价值的东西。
然后学生对自己的成品和相关表现进行反思。
6. 轶事记录(Anecdotal record)轶事记录就是对某一时间、地点和环境下发生的行为进行持续的客观的描述(G.Sax, 2002)。
此种方法可以用于学生执行解决问题的任务或项目时的质性评价。
这项评价活动当然可以有教师来做,但是,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来进行轶事记录,长期做这件事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反思能力。
四、评价工具在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较低的学段教学中使用评价工具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我们介绍一些评价工具:(1)核查表 (Checklist)教师将他(她)期待的具体行为以列表方式提供给学生,学生个人,两人小组和多人小组依据自己的表现细节在检查表中进行勾画。
(2)教学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用数字表示学生课堂行为(已发生的)的等级。
如我们可以用5,4,3,2,1来确定期待行为的活跃程度。
5. 特别活跃4. 比较活跃 3. 中等活跃 2. 不够活跃1. 很不活跃。
(3)图示评定量表(Graphic rating scale)用一条水平线或垂直线组成量表,表示在一个连续体上对学生行为的客观等级描述。
(4)实物就是真实的物品,教师可以根据所教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实物,如文具、玩具、动物(玩具动物),交通工具(玩具交通工具)等等。
这些都是真实的物品给学生作为评价工具。
(5)图片使用图片也要根据所教的内容选择,如动物图片、人体部位图片、颜色图片、交通工具图片、饮料、食品和水果等图片作为评价工具。
(6)贴片贴片是较低学段教学过程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评价工具,如动物贴片、人体部位贴片、颜色贴片、饮料贴片、食品贴片、水果贴片、玩具贴片、文具贴片、交通工具贴片等等。
这些评价工具均需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使用。
(7)标志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经常使用一些标志,如笑脸、平脸、哭脸、五星、花朵、彩旗、奖章、胸章等作为评价工具。
(8)数字数字作为评价工具更多的是结合数字教学来使用。
(9)简笔画除以上几种评价工具外,教师在课堂上经常结合教学内容使用简笔画作为评价工具,如画文具、动物、人体部位、食品、交通工具等。
五、课堂评价语言课堂评价语言广泛地用于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起着重要的鼓励和激励作用,积极地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但长期以来,大部分的中小学英语教师使用的课堂评价语言普遍存在着“单一、不准确、低效”的问题。
如何高效地使用课堂评价语言,真正起到激励学生,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选用评价语言要准确。
(2)使用评价语言要多样。
(3)采用评价语言要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