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供热管网设计

合集下载

室外供热管网设计计算书案例

室外供热管网设计计算书案例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述第一节供热系统的区域简介 (1)第二节原始资料 (2)第三节热源状况介绍 (2)第二章热负荷计算第一节热指标的选择 (2)第二节热负荷的计算 (2)第三节绘制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3)第四节供暖年耗热量以及耗煤量的计算 (7)第三章供暖方案的确定第一节热媒的选择 (8)第二节热媒参数的确定 (11)第三节供热管网的平面布置 (13)第四节管网附件设计原则 (17)第四章管道水力计算第一节管道水力计算图绘制 (21)第二节确定计算管路 (22)第三节比摩阻的选择 (22)第四节阻力平衡的原则及措施 (23)第五节水力计算 (24)第五章系统水压图、调节方式和系统工艺设备、设施的选择第一节系统定压方式的确定 (52)第二节供热系统原理图 (56)第三节水压图的绘制 (57)第四节供热系统的调节方式及调节曲线的绘制 (58)第五节供热系统工艺设备的选择 (59)第六章管道保温结构和管网土建措施第一节管道的保温选择和计算 (64)第二节管沟形式和检查井的确定 (68)第三节固定蹲位置的确定及推力计算 (69)参考文献 (70)第一章概述第一节供热系统的区域简介1 地理位置河北省张家口市,又称“张垣”“武城”。

位于中国河北省西北部,地处京、冀、晋、蒙四省市区交界处,是北京的北大门,也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重要的地理文化名城。

全市辖4区、13县、2个管理区,1个高新区,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分为坝上、坝下两个不同的自然区域,总人口4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0 万人。

张家口的发源地是现位于桥西区的堡子里一带,这里的发展是整个张家口逐步繁荣的历史见证。

大境门、清远楼、堡子里建筑群、鸡鸣驿、五郭台长城、张家口市区段长城、冰山梁长城(长城最高点2211米)、蔚县古城、怀来古城、黄帝祠(中华三祖堂)、中华合符坛、小五台山、蔚县空中草原、镇朔楼、崇礼长城岭滑雪场、翠云山滑雪场、云泉寺、赐儿山、安家沟生态旅游、水母宫、赤城朝阳观、野狐岭古战场、元中都遗址、素葬楼、坝上草原、爱吾庐-冯玉祥将军故居(桥东区德胜街45号)、赤城温泉、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蔚州暖泉书院、桥西抡才书院、蔚县南安寺塔、金阁山(丘处机修炼地)、蔚县代王城遗址、天漠、官厅湖(新中国第一座水库)、蔚州灵岩寺、水母宫地下长城。

北京市某小区室外管网供热系统的工程设计

北京市某小区室外管网供热系统的工程设计
设计中的阀门有闸阀和止回阀两种。闸阀 用于热水管道上,止回阀主要用于泵的出 口,以防止介质倒流。
波纹管补偿器的选择计算 管壁厚度的选定计算 管道活动支座间距的确定计算 直埋管道的应力计算 直埋管道管壁厚度的计算 直埋管段的补偿计算 直埋管段的失稳计算 注: 以上计算方式均参照教材和设计规范进行!
(2)技术上可靠,线路尽可能走地势平坦,土质好, 水位低的地区,尽量利用管段的自然补偿。
(3)对周围环境影响少而协调,少穿主要街道,城 市道路上的供热管道一般平行于道路中心线,并尽量敷 设在车道以外的地方。
(4)穿过街区的城市热力管网应敷设在易于检修和 维护的地方。
(5)通过非建筑区的,在最高点设放气阀,
枝状管网:
管网采用枝状连接的,热网供水沿着主干线、分支线、用户支 线送到各热用户,网路中的回水从用户沿着相同的路线返回热 源。
枝状管网布置简单,供热管道的直径随着管线逐渐减小,而且 金属消耗量小,基础建设投资比较少,运行简单,管理方便。 但只状管网不具备后备热源,当供热线路发生网络故障的时候, 在故障点后面的网络都将停止供暖,由于建筑物具有一定的蓄 热能量,通常可以采用快速消除故障的方法解决问题。因此, 枝状管网是供热管网较普遍的一种供热方式。
Q = q ×F × 10 -3 KW
式中 Q—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kw; q—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 F —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
建筑物 类型
住宅
居住区综 合
学校办 公
医院托 幼
旅馆
商店
食堂
热指标 ()
W / m2
58-64
60-67
60-80
65-80
60-70
65-80

供热管网施工方案设计

供热管网施工方案设计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x供热管网工程,管网走向位置xxx规划和城建局规划线位确定,本次设计是供热工程一供热管网部分的工程设计,设计温度130℃/70℃,设计压力1.6MPa。

本工程供热管道采用预制直埋保温管(CJ/T114-2000),工程压力为Pn1.6MPa,钢管采用双面埋弧自动焊接钢管,钢材采用Q235号,管道保温采用高密度聚氨脂保温,保护层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管网沿线由甲方确定位置,宜采取整体放线,统一开挖。

此项目按现行规范设计,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此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自然条件基本风压;Wo=0.45KN/㎡,基本雪压;So=0.25KN/㎡,场地标准冻深;0.80m。

供热部分编制依据:《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CJJ/T81-2013)《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04)《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GB/T8163-99)《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2001)《城市供热用螺旋缝埋弧钢管》(CJ/T3022-93)《城市供热管道用波纹补偿器》(CJ/T3016-93)《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CJ/T114-2000)《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件》(CJ/T155-2001)《城镇供热系统安全运行技术规程》(CJJ/T88-2000)结构设计总编制依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20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钢筋混凝土过梁》02G05《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计算程序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系列软件2010版计算《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02 《给水排水工程混凝土构筑物变形缝设计规程》CECS117:2000《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2008国家现行其它有关规范和标准。

室外供热管网设计

室外供热管网设计
供热系统设计方案的确定:应根据现行国家 能源政策、有关规程规范,全面考虑热源、 热网和热用户三个方面,经过技术经济比较 综合分析后加以确定。
15:51:53
20
1.设计方案比较
以图5-5所示的两个小区供热方案为例,讨论A、B小区 供热方案,即热网加热器和热网循环水泵的组合配套问 题。
图5-5供热区域A、B示意图
15:51:53
30
(一)系统形式
按管道数可分为: 单管制 双管制 多管制
15:51:53
31
1.单管制蒸汽供热系统
如图5-11(a)所示。只有一根供汽管,凝结水不 回收,用于热水供应及工艺用途或排入疏水系统。 使用条件:一般用于用汽量不大的系统。
15:51:53
(a)不回收凝结水的单管式系统
32
适用条件:A区的流量小于B
区,两区所需水泵扬程相差不
大,经经济分析证明合理。
15:51:53
图5-7 供热方案二
1—热网加热器;2—热网循环水泵
23
⑶方案三:采用一套热网设中继站
如图5-8所示。 优点:合理、节能。 适用条件:特别适合于A区
的流量明显大于B区流量, 和A、B两区之间距离L2较 大的情况。
15:51:53
L1
L2
图5-8供热方案三 1—热网加热器;2—热网循环泵;3—中继泵
24
上述三个方案是工程中常见的并有可能采用的 实际方案,具体评价哪个方案优哪个方案劣,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比较。
可比较的因素有:
技术因素:A区和B区的流量;两区到热源的距 离,地形高差等。
经济因素:初投资、运行费用。
在A、B小区域各有二级热网向热用户供热,有三个供热 方案。

住宅小区室外供热管网设计要点概述

住宅小区室外供热管网设计要点概述

住宅小区室外供热管网设计要点概述发表时间:2019-07-08T09:35:48.0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作者:张慧敏[导读] 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建设工程项目的增多。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建设工程项目的增多。

在全国都在搞基建的大潮中,基建的重要性已经体现的越来越明显。

基建从大到小都该具有一定的规划性和合理性。

城市住宅小区供热管网作为城市基建的一部分,同样应该具备技术安全可靠合理、经济适用的特点,服务于广大小区民众。

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该不断完善小区室外供热管网的整体研究开发,做到因地适宜,一切出发于小区居民,促进城市住宅小区室外供热管网设计的不断发展完善。

本文就住宅小区室外供热管网设计要点展开探讨。

关键词:供热管网;住宅小区;室外;设计要点引言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也在不断增加,同时集中式的新兴住宅建筑也在逐渐增多。

通常在北方地区,冬季室外的温度相对较低,暖气供热问题是是相关专家学者尤为关注的问题。

在室外集中供热的一些区域,要注重供热网络的布局和设计,因为其关乎着居民的生活。

在室外供热管网列表设计中,大部分是由锅炉房提供所需要的高温热水,通过提供加热转移给网管,使其传送给别的小区进行热交换,然后热水温度从管道中输送到每个需要使用的小区家中。

整套供热网关的控制系统非常复杂,需要不断地进行计算和设计,才能确保供热效果的正常化和可靠性。

1重点关注室内供热管道的实际热负荷与管径1.1室外供热管道的热负荷量确定城市住宅小区的供热面积与小区实际面积存在直接关联,小区换热站与外部供暖系统相连接的供热管道首先要考量小区的热负荷情况,设计人员必须要依据此项数据展开管道设计。

首先设计者要对建筑物的暖通施工资料对实际热负荷进行初步判断,同时围绕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展开详细设计,对于相关资料不够完善的住宅小区,设计者可以在对小区进行实际测量后利用公式进行计算,同时综合考量小区的建筑用料、建筑位置、建筑综合情况,通常我们所采用的设计公式为Q=q×A,其中,Q为供暖热负荷;q为单位面积的供热量;A为总供暖面积。

生活区室外供暖管网施工方案

生活区室外供暖管网施工方案

目录1 概述 (2)2编制依据 (2)3施工工序 (2)4 材料检验的一般规定 (3)5 管沟开挖 (4)5.1放线与测量 (4)5.2 管沟开挖 (4)5.3 管道基础 (5)5.4 管沟回填 (5)5.5 井室 (5)6 管道的预制 (5)7 管道的焊接 (6)8 管道敷设及阀门的安装 (7)9附属构筑物 (8)10 管道系统的试验及验收 (8)11管道防腐 (9)12 保温技术要求 (9)13 质量保证措施 (10)14 HSE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12)15交工技术文件 (14)16劳动力组织 (15)17施工机具计划 (15)18主要施工技措用料 (16)19 JHA危害分析表 (16)1 概述本工程需要对室外供暖系统管网进行全面改造,供暖管网分为一级管网和二级管网,一级管网是从锅炉房到换热站的4条供暖管线,二级管网是从4个换热站通向各个居民楼的供暖管线,其供暖流程参见下图。

一级网供热参数为::供水温度:120℃,回水温度:70℃;二级网供热参数定为:供水温度:85℃,回水温度:60℃。

工程涉及整个生活区的每一栋居民楼,施工范围广,既有地下管也有地上管,生活区地下情况复杂,地下有供水供暖及污水管道和各种电缆,部分路段地下有石头,所以地下管沟开挖难度很大。

为保证室外管网管道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进度、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特编制本方案。

2编制依据2.1 设计图纸;2.2 GB50268-97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3 GB50242-2002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4 SH3064-94石油化工钢制通用阀门选用、检验及验收规范; 2.5 SH3503-2007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 2.6 SH3505-99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3施工工序本方案的施工工序按下列程序进行。

3.1 熟悉图纸;3.2 施工准备:图纸会审;施工方案编制;安全技术交底; 3.3 材料到货验收及阀门打压;3.4 地下管道防腐及聚氨酯保温管道预制;锅炉房一级管网二级管网热力站补水泵除污器除污器循环水泵软化除氧装置自来水锅炉循环水泵换热器用户自力式压力调节阀3.5施工人员入场安全教育及施工机具准备;3.6测量放线;3.7办理动土作业票;3.8管沟开挖及验收;3.9布管、下料:复核下料尺寸、标记管线号、沿管沟布地下管;3.10管道清扫:清扫管子、管件、阀门内部杂物;3.11管道组对焊接:尺寸符合要求,标记焊口号,焊口定位;3.12坡口加工;3.13焊接:按照工艺要求施焊,标识焊工钢印号;3.14焊缝检验:外观质量检验,按照比例进行无损检测;3.15管道安装:封闭段下料,固定口焊接及检验,地上管道支架安装;3.16系统管道试压检验:现场安装质量共检,技术资料检查;3.17管道防腐:管道焊口防腐隐蔽;3.18系统水冲洗;3.19接口处保温及外护管安装;3.20管沟回填;3.21交工验收:质量检查,交工资料验收。

室外供热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

室外供热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

综合说明,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目标根据供热管道安装有关规定、技术规、图纸等其他资料,以及现场考察了解的情况,并结合本单位的技术、设备、经验等优势,在保证质量、工期、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的原则下,编制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一、综合说明1.编制依据1、《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36-98);2、《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GJJ/T81-89);3、《城市供热管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JGJ46-88);5、《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CJJ28-2004;2.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林州市市政供热管网工程,位于林州市小桃园路西段往南。

本工程供热介质为水。

设计参数:一网设计供水温度近期为110℃、远期130℃.设计压力等级为2.5Mpa,二次网设计供回水温度80℃/60℃,设计压力等级为1.6Mpa.2.质量与工期目标质量目标:确保优良。

工期目标:按业主要求日期开工,自接到业主通知一小时人员、设备均能到达指定现场。

3.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安全施工目标:实现“双零”目标。

即零安全事故,零伤亡率。

文明施工目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规作业,文明言行;保证并维护施工区域的安全与交通秩序;确保达到省级文明示工地、市标准化工地的要求。

二、施工组织机构根据工程情况设一个项目部,下设施工技术部、质量检查部、计划统计部、综合办公室、物质设备部、安全监察部、财务部、试验室等部门,项目部是全面完成合同任务的领导机构,对业主负全面责任,通过各部门实施完成各项业务工作。

施工组织机构如下图所示:施工组织机构框图三、施工准备1、施工技术准备项目部主要工程技术人员于中标后在项目总工的组织下立即开始熟悉设计文件、图纸资料,通过实地勘察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形象管理、数据管理及各项职责、规章制度、各分项工程质量控制工艺流程的编制,编制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及材料计划。

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阶段性控制节点、施工难点,一一进行论证分析,并拿出具体的施工方案、质量工期等的保证措施;组织各技术部门对各专业施工队针对施工工艺、进度计划、质量保证措施等进行技术交底。

室外供热管网设计规范

室外供热管网设计规范

室外供热管网设计规范
室外供热管网是现代城市供热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良好的设计规范可以保证供热的效率和质量,确保用户的供热需求得到满足。

下面,我将探讨室外供热管网设计规范的相关问题。

一、管网布局和规划
室外供热管网的布局应该根据用户的供热需求和地区气候条件来确定。

一般来说,应该尽可能缩短输热管道的长度,减少输热损失,提高热效率。

同时,应该考虑到管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尤其是在城市繁华地段和交通要道等关键区域。

管网的规划应该符合环保要求,从而使热源和用户之间的距离尽可能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热损失。

二、管网材料和建设标准
管网的材料应该具有一定的耐高温、耐压和抗腐蚀性能,并且应该符合国家的技术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同时,管道应该经过压力试验,以确保其负载能力和安全性,避免漏水和爆管的情况发生。

三、管网建设和运行管理
室外供热管网的建设需要专业的工程团队和技术人员,以确保
其质量和可靠性。

在管网的运行管理中,应该严格遵循技术标准,定期维护和检修,及时解决管道故障和泄漏等问题,并与用户保
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及时解决用户的投诉和问题。

总之,室外供热管网的设计规范是确保供热能够高效、稳定地
运行的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注
重质量和效益,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浪费,为城市供热事
业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述第一节供热系统的区域简介 (1)第二节原始资料 (2)第三节热源状况介绍 (2)第二章热负荷计算第一节热指标的选择 (2)第二节热负荷的计算 (2)第三节绘制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3)第四节供暖年耗热量以及耗煤量的计算 (7)第三章供暖方案的确定第一节热媒的选择 (8)第二节热媒参数的确定 (11)第三节供热管网的平面布置 (13)第四节管网附件设计原则 (17)第四章管道水力计算第一节管道水力计算图绘制 (21)第二节确定计算管路 (22)第三节比摩阻的选择 (22)第四节阻力平衡的原则及措施 (23)第五节水力计算 (24)第五章系统水压图、调节方式和系统工艺设备、设施的选择第一节系统定压方式的确定 (52)第二节供热系统原理图 (56)第三节水压图的绘制 (57)第四节供热系统的调节方式及调节曲线的绘制 (58)第五节供热系统工艺设备的选择 (59)第六章管道保温结构和管网土建措施第一节管道的保温选择和计算 (64)第二节管沟形式和检查井的确定 (68)第三节固定蹲位置的确定及推力计算 (69)参考文献 (70)第一章概述第一节供热系统的区域简介1 地理位置河北省张家口市,又称“张垣”“武城”。

位于中国河北省西北部,地处京、冀、晋、蒙四省市区交界处,是北京的北大门,也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重要的地理文化名城。

全市辖4区、13县、2个管理区,1个高新区,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分为坝上、坝下两个不同的自然区域,总人口4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0 万人。

张家口的发源地是现位于桥西区的堡子里一带,这里的发展是整个张家口逐步繁荣的历史见证。

大境门、清远楼、堡子里建筑群、鸡鸣驿、五郭台长城、张家口市区段长城、冰山梁长城(长城最高点2211米)、蔚县古城、怀来古城、黄帝祠(中华三祖堂)、中华合符坛、小五台山、蔚县空中草原、镇朔楼、崇礼长城岭滑雪场、翠云山滑雪场、云泉寺、赐儿山、安家沟生态旅游、水母宫、赤城朝阳观、野狐岭古战场、元中都遗址、素葬楼、坝上草原、爱吾庐-冯玉祥将军故居(桥东区德胜街45号)、赤城温泉、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蔚州暖泉书院、桥西抡才书院、蔚县南安寺塔、金阁山(丘处机修炼地)、蔚县代王城遗址、天漠、官厅湖(新中国第一座水库)、蔚州灵岩寺、水母宫地下长城。

而容辰庄园处于张家口市桥东区胜利南路市迎宾大路一侧,是未来新旧城区的交汇点,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规划投资5亿多元人民币,占地面积15公倾。

规设计划建设面积24.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由多层和高层组成;商业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星级酒店及高级写字楼4.5万平方米;沿街为425米长,25米宽的欧式风情商业走廊;社区绿化率达30%,使用新欧式古典主义为主体的建筑设计风格。

它将成为张家口市中心的主要景观之一。

附近又有超市发,国美电器,苏宁电器,中美电器商场。

还有一些餐饮店、休闲店、品牌店、美发店,麦当劳就在容辰小区门口。

这些店铺属于容辰小区一部分,一出门就是超市,麦当劳,上岛,阿迪,耐克,所以最方便就是容辰小区了。

2 气候条件张家口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夏季凉爽,适合人类居住。

3 资源与产业张家口市产业集聚区始建于2007年9月,2008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首批32家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

2010年3月,正式组建成立张家口市产业集聚区党工委、管委会。

按照调整后的行政区划,产业集聚区总面积72.69平方公里,辖1乡13个行政村,人口2.28万人。

第二节原始资料1 气象资料查《供暖通风设计手册》附录可得张家口市气象资料:室外计算温度:-15℃室外平均计算温度:-4.6℃通风室外计算温度:-10℃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3.6m/s主导风向: NNW最大冻土深度: 136cm供暖期: 155天不同室外温度的延续时间(小时数)第三节热源状况的介绍本设计为张家口市容辰小区,目前张家口市已改为城市集中供热,市政供热外网高温水(130/70℃)进入小区换热站(也就是原先锅炉房)换热。

第二章热负荷计算第一节热指标的选择选择热指标的大小,主要与建筑物的结构外形以及层高有关,建筑物的维护结构传热系数越大,采光率越高,则建筑物的热损失越大,在这种情况下,热指标可取较大值;反之,则取较小值。

正确合理地计算热负荷是确定热源规模和供暖热网管径大小、锅炉运行方案是否合理、能否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管网设计前,必须对各类建筑物的数量、性质、规模、层数、环境等进行详细调查和准确计算。

热指标分为体积和面积热指标两种,它是表示各类建筑物,在室内外温差1℃时,单位体积或面积的供暖热负荷。

建筑物的供暖热负荷,主要取决于通过垂直维护结构(墙,门,窗等)向外传递的热量,它与建筑物的平面尺寸和层高有关,因而不直接取决于建筑物平面面积,用供暖体积热指标表征建筑物供暖热负荷的大小,物理概念清楚;但采用供暖面积热指标法,比体积热指标更容易概算。

目前一般来讲民用建筑我们多采用面积热指标,而对于工业建筑,多用体积热指标法,故本设计对于机械厂的工作车间及车间配楼等采用体积热指标,而对于一些民用建筑等均采用面积热指标。

根据《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中的热指标图表表2-1采暖热指标推荐值q h(W/ m2)第二节热负荷计算(一)供暖热负荷的计算供暖设计热负荷的概算,可采用体积或面积热指标法等进行计算。

1、体积热指标法,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可按下式进行概算Q n=q v V w(T n-T’w)³10-3KW式中Q n-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KW;V w-建筑物外围体积,m3T n-供暖室内计算温度,℃T’w-供暖室外计算温度,℃Q v-建筑物体积热指标,W/m3℃2、面积热指标法,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可按下式进行概算Q n=q f F³10-3 KW式中Q n-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KW;F-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2;q f-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 W/m3本设计为小区集中供热,采用面积指标法,各建筑物的热负荷估算详见下表所示:(二) 热负荷延续图在供热工程规划过程中需要绘制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利用热负荷延续时间图,可以计算出供暖期间的供暖年总耗热量,而且还能从图上直观的了解在不同室外温度状况下的热负荷及相应的小时数。

能够清晰的反映出整个供暖期间系统热负荷的情况,从而为系统调节,技术分析及运行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料。

各城市的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等因素是有很大差别的,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1) 根据《暖通规范》,各城市的开始和停止供暖温度都定为+5℃; (2) 根据《暖通规范》,以不保证天数为5天的原则,确定各城市的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w ’值;(3) 各城市供暖期长短(n 小时数)与其室外温度变化幅度,大致也有一定规律。

用下列无因次群形式的数学模型,来表达供暖期内的气温分布规律。

Rt=0(N ≤5)或Rt=bn R (5<N ≤N zh )或用下式表示:t w =t w ’ (N ≤5)或t w =t w ’+(5-t p.j)bn R (5<N<N zh )式中 t w ――某一室外温度,℃;Tw ′、t p.j 、和5――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供暖期室外日平均温度和供暖期开始及终止供暖的室外日平均温度,℃;R t 、R n ――两个无因次群,分别代表无因次室外气温和无因次延续天数和小时数'5'w w t w t t R t -=- 51205120zh zh N n Rn N n --==-- N zh 、n zh 、5、120――供暖期总天数或总小时数;不保证天数(5天)或不保证小时数(120h );N 、n ――延续天数或延续小时数; b ―― Rn 的指数值;.'.5p jp j wt b t t μμ-=-μ――修正系数。

5120zh zhzh zh Z n Z n μ==-- 根据供暖热负荷与室内、外温度差成正比关系,即1'''k n wn n wQ t t Q Q t t -==- 式中 Q n ’、Q k ’――供暖设计热负荷和在室外温度t w 下的供暖热负荷; Q ――供暖相对热负荷;t n ――供暖室内计算温度,取18℃。

由上可以得出供暖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数学表达式:Q k ’=Qn ’ (N ≤5时) 或 Q k ’=(1-β0R n b )Qn ’ (5<N ≤N zh 时) 式中 β0=(5-t w ’)/(t n -t w ’)可得 1'''0bn k n n Q Q R Q β⎛⎫-= ⎪⎝⎭可得下表:(k=1,2,3…10)表2-4 热负荷延续图计算表由上表数据画供暖热负荷延续时间图供暖热负荷及热水负荷延续时间图,如下图1所示第四节 供暖年耗热量以及耗煤量的计算 一、 供暖耗热量的计算 1、供暖年耗热量Q n.aQ n.a =24Q n’(Tn-Tp.j/Tn-Tw ’)N KWh/a式中Q n ’-供暖设计热负荷,KW; N -供暖期天数,d , Tw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Tn -供暖室内计算温度,℃ Tp.j -供暖期室外平均温度,℃)(24'-'=-wn t t n na t t NQ Q pjn=24³155³11241.073³18-(-5)/18-(-15)=2.9³107KW.h/a= 1.05³105 GJ/a 总的供暖年耗热量为Q na =1.05³108MJ/a 二、年耗标煤量的计算1、由热负荷延续图得年耗标煤煤量=年耗热量/单位标煤的耗热量*锅炉效率煤的发热值为29310KJ/Kg,锅炉的效率是75%。

总的年耗煤量为:4776.5吨。

第三章供热方案确定第一节热媒的选择一.热媒分类供暖系统的常用热媒是水、蒸汽、空气。

供暖系统的热媒,应根据安全、卫生、经济、建筑性质和地区供热条件等因素考虑决定。

查《供暖通风设计手册》,列表如下:表4注:1 低压蒸汽系压力为≤70Kpa的蒸汽。

2 采用蒸汽为热媒时,必须技术论证为管理,并在经济上经分析为合理时才允许。

查《供热工程》:在集中供热系统中,以水作为热媒和蒸汽相比,有下述优点:a 热水供热系统的利用率高。

由于在热水供热系统中,没有凝结水和蒸汽泄漏,以及二次蒸汽的热损失,因而热能利用率比蒸汽供热系统高,实践证明,一般可节约燃料20%~40%。

b以水作为热媒用于供暖系统时,可以改变供水温度来进行供热调节(质调节),既能减少热网损失,又能较好的满足卫生要求。

c 由于水的热容量大,在短时间水力工况失调时,不会引起显著的供热状况的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