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教学设计公开课
部编版小学语文《乡下人家》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乡下人家》2. 教学年级: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3.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乡下、人家、房屋、院落、鲜花、藤蔓”等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会用“乡下人家”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乡村生活,珍惜家乡的情感。
4.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会用“乡下人家”造句。
5.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乡村风光视频,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板书课题《乡下人家》,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 检查预习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引导学生正确认读生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3.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词,查字典理解生词的意思。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朗读感悟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情感。
学生相互评价,教师总结指导。
5. 讨论交流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乡村生活吗?为什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述乡村生活的句子,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6. 总结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说说乡村生活的特点。
布置课后作业:以“我心中的乡村生活”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三、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重点知识,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课后作业1. 抄写生词,每个生词写5遍。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以“我心中的乡村生活”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后练习题的正确率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看看是否真正热爱乡村生活。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播放乡村风光视频,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乡下人家公开课教案

乡下人家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乡下人家》一文,了解乡村生活的特点,认识乡村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运用文中描绘的方法,观察并描绘自己身边的景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小组交流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2)学会借助图片或文字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
(3)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3. 学习课文中的描绘方法,观察并描绘自己身边的景物。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借助图片或文字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
3. 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乡下人家》全文。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观察对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城市生活的特点,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兴趣。
(2)展示乡村风光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字形。
(2)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3)学生交流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3. 品读课文(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品读,体会其中的美好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读后感受,进行交流讨论。
4. 观察与描绘(1)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观察对象,如:花草、树木、昆虫等。
(2)学生借助图片或文字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了解所选对象的特点。
(3)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描绘方法,观察并描绘所选对象。
5. 展示与评价(1)学生将描绘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自己的观察与感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敢表达。
部编版小学语文《乡下人家》公开课课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乡下人家》公开课优质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乡下人家》。
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能够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短语。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对乡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对家庭和社区的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简介:课文《乡下人家》描述了一个乡村家庭的生活场景,包括田园风光、家庭活动和乡村习俗。
课文通过描绘乡村生活的美好和温馨,引发读者对家庭和社区的思考和关注。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难点: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短语,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第三章:教学方法和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和讨论来理解课文内容。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使用教学卡片,展示一些重点词汇和短语,方便学生学习和复习。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一些乡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学生对乡村生活的了解和经历,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2 朗读和理解: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提问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回答来深入理解课文。
4.3 观察和描述: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描述图片中的场景和人物。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短语来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第五章:作业布置和评价5.1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后朗读课文给家长听,家长签名确认。
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学习内容。
5.2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练习题的答案,给予评分和评价。
《乡下人家》公开课教案

《乡下人家》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乡下人家》主题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乡下人家的生活环境。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展示乡下人家的生活环境。
2.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乡下人家的印象和感受。
教学活动:1. 展示乡下人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乡下人家的印象和感受。
第二章:乡下人家的房屋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乡下人家的房屋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乡下人家房屋特色的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乡下人家房屋的结构和特点。
2. 分析乡下人家房屋的建筑风格和材料。
教学活动:1. 展示乡下人家房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乡下人家房屋的建筑风格和材料。
第三章:乡下人家的生活方式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乡下人家的生活方式。
2. 培养学生对乡下人家生活方式的认同感。
教学内容:1. 介绍乡下人家的日常生活习惯和娱乐活动。
2. 探讨乡下人家与城市人家的生活方式的差异。
教学活动:1. 展示乡下人家的日常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生活方式。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乡下人家与城市人家的生活方式的差异。
第四章:乡下人家的饮食文化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乡下人家的饮食文化。
2. 培养学生对乡下人家饮食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乡下人家的饮食习惯和特色菜肴。
2. 分析乡下人家饮食文化的影响因素。
教学活动:1. 展示乡下人家的饮食习惯和特色菜肴,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乡下人家饮食文化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乡下人家的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乡下人家的自然环境。
2. 培养学生对乡下人家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乡下人家的自然环境特点。
2. 探讨乡下人家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学活动:1. 展示乡下人家的自然环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乡下人家部编版优秀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乡下人家部编版优秀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乡下人家部编版优秀教案第1 篇【学习目标】1、认读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风情,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4、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读熟课文,回忆曾经经历的乡村生活。
【教学时间】两课时(本次讲授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多数生活在农村,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乡下。
你们虽然长期居住在乡下,可能对乡下的生活司空见惯但却熟视无睹。
那么,现在请同学们用心地回想一下,组织好语言说说你了解到的乡村生活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谈)2、从大家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可以看出乡村的美丽风景深深地吸引着你们,再让我们去看看吧!3、(播放风景的图片)看到这儿,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谈感受。
4、老师童年的时候也生活在乡下,与大家感同身受,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乡下人家的课文。
5、板书课题:乡下人家二、检查预习情况(一)出示词语1、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如果有读错的字音,请其他同学纠正,正音后全班齐读两遍。
2、全班齐读。
(二)出示含有多音字的词语:鸡冠花结出1、这个词语中有个字不好读,谁能读好?2、指名读,开火车读,纠正读音。
(“冠”读一声,在这个词中指帽子或形状像帽子的东西的意思;“结”读一声是指植物生长结出果实)3、齐读两遍。
(三)出示含有多音字的句子(区分“场”的不同读音)1、现在增加难度了,把字放到句子里了,你能读准吗?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交流。
人教版《乡下人家》语文公开课教案3篇教案

人教版《乡下人家》语文公开课教案3篇教案《乡下人家》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感受乡下人家自然、和谐、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美,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3、背诵自身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1、感受乡下人家自然、和谐、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美,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2、背诵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一、复习导入1、同学带感情读一自然段。
2、填空:虽然()但是()二、研读品味,感受乡下生活的美1、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很美,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亲切的画面就浮现在俺们的脑海里,让俺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美,品味美。
2、合作学习,感受美:同学一起学习,细细品读课文:课文描写的哪一处,乡村风景最美?试着说说自身的理由,并找出相关的段落,美美的读一读。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抓住相关句段,引导同学感悟乡下人家富有情趣的生活环境和憨厚的生活,体会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同时体会作者拟人的写作手法,感受生动的语言美。
4、知道同学感情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和语言的美。
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明确课文主旨:⑴齐读这一自然段。
⑵讨论探究:“独特”、“迷人”是什么意思?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它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三、读背说写,积累语言1、这么生动的语言,这样优美的画卷,你能把课文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吗?2、把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
四、板书设计乡下人家房前花屋后竹《春》鸡───。
《乡下人家》公开课教案

《乡下人家》公开课教案第一篇:《乡下人家》公开课教案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读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走进乡下人家,感受田园风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理解背诵感受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风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激趣,导入课文1、欣赏音乐,你听出了这首歌中唱的是什么吗?《走在乡间的小路上》2、我们班很多同学也生活在乡下,你觉得乡下生活怎样?3、有一位叫陈醉云的作家他也非常喜爱乡下生活,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他的文字一起走进乡下人家,一起去领略乡下人家生活的独特的美。
(板书:乡下人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感知内容1、出示“自学指导”:(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遇到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一边读一边想乡下人家的生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检查自学成效:⑴出示生字认读(2)指名认读,重点强调“冠”多音字的读音。
(3)指导写“冠”三、整体感知,理清条理1、乡下人家的生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课文中的哪一句话也概括出了乡下人家生活的特点?(齐读这句话)3、是的,乡下人家的生活是独特的、迷人的。
(板书“独特、迷人”)这独特迷人的乡下人家生活就是一幅幅独特迷人的图画。
4、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从文中你看到了乡下人家生活中的哪些场景图,用小标题概括出来,写在相关段落旁边。
5、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梳理出六幅场景图瓜藤攀檐图鸡鸭觅食图鲜花轮绽图院落晚餐图雨后春笋图月夜睡梦图四、细品瓜藤攀檐图,梳理学法1、这一幅幅乡下人家生活场景图,无不体现着乡下生活的独特、迷人。
现在让我们走进第一幅:瓜藤攀檐图(出示图片),细细去品味它的独特迷人。
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划出你认为最能表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之美的语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读一读,可以边读边想象画面。
2《乡下人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2《乡下人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乡下人家》一课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
课文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词,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 通过朗读、圈画、品味重点词句,理解作者用词的巧妙,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3. 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学习文中的语言描写,领略乡村的景美、人美、生活美。
难点:领悟作者通过平平常常的事物描摹出的深远意境。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展示一组有关乡村生活的图片,并播放轻音乐,以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通过引导学生观赏和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并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
教师范读课文,特别要求学生认真听准生字的发音。
2.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正音纠错。
对于学生较容易读错的字词,可让学生在黑板上板演订正。
3.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物?田园中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4. 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哪些词句最能表达作者对乡村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5. 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1. 自由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思考:这部分从哪些角度描绘乡下人家的?写出了乡下人家的什么特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出相关词句并品味其中的妙处。
例如,“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是描写瓜和藤的颜色,“别有风趣的装饰”是描写瓜和藤的装饰效果,“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是采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乡下人家门前装饰的可爱。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和语言的丰富多变。
可进行以下形式的朗读和品味:齐读第1自然段——品析妙词佳句——再读第2自然段——说说所感所悟——齐读第3自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方法:
采用“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
课前准备:
1.课件。
2.搜集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在走入课文之前,请给着我一起欣赏几幅图画。
(课件)
问: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可以谈谈我们身边的熟悉的乡村风景画面。
(学生回答)
引入:乡村自然清新的景色多么令人向往,我们的乡村有田园绿野、小桥流水;有炊烟袅袅、牧童短笛,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他们的心和笔描写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那么,作家陈醉云笔下的乡村风景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乡下人家》。
二、复习字词。
(前面,你们的老师已经领着你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语,朗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今天我们就进行第二课时的学习)。
1.复习词语。
(齐读)
2.指导学生理解有不明白的词语。
3.指导学生书写难写的字:率
三、抓住最后一自然段,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统领全文的学习。
我们在读课文,乡下人家的一幅幅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这个句子不仅写出了作者的感受,而且还
是全文的总结,找出这个句子。
读句子,抓住关键词语(板书:独特,迷人)理解体会。
四、再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画面。
课文围绕乡下人家的独特与迷人描写了哪些乡村风景,哪些画面?
1.抽读第二自然段后半段,结合“云状图”里的话指导学生概括描写的场景:雨后春笋(板书)
(强调学生记笔记)
2.按照以上方法采用多种方式逐段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乡下人家的优美情景),思考:你看到什么画面,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内容,给画面取名。
指导读课文,概括。
相机板书:瓜藤攀檐,鲜花轮绽雨后春笋鸡鸭觅食院落晚餐月夜睡梦
3.读小诗:把几幅画面描写的景物编成一首小诗(课件),读小诗,想画面。
长藤绿叶瓜架,
春雨竹笋鲜花。
群鸡悠闲自在,
小桥流水戏鸭。
夕阳鸟儿如画,
秋虫伴人入眠,
最美乡下人家。
4.回顾六幅画面。
五、研读课文。
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些画面,走进课文,从课文的语言文字中感受这份独特、迷人之美。
1.小组合作学习:
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最喜欢的一个画面,画出相关的句子,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个画面?作者是怎么抓住特点,来把它写得具体生动的?这样写,我认为好在哪?(合作学习,相互启发)
2.全班交流:让学生尽情的交流
先让学生读句子。
再谈体会。
指导学生品读。
六、小结:
1.同学们,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到了:在乡下人家,不论房前屋后的瓜啊藤啊,还是花啊竹啊,都是一些很平常的东西,我们到了乡下人家随处都可以看到,但是在作者的笔下,有它的独特和迷人之处,所以作者会发出这样的赞叹:课件:“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
风景。
(学生齐读)
七、课外延伸:(小练笔)
你们想不想赞美赞美自己身边的乡下人家?我们学习作者的一些写法:比如具体描写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对比的方法,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等,来写一写我们身边的乡下人家的风景或者是你喜欢的一处景物。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写得很美,很有特色的。
【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独特迷人
瓜藤攀檐鲜花轮绽雨后春笋
鸡鸭觅食院落晚餐月夜睡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