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立论

合集下载

申论指导:立论和驳论写法区别

申论指导:立论和驳论写法区别

申论指导:立论和驳论写法区别议论文按论证的方式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

它们的写法有所区别。

1.立论对某一事物或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张,表明自己的态度,并且申明所以有这样的主张、持这种态度的理由,这就是立论。

侧重立论的文章,通常称为立论性议论文。

(1)老师指出立论的提出一般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篇末归纳中心论点;一种是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一种是论证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

(2)写立论文要做到三点:论点要正确鲜明,论据要充分有力,论证要合乎逻辑。

侧重立论的议论文,就其题型来分类,一般可以分为三种:一是“论题型”立论。

这类立论文标题只是提出一个问题,称为论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议论中,表明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主张,即立论。

二是“论点型”立论。

这类立论文标题本身就是论点。

由于在标题中已经规定了中心论点,就不需要另立论点,只需要论证中心论点是正确的,使人能信服就可以了。

三是“范围型”立论。

这类立论文标题既不是个问题,也不是个中心论点,只是限定了文章的论证范围,写作时应按题目所限定的范围确立中心论点,然后按“论点型”的立论写法,论证这个论点是正确的。

2.驳论从正确的论点出发或者以正确的论点为指导,揭露、驳斥错误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称为驳论性议论文。

驳论性议论文中,批驳是文章的主体。

批驳对方的论点一般有三种方法:(1)驳论点。

论点、论据、论证这三者中,论点的错误是要害,论据和论证是为错误的论点服务的。

反驳错误的论点,是写驳论文的主要的一种反驳方法。

(2)驳论据。

错误的论点总是依靠站不住脚的或荒谬的理论、虚假的事例作为论据来支撑的。

只要把这些论据推翻驳倒,论点就失掉了它的支撑,也就会不攻自破了。

(3)驳论证。

错误的论点不仅依靠荒谬不实的论据来支撑,而且常常利用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错误论证、推理来作诡辩。

驳论证就是要揭露错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不合理联系,指出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混乱和荒谬。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写驳论文首先要分析对方的错误言论,找出它的要害,并选准批驳的“突破口”;其次要根据需要,搜集有关材料,掌握确凿的事实作为反驳的依据。

立论和驳论两种论证方式的异同点

立论和驳论两种论证方式的异同点

立论和驳论两种论证方式的异同点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1)立论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

写立论性的文章,必须做到:①论点要正确、鲜明。

正确就是论点本身要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符合客观实际,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鲜明就是说作者必须旗帜鲜明地表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决不可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②论据要真实、充分。

就是说,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公认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作为论据的事实,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

用事实作论据,有很强的说服力。

用科学道理作为论据,也具有极大的说服力。

如用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和公式等作为论据,也能有力的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

③论证必须符合正确的推理形式。

写立论性的文章,要言之成理,合乎逻辑。

论点统帅论据,论据证明论点。

论据必须足以证明论点,论点必须是从论据中推断出来的必然结论。

(2)驳论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论点有三种形式:①直接驳斥对方的论点。

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驳斥,揭示出谎言同事实、谬论与真理之间的矛盾。

有的文章,首先证明与论敌的论点相对立的论点是正确的,以此来证明论敌的论点是错误的。

②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

论据是论点的根据,是证明论点的。

错误和反动的论点,往往是建立在虚假的论据之上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

③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过程的谬误(驳其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

驳倒了它的论证中关键问题,也就把谬论驳倒了。

驳论文的驳法有三种: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

反驳论证相对于前两者更高了一个层次。

议论虽有立论、驳论两种方式,但两者不是完全分开的。

驳和立是辨证的统一。

在立论性的文章中,有时也要批驳错误论点;在驳论性的文章中,一般也要在批驳错误论点的同时,阐明正确的观点。

议论文立意技巧

议论文立意技巧

议论文立意技巧引言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文体,通过立论、论证和结论等环节,表达作者对于某一问题的主张和观点。

在写议论文时,如何确定好立意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议论文立意技巧,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技巧,以提升议论文的质量和说服力。

技巧一:明确立论观点一个好的议论文应该有明确的立论观点,即通过作者的陈述可以清晰地知道作者对于某一问题的态度。

在确定立意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明确立论观点:1.观察和思考:对于待议论的问题,可以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形成自己的看法。

明确自己的立论观点是写好议论文的基础步骤。

2.分析利弊:对于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分析利弊来确定立论观点。

权衡问题的正面和负面影响,选择更有说服力的立论观点。

3.参考专家意见:可以参考专家或学者对于待议论问题的意见,借鉴其观点来确定自己的立论观点。

技巧二:充分论证观点在议论文中,论证观点是增强说服力的关键。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充分论证观点:1.举例论证:通过举出具体实例来论证观点。

这样可以使观点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数据统计:通过引用相关的数据和统计结果来支持观点。

数据作为客观的证据,可以增加观点的可信度。

3.引用权威观点:可以引用专家或学者的观点来支持自己的立论观点。

这样可以增加论证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技巧三:反驳对立观点在写论文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对立观点。

为了提升自己观点的说服力,可以使用以下技巧反驳对立观点:1.指出错误:对于对立观点中的错误或缺陷进行指出,并通过合理的论证来驳斥。

2.引用权威观点:可以引用专家或学者的观点来对立观点进行反驳。

3.分析优势:通过分析自己观点的优势和对立观点的劣势来反驳对立观点。

结论在写议论文时,明确立论观点、充分论证观点和反驳对立观点是重要的技巧。

通过遵循这些技巧,可以提高议论文的质量和说服力。

同时,作者应该在立意时要有深入的思考,并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写出一篇优秀的议论文。

以上就是议论文立意技巧的介绍,希望读者能够在写议论文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技巧,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议论文的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议论文的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议论文的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以下两种:①立论:直接提出并阐明论点的论证方式叫立论。

用这种方式写作的议论文被称为“立论文。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就是一篇立论文。

②驳论: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论点的议论方式叫驳论。

这类议论文常称为“驳论文”。

阅读“驳论文”,首先要弄清文章反驳的观点,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批驳。

其次,弄清反驳的方法,一般有三种方法: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由于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论据或论证,也就否定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的效果。

一篇驳论文可以把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力量和说服力。

A、反驳论点:即对对方的论点进行批驳,指出它是荒谬的、虚伪的,这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又分为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

直接反驳即直接指出对方的荒谬。

这种方法有的是引用确凿的不可辩驳的事实,有的是从理论上进行透彻的解剖和分析。

间接反驳又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对一些对方的论点进行合乎逻辑的引申,使敌论点露出马脚,以此驳倒对方,即归缪法。

另一种是证明与对方相对立的论点是正确的,那么相反也就证实了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即反证法。

B、反驳论据:即揭示对方论据错误,以达到驳倒对方论点的目的。

因为论点是由论据来支撑的,驳到了论据,就使论点站不住脚。

C、反驳论证:即揭露对方在议论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如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的矛盾,对方各论点之间的矛盾,论点与论据之间的矛盾等。

在议论中,虽然有立论、驳论两种议论方式,但并不是完全分割开来的,因为破的目的也是为了立,所以在运用时,立论和驳论常常是相互联系,交替使用的。

议论文立论

议论文立论

滥竽充数

正面思考:表扬齐湣王不墨守先王之法,厉行 改革,使无能者无藏身之地。 反面思考: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批评齐宣 王的“大锅饭”制度,给滥竽充数者有机可乘。 从人物角度方面分析: 南郭先生:不求上进,弄虚作假 齐宣王:大锅饭制度,在上面听,不联系群众 齐湣王:不墨守成规,锐意改革,能够深入群众 队长:失职,不注重管理,用人不当 队友:应帮助南郭先生,发挥集体主义、团队精 神方法引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如何选择最佳角度立最佳论点:


1、题目要求限定的角度 2、能触及题目或材料主旨的角度 3、有时代感、针对性的角度 4、具有新颖性的角度 5、最适合自己的角度(最能发挥自己水平的 角度)
作文训练:

道家认为,天下柔者莫过于“水”,而攻 坚者又莫胜于“水”。“水”蕴含着深厚 的哲学韵味。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水,并 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选取立论的角度
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 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阐明理由, 表明自己的态度。
对一个事物或材料作多角度思考主要 有哪些角度呢?

1、一个事物或材料,至少可以从“正面” (肯定)和“反面”(否定)两个角度去审视; 2、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或几“物” 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3、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因”,就有 几个审视角度;
如何确立论点

做到准确分析,正确立论。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 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 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 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 “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 后山,何地不有?

如何确立论点
一 二 做到有针对性,有的放矢。 曹操在征讨张绣的途中,为避免扰民,严明 军纪,特别命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 有践踏者,并皆斩首。结果曹操自己的马受 惊窜入田地,践坏了一大块麦田。一件小事 由于曹操自己的军令变成了非常棘手的问题。 曹操说:“吾自制法,吾自犯之,如果不罚, 何以服众?”说完就要自刎。幸亏郭嘉引用 《春秋》之义,以法不加于尊,给曹操找了 台阶。但曹操还是用剑割自己的头发掷于地 上,这就是著名的割发代首。

议论文论证方式有两种

议论文论证方式有两种

议论文论证方式有两种议论文论证方式有两种1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名人轶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突出论证了观点,让人印象深刻)。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5、归谬论证:首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从这一论点中加以引申、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可笑的结论来,以驳倒对方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归谬法主要用于驳论文章中这种论证方法常和泼辣、犀利的语言相配合,产生辛辣、有力而富有于幽默感的表达效果。

6、理论论证:目的是要证明论点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

7、因果论证在自然界和社会中,各种现象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因果联系是现象之间普遍联系的表现形式之一。

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和必然的联系,没有一个现象不是由一定的原因引发的;而当原因和一切必要条件都存在时,结果就必然产生。

所谓原因,指的是产生某一现象并先于某一现象的现象;所谓结果,指的是原因发生作用的后果。

原因与结果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但具有时间先后关系的现象并非都是因果关系;除了时间的先后关系之外,因果关系还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即结果是由于原因的作用所引起的。

在议论文体中,根据客观事物之间都具有这种普遍的和必然的因果联系的规律性,通过提示原因来论证结果,就是因果论证。

议论文论证方式有两种21、拟好题议论文的题目要求符合文体特征,要求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

解析议论文的立论方式与论证逻辑

解析议论文的立论方式与论证逻辑

解析议论文的立论方式与论证逻辑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文章类型,旨在通过辩证的思考和论证来阐述作者的观点。

在写作议论文时,立论方式和论证逻辑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议论文的立论方式和论证逻辑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技巧。

一、立论方式立论方式是议论文的基础,它决定了作者在文中所持观点的表达方式。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立论方式:1. 陈述立论陈述立论是最常见的立论方式之一。

它通过直接陈述观点来引出后续的论证。

例如:“在当今社会,科技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这种立论方式简洁直接,适合于对观点的表达和分析。

2. 对比立论对比立论通过对比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观点,来突出作者所持观点的优势。

例如:“尽管有人认为手机的普及给社交带来了便利,但我认为它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这种立论方式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观点的独特之处。

3. 举例立论举例立论通过引用具体的例子来支持作者的观点。

例如:“以前的研究已经证实,锻炼可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减少患病的风险。

”这种立论方式通过具体的事实和案例,增强了观点的可信度。

4. 引用权威立论引用权威立论是通过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来支持作者的立论。

例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吸烟是导致许多疾病的主要原因。

”这种立论方式通过引用权威的观点,提升了作者观点的可信度。

二、论证逻辑论证逻辑是议论文中的重要部分,它决定了作者在文章中如何进行论证和推理。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论证逻辑:1. 归纳论证归纳论证通过列举具体的事实、数据或案例,来推断出普遍的结论。

例如:“过去的几次调查都显示,大多数人对环境保护持支持态度,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

”这种论证逻辑通过具体的实例,推断出普遍的结论。

2. 演绎论证演绎论证是通过一系列的前提和推理,得出结论。

例如:“所有哺乳动物都有乳腺,狗是哺乳动物,所以狗也有乳腺。

”这种论证逻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

3. 类比论证类比论证通过将两个或多个相似的情况进行比较,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是相似的。

议论文立论角度很实用

议论文立论角度很实用
两个角度去审视; 2、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物”就
有几个审视角度; 3、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因”,就有
几个审视角度; 4、一个事件,针对不同的背景、写作目的,
审视的角度就不同。
二 比较筛选,选取最佳的论点依据

符合材料主旨的角度

切口要小 便于准确把握题目,展开议论


新颖的角度
点 依
能飞。这位好心人没有懂 助长不可取。
得只有通过生的挣扎,翅 膀才硬得能飞。这只蝴蝶 2、从蝴蝶的角度:
只能短命地呆在地上,从
成长要经历磨难。
不知自由的滋味,没有真
正生活过。
立论角度练习
(三)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 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 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 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 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 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 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 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
三个观点都强调方法,角度不
能量而被扼死。
同而已,“出奇才能制胜”有一
定的新颖性和时代感。
立论角度练习
(二)阅读《放手的爱》,
从不同的角度提炼论点。
一个好心人看到一只 蝴蝶在茧里挣扎着要出来,1、从好心人的角度:
很想帮忙,就轻轻地把茧
不能违背事物发
上的丝拉开一个口。蝴蝶 出来了,扑着翅膀,却不 展的客观规律,拔苗
3、针对性要强—— 容易说得中肯,有说服力,增强现
实意义。
立论角度练习
(五)有个作家,写的书卖不出去,他灵机一动,给总统写了封信, 诉说了自己的苦恼,还赠了本书给总统。总统得到信和书后,回信 说了几句应酬和鼓励的话。这位作家立即拉出一幅横幅:“本处有 总统给予赞赏的书出售。”一下子,所积之书,抢购一空。后来他 又写了一本书,销售情况仍然不好。他又如法炮制地给总统写了信, 与书一起给总统寄去。总统觉得第一次上了他的当,这次,便毫不 客气地对他的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意见。这位作家又刷出一条标语: “此处有总统提出批评的书出售。”于是,滞销的书一下子又成了 抢手货。第三本书出版后,销售情况又不好,于是,他又玩起了老 把戏。这次总统生气了,不予理睬。这位作家又刷出一条标语: “本处有总统读后保持沉默的书出售。”本来难卖的书,一下子又 卖了个精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你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锁、钥匙、铁棒都有象征意义。
“锁”比喻为问题、矛盾;“钥匙”和“铁棒”比喻为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钥匙——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说明做任何事情必须以了解为基础,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好;
【典型引路】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2006年全国卷]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你来试一试
参考立意:永不满足再接再厉
追求是无止境的永远积极进取
2、以果溯因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解读高考考点要求
1、切合题意(一类文)
2、符合题意(二类文)
3、基本符合题意(三类文)
4、脱离材料立意(说明:没有从材料进行切入写作,观点不能从材料中合理得出,判为四类文)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故事要叙述,有什么观点要阐发,有什么情感要抒写,请围绕上面这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们先关注螃蟹的情况
第一只螃蟹能爬出去,第二只、第三只进去后,就都爬不出去
第一只即将爬出篓口的螃蟹,会被第二只、第三困境时,别人想法快要冲出困境时,你却想法破坏人家,这是一种极度的狭隘心理,是自私的表现,是嫉妒的翻版。为什么你不去助他一臂之力呢;为什么你只顾自己,不和他合作呢;为什么你们不能团结一致,共渡难关呢?
审题立意: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参照高考的评分标准
(一)什么是“新材料作文”
所谓“新材料作文”,即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
小结:解题步骤
第一:认真阅读材料,弄清材料主要说了什么。
第二:仔细分析材料,找出多个写作角度。
第三:根据自己优势,选定最易发挥才情的一个角度。
第四:“联想”实际立意(联想:历史/现实)。
最关键的是:选准角度
【练习】
1.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不是呢?!”
筛选的原则:
①服从材料的整体;
②观点力求比较新颖;
③自己有话可说。
三、审题立意的方法
(叙事类材料)
1、抓关键词(句)法
【考题分析】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请根据上面这则寓言,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一般包括文字类材料作文与图画类材料作文,而以前者为多。
1.审题误区:
审题时只是简单地把材料读一遍,写感受;或是任意地找一个词或一句话,写故事。
注意:材料作文的审题忌一步到位,还没有读懂材料,头脑中冒出一个念头就写,往往偏离题意。
2.审材常见病症:
(1)脱离材料随意而为
(2)朦胧感知似是而非
(3)抓一鳞而弃全鱼
退休女教师李建华遭歹徒入室抢劫,身中数刀,仍与歹徒搏斗,终于制服了歹徒。面对精神崩溃、瘫倒在地的歹徒,她向邻居解释说是出了意外,托邻居拨打120,把自己和歹徒送到医院救治。警察接到报案后赶到手术室,她才说出实情。李老师说:“我没告诉邻居真相,是怕他到不了医院就被众人打死。他犯了错误,必须受到法律的惩罚,但我不希望用暴力方式对待他。”办理此案的警察告诉记者:“李老师的善举非常感人,但这是一起严重的刑事案件,她应该先报案,让我们在第一时间抓获歹徒。”
对象是薛谭和秦青,而主要对象应该是薛谭。
接下来我们就要关照他的言行了
看薛谭:一开始,他还没有把老师全部技艺学到手就告别老师,
这一举动是不对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那是因为他做事情浅尝辄止,虎头蛇尾。浅尝辄止有什么好?对他个人来说只是得了其中一部分而已,要想具有老师那样的才能炉火纯青的演技更是痴人说梦。
参考立意:
(3)根据对错、好坏、褒贬的情感审美,提出一个为什么,然后回答,并开始总结。
例1:薛谭跟秦青学唱歌,还没有把秦青的全部技艺学到手,就以为自己学的很好了,便告别老师回家。秦青也没有阻拦他,而是在城外的大路旁给薛谭饯行。秦青轻轻打着拍子,高唱了一支动人心弦的歌。他高亢的歌声振动了林间的树叶,美妙的音响留住了天上的行云。这时,薛谭才醒悟过来,赶忙向老师道歉,要求留在老师身边继续学习。
1、浅尝辄止要不得
2、好的开始不一定意味着成功
3、做事要善始善终
后来当他听到老师的一首美遏行云声振林叶的歌之后幡然醒悟,决心留下来继续学习。
这一行为表现无疑是正确的可贵的。
理由是他具有知错就改的精神,敢于承认错误。
参考立意:
1、知错就改是可贵的
2、能够改进就是进步
3、要敢于承认错误
看秦青:
他对薛谭的行为没有苦口婆心地大讲特讲一堆道理,而是用自己精湛的演技说服了薛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了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提示】
教授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世事无绝对
3、理论联系实际
青蛙
1、善于质疑
2、敢于挑战权威
其它动物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
2、不要小看他人
2.一把坚实的锁挂在门上,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啪”的一声锁开了。铁棒好奇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你却轻而易举就把他弄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他的行为是好的,有效的。
理由是他善于教育学生,能根据学生的特点,会相机诱导学生。
参考立意:
1、言教不如身教
2、教育要因势利导
3、提高教育艺术
小结:审题要点:
1、找对象(找出材料涉及的的对象)
2、分主次(分清对象的主次)
3、抓关键(抓材料中的关键词、
关键句,比如议论句等)
4、辨是非(揣摩材料的情感倾向,辨析事件的是非曲直)
姓名
班级
高一
课题
议论文写作训练——立论
课型
课时
教学
目标
1.明确新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区别;
2.了解新材料作文的类别;
3.基本掌握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考题回顾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08年3月31日,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剧组来到泰山录制清明特别节目。结束时,特约嘉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发表登山感悟:山登绝顶我为峰。这不仅是登山的境界,也应该是每个人的豪迈气概。另一位特约嘉宾,《百家讲坛》评《三国》的主讲易中天的感悟则是: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登到山顶,但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
从螃蟹的角度立意
1、“团结决定成功,分裂注定失败”2、“合作”
3、“互助”4、“我们不能自私”
5、“我们不要嫉妒”
我们再关注渔夫的情况:
渔夫开始用重物将口封住,后来渔夫就不再盖重物了
这一举动省力。挺好!但为什么他就能这样呢?
原因是他善于观察生活,善于发现,善于总结,是个有心人从渔夫的角度立意:
1、“成功源于对生活的观察”2、“做个生活的有心人”3、“生活是有规律的”
②铁棒——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说明做事不讲究方法,一味蛮干。所以,做事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就会事半功倍;一味蛮干,只会把事情办糟。
3.著名外企要招聘一名资深会计,一位女大学生去应聘,因为没有工作经历被拒绝了,可她却坚持参加笔试并且拿了第一。于是人事经理亲自复试,女孩坦言唯一的工作经验只是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经理失望了:“以后有消息我会打电话通知你。”女孩点点头掏出两块钱双手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用,请都给我打个电话。”“如果没被录用,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请告诉我,哪些方面我没有达到你们的要求,我好改进。”“那两块钱……”女孩微笑道:“给没有被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由我付话费。请您一定打。”经理笑了:“你把两块钱收回。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
译文: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呀?”猫头鹰说:“我准备搬到东边去。”斑鸠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因此我想搬到东边去。”斑鸠说:“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要是不能改变叫声,即使搬到东边去,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你。”
[文章片段展示]
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们对一个身体有先天残疾的人不能采取宽容的态度,枭也想有悦耳动听的歌声,一如残疾的朋友也想和正常人一样过着正常人的生活,但是人们为什么这么苛刻,非要去歧视别人,打击别人呢?枭已经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并且想通过迁徙躲避这种歧视,而别人为什么不能看到这一点,非得将歧视进行到底呢?学会宽容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进修的功课,只有宽容,社会才能和谐,时代才能进步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