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性生物实验的设计方法

合集下载

微生物检验方法验证

微生物检验方法验证

微生物检验方法验证
微生物检验方法的验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目标微生物:首先需要确定要检测的目标微生物种类,确定待测微生物的特性以及所需检测方法的适应范围。

2. 确定样品类型:确定待测样品的类型,例如食品、水样、空气样等,并对不同类型的样品制定相应的采样方案。

3. 方法准备: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例如培养法、PCR法、免疫学方法等。

根据待测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培养基和检测试剂,并准备所需的设备和试剂。

4. 方法验证设计:根据相关的验证准则和要求,设计验证实验方案。

验证实验应包含合适的正性对照和负性对照,以验证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和稳定性等指标。

5. 样品处理:按照采样方案采集样品,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例如分离、富集、过滤等,以提高待测微生物的检出率。

6. 方法验证实验:按照验证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根据实验结果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可能需要重复实验、对比不同方法和分析相关数据。

7. 数据分析与评估:统计和分析验证实验的数据,比较不同方法的结果,并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结果应与参考方法进行比较,获取可靠的验证结果。

8. 验证报告:根据实验结果撰写验证报告,包括验证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推荐结果的适用范围和限制,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以上是微生物检验方法的一般验证流程,具体的验证步骤和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检测需求和标准进行相应的调整。

微生物验证方案

微生物验证方案

微生物验证方案1. 简介微生物验证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控制措施,用于验证产品、设备或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程度。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微生物验证方案,帮助公司合理设计和执行微生物验证计划。

2. 目标微生物验证的目标是确定产品、设备或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污染源、污染程度以及相关风险。

通过微生物验证,可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同时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和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3. 步骤3.1 制定验证计划制定微生物验证计划是确保验证成功的关键步骤。

在制定验证计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验证的目标和范围•验证的时间计划•参与验证的人员和资源•验证所需的样本和测试方法3.2 样本采集样本采集是微生物验证的核心环节,正确的样本采集方法有助于获取准确的验证数据。

根据验证目标,确定需要采集的样本类型(例如产品、设备、环境表面等),并制定相应的采样计划。

在采集样本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使用无菌工具和容器采集样本•采样前对采样点进行清洗和消毒•采样过程中避免污染•采样完毕后尽快送样进行测试3.3 实验室测试采集的样本需要送往实验室进行微生物测试。

根据验证计划中确定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指标进行分析。

常用的微生物测试方法包括菌落计数法、PCR 法、培养法等。

在实验室测试过程中,需注意:•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范•确保测试设备和试剂的质量和准确性•记录测试结果和相关数据3.4 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通过实验室测试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

根据验证的目标,将测试结果与相应的标准和法规进行对比,评估微生物污染的程度和相关风险。

同时,分析数据可帮助识别可能的污染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风险评估的结果将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和纠正措施,以减少微生物污染和相关风险。

3.5 结果报告和总结根据验证计划和实验室测试的结果,编制验证结果报告。

报告应包含验证的目标、测试方法、结果数据、风险评估和相应的控制措施建议等内容。

教师手把手教你设计生物实验课教案

教师手把手教你设计生物实验课教案

教师手把手教你设计生物实验课教案生物实验课作为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

而设计一堂生物实验课,需要既有扎实的生物学理论知识,又需要严谨的科学素养和耐心的教学态度。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进行生物实验课设计,希望能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完成相关任务。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在设计生物实验的时候,首先要确定本次实验的教学目标,规定学生需要达到的知识点。

这一步是实验设计的关键之一,需要考虑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实施性。

针对性就是要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确定本次实验需要达到的目标,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实用性就是要注重实验的应用和实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知识的积极作用;可实施性就是要考虑实验的完成难度和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确保实验安全和有效。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除了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学科和操作难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

同时,还需注意实验的综合性,可以选择具有较高教学效果的实验,如生物生态环境问题、遗传基因等方面的实验。

三、实验制定的细节在实验教案的制定过程中,细节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

要详细制定实验步骤和实验要求,确保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实验内容。

注意实验环境的准备工作,包括实验器材、实验室条件等,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特别是在实验操作方面,一定要注重安全问题,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针对不同学生,教育策略的选择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互动式教学的策略,如实验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同时,也要注重灵活性,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五、实验后的总结与反思在实验后,学生需要进行总结和反思,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提供经验和教训。

同时,也需要教师对本次实验进行评价和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指导和参考。

这样,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更好地备课和讲授生物实验课。

生物学中的模型建立与验证方法总结

生物学中的模型建立与验证方法总结

生物学中的模型建立与验证方法总结生物学领域中,模型建立与验证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通过构建适当的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系统的工作原理,推断未知现象,并为进一步的实验设计和理论探索提供基础。

本文将总结生物学中常见的模型建立方法和验证策略,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模型建立方法一:理论模型理论模型是基于已有理论和假设构建的模型,用以解释和推断特定生物学现象。

在生物学研究中,理论模型通常采用数学方程、概率统计模型或计算模型来表达。

其建立过程基于对已知生物学规律的理解,并通过合理的假设来预测未知情况。

理论模型的优点在于可以扩展理论的应用范围,并为实验设计提供指导。

模型建立方法二:动态模型动态模型能够模拟生物系统的时间演化过程,揭示出系统组成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常用的动态模型包括生物化学反应网络模型、墒理论动力学模型等。

动态模型的建立需要基于大量的实验数据和观测结果,并且要考虑到生物系统的非线性特性。

通过动态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系统的行为和动力学过程,如代谢调控、细胞周期等。

模型建立方法三:网络模型在生物学中,网络模型是描述生物系统中多个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模型。

这些元素可以是蛋白质、基因、细胞等,而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连接线来表示。

网络模型可以是静态的,用于描述生物系统的结构关系;也可以是动态的,用于模拟生物系统随时间变化的行为。

通过网络模型,我们可以分析生物系统中复杂的信号传递网络、分析关键节点的功能和相互作用等。

模型验证方法一:实验验证实验验证是模型验证的主要手段之一。

科学家们通过设计并执行实验,比对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观测结果,从而验证模型的可信度。

实验验证需要严谨的实验设计、可重复的实验操作和可靠的实验结果。

在验证过程中,可能会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测量参数等方法,来调整模型的参数或结构,以提高模型与实验的一致性。

模型验证方法二:参数拟合参数拟合是一种通过调整模型的参数,使模型的输出与实验数据更吻合的方法。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分析及答题技巧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分析及答题技巧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分析及答题技巧总结实验设计程序: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01实验目的1.验证性实验:寻找题干信息,一般写有“验证……”,即为该实验的实验目的。

2.探究性实验:首先分析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此类实验的实验目的一般书写为“探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探究‘自变量’的作用”等等。

例1.在复习“细胞膜”相关知识时,小明同学想自己设计实验验证“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于是他在家中挑选相关的厨房用品作为实验用具,进行了以下的实验验证,请你按照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补充完整小明同学的后续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材料和用具:4株大小、状态相似的苋菜,2只瓷碗,1个茶杯,1个电热水壶。

(3)实验步骤:①:将2个相同的碗,编号为甲、乙。

②:向甲碗中倒入一满杯清水,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测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

【答案】验证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02实验假设实验假设就是依据你要研究的对象或者说是研究目的作出推测假设通常有一种或几种答案或解释。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有理论依据的去提出假说,因为此类题目一般伴随着开放性问题,比如“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什么”。

这类题型的答法:“如果……现象,则……结论”。

例1.用浓度为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6小时,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如4 ℃)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呢?请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1)针对以上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高中生物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专题

(完整版)高中生物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专题

高一生物探究性实验专题一、背景叙述高中生物实验分两种类型,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由于后者更能体现探究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运用生物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能体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每次考试都有相当比重。

由于探究实验知识教材中并没有系统的整理,使同学们在做这方面题时感到无所是从。

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将有关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实验设计的思路方法和常见的类型作一介绍,以期增加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目的。

二、高一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所涉及的实验实验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实验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4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5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6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7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8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究1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2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探究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探究4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三、探究实验的基本内容探究性实验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观察并记录结果(有时需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和表达和交流六个基本内容。

(一)提出问题人们对事物作缜密观察以后,常常由于好奇心或想作进一步的了解而提出问题,虽然任何人都能提出问题,但只有意义的问题才值得探讨,问题即为实验的题目,是实验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例如“探究植物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吸水和失水”“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酵母菌在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二)作出假设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尝试性的回答,也就是作出假设。

假设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提出假设;第二步,做出预期(推断)。

一个问题常有多个可能的答案,但通常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因此,假设是对还是错,还需要加以验证,即依据假设或预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三)设计实验A、实验原则:1、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

基因编辑后的功能验证实验设计与优化方法

基因编辑后的功能验证实验设计与优化方法

基因编辑后的功能验证实验设计与优化方法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生物学工具,可以用来精确地修改生物体的基因组。

通过基因编辑,科学家们可以删除、插入或修改特定基因,从而改变生物体的特征。

然而,仅仅进行基因编辑并不能验证修改后的基因组是否具有预期的功能。

为了验证基因编辑后生物体的功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设计与优化。

本文将介绍基因编辑后的功能验证实验设计与优化方法。

首先,为了验证基因编辑后生物体的功能,通常需要对目标基因进行表达分析。

表达分析可以确定编辑后的基因是否被成功地转录和翻译为蛋白质。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它可以测量特定基因的转录水平。

通过对编辑后的生物体进行组织和细胞的样品分析,可以确定基因是否被正确表达。

此外,还可以利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或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来检测编辑后基因所编码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其次,基因编辑后的功能验证还需要评估基因编辑对生物体其他特征的影响。

例如,如果编辑了一个关键的代谢途径基因,可以通过测量代谢产物的水平来评估其对代谢功能的影响。

此外,也可以通过观察生物体的表型来判断基因编辑是否导致了明显的变化。

例如,在植物中,可以观察到叶片颜色、形状、生长速率等表型特征的变化。

这些表型变化可以为基因编辑后的功能验证提供重要的线索。

另外,功能验证还可以通过基因敲除或敲入的方式来实现。

基因敲除是指将目标基因从基因组中删除,从而观察在没有该基因的情况下生物体的变化。

基因敲入是指将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以观察其对生物体功能的影响。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基因编辑工具如CRISPR/Cas9等来实现。

通过敲除或敲入目标基因,并进行相关功能分析,可以更准确地验证基因编辑后的功能。

在进行基因编辑后的功能验证实验之前,实验设计的优化也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应根据实验目标明确选择实验材料,例如合适的细胞系或模型生物。

其次,需要优化基因编辑技术的条件,以确保具有高效的基因编辑效率和低的不特异性效应。

生物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生物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生物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一、目标设定:在进行生物实验设计前,首先需要确定实验的目标。

目标可以是测试一个特定的假设、验证一个理论、比较不同条件下的效果、探索新的领域或现象等。

目标设定应该具有明确性和可量化性,以便后续的实验方案设计和数据分析。

二、实验方案设计:1.文献调研:在进行实验方案设计之前,需要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文献调研,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以便在方案设计中借鉴和优化。

2.变量的选择:根据实验目标,确定需要考察的变量。

变量可以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自变量是研究者有意改变的因素,而因变量是受自变量影响而发生变化的因素。

此外,还需要选择控制变量,即在实验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因素,以排除实验结果的干扰。

3.设计实验组与对照组: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是受到特定处理的样本或实验条件,而对照组则是未受到特定处理的样本或实验条件。

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可以帮助确定特定处理对结果的影响。

4.样本选择与随机化:根据实验目标和变量选择,在进行样本选择时应尽量减少样本的差异性,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另外,为了减少实验结果的偏差,可以通过随机化的方法将样本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中。

5.确定实验条件和测量指标:在实验方案设计中,还需要确定实验的具体条件和测量指标。

实验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培养基成分等,测量指标可以是生物学特征、生理指标、生长速率、产量等。

三、实验操作:在实验操作中,需要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细节和结果。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和测量的准确性。

此外,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遵守实验室规定,保护实验人员和实验样本的安全。

四、数据分析:在实验操作完成后,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包括数据的整理、统计分析和结果的解释。

在数据整理阶段,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排除不合理的数据,对缺失值进行处理。

在统计分析中,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的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1:13:3401 :13:340 1:13Friday , December 18, 2020
(2)所用实验器具要相同。即试管、烧杯、水槽、 广口瓶等器具的大小型号要完全一样。
(3)所用实验试齐要相同。即试剂的成分、浓度、 体积要相同。尤其要注意体积上等量的问题。
(4)所用处理方法要相同。如:保温或冷却;光 照或黑暗;搅拌或振荡都要一致。有时尽管某种 处理对对照实验来说,看起来似乎是毫无意义的, 但最好还是要作同样的处理。
验证性实验目的旨在一个设计完整的实验 框架下重新验证结果是否达到原理所描述, 实验目的重在使实验人员了解这个实验, 以达到熟悉生物固有的现象。探究性实验 目的是在假设的指引下获取支持假设或推 翻假设的科学实证,从而达到验证假设的 目的,在这个目的指引下实验者更重视获 取对假设有用的实验信息。
一、要具备完整的实验思想 观察到某现象(或欲证明某结论)→提出假说→设计并实施实验→取得实验结 果→得出结论(支持或否定原假说)。
第一步:选取A、B、C三个栽种盒,在栽种土壤表面画5×5cm的小方格,
每小方合格中心放一粒大麦或杂草种子。三个栽种盒的播种方式依次 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

第二步:洒上少许细泥土覆盖种子,喷水壶浇水,把三个实验栽培盒 放在_______(相同或不同)的20℃左右环境中培养2~4周,每天均保 持足够时间的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每天观察记录,统计盒内植株的
等数量
第一步A:大麦种子和杂草种子间行种 植 B:只种大麦种子 C:只种杂草种子 (顺序可变)
实验方法和步骤:
1、分别取3只洁净的玻璃缸,编号为1、2、3号,内中分别倒入2000ml晾晒过的自来 水。
2、在1、2、3号缸内分别放入等量的水草,然后大小相同,生活力强的小蝌蚪各5只。 在相同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
3、向1号缸投入甲状腺激素5mg,向2号缸投入甲状腺抑制剂5mg,3号缸不加任何药 品。以后每天投药一次,连续七天,药量同上。
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应尽量排除有可能影响 实验结果的其它因素,如上题中的“洁净的玻璃鱼缸”、 “晾晒过的自来水”、“生活力强的小蝌蚪”、“两天换 一次水”、“迅速将蝌蚪放回”等。
六、设计实验要有条理性。
步骤设计一般不宜连续描述,往往需要分段叙说,并加以 编号。
七、文字表达要有技巧
试管(或烧杯,水槽等)要加以编号,如A、B或甲、乙 等等,这样可使叙说简洁一些。
叙说中尽量要用规范的实验术语,不能用含糊的口语,如: “盖玻片”不能说是“薄的玻璃片”;“等量的”不宜说 成“一样多的”;“振荡”不宜说成“晃动”“摇动”等
八、如何设置对照实验
(1)所有用生物材料要相同。即所用生物材料的 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和生理状况等方 面特点要尽量相同或至少大致相同。
第二步: 取两支试管编号,在1号中加2ml蛋清液,2号中加入2ml唾液。 第三步: 向两试管中各加入2-3滴5%的NaOH溶液,振荡。 第四步: 向两试管中各加入2-3滴3%的CuSO4溶液,振荡。 实验结果 两试管中都呈现红紫色。
结果分析:证明唾液中存在着与蛋清液相同的成分,即蛋白质。
对比实验 2号与1号 3号与2号
单一变量
4号与2号、3号
5号与1号 6号与3号
说明的问题
对比实验 2号与1号 3号与2号
单一变量 条件不同
说明的问题 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照射
4号与2号、3号
5号与1号 6号与3号
对比实验 2号与1号 3号与2号
单一变量
说明的问题
条件不同 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照射
(2)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A、B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15%的盐 酸、清水 (2)选等量的红色康乃馨花瓣,分别放 入A、B两只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实验 结果。 (3)水中花瓣仍为红色,水呈无色,盐酸 中花瓣的颜色逐渐褪去,而溶液变红。 (4)在酸 性环境中,细胞死亡(或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质变 性失活).细胞膜丧失了选择透过性的能力,色素 分子进入盐酸溶液,使盐酸溶液变红(其它合理答 案酌情给分) 。
5号与1号 6号与3号
对比实验
单一变量
说明的问题
2号与1号 3号与2号
条件不同 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照射
材料处理不同
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内因是与胚芽鞘的 尖端存在有关
4号与2号、3号
材料处理不同
玉米幼苗的向光性与胚芽鞘的尖端产生了 生长素有关
5号与1号 6号与3号
材料处理不同
玉米幼苗的向光性与生长素在胚芽鞘两侧 的分布多少有关
材料处理不同 琼脂块不具备生长素的功能
四、遵循实验原则
1、设计对照原则 2、单因子变量原则 例中对三只缸中蝌蚪的处理,除了投入药剂的情况外,其
它处理方法如“2000ml水”、“等量的水草”、“大小相 同”、“5mg”、“等量的活鱼虫”等均完全相同。 3、平行重复的原则
五、力求排除干扰因素
4、每天向缸内投入等量的活鱼虫进行饲喂,两天换一次水。 5、每两天观察一次,用小网将蝌蚪捞出放在培养皿中,再将培养皿放在坐标纸上测 量其体长,观察其形态变化,前后肢生长情况及属的变化等。观察测量后,迅速每组蝌 蚪放回原来饲养的培养缸内。 6、记录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区别
九、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
(1)呼吸速度——0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 或淀粉减少量
(2)原子途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 (3)甲状腺激素作用——动物耗氧量,发
育速度等 (4)生长激素作用——生长速度(体重变
化,身高身长变化) (5)胰岛素作用——动物活动状态
十、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
(1)光合速度——02释放量或CO2吸收量 或淀粉产生量
材料处理不同
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内因是与胚芽鞘的 尖端存在有关
4号与2号、3号
5号与1号 6号与3号
对比实验
单一变量
说明的问题
2号与1号 3号与2号
条件不同 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照射
材料处理不同
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内因是与胚芽鞘的 尖端存在有关
4号与2号、3号
材料处理不同
玉米幼苗的向光性与胚芽鞘的尖端产生了 生长素有关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1)家兔;(2)生理盐水;(3)酒精棉;(4)适宜浓度的草酸钾 溶液;(5)适宜浓度的氯化钙溶液;(6)试管、注射器(针管、 针头)
(二)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第一步:在A、B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草酸钾溶液和生 理盐水(如下图)。
草酸钾溶液 A
生理盐水 B
第二步:(准备阶段)用酒精消毒,用注射器 取家兔血。
验证性生物实验的设计方法
江苏省江阴长泾中学 陆敏刚
例:动物激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调节作用,请你利用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 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个体发育。
实验材料用具:(1)蝌蚪15只(同种,同时孵化出来,体长约1.5cm) (2)新鲜小草 (3)3只鱼缸(容积约为3000ml左右) (4)甲状腺激素 (5)甲状腺抑制剂 (6)自来水(已 晾晒过3-4天) (7)药匙若干 (8)小网一个 (9)培养皿 (10)坐标纸(用来测量蝌蚪的 体长) (11)鱼虫(用以喂食)[提示:每次投药为5mg,2天换水一次。]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2.1820 .12.18Friday , December 18,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 1:13:34 01:13:3 401:13 12/18/2 020 1:13:34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2.1801 :13:340 1:13De c-2018 -Dec-2 0
练习:实验设计验证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简要写出 第二、三步及以 后的实验结果等。
实验器材
①新鲜的红色康乃馨
②烧杯
③记号笔
④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 ⑤清水 ⑥量筒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用两只大小相同的烧杯,用记号笔标上A、B
(1)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相同 光照 第三步:平均株高, 平均叶长,平均干重等(只对一个即可)
预期的实验现象:A盒中的杂草生长情 况明显比C盒中的差(注意与播种方式 相对应)
练习3
血液中的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缺乏则血 液不能凝固,草酸钾溶液能与血液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 草酸钙沉淀,起抗凝作用。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 简要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反应和实验结果,验证钙离子在 血液凝固中的作用,并回答问题
练习2
某些植物根能分泌一些化学物质用于抑制别种植物在其周围生长,这 称为他感作用。大麦、玉米、向日葵、苜蓿等植物,是杂草的天然抑 制者,又叫“闷盖庄稼”。为了验证大麦对邻近杂草生长具有他感作 用。请根据所给材料器具,在给出的实验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完 成实验、预期实验现象。
材料器具:大麦种子、狗尾草、长与宽各为50cm的栽种盒、剪刀、喷水壶、 天平、直尺等.方法步骤:
对比实验
单一变量
说明的问题
2号与1号 3号与2号
条件不同 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照射
材料处理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