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合集下载

心理学考研常考知识点梳理

心理学考研常考知识点梳理

心理学考研常考知识点梳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思维、感觉、行为等心理活动的科学,它包括多个分支领域,如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

在心理学考研中,有一些知识点常常被考到,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考试取得好成绩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心理学考研中常考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供考生参考。

一、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过程和心理活动的一门学科。

在心理学考研中,以下内容是经常被考到的:1. 认知发展理论: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等。

2. 认知心理学实验方法:了解常用的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3. 学习和记忆:了解不同类型的学习和记忆过程,如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记忆存储等。

4. 语言:理解语言的基本结构和语言的产生、理解、运用等过程,了解语言发展的阶段和规律。

5. 智力和思维:包括智力测试和智力的形成、智力发展和智力水平的评定等。

二、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社会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科学。

在心理学考研中,以下内容是常考的:1. 人际关系:了解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和人际关系的修复方法。

2. 社会认知:了解社会认知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概念,如认知结构和认知模式等。

3. 群体行为:了解群体行为的心理机制和群体决策过程,了解群体行为的影响因素和群体动力学。

4. 人类发展与社会化:了解人类发展的社会化过程和影响因素,掌握人类发展各阶段的特点和任务。

5. 亲社会行为:了解亲社会行为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如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和道德发展等。

三、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

在心理学考研中,以下内容是常考的:1. 儿童认知和社会发展:了解儿童认知的发展和儿童社会化的过程,如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和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

2. 青少年发展: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问题,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心理健康问题等。

3. 成年期和老年期发展:了解成年期和老年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问题,如成年期身份认同的发展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一、发展理论1.爱因斯坦的生物发展理论:强调环境和遗传因素对人类发展的作用,包括生理和心理方面。

2.弗洛伊德的心理性发展理论:认为人类发展是通过心理阶段的冲突解决而实现的。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是根据他们所处的发展阶段而变化的,从感知到抽象推理。

二、发展阶段2.幼儿期(2-6岁):儿童开始发展自我意识和身份,学习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3.小学阶段(6-12岁):学习和社交技能的发展,对自我概念和道德发展的关注。

4.青少年期(12-18岁):身份形成和独立性的探索,性别角色的认同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5.成年期(18岁以后):个人和职业发展,建立与伴侣和家庭的关系。

三、发展领域1.社会与情感发展:关注婴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依恋关系、友谊和人际关系的发展。

2.认知发展:研究婴儿和儿童的感知、记忆、语言和推理能力的变化。

3.物理发展:关注儿童和青少年身体的生长和变化,以及卫生和健康习惯的培养。

4.知觉和运动发展:探索婴儿和儿童的感觉和运动控制的发展,包括平衡、协调和运动技能。

四、发展影响因素1.遗传因素:基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包括身体和心理特征。

2.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如社会期望和文化价值观。

3.社交因素:儿童与同伴和成年人的交互对人际关系和情感发展的影响。

4.教育因素:教育机构和教育方法对认知和学习能力的发展的影响。

5.生物因素:身体健康和生物过程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如营养和基因表达。

五、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和记录个体的行为和反应来研究发展过程。

2.问卷调查:通过给个体提问并收集他们的回答来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3.实验设计:通过控制变量,将个体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来研究特定因素对发展的影响。

4.长期研究:通过长期追踪和观察个体的发展过程,来了解发展的模式和因素。

总的来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涉及了人类从婴儿到成年人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这些变化受遗传、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如下是有关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让·皮亚杰(1896年—1980年),男,瑞士人,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

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成为了这个学科的典范,一生留给后人60多本专著、500多篇论文,他曾到过许多国家讲学,获得几十个名誉博士、荣誉教授和荣誉科学院士的称号。

皮亚杰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把弗洛伊德的那种随意、缺乏系统性的临床观察,变为更为科学化和系统化,使日后临床心理学有长足的发展。

1.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的实质就是适应,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不是一个数量的简单积累的过程。

一方面,由于环境的影响,有机体会产生一定的变化来适应环境,另一方面,有机体又不完全是消极适应,整个适应过程也是有机体内部积极构建的过程,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并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

2.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1)成熟:机体器官和系统的发育成熟水平直接影响着认知发展,是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2)练习和习得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

(3)社会性经验:社会情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文化的传递。

(4)平衡化:调节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引起认知发展的新建构。

3.认知发展的阶段他把人的认识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动作的分化,主要通过探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语言和表象尚未完全形成。

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逐渐获得客体的永久性概念,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

这个阶段的儿童还不能用语言和抽象符号命名事物。

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

皮亚杰的知识点总结

皮亚杰的知识点总结

皮亚杰的知识点总结一、皮亚杰的生平及其理论的基本概念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是瑞士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他在心理学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他一生的研究成果,也是他最为著名的理论之一。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基于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观察和研究,通过对儿童的实验和观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框架和概念。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概念:1. 认知结构皮亚杰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是在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

认知结构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认识组织,它决定了个体对外界事物的理解和解释方式。

认知结构是由个体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表象、概念等认知要素组成的,它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发展和思维方式。

2. 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将人类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而且各个阶段的转变都是符合一定规律的。

3. 认知发展的动力皮亚杰认为,人类认知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个体的认知冲突和认知平衡。

认知冲突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遇到的困惑和矛盾,而认知平衡则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寻求认知一致性和协调性。

认知冲突和认知平衡是推动认知发展的两个主要动力,它们促使个体不断地对外界事物进行思考和理解。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1. 儿童认知发展是一个连续和逐渐的过程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连续和逐渐的过程,而不是突然出现的。

他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是在与外界事物的不断互动和体验中逐步发展和壮大的。

儿童的认知发展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需要经历各种认知阶段的支持和促进。

2. 儿童的认知发展是通过认知结构的不断建构和重构来实现的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通过不断建构和重构认知结构来实现的。

儿童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对外界事物进行组织和重组,形成越来越复杂和高级的认知结构。

这种认知结构的建构和重构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基础。

发展心理学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

发展心理学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

发展心理学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心理发展观,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b.watson,—)创造的一种观点,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现实和客观研究。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j. piaget)心理学的理论核心就是出现认识论,他主要研究人类的重新认识。

皮亚杰以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的观点去表述人类重新认识的个体心理起源和历史起源。

皮亚杰的心智发展观属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它既特别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也特别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的质和量的变化。

皮亚杰认为,心理、智力、思维,既不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皮亚杰的心智发展理论就是机能学说的,指出生物适应环境的均衡过程就是发展的内部动力。

并指出通过同化和迎合这两种适应环境形式,机体可以达至与环境的均衡。

二、发展的因素与发展的结构1. 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个,即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和平衡(平衡或自我调节是心理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即决定因素)。

2. 心理发展的结构皮亚杰是一个结构论者。

他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其中图式是核心。

(1)图式所谓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低级的动作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平衡逐渐形成新的图式。

皮亚杰将图式分成起始图式、初级图式和高级图式等相同的发展水平。

起始图式主要就是遗传性的图式或散射图式。

初级图式主要指认知—运动图式、习惯等。

高级图式主要指运算图式、智力图式、思维结构等。

(2)同化和顺应同化和迎合既就是相互矛盾的,又就是彼此联系的,就是适应环境的两种形式。

同化就是个体把环境因素列入至自己尚无的图式或结构中,以强化和多样主体的动作,这只是数量上的变化,无法引发图式的技术创新或变革。

考研心理学认知发展知识点归纳

考研心理学认知发展知识点归纳

考研心理学认知发展知识点归纳在考研心理学中,认知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它对于理解人类思维和心智的成长过程具有关键意义。

下面将对这部分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详细归纳。

一、认知发展的理论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来实现的。

他提出了四个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前运算阶段(2-7 岁)、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 岁及以上)。

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世界。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泛灵论等特点。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进行具体的逻辑思维,但仍需要依赖具体事物。

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假设演绎推理。

2、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维果斯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他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即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他认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通过与更有能力的同伴或成人互动,儿童能够获得更高水平的思维能力。

二、认知发展的过程1、感知觉的发展新生儿的感知觉相对较为简单和原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感知觉逐渐变得更加敏锐和精确。

例如,视觉方面,婴儿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能够分辨颜色和形状;听觉方面,能够对不同的声音做出反应。

2、注意的发展儿童的注意力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变。

幼儿时期无意注意占主导,随着年龄增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能够更有目的地集中注意力。

3、记忆的发展婴儿的记忆主要是短时记忆,随着年龄增长,长时记忆逐渐发展。

儿童的记忆策略也在不断改进,从简单的重复到使用组织、联想等更复杂的方法。

4、思维的发展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是思维发展的重要特点。

儿童在早期往往依赖具体的事物和表象来思考,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逐渐能够进行抽象的逻辑推理。

三、语言与认知发展的关系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载体。

请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请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请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心理理论,它描述了儿童和成年人的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是一个过程,描述的是儿童和成年人的智力空间的发展,它的发展受到环境的影响。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以他的生物心理学结合了普遍的认知发展原则,用于解释儿童的认知思维发展的过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它分为六个基本阶段,这些阶段包括:感知-运动期,简单图形期,数量概念期,空间概念期,语言期,和具体逻辑期。

根据这些阶段,儿童的发展有优先顺序,每个阶段以特定类型的活动和行为表现出来,儿童会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

感知-运动期是认知发展的第一阶段,它发生在生命的前6个月之内。

这个阶段的儿童都有一个健康的感知-运动发展,在这个阶段,儿童也会参与到一些简单的活动,比如手抓物体和拼图。

简单图形期是认知发展的第二阶段,它发生在生命的1-4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学习把简单的图形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开始学习发现问题、测试假设等,可以用来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数量概念期发生在4-7岁之间,它是儿童学习数量概念的过程。

儿童在这个阶段开始理解数字,可以计算数量的关系,也可以知道大小的关系,这种能力也可以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空间概念期发生在7-11岁之间,它是儿童学习空间概念的过程。

它涉及到儿童学习空间间的关系,像方向、大小、距离等,这可以用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语言期发生在11岁及以上,它是儿童学习语言方面知识的过程。

儿童在这个阶段开始学习语法、表达、理解等,这种能力可以用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最后是具体逻辑期,它发生在11岁以上,主要是儿童学习抽象概念的过程,比如:学习数学、逻辑、概念等,这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来说,他认为所有的儿童都会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有一个优先顺序,所以教育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来制定针对性的教育计划,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知识和技能。

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理论知识点

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理论知识点

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理论知识点认知发展理论是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着重研究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几个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发展理论和科文斯基的信息加工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是认知发展理论的先驱者之一,他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

他提出了四个主要的认知发展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1. 感知运动阶段:在出生到2岁之间,婴儿主要通过感知和运动来认知世界。

他们通过探索周围环境,通过触摸、吮吸和逐渐习得基本的运动技能。

2. 前运算阶段:从2岁到7岁,孩子开始使用符号和符号系统,例如语言和图像,来代表物体和事件。

他们能够进行想象和符号性的推理,但还不能进行逻辑推理。

3. 具体运算阶段:从7岁到11岁,儿童开始发展出逻辑思维和操作能力。

他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并理解一些抽象概念。

4. 形式运算阶段:从11岁开始,儿童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

他们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能够理解和运用抽象概念、推理和解决复杂问题。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教育和发展心理学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发展理论强调了社会和文化环境对认知发展的重要影响。

他认为个体的认知能力不仅受到内在的生物因素影响,还受到外部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维果茨基认为,语言和社会互动是认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他提出了近代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即近似发展区和区域性发展。

近似发展区指的是一个人能够在适当的支持下完成的任务。

而区域性发展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互动中能够表现出高于独立认知水平的能力。

维果茨基的理论为社会文化环境与个体发展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认识,对教育和家庭教育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科文斯基的信息加工理论科文斯基的信息加工理论强调了人类认知系统对信息的处理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皮亚杰认知
发展理论
考研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知论”。

他认为,人类的知识不管多么高深、复杂,都可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时期。

生物学和逻辑学可以分别解释儿童智力和思维的起源和发展。

他既强调心理因素中内外因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导致了心理特征不断发生的量变与质变。

心理发展的原因:心理因素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与本质。

个体的任何心理反应,不论指向外部动作还是内部思维,都是一种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而适应则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形式完成。

心理发展的因素:支配心理发展的原因有成熟、物理条件、社会环境、平衡。

心理发展的结构: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其中图式为核心概念。

(1) 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儿童喜欢敲击东西)
图式最先来自遗传,之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改变和丰富,经过同化、顺应、平衡演变成新图式。

(2) 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用锤子敲完了用勺子敲)
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

(3) 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用鸡蛋敲了一次桌子鸡蛋碎了,以后不敢用鸡蛋敲)
顺应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4)平衡:同化与顺应导致的适应,是机体暂时达到平衡,但这只是下一个较高水平平衡运动的开始。

平衡既是发展中的因素,又是心理结构。

心理发展的阶段: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人的动作图式经过不断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形成了本质不同的心理结构,也就是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
发展阶段年龄核心能力
感知运动阶段0-2 客体永久性
前运算思维阶段2-7 象征思维,自我中心
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 守恒、可逆性、客体依赖性
形式运算阶段12-15 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阶段15~ 辩证思维
(后人新增)
①各阶段是连续的,但具有阶段性,即各阶段有自己独特的结构
②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先后次序固定
③阶段之间在可以有交叉
④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和结构的基础,但之间有本质差异
⑤同一阶段内各种认知能力水平相当
关于凯程: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平衡:找到工作、生活、家庭的平衡点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