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日记

合集下载

读书日记100字三篇

读书日记100字三篇

读书日记100字三篇
读书日记一:《平凡的世界》
今天我读完了一部名叫《平凡的世界》的小说,这是一本关于一个普通人家庭的故事。

通过主人公孙少平的成长历程,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在艰苦的环境下奋发向前的坚持和努力。

他的一路坎坷、一步步奋斗的过程,让我明白了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命运。

这本书不仅让我看到了普通人的伟大,也让我明白了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是无法避免的,但只要有信念和勇气,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我希望将来也能像孙少平一样,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读书日记二:《红楼梦》
今天我读完了一部名叫《红楼梦》的经典小说,这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

通过作者曹雪芹精心描绘的人物形象和细腻的情节,我仿佛置身于贾府的世界中。

贾府的衰败和众多人物之间的纷争让我深思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无常。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人生中的得与失、荣与辱都是过眼云烟,唯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最重要的。

我希望将来也能像书中的贾宝玉一样,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负青春年华。

读书日记三:《活着》
今天我读完了一本名为《活着》的小说,这是一本让人触动心灵的作品。

通过主人公福贵的一生,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宝贵和生活的无常。

福贵经历了家庭的起伏、战乱的摧残,但他始终保持着
乐观和坚强。

他的一生充满了苦难和痛苦,但他依然坚守着对生活的热爱。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是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我希望将来也能像福贵一样,坚持乐观向前,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读后感可以写成日记怎么写

读后感可以写成日记怎么写

读后感可以写成日记怎么写【开篇】晚上在家静静地看完了一本书,突然想写个读后感,记录一下自己的收获和心得。

又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就拿笔来把它写成日记的样子。

【正文】今天看完了一本《红楼梦》,心情倍感舒畅。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传统文学的魅力。

虽然小说的故事情节发生在封建社会,但是作者对于人性的洞察和对于情感的刻画却是非常深刻和准确的,让我不由自主地产生共鸣和感动。

庭院深深,深深院一段佳话,荣华富贵谁家乐。

这是小说里的一句诗,我为之沉醉。

这句话短短十几个字,却道尽了人生的情感和命运,让我在思考的时候感慨万千。

人生短短几十年,我们能得到的爱情、友情和物质的追求究竟哪个更加重要?这是我在读完《红楼梦》之后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当然,《红楼梦》也让我了解了一些古时候的节日和风俗,比如说元宵节和清明节。

不同的节日和不同的时间背景,小说里的主人公们所面对的情感和命运也不同,这让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又多了一分。

【总结】读后感可以写成日记,并不需要十分正式和严肃。

日记是一个人的心情和思想记录,通常是比较随意和自由的。

但是,读后感作为一种表达自己阅读感受的方式,也应该遵守一定的格式和基本要素。

可以按照首段引出作品、中段展开阐述观点和心得、尾段进行总结和反思等步骤展开。

虽说风格自由,但也要注意文字简明扼要、思路连贯、格式规范等要素。

通过这样的训练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语文思维和表达能力,也可以更好地体验和感受阅读的乐趣和魅力。

【收尾】记录下来自己的阅读收获,是一种学习的积累和成长的记录。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继续多读书、读好书,并且坚持记录下来自己的读书心得,让它们成为自己成长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阅读日记大全50字60篇

阅读日记大全50字60篇

阅读日记大全50字60篇
1. 《红楼梦》是一部经典的中国古代小说。

我喜欢它的深刻描写和丰富的人物形象。

每读完一段,我都会思考人性和情感的复杂性。

2. 《1984》是一本令人警醒的小说。

它揭示了权力对人的控制和思想的压制。

我反思了自由和隐私的重要性。

3.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给我带来了无尽的乐趣。

我永远不会忘记与哈利一起冒险的激动和奇幻的世界。

4. 《小王子》是一部让人深思的童话故事。

它通过小王子的冒险展示了友谊、孤独和成长的重要性。

5. 《动物农场》是一本有关政治寓言的小说。

它让我思考了人类社会中的不公正和权力滥用的问题。

6. 《罪与罚》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小说。

通过主人公罗德里克·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故事,我思考了良心和犯罪的界限。

7. 《人类简史》是一本令人惊叹的历史书。

它帮助我认识到人
类社会的发展和影响。

8.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真实而感人的小说。

它反映了中国农
村社会和个人奋斗的故事。

9.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本充满叛逆和无奈的小说。

主人公
霍尔顿·考菲尔德的独白让我深入思考了青春期的困惑和迷茫。

10. 《百年孤独》是一部令人难忘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它融
合了家族、爱情和命运的复杂关系。

……(继续写50篇)
这些阅读日记记录了我阅读不同类型书籍的心得和体验。

通过
阅读,我得到了知识和启发,也深入思考了生活和人性的诸多问题。

红楼梦读书笔记300字(通用49篇)

红楼梦读书笔记300字(通用49篇)

红楼梦读书笔记300字(通用49篇)红楼梦读书笔记300字(通用49篇)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红楼梦读书笔记300字,欢迎大家分享。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1《红楼梦》是古典小说史上的巅峰巨著,它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大小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贾宝玉和林黛玉。

林黛玉从小体弱多病,来到了荣国府,认识了住在大观园里的一群女孩,她们不但容貌美,而且心灵也美。

贾宝玉是这起人中的唯一一个男孩。

他不同于古代的其他男性,都自以为高出女性一等,而是把把自己和对方看作平等的人。

故事的中心地位,是贾宝玉和表妹林黛玉丶表姐薛宝钗之间的爱情纠葛。

这样的问题,悲剧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结果。

而整个贾府,则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外表之下充满了污浊丑恶的贵族家庭,只有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是干净的,并且和整个社会的污浊连成一片。

《红楼梦》的悲剧之所以特别震撼人心,就因为它充分写出了被毁灭的女性不仅是外形美,而且内心是更美的。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2“丢弃了不离不弃黄金琐,忘记了莫失莫忘通灵玉”,好一个多情潇洒的贾宝玉,娇嫩多病的林黛玉,塑造了一个发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动人爱情悲剧。

作者曹雪芹通过《红楼梦》,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也表达了他的不满与愤怒。

故事讲述的是从小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渐渐与贾政之与生俱来通灵玉而性格顽劣的公子贾宝玉相恋,又因凤姐从中使用掉包计,使得贾宝玉娶带有黄金琐的薛宝钗,让林黛玉吐血身亡,贾宝玉从此心灰意冷,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故事。

我实在是为林黛玉而感到悲哀不值,更为他们悲惨的命运而惋惜。

但追究人物本身并没有过错,让人憎恨却是那种封建的传统观念。

什么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什么门当户对,这种思想真是害人不浅。

这不,贾宝玉和林黛玉就是因此而要承受阴阳相隔,想而见不着的痛楚。

还要让贾宝玉受这样的欺骗。

唉,就是石头心肠的人也会被他俩的真情所感动的。

《红楼梦》周记四优秀5篇

《红楼梦》周记四优秀5篇

《红楼梦》周记四优秀5篇《红楼梦》范文周记四优秀范文1暑假期间,我读了长篇小说《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它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由曹雪芹和高鹗所著,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这本书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和婚姻悲剧为主线,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在红楼梦中,我最喜欢看的是《刘姥姥醉酒》这一章。

在贾府吃饭时,刘姥姥边喝酒边行酒令说:“老刘老刘,食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看了刘姥姥风趣的言语,我差点笑破肚皮。

接着贾母领她到省亲别墅牌坊下,刘姥姥以为是大庙,便趴下磕头。

后来刘姥姥竟迷了路。

她顺着石子路走进一门,拐两拐,见一女孩含笑迎来,忙道:“姑娘们把我丢了。

”说着去拉她的手,不料“咕咚”一声,头碰板壁上,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幅画。

哈哈,刘姥姥真是一个大活宝呀!你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刘姥姥很傻呀!其实刘姥姥并不傻,我看她不过是装疯卖傻,她的小心眼是逗贾府的人开心,好得到赏钱罢了。

《红楼梦》是一本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上面有一些东西我还不能理解,我决定今年寒假,再读一遍《红楼梦》,相信到时我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红楼梦》范文周记四优秀范文2从小便爱看红楼,喜欢冰清玉洁的黛玉,喜欢率直的湘云,喜欢泼辣的王熙凤,喜欢懂事的袭人,喜欢——里面的所有人物。

近来听说要重拍《红楼梦》,看见报纸上热闹的宣传,不禁也来了兴致,回家从书橱里翻出了〈〈红楼梦〉〉。

再读红楼,觉得她还是那么的吸引人。

还是喜欢红楼里宝黛的红粉痴恋。

从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到长大后的坠入爱河。

使我感到,世间又一份千古流芳的爱情故事诞生了。

它的出现是那么的自然,几乎没有人怀疑过,它的出现是那么纯洁,纤尘不染。

当然其中我最欣赏的还是黛玉的诗情画意,灵秀慧黠。

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

然而最叹息的也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

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

读书日记300字30篇

读书日记300字30篇

读书日记300字30篇读书日记是记录读书心得和感悟的一种方式,每篇300字的读书日记可以涵盖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和个人的思考。

以下是30篇读书日记的示例:1. 《1984》读书日记。

今天读完了《1984》,这是一本令人震撼的反乌托邦小说。

书中描述了一个极权主义社会,人们被监视和控制,思想受到束缚。

通过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了言论自由和个人隐私的重要性。

2.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书日记。

盖茨比的故事让我深思。

他追求着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这让我明白了追逐虚幻的东西所带来的空虚和痛苦。

3. 《活着》读书日记。

《活着》是一本让人感到无比沉重的小说。

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我看到了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残酷。

这本书让我更加珍惜生活,思考生命的意义。

4. 《百年孤独》读书日记。

读完《百年孤独》,我被马尔克斯的想象力和文笔所折服。

这本书充满了奇幻和寓言,让我感受到了时间和历史的无常。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孤独,但我们也需要相互关怀和理解。

5. 《小王子》读书日记。

《小王子》是一本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的童话。

通过小王子的旅程,我明白了成人世界的荒谬和迷失。

我们应该保持纯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6. 《平凡的世界》读书日记。

《平凡的世界》展现了一个普通人的奋斗和坚持。

通过读这本书,我明白了成功的背后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

7. 《围城》读书日记。

《围城》是一本讽刺社会的小说。

通过描述主人公的婚姻和职业困境,我看到了人们追求安逸和面子的盲目。

这本书让我反思了自己的选择和人生态度。

8. 《人类简史》读书日记。

《人类简史》是一本宏观的历史著作。

通过对人类文明的回顾,我认识到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是如何与环境和科技的变革相互关联的。

9.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书日记。

《活出生命的意义》是一本关于生命意义和心灵成长的书。

通过读这本书,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对他人的关爱。

10. 《三体》读书日记。

《三体》是一本科幻小说,引人入胜。

红楼梦读书日记范文300字(通用3篇)

红楼梦读书日记范文300字(通用3篇)

红楼梦读书日记范文300字(通用3篇)红楼梦读书日记范文300字(通用3篇)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过去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这也意味着,又要开始写日记了。

好的日记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为大家的红楼梦读书日记范文300字(通用3篇),欢迎大家分享。

今天,我含着感动读完了《红楼梦》这本书,它让我哭过,让我笑过,还让我懂得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一句话:“荣华富贵得到了,也会失去,就像一场梦一样。

”鲁迅称《红楼梦》为封建社会的一本百科全书,下面就让我带着大家认识一下几位主人公吧!故事的主人公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我认为贾宝玉是个喜欢一切美好东西的人。

林黛玉是一个善良聪明,才华超群的人。

薛宝钗是个容貌美丽,善良宽容,做事通达,外柔内刚,文章女工,人情世故,无不精通的人。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宝玉哭黛玉》,《贾宝玉出家》等文章。

最后的六个故事使我不禁流下了眼泪,心里想:如果林黛玉身体好一些,贾宝玉不出家做和尚该多好!那么故事的结局也不会这么悲凉了。

《红楼梦》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明白了身体的重要性,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去追求幸福。

书读完了,里面的好几个故事让我流下了眼泪,《红楼梦》,谢谢你,是你让我学到了许多,谢谢!中国有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和《西游记》,作为女孩的我最喜欢的就是《红楼梦》。

《红楼梦》带着忧伤、凄凉的气氛,让人常常想落泪。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

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柔的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他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他们的家因为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

而其中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宝钗和林黛玉。

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

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可怜的林黛玉闻讯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哀欲绝,出家当了和尚。

红楼梦读书日记怎么写(通用6篇)

红楼梦读书日记怎么写(通用6篇)

红楼梦读书日记怎么写(通用6篇)第一篇:红楼梦读书日记怎么写《红楼梦》书写了多少书中人的悲剧?曹雪芹不仅体现出了一个封建权贵家庭走向衰败和荣枯,而且从侧面彰显了封建礼教下纯真的爱情。

一边是功名成就,一边是金玉良缘。

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让我们看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

贾宝玉与林黛玉两人无比凄凉忧伤的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人有时似乎至于千里烟雾之中,琢磨不透这里面的一切,书中共900多名人物,而最让我能为其流下辛酸泪的也只有她——林黛玉。

在《红楼梦》中有一段,讲“黛玉葬花”,我阅尽《红楼梦》,却唯独对这一章情有独钟,令我魂牵梦绕。

这一段将黛玉的自卑、自尊、自怜展现无遗,尤其是那一首《葬花词》:“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读着这首诗,我的心仿佛震动了一下,她把自己的渴望、梦寐、生活的苦涩,全都埋入土中,却埋不掉孤独,如影随形的孤独,与生俱来的孤独。

第二篇:红楼梦读书日记怎么写《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读完它我的感触很深。

它讽刺了我国古代封建恶势力独霸一方的丑态,与它最终将会走向灭亡的必然命运。

《红楼梦》里的人物各有各的特点。

给我印象深刻的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贾宝玉从小过着被捧在掌心里的日子,再加上衔玉而生被他的祖母视为珍宝。

每日与女孩子玩乐嬉戏,不顾学业,而且软弱无能,但也是因为这样,他的父亲贾政才会不喜欢他,当然,贾宝玉也很惧怕这个父亲。

虽然大观园里的人尽是心灵肮脏,争权夺利的人,不过也有真情在,贾宝玉和林黛玉两情相悦,真心相爱,却也逃不过封建社会的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命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2月24日星期四(晚)晴又见红楼终难忘今天是高老师讲的第二堂课。

讲到了由红楼而留名的红学大家,讲到了研读红楼梦的一些大家们对于红楼梦观点引起的一些是非,虽说是大家们的恩恩怨怨,但终究是为了红楼。

因此我内心不由的起了一些疑问,到底是一本何样的让每一个研究红楼的人如此痴狂,争论不休,一生扑到红楼梦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松口?红楼为什么有能力将平凡化为神奇?带着一种疑问,带着一种好奇,带着一种求知,我要去寻求答案,寻找红楼梦的神秘。

寻找自己真实的看法,与红楼们来一次真格对话。

说道红楼我自己一点也不陌生,但是谈到红楼如此令人痴迷,我是从小学到现在一直心存疑惑。

初接触红楼是在三四年级的时候,那时候每天和父母天天看看红楼电视剧,依稀记得最后一回那宝玉身着猩红的大风衣,剃了度,拜了拜,便随云而去。

我那是甚是不明白。

再次接触到红楼还是六年级,学校举办小书房,每天都得写札记,我拿了一套四大名著青少年读物,实话说来,自己也只是看个热闹,知道黛玉,宝玉,宝钗之人,之事。

至今对他们名字的构造也颇感兴趣,想着其中的奥秘。

接着搁置了将近十年之久,进入大学后,零星的听高老师在彭城书院的关于《红楼梦》的讲座,感悟了些,又将红楼拾起,也正是曹雪芹批阅十载的日子,想来也算是个巧合了呢。

现在,趁着名师讲解一定得弄明白自己的疑惑。

就算这部书高如泰山,也要一点一点啃噬下去,坚持到最后一点也不剩。

加油,坚持!2012年2月29日星期三(午)晴关于新版《红楼》的一些看法卓越的书还没有到,今天关于老师讲的内容有点糊涂,就直接看了视频。

突然想到新版《红楼》被娱乐媒体吵得沸沸扬扬的,就有了兴致看了起来,然而看着看着,就顿起鸡皮疙瘩。

想着怎么回事?新版红楼为何如此让人嗤之以鼻定下七宗罪呢?便开始查找关于新版红楼的一些信息。

便开始怀疑是否对新版有误解呢?我想说说我的看法呢。

首先就从感官入手:1、视觉。

新版红楼的发型制作是依据京剧花旦的造型改造过来的。

我认为编剧们将红楼梦的这些正副钗们视为红楼梦的花旦,每一个人物都是红楼女子都是一个角,都有自己的故事。

所以可以发现红楼梦中的女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是按照在贾府中地位的高低或多或少在额上有几个小圈,仔细琢磨,想着这个也和道理,曹雪芹写红楼不正是因为他想为他身边的女儿们著一部书嘛,所以可以看出红楼女子丫头都有符合自己个性的故事,如果单拿出一个人物就像是红楼梦的一部戏中的一段折子戏吗?每一段折子戏中不正是有一个花旦。

虽然红楼人物乍一看确实很慎人,但是仔细考究可以看出编剧们想表达的用心,将传统京剧装束的方式来塑造一部经典的《红楼梦》,想必是经典加经典吧。

但对于来迎合当代人们的审美观点来说,似乎不大符合当代人们对古代装束的想法。

人们的视觉接受和细想观念起了冲突,肯定无法对《红楼梦》产生好感。

2、听觉。

新版《红楼梦》的开场曲确实一开始有点让人受不了,就像剧中那种阴魂不散的背景音乐一样,依依呀呀的,听不出什么味道。

后来听多了,随着调子的延绵渐渐发现,开场曲和背景音乐有着不同的感觉。

开场的音乐比背景音乐要来的细尖,随着“开辟鸿蒙”的字调开始,这里面的转调和声气的吐纳确实有着昆曲的影子,但又不是绝对的昆曲的调子的唱腔。

这种古今结合的唱法我个人认为不知是一种创新呢,还是一种不伦不类的结合呢?我无法评论,因为我自己能够接受这种调子,但是细想起来,昆曲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流行乐结合在一起,感觉不是特别恰当。

就算迎合当代人的胃口,又得符合《红楼梦》的经典来说自然可以采用中国风的歌曲;如果要使用昆曲又一经典的文化来陪《红楼梦》那就单纯的用昆曲,结合《红楼梦》的经典性来创作。

或许这一种单纯的制作更能体现昆曲的韵味和《红楼梦》的经典性。

而对于背景音乐的审美,我确实接受不了。

将昆曲这种优雅的调子,不是特别悲的演奏曲,用在每一个昏沉的背景上,我个人感觉着实不是个好方法。

然后对于后期的制作,我能说,开场的女娲补天,青梗峰下仙人出现的地方,包括宝玉初试云雨的场景做的不错,运用这先进的电脑技术,将非现实的场景描述的有吸引力。

但对于一些重要场景的制作处理,我就不敢苟同。

正如高老师课上所说前60回中,贾府的调子是十分喜庆的,所有主人公在前六十回都已经出现了,贾府出现了末日前的人丁兴旺和繁荣,但是从六十回后,随着宁国公的去世,顶梁柱的殁了,似乎一切也开始有预兆的衰败。

也就是从这回后,贾府的调子开始变得阴沉,单薄。

到抄检大观园的后,贾府已经走向灭亡。

随着中调子的转变,场景的调子昏暗了起来才稍微有点符合。

从这方面讲来,87版的红楼梦在后期处理上比新版的有意蕴,那种萧条的空旷一下让人耸立了起来,人生从华丽走向惨淡,从繁华簇拥到潦草行事,这种强烈的对比凸显了《红楼梦》的悲剧性。

相对于新版来说,在文本把握上,旧版处于逊色的地位。

最后想谈谈关于演员的事儿。

在《红楼梦》拍摄前就有大量的宣传,每集投资500万。

后来又根据李小婉专访时候得知,为了让那些没有演技的小演员有贵族气息,都住在6星级宾馆来培养气质。

我思来想去真是有钱没处使了,新版的气质真是有点用钱堆出来的庸俗之风啊。

既然是一部经典,怎么只能少数人懂得着经典的意蕴呢?曾看到87版宝钗的专访时,听到这么一句话:在拍摄红楼梦前我把《红楼梦》读了好几十遍,揣摩宝钗的心理,动作,生怕将宝钗这个角色演砸了。

可想而知其他的演员在对经典的把握上也不会逊色到哪里去呀。

这就是对经典的敬畏。

和87版红楼梦的演员相比,新版的那些演员努力确实差劲多了。

怪不得有些地方像在背书,有些地方显得木讷。

都说电视剧是引起人们阅读经典的一种最好的放是,如此大费周章的,反而产生了南辕北辙的效果,这方面还是需要多加考虑的。

还是希望书早点到,早点感受红楼气息。

2012年3月3日星期六(晚) 阴转小雨书终于到了!盼望已久的《红楼梦》终于到了。

看着那淡色朱红的封面,不禁让人想到红楼梦人物来。

一个个娉婷婀娜,一个个个性鲜明,一个个的憾人心碎,终于可以正式的走进《红楼》,走进每一个人物,走进这个掀起国学热潮的著作。

内心真是激动不已!决心要好好看书,好好思考,好好揣摩,好好的做好这件事。

2012年3月6日星期二(午)晴今天将《红楼梦》读了5回了。

看着想法颇多,就一一写下来。

先说说自己的进步之处吧。

首先终于把红楼梦中的人物搞清楚了。

谁是谁的儿子女儿,谁和谁有着微妙的联系,谁和谁又有着是是非非,谁和谁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终于在这前五回中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这回中,将曾经纷乱的关系搞了个透彻。

同时自己也感慨呀,这么般庞大复杂的关系,从小说故事内容来说,要是写清楚也是不容易呢,从小说创作构思来说,也要用一番心思呐,一段段的谶语,一个个人物的故事的描写,是儿女情长,但又不是人们所接触到的风花雪月的儿女私情,又想到曹雪芹先生生活的环境,这里确实要恭恭敬敬的向老先生拜了一拜。

也难怪高老师在课上老是后悔小时候没多读故事书呐!我想着,也不是每一个小时候读故事书的人都能写出如此巨著,这和作者的人生经历也有着分不开的联系。

所以对于高老师课上所说新红学的考据派的研究,我相当倾向于这个。

曹雪芹所描述的贾宝玉及人事先不从它的真实性考虑,就从描述贾府中生活的点滴可以探究出许多历史文化的东西,从这些文化历史着手去寻找中华文化来时发展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从而对于新红学考据派的成就我是十分肯定的。

对于高老师课上提出来,将来考据派的研究走向一个复垦的新的道路,我觉得还是需要一定的创新能力。

然后对于前两回读完后,不禁产生了一些疑问,宗教对于曹雪芹的影响到底有多深?在第一回开始的时候就有空空道人,一僧一道,而且在空空道人看到石头上的字后的描述,充满了佛家用语,能够理解一僧一道的出现,和空空道人这个人物的设置,但是对于故事的描述为什么要用如此多的佛语呢?难道是为了突出“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吗?佛语一出现就让人感觉整个故事开头都是飘飘然呢,让人摸不着真假。

接着对于曹先生的故事结构构思,我感到十分钦佩。

首先从空空道人这个虚无的的故事开始演说整体红楼故事,给人一个空灵感觉。

接着通过顽石的历练为经历的开端,从贾雨村开始到冷子兴的演说,红楼故事开始出现真实的场景,这个真实的场景的细节又得从冷子兴的演说后贾雨村到达姑苏之后,林黛玉抛父进京开始。

这如实像一个圈,大圈里包着小圈,小圈又一个扣着另一个小圈,这样的文章结构让人理解起来还是有点费劲。

想必曹先生正是想运用这样的一个圈圈绕的方式让真实隐去吧!关于第三回中题目写到:“托内兄如海酬训教接外孙贾母惜孤女”和庚辰本的“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这两个版本我觉得后者这个版本将林黛玉显得的有些不近人情了呢。

什么叫抛父进京呢?抛父是抛弃父亲这个意思,抛弃父亲进京?此话怎讲?难道是因为要进京享受荣华富贵了所以就抛弃父亲了?书中是因为贾母怜惜黛玉所以才将黛玉接入府中,也是林如海让黛玉进京的,黛玉离开父亲就是背井离乡呐,考虑到黛玉的年龄,也不是抛父一词可以带过的,黛玉本身又是一个敏感多情的人,更不是后者这个题目写的那样绝情冷漠呢。

感觉抛父一词实在有偏颇呢。

而对于林黛玉进贾府的场景,我不想过多细究什么,已经有好多评论写着林黛玉进府了也不差我这一笔了,就此略过吧。

2012年3月10日星期六(晚)阴关于金钏之死和宝玉挨打所想到这几天将《红楼梦》看至了三十多回。

心中不免有些气愤。

看到金钏之死和宝玉挨打,心里是又气又恼。

气的是贾环那人实在是太坏,坏的彻底。

恼的是金钏之死,宝玉为何就这样子溜走了?有人说金钏之死是调戏宝玉的后果,和宝玉无关。

可是到底谁先调戏谁,不能因为王夫人的一面之词呢。

记得很清楚,那是盛夏的晌午,王夫人在小憩,金钏在王夫人身边捶腿。

宝玉悄悄的将金钏的坠子一扚,金钏是挥了挥手让宝玉出去的,接着又是宝玉塞了一香雪润津丹在金钏手里,接着又拉着手说着调戏之语,这才金钏才开口说话。

所以我认为金钏不是先调戏贾宝玉。

我再想着金钏说这话也用不着王夫人猛的一巴掌呢。

而此时的贾宝玉却已偷偷的溜走了。

气恼不过了,这不是像是宝玉行为处事的风格。

都说宝玉疼女儿,可为什么在金钏上却没有?是因为做错了事情?还是受到母亲的威严?我认为这一个场景,贾宝玉逃走有这些个原因,首先是宝玉自己先挑起来的,有错在先,想逃避责任。

第二,宝玉一贯是受贾母宠着,自己在女儿堆里又是有口碑的,一旦这个事情被贾母,还有林黛玉等人所知道,是不是形象又毁了呢?第三,那时候的宝玉年纪也不是特别大,对于王夫人突然的一巴掌心理根本没有准备,作为一种心理学的反应,将自己过错隐藏起来是很多孩子选择的方式,继而宝玉选择了跑了。

但事后却没有多见宝玉勇敢的站出来对这个行为付出什么行动。

我想也正是因为这一个负面才让宝玉的形象有所丰富呢。

谁能无过呢。

对于金钏选择死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太过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