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楼梦》中主要女性形象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
以下是一些例子:
1. 林黛玉:她生性孤傲,多愁善感,心思敏感,才华横溢,个性纯真灵净,说话率直有时却也刻薄。
她对爱情执着、坚贞,对封建礼教有直接的反抗,展现了女性对自由和尊严的追求。
2. 薛宝钗:作为一个封建社会中的大家闺秀,她性格好,深知人心,待人处事十分圆滑。
她信奉封建礼教,精明干练,同时也具有诗人的才情和思辨的敏捷。
3. 王熙凤:她聪明机警,精明干练,内心里心狠手辣,贪婪,心机极深,外表则谈笑风生,口齿伶俐,惯于逢迎。
她作为贾府的管家,展现出她的管理才能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4. 史湘云: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
她生性豪放,心胸开阔,热情豪爽,有超逸的才情和诗思的敏捷。
5. 贾元春:贤德妃,德才兼备的才女,贾府女儿中身心发育最健康的一位。
她性情聪慧,慈善温厚,但也有违心做人的无奈。
还有诸如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等其他女性形象,她们或柔顺善良、或精明能干、或冷静理智,展现了不同女性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起伏。
这些女性形象在《红楼梦》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丰富了
故事情节,也使得小说更加立体、饱满。
总的来说,《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她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特点、人生经历和命运归宿。
这些形象不仅生动鲜活,而且对于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红楼梦》所反映的清朝社会生活和女性的地位与处境。
红楼梦的女性形象

红楼梦的女性形象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样,她们以各自独特的个性和命运展现出纳贵族阶层妇女在封建社会中的生活和处境。
通过对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清代社会女性的地位、角色和命运。
一、贾母——家族之母的光荣与苦涩贾母是贾府中的家族之母,也是红楼梦中贾府的绝对权威。
她是一个聪明、智慧的女性,处理家族事务得心应手。
她以智慧、勇敢和家庭力量成为了家族的支柱,被所有家族成员敬仰和依赖。
然而,贾母的地位虽然高贵,但她也承受了家族的繁重压力。
她时常要向聘礼之类的物质需求低头,并且在儿女之间的各种争斗中感到无奈。
尽管她在家族中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她也常常在传统封建家庭的束缚下,无法自由支配自己的命运。
二、林黛玉——忧郁才女的悲剧命运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为复杂和耐人寻味的女性形象之一。
她是贾府中的女贵族,具有非凡的才华和美丽的外貌。
她擅长写诗作画,思维敏捷,性格矛盾,常常表现出忧郁和愤怒的情绪。
然而,林黛玉的悲剧命运注定了她的不幸。
她是贾府中的庶出女,身份低微却又承载着家族的期望。
她受尽了命运的折磨,被父亲嫂子歧视,并最终因为与贾宝玉的感情纠葛而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林黛玉的形象表达了红楼梦中女性命运的无奈和不平等。
三、贾宝玉的妻子们——命运多舛的妻子们红楼梦中,贾宝玉作为贾府的继承人,拥有了世俗意义上的权力和地位。
他的妻子们包括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她们都是漂亮、聪明和富有才华的女子。
然而,贾府中的继承权争斗使得这些女性们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她们中的一些人为了家族的利益而受尽委屈,甚至被逼迫出家。
贾宝玉婚配的过程也充满了纷争和痛苦,女性形象们在命运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四、妙玉——自由独立的女性象征妙玉是红楼梦中的特殊女性形象,她是一个伪装成男子的女子,以她的勇敢和机智赢得了贾宝玉的喜爱。
妙玉以她与众不同的形象和性格,成为了红楼梦中自由独立的女性象征。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以其丰富的情节和细腻的描写而闻名于世。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曹雪芹刻画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她们的个性、情感和命运。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探讨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以期给读者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一、贾母——家族的中心贾母是红楼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女性角色,她是贾府的家族长辈,也是整个家族的中心。
贾母具有强烈的家族观念和家庭责任感,她以家族的利益为重,时刻关心家族的兴衰。
她以智慧和善良赢得了家族成员的尊重和爱戴。
然而,贾母也有她的不足之处。
她对贾府的管理有时过于宽松,对一些家族成员的过错容忍过度,导致了家族的衰落。
这给我们启示,一个家族的繁荣与否不仅取决于家族长辈的智慧和能力,还需要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范。
二、林黛玉——独立自主的女性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受欢迎的女性角色之一。
她是一个聪明、敏感、独立自主的女性,对自己的情感和命运有着强烈的掌控欲。
林黛玉不愿受到传统女性角色的束缚,她追求真实的情感和自由的生活。
然而,林黛玉的独立性也使她陷入了痛苦和孤独之中。
她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无力和无奈,最终导致了她的早逝。
这给我们启示,一个人的独立和自主固然重要,但也需要考虑到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以及自身的承受能力。
三、王熙凤——智慧与权谋的代表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另一个备受争议的女性形象。
她具有极高的智慧和权谋,能够巧妙地处理家族内部的事务,并为家族谋取利益。
王熙凤的聪明才智使她成为贾府中的重要人物。
然而,王熙凤的权谋手段也使她备受争议。
她为了家族的利益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伤害他人。
这给我们启示,智慧和权谋固然重要,但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道德和伦理的底线。
四、薛宝钗——温婉贤淑的代表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另一个女性形象,她以其温婉贤淑的品质而受到众人的喜爱。
薛宝钗具有良好的教养和家风,她深受贾母的宠爱,并成为贾府中的贤内助。
然而,薛宝钗的温婉贤淑也使她显得有些缺乏个性和主见。
红楼梦的女性形象评析

红楼梦的女性形象评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一部以女性形象为主要创作对象的小说。
作为一部描写封建社会家族生活的小说,红楼梦的女性形象展示了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让读者对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处境和命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对红楼梦的女性形象进行评析。
1. 林黛玉:此消彼长的千古绝艳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受人关注的女性角色之一。
黛玉聪明敏感,有着特立独行的性格。
她天生有诗意的灵魂和世俗的心智,在芸芸众生中显得更加特别和与众不同。
她继承了贾母的聪明才智和贾政的清高品行,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人物。
黛玉的命运虽然悲惨,但她自身的性格使得她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
她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受世俗观念束缚。
尽管她在情感上受到了打击,但她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真实。
黛玉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成为了红楼梦中永远的符号。
2. 薛宝钗:妩媚端庄的贤妻良母薛宝钗被誉为红楼梦中的“兄控女神”,她是贾宝玉的表妹,聪明伶俐,美得惹人注目。
她的身世使得她在贾府内地位较高,她既有着冷艳高贵的外表,又有着温柔体贴的内心。
薛宝钗具备家庭主妇的特点,心思细腻、懂得察言观色,在家庭和社交中总是恰到好处。
她讲究礼仪与道德,冷静而有自制力。
与黛玉不同,宝钗深得贾母的宠爱,同时也是贾府内数一数二的美女。
她的形象塑造了贤妻良母的典范。
3. 贾探春:温柔内敛的知性女性贾探春是贾府四大姐妹之一,性格温和、知性,对文艺和学问有浓厚的兴趣。
她对贾府的事务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努力改善贾府内部的习俗。
同时,她也是一个照顾家人的好姐姐。
贾探春的形象被描写得充满哲思和思辨精神,她常与贾宝玉进行深入的对话,表达自己内心的思考和对于世界的关注。
她宽容理性的内在与温柔娴静的外表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深思熟虑、内心丰富而又不失温柔的形象。
4. 贾元春:娴静端庄的贵妇人贾元春是贾府的正妻,她来自贾府的侧室王夫人家族,与贾府算是联姻。
贾元春性格稳重,端庄娴静,以恬静文雅的方式处理内外事务。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解读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其中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成为了该作品的亮点之一。
作者曹雪芹巧妙地勾勒出了各具特色的女性角色,展现了她们的性格、情感和命运。
本文将从几个主要女性角色着手,对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
1. 贾元春——典型的传统贤妻良母形象贾元春是贾府的正妻,她是红楼梦中最具传统贤妻良母形象的女性角色之一。
她温柔贤淑,孝顺礼让,扮演着养育子女、管理家务的重要角色。
她不懈地尽力维护家族的尊严和利益,处处以家族的利益为重,代表着传统社会中封建家庭妇女的形象。
2. 林黛玉——叛逆与痛苦的象征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受关注和喜爱的女性形象之一。
她是贾府的外侄女,出生在荣府,与贾府有着复杂的关系。
林黛玉的形象深受曹雪芹自身经历的影响,她既是作者内心的抒发,也是对封建社会束缚的反叛。
她敏感多情,天生异于常人,浪漫而悲观,对命运的抗争与痛苦始终伴随着她的人生。
林黛玉的形象凸显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身份困境和内心挣扎。
3. 薛宝钗——理性与权谋的代表薛宝钗是贾府的侧室,她是理性和权谋的代表。
薛宝钗聪慧机智,作为贾府的重要人物,她善于把握机会,以自己的独特魅力和智慧维护自己的地位。
她以冷静客观的态度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命运,懂得权宜之计,善于应对各种困境和危机。
她的形象呈现了女性在名利场中的智慧和坚韧。
4. 史湘云——自由奔放的灵魂史湘云是红楼梦中的另一个独特形象,她是贾母的外孙女,与贾宝玉关系密切。
史湘云性格开朗活泼,崇尚自由奔放,不拘小节,不受传统礼节的限制。
她不愿过于墨守成规,追求真实和自由。
史湘云的形象突出了女性解放思想和追求自由的一面。
通过对红楼梦中这四个代表性女性角色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曹雪芹创造了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命运。
这些女性形象既是对封建社会束缚的反叛,也是对女性解放和追求自由的呼唤。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我们对女性地位和命运的思考。
文学作品:《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

文学作品:《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本文将着重探讨《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其中包括对不同角色的审视、她们在故事中扮演的角色和展现出来的特点等。
1. 林黛玉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角色之一。
她是贾宝玉最亲密的堂妹,也是他最疼爱的人。
林黛玉以其独特而复杂的个性引起了广泛关注。
•描述:林黛玉被描绘成一个饱经沧桑、敏感多情、善于表达自己感受的女子。
•特点:她有着花样年华般美丽独特、聪明伶俐、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但也常常面临情绪上的波动和内心挣扎。
•角色展示:林黛玉通过她对人生各种挫折的理解和融汇了作者思想的诗篇,展现了她作为一个矛盾复杂的女性形象。
2. 薛宝钗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另一个重要女性角色。
她与贾宝玉有着复杂的关系,在故事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性角色。
•描述:薛宝钗被描绘成一个平静、聪明、善良和贤惠的女人。
•特点:她与林黛玉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冷静理智、稳定坚强的个性。
•角色展示:薛宝钗通过她沉稳平静的态度和对家庭责任感的承担,成为一个具有教养和气质的女性代表。
3. 王熙凤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一个富有争议性的女性角色。
她以其精明干练和善于处理复杂关系而备受关注。
•描述:王熙凤被描绘成一个机智聪慧、精明能干却有些自私的女子。
•特点:她对于家族利益和权力的追求,展现出一种不择手段、敢于冒险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特质。
•角色展示:王熙凤通过她在贾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及她与其他角色之间复杂而变幻莫测的关系展示了她作为一个权谋之人的形象。
4. 贾宝玉母亲贾母贾母是《红楼梦》中充满智慧、宏大气度和仁爱心肠的女性形象。
•描述:贾母被描绘成一个智慧开朗、善良仁爱并具有家族威严的长辈人物。
•特点:她代表了传统文化观念中妇女应有的品德美德,尊重传统礼教,同时也有着极高的领导才能和处理家庭事务的能力。
•角色展示:贾母通过她对府中众多人物关怀备至、解决各种问题和维护家族利益展现出了作为一位母亲和家族长辈的形象。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探究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探究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一部展现了众多卓越女性形象的小说。
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探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红楼梦这部作品所揭示的历史背景、社会观念以及性别问题。
1. 贾母——慈祥智慧的家族女主贾母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女性形象,她是贾府的家族女主人,承担着家庭的重要责任。
她不仅具备丰富的人生经验,而且在家族的重要决策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她的慈祥和智慧为整个家族提供了温暖和指导。
贾母的形象展示了中国古代家庭中女性的地位,她不仅是母亲和妻子的角色,更是家族内部的守望者和调停者。
2. 林黛玉——敢爱敢恨的自由灵魂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为复杂和富有争议的女性形象之一。
她是贾府内的贵族女子,拥有独立思考和表达意见的权利。
林黛玉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喜好和爱情,她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不愿妥协于传统的束缚。
林黛玉的形象代表着红楼梦中女性对于自由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女性在爱情和婚姻中所面临的困境。
3. 薛宝钗——贞静稳重的贵族仪态薛宝钗是贾府的贵族女性代表,她以其美丽、贞静和稳重的仪态而受到广泛赞誉。
她不仅具备高尚的品格和家族的尊贵身份,还以其谨慎和明智的言行得到了众人的敬重。
薛建钗的形象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对于女性贞石仪态的追求,她的形象也是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集大成者之一。
通过对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的探究,我们可以看出清代社会女性地位的种种特点。
红楼梦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是康雍乾盛世,这个时期受到儒家思想的重大影响。
作为一个封建帝制社会,传统的尊卑观念对于社会结构和家庭地位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红楼梦的女性形象却展现出了丰富的个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与传统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红楼梦中,女性形象展示了她们主动性强、思想独立和情感丰富等特点。
她们不仅扮演着家庭的角色,也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展现出自己的才智和能力。
众多女性角色的存在丰富了小说的情节,也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更多元、立体的社会世界。
总结起来,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令人难以忽视的一部分。
文学作品欣赏:《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文学作品欣赏:《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
这部小说描绘了一个贾府家族和其他相关人物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有许多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女性形象。
本文将对《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探究她们在小说中所展现出来的各种特点和角色。
1. 林黛玉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为著名和深得读者喜爱的角色之一。
她是贾府大小姐林妹妹,以其聪明才智、独立思考和艺术天赋而闻名。
然而,她也常常表现出情感上的脆弱和敏感性格。
林黛玉对自由理想追求始终坚定不移,但因家道中落和自身命运注定,在家族压力和抑郁症困扰下逐渐走向悲剧结局。
2. 薛宝钗薛宝钗是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女性角色。
她是贾府的外族儿媳,与宝玉最初订下了亲事。
薛宝钗以其美貌、温柔和聪明才智而受到众人喜爱。
她具有家族背景强大和稳定的特点,一直在贾府中保持着相对高尚与纯洁的形象。
尽管面临种种压力和困境,薛宝钗能够忍耐和坚韧地应对,并在家庭内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3. 贾元春贾元春是贾府的正妻之一,也是个多愁善感、聪明熟稔、心地善良的女性形象。
《红楼梦》中她被描绘为一个思想成熟、充满智慧和包容心态的女子。
她尽力减少家族内部纷争,并为贾府的各种事务做出贡献。
然而,尽管努力安抚一切,但她也常常陷入自我怀疑和无望之中。
4. 王熙凤王熙凤是贾府中一个非常复杂的女性角色。
她既有果敢和聪明的一面,又有刻薄和权谋心机的一面。
王熙凤在贾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她的智谋和计策往往能够为贾府解决许多问题。
然而,她也因为过于追求权力和利益而导致自己的失败,最终酿成悲剧。
结论《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样,每个角色都具备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命运。
无论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还是王熙凤,她们都代表了不同类型和特点的女性形象。
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红楼梦》所展示的女性命运、家族关系以及社会背景等方面的题材内容。
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地位与角色认知上种种思考与困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题目浅析《红楼梦》中主要女性形象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院(系)指导教师完成时间浅析《红楼梦》中主要女性形象摘要《红楼梦》是了不起的。
它在中国古典文学里,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空前未有的东西——就是把女人当人,对女性尊重。
它既是女性的颂歌,又是女性的悲剧。
而在《红楼梦》所塑造的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中,薛宝钗是备受争议的对象。
她性格的复杂性,丰富性也彰显了时代的复杂和错综。
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 “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却又“恪守礼教”“暗藏心机”。
刘姥姥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刘姥姥只是一个“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的小人物,但作者却将其塑造成为一个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并在她身上寄寓了自己的“济穷扶困”的救世思想,赋予了“藏精于拙”的形象。
关键词:红楼梦/薛宝钗/刘姥姥/主要形象目录摘要 (I)1 八面玲珑的薛宝钗 (1)1.1集博学与聪慧于一身 (1)1.2处世周全而又虚伪、自私 (2)1.2.1处世圆滑、周全 (2)1.2.2虚伪、自私的一面 (2)1.3恪守封建道德 (3)2 姥姥的独特个性和形象 (4)2.1朴实憨拙、嬉闹贾府的村妇 (4)2.2乐观进取,直面生活的老人 (5)2.3风趣幽默、善于逗乐的老妪 (6)2.4机敏睿智、察言观色的才干 (7)2.5知恩图报、侠肝义胆的热肠 (8)结论 (9)致谢 (10)参考文献 (11)《红楼梦》中人物的性格塑造是多侧面的、复杂的。
作者“打破了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都坏”的写作模式,写出了宝钗性格的复杂性,即她有优点,也有缺点。
1 八面玲珑的薛宝钗1.1集博学与聪慧于一身首先我们来看看在书中是怎样描绘薛宝钗的形象的。
文章第八回中就有对她外貌的正面描写:“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 而众人对她的评价是“绝色的人物”,可见她的美丽。
她身上几乎凝聚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最让人推崇的所有品格:美丽、大方、温柔、贤淑……这一切都足以对贾宝玉产生极大的诱惑,也曾使得他“见了姐姐,忘了妹妹”。
当然,在大观园中,黛玉无疑也是美中翘楚,但是相对于“娇袭一身之病”的黛玉来说,宝钗的健康美又要略胜一筹,而她的这种美又是在淡妆素服之下的一种自然美,这些从文中对她日常装扮的描写可以初见端倪:“水绿色棉袄,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
”文章第七回中薛姨妈说她:“宝丫头古怪着呢,她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
”她自己也说:“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第五十七回)并且“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的烟燎火气的。
”(第八回)【1】。
她全身上下看不到一点奢华,唯觉淡雅。
薛宝钗不但容貌美丽,而且天资聪慧,博学多才。
书中说:“当日有他父亲在时,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
”宝钗的父母是打算把她培养成“才人赞善”入宫任职的,对她的教养当然必不可少。
甲戌本批注也指出她:“知命知身,识理识性,博学不杂,庶可称为佳人。
”在大观园诗社中,林黛玉是公认的才女,她的诗清丽新颖、基调哀伤。
而能与之相对的就是宝钗了,她的诗雍容大气,富丽和谐。
除此之外,她博闻强记,多才多艺,经史子集融汇贯通,诗词歌赋博采广收,连以“杂学旁收”著称的宝玉有时也要求助于她,如元妃归省时对他诗中“绿玉”改“绿蜡”的指点就可看出。
她不但文学造诣颇丰,谈论理财之道时也能顺手拈来《朱子文集大全类编》之语,对画论也卓有识见,谈及颜料画。
这些都是作者在书中对薛宝钗美丽自然的容貌和过人才情的描述,也正因为有这些美好的因素的加盟,才使薛宝钗的形象更加多姿多彩,内涵丰富。
1.2处世周全而又虚伪、自私1.2.1处世圆滑、周全宝钗的处世与为人非常圆润。
一方面,“不关已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表现了她克己复礼、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待人亲切自然。
以至于在荣国府这样一个人事复杂、矛盾交错的大家庭里深得恩宠,获得上上下下广泛的喜爱和赞美。
贾母给她做生日,要她点戏,她就依着贾母素日的喜好说了一遍。
又将贾母喜吃的甜烂之食当做自己喜吃之物说了出来,结果“贾母更加喜欢了”。
文章第三十七回,湘云要请客开诗社,那是一时兴起,全然没有考虑到实际问题。
宝钗在一旁悄悄地盘算好,私下与她指明了,再尽己之力帮忙,使湘云半点为难也没有,脸上也做足了。
她还能看出湘云和岫烟的艰辛,私下里劝袭人不要让湘云帮着做活计,帮岫烟拿回所当衣物。
这些都是宝钗洞察人情,熟谙世故的表现。
薛宝钗不仅对贾府太太小姐之流迎合关怀,对处于封建阶级下层的被压迫者也一视同仁。
体现的最明显的是她送众人哥哥带来的土特产竟然也有赵姨娘一份,使得从不称赞别人的赵姨娘也说她“展样大方”。
对大观园的下人们,她也能体贴他们的起早睡晚,终年辛苦的处境,为他们筹划一点额外的进益。
这也显示出她待人接物一视同仁、无论尊卑贵贱,虽然这里面不乏收买人心的成分,但能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也是难能可贵的。
1.2.2虚伪、自私的一面薛宝钗的另一个主要的性格特点就是虚伪、自私。
具体表现在以下事情:她虽然说过,对和尚道士所说的“金玉良缘”认为是胡说,又说金锁沉甸甸的戴着无趣,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第八回)中,当宝玉去看生病的宝钗,宝钗拿着他的玉“重新翻过来细看”又“念了两遍”玉石上的文字,再责怪丫环莺儿为何不去倒茶,引出莺儿笑说“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这正好达到引起宝玉注意的目的。
然后再将本来戴着无趣的金锁从里面的大红袄上掏出来,由此可以看出她对自己的金锁是真正珍重的。
在(第二十八回)中,薛宝钗笼着红麝串招摇过市也是同样的道理。
本来她不爱花粉,衣着朴素,最不喜欢打扮,但金锁专等玉来配,而红麝串是元春独赐予她和宝玉的,都是命定婚姻的征兆,所以以此才能证明只有她才是得天运命的人堪配宝玉。
虚伪而“会做人”的宝钗就是这样,以“敦厚温柔”的“淑女”身份来掩盖自己想得到宝玉的真实目的,用她深隐的心机暗示和讨好贾府的家长们。
又如“借衣金钏”一事,当王夫人说起没有新衣服为金钏装裹,又不愿拿黛玉的新衣服顶替时,宝钗立即挺身而出:“姨娘这会子何用叫裁缝赶去,我前两日倒做了两套,拿来给她岂不省事?”王夫人因此对她感激至深赞赏倍至。
她这样做,就是遵循封建主义的明哲保身的哲学,自然也就表现了她的虚伪和自私。
1.3恪守封建道德她的头脑里浸透了封建主义思想,她是一个忠实地信奉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的淑女。
她认为按封建道德规范去做是天经地义的事。
她的性格特点并非奸险,而是她按照封建正统思想去做,而且做得又是那样浑然不觉,如鱼得水。
在维护封建统治方面,薛宝钗行动果敢坚决。
这可从四方面加以印证。
(1)她精通统治阶级的权术,善机变。
她一语便戳穿凤姐奉承讨好贾母的卑劣表演,“凤丫头再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太”。
明是赞美贾母,实则一箭双雕。
她本人作为统治阶级一员,不得不想方设法取悦更高一层的统治者,十五岁生日时点戏、点食品,她专拣贾母喜欢的,同时又要妥当处理与下属的关系:分礼物时,贾环意外得到一分子,赵姨娘感激不尽,到处夸她好。
(2)她坚决拥护统治者。
当主奴相安无事时,她乐得清闲;一旦主奴间出现危机,她立刻站出来为主子摇旗呐喊。
金钏儿跳井自杀,她冷酷无情;莺儿与贾环闹矛盾,她呵斥莺儿,“难道主子还赖你不成!”(3)她推崇封建淑女风范,诗风“含蓄浑厚,老道沉着”。
秋爽斋咏白海棠,她做诗“淡极始知花正艳”,正是她一贯的追求。
她早就看出,宝玉所以时常唉声叹气,做些不尽情理的“傻事”(这正像玉上的斑点、瑕疵),在于他关心女儿的命运,为她们忧愁、叹息。
因此,她隐讳地警示宝玉“愁多焉得玉无痕”,大有深意。
(4)“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这是薛宝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可见,她不但承认封建礼教禁锢、压制女性的合理性,而且以身作则,大肆宣扬,以便清白女子心悦诚服地接受。
2 姥姥的独特个性和形象刘姥姥在《红楼梦》这部鸿篇巨著中,不过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所谓“千里之远,芥豆之微”,虽然算得上是王家在京城中的一门连宗之族,但知者甚少,早已疏远。
但在《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传神文笔”下,一个朴实憨拙、风趣幽默的淳朴形象跃然纸上。
2.1朴实憨拙、嬉闹贾府的村妇刘姥姥本来只是“靠两亩薄田度日”的“老寡妇”,被女婿接来奉养,“遂一心一计,帮趁著女儿女婿过活起来”,这“一心一计”正点出了刘姥姥的朴实与对庄户生活的执着。
在第三十九回至第四十二回中,刘姥姥——一个乡下人进了美轮美奂的大观园,处处感到新鲜,处处感到好奇,也因此闹了很多笑话。
但刘姥姥面对贾家生活的豪奢,却不曾表现出多么的艳羡,反而屡屡感叹贾家的奢侈浪费,而且把那些奢侈消费一再换算成平实的居家生计,如三十九回写贾府吃螃蟹:刘姥姥道:“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
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
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
”刘姥姥心中并不羡慕贾家生活,反而只一心一意计算着平实的居家生计:贾家一餐的钱够庄家人过一年的生活,金的、银的筷子反而不及家常的伏手合用,而上好的纱,穷人想他作衣裳也不能,富人却拿着糊窗子,刘姥姥一再地叹息。
作者就用这几个细节描写塑造出了刘姥姥朴素实在的村妇形象。
同时作者也通过刘姥姥的眼睛折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穷人“路有冻死骨”的景象。
第四十回,曹雪芹写刘姥姥装疯卖傻,给贾府众人逗乐——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自己却鼓着腮不语。
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
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2.2乐观进取,直面生活的老人面对困难,有人怨天尤人,无所作为;有人坐困愁城、一筹莫展。
但刘姥姥却能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以进取的心境去正视,以豁出去的行动去拼搏。
第六回里,狗儿因家中冬事未办,心中烦虑,却只能“吃闷酒”,“寻气恼”,刘氏也“不敢顶撞”,当狗儿夫妇愁云重重时,刘姥姥劝勉狗儿:“如今咱们虽离城住着,终是天子脚下。
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只可惜没人会去拿去罢了。
”……狗儿冷笑道:“……有什么法子可想的?……”刘姥姥道:“这倒不然。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咱们谋到了,看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
刘姥姥要狗儿勇于面对生活,天无绝人之路,但是必须要靠自己努力去争取。
刘姥姥热爱生命,他真正懂得生命是甘苦皆备的,对所有的不如意,他并不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而是以乐观进取的态度去面对、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