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及防治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确定给药方式
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患者的 身体状况,选择最佳的给 药方式,如口服、静脉注 射等。
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及时调整剂量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血 液检查结果,及时调整化 疗药物的剂量。
及时更换药物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 反应,应及时更换其他药 物。
及时停止用药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 反应,应及时停止使用化 疗药物。
给药护理
确认患者的身份和药物
确保患者正确地接受药物,避免用错药物或用错剂量。
观察药物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汇报医 生。
调整给药方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性质,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方式,如 静脉注射、口服等。
饮食护理
提供营养支持
鼓励患者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 素、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体质
此外,患者的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也可能影响化疗药物不良 反应的发生和发展。例如,老年人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相对较差,更容易出现不 良反应;而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也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02
CATALOGUE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身体状况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如贫血、 血小板减少等。
加强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心理支持 ,提高患者对化疗药物不良反 应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促 进患者的康复。
Hale Waihona Puke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 理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提高他们对化疗药物不良反 应的认知和处理能力,为患者 提供更加专业的治疗和护理。
THANKS
感谢观看
化疗药物对护士的危害及防范策略

定期对护士的防护意识进行考核,确保护士具备足够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改善工作环境
优化化疗药物配制环境
提供专门的化疗药物配制室,确保配制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
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
为护士提供合适的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确保他们在处理化疗药物时的安全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严格执行操作流程
护士在使用化疗药物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不得随 意更改或省略步骤,以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3
护士的防护措施
防护用品的使用
01
02
03
佩戴一次性手套
在接触化疗药物时,护士 应佩戴一次性手套,以减 少药物通过皮肤接触或体 液传播的风险。
穿防护服
护士在配制、使用化疗药 物时,应穿隔离衣、围裙 、鞋套等防护服,以防止 药物溅到身体其他部位。
了解化疗药物的配伍禁忌
护士需要了解不同化疗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而产 生不良反应。
03
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
化疗药物的给药方法有严格的规定,护士需要掌握正确的给药途径、给
药速度和给药顺序,以确保药物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安全设施与设备
配备防护设备
安全储存化疗药物
医院应为护士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 如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以减少 化疗药物对护士的直接接触和危害。
化疗药物对护士的危害及防 范策略
汇报人: 2023-1的危害 • 化疗药物的安全使用 • 护士的防护措施 • 管理对策与建议
01
化疗药物对护士的危害
生理危害
急性毒性反应
化疗药物可能引起恶心、呕吐、 腹泻等急性毒性反应,严重时可 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和脏器 功能损害。
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防治方法

02
化疗后出现粒细胞减少(<1.5×10/L)或粒细胞缺乏(<1.5×10/L)时用CSF至白细胞数再次恢复到10,000/mm3。 部分患者用CSF可能引起骨痛,用镇痛药或停药后可缓解。
治疗:
使用CSF
粒细胞输注标准:
输注粒细胞
粒细胞输注标准: ANC<500/mm3 伴严重感染应用适当的抗菌素24~48小时无效; ANC<500/mm3 伴不明原因发热用广谱抗菌素无效; 骨髓严重抑制时,输注异体WBC可能会出现致命的输血性移植物抗宿主/tGVHD。 粒细胞数>500/mm3或感染控制即应停止输注粒细胞。 输注粒细胞可能出现寒战、发热等症状,用消炎镇痛药可缓解。
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 及防治方法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演讲者:
化疗药物作为细胞毒的药物,选择性不高,在杀灭肿瘤的同时,对增生活跃的骨髓、胃肠道粘膜、生殖细胞、毛发和肝、肾等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种类
内容
治疗因素
抗肿瘤药物(种类、剂量、应用方式)
用药方案(包括药物组成、用药顺序等)
患者因素
以往治疗情况(用药总量、治疗次数、合并放疗等)
与末次治疗的间隔时间
全身状况、年龄
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不良反应发生有关的因素
化疗不良反应的分类
分类方式
类别
内容
按时间
急性
用药后1~2周内的毒副作用
亚急性
用药后2周至3个月的毒副作用
慢性
超过3个月的毒副作用
02
改变给药方法
03
治疗原则
博来霉素——肺损伤
01
丝裂霉素——肺纤维化
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分级及防治完整版本

二、胃肠道毒性反应
三、泌尿系统毒性反应
四、呼吸系统
五、发热(药物所致)
六、过敏
七、皮肤
八、脱发
九、感染(特殊部位)
十、神经系统
十一、疼痛
不良反应发生有关的因素
种类
内容
治疗因素 ①抗肿瘤药物(种类、剂量、应用方式﹡)
②用药方案(包括药物组成、用药顺序等)
பைடு நூலகம்
患者因素 ①以往治疗情况(用药总量、治疗次数、合
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其防治
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外科 刘晓晖
基本概念
一、在实施化疗前必须确定 1、患者一般情况 2、病理诊断 3、TNM分期 4、PS评分 5、化疗同意书 6、化疗方案
基本概念
二、按化疗目的分为: 1、根治性化疗 2、姑息性化疗 3、辅助性化疗 4、新辅助性化疗 5、同步化疗
基本概念
4、骨髓抑制:骨髓抑制(白细胞和/或血小 板下降)一般较轻,发生率与每疗程剂量有 关,若≤100mg/ m2,发生率约10~20%,若 剂量≥120mg/ m2,约40%,但亦与联合化疗 中其它抗癌药骨髓毒性的重叠有关。
氟尿嘧啶(5-FU)
适应症 消化系统肿瘤、乳腺癌、头颈部肿瘤
注意事项 1:一般溶于葡萄糖 2:静滴3小时以上 3:与亚叶酸钙联合在其后使用
●若疑有霉菌感染则应予5%碳酸氢钠或制霉菌素漱口;若 疑有厌氧菌感染可用3%双氧水含漱; ●进食对口腔粘膜刺激性低、胃肠道易于消化吸收并富含维 生素、高蛋白的流质饮食,以促进促进粘膜组织增生,加速 溃疡愈合;
●口腔溃疡出血严重者可用G-CSF或GM-CSF口含及锡类散 等外敷治疗。
谢谢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及防治

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及防治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反应可分为近期毒性反应和远期毒性反应两大类。
近期毒性反应一般指发生于给药后4周内所出现的毒性反应,又可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两大类。
一、局部反应抗肿瘤药物的局部反应主要为抗肿瘤药物局部渗漏引起的组织反应或坏死及栓塞性静脉炎,与一部分抗肿瘤药物的组织刺激性有关。
一旦疑有外渗发生,应采取:1、停止输液2、限动肢体3、回抽外渗药物4、拔针5、外渗部位避免施压6、有指针时按不同药物,局部使用解毒剂7、按不同药物局部冷敷或热敷8、抬高肢体9、报告和记录10、局部用中药或硫酸镁。
静脉炎的处理防胜于治,药物应稀释到一定浓度,滴注时调节好滴速,选择深静脉或中央静脉置管均有意义。
使用PICC对防止药物外渗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二、全身反应1.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可分为局部和全身两种。
局部反应表现为沿静脉出现的风团、荨麻疹或红斑,常见于多柔比星和表柔比星,如静脉使用氢化可的松或生理盐水后仍可继续用药,但速度宜慢。
在用药开始后15分钟内出现的症状或体征应视为全身过敏反应,可表现为颜面潮红,荨麻疹、低血压、紫绀等,需立即停止输液并作相应处理。
2.发热如以低剂量做试验,严密观察体温、血压、及时补液,使用退热剂及激素,可避免严重后果。
3.造血系统反应由于半寿期的不同,最初常表现为白细胞特别是粒细胞的减少,其次是血小板的减少,严重时血红蛋白也降低。
仅有少数药物没有或少有骨髓抑制。
抗肿瘤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的程度与患者个体骨髓储备能力关系密切。
用药前有肝病、脾亢、接受过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或过去曾行放/化疗者更易引起明显的骨髓抑制。
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对于停药后2-3周恢复。
4.胃肠道反应是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食欲不振为化疗最初反应,出现于化疗后1-2天,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孕酮类药物有助于改善食欲。
恶心和呕吐目前用于止吐的药物主要有5-HT3受体拮抗剂、胃复安、地塞米松、氯丙嗪等。
目前常用5-HT3受体拮抗剂单用或联合地塞米松,可加用镇静药物如地西泮、异丙嗪等。
《毒性反应及防治》幻灯片

严重者局部皮肤发生坏死形成溃疡,甚 至可累积筋膜、肌肉、韧带 、骨骼神 经,导致局部组织大面积坏死,从而导 致功能丧失、挛缩致残
胸腔内化疗药物外渗可引起发热、剧烈 疼痛、胸闷、呼吸困难以及胸腔积液等, 有致死的个例报道
药物外渗、组织坏死的处理原那么及技 巧
过敏的处理原那么及技巧
预处理 特异性脱敏治疗 局部过敏反响的处理 全身过敏反响的处理
药物外渗的处理(二通过原通路注入解
毒剂。 2.应立即拔除穿刺针,皮下积液者给予针头抽取积
液,并严格注意无菌操作,然后用1%普鲁卡因 (或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局部封闭,在红肿的外 围进展环形封闭,注意勿损药囊及药囊管。 3.局部肿胀明显者,可用50%的硫酸镁外敷,切忌 热敷或理疗。 4.慢性期除局部50%的硫酸镁湿敷外,应注意皮肤 外表的保护,可给予喜疗妥软膏局部反复涂抹, 每天3-4次。 5.对皮下组织坏死者,可用醋酸泼尼松、维生素B1、 1%普鲁卡因溶液,根据坏死部位大小每次选2个 部位,隔日封闭注射1次,6次为1个疗程。并加
速度发生变化或胸部不适,即使没有外渗的征象,也应 立即停顿输液 2.根据需要原位保存针头,必要时摄正侧位胸片,确定渗 液原因及影响范围。 3.用针筒尽量吸出局部外渗的残液 4.使用相应的解毒剂 5.病人注意休息,抬高患肢或注射部位48小时 6.防止外渗部位受压,鼓励患者多做肢体活动,就经常按 摩四肢末梢血管 7.溃疡处用生理盐水洗净并用无菌纱布浸透庆大霉素或雷 夫努尔贴于创面,严格无菌操作 8.外渗局部可以外敷烫伤软膏或四环素可的松软膏等。 9.严重者立即去除坏死组织或考虑手术。
《毒性反应及防治》幻灯 片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常用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希罗达)
抗代谢药
口服
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手足综合症(是手掌-足底感觉迟钝或化疗引起肢端红斑,是一种皮肤毒性)、口腔炎、疲乏、发热、
每日总剂量分早晚两次于饭后半小时用温开水200ml吞服,使药物能尽快通过胃部到达肠腔,减少消化道反应,连续服用2周,休息1周为1个周期。
用药后不能接触冷水、金属物品,外出时戴口罩、手套,避免冷刺激引起喉头水肿,尽量穿长衣裤,避免阳光照射,同时使用防晒用品防护。
口服
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
低温保存,每晚口服100~200mg/m2,单用2~3次,用药期间严格检查血象和肝肾功能。
5-氟尿嘧啶
(5-Fu)
抗代谢药
0.9%NS或5%GS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口腔炎、腹痛、腹泻、骨髓抑制、脱发,严重者血便、肠穿孔
350ml~500ml/m2输注4~8小时,用药前予甲酰四氢叶酸静滴,开始用药42分钟内滴速240ml/h。
化疗前采用有效镇吐药治疗。
有听力减退、耳鸣、头晕等中毒毒性反应应立即停药。
避免接触铝金属。
奥沙利铂
(进口:乐沙定/国产:
艾恒)
杂类
5%GS
500ml
神经毒性、胃肠道反应、腹泻、血液学毒性
本药必须在氟尿嘧啶前给药,静脉输注2~6小时。
不要与碱性药物或溶液或氯化物,包括任何浓度的氯化钠一起使用。
与铝接触后会降解,使用奥沙利铂时不能用铝制容器。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
小分子化合物
0.9%NS
主要是心脏反应,偶见腹泻、肝功能异常以及皮肤过敏反应
询问过敏史,过敏体质或对蛋白类生物制品有过敏史慎用。
有严重心脏病或病史者以及顽固性高血压者慎用。
常用化疗药物主要毒副作用

蒽环类药物
阿霉素
表阿霉素 脂质体阿霉素 去甲氧柔红霉素
米托蒽醌
累积剂量(mg/m2) 400 550 700 >900 >900 >90 >120
心力衰竭发生率(%) 3-5 7-26
18-48 0.9-11.4
2 5-18 2.6
4 心脏毒性
心脏毒性的预防
限制或降低葱环类药物的 最大累积剂量
改变剂型(多柔比星改为多柔比 星脂质体)
CINV治疗药物 传统的止吐药物 5-HT3受体拮抗剂 NK-1受体拮抗剂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甲氧氯普胺。 抗组胺类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
抗吩噻嗪类药物,如氯丙嗪。 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 格拉司琼、昂丹司琼、帕洛诺司琼,一直是预防高、中度致 吐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
福沙匹坦、阿瑞匹坦、NEPA胶囊等,可明显控制高、中度致 吐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
• 5-HT3 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不含 卡铂方案)进行止吐治疗
PART
03
3 化疗相关性腹泻
3 化疗相关性腹泻
化疗相关性腹泻(chemotherapy induced diarrhea,CID ) 是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一种常见消化道毒副反应。 CID 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导致水电紊乱、脱水、感染,严重 可致休克、死亡。
2 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
CINV 的危险因素
使用致吐药
化 静脉注射时间短 疗
重复化疗周期等
女性
50岁以下
患
低剂量酒精摄入史
者
特
孕期晨吐史
征
晕动病史
既往CINV史
焦虑
2 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
致吐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疗药物副反应的分度为0级、Ⅰ 级、Ⅱ级、Ⅲ级、Ⅳ级。
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反应可按发生时序大致上 分为近期毒性反应和远期毒性反应两大类。 近期毒性反应一般指发生于给药后四周以内 所出现的毒性反应,又可分为局部反应和全 身反应两大类。
局部刺激
主要表现为血管外渗漏和化学性静脉炎,抗肿瘤 药物渗漏后可局部应用相关解毒剂缓解疼痛,避 免溃疡形成,促进损伤的恢复。化学性静脉炎的 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主要依靠预防。
(轻微致吐风险 静脉用药)
西妥昔单抗 曲妥珠单抗 利妥昔单抗 帕尼单抗 阿仑珠单抗 贝伐单抗 长春碱 长春新碱(脂质体) 长春瑞滨 甲氨蝶呤≤50 2 培门冬酶 干扰素α ≤5 百万2
博来霉素 阿糖胞苷 <1002 右雷佐生 奈拉滨 氟达拉滨 克拉屈滨 地西他滨 戊柔比星 地尼白介素2 门冬酰胺酶 硼替佐米 易普利姆玛
脱发的预防措施:
避免使用电吹风、卷发器、发胶、染发及 过分梳头;
应用性质和缓的以蛋白质为主的洗发剂, 避免刺激性强的洗发用品;
告知病人化疗药物都有可能出现脱发及易 致脱发的药物,在停止化疗后约一个半 月会重新生长,使病人消除顾虑;
脱发后每日晨晚护理时应将床上脱发扫干
帮助病人选择合适假发套,纠正形象改变所 造成负性情绪。
吸氧,同时检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床边心电监护,每2监测生命体征1次直至稳 定,然后每5监测1次共30,后改为15监测1次 至正常;
如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
消 化 道 反 应——呕吐
类别
急性呕吐
内容
特点
应用抗癌药物后24小时内 多发生于用药后1~2小时
发生
特别多见于初次化疗者
另有与化疗无关的恶心和呕吐如:阿 片类止痛药。有关疾病:脑转移、消 化道梗阻等。其它原因:胃炎、感染、 放疗等。
常用止吐药物分类及作用机理
药物
激素类
抗组胺类 (非那根)
吩噻嗪类 (氯丙嗪)
胃复安
苯二氮卓类 (安定)
5-HT受体结 抗剂
1受体拮抗 剂
作用机制
不明 抗血清素
作用部位
周围系统及CNS
疗效
止血带:降低头皮处药物血浆浓度,血压计 套带套住发际下,使收缩压保持在6.7以上, 持续到用药后15分钟
冰帽:头皮血管暂时性收缩,减少到达毛囊 细胞的药物量,在化疗前10~15分钟用冰帽 覆盖整个头皮,持续到用药后50~60分钟。
过敏性反应
过敏反应分局部和全身两种。 局部表现: 荨麻疹、药疹、剥脱性皮炎; 为沿静脉出现的风团、荨麻疹或红斑, 、 等给药时较常见。 局部荨麻疹并非停药指征,但需要严密 观察或治疗好转后继续用药; 如静脉使用激素或生理盐水后消退仍可 继续使用,但应慢速,密切观察。
全身反应:可表现为颜面发红、低血压、 紫绀等。患者可自诉有瘙痒、胸闷、言 语困难、恶心、失听、眩晕、寒战、腹 痛、排便感及焦虑。需立即停止输液并 作相应处理。
常见引起过敏反应的抗肿瘤药物:紫杉 类、L-门冬酰胺酶、氨甲喋呤、阿糖 胞苷、16、博莱霉素、铂类等;
对于全身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程度较 严重的化疗药物需要预防性抗过敏治疗。 如:紫杉类、L-门冬酰胺酶,无论剂 量大小、滴注时间长短,均必须行抗过 敏预处理。
患者呕吐发生风 险
>90% 30-90% 10- 30%
<10%
(高度致吐风险 静脉用药)
方案(阿霉素/表阿霉素+环磷酰胺) 顺铂 环磷酰胺 > 1500 2 卡莫司汀 > 250 2 阿霉素>602 表阿霉素>902 达卡巴嗪 异环磷酰胺 ≥ 1002 氮芥 链脲霉素 表柔比星>902 异环磷酰胺≥22 双氯乙基亚胺
卡铂 奥沙利铂 阿霉素≤602 表阿霉素≤902 环磷酰胺≤1500 2 异环磷酰胺<22 白消安 阿糖胞苷 > 2002 阿扎胞苷 氯法拉滨 去甲氧柔红霉素
(中度致吐风险 静脉用药)
白介素-2 > 12-15 百万2 干扰素α≥10 百万2 三氧化二砷 苯达莫司汀 柔红霉素 伊立替康 卡莫司汀≤250 2 伊达比星 放线菌素D 美法仑 甲氨蝶呤 ≥2502 替莫唑胺 氨磷汀 > 300 2
一般
一般
副作用
消化道溃疡、糖尿、 类皮质醇增多症、 水钠潴留 口干、嗜睡、肌注 引起局部疼痛
抗-DOPA
抗-DOPA及抗5HT3
抗血清素
CTZ和周围系统 周围系统及CNS
大脑皮层
好 较好 一般
低血压、体温降低、 中枢受抑、肝功能 损害 嗜睡、乏力、锥体 外系综合征
嗜睡、乏力、便秘、 心悸
全身反应
脱发
化疗后会出现一过性的脱发,以头部最 为常见,是接受化疗时常见的副作用, 发生率仅次于恶心、呕吐。脱发最早见 于化疗后1~2周,2个月后达到高峰,化 疗停止1~2个月开始再生。
最易引起脱发的药物:紫杉类、蒽环 类、、16等
脱发的分级
0度
Ⅰ度
Ⅱ度
Ⅲ度
Ⅳ度
脱发
无
轻度脱发 中度、斑 完全脱发, 脱发,不 状脱发 可再生 能再生
出现严重过敏反应Biblioteka 呼吸困难,胸闷,咳嗽, 寒战,呕吐,心动过速,躁动不安,低血压, 休克 立刻终止输注化疗药物;
维持静脉输液,或者冲管,输液器中的药物丢 弃;
静脉给予地塞米松针5快速推注,必要时可加 量10-20 ;
如出现寒战,则给予肌注非那根针25或者地塞 米松针5静脉注射抗过敏;
如患者出现休克症状,则静推肾上腺素0.01, 缓慢静注,根据情况可10分钟重复一次;
(轻度致吐风险 静脉用药)
紫杉醇 多西他赛 吉西他滨 卡巴他塞 塞替派 托泊替康 培美曲塞 喷司他丁 5 阿糖胞苷 (低剂量) 100-200 2 甲氨蝶呤 >50<250 2 丝裂霉素 氨磷汀≤300 2 多柔比星脂质体 米托蒽醌 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 干扰素α >5 <10 百万2 白介素-2 ≤ 12 百万2 依托泊苷 伊沙匹隆 罗米地辛 氟尿苷
迟发性呕 吐
应用抗癌药物后超过24小 时发生
有时可持续数日
预期性呕
吐
应用抗癌药物之前发生
是一种条件反射 易感性由多种因素决定
消化道反应——呕吐分级
Ⅰ度
恶心
Ⅱ度
暂时性呕吐
Ⅲ度
呕吐,需治疗
Ⅳ度
难控制的呕吐
不同药物致吐性很大不同,分四组:
致吐风险等级
(高度致吐风险) (中度致吐风险)
(轻度致吐风险) (轻微致吐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