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晨读材料六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晨读材料六

高考语文晨读材料六

第二周星期五哲言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苟子•劝学》【解读】木料经过木工用国墨线(木工用具)划直线加工以后,就变直了;金属物品在磨刀石上磨砺后,就能锋利。

这两个比喻用来说明人经过学习磨练,自我反省,就会变得聪慧明智,不犯错误,也越来越坚强。

砺(lì):磨刀石。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礼记•大学》【解读】对你所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不可偏袒;对你所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优点,不可抹杀。

我们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产生偏见。

好(hào):喜爱。

前“恶”(è):缺陷和丑恶。

后“恶”(wù):讨厌,憎恨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老子》【解读】灾祸啊依存着幸福,幸福啊潜伏着灾祸。

它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处逆境,也不要灰心丧气。

兮(xī):语气词,相当于“啊”。

倚(yǐ):倚靠。

伏:潜伏,隐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解读】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

欲:想,希望。

勿(wù):不要。

施:加,给。

诗词秋怀口欧阳修节物岂不好①?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②,包羞食万钱③。

鹿车何日驾④,归去颍东田⑤。

【注】①节物:节令风物。

②“感事”句:谓想到家事国事,愁得双鬓灰白。

③包羞:对所做的事感到耻辱不安。

食万钱:指耗费朝廷俸禄。

④鹿车:用人力推拉的小车。

《风俗通》说因其窄小,仅载得下一鹿,故名。

⑤颍东:指颍州(今安徽阜阳)。

欧阳修在皇祐元年(1049)知颍州,乐西湖之胜,将卜居。

不久内迁。

第二年,约梅尧臣一起买田于颍。

【赏析】诗以问句起,并列一对矛盾——节物好,但心情不好。

高三语文:晨读材料六.docx

高三语文:晨读材料六.docx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资料高三语文晨读材料(六)【美文欣赏】《飞鸟集》(接晨读材料五)绿叶的生与死乃是旋风的急骤的旋转,它的更广大的旋转的圈子乃是在天上繁星之间徐缓的转动。

权势对世界说道:“你是我的。

”世界便把权势囚禁在她的宝座下面。

爱情对世界说道:“我是你的。

”世界便给予爱情以在它屋内来往的自由。

浓雾仿佛是大地的愿望。

它藏起了太阳,而太阳原是她所呼求的。

安静些吧,我的心,这些大树都是祈祷者呀。

瞬刻的喧声,讥笑着永恒的音乐。

我想起浮泛在生与爱与死的川流上的许多别的时代,以及这些时代之被遗忘,我便感觉到离开尘世的自由。

我灵魂里的忧郁就是她的新婚的面纱。

这面纱等候着在夜间卸去。

死之印记给生的钱币以价值,使它能够用生命来购买那真正的宝物。

白云谦逊地站在天之一隅。

晨光给它戴上霞彩。

尘土受到损辱,却以她的花朵来报答。

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

根是地下的枝。

枝是空中的根。

远远去了的夏之音乐,翱翔于秋间,寻求它的旧垒。

不要从你自己的袋里掏出勋绩借给你的朋友,这是污辱他的。

无名的日子的感触,攀缘在我的心上,正象那绿色的苔藓,攀缘在老树的周身。

回声嘲笑她的原声,以证明她是原声。

当富贵利达的人夸说他得到神的特别恩惠时,上帝却羞了。

我投射我自己的影子在我的路上,因为我有一盏还没有燃点起来的明灯。

人走进喧哗的群众里去,为的是要淹没他自己的沉默的呼号。

终止于衰竭是“死亡” ,但“圆满”却终止于无穷。

太阳只穿一件朴素的光衣,白云却披了灿烂的裙裾。

山峰如群儿之喧嚷,举起他们的双臂,想去捉天上的星星。

道路虽然拥挤,却是寂寞的,因为它是不被爱的。

权势以它的恶行自夸,落下的黄叶与浮游的云片却在笑它。

今天大地在太阳光里向我营营哼鸣,像一个织着布的妇人,用一种已经被忘却的语言,哼着一些古代的歌曲。

梦是一个一定要谈话的妻子。

睡眠是一个默默忍受的丈夫。

夜与逝去的日子接吻,轻轻地在他耳旁说道:“我是死,是你的母亲。

高考语文百日冲刺系列 晨读材料六

高考语文百日冲刺系列   晨读材料六

高考语文百日冲刺系列晨读材料六(一)近义词语辨析(10组)(二)名句名篇默写(答案见后)(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

(《论语》)(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_。

(庄子《逍遥游》)(3)_________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

(屈原《离骚》)(4)________________,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5)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6)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7)两岸连山,______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8)________________,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三)文言实词(答案见后)1.过(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________(《阿房宫赋》)(2)以其境过清________(《小石潭记》)(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_______(《劝学》)(4)闻大王有意督过之________(《鸿门宴》)(5)一日,大母过余曰________(《项脊轩志》)(6)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________(《鸿门宴》)2.何(1)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__(《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________(《观沧海》)(5)徐公何能及君也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3.恨(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________(《出师表》)(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________(《琵琶行》)(3)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________(《孔雀东南飞》)(4)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________(《水调歌头》)晨读材料六参考答案二、名句名篇默写参考答案(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2)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3)日月忽其不淹兮(4)闻道有先后(5)望帝春心托杜鹃(6)黄发垂髫(7)略无阙处(8)苟利国家生死以三、文言实词参考答案1.(1)经过,通过(2)过分,过于(3)错误,过失(4)追究过错,责备(5)到,到来(6)超过2.(1)哪里,代词(2)什么,代词(3)怎么办,对……怎么办(4)多么(5)怎么3.(1)遗憾,不满意(2)怨恨(3)恨恨:惆怅,悲伤(4)仇怨。

高三语文早读材料第6天爱读才会赢1

高三语文早读材料第6天爱读才会赢1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 1 - 早读材料第6天爱读才会赢
【多音字例举】
参: cān参战、参谋。

②参考、参看。

③参谒、参拜;参破、参透;参天大树。

人为你安排的路,不一定是最适合你的路;2.要善于发现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3.人生中虽有许多偶然,但成功只属于努力不懈的追求;4.不能死心眼,要有灵活机变;……
【轻松一刻】
高考所选取的文言文虽来自课外,知识点却均出自课内。

实词、虚词、句式、古今异义等,知识点零散,但如果善于分类,善于总结,并且活学活用,就一定能够“课内开花课外香”。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分类总结,把课文中所涉及的知识点都记录下来,进行强化记忆,当你读到来自课外的一些文段时,就不会感觉陌生。

高三语文早读材料第6天 爱读才会赢 Word版含答案 (1).doc

高三语文早读材料第6天 爱读才会赢 Word版含答案 (1).doc

早读材料第6天爱读才会赢【多音字例举】参: cān参战、参谋。

②参考、参看。

③参谒、参拜;参破、参透;参天大树。

//shēn人参、党参;参商。

// cēn参差不齐。

称:chēng称兄道弟;名称、称号、称谓、简称、俗称;称述、称谢、拍手称快;称道、称颂、称羡、称赞。

//chèn称心、称愿、称职、称体、对称、相称。

//chèng同“秤”。

落:luò落井下石,水落石出;沦落、没落;落伍、落选;落户、落脚、落草;部落、着落;落空;落下帷幕;落款、落帐;光明磊落、落落大方。

//lào落枕、落炕。

//là丢三落四;落在后面。

//luō大大落落。

难:nàn难民、难友、空难、遇难、灾难、大难临头、多难兴邦、难兄难弟;责难、刁难、发难、非难、质疑问难。

//nán难办、艰难、困难;难人、难为、为难;难保、难免;难看、难使、难听。

胖:pàng胖子、胖娃娃。

//pán安泰舒适:心广体胖。

屏:bǐng屏除、屏退左右、屏住呼吸、屏气凝神。

// bīng屏营。

// píng屏蔽、屏障、屏风、画屏、围屏;四扇屏;屏幕、荧屏。

【易用错的成语】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休戚相关: 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置若罔闻: 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筚路蓝缕: 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耳提面命: 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三令五申: 用于上级对下级。

挥洒自如: 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豁然开朗: 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人老珠黄: 只用于妇女。

巧夺天工: 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佳作诵读】向往春风是寒冬的向往,丰硕是金秋的向往,雨露是大地的向往,海岸是风帆的向往,欢乐是痛苦的向往,蓝天是小鸟的向往,大海是鱼儿的向往,旭日是黎明的向往。

2023高三年级语文晨读晚读素材

2023高三年级语文晨读晚读素材

2023高三年级语文晨读晚读素材第一篇:《我的大学梦》我的大学梦,从高三开始。

在这滚滚红尘中,我勤奋学习,默默积累,用汗水浇灌出一个个散发着知识的种子。

我清晰地记得,当那封录取通知书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激动地泪流满面。

大学,是我向往的地方,是我翱翔的天空。

我想要在那里获得更广阔的视野,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感受更加丰富的人生体验。

我心中对大学的憧憬,从未停止过。

我知道,要想实现我的大学梦,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于是,我每天早晨都会早早起床,做好冥想,调整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晚上,我会静下心来,认真地复习,为明天的课程做好充分的准备。

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下去,我的大学梦终将实现。

第二篇:《在人生的跑道上》人生如同一条无尽的跑道,我们在这条跑道上奋力前行,寻找着自己的目标。

高三,就是我这条跑道上的重要里程碑,我要为自己的未来梦想努力奔跑。

在这充满挑战的阶段,我时刻准备着,披荆斩棘,冲刺前行。

不论是每天大大小小的考试,还是莫名的挫折,我都始终坚信,只要跑下去,就必将到达成功的彼岸。

而这一切的付出,都是为了我心中那个美好的梦想。

我知道,高考并不是终点,而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

我要进入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学习更多的知识,迎接更广阔的挑战。

这些都需要我不断地奋斗,永不放弃。

在人生的跑道上,我会紧抓梦想的绳索,奋力向前。

无论路途怎样崎岖,我都会坚定地前行,直到梦想成真。

第三篇:《永不言弃的心》高三,是一个考验毅力的阶段。

在这段时光里,我经历了无数的挣扎、付出和收获。

而支撑着我,永不言弃的,就是内心坚定的信念。

未来的大学,是我向往的地方。

我渴望在那里获得更多的知识,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迎接更广阔的挑战。

我相信,只要我不放弃,我的梦想终将实现。

每当我沉浸在挑战中的时候,我就会告诉自己,要坚持,要相信,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跨越困难,迎接更好的明天。

我知道,路途上会有风雨,但我会坚持骑着信念的自行车,一直走下去。

高三语文晨读资料之六

高三语文晨读资料之六

晨读资料之六一、翻译(1)适南市火,善俊亟往视事,弛竹木税,发粟振民。

(2)民趋富家发其廪,监司议调兵掩捕,善俊日:“是趣乱也。

”译文:(1)适逢南市发生火灾,善俊立即前去视察灾情,延缓竹木税,发粮赈济百姓。

(2)百姓前往富人家打开他们的粮仓抢粮食,监司建议调兵拘捕,善俊说:“这是会促使变乱的做法。

二、文言实词71、语:话,谈论、告诉72、遗:留下来的,给予73、矢:箭头74、岂:难道(是否、何况)75、事:侍奉76、特:只是77、自:从(在)、如果78、肖:相似、像79、易:交换、改变,容易80、譬:譬喻、打比方三、文化史常识【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

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写,故而称黄甲、金榜。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

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

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

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国子监jian】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

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

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

2020届高三语文晨读练(1—6)

2020届高三语文晨读练(1—6)

楚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晨读练习1范围:课内《孔子语录》,课外《论语·为政以德》姓名:______得分:__一、课内名句默写(40分)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君子乎?2、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是以谓之‘文’也。

”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6、子曰:“三人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不愤不启,。

,则不复也。

”二、课外名句默写(36分)1、,不能则止2、危而不持,,则将焉用彼相矣。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安。

4、盖均无贫,和无寡,。

5、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既来之,则安之。

6、其身正,;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8、道之以政,,民免而无耻。

9、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则劝。

三、阅读文言短文,翻译划线句子。

(24分)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①封人②而乞食。

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

封人因窃谓仲曰:“适③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注]①绮乌:地名。

②封人:管理疆界的人。

③适:如果。

1、管仲束缚,自鲁之齐。

2、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3、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

楚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晨读练习2练习范围:课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外《论语·克己复礼》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一、课内名句默写(40分)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饿其体肤,,,所以动心忍性,。

2、,然后能改;3、困于心,,而后作;,发于声,。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二、课外名句默写(36分)1、,天下归仁焉。

2、,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3、,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4、,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民无所错手足。

5、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6、君子务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资料高三语文晨读材料(六)【美文欣赏】《飞鸟集》(接晨读材料五)绿叶的生与死乃是旋风的急骤的旋转,它的更广大的旋转的圈子乃是在天上繁星之间徐缓的转动。

权势对世界说道:“你是我的。

”世界便把权势囚禁在她的宝座下面。

爱情对世界说道:“我是你的。

”世界便给予爱情以在它屋内来往的自由。

浓雾仿佛是大地的愿望。

它藏起了太阳,而太阳原是她所呼求的。

安静些吧,我的心,这些大树都是祈祷者呀。

瞬刻的喧声,讥笑着永恒的音乐。

我想起浮泛在生与爱与死的川流上的许多别的时代,以及这些时代之被遗忘,我便感觉到离开尘世的自由。

我灵魂里的忧郁就是她的新婚的面纱。

这面纱等候着在夜间卸去。

死之印记给生的钱币以价值,使它能够用生命来购买那真正的宝物。

白云谦逊地站在天之一隅。

晨光给它戴上霞彩。

尘土受到损辱,却以她的花朵来报答。

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

根是地下的枝。

枝是空中的根。

远远去了的夏之音乐,翱翔于秋间,寻求它的旧垒。

不要从你自己的袋里掏出勋绩借给你的朋友,这是污辱他的。

无名的日子的感触,攀缘在我的心上,正象那绿色的苔藓,攀缘在老树的周身。

回声嘲笑她的原声,以证明她是原声。

当富贵利达的人夸说他得到神的特别恩惠时,上帝却羞了。

我投射我自己的影子在我的路上,因为我有一盏还没有燃点起来的明灯。

人走进喧哗的群众里去,为的是要淹没他自己的沉默的呼号。

终止于衰竭是“死亡”,但“圆满”却终止于无穷。

太阳只穿一件朴素的光衣,白云却披了灿烂的裙裾。

山峰如群儿之喧嚷,举起他们的双臂,想去捉天上的星星。

道路虽然拥挤,却是寂寞的,因为它是不被爱的。

权势以它的恶行自夸,落下的黄叶与浮游的云片却在笑它。

今天大地在太阳光里向我营营哼鸣,像一个织着布的妇人,用一种已经被忘却的语言,哼着一些古代的歌曲。

梦是一个一定要谈话的妻子。

睡眠是一个默默忍受的丈夫。

夜与逝去的日子接吻,轻轻地在他耳旁说道:“我是死,是你的母亲。

我就要给你以新的生命。

黑夜呀,我感觉到你的美了。

你的美如一个可爱的妇人,当她把灯灭了的时候。

我把在那些已逝去的世界上的繁荣带到我的世界上来。

亲爱的朋友呀,当我静听着海涛时,我好几次在暮色深沉的黄昏里,在这个海岸上,感到你的伟大思想的沉默。

鸟以为把鱼举在空中是一种慈善的举动。

夜对太阳说道:“在月亮中,你送了你的情书给我。

”【时事评论】证明见义勇为,不只是“一纸凭证”62岁的江苏句容人江志根17年来奔波不止,为的是给逝去的儿子讨要一份荣誉证书。

2000年,他12岁的独子江伟华救人溺亡。

2011年,江志根得到了15万元抚恤金,却没有收到见义勇为证书。

2015年12月,江志根将句容市政府告上法院。

今年3月15日,他收到江苏高院受理此案的通知书。

他说:我就要给儿子一个名分,否则就对不起他。

江爸爸的心思我们都明白,他要的不是钱,而是社会对江伟华英雄事迹的郑重承认,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感动之余,不禁唏嘘不已。

中国的见义勇为观经历了较大的波动。

曾经,草原小姐妹为了不使生产队的羊群遭到损失,顶风冒雪追赶羊群被严重冻伤,被人称颂为英雄。

曾经,四川雅安的赖宁为扑灭森林大火而英勇献身,虽然,他的故事的真实性有所争议,但毕竟也被树立为全国少年榜样。

可如今为什么我们却这么吝于给一个小英雄一份证书?事出有因。

有关部门的解释是,出于保护未成年人的考虑,不提倡他们在不能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救人,所以对未成年人见义勇为不鼓励、不宣传,也不授予荣誉称号。

并依据《江苏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奖励抚恤办法》指出:“为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本办法不鼓励未成年人见义勇为。

”的确,如今社会不提倡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是对的,这与几十年前宣传为了保护集体的一根木材、一头牛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相比,绝对是一种生命意识的进步。

因为未成年人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行动能力、判断能力也和成年人完全不能比,贸然去危险的环境里救人,完全可能加重后果。

但是如果就此认为,授予未成年人见义勇为荣誉证书,就会误导未成年人不顾自身条件做出危险事,就是鼓励其他的未成年人学习做力所不能及的危险事,我觉得这个逻辑有点不对,是建立在对新时代青少年心智发展不了解的基础上。

并且,有关专家觉得对未成年人的见义勇为行为不予奖励的行为,并不符合法律的基本理念。

为什么成年人见义勇为之举可以获得证书,而未成人做了同样的事甚至英勇献身了,却不能得到同样的一张证书?这违反了法律的平等原则。

虽然,有法律人士指出,见义勇为不是法律范畴,这没错。

但是该不该给见义勇为者以同等的待遇,却是法律能给出的答案。

至少在同一个江苏省内,要统一做法,不能有些地方给未成年见义勇为者发证书,而有些地方却不。

当然,句容方面在这事上做得并不算错,给了江志根15万元的抚恤金,也实际承认了江伟华的义举。

只是双方过分纠结于证书这么一个形式,结果导致舆论的对峙,从而偏离了事情的本质。

事情的本质是什么呢?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余凌云对这事讲得很透彻:不提倡的是见义勇为的方式,而不是见义勇为行为本身。

关键在于引导。

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在授予证书的同时,正确引导其他未成年人采取适合自己年龄段的救助方法,比如看到溺水可以大声呼喊而不是亲身涉险。

这样,既表彰了见义勇为,又引导了正确的救助方式,既安慰了失子之痛的父亲,又符合有关部门的对不提倡未成年人见义勇为的规定。

【诗文风采】秋暮吟望(清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①,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释】1:“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参考试题:1、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

(4分)2、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分)译文:高高的栖在小楼阁上,打算终老山林,闲来无事吟诗作对,不为秋天而伤悲。

寒山常常映照着斜阳色,叶落之时有刚刚升起的新月渐渐明亮。

泛着烟气的山水在天尽头有飞鸿飞过的身影,秋风卷地,菊花没有了美妙的身姿。

二更的夜里,燃着短烛喝着三升小酒,北斗星低低的横跨天空好像从未想要偷窥。

赏析:此时当作于赵执信被革职之后。

诗歌内容时令是秋季,时间是暮色夕阳,首联自言愿意“栖老一枝”“不为秋悲”,实则是对现状不可改变的无奈之叹,看似旷达,实显无奈。

后面三联以“斜阳”“落叶”“孤鸿”“残菊”“短烛”“低横北斗”等低沉意象为主,缀词成章。

惆怅失意之情溢于言外。

全诗不脱中国文人传统的悲秋情怀。

作者介绍:赵执信(1662~1744)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

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

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

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

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

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

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

2、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

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心境看似旷达、闲淡;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在烛光下饮酒长吟,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

【文言拾贝】孟子见梁惠王①。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上)译文:孟子谒见梁惠王。

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有利于我的国家吗?”孟子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定要说到那利呢?只有仁义就够了。

大王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邑?’士人平民说‘怎样有利于我自身?’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

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

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

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

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 ……解读:孟子在这段文字里既指斥了个人的功利主义,更指斥了国家功利主义。

如果说个人的功利主义尚有其合情合理的一面,那么国家功利主义,尤其是极端的国家功利主义,无论在孟子的时代,还是在今天,都是治国理政的大忌。

一个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如果充满了拜金主义的铜臭气,充满了仰视权利力的那种腐朽霉变的阴气,“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就是必然的结局。

从这个角度说,孟子的政治理论观的确有历史的穿透力,对现代社会来说仍有很大的价值。

孟子所说的“利”,应在政治范畴内理解比较合理,不应该理解成否定人们合理合情合法的利益追求,尤其是在崇尚市场和社会竞争的现代社会,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推动社会进步繁荣的原动力,也是一个人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由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