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和使用词语讲解
小学语文词汇辨析与运用技巧

小学语文词汇辨析与运用技巧语文词汇的辨析和运用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词义辨析、词语的搭配以及语境语义的理解等方面。
只有通过准确地辨析词义,并能在表达中灵活运用,才能提高写作和阅读理解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语文词汇辨析与运用技巧,帮助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取得进步。
一、词义辨析1. 动词的辨析动词是表示人、事、物的行为、状态等的词语,在使用时需要准确地选择。
比如,"看"与"望"都表示用眼睛观察,但"看"强调看得清楚,"望"则强调看得远;"听"与"闻"都表示用耳朵听,但"听"强调聆听声音,"闻"则强调闻到气味。
2. 名词的辨析名词是表示人、事、物的名称的词语,同样需要准确选择。
比如,"爸爸"与"老师"都表示具有教育、指导作用的人,但"爸爸"是家庭成员,"老师"是学校教育工作者。
3. 形容词的辨析形容词是修饰名词的词语,用来描述人、事、物的特征和性质。
比如,"聪明"与"机智"都表示智力高,但"聪明"侧重表现出的多方面的智力,"机智"则强调思维敏捷。
二、词语的搭配词语的搭配是指不同词汇之间的固定搭配关系,熟练掌握这种搭配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1. 动词和名词的搭配比如,"喝水"、"吃饭"、"写字"等都是固定的搭配,“做作业”、“读书”等也是常见的动词和名词搭配。
2. 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比如,"大笑"、"红脸"、"美丽"等都是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通过掌握这些搭配可以准确地描述事物的特征。
词语辨析与正确使用的技巧

词语辨析与正确使用的技巧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而词语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对于准确表达思想和意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词语的多义性和近义词的存在,我们在使用词语时常常会遇到一些困惑。
本文将探讨一些词语辨析与正确使用的技巧,帮助读者在表达时更加准确、恰当地选择词语。
一、词义辨析1. 同义词的辨析同义词是指在意义上相近或相同的词语。
在使用同义词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和表达需要来选择合适的词语。
例如,“美丽”和“漂亮”都可以用来形容女性,但“美丽”更强调内在的美感,而“漂亮”更注重外貌的吸引力。
因此,在描述一个女性时,我们可以根据她的气质和外貌来选择适当的词语。
2. 反义词的辨析反义词是指在意义上相反的词语。
在使用反义词时,我们需要根据语境和表达需要来选择合适的词语。
例如,“善良”和“邪恶”是一对反义词,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品德。
如果我们想表达某人具有善良的品质,那么我们可以使用“善良”这个词,相反,如果我们想表达某人具有邪恶的品质,那么我们可以使用“邪恶”这个词。
二、词性辨析1. 动词和名词的辨析动词和名词是常用的词性,它们在表达中有着不同的作用。
在使用动词和名词时,我们需要根据句子结构和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词性。
例如,“跑步”可以作为一个名词,表示进行体育锻炼的活动,也可以作为一个动词,表示进行奔跑的动作。
如果我们想表达自己正在进行跑步的活动,那么我们可以说“我正在跑步”,如果我们想描述自己喜欢跑步这个活动,那么我们可以说“我喜欢跑步”。
2. 形容词和副词的辨析形容词和副词都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或动词,但它们在表达中有着不同的作用。
在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时,我们需要根据句子结构和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词性。
例如,“快乐”可以作为一个形容词,表示人的情绪愉快;而“快乐地”可以作为一个副词,修饰动词,表示进行某个动作时的情绪状态。
如果我们想表达自己感到快乐,那么我们可以说“我感到快乐”,如果我们想描述自己以快乐的心情进行某个动作,那么我们可以说“我快乐地做某事”。
词语的意义辨析与用法运用

词语的意义辨析与用法运用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具有特定的意义和用法。
正确运用词语能够丰富表达,准确传达思想,达到精准交流的目的。
然而,词语之间常常存在着相似但又有所区别的意义,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意义辨析,并合理运用于具体语境中。
本文将以常见的意义相近的词语为例,对其进行辨析,并分析如何运用于实际语言表达中。
一、形容词"干净"与"整洁"的区别与运用形容词"干净"与"整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用来描述环境、物品或个人的状态,它们的意义十分相近,但又有细微差别。
"干净"一词主要指的是没有污垢、杂物或不洁的状态,强调了物体或场所的卫生、清洁程度。
例如,当我们说"房间很干净"时,指的是这个房间没有灰尘、垃圾或异味等,给人一种整洁明亮、清新舒适的感觉。
而"整洁"一词则强调整体有序、井然有序的状态,强调物品或场所的整齐和规整程度。
例如,我们说"书桌整洁"是指书桌上的书本、文具等摆放得整整齐齐,没有杂乱无章的情况。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词语。
当我们需要描述一个地方干净时,可以使用"干净"一词;当强调整体有序和规整时,则可以使用"整洁"一词。
二、动词"使用"与"运用"的区别与运用动词"使用"与"运用"常常被用来描述使用工具、技能或方法等,但它们的意义也有所差异。
"使用"一词强调将某种工具、技能或方法等置于实际操作中,强调使用工具等的行为本身。
例如,我们说"使用电脑"是指进行电脑的各种操作,包括打字、编辑等。
而"运用"一词则强调运用工具、技能或方法等的目的和效果,并在特定情境中巧妙地应用。
近义词辨析方法与实例讲解

近义词辨析方法与实例讲解
一、辨析词义差异
1.通过释义区分:在辨析两个或多个相似的词义时,可以通过查看词
典释义来进行区分。
例如,“迅速”表示快速,形容速度快,“急忙”表
示匆忙,形容紧急情况下着急出走,两者在语义上有所差异。
2.通过搭配区分:有时候词语的搭配也能帮助我们进行区分。
例如,“晴”和“明”都表示天气好,但“晴”常与“天”搭配,表示晴朗的天气,“明”常与“天空”搭配,表示天空明亮。
二、辨析语气色彩
1.通过正面与负面区分:有时候同一语意的词语,其中一个词有负面
的含义,而另一个则没有。
例如,“可爱”和“讨厌”都表示喜欢或不喜
欢的程度,但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
2.通过语境区分:有时候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语气色彩。
例如,“说”可以表示说话的行为,也可以表示表明心情或意见的说法,前
者的语气比较客观,后者的语气比较主观。
三、辨析词语用法
1.通过语法角度区分:有时候词语的用法和句法结构不同。
例如,
“回答”和“回复”都表示对问题或信息做出回应,但“回答”是及物动词,后面需要接宾语,“回复”则常用于书面表达。
2.通过搭配区分:有些词语在搭配上有所区别。
例如,“传统”和
“习俗”都表示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但“传统”更强调长期的、古老的,而“习俗”更强调社会群体的共同行为。
以上是近义词辨析的一些方法与实例讲解,通过观察词义差异、语气
色彩和词语用法等方面的区别,可以更准确地选择出合适的词语表达意思。
实际中需要通过反复阅读、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来提高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词语辨析与词语(成语)运用ppt课件

增强语言表现力
在演讲中运用恰当的词语和成语, 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使演
讲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提升演讲水平
通过辨析和运用词语,可以提高 演讲水平,使演讲更加专业、精
彩。
增强观众记忆
运用生动、形象的词语和成语, 可以加深观众对演讲内容的印象,
提高演讲的传播效果。
广告中的应用
突出产品特点
通过运用恰当的词语和成语,可以突出产品的特 点,使消费者更加了解产品的优势和卖点。
04
词语辨析与运用的实际应用
写作中的应用
丰富文章内容
提高语言修养
通过运用不同的词语和成语,可以使 文章内容更加丰富,表达更加准确。
通过辨析和运用词语,可以提高语言 修养,使语言表达更加得体、规范。
增强语言表现力
选择适当的词语和成语,可以增强语 言的表达效果,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 吸引力。
演讲中的应用
成语运用规则
使用成语时应遵循其固定的意 义和用法,不可随意更改或解
释。
成语运用注意事项
使用成语时应避免望文生义、 生搬硬套,同时也要注意场合
和语境的适用性。
常见词语运用错误
词义混淆
将两个相似或相近的词 语混为一谈,导致语义
不清或产生歧义。
语法错误
词语的搭配不当,如形 容词修饰名词不当、动
词使用不当等。
详细描述
通过辨析反义词,可以拓展词汇量,增加语言表 达能力。同时,了解反义词的不同之处,可以更 好地理解词语的用法和语境,提高语言运用水平 。
02
词语运用
成语运用
01
02
03
04
成语定义
成语是一种固定短语,通常由 四个字组成,具有特定的意义
初中语文词语辨析及运用技巧总结

初中语文词语辨析及运用技巧总结词语辨析及运用技巧作为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词语辨析及运用技巧对于学生提高语文水平、拓展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总结几个常见的词语辨析及运用技巧,帮助初中生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1. 同义词辨析技巧同义词是指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语。
在运用同义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注意同义词的词义差异。
例如,"美丽"与"漂亮"都可以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美丽,但"美丽"更强调内在的高贵、华丽,而"漂亮"则更强调外貌的吸引力。
因此,在具体运用时要根据语境和描述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词语。
其次,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同义词的用法和搭配。
例如,"愉快"和"快乐"都是形容人的情绪愉悦,但"愉快"更多用于形容气氛、环境,而"快乐"则更多用于形容人的心情。
正确的搭配可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最后,要运用上下文推测同义词的词义。
有时同义词在不同语境下会有不同的含义,需要通过上下文来推断词语的具体意思。
例如,"庞大"可以用来形容规模庞大的事物,也可以用来形容复杂、麻烦的事情,具体的含义需要根据句子的语境来判断。
2. 近义词辨析技巧近义词是指意义上相近但用法或侧重点上有所差异的词语。
在运用近义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掌握近义词的词义差异。
例如,"开心"和"快乐"都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心情愉悦,但"开心"更多强调短暂的心情状态,而"快乐"则更多指长久的心情状态。
对近义词的词义差异有清晰的认识,可以避免使用不当。
其次,要注意表达的侧重点。
例如,"完成"和"结束"都可以表示一件事情的完成,但"完成"更强调整个过程的完成,而"结束"更强调事情的终点。
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词语辨析学会正确使用词语

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词语辨析学会正确使用词语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词语辨析学会正确使用词语引言: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正确地使用词语对语文的学习和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而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程中,词语的辨析尤为重要。
本次说课将针对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中常见的词语辨析问题展开讲解,帮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词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一、课题意义正确的词语使用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词语辨析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
因此,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词语辨析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一些常见词语的用法和辨析方法,如“知道”和“了解”、“买”和“购买”等。
2. 能力目标:通过词语辨析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学习的兴趣,通过正确使用词语,提升自我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正确辨析常见词语的能力,并能够正确使用。
2.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较为抽象的词语,如“体贴”和“关心”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引用名句“语言是一面镜子”,引起学生对词语使用的重视和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概念讲解通过对常见词语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词义的差异,如“知道”和“了解”、“买”和“购买”等。
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3. 辨析练习设计一些辨析练习题,让学生通过选择正确的词语来填空或者对比两个词语的差异。
例如:“他对这个问题知道/了解得很清楚。
”、“妈妈准备去买/购买菜。
”等。
4. 情境运用通过情境设计,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运用所学词语进行表达。
例如,假设学生在商店中想要询问商品的价格,让其使用正确的词语进行提问。
通过这种实际应用,帮助学生将词语辨析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5. 小结归纳对课堂上学习的词语进行总结和归纳,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词语的用法讲解

词语的用法讲解一、词语的基本概念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由一个或多个音节组成的,能够构成完整意义并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在汉语中,词语的用法包括词义、词类、词性和词语搭配等方面。
二、词义的用法讲解1. 词义的基本概念词义是词语所表示的意义。
一个词语可以有多个不同的词义,根据上下文的不同,词义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明天”的词义可以是指时间,也可以表示未来。
2. 词义的辨析有些词语在词义上很相近,容易引起混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词义辨析:a. "爱"与"喜欢"的区别:"爱"表示深厚的感情,常用于表示亲情、爱情等;而"喜欢"表示对某事物感到愉快、满意等。
b. "可爱"与"漂亮"的区别:"可爱"一般用于形容儿童、小动物等令人喜爱的事物;"漂亮"则用于形容人或物在外表上具有美丽、出色的特点。
c. "重要"与"重大"的区别:"重要"表示某事物具有重要的意义或价值;而"重大"则表示某事物具有巨大的影响、重要性等。
三、词类和词性的用法讲解1. 词类的基本概念词类是指词语按照词性特点进行分类。
在汉语中,常见的词类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等。
2. 名词的用法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点、抽象概念等的名称。
名词可以用来做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3. 动词的用法动词是表示动作、状态或代表存在的词语。
动词可以用来表示主语的动作、行为、状态等。
4. 形容词的用法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点、状态的词语。
形容词可以用来修饰名词、做表语等。
5. 副词的用法副词是表示动作程度、方式、时间、地点等的词语。
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等。
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或名词词组的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6:在家庭浓厚的美术氛围的(熏陶/熏染)下,小 林也深深地爱上了绘画。 例7: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篡改/窜改)日本侵华 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例8:因此,地区合作 (沟通/勾通)和大量的双边援 助是十分必要的。 例9:直到今天,一遇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 祭天,(乞求/祈求)龙王降雨,保佑丰收。 例10:人应当讲信用,对已经作出的允诺就决不 (失言/食言)
有些实词在使用的过程中,有语法上的 特定要求。为此,要做到准确选用,就必须 把准语法上的规定。要分辨词语的词性 ①他通过脚踏实地地_________(A.躬身 B.躬行) 党的创新理论,使得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通过传播 者知行统一的人格魅力更好地发挥出来。(辽宁卷 第3题)
“躬身”指身子向前弯曲; “躬行”指亲身实行,动词。
渡过:通过江河,由此岸到彼岸。如“渡过难关”。 度过:经过,指时间
(4)杭州大酒店越来越多,一流厨师供不应 求,于是不少店家争相出高价招聘,有人戏称: “酒店挖(墙角 墙脚),肥了大厨师。”
墙角:两堵墙相接而形成的角 墙脚:墙根,比喻基础
②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_________ (A.品性B.品行)诚实温和。(广东卷第3题)
二、从色彩方面辨析
2、词的语体色彩不同 词除褒贬义之外,还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 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色彩,虽然意 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我们称之 为语体色彩,主要表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 口语具有通俗朴实生动的风格。 书面语有文雅、庄重的风格,多用于郑重场合。 口语:聊天、办法、妈妈、生日、恐吓奇怪 书面语:谈话、措施、母亲、诞辰、吓唬诧异
•
②毋庸_________(A.置疑B.质疑),法兰西 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江西卷第3题) • ③书的封面设计_________(A.从属B.归属)于 书籍出版发行的整体规划,同时必须结合书的内 容特点和读者对象进行构思。(北京卷第2题)
“置疑”指怀疑,多用于否定式;“质疑”指提 出疑问。 “从属”指依从,附属;“归属”指属于,划定 从属关系。“从属”后带宾语时,需用介词“于” 引入,而“归属”则直接带宾语。
一、从词义方面辨析
1、词义的侧重点不同
例1: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从下坡转到上坡路, 山势(峻峭 / 陡峭),上升的坡度越来越大。
陡峭重指同的坡度大而陡直。 峻峭重指山势的高而险峭。
一、从词义方面辨析
1、词义的侧重点不同
亲密——亲切——亲热 1、他们关系很( )。 2、红红( )地管他叫伯伯。 3、母女相见,别提多( )了。 它们的共同语素是“亲”,亲近; 不同之处在另外的语素“密”、“切”、“热”。 亲密,着重指关系密切,没有隔阂; 亲切,着重指感情真挚、恳切; 亲热,着重指亲切而热情。有了这样的辨析,再 根据语境来选用,就不会用错。
2、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例2:漫长的(边疆 / 边境)线上,忠诚的祖国 卫士日夜警戒着。 边疆指靠近国界的领土(大) 边境指靠近边界的地方(小) • 战争——战役 界限——界线 交流——交换 • 衣物——衣服 气候——天气 局面——场面 • 上面的词中都含有相同的语素,左边的词义范 围比右边所指的要大。
6.要分辨词语的词性
例1: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 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 品位、 品味)的作品来。 “ 品位”是名词,“品味”是动词,形容词 后应跟名词,所以选“品位”。
例:他分析得很( 深入/深刻)。
深刻是形容词,是接触到问题的本质之意。 深入是动词,是透过现象达到内部的意思。也 可作形容词,是透彻深刻之意,往往指动作、 行为而言,作形容词时作状语。 例:知无不言,言者无罪。请大家(充满 / 充分) 发表自己的意见。 充分是形容词,作状语。 充满是动词,作谓语。
一、从词义方面辨析
3、词义的轻重不同
例2:同志们都非常敬仰这位功勋(卓著 / 显著) 的老英雄。
显著:指非常明显。(轻) 卓著:突出地好(重)
3、词义的轻重不同
• 如:损坏、毁坏 • 请求——恳求 批评——批判 • 担心——担忧 妨碍——妨害 • 失望----绝望 盼望——期望——渴望 • 轻视----蔑视 诬蔑——诬陷 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程度 浅、性质轻。
化装:指改变装束、容貌。 化妆: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这一 语境要求使用化装而不使用化妆。
一、从词义方面辨析
2、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①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_________(A.场所B.场 合),应该讲究语言得体,“欢迎你再来”这一 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重庆卷第3题) “场所”指活动的处所,;“场合”指一定的时间、 地点、情况, 适用范围比较窄;适用范围比较宽。 “医院”就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处所,所以选用“场 所”更精确。
例1:这是一项重要的科研(成果 /结果)。 成果指取得的成绩、成就(褒义)
结果(中性)
例2:英雄的事迹(鼓舞 / 鼓动)着一代代青年努力学 习,认真工作。
鼓舞指使别人振作起来,增强信心(褒)
鼓动(中) 例3:学生犯了错误,家长不能一味地(袒护/ 保护) 袒护指对错误的思想行为无原则地支持或保护(贬) 保护(中)
②他通过脚踏实地地躬行党的创新理论,使得 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通过传播者知行统一的人格 魅力更好地_________(A.体现B.发挥)出来。 (辽宁卷第3题) ③小男孩一下子_________(A.兴味B.趣味)索 然了,站在那里没有目标地东张西望。(江西卷 第3题)
②句中,“体现”指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 体表现出来;“发挥”指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 来。与“精神”搭配可用“体现”,与“威力”搭配 应选用“发挥”。③句中,“兴味”侧重于“兴” (兴致),“趣味”侧重于“趣”。与“索然”搭配 的,应选用“兴味”。
例4:像孩童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阳光,作者 目光是那样惊喜,_________(A.充斥B.充 溢)着饱满的生气。(山东卷第3题) 充斥:指充满、塞满,含贬义(厌恶意); 充溢:指充满、流露,含褒义。“饱满的生 气”是褒义色彩的,所以应选用“充溢”。 例5:我们不但应该对媒体(大事/大肆)宣 传的所谓畅销书多作冷静分析,而且,对一 些看似冷门的美学和哲学书,倒应该添购一 些。 大事:大力从事(中)
五、关照前后语境
实词的使用要契合语境,就必须注 意与上下文的照应,它既包括语意上的 照应,也包括事理上的照应等。
①面对“两会”代表、委员的依法_________ (A.质对B.质询),有的官员虽然还不能圆满答 复,但都表现出虚心接受、认真反思的态度。 (浙江卷第2题)
(3)任何人的成长都有不可重复性,如何 (度过 渡过)人生的每一阶段,是当今教 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例1:著名作家茅盾不幸因病(逝世/死亡 ) 了。 例2:如果不彻底转变旧观念,没有一种创 新精神,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道路上, 我们就迈不开前进的(步子/步伐)。 例3:这家商场的购物环境不错,广告宣传 也做了不少,但营业额一直很低。(看来/可 见)商场得做做市场调查,找找原因。
三、抓语法规定
•
④在休斯敦火箭队_________(A.效劳B. 效力)的姚明,出席“护鲨行动从我做起” 的活动时说:“今后,本人在任何情况下 都拒绝食用鱼翅。”
④句中,“效劳”的对象只能由介词“为” 引进,“效力”的对象既可由介词“为” 引进,也可由“于(在)”等介词引进, 该句中的对象是由介词“在”引进的,应 选用“效力”。
“抚养”一般用于长辈对晚辈,“赡养”则相 反。两词搭配对象不同。根据语境②句选“赡 养”。
例: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屯聚、囤聚) 大量兵力,伺机大规模侵犯巴勒斯坦控 制区。
屯聚:聚集(人马) (货物) 囤聚:储存聚集
注意词语的习惯搭配
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 限度,不能任意组合。如: 发扬——优点、作风、传统 发挥——创造性、积极性、作用、干劲 改进——工作、方法、技术 改善——生活、关系、条件 交流——思想、经验、 交换——意见、礼物、资料
方法指津
语素分析法:将词拆开为语素, 然后根据相同的语素了解—祛除 简洁——简捷 淡薄——淡泊 接受——接收 剧变——巨变 处世 ——处事 法治——法制
(1)由于一场不期而至的暴风雨的突然袭击, 刚刚进行了半场的中韩足球比赛被迫(中止 /终止)。 中止:中途停止 终止:结束,停止 (2)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他(化装/化妆) 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二、从色彩方面辨析
1、词的感情色彩不同
实词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 中性词三类。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搞清褒贬色彩, 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等错误。 (褒、 贬、 中) (中 贬、 中) 成果——后果——结果 修饰——粉饰——装饰 鼓励——煽动——鼓动 谋取——牟取 果断——武断——决断 爱护——庇护——保护
复习:词语辨析和使用
辨析词语的 基本原则
同中求异
一、从词义方面辨析 1、词义的侧重点不同 2、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3、词义的轻重不同 二、从色彩方面辨析 4、词的感情色彩不同 5、词的语体色彩不同 三、从用法方面辨析 6、要分辨词语的词性 四、 注意词语适用对象不同 7、注意词语的固定搭配
五、关照前后语境
“吝啬”多用于具体事物;“吝惜”既可用 于具体事物,也可用于抽象事物。“赞赏” 属于抽象事物,所以应选用“吝惜”。
找出下列句中使用不当的词语。
1、可能是一时疏忽,你的文章中有几处不通畅 的语句,特写信垂询,我能否斗胆加以斧正。
2、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咨询,我们将不吝赐教, 为您的投资方向、投资策略鼎力相助。 3、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抚养 的义务。
四、词语适用对象不同
有些实词有特定的使用对象,有的对人, 有的对物;对人当中有的对己,有的对人;对 物当中,有的对“具体事物”,有的对“抽象 事物”,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