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物理实验三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定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物理实验三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定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物理实验三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定实验三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定【实验目的】1.了解物理天平的构造原理,掌握其调整和使用方法。

2.学习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3.了解比重瓶测密度的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实验仪器】物理天平、砝码、比重瓶、铝块、石蜡块、酒精、水、细线。

【实验原理】若一个物体的质量为m,体积为V,则其密度为mV (1)可见,通过测定m和V可求出ρ,m可用物理天平精确称量,而物体体积的精确测量在密度测量中是个主要问题,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

(一)流体静力称衡法测不规则固体的密度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要受到向上的浮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液体的重量F0Vg (2)式中0是液体的密度;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V就是物体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

如果将固体物体(如待测的铝块)分别在空气中和全部浸没在液体(纯净水)中称衡,可得到两个重量mg和m1g,此时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F mg m1g0Vg (3)由此可得,物体的密度mm m1 (4)式中m是物体在空气中称衡时相应的质量;m1是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称衡时相应的质量。

如果被测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如待测的蜡块),为使被测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可采用在被测物体下面拴一重物的方法[如图1]。

实验时,分别进行三次称衡。

首先在空气中直接称衡被测物体的质量m0。

再将被测物体置于液面之上,而重物全部浸没在液体中称衡[如图1(a)],此时天平砝码质量为m2。

最后把被测物体连同重物一起全部浸没在液体中,进行称衡[如图1(b)],此时天平砝码质量为m3。

则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为F(m2m3)g0Vg (5)因此,物体密度为m0m2m3 (6)(二)比重瓶法测定液体密度对液体密度的测定可用流体静力“称量法”,也可用“比重瓶法”。

比重瓶如图2所示。

在比重瓶注满液体后,当用中间有毛细管的塞子塞住时,多余的液体就从毛细管溢出,这样瓶内盛有的液体的体积就是固定的。

长度和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长度和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长度和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物体的长度。

2、掌握用物理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

3、学会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进而计算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实验原理1、长度测量游标卡尺:利用主尺和游标尺的差值来提高测量精度。

游标卡尺的精度取决于游标尺的刻度数,常见的游标卡尺精度有 01mm、005mm和 002mm。

螺旋测微器:通过旋转螺纹副,使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从而测量物体的长度。

螺旋测微器的测量精度通常为 001mm。

2、质量测量物理天平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通过调整砝码和游码使天平平衡,从而测量物体的质量。

3、密度计算密度的定义是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

对于规则形状的固体,可以通过测量其尺寸计算体积;对于不规则形状的固体,可以用排水法测量体积。

液体的体积可以直接用量筒测量。

三、实验器材1、游标卡尺2、螺旋测微器3、物理天平4、量筒5、待测金属圆柱体、长方体、小石块、盐水等四、实验步骤1、长度测量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圆柱体的直径和高度,分别在不同位置测量多次,取平均值。

测量时,注意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先读主尺刻度,再加上游标尺对齐主尺刻度的读数乘以精度。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长方体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同样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使用螺旋测微器时,要注意读取固定刻度和可动刻度的数值,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

2、质量测量调节物理天平的底座水平,使指针指在刻度盘的中央。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向右盘中逐渐添加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读取砝码和游码的总质量即为物体的质量。

3、固体密度测量对于金属圆柱体,根据测量得到的直径和高度,计算其体积 V =π×(d/2)²×h,其中 d 为直径,h 为高度。

然后根据测量得到的质量 m,计算其密度ρ = m / V。

对于长方体,根据测量得到的长度、宽度和厚度,计算其体积 V = l×w×h,然后计算密度。

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物理天平的规格由最大称量值和感量(或灵敏度)来表示。最大称量值是天平允许称量的最大质量。感量就是天平的指针从标牌上零点平衡位置转过一格,天平两盘上的质量差,灵敏度是感量的倒数,感量越小灵敏度就越高。
二.物理天平的操作步骤:
(1)水平调节:使用天平时,首先调节天平底座下两个螺钉L1、L2,使水准仪中的气泡位于圆圈线的中央位置;
(5)天平的各部分以及砝码都要防锈、防腐蚀,高温物体以及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不得直接放在盘内称量;
(6)称量完毕将制动旋钮左旋转,放下横梁,保护刀口。
对液体密度的测定可用流体静力“称量法”,也可用“比重瓶法”。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比重瓶的容积是一定的。如将液体注入比重瓶中,将毛玻璃塞由上而下自由塞上,多余的液体将从毛玻璃塞的中心毛细管中溢出,瓶中液体的体积将保持一定。
比重瓶的体积可通过注入蒸馏水,由天平称其质量算出,称量得空比重瓶的质量为m1,充满蒸馏水时的质量为m2,则比重瓶的体积为
3、根据公式ρ=m/V计算出规则实心铜圆柱体密度。
【测量规则实心铜圆柱体密度数据记录表】
直径d(mm)
半径r(mm)
高度(mm)
体积(v( )
质量m(g)
规则实心铜圆柱体密度 ( )
29.86mm
14.93mm
39.46mm
27.62
230.00g
8.33
【长度与密度实验测量心得】
密度测量的实验,这个实验看似比较简单,其实却更加的需要耐心与细心,因为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往往需要一个数据重复测量五六次,而且,所用测量工具多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等高精度仪器,所以更加的需要细心。通过此次试验,我懂得了即使看似简单的实验也要按照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步骤来进行,不能掉以轻心,培养正确的实验习惯。

密度测量实验报告单

密度测量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
一、实验名称:测量不溶于水的固体的密度
二、实验目的:用间接的方法测量固体密度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器材:托盘天平、量筒、固体、细线、水
五、实验步骤:
1、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
2、用量筒量出适量的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悬挂固体,把它全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

测出量筒内水和固体的总体积V2;
4、固体的体积V= ;
5、根据公式求出固体的密度;
6、换另一种固体再次测量并计算出密度。

六、实验记录表格
七、实验结论:
固体A的密度是 g/cm3= kg/m3
固体B的密度是 g/cm3= kg/m3
一、实验名称:测量浓盐水的密度
二、实验目的:用间接的方法测量液体的密度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器材:托盘天平、、量筒、浓盐水
五、实验步骤:
7、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
8、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浓盐水,称出烧杯和浓盐水的总质量m2
9、将烧杯中的浓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浓盐水的体积V ;
10、浓盐水的质量m= ;
11、根据公式求出浓盐水的密度;
六、实验记录表格
七、实验结论:
浓盐水的密度是 g/cm3= kg/m3。

固体密度测量实验总结

固体密度测量实验总结

固体密度测量实验总结引言固体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通常以克/立方厘米或克/毫升表示。

测量固体密度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结果分析等方面进行总结与探讨。

实验原理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容积法和称重法。

本次实验采用的是容积法,原理如下:容积法是通过测量物体在空气中和浸入液体后的位移,从而得出物体体积的变化,进而计算出固体密度。

假设固体的质量为m,浸入液体前的体积为V1,浸入液体后的体积为V2,则固体的密度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出:密度 = 质量 / (体积2 - 体积1)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试剂,温度计和天平等仪器。

清洁并烘干容器和固体样品。

2.测量容器体积:使用容积瓶等仪器,准确测量出容器的体积,并记录下来。

3.测量浸入液体前的固体样品质量:使用天平,将固体样品称量并记录下来。

4.将固体样品完全浸入液体中:将固体样品轻轻地放入容器中,确保完全浸入液体,并避免产生空气泡。

5.测量浸入液体后的固体样品体积:通过观察固体样品浸入液体后的位移,测量出新的体积,并记录下来。

6.计算固体密度:根据实验原理中的公式,将测量得到的质量和体积代入,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结果分析在固体密度实验中,样品的选取非常重要。

高质量的样品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同时,在浸入液体时要确保固体完全浸入,并消除气泡的干扰,以避免测量误差。

此外,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1. 温度的影响:固体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实验中要记录下实验时的温度,并根据温度进行修正。

2. 溶液选择:测量固体密度时,选择合适的溶液也是非常重要的。

溶液的选择应该考虑到样品的性质和测量的准确性。

3. 实验仪器的准确性:测量密度的仪器要保持准确,定期进行校准和检验。

最后,实验中还可以进一步讨论固体密度与物质的性质以及应用的关系。

通过对不同物质的密度测量,可以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特性,为后续的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⑤根据ρ=m/V算出盐水的密度.
实验表格:
烧杯和盐水 剩余盐水和 倒出盐水的 倒出盐水的 盐水的密度
的总质量m 烧杯的总质 质量m(g) 体积v(cm3) ρ(g/cm3)
总(g)
量区八一学校 张淑清
一、测量固体的密度:
实验原理: ρ= m/V; 实验器材:
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 细线
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 ③将金属块浸入水中,读出量筒中的体积V2;
适量的含义:水的多少以刚好淹没固体为宜。水过多,放 入固体后液面会超过量程;水过少,不能淹没固体
实验表格:
金属块的质 量筒内水的
量m(g)
体积v1(cm3)
放入金属块 后量筒内水 的体积 v2(cm3)
金属块的体 积v3(cm3)
金属块的密
度ρ (kg/cm3)
二、测量液体的密度:
实验原理: ρ= m/V; 实验器材: 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
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②将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烧 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③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m1-m2; ④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实验报告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实验报告
6、计算出石块的密度p =
Vv2"
实验数据:
石块的质量m/g
石块放入前水的
体积Vt/cm3
石块和水的总体
积V2/cm3
石块的体枳
V/cm3
石块的密度
p/(gcnr3)
实验感悟:
二、测量液体的密度一一是-种间接测量的方法
实验原理:p = ^
实验步骤:
1、将天平放存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在烧杯中盛盐水,称出它们的质量m】:
、测固体的体积为V =V2-%O
密度测呈的特殊方法:
'器材:量筒、烧杯2个、天平、细线、石块、水。 实验步骤:
1、将两只烧杯分别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右盘上。
2、在左盘的烧杯中放入石块,在右盘的烧杯中注入水,并用滴管 细致的增减水的质最.直到天平横梁重新平衡,则左盘中石块
七〒〒the的质量和右盘中水的质量相等,即= m石。
一、角大十尢砥码s
3、将右盘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测得这些水的体积为V水,则水的
质量为m水=P爪V笊,所以石块的质量为m石=m攵=p津水°
4. 把左盘烧杯中的石块轻轻放入屋筒中,并全部浸没在水面以卜
p/(gcnr3)
实验感悟:
规则固体体枳的测量:叮以通过刻度尺测量其边长、直径等物理量
,再通过体枳公式计算
整形法〈把它整形成长方体、正方 体等,然后用刻度尺测得
、冇关长度,易得物体体积。
注意事项:
(1、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清水,读出其体积%:
排水法(体积小的)把固体浸没在最筒里的水中,读出水和固体的总体积耳;(3、计算出固体的体枳V= V2-V]。
]计,所以固体的体^V = Vz%。
I注:这种方法和测量密度人于水的物体体枳情况基本相同。

测量不规则固体或液体的密度

测量不规则固体或液体的密度

测量不规则固体或液体的密度实验一:测量塑料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量筒(或量杯)、细线、一杯水、塑料块。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塑料块的质量m 。

2、在量筒(或量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读出水的体积V 0。

3、用细线拴住塑料块吊入量筒(或量杯)中,使其完全浸入水中,读出水和塑料块的总体积V 1。

4、通过计算得出塑料块的体积为V 。

5、通过密度公式Vm =ρ计算出塑料块的密度01ρV V m -=。

实验分析:该实验用到了排水法测量固体体积的方法,但注意的是所测物体必须是不溶于水的物质,且不易吸附水分。

实验二:测量木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量筒(或量杯)、细线、一杯水、木块、铁块。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m 。

2、在量筒(或量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把用细线拴住铁块并把其完全浸入量筒(或量杯)的水中,读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 0。

3、用细线同时拴住木块和铁块吊入量筒(或量杯)中,使其完全浸入水中,读出水和木块、铁块和水的总体积V 1。

4、通过计算得出木块的体积为V 。

5、通过密度公式Vm =ρ计算出木块的密度01ρV V m -=。

实验分析:木块的密度比水小,它会漂浮在水面上,为此此实验用了密度比较大的铁块把木块拉入水中,这样可以使木块完全浸入水中。

另外,在测量木块的体积时,不要忽略了铁块的体积。

实验三:测量铁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带瓶盖的药瓶、足量的水、铁块、细线。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为m 。

2、往药瓶里灌满水,盖好瓶盖,用天平测出药瓶和水的总质量m 0。

3、用细线把铁块完全浸入药瓶中,将溢出部分水。

然后再把铁块从药瓶中取出,盖好瓶盖,用天平再测量出药瓶和水的总质量m 1,则溢出的水的质量为m 0-m 1。

4、根据密度公式Vm =ρ的推导公式ρm=V 计算出溢出的水的体积为V=水ρ10m m -,即为铁块的体积。

5、铁块的密度ρ铁=水ρ10m m m -=水ρ10m m m -实验分析:此实验是在没有量筒(或量杯)的情况下,常用的一种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实验报告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
一、实验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内容及主要步骤
1.测金属块的密度
实验步骤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测出固体的质量,并把测量值填入表格中.
(3)向量筒中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并把测得的水的体积值填入表格中.
(4)将固体用细线拴好,没入水中,测出固体和水的总体积,并把测量值填入表格中.(5)计算出固体的体积,填入表格.
(6)计算出固体密度,填入表格.
固体的质量m (g)固体放入前水的体积
V1(cm3 )
固体和水的总体积
V2(cm 3 )
固的体积
V(cm3 )
固体的密度
2.测定水的密度
实验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平衡,(这里向同学说明一下,测金属块的密度完成后,只要天平没动,可以不再调节,但如果作为一个独立实验必须有这一步)(2)在烧杯中盛水,称出它们的质量,并将测量值填入表格中.
(3)把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它的体积,并将测量值填入表格.(4)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水的质量,将测量值填入表格.
(5)计算出量筒内水的质量,记入表格.
(6)求出水密度记入表格
烧杯和水的质量
(g)烧杯和杯内剩余水的
质量
量筒中水质量
量筒中水的体

水的密度
以上内容一定要求学生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