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计算公式
模板计算公式

1模板及支撑架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周转次数+(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1-补损率)50%/周转次数]此公式含有以下几个概念:1、损耗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周转性材料从第二次使用起,每周转一次后必须进行一定的修补加工才能使用。
每次加工修补所消耗的木材量称为损耗量。
2、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损耗量周转使用量是指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和补损的条件下,每周转一次平均所需的木材量。
3、回收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补损率)/周转次数回收量是指周转性材料每周转一次后,可以平均回收的数量。
4、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摊销量是指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建筑产品的生产,一次所需要的周转性材料的数量。
5、若公式4用于编制预算定额中的周转性材料摊销量时:(1)回收部分必须考虑材料使用前后价值的变化,应乘以回收折价率。
(2)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补修模板工作,须额外支付施工管理费。
6、为补偿此项费用和简化计算的采取措施:减少回收量、增加摊销量(1)回收量乘以回收折价率(2)回收量的分母上乘以增加的施工管理费率7、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8、上面公式的50%=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是综合考虑系数。
从网上找了一些资料,你可以看看:周转材料的消耗定额,应该按照多次使用,分次摊销的方法确定。
摊销量是指周转材料使用一次在单位产品上的消耗量,即应分摊到每一单位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上的周转材料消耗量。
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一般与下面四个因素有关:①一次使用量:第一次投入使用时的材料数量。
根据构件施工图与施工验收规范计算。
一次使用量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申请备料和编制施工作业计划使用。
建筑施工模板数量计算公式

建筑施工模板数量计算公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模板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施工工具,它可以用来支撑混凝土浇筑和形成混凝土的外形。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来计算模板的数量。
下面我们将介绍建筑施工模板数量的计算公式。
一、墙模板数量的计算公式。
1. 墙模板数量的计算公式为,(墙面积+门窗洞口面积)/单片模板面积=墙模板数量。
其中,墙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墙长+墙高)2=墙面积。
门窗洞口面积的计算公式为,门窗洞口的宽度高度=门窗洞口面积。
2. 举例说明,如果一个房间的墙长为10米,墙高为3米,门窗洞口的宽度为2米,高度为2.5米,单片模板的面积为2平方米。
那么墙模板的数量计算公式为,((10+3)2+(22.5))/2=13.25,即需要13.25片墙模板。
二、柱模板数量的计算公式。
1. 柱模板数量的计算公式为,(柱周长柱高)/单片模板面积=柱模板数量。
2. 举例说明,如果一个柱子的周长为1.5米,高度为3米,单片模板的面积为0.5平方米。
那么柱模板的数量计算公式为,(1.53)/0.5=9,即需要9片柱模板。
三、梁模板数量的计算公式。
1. 梁模板数量的计算公式为,(梁周长梁宽度)/单片模板面积=梁模板数量。
2. 举例说明,如果一根梁的周长为4米,宽度为0.5米,单片模板的面积为1平方米。
那么梁模板的数量计算公式为,(40.5)/1=2,即需要2片梁模板。
四、板模板数量的计算公式。
1. 板模板数量的计算公式为,(板长板宽)/单片模板面积=板模板数量。
2. 举例说明,如果一个板的长为5米,宽度为3米,单片模板的面积为2平方米。
那么板模板的数量计算公式为,(53)/2=7.5,即需要7.5片板模板。
五、总结。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得出建筑施工模板数量的计算公式,即,(墙面积+门窗洞口面积)/单片模板面积=模板数量。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来计算模板的数量,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模板工程量计算常用公式

模板工程量计算常用公式模板工程量计算是指在建筑施工中,根据工程图纸和设计要求,通过一定的公式和计算方法,确定模板工程的施工量。
模板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因此,掌握常用的模板工程量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一、模板面积的计算公式模板面积是指模板工程所占用的建筑面积。
在实际计算中,常用的模板面积计算公式有:1. 单个模板面积的计算公式:单个模板面积 = 模板尺寸A ×模板尺寸B其中,模板尺寸A和模板尺寸B分别表示模板的长度和宽度。
2. 总模板面积的计算公式:总模板面积 = 单个模板面积 ×模板数量其中,模板数量表示需要使用的模板的总数。
二、模板木材用量的计算公式模板木材用量是指在模板工程中所需要使用的木材的数量。
常用的模板木材用量计算公式有:1. 单个模板所需木材总量的计算公式:单个模板所需木材总量 = 模板长度 ×模板宽度 ×模板厚度其中,模板长度、模板宽度和模板厚度分别表示模板木材的尺寸。
2. 总模板木材用量的计算公式:总模板木材用量 = 单个模板所需木材总量 ×模板数量其中,模板数量表示需要使用的模板的总数。
三、模板扣件用量的计算公式模板扣件用量是指在模板工程中所需要使用的扣件的数量。
常用的模板扣件用量计算公式有:1. 单个模板所需扣件总量的计算公式:单个模板所需扣件总量 = 直线扣件数量 + 拐角扣件数量 + 连角扣件数量其中,直线扣件数量表示需要使用的直线扣件的数量,拐角扣件数量表示需要使用的拐角扣件的数量,连角扣件数量表示需要使用的连角扣件的数量。
2. 总模板扣件用量的计算公式:总模板扣件用量 = 单个模板所需扣件总量 ×模板数量其中,模板数量表示需要使用的模板的总数。
除了以上提到的公式,实际的模板工程量计算还需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如模板工程的形状、结构等。
这些因素的考虑会涉及到更加复杂的数学计算和几何原理。
独立基础模板计算实例

独立基础模板计算实例篇一:模板计算公式1模板及支撑架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周转次数+(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1-补损率)50%/周转次数]此公式含有以下几个概念:1、损耗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周转性材料从第二次使用起,每周转一次后必须进行一定的修补加工才能使用。
每次加工修补所消耗的木材量称为损耗量。
2、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损耗量周转使用量是指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和补损的条件下,每周转一次平均所需的木材量。
3、回收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补损率)/周转次数回收量是指周转性材料每周转一次后,可以平均回收的数量。
4、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摊销量是指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建筑产品的生产,一次所需要的周转性材料的数量。
5、若公式4用于编制预算定额中的周转性材料摊销量时:(1)回收部分必须考虑材料使用前后价值的变化,应乘以回收折价率。
(2)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补修模板工作,须额外支付施工管理费。
6、为补偿此项费用和简化计算的采取措施:减少回收量、增加摊销量(1)回收量乘以回收折价率(2)回收量的分母上乘以增加的施工管理费率7、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8、上面公式的50%=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是综合考虑系数。
从网上找了一些资料,你可以看看:周转材料的消耗定额,应该按照多次使用,分次摊销的方法确定。
摊销量是指周转材料使用一次在单位产品上的消耗量,即应分摊到每一单位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上的周转材料消耗量。
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一般与下面四个因素有关:①一次使用量:第一次投入使用时的材料数量。
根据构件施工图与施工验收规范计算。
各种计算公式【范本模板】

计算公式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
a= a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πr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12、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V =abh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
a= a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S=ch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S=2πr +2πrh=2π(d÷2)+2π(d÷2)h=2π(C÷2÷π) +Ch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V=πr h=π(d÷2) h=π(C÷2÷π) h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 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 ×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 、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 、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 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 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s=ah7 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 圆形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 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 圆锥体v:体积 h:高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问题(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 1时=60分1分=60秒 1时=3600秒积=底面积×高 V=Sh第一部分:概念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混凝土模板计算公式

混凝土模板计算公式
混凝土模板计算公式:
1. 模板支撑力计算公式:
模板支撑力 = [(混凝土标准重量 + 模板材料重量)/2 + 模板
外表面积× 模板根数] × 模板使用系数
其中,混凝土标准重量为 2.4 t/m³,模板使用系数根据不同的
模板类型和使用情况有所不同。
2. 模板强度计算公式:
模板强度= [9.8 × 模板长度(m)× 模板宽度(m)× 模
板厚度(mm)× 模板材料的抗拉强度(MPa)] / [8 × 模板根数] 其中,模板材料的抗拉强度可以在材料厂家提供的相关资料中查
找得到。
以上是混凝土模板计算的核心公式,但实践中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模板拼接方式、支撑点距离等。
为确保施工安全和效率,建议在设
计和施工前请专业人员进行计算和评估,并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使用。
土木施工模板计算式

土木施工模板计算式
土木施工模板计算式是根据工程需求和模板类型来确定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模板计算式:
1. 模板展开面积计算式:
模板展开面积= 模板长度×模板宽度
这个计算式用于计算模板的展开面积,即模板所需的原材料面积。
2.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式:
混凝土侧压力= 混凝土密度×混凝土浇筑高度×9.8
这个计算式用于计算混凝土浇筑时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是确定模板支撑体系的重要参数。
3. 梁模板计算式:
梁模板面积= (梁宽+ 模板宽度)×梁长
这个计算式用于计算梁的模板面积,考虑了模板宽度对梁宽度的增加。
4. 楼板模板计算式:
楼板模板面积= 楼板长度×楼板宽度
这个计算式用于计算楼板的模板面积,直接根据楼板的尺寸进行计算。
5. 墙模板计算式:
墙模板面积= (墙高×墙长+ 门窗洞口面积)×墙厚
这个计算式用于计算墙的模板面积,考虑了门窗洞口对模板面积的影响。
这些计算式是土木施工模板计算中常用的公式,具体使用时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和修正。
同时,还需要注意考虑其他因素,如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施工方法、材料性能等。
水利工程现浇混凝土模板计算公式

水利工程现浇混凝土模板计算公式一、导言水利工程中,现浇混凝土模板是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它承载着混凝土的压力和重量,必须经过合理的计算和设计,以确保模板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水利工程中现浇混凝土模板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二、模板计算公式2.1模板面积计算现浇混凝土模板的面积计算是模板工程设计的基础,根据水利工程的需要,通常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模板的面积:模板面积(平方米)=进水底板面积+增高板面积+出水顶板面积其中,进水底板面积是指水利工程进水口附近的底板面积,增高板面积是指进水口以上到出水口以下的板面积,出水顶板面积是指出水口附近的顶板面积。
2.2模板厚度计算现浇混凝土模板的厚度计算要根据模板的承载能力和水利工程的要求来确定,一般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模板厚度(米)=0.02×模板面积+0.003×模板面积2.3模板支撑点计算模板的支撑点计算是为了确定模板支撑点的布置位置和数量,以保证模板的稳定性。
根据水利工程的要求,常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支撑点的数量:支撑点数量=(模板长度×模板宽度)/(支撑点间距×固定支撑点间距)其中,支撑点间距是指相邻支撑点之间的距离,固定支撑点间距是指固定型支撑点之间的距离。
三、应用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现浇混凝土模板计算公式的应用,下面以某水利工程为例进行示例说明。
3.1模板面积计算示例假设进水底板面积为50平方米,增高板面积为100平方米,出水顶板面积为80平方米,则模板面积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模板面积=50+100+80=230平方米3.2模板厚度计算示例根据前述的模板厚度计算公式,将模板面积代入可得:模板厚度=0.02×230+0.003×230=5.46米3.3模板支撑点计算示例假设模板长度为20米,模板宽度为10米,支撑点间距为2米,固定支撑点间距为4米,则支撑点数量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支撑点数量=(20×10)/(2×4)=25个四、总结本文介绍了水利工程中现浇混凝土模板计算公式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模板及支撑架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周转次数+(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1-补损率)50%/周转次数]
此公式含有以下几个概念:
1、损耗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
周转性材料从第二次使用起,每周转一次后必须进行一定的修补加工才能使用。
每次加工修补所消耗的木材量称为损耗量。
2、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损耗量
周转使用量是指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和补损的条件下,每周转一次平均所需的木材量。
3、回收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补损率)/周转次数
回收量是指周转性材料每周转一次后,可以平均回收的数量。
4、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
摊销量是指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建筑产品的生产,一次所需要的周转性材料的数量。
5、若公式4用于编制预算定额中的周转性材料摊销量时:
(1)回收部分必须考虑材料使用前后价值的变化,应乘以回收折价率。
(2)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补修模板工
作,须额外支付施工管理费。
6、为补偿此项费用和简化计算的采取措施:减少回收量、增加摊销量
(1)回收量乘以回收折价率
(2)回收量的分母上乘以增加的施工管理费率
7、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
8、上面公式的50%=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是综合考虑系数。
从网上找了一些资料,你可以看看:
周转材料的消耗定额,应该按照多次使用,分次摊销的方法确定。
摊销量是指周转材料使用一次在单位产品上的消耗量,即应分摊到每一单位分项工程或
结构构件上的周转材料消耗量。
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一般与下面四个因素有关:
①一次使用量:第一次投入使用时的材料数量。
根据构件施工图与施工验收规范计算。
一次使用量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申请备料和编制施工作业计划使用。
②损耗率:在第二次和以后各次周转中,每周转一次因损坏不能复用,必须另作补充的
数量占一次使用量的百分比,又称平均每次周转补损率。
用统计法和观测法来确定。
③周转次数:按施工情况和过去经验确定。
④回收量:平均每周转一次平均可以回收材料的数量,这部分数量应从摊销量中扣除。
以木模板为例:
1、现浇砼构件木模板摊销量计算公式如下:
①一次使用量计算
根据选定的典型构件,按砼与模板的接触面积计算模板工程量,再按下式计算:
一次使用量=每m3砼构件的模板接触面积×每m2接触面积需模量
②周转使用量:平均每周转一次的模板材用量。
施工是分阶段进行,模板也是多次周转使用,要按照模板的周转次数和每次周转所发生
的损耗量等因素,计算生产一定计量单位砼工程的模板周转使用量。
周转使用量
=[一次使用量+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1)×损耗率]/周转次数
=一次使用量×[1+(周转次数-1)×损耗率]/周转次数
③模板回收量和回收折价率
周转材料在最后一次使用完了,还可以回收一部分,这部分称回收量。
但是,这种残
余材料由于是经过多次使用的旧材料,其价值低于原来的价值。
因此,还需规定一个折价率。
同时周转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补修工作,须额外支付管理费。
为了补偿此项费用和简化计算,一般采用减少回收量增加摊销量的做法。
回收量:
=[一次使用量-(一次使用量×损耗率)]/周转次数
=一次使用量×(1-损耗率)/周转次数
=周转使用最终回收量/周转次数
回收系数=回收折价率(常为50%)/(1+间接费率)
④摊销量计算:
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回收系数
例4:根据选定的某工程捣制砼独立基础的施工图计算,每m3独立基础模板接触面积为2.1m2,根据计算每m2模板接触面积需用板枋材0.083m3,模板周转6次,
每次周转损耗率16.6%。
试计算砼独立基础的模板周转
使用量、回收量、定额摊销量。
解:一次使用量=2.1×0.083=0.1743 m3
周转使用量=[0.1743+0.1743×(6-1)×16.6%]/6=0.053m3
回收量=(0.1743-0.1743×16.6%)/6=0.024 m3
摊销量=(0.053-0.024)×50%÷(1+18.2%)=0.043 m3 2、予制构件木模板摊销量计算。
摊销量=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
例5:根据选定的预制过梁标准图计算,每m3构件的
模板接触面积为9.2m2,每m2接触面积需用枋板材0.091m3 ,模板周转次数为25次,模板损耗率为5%,试计算模板
的摊销量。
解:一次使用量=9.2×0.091×1.05=0.879m3
摊销量=0.879/25=0.035 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