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合集下载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第四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1.知道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思想、推理过程和结论。

2.知道什么是惯性,理解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并会正确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3.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并了解其意义及简单运用。

【重点难点】能准确表述牛顿第一定律,并能对定律有深入理解。

【知识回顾】结合初中知识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举生活实例,解释惯性现象3.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新知学习】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1)人物简介:(2)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即力是。

2.伽利略的观点(1)人物简介:(2)理想实验:(3)结论:力是。

3.笛卡尔的观点: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的作用,它将。

4.牛顿的观点:合作探究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在探究中解决问题问题一理想实验的魅力阅读教材中“理想实验的魅力”标题下的内容,结合教材的理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将轨道弯曲甲图所示,在轨道的一边释放一颗小球。

如果不存在摩擦力,小球将上升到哪里?若将轨道的倾角减小,如图乙所示,小球将上升到哪个位置?路程是增大还是减小?假如将轨道水平放置,如图丙所示,这时会发生什么情况?(2)根据“理想实验”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针对训练:1、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完全是理想的,没有事实为基础的B.是以可靠事实为基础的,经科学抽象深刻反映自然规律的C.没有事实为基础,只是理想推理D.以上说法都不对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B、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受力才能运动D、以是说法都是错误的问题二惯性1.什么是惯性2.惯性的影响因素3.用惯性解释生活现象针对训练:1、惯性说法正确的是()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B、物体速度大时,惯性大C、物体不受外力时有惯性,受外力后被克服了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均无关2.竖直向上托起的排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向上运动,这是由于()A.排球受到向上的托力B.排球受到惯力C.排球具有惯性D.排球受到惯性的作用问题三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高一物理导学案主题:4-1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1、了解科学家对“运动和力”认识的发展历程。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重难点)。

3、明确惯性的概念,会用惯性解释有关现象,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重点)。

一、历史上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必须有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的作用,物体就要在某个地方。

2、伽利略的观点(1)伽利略认为,将人们引入歧途的是,而物体在通常情况下,摩擦力又是。

(2)伽利略注意到,当一个小球沿斜面向下滚动时,它的速度;向上滚动时,速度。

他由此猜想:当球沿水平面滚动时,它的速度应该。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即使沿着水平面滚动,球也会,最后。

若没有摩擦,球将。

(3)伽利略理想实验①让一个小球沿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运动,小球将。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

②如果第二个斜面倾角减小,小球仍将到达,但是运动的距离更长。

③由此可以推断,当斜面最终变为水平面时,小球要到达将。

④实验结论:。

⑤实验意义:伽利略用“实验+科学推理”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第一次确定了物理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基层地位;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笛卡儿的观点: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它将继续以沿,既不会,也不会偏离。

4、练习单选题1.下列关于物理研究方法和物理学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质点替代有质量的物体,采用了等效替代法B.研究瞬时速度时采用了理想模型法C.笛卡尔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伽利略借助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2.伽利略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他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牛顿建立牛顿第一定律奠定了基础。

伽利略的斜面理想实验(如图所示)的意义在于()A.证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证明了沿斜面滚下的小球,到了水平面上就做匀速直线运动C.证明了沿斜面滚下的小球,能滚到另一个斜内面上相同的高度D.证明了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3.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力和运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工人用不同的力推同一辆车(如图甲所示),小车运动状态的变化是不同的,当停止推动后,小车会慢慢停下来。

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如图乙所示),推进器关闭后,没有推力也可保持高速飞行……生活中的经验和认识常常得到相互矛盾的结论。

甲乙课时4.1牛顿第一定律1.知道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思想、推理过程和结论。

2.知道什么是惯性,理解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并会正确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3.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并了解其意义及其简单运用。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经验事实得到结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止运动,所以说,力是维持物体①运动的原因。

2.伽利略理想实验:伽利略注意到,当一个球沿斜面向下滚动时,它的速度增大,而向上滚动时,它的速度减小。

因此,他猜想当球沿水平面滚动时,它的速度应该是既不增大也不减小,实际中球越滚越慢,伽利略认为是由于摩擦阻力的缘故。

据此,他判断:若没有摩擦阻力,球将永远滚动下去。

伽利略通过研究理想斜面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力不是②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恰恰是③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④静止状态或⑤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⑥改变这种状态。

该定律也叫作⑦惯性定律。

4.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⑧静止状态或⑨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⑩受力情况或所处的运动状态无关。

物体的惯性有大小,惯性的大小由质量来量度。

5.如图所示,锤头松了,木工常常使锤柄向下,迅速撞击工作台或其他物体,锤柄很快停下来,锤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向下的速度运动,便紧紧地套在锤柄上。

主题1:理想实验的魅力(1)请阅读教材“理想实验的魅力”的内容,说说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过程中三位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

(2)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够运动”。

他的这种观点与我们平时的直观感觉相吻合,你觉得这种观点对吗?请分析这种认识产生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牛顿第一定律》学案一、课内探究(1)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力。

(2)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力,运动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

是因为受到了。

探究点2、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小组探讨(1)实验目的是,研究方法是。

(2)该实验需要控制的因素是,采用的办法是。

(三个同一的目的是什么)(3)该实验需要改变的因素是,(4)实验中需观察的现象是。

4、分析总结(1)根据实验现象和收集的数据归纳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速度减小得。

(3)根据上述归纳的结论进一步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探究点3牛顿第一定律1、自学检测(1)一切物体在没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在进一步得出的。

2、小组讨论定律中“一切”、“总”、“或”、“保持”的含义是什么?探究点4:惯性现象1、自学检测我们把物体保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又成为惯性定律,物体都具有惯性。

2小组活动(1)将纸条放在茶杯底下,迅速抽出纸条,观察到什么现象?做出你的解释。

(2)将金属块放在玻璃杯的硬纸板上,用硬棒迅速击打硬纸板,鸡蛋会飞出吗?做出你的解释。

(3)放在运动的小车上的木块,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静止时,车上的木块将怎样?做出你的解释。

3、小组讨论(1)图12.5—5是怎样利用惯性的?(2)生活中那些地方利用了惯性?(3)力、惯性、惯性定律的区别是什么?三、课堂测评1、“神州七号”飞出地球后,如果飞船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飞船将:()A、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B、沿原路径返回地球C、沿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D、沿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2、.下列现象中,物体是利用惯性而运动的是[ ]A.汽车刹车的运动过程B.跳远运动员起跳后,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过程C.从飞机上投下的救灾物质,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过程D.钟摆从最高处向最低处摆动的过程力的合成学案一、合力与分力个大人对水桶的_________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小孩同时对水桶的_________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大人的_____个力的作用效果和小孩的_____个力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

牛顿第一定律_导学案

牛顿第一定律_导学案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班级:姓名:组号:学习目标:1.了解相关的物理学史;2.了解牛顿第一定律以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思想方法;3. 掌握牛顿第一定律,正确理解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科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以及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学习过程:一.请同学们结合生活中的现象以及你的实际经验,思考下列问题:1生活中是否存在力推物体,力推物动,力停物停的现象?请你举例说明。

2.是否力停物体一定停下来呢?请举例说明。

二. 自学---各抒己见一)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的认识,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探索时期,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亚里士多德对于力和运动的观点是什么?2.请同学们自己思考后各抒己见,组内讨论:你认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吗?请说明自己的理由.二)伽利略对于力和运动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呢?1伽利略的观点: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设想没有,一旦物体具有某个速度,物体将继续运动下去。

三)设计实验-------斜面小车实验,推导伽利略的观点1.结合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先自己思考,然后大家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探究伽利略的观点是否正确?2.在做斜面小车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提示:小车到达斜面低端的速度如果不一样会不会影响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如何保证小车到达斜面低端的速度一样呢?3.在做实验的时候应该注意观察什么现象?4.你小组选择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大or小),滑块前进的距离_________.(远or近)假如平面足够光滑(完全没有摩擦阻力),滑块的运动情况又会怎样?请大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四):笛卡儿--------对牛顿第一定律作出贡献的科学家。

4.1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讲课用正式版)

4.1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讲课用正式版)

4.1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的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预学内容】1. 在物理学中,只研究物体怎样运动而不涉及运动与力的关系的理论,称做___________; 研究运动与力的关系的理论,称做_____________;2. 在研究物体运动原因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物体才能运动,即力是_________物体运动的原因;3. 伽利略注意到,当一个小球沿斜面向下滚动是,它的速度_________,而向上滚动时,它的速度_________;他由此猜想,当球沿水平滚动时,它的速度应该是_________,而实际上球在水平面上滚动时会越来越慢,伽利略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推断,__________________,球将永远滚动下去;4. 伽利略通过研究理想斜面实验,得出的结论:力不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而恰恰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力的作用效果使__________________。

笛卡尔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明确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试表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4.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姓名班级组别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学习重点】1.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2、牛顿第一定律及其应用【学习难点】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三、惯性与质量:1、惯性表现为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惯性小,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质量大,惯性大,运动太太不易改变;质量小,惯性小,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3、惯性大小与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

4、质量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单位是千克,符号kg.【合作探究】一、伽利略是怎样研究物体运动原因的?1、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①(实验事实)两个斜面,小球从一个斜面的某一高度滚下,将到达另一个斜面的某一高度②(科学推想)若另一个斜面光滑,则小球一定会滚到另一斜面的高度③(科学推想)若降低另一个斜面的坡度,则小球高度,不过,在另一个斜面上将滚得更远④(科学推想)若把另一个斜面改成光滑的水平面,则物体将 .2、伽利略的思想方法伽利略用“实验+科学推理“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这个实验反映了一种物理思想,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之上的.以事实为依据,以抽象为指导,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3.伽利略的观点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设想没有摩擦,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笛卡儿的观点:除非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笛卡儿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针对训练11.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完全是理想的,没有事实为基础B.是以可靠事实为基础的,经科学抽象,深刻反映自然规律C.无须事实基础,只是理想推理 D.以上说法都不对二、牛顿第一定律明确了哪些问题?1.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3、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2)(3)针对训练2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惯性定律和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三、惯性的大小由谁决定的? 它与物体的受力、运动速度有关吗?针对训练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掷出的铅球速度不大,所以其惯性很小,可以用手去接B.用力打出的乒乓球速度很大,因此其惯性很大,不能用手去接C.相同的两辆车,速度大的比速度小的难以停下来,是因为速度大的车惯性大D.相同的两辆车,速度大的比速度小的难以停下来,是因为速度大的车运动状态变化大四.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1)请你用惯性的知识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当你奔跑时碰到石块,必然是向前跌倒;而如果你脚踏西瓜皮,必然是向后倒?(2)高空中水平匀速飞行的轰炸机,每隔相同的时间投下一颗炸弹,不计空气阻力,那么这些炸弹的运动轨迹是()A、在空中的排列情况是一条抛物线B、在空中的排列情况是一条竖直线C、在空中的排列情况是一条水平线D、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自我检测】1.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 ( )A.要物体运动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将静止B.要物体静止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就运动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外力的作用B.物体向着某个方向运动,则在这个方向上必受力的作用C.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则其所受的合外力必为零D.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该物体必不受外力作用3.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依靠实验事实,直接归纳总结得出的B.牛顿第一定律是以可靠实验为基础,通过抽象出理想化实验而得出的结论C.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4、关于物体的惯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物体越难停下来,说明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汽车突然减速时,车上的人向前倾,拐弯时人会往外甩,而汽车匀速前进时,车上的人感觉平稳,说明突然减速和转弯时有惯性,匀速运动时没有惯性C.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下,运动状态越难改变的物体,其惯性一定越大D.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运动的火车上,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后,发现落回原处,这是因为人跳起后,车继续向前运动,人落下后必定向后偏些,但因时间太短,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课堂小结:1.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2.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得出牛顿第一定律.3.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5.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牛顿第一定律》学案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能大致叙述发现牛顿第一定律的历史过程;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主要推理过程;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3、知道惯性的定律以及影响惯性的因素。

学习内容:课堂引入:表演汽车突然加速和突然刹车,汽车里的人会发生什么用的情况,并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一、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过程自学这一部分内容,并填写下面的问题: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什么?他的观点对吗?他是由什么得出的结论。

2、伽利略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伽利略实验每一步的依据?3、笛卡尔后来会这个问题进行了补充,他的结论是什么?4、牛顿提出的基本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解读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他改变这种状态。

思考:1、牛顿运动定律阐述了力和运动的什么关系?2、牛顿运动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具有哪种性质?三、惯性的定义、探究惯性大小的决定因素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思考:1、举出生活中惯性存在的例子:2、课前思考的汽车突然加速和突然刹车,人产生那种现象的原因。

实验探究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探究影响惯性大小因素的实验:吹乒乓球实验学习小结:1、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2、我还有的困惑:反馈作业:1、阅读课后材料完成课后习题2、上网查阅亚里士多德、笛卡尔、伽利略、牛顿相关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减小另一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能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斜面对接,让静止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准确的顺序排列(只写序号即可)
B、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必定是受到了外力的作用;
C、物体向东运动,必定受到向东的力的作用;
D、物体运动越来越慢,必定是受到了外力的作用。
2、最早根据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科学家是:
1、为什么伽利略的实验是理想实验?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了.
3、理想实验有时更能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计了一个理想实验,其中有一个经验事实,其余是推论:
学法
指导
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精讲精练。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不看不讲,不议不讲,不练不讲)
自主学习
问题与讨论
一、理想实验的魅力
1、亚里士多德观点
长期以来,在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过程中,人们的经验是:要使一个物体运动,必须
亚里士多德得出结论:必须,物体才能运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A、亚里士多德;B、牛顿;
C、伽利略;D、笛卡儿。
3、下列理解中准确的是()
A、理想实验是不科学的假想实验;
B、理想实验所得到的结论是不可靠的;
C、理想实验是一种科学方法;
D、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一种理想化状态.
二.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状态,直到有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从牛顿第一定律能够看出:
(1)、物体在时,总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规律)
(2)、物体有性质,叫做惯性(物体天生就有这种特性或性质)。惯性是物体的,与物体的运动情况或受力情况
(3)、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初步揭示了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三、惯性与质量
1、惯性的大小体现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本领,惯性越大,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本领就越强。
2、惯性的大小决定于。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3、质量:
1)、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
2)、质量是标量,国际单位为千克。
四、课堂练习
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它必定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阅读教材P68理想实验的魅力部分:
①、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小球将冲上另一个斜面;-――――(事实? / 推论?)②、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事实? / 推论?)③、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达到原来的高度时就会离得更远;―――――(事实? / 推论?)④、若将第二个斜面放平,小球会做什么运动?--------(事实? / 推论?)
4.1牛顿第一定律
高一物理备课组(襄阳市一中)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知道物体的惯性。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有的。
(3)初步掌握力和运动的关系。
学习
重点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有的。
学习
难点
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在上述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属于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准确的是:
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
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
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4、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惯性定律和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
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5、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准确的是:
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
B、百米赛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惯性,停下时就没有惯性了;
C、物体没有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受外力作用后惯性被克服了;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均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