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中考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名人传》复习资料及练习

《名人传》复习资料及练习

《名人传》复习资料及练习一、相关人物简介罗曼·罗兰罗曼·罗兰(1866-1944)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罗曼·罗兰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

他认为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使人不抱幻想,直面人生;惟有与苦难的搏斗,才能使人经受残酷的命运。

因此伟人们的生涯往往就是长期地受难,他们的身心遭受悲惨命运的折磨,然而正是忧患造就了他们的伟大。

贝多芬贝多芬, 1770年贝多芬出生于德国的波恩。

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

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

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

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

1793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

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

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

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

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

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

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

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

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

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风气。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的一口气。

【名人传】-中考重要考点-

【名人传】-中考重要考点-

名人传《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

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

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

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

1793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

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

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

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

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

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

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

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

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

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风气。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的一口气。

《米开朗琪罗传》:该传记分上下编,上编“战斗”,下编“舍弃”和尾声“死”。

1475年3月6日,米开朗琪罗出生于意大利卡森蒂诺的卡普雷赛,父亲是法官。

母亲在他六岁时便死去,米开朗琪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

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

据说由于他的成绩优秀,他的老师为之嫉妒。

一年后他们分手了,米开朗琪罗转入另一所雕塑学校。

不久,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他离开了那里。

后来,他又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

〈名人传》中考复习

〈名人传》中考复习

3、罗曼•罗兰描写了名人们相貌丑陋、体弱多病、与家 庭关系紧张、与同事不和等缺陷和不足之处,这是否 会影响你对他们的崇拜或尊敬?这种兼顾人物优点和缺 点的写法,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4分) 不会影响。人无完人,作家在表现名人们的伟大的同时, 也表现了他们的缺点,使人物形象更贴近生活真实,有血 有肉,个性鲜明。 启示:写作时应注意真实感,过份拔高反而使人物形象 变得干瘪。
6、《贝多芬传》 ( )是罗曼· 罗兰的得意之作,在文学领域内一
直被奉为经典,从首次出版到现在,其具有的独特价值让“人 们似乎从中找到了新的支撑点”,因此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 《约翰、克里斯朵夫》 ) 的30本最佳书”之一。罗曼· 罗兰的( 就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小说。 7、《名人传》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根据你对这 部名著的阅读,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①这部名著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 罗兰)作品。它记叙了贝多芬、 米开朗琪(基)罗、列夫· 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 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②请概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
4、《名人传》给人的启示,就是在于提高人们 对历史和伟人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5、阅读感受: ①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了鲜花 和欢乐; ②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③评价人物要看人的品质和价值,而不能以貌取 人,以偏概全。
【相关练习】 1、我国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 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 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 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要求写出人命和具体 事例,不少于30字) 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 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 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 喉。”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的创作, 写出《第九交响曲》等传世之作。 2、请你根据《教学大纲》推荐的课外阅读名著,在下面 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读《 》(名著名称),我了解到 (内容): 示例: 读《名人传》,我了解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 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但他却把苦难铸成了一支 支欢快的乐曲,奉献给了世人。

【人教版】初中语文下册名著导读(9)《名人传》复习素材(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下册名著导读(9)《名人传》复习素材(含答案)

十、《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一、贝多芬1、童年充满了艰辛,缺少家庭的温暖。

刚四岁,父亲就一连几个小时把他关在房音练琴,从少年时代起就为生计发愁,过早地承担家庭的重任,十一岁,加入剧院的乐队,十三岁当上了管风琴乐手,一七八七年,失去了母亲,因肺病而死。

一直非常珍惜与勃罗宁一家的情谊,他们可爱的女儿埃莱诺尔比贝多芬小两岁,是儿时的伙伴,也许产生过感情。

后来,埃嫁给了韦格勒医生。

他也成了贝多芬最要好的朋友。

他们之间终生维持着恬静的君子之交。

2、受到维也纳的排斥,维也纳对贝多芬从来没有好感,这个城市浮华造作,在这样的一个地方,一个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的天才人物是不会心情舒畅的,他一有机会便想远离维也纳,但受到贵族王公的挽留,因为他们感到贝多芬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不愿他们的祖国蒙上失去他的耻辱。

3、遭受耳聋的折磨,与许多亲友疏远,陷入根本的孤境,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靠谈话薄与他人对话;“他每天都要沿着城墙转一圈。

从黎明到黑夜,在田野里,他独自散步,帽子也不戴,顶着太阳,或者冒着雨”。

4、终生未婚,没能得到家庭的幸福;领养不成器的侄子卡尔,卡尔的父亲因肺病去世了,母亲不称职;5、虽饱经忧患,总想歌颂欢乐的美妙境界;蔑视权贵,对法国征服者产生了憎恨之情,将原本打算献给拿破伦的《第三交响曲》改为《英雄交响曲》二、米开朗琪罗1、他不懂铸铜像,却只得在教皇的命令下花了十五个月从头学习,几乎没时间吃饭,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铸成了,却在圣彼得罗尼奥教堂的下门前仅仅立了四年,就被人买去铸成了大炮。

2、后又被命令这位根本不懂壁画技术的画家,去画西斯廷教堂的穹项。

3、“我的精神极度沮丧,整整一年我没从教皇那儿拿到一文钱,我什么样也没向他要,因为我的工作还没进展到一定的程度,似乎还不够资格索要报酬”4、在疲劳与焦虑之外,还有家人那些可恶的纠缠。

他们全家都靠他养活,滥用他的钱,拼命压榨他。

还有为断窥伺他,期待他失败的顽强的敌手。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名人传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名人传

《名人传》二、填空1.《名人传》的作者是法国他是20世纪享誉国际文坛的法国现实主义作家。

是一位伟大的和,有之称,他们另外一部长篇小说获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2.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陈筱卿翻译的《名人传》的封面上写着作者的一句话,这句话是3.《名人传》包括不同时期的三个传记――这三部传记汇集成《名人传》。

4.《贝多芬》是一部人物传记,牢牢围绕一生中取得的音乐成就,记叙了贝多芬的一生,表现了他战胜不幸、战胜痛苦的顽强意志,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是德国人。

贝多芬的音乐天赋是他的父亲发现的,当年贝多芬只有4岁。

1796年开始,贝多芬得了一种永远治不好的病是,他极度伤心,1802年开始,他写了封信给他的弟弟,世称。

5.在《贝多芬传》里,作者引用了贝多芬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是:6.一句出自《名人传》中的《贝多芬传》,是贝多芬的一句鼓舞人心的名言。

7.一句出自《名人传》中的《米开朗琪罗传》是米开朗琪罗的一句潸然泪下的名言8.一句出自《名人传》中的《托尔斯泰传》,是托尔斯泰的一句富有启迪的名言。

9.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一首大器乐曲,他借此度过了生命的危机。

10.贝多芬终生未娶,他的第一个恋爱对象是伯爵小姐。

当时贝多芬耳疾正在加重,极有失往听觉的可能。

他内心布满矛盾和痛苦。

于是1801年贝多芬写下了著名的献给她。

11.贝多芬失聪的原因的猜测有四种:。

12.罗曼·罗兰总结贝多芬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是。

13.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人,被人们称为14.青春时期的米开朗琪罗雕塑了一作,赢得洛朗·特梅迭西斯亲王的友谊和欣赏。

15.使米开朗其罗25岁一举成名的作品是,这件作品用3年雕成,表现了他爱国主义精神。

16.1501年,米开朗琪罗接手了一向没人敢雕刻,中止了四十年的先知者像,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

17.1505年3月,米开朗琪罗被教皇召开赴罗马。

开始了他生涯中的英雄时代。

《名人传》复习提纲

《名人传》复习提纲

答:《名人传》是罗曼?罗兰最早享誉文坛的人物传记,它真实的记述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三位艺术大师坎坷的生活和艰辛的创造,展现了艺术大师们伟大的心灵。

2.《名人传》主要揭示了怎样的主题?答:伟大的天才必须向庸俗而且充满敌意的社会进行不屈的斗争,就能获得胜利,完成天才的创造事业。

3.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是最大的幸福又是什么?答: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作为音乐家、作曲家却耳朵失聪;最大的幸福是他战胜痛苦,创造出拥抱欢乐的《第九交响乐》。

4.在《贝多芬》传后,作者附了“海利根遗嘱”的目的是什么?答:增加传记“引文”的真实性,同时也是贝多芬痛苦生活和读者心灵的一次撞击。

5.《贝多芬》在立意和构思上扣住什么主题选材?答:作者紧扣“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气息。

”6.在《米开朗琪罗传》中,作者为什么把人物的痛苦作为重要情节?这痛苦是作者凭空虚构的吗?答:不是凭空虚构,而是从历史事实中吸收来的,为了使人物的英雄主义精神的全部伟大之处得以显示出来,其感染力在于克服痛苦,战胜痛苦,这是以痛苦为情节的目的所在。

7.《米开朗琪罗传》中,作者写到雕塑家完成的许多雕塑,可看出米开朗琪罗的雕塑有怎样的与众不同的特征?答: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表现了与众不同的男性的雄伟和戏剧性的结构,形式上也具有超越时代的新鲜感,因而备受世人的尊崇。

8.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中探索了这位艺术巨匠哪两方面的内容?答:一是痛苦和磨难——时代与社会给他带来的种种苦痛;二是他的艺术创作带给他的短暂的狂欢。

9.请结合《托尔斯泰传》谈一谈托尔泰的艺术观。

答:托尔斯泰认为艺术不是一个阶级的所有物;不是一种技艺,它是真实情操的表白;艺术应当铲除强暴,它的使命是要用爱来统治一切;只有为了团结而工作的才是真正的艺术。

10.请结合《托尔斯泰传》谈一谈托尔斯泰的妇女观。

答:他反对现代的女权主义,称赞贤妻良母,认为勇敢的妻子应该是丈夫的助手而不是他的工作障碍。

《名人传》复习

《名人传》复习

艺术特色
语言饱含深情,富 语言饱含深情, 有诗意,风格多变。 有诗意,风格多变。
考 纲 解 读 《 三 》 结合名著内 容,谈谈自己的 看法, 看法,或总结读 后感。 后感。
方法:结合选文, 方法:结合选文, 联系 实际
阅读感受
1、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 、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 充满了鲜花和欢乐; 充满了鲜花和欢乐; 2、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 、 的种种困难; 的种种困难; 3、评价人物要看人物的品质和价值, 、评价人物要看人物的品质和价值, 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米开朗琪罗传》 米开朗琪罗传》
1、简历(见资料)意大利雕塑家、画 、简历(见资料)意大利雕塑家 雕塑家、
家、建筑家、诗人。 建筑家、诗人。 找信息:有才能、被迫为教皇服务、 找信息:有才能、被迫为教皇服务、 终身未婚,教徒,被小人嫉妒打击。 终身未婚,教徒,被小人嫉妒打击。 2、作品(雕塑) 、作品(雕塑) 大卫》 哀悼基督》 临死) 《大卫》、《哀悼基督》(临死)
思考:伟人有着很多不足, 思考:伟人有着很多不足,是否
影响人们对他们的崇敬。 影响人们对他们的崇敬。 不会,因为名人也是人,自 不会,因为名人也是人, 然也有一些缺陷与不足, 然也有一些缺陷与不足,但这些 丝毫不难掩饰他们人格的魅力, 丝毫不难掩饰他们人格的魅力, 写他们的不足, 写他们的不足,反而使他们更真 更为人们理解, 实,更为人们理解,更加光彩照 人。
写作目的
作者痛恨19世纪与 世纪 作者痛恨 世纪与20世纪 世纪与 之交的欧洲是一个骚动不安 骚动不安、 之交的欧洲是一个骚动不安、 弥漫着腐败风气的社会, 腐败风气的社会 弥漫着腐败风气的社会,是一 需要伟人的社会 由此, 的社会, 个需要伟人的社会,由此,他 写下此作。 写下此作。

初三版名人传复习 (2)

初三版名人传复习 (2)
• 2.结合作品简要说说,这两位名人在人生的道路 上遇到哪些挫折?他们怎样对待生活中的磨难的? (4分)
• 3.划线句子给了你什么启示?请联系自己的实际 谈一谈。(3分)
• 五、2.结合作品简要说说, 这两位名人在人生的道路上 遇到哪些挫折?他们怎样对 待生活中的磨难的?(4分)
• 米开朗琪罗:少年丧母,寄人 篱下,年轻时一直受历任教皇 的差遣,携带着痛苦去创作自 己不满意的作品。后来卷入一 场革命,险些丧命。
•2、列夫·托尔斯泰 为什么做出“离开” 的决定?
• 托尔斯泰晚年时思想发生了变 化,他同情俄国平民,为自己 的贵族生活感到羞耻,想要放 弃贵族生活。但这一切得不到 家里人的支持和理解。因此, 他决定离家出走,追求自己的 理想。
3、请结合名著谈一谈列夫·托尔斯 泰一生经历了哪些磨难?
• 1、面对贵族上流社会,以至于被教 会宣布为“邪教徒和叛教者”,被 开除教籍;

• 2.由此可以看出他优柔寡断, 谨小慎微,没有勇气和力量去 奋斗。
•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他的 弱点,能战胜这些弱点取得非 凡的成就,正是他超越凡人的 地方。

• 1.(A)(B)两个文段选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的《名人传》, 依次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个人。(3分)
初三版名人传复习
一 • 1.(1)贝多芬因耳聋受到痛苦
的折磨,并由此更深刻地体会到 世界的可怜和自私。
• (2)贝多芬和歌德一起散步遇 到皇亲国戚时的情景,表现贝多 芬的倔强叛逆的性格。
• (3)贝多芬的音乐的本质,给 苦难的人们以勇气和力量。

• 2.“背着手”和“撞”等十分 传神的描写,活灵活现地写 出了他对皇亲国戚满不在乎 的态度,最集中的表现了贝 多芬倔强叛逆的性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传》作者简介:罗曼·罗兰(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人道主义作家)1866年生于法国克拉姆西。

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

也是传记文学的创始人。

罗曼·罗兰早期写了7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

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并于1915年因《名人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背景及内涵精神《名人传》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

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屑的考述,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阕“英雄交响曲”。

那么,对于今天的读者们来说,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崇尚平庸的社会《名人传》又能给予我们什么呢?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贫弱的时代,我们宁愿去赞美他们的作品而不愿去感受他们人格的伟大。

在《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罗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并不认为一般人都能生活在高山之巅。

但不妨一年一度登高礼拜。

他们可以在那儿更新肺部的气息和脉管中的血液。

在高处,他们会感到更加接近永恒。

待回到人生的平原,他们将满怀勇气面对日常的搏斗。

”对于我们的时代,这实在是金石之言。

《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成就,毕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遇,我们渴望成功,但我们却不想奋斗。

我们要的是一夜成名。

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

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马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

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

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窒息以死。

人类喘不过气来。

——“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名人传》写作目的崇高,创造精神世界的太阳,呼吸英雄的气息,使人们在痛苦、失望的现实中获得心灵上的支撑。

《名人传》洋溢着一股旺盛的激情。

每一个阅读《名人传》的读者首先都会强烈地感受到作品中无法抑制的热情,都会为罗兰那极富感召力的语言而怦然心动。

传主性格贝多芬遭遇病痛的折磨,仍不放弃音乐。

贝多芬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其创作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步思想。

他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大大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把欧洲古典乐派推向新的高峰,并开辟了浪漫主义乐派个性解放的新方向。

米开朗琪罗的遭遇悲惨,仍然坚持雕塑。

他的大量作品显示了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

他的艺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

米开朗琪罗的艺术不同于达·芬奇的充满科学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而是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

这种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映。

这些都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托尔斯泰面对内心的惶惑矛盾,最终创作出不朽名篇。

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环顾托尔斯泰的一生,他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巨匠,有关人生目的、宗教和社会的阐述又使他成为一位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

托尔斯泰从没放弃对人生真谛的执着追求。

他一直在思考,社会上层与下层、地主与农奴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在哪里,农民贫困的根源何在,这突出反映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

练习题一、《贝多芬传》阅读训练阅读下面三个文段,完成练习。

文段A:.“……我多祝福你能常在我的身旁!你的贝多芬真是可怜已极。

得知道我的最高贵的一部分,我的听觉,大大地衰退了。

当我们同在一起时,我已觉得许多病象,我瞒着,但从此越来越恶化……还会痊愈吗?我当然如此希望,可是非常渺茫;这一类的病是无药可治的。

我得过着凄凉的生活,避免我心爱的一切人物,尤其是在这个如此可怜、如此自私的世界上!……我不得不在伤心的隐忍中找栖身!固然我曾发愿要超临这些祸害,但又如何可能?”文段B:“君主与公卿尽可造就教授与机要参赞,尽可赏赐他们头衔与勋章;但他们不可能造就伟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临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胄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

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

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

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

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

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钮子,背着手,望最密的人丛中撞去。

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太子鲁道尔夫对我脱帽;皇后先对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认得我的。

为了好玩起见,我看着这队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

他站在路边上,深深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

事后我大大地教训了他一顿,毫不同他客气……”文段C:“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已赞颂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

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

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

当我们对德与恶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

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1、这三个文段选自哪本书,作者是谁?答:2、分别概括这三个文段的内容。

答:文段A:文段B:文段C:3、文段A是贝多芬写给谁的信?答:4、文段B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答:5、文段B写人运用对比写人,贝多芬和歌德的表现为什么完全不同?答:二、《米开朗琪罗》阅读训练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问题:1)在翡冷翠的国家美术馆中,有一座为米开朗琪罗称为《胜利者》的白石雕像.这是一个裸露的青年,生成美丽的躯体,低低的额上垂覆着鬈曲的头发.昂昂地站着, 他的膝盖踞曲在一个胡髭满面的囚人背上,囚人蜷伏着,头伸向前面,如一匹牛.可是胜利者并不注视他.即在他的拳头将要击下去的一刹那,他停住了,满是沉郁之感的嘴巴和犹豫的目光转向别处去了.手臂折转去向着肩头:身子往后仰着;他不再要胜利,胜利使他厌恶.他已征服了,但亦被征服了.2)这幅英雄的惶惑之像,这个折了翅翼的胜利之神,在米开朗琪罗全部作品中是永留在工作室中的惟一的作品,以后,达涅尔.特.沃尔泰雷想把它安置在米氏墓上.达涅尔.特.沃尔泰雷(1509?—1566),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挚友之一,也是最有才能的追随者之一——..它即是米开朗琪罗自己,即是他全生涯的象征.3)痛苦是无穷的,它具有种种形式.有时,它是由于物质的凌虐,如灾难.疾病.命运的褊枉.人类的恶意.有时,它即蕴藏在人的内心.在这种情境中的痛苦,是同样的可悯,同样的无可挽救;因为人不能自己选择他的人生,人既不要求生,也不要求成为他所成为的样子.4)米开朗琪罗的痛苦,即是这后一种.他有力强,他生来便是为战斗为征服的人;而且他居然征服了.......可是,他不要胜利.他所要的并不在此.......真是哈姆莱特式的悲剧呀!赋有英雄的天才而没有实现的意志;赋有专断的热情,而并无奋激的愿望:这是多么悲痛的矛盾!5)人们可不要以为我们在许多别的伟大之外,在此更发现一桩伟大!我们永远不会说是因为一个人太伟大了,世界于他才显得不够.精神的烦闷并非伟大的一种标识. 即在一般伟大的人物,缺少生灵与万物之间.生命与生命律令之间的和谐并不算是伟大:却是一桩弱点.......为何要隐蔽这弱点呢?最弱的人难道是最不值得人家爱恋吗?......他正是更值得爱恋,因为他对于爱的需求更为迫切.我绝不会造成不可几及的英雄范型.我恨那懦怯的理想主义,它只教人不去注视人生的苦难和心灵的弱点.我们当和太容易被梦想与甘言所欺骗的民众说:英雄的谎言只是懦怯的表现.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便是注视世界的真面目——.并且爱世界。

1、文中说“这是多么悲痛的矛盾”。

请你用原文回答“这”指代什么?(2分)2、从文中可以看出米开朗琪罗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3、文中的第1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用一个长句概括出这尊雕像的特点。

(3分)4、《名人传》中还写了哪两个名人?他们身上有什么相同之处?(3分)5、〈〈名人传〉〉中为名人作传,和其他为名人作者的作品相比,有何特点?这种写法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4分)三、《托尔斯泰》阅读训练[文段一] 我懂得认识托尔斯泰的日子,在我的精神上将永不会磨灭。

这是1886年,在幽密中胚胎萌蘖了若干年之后,俄罗斯艺术的美妙的花朵突然于法兰西土地上出现了。

托尔斯泰与杜思退益夫斯基的译本在一切书店中同时发刊,而且是争先恐后般的速度与狂热。

1885至1887年间,在巴黎印行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小传》《童年与少年》《波里哥加》《伊凡·伊列区之死》,高加索短篇小说和通俗短篇小说。

在几个月中,几星期中,我们眼前发见了含有整个的伟大的人生的作品,反映着一个民族,一个簇新的世界的作品。

这些作品之于今日,不啻《少年维特之烦恼》之于当时:是我们的力强、弱点、希望与恐怖明镜。

我们毫未顾及要把这一切矛盾加以调和,把这颗反映着全宇宙的复杂心魄纳入狭隘的宗教的与政治的范畴;我们不愿效法人们,学着浦尔越(Paul Bourget)于托尔斯泰逝世之后,以各人的党派观念去批评他。

仿佛我们的朋党一旦竟能成为天才的度衡那样!……托尔斯泰是否和我们同一党派,于我又有何干?在呼吸他们的气息与沐浴他们的光华之时,我会顾忌带但丁与莎士比亚是属于何党何派的吗?我们绝对不像今日的批评家般说:“有两个托尔斯泰,一是转变以前的,一是转变以后的;一是好的,一是不好的。

”对于我们,只有一个托尔斯泰,我们爱他整个。

因为我们本能地感到在这样的心魄中,一切都有立场,一切都有关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