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智慧应急指挥中心信息化平台建设技术方案

智慧应急指挥中心信息化平台建设技术方案

智慧应急指挥中心信息化平台建设技术方案智慧应急指挥中心信息化平台建设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 系统架构设计:根据指挥中心的需求,设计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网络拓扑结构等方面。

系统架构应具备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以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大量数据和用户访问压力。

2. 数据采集与处理:利用传感器、监控设备等技术手段,实时采集各类数据,如天气信息、视频监控画面、报警信息等,同时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分析和存储,以提供决策支持。

3. 指挥调度与协同:建立指挥调度系统,实现指挥人员对事件的实时调度和协同工作。

包括指挥人员的任务分配、资源调配、指挥指令的下达等功能,同时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实时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4. 智能决策支持:结合、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包括事件预测、风险评估、资源优化等功能,帮助指挥人员做出科学的决策。

5. 可视化展示与监控: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虚拟现实(VR)等技术手段,将实时数据和决策结果可视化展示,提供直观、全面的信息展示,便于指挥人员进行全局监控和决策分析。

6. 安全保障系统: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包括数据加密、权限控制、防火墙、入侵检测等技术手段,确保系统的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

7. 移动应用支持:结合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为指挥人员提供移动应用支持,使其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和处理指挥任务、查看实时数据等。

8. 系统集成与互操作:与相关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数据的共享与交换,确保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提高指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以上是智慧应急指挥中心信息化平台建设技术方案的一些建议和思路,具体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定制。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一、前言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对于城市各种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应急指挥中心是建设安全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应急指挥中心是指专门负责应对突发事件、危机事件的机构,是城市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应急指挥中心的定义、建设方案、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应急指挥中心的定义应急指挥中心是城市应急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指挥与协调机构。

应急指挥中心是城市安全的“大脑”,通过数据采集、传输、处理与分析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实时监控,能够迅速响应突发事件,及时组织各方力量开展抢险救援和应对处置工作,提高了城市应急管理效率和应对能力。

三、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方案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方案应充分考虑城市应急管理的实际需要,不断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同时还应与城市规划、运营管理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工作,共同打造一体化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一)机构设置应急指挥中心应建立健全的管理组织结构,包括指挥中心、操作室、信息室、灾害风险评估室、应急响应室、联络处、保障处等部门,人员配备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指挥中心中应主要设立一名现任领导负责副指挥、指挥、协调工作。

同时根据城市实际需要和紧急情况,建立必要的支持团队,如技术支持、应急医疗救助、应急应对等团队。

(二)设备配备建设现代化的应急指挥中心需要同时配置先进的设备包括电脑、电话、视频广播设备、信息采集及传输的设备等,确保其支持多样化的应急响应和决策需求,以及可靠的通讯系统,以实现与市内公安、交通、消防、应急管理等各相关部门一体化信息共享,真正做到高效信息处理。

(三)建筑设计应急指挥中心建筑设计应注重安全、智能、功能、实用等要素。

建筑总体要素应考虑现代化、智能化、舒适化、人性化等原则。

设计上应遵循国家和地区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制定详细的设计标准与设计方案,同时考虑灵活性和可行性,以及实际运作需要,在外部建筑物的周围设置安全保护设施,确保中心所处的运作空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最大程度保障指挥中心可以在各种条件下,始终可用。

2023年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2023年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2023年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____年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一、前言本方案旨在对____年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进行规划和布局,提出合理的建设方案,以便提高应急指挥能力,提升应急响应效率。

该中心将成为应急管理工作的核心平台,为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应急决策和指挥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二、建设目标1.提高应急指挥能力:搭建现代化的指挥平台,整合各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和联动,提高应急指挥能力。

2.提升应急响应效率:建立快速、高效的信息传递、指挥调度和资源协同机制,提升应急响应效率,减少损失。

3.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推动应急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的职能配置和协作机制,完善现代化、系统化的应急管理体系。

三、建设内容1.场地选址与空间布局(1)选择位于城市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段作为应急指挥中心的场地。

(2)根据设计要求和功能需求,合理规划中心的各个功能区域,包括指挥大厅、联合调度室、信息中心、应急资源库房等。

2.建设设施及设备(1)依据需求,配备先进的指挥指控系统、应急通信系统、信息化系统等设备,确保指挥中心的高效运行。

(2)建设配套设施,包括消防设备、安全监控设备、自动化控制设备等,确保中心安全可靠。

3.信息化建设(1)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各相关部门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确保信息的及时共享和准确传递。

(2)建设数据中心,实现大数据的储存和分析,提供决策支持和应急预警功能。

4.人员培训与组织机构建设(1)制定应急指挥中心的组织机构和职责,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2)开展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指挥能力和协作能力。

5.应急演练和应急预案编制(1)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指挥中心的应急响应能力,发现问题并改进。

(2)编制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应急指挥中心的职责和协作机制。

四、建设步骤1.前期准备(1)成立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工作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和协调。

(2)制定建设规划和时间表,明确各项任务和责任。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感谢您的观看与聆听
汇报人:XX
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
Part Six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 方案效益预测
提高应急响应效率预测
01
建立统一的指挥调度平台,实现跨部门、 跨区域的协同作战
03
建立应急预案库,提高应急处置的针对性 和有效性
05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和调度机制,确保应急 物资的及时供应和调配
02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信息 收集、分析和决策的效率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 方案实施计划
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前期准备:包括需求分析、
方案设计、预算编制等, 1
预计需要1-2个月时间。
设备采购与安装:包括硬
件设备、软件系统等,预 2
计需要2-3个月时间。
系统调试与培训:包括系
统调试、操作培训等,预 3
计需要1-2个月时间。
试运行与评估:包括系统
试运行、评估与改进等, 4
软件架构:分层设计,模块化,可扩展性
功能模块:指挥调度、信息收集、数据分 析、决策支持等
数据库设计: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存储、 备份、恢复等
接口设计:与外部系统对接,数据交换、 共享等
安全设计: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 密等
运维管理:监控、报警、日志管理等
功能模块设计
信息采集模块:实时收集、整理、分析 各类应急信息
预计需要1-2个月时间。
正式运行与维护:包括系
统正式运行、日常维护等, 5
预计需要长期进行。
资金来源及预算
01
02
政府财政拨款: 应急指挥中心 建设方案的主 要资金来源
社会捐赠:鼓 励企业和个人 参与应急指挥 中心建设,提 供资金支持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方案题目】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方案摘要】本方案旨在阐述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方案,以提高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效率。

方案主要包括中心的设立目标、建设内容与流程、技术支持、人员配备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方案正文】一、中心设立目标应急指挥中心的设立旨在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和效率,实现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及时响应和有效处置,为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支持。

二、建设内容与流程1. 建设内容:(1)硬件设施:建设应急指挥中心的硬件设施,包括办公区域、指挥大厅、数据中心、呼叫中心以及视频监控系统等。

(2)信息系统:建设应急指挥中心的信息系统,包括应急指挥平台、数据管理系统、GIS系统等,以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分析。

(3)通信设备:建设应急指挥中心的通信设备,包括语音通信设备、网络通信设备和卫星通信设备等,以保障指挥中心与各应急组织之间的快速、可靠的通讯。

(4)应急装备:建设应急指挥中心的应急装备,包括应急指挥车辆、救援装备等,以支持应急行动的展开。

2. 建设流程:(1)需求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需求,明确功能和性能要求。

(2)方案设计:制定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方案,包括硬件设施、信息系统、通信设备和应急装备的规划布局、技术选型和互联互通的方案等。

(3)设备采购:根据建设方案,采购适合的设备和器材。

(4)工程建设:进行硬件设施的建设工程,包括场地选择、土建施工、设备安装等。

(5)系统调试:对应急指挥中心的信息系统、通信设备和应急装备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正常运行并满足需求。

(6)流程优化:对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流程进行优化和完善,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技术支持1. 信息系统技术支持:应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测、快速分析与决策支持。

2. 通信技术支持:应采用可靠的通信技术,如5G、卫星通信等,确保指挥中心与各应急组织之间的畅通无阻。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及技术标准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及技术标准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及技术标准2019年目录第一章系统概述 (1)第二章设计范围 (1)第三章功能设计 (2)第四章建设目标 (3)第五章土建要求 (4)第六章整体设计 (4)第七章详细设计 (5)7.1.装饰部分 (5)7.2.供配电系统 (7)7.3.防雷系统 (10)7.4.静电防护 (11)7.5.精密空调系统 (11)7.6.新风及排烟的实现 (13)7.7.综合布线系统 (13)7.8.集中监控系统 (14)7.9.大屏显示系统 (15)7.10.集中控制系统 (15)7.11.视频会议系统 (16)7.12.音频会议系统 (16)7.13.语音调度系统 (16)7.14.移动单兵系统 (16)7.15.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17)7.16.UPS配电系统 (17)7.17.机房监控系统 (17)7.18.其它弱点系统 (17)第八章亮点建设 (17)第一章系统概述指挥中心的指挥大厅是管控指挥中心的技术核心部位,是各个基础应用系统信息和数据的汇集中心,其需要大屏幕显控系统作为应急指挥平台,在显示屏上清晰地显示GIS/GPS电子地图、快速控制图、视频监控画面、计算机多媒体画面、计算机网络图像等,以便在紧急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工作人员可将进行集中显示,实现资源互通互联,做出快速反应。

同时,指挥中心大屏幕显控系统以便随时调用,简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监控指挥中心拟建大屏拼接显示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化中央控制系统、视频会议系统、音频系统、语音调度系统、单兵移动系统、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网络系统、UPS配电系统、机房监控系统等多种系统。

系统实现通过网络及通讯传输,将全关区需要监控的前端视音频及多媒体信息资源汇集到监控指挥中心综合管控平台,实现信息的资源共享、统一处理。

第二章设计范围监控指挥中心工程包括:1.监控指挥中心装修系统、2.监控指挥中心供配电系统、3.精密空调系统、4.综合布线系统、5.监控指挥中心场地集中监控系统、6.数字化网络监控系统、7.门禁系统、8.气体灭火系统。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2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2

03
硬件系统建设方案
指挥中心建设
01
指挥中心布局
合理规划指挥中心的空间布局,包括大屏幕显示系统、调度台、音视
频系统等,以满足应急指挥的需求。
02
音视频系统
建设高质量的音视频系统,包括音频、视频输入输出设备、音响设备
等,确保应急指挥的实时性和高效性。
03
调度台
设计符合人体工学的调度台,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满足长时间工作
通过快速响应和高效协调,减 少灾害对生命、财产和环境的
影响。
提高应急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快速准确地应对 突发事件。
增强公众安全感
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和预警,提 高公众对灾害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
自然灾害风险
识别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风险区域, 制定预警和应对措施。
技术风险
确保应急指挥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因技 术故障导致的应急响应中断。
采用云计算技术,实现 数据存储和计算资源的 动态分配,提高数据处 理能力和响应速度。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 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挖掘数据价值,为决 策提供支持。
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 应急物资、设备等的信 息采集和远程监控,提 高应急响应效率。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 行智能分析、预测和辅 助决策,提高决策的科 学性和准确性。
3. 建设恢复评估系统,能够对突 发事件后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 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
05
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案
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
网络安全
采用多层次、多级别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应急指挥中心网络的安全性和稳 定性,有效防范各类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信息安全
制定严格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信息分类和保密等级,对重要信息进行 加密传输和存储,防止信息泄露和被篡改。

应急指挥中心解决方案

应急指挥中心解决方案

应急指挥中心解决方案标题:应急指挥中心解决方案引言概述:应急指挥中心是应对突发事件、灾害和危机的重要组织,其作用至关重要。

为了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指挥中心解决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建设目标、技术支持、设备配置、人员培训和实战演练等方面探讨应急指挥中心解决方案。

一、建设目标1.1 确定应急指挥中心的功能定位和任务职责,明确其在各种突发情况下的应对方式。

1.2 制定详细的建设规划和时间表,确保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能够按照预定计划顺利进行。

1.3 确保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二、技术支持2.1 选择适合的通信技术和网络设备,确保应急指挥中心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够保持畅通的通讯。

2.2 配备先进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系统,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3 引入智能化技术,如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提升指挥中心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

三、设备配置3.1 配置应急指挥中心所需的各类设备,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应急通讯设备、应急电源等,确保设备齐全、功能完善。

3.2 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

3.3 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配置相应的特定设备,如化学品泄漏检测设备、生命体征监测设备等。

四、人员培训4.1 建立完善的培训计划和体系,包括定期的摹拟演练和技能培训,提高指挥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4.2 培训应急指挥中心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协作。

4.3 针对不同岗位的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其在特定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和专业水平。

五、实战演练5.1 定期组织实战演练,摹拟各种突发事件场景,检验应急指挥中心的应对能力和效率。

5.2 分析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应急指挥中心的应对策略和流程。

5.3 不断总结子战演练的经验教训,提高指挥中心的整体应急处置水平,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技术方案
1项目概述
xxxx企业应急指挥中心,位于xxx办公楼xx楼,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拾音及扩声系统、视频采集及显示系统、高清应急管理平台会商系统、智能化集控管理平台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通信与网络系统、电话传真系统、日常办公设备等,可以实现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相关信息的汇集和展示、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应急通讯、信息发布等功能。

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子系统:
高清应急管理平台会商系统
视频采集及显示系统
拾音及扩音系统
智能化集控管理平台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
其它相关配套
2系统设计原则
充分考虑系统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力求选用代表当今科技水平和实用的设备.
充分考虑系统的可靠性,满足用户对系统的严格要求.
采用灵活性设计方式,使系统各部分既可融合,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为日后系统的升级扩展和设备更新留有余地.
注重系统的经济性,选用经济、实用的设备,提高各套系统之间设备的复用率,避免重复投资.
3高清应急管理平台会商系统
配置一台高清应急管理平台终端和一台维护终端
视讯技术实现了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综合在一起的远距离传输,使人们在进行异地交流时利用视讯技术既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又可以看到对方的活动图像和胶片内容,大大增强了异地交流的亲切感和临场感。

应急管理平台会商系统能够参加xxxx公司及分部召开的分辨率1080P (25/30fps),并向下兼容1080i(25/30fps)、720P(25/30fps、50/60fps)的远程高清电视会议;同时系统能够参加xxx公司及分部召开的分辨率为4CIF、CIF及以上的远程标清电视会议。

4视频采集及显示系统
视频采集及视频处理设备主要包括高清摄像机、会议录播一体机、32*32高清矩阵、46寸超窄边液晶拼接屏(2x3)及周边配件。

高清摄像机:为满足高清晰会议电视系统的需要,配置2台高清摄像机。

视角覆盖整个应急指挥分中心,镜头像素高达200万,,1080P/25/30 ,720p/50/60分辨率格式。

作为视频会议的高清画面采集,另外可和会议扩声系统一起使用进行本地和远程音视频会议。

会议录播一体机:用于做视频会议录播,视频点播、直播等,支持2路高/标清视频、1路VGA及1路音频信号的任意组合录制、直播;单流MP4文件模式;
高清视频矩阵:32*32高清矩阵一台。

支持12路VGA,8路HDMI,12路RJ45输入;12路VGA,8路HDMI,12路RJ45输出,配RJ45板卡输入输出适配盒。

输入最高分辨率1920×1200@60Hz。

液晶拼接屏:2*3 46寸超窄边液晶拼接屏,超窄边拼接单元,双边边框最小只有5.5mm,支持输入VGA、Video、DVI、HDMI、RJ45网络流媒体信号。

画面大小3075mm*1160mm,实现高亮度、高清晰度、高稳定、高增益、宽视角、低功耗的优质画面显示,同时可分多屏显示。

公司应急指挥信息平台画面显示。

应急指挥高清应急管理平台终端的远端及近端视频画面显示。

调度室及变电站视频监控画面显示。

地方电视台画面显示。

调度实时数据信息系统计算机画面显示。

移动通信车视频显示。

DVD、TV时事新闻等其他信号显示
5拾音及扩音系统
拾音及扩音系统主要包括音源设备、音频处理设备和扬声设备等。

音源设备主要包括手拉手数字会议系统、话筒、视频会议终端及DVD等。

根据应急指挥分中心的布局设计,在应急指挥分中心配置1套手拉手数字会议讨论系统,包括1会议控制主机,1个主席单元,30个代表单元,考虑到会议发言的灵活和方便性,还配置了4套无线手持话筒。

4套无线话筒设备直接连接到调音台。

音频处理设备主要包括调音台、数字媒体矩阵、音频处理器等。

保证扩声系统有较高的语言清晰度、均匀的声场分布,具有良好的听闻效果,较好的方向感,合适的声压级和较高的传声增益,同时还要兼顾音乐扩声时的丰满度、明亮度及方向感。

扬声设备配置1台多通道功放,1对线阵音柱,8只吸顶式天花喇叭,控制室内配置专业监听音箱1对
功放音箱的选择遵循以下原则:根据指挥中心的面积、高度合理采用线型阵列
音箱方式,主扩声,低音等音箱要数量合理,摆放位置合理,使有良好的频率响应特性,足够的声压级、较高的音箱灵敏度、足够的功率承载能力,达到原汁原味的重现声音信号的扩声效果。

视频会议系统扩声
本地会议有线/无线话筒的扩声
DVD、TV、计算机等音频扩声
监听电话音频扩声
以上音频系统的混合编组输出功能
6智能化集的管理平台系统
智能化集控管理平台主要对指挥中心内各种多媒体设备实现智能化、人性化的集中控制管理,采用模块化结构,具有多种控制接口,可以方便未来升级扩展,方便的控制供电开关、视频系统控制、DVD红外控制、信号切换等等操作;同时在控制室能够方便的监听、监视、控制和管理整个系统,可连接各种用户操作界面及扩展盒或扩展卡。

视频显示管理平台系统的开启及信号源模式切换控制;
矩阵切换控制;
音量大小及静音功能控制;
DVD、电视接收器等红外控制设备的操作;
控制应急指挥分中心摄像机的开关;
以上所有控制和操作全部在触摸屏上完成。

7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有电话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及会场视音频系统(含控制线缆)。

综合布线采用开放式星型拓扑结构,能兼容话音、数据、图像、控制信号的传输,并可与外部网络连接,支持目前和将来各种网络的应用。

通过跳线和不同的网络设备,可以实现各种不同逻辑拓扑结构的网络。

应急指挥分中心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点设置原则如下:
1)每2个席位设置1个桌插。

2)凡有桌插及墙插的位置配套设置电源点。

3)在指挥区视频终端下方墙面预留一个视频接口,用于连接移动摄像机。

4)控制室设置有线电视接口。

5)每个摄像机机位布放两根视频电缆、控制用双绞线和电源线。

-T的信息传输。

6)其它
8配套设备
网络分配器
网络分配器类型:智能交换机;
端口数量:24\48;
传输速率:10Mbps/100Mbps/1000Mbps;
背板带宽:32Gbps
桌面升降液晶显示系统
面板:铝合金拉丝面板,采用磨边处理,高档实用,适合更多会议桌安装使用.
控制:支持RS485 协议,物理拨码方式,防止集中控制丢码现象.
按扭:相比薄膜按扭,塑料按扭提高了按扭的寿命,大大减少了售后问题
配置19寸品牌液晶显示器
设备操作平台及办公设备
包括但不限于家具、桌椅、特制会议桌等供货及安装。

主会议室:背景墙配置:“xxxx应急指挥中心”企业标识,会议桌椅:满足30人会议需求。

办公系统配置:4路行政电话、1个传真机、4台电脑、1台打印机(具备复印、扫描功能)
休息区:2张休息用床(每张为上下铺式,配床上用品),休息区用钢化玻璃与办公区隔离,内部配置窗帘。

办公区:办公桌4张、椅子4张、办公电脑4台、打印机1台、与会议室应急电话相联的电话2部。

其它设施:饮水机、电磁炉、微波炉各1台。

UPS备用电源
市电停电时,市电电源切换到备用电源,由备用电源供电,。

应急照明供电回路具有一个应急照明自动切换装置,一般由市电供电,当市电停止时才转入UPS 供电,保障系统能正常运行。

9布置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