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08052《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08052《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08052《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052

制定单位:人文学院

制定人(执笔人):骆兵、江枰

审核人:龚贤

修订时间:2009年9月2日

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

二、教学时数分配

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

第一部分诗歌部分文史知识介绍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古诗发展线索,每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代表作家、代表作品等文史常识

【重点难点】中国古代诗歌繁荣的原因,如何欣赏古诗。

【教学内容】

文史知识介绍

一、古诗发展线索:上古歌谣→诗经→离骚→陶渊明→唐诗→宋词→元曲→清诗

二、中国古代诗歌体裁种类的划分

三、中国古代诗歌繁荣的原因

四、如何欣赏中国古代诗歌

第一精讲篇目《蒹葭》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诗经》概况,掌握本诗主旨,了解对本诗几种不同的认识,本诗艺术表现手法及作用

【重点难点】本诗空灵朦胧的意境,本诗结构特点及作用。

【教学内容】

《蒹葭》

一、介绍《诗经》概况

二、分析本诗主旨:全诗围绕伊人之美,觅求之难,赞美了“恋情之深,求索之坚”的精神

三、分析本诗空灵朦胧的意境

四、分析本诗结构特点及作用

五、分析本诗虚实结合,物我对比的艺术手法

六、要求背诵本诗

第二精讲篇目《东门行》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本诗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并通过对本诗特色的欣赏和领会,归纳汉乐府诗歌叙事性的主要特色。

【重点难点】本诗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和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内容】

《东门行》

一、介绍汉乐府诗歌的本质和来源

二、分析本诗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并找出体现其性格特征的典型细节

三、讨论本诗的语言特色、独特的叙事手法和可能的前因后果

四、补充汉乐府的其他作品

五、背诵本诗

第三精讲篇目《饮酒》(其五)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创作风格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本诗创作背景,掌握本诗主旨,本诗艺术表现手法。

【重点难点】本诗名句、佳句的内蕴及其与主旨的关系,把握“见”的妙用。

【教学内容】

《饮酒》(其五)

一、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创作风格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本诗创作背景及主旨

二、把握“心远地自偏”的内涵及其与主旨的关系

三、分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思想意蕴,把握“见”字的妙处,理解诗人蕴于其

中的情感

四、分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内蕴

五、分析本诗叙述、描写、议论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六、要求背诵本诗

第四精讲篇目《春江花月夜》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本诗文体类型,掌握本诗的情感内容,本诗艺术表现手法。

【重点难点】本诗全篇借景抒情,处处情景交融以及暗示手法运用,景、情、理的和谐相融,相得益彰。

【教学内容】

《春江花月夜》

一、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本诗的文体类型:乐府旧题,长篇叙事诗

二、划分本诗的层次(共三层)并概括层意

三、概括本诗的情感内容

四、分析本诗以月为中心,紧扣诗题中“春、江、花、月、夜”五字构成一幅天地一体、色

彩绚丽的画卷。

五、分析本诗融景、情、理为一体的艺术手法

六、要求背诵本诗

第五精讲篇目《长恨歌》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白居易的生平,本诗的创作缘起,以及在古今中外产生的巨大影响。

【重点难点】本诗对李杨爱情悲剧看法的前后变化,以及其巧妙的过渡技巧。

【教学内容】

《长恨歌》

一、了解白居易生平,安史之乱的历史过程和本诗的创作背景

二、对本诗进行分段并分析各段的主要内容

三、分析前后两段对李杨爱情态度的区别

四、分析中间一段以浓墨重彩描写明皇对贵妃的苦苦思念的目的

五、找出本诗中的名句

六、介绍本诗对后代戏剧文学的重大影响以及在日本的反响

七、要求背诵本诗的部分章节

第六精讲篇目《定风波》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词的文史知识,了解本词作家的生平、作品、创作风格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掌握本诗主旨,本词艺术表现手法。

【重点难点】本词抒发的苏轼对人生沉浮的思考和潇洒风度。

【教学内容】

《定风波》

一、了解苏轼的生平、重要词作,在词史上的贡献和地位

二、分析本词借对途中遇雨这一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巧妙地抒发苏轼对人生顺逆境遇的超然风度和思考

三、分析本词小序的作用

四、要求背诵本词

第七精讲篇目《登快阁》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黄庭坚的生平、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掌握本诗主旨,本诗艺术表现手法。

【重点难点】本诗的情感内涵和本诗所体现的宋型诗的部分特征。

【教学内容】

《登快阁》

一、黄庭坚的生平、诗学主张和诗歌成就

二、本诗的写作背景与所抒发的苦闷情绪

三、对本诗中名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赏析

四、背诵本诗

第八精讲篇目《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创作风格及其在豪放中的地位,本词的写作时代背景,掌握本词的基本主题、基本情调、基本精神,本词艺

术表现手法。

【重点难点】作家“以文为词”的艺术特征,作家“雄奇阔远,外柔内刚”的写作特色。【教学内容】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一、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创作风格,在豪放词中的地位以及本词的写作背景

二、掌握本词的基本主题:发忠愤、展才能、图复国、责苟安

基本情调:抒发词人报国无门,忠君无路,壮志难伸,虚度年华的悲愤之情

基本精神:关心国事,恢复中原的爱国精神

三、分析本词抒情手法多样性,表现手法多样性,选材的多样性从而理解作家“以文为词”

的艺术特征

四、分析本词中所运用的三个典故(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树犹如此)蕴含了作家丰富的思

想感情

五、掌握作家“雄奇阔远,外柔内刚”的写作特色

六、要求背诵本词

第九精讲篇目《踏莎行》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姜夔的生平、作品、创作风格,在词史上的地位及本词的写作背景,本词艺术表现手法。

【重点难点】本诗词从对方和自己两方面着笔的技巧以及结尾以阔大的意境来表达恋情的创新之处。

【教学内容】

《踏莎行》

一、了解姜夔的生平、重要作品、创作风格,在词学史上的地位及本词的写作背景

二、本词展示自己对恋人刻骨相思的手法

三、本词在意境使用方面的特色

四、要求背诵本词

第十精讲篇目《雨巷》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创作风格,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本诗的写作背景,掌握本诗主旨,本诗艺术表现手法。

【重点难点】本诗成功将象征主义创作手法与中国古典意境融为一体,本诗被称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教学内容】

《雨巷》

一、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创作风格,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二、概括本诗的主旨

三、分析本诗将象征主义创作手法与中国古典意境融为一体,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

四、分析本诗“雨巷”、“我”、“丁香一样的姑娘”三个意象的象征意义

五、分析本诗比喻、拟人、联想、通感、幻觉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六、分析本诗重章叠句,韵律齐整造成回荡的旋律和流动悦耳的乐感

七、要求背诵本诗

第二部分散文部分文史知识介绍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脉络,每发展阶段时期的代表作家、风格、流派、作品、文体变化等文史常识

【重点难点】重点几个时期的文体变化、代表作家、作品。

【教学内容】

文史知识介绍

一、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散文、历史散文

二、两汉时期:代表作家贾谊、晁错的政论散文,《史记》、《汉书》纪传体散文

三、南北朝时期:骈散结合的散文创作,代表作:《水经注》、《洛阳伽蓝记》、《颜氏家训》、

《文心雕龙》

四、唐朝: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古文运动及创作

五、宋代:欧阳修为领袖的诗文革新运动及散文创作

第十一精讲篇目《郑伯克段于鄢》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左传》的概况及在历史散文中的地位,本文的思想内容,本文的艺术表现手现

【重点难点】本文人物塑造的手法,本文人物姜氏、郑庄公、共叔段的性格特征。

【教学内容】

《郑伯克段于鄢》

一、了解《左传》的概况及在历史散文中的地位

二、概括本文的段落层次内容,概括本文的思想内容

三、分析本文人物姜氏、郑庄公、共叔段的性格特征

四、掌握本文人物塑造的手法

五、掌握本文字、词、句、篇释义

第十二精讲篇目《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创作风格,在唐古文运动中的地位及本文的写作背景,了解唐古文运动,本文的思想内容,本文的艺术表现

手现

【重点难点】“始得”二字在本文的真正涵义及作用。

【教学内容】

《始得西山宴游记》

一、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创作风格,在唐古文运动中的地位及本文的写作背景,了解唐

古文运动

二、划分层次,概括层次内容,概括本文的思想内容

三、分析本文第一自然段写“勤游”在全文中的具体作用

四、分析“始得”二字在本文的真正涵义及作用

五、分析作家“从对面着笔”的表现手法

六、掌握本文字、词、句、篇释义

第十三精讲篇目《祭欧阳文忠公文》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欧阳修及其祭文作者王安石的生平、作品,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和二人的关系。熟悉本文对欧阳修的评价,并知晓古代祭文的写法【重点难点】祭文中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充分且得体地展示欧阳修的生平经历、人格风采和不世功绩。

【教学内容】

《祭欧阳文忠公文》

一、了解王安石的生平,他在政治上贡献和文学上的功绩

二、概括本文对欧阳修的主要评价

三、通过对比王安石的其他文章,分析本文是否体现了王安石一贯的文风特色

第十四精讲篇目《戊午上高宗封事》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胡铨的强烈的主战思想以及他这篇文章在当时产生的巨大影响

【重点难点】本文涉及的孙近、王伦、秦桧等人的生平和其求和卖国思想。

【教学内容】

《戊午上高宗封事》

一、介绍胡铨写本文时南宋和金国对峙的时代背景和南宋朝廷内主战主和两派的斗争情况

二、了解关于这封封事的逸闻趣事和后来给胡铨及其朋友张元干等人带来的后果和声誉

三、体会文中悲愤激烈的语气,从而想象当时知识分子的强烈的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使命感,也反过来可以了解当时朝廷对于知识分子相对宽容的政策

四、补充讲解张元干的《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

第十五精讲篇目《国学丛刊序》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大致了解王国维的生平、作品和学术成就,正确理解本文对于学问的定义

【重点难点】本文学无古今、无中西、无有用无用的内涵。

【教学内容】

《国学丛刊序》

一、介绍王国维的生平、学术成就以及《人间词》和《人间词话》等作品

二、理解王国维对于学术的理解和看法,以及这种看法对今天学术的意义

三、讨论王国维自沉昆明湖之谜

第十六精讲篇目《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蔡元培的生平、在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并与今天的大学教育模式进行对比

【重点难点】本文平实的语言风格。

【教学内容】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一、从本文了解当年北京大学的重重弊端和现状

二、了解蔡元培针对这些弊端作了哪些改革,并正确评价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贡献

三、让学生结合今天自身在大学的经历和当年的北大作出对比

四、学习蔡元培平易自然的行文风格

第三部分小说部分文史知识介绍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每阶段的小说文体形式等相关文史常识

【重点难点】介绍唐传奇,明清小说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

文史知识介绍

一、古代神话:集体口头创作,周朝始用文字记载

二、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

三、唐代传奇:文言短篇小说

四、宋代话本

五、明代章回小说,言情小说,拟话本

六、清代:中国古代小说史的高峰

第十七精讲篇目《红楼梦?宝玉挨打》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红楼梦》相关知识,本文的思想内容。

【重点难点】宝玉挨打的真正原因。

【教学内容】

《红楼梦?宝玉挨打》

一、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红楼梦》相关知识

二、认识宝玉挨打的导火索及挨打的真正原因

三、分析贾政、贾宝玉的人物思想性格特征

四、分析本文利用矛盾冲突,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第十八精讲篇目《风波》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鲁迅的生平、作品,创作风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本文的思想内容。

【重点难点】本文人物性格特征,以及鲁迅刻画这些人物所使用的各种典型细节。

【教学内容】

《风波》

一、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概括本文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主题思想

三、分析本文中的主要人物性格特征

四、补充鲁迅的其他代表性小说作品

第十九精讲篇目《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创作风格,在外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本文的思想内容。

【重点难点】本文人物爱米丽形象的意义。

【教学内容】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一、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在外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

三、分析本文艺术表现手法(意识流创作特色)

四、分析本文人物爱米丽形象的意义

第二十精讲篇目《牡丹亭?游园》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在元杂剧中的地位,了解元杂剧的有关知识,本剧的思想内容。

【重点难点】本剧人物杜丽娘形象的意义。

【教学内容】

《牡丹亭?游园》

一、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在元杂剧中的地位,了解元曲的有关知识

二、分析本剧的主题思想:颂人欲,灭天理

三、分析本剧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艺术表现手法

四、分析本剧人物杜丽娘形象的意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