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的偏方

鼻中隔偏曲的偏方
鼻中隔偏曲的偏方

鼻中隔偏曲的偏方

凡鼻中隔偏离中线向一侧或两侧弯曲或局部形成突起,引起鼻功能障碍或产生症状者,均称鼻中隔偏曲。事实上鼻中隔正直者甚少,如无功能障碍,可不作诊断;如发生功能性障碍,可对鼻中隔偏曲可采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致病原因有以下三种:1.鼻外伤、2.发育异常、3.遗传。主要临床表现是鼻出血、头痛以及邻近器官受累等症状。如果能在饮食中加入一些营养的食物,或者使用一些简单的偏方,是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

★偏方1

牛奶250毫升直接饮用,热饮为佳。蛋白质丰富,热量低,脂肪少,能够为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元素。促进机体功能的康复。

★偏方2

精瘦肉1-2个煮食。食用方法比较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营

养价值高,可在手术后为组织的修复提供必要的原料。

★偏方3

鱼肉,250g清蒸食用,每周三次。蛋白质丰富,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这类食物主要是为机体提供必要的热量。

★结尾

鼻中隔偏曲主要来此外来损伤,因此一定要十分谨慎注意外来的损伤。以上食疗偏方是对病情的缓解和预防,并不能彻底的治愈。治愈还需要专业的医学手术来完成,术后注意食物的补充和充分的休息。

鼻中隔偏曲不可不知的几大危害

鼻中隔偏曲不可不知的几大危害 *导读:鼻中隔偏曲可能有些人了解这种病,也可能有很多人都不了解。其实鼻中隔偏曲对人的危害是蛮大的,下面小编就给大…… 鼻中隔偏曲可能有些人了解这种病,也可能有很多人都不了解。其实鼻中隔偏曲对人的危害是蛮大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鼻中隔偏曲不可不知的几大危害,希望对大家了解这种病有一定的帮助。 鼻中隔偏曲主要表现为鼻塞、头痛、鼻出血以及鼻粘膜糜烂等症状,但是真正危险的鼻中隔偏曲的危害在于鼻中隔偏曲引发的各种并发症,甚至包括一些致命的颅内并发症。对于鼻中隔偏曲的影响,下面将做详细介绍。 在我们大家平时的生活当中,人们往往过于关注鼻中隔偏曲手术费用而忽视了鼻中隔偏曲的危害,患有鼻中隔偏曲应及时治疗,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治疗费用,也使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 鼻中隔偏曲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1、鼻中隔脓肿:鼻中隔脓肿是鼻中隔血肿细菌感染所致、手术时机选择不当、在鼻内感染期或有较多脓性分泌物时、皆可造成自切口处的感染。 2、鼻梁下塌:鼻梁下塌多由于手术中去除中隔软骨时鼻梁部去除太多所致、术后并发的鼻中隔脓肿若不及时妥善处理、造

成软骨软化坏死、也可发生此类畸形。 3、鼻中隔血肿:鼻中隔血肿系鼻中隔软骨膜间出血所致、术后抽出鼻腔填塞物后若发现鼻中隔两侧均有半圆形隆起、质地柔软,患者主诉鼻塞、虽滴用生理盐水也不改善、小血肿可自行吸收、较大血肿须予处理。 专家提醒:鼻中隔偏曲对人体的危害是比较大的,因此,当鼻中隔偏曲引起鼻部症状时,建议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接受科学的疗法,治愈才有保障。 通过上面文章了解到,鼻中隔偏曲对身体影响大,要是发现有很难受就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就诊,查明病因对症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

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 一般来说每个人的鼻中隔都有一定程度的偏曲。如未引起临床症状,就称为“生理性偏曲”。当人的鼻中隔出现偏曲后,受偏曲程度及部位的影响,容易产生鼻塞、流涕、头痛、鼻出血等感冒症状。如果偏曲的部位压迫下鼻甲或中鼻甲,可引起反射性头痛;同时高位偏曲常阻塞鼻窦引流开口,妨碍鼻窦引流,可诱发鼻窦炎。甚至包括鼻中隔穿孔、鼻中隔血肿、鼻中隔脓肿、鼻梁下塌、以及一些致命的颅内并发症,因此,预防这些鼻中隔偏曲的危害的最好方法就是积极治疗鼻中隔偏曲! 【原理诠释】立体精矫技术完美矫正鼻中隔偏曲 广州军区机关医院突破了在鼻中隔偏曲治疗上的创新,完美治疗鼻中隔偏曲,还鼻子清新自由空气。 立体精矫技术采用鼻小柱 U 形切口,向两侧鼻翼软骨前缘延伸,然后向上分离皮下组织。将鼻软内以及骨支架与鼻背软组织广泛分离后,即可由鼻中隔软骺北侧缘切开,使中隔软骨与鼻侧软骨脱离。然后,再将较宽一侧鼻腔的鼻中隔粘膜软骨膜瓣与鼻中隔软骨分离直至鼻底,切断鼻中隔软内前缘及其与筛骨垂直板和梨骨的连拉,使中隔软骨呈半游离状态。必要时可在中隔软骨上作减张切口,使中隔可以完全推移到正中位。

歪鼻患者鼻侧软骨不对称,应将较大一边鼻侧软骨逾越中线的局部切除,软骨锥的偏斜即可矫正。根据骨椎偏斜的水平用骨凿或骨锯由梨状孔缘向上,切断上颌骨额突及鼻骨,以骨钳夹持扭动使鼻骨上端折断,此时骨锥即可松动,用手指在鼻部推移整形,观察鼻形矫正满意后,即可缝合切口。 【疗法优势】具有传统疗法无法比拟的五大优势 最新的立体精矫技术采用了独特的创新手术方式和手术理念,并符合鼻整形术学的基本原则,是目前治疗鼻中隔偏曲最先进的手术方法。 优势1:患者痛苦明显减轻、疗效好。加之术后鼻中隔立体效果好,患者接受程度提高了3倍。 优势2:最大程度保留了鼻中隔软骨,又使鼻中隔黏膜组织保留正常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优势3:免除开刀烦恼,微创,出血少,不损伤鼻部组织,完全免除传统手术带来的痛苦。 优势4:结合低温消融系统,治疗过程达到更精细水准。对周边炎症部位进行消融治疗,治疗范围更加全面,轻轻松松达到治疗目的。使治疗更彻底、恢复快。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 优势5:精确定位,高效治疗

鼻中隔偏曲疾病研究报告

鼻中隔偏曲疾病研究报告 疾病别名:鼻中隔偏曲 所属部位:鼻 就诊科室:耳鼻喉科 病症体征:鼻出血,鼻衄,鼻塞,歪鼻,听力下降 疾病介绍: 鼻中隔偏曲是怎么回事?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离中线且引起临床症状的 一种鼻内畸型,事实上大多数人的鼻中隔都有程度不同的偏曲,但是否引起鼻 部症状,常取决于下列因素:①偏曲的程度和形式,如有的呈明显局部突起, 该部正处于鼻瓣区;②鼻甲骨气化程度;③梨状孔外侧缘骨质或鼻瓣区软骨有 否畸形等 症状体征: 鼻中隔偏曲的症状有哪些? 主要症状为:交替性或持续性鼻塞,头痛,鼻出血及流脓涕等。症状轻重与 鼻中隔偏曲的类型和程度有关。 1、鼻塞:常为主要症状。向一侧偏曲者,常为单侧鼻塞;向双侧偏曲者如S 型偏曲,则鼻塞多为双侧。但一侧偏曲者如对侧出现下鼻甲代偿性肥大,则也 可出现双侧鼻塞。 2、鼻出血:常有症状。发生在偏曲之凸面、骨棘或骨嵴的顶尖部,此处粘膜薄。常受气流和尘埃刺激易发生糜烂而出血。 3、头痛:偏曲之凸出部压迫同侧鼻甲而引起同侧反射性头痛。 4、邻近器官症状:鼻阻塞妨碍鼻窦引流,继发鼻窦炎症;长期张口呼吸和鼻内炎性分泌物积蓄,使之易于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 化验检查: 鼻中隔偏曲要做哪些检查?鼻中隔软骨部偏曲诊断较易,高位或后段偏曲易 被忽视。本病必须与鼻中隔粘膜肥厚相鉴别,以探针触之,后者柔软,且易压 成小凹。检查时可见鼻中隔偏曲的各种类型,按偏曲形态分类,有C型、S型、嵴和距状突等。按偏曲部位分类,则有高位、低位、前段、后段之别。 鉴别诊断:

鼻中隔偏曲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一般经鼻镜检查便可诊断。但须与鼻中隔结节相鉴别。后者发生于中隔离位 近中鼻甲处,系中隔粘膜限局性肥厚形成的突起,以探针触及,质地柔软。中 隔结节的形成与脓性鼻涕的慢性刺激有关。另一罕见者为鼻中隔梅毒瘤,其质 地中亦较硬,但该处粘膜明显充血。 并发症: 鼻中隔偏曲的并发症有哪些? 1.鼻中隔穿孔①多发生于术中剥离软组织时,因动作粗暴,使其双侧于对称 部位破裂。②鼻粘膜有感染性炎症时,即使单侧撕裂也可导致穿孔。③鼻中隔 两侧软组织分离不充分时,即使去除软骨或骨部也易撕裂软组织,若双侧撕裂,可将取出的软骨片置于两侧裂口间,用一U型塑料片放于双侧破裂处表面,借 以起保护作用,然后两侧以均匀压力填入凡士林油纱条,最后小心抽出塑料片。 2.鼻中隔血肿系鼻中隔软骨膜间出血所致。术后抽出鼻腔填塞物后若发现鼻 中隔两侧均有半圆形隆起,质地柔软,患者主诉鼻塞,虽滴用麻黄素生理盐水 也不改善。小血肿可自行吸收,较大血肿须予处理。 3.鼻中隔脓肿系鼻中隔血肿细菌感染所致。手术时机选择不当,在鼻内感染 期或有较多脓性分泌物时,皆可造成自切口处的感染。 4.鼻梁下塌多由于手术中去除中隔软骨时鼻梁部去除太多所致。术后并发的 鼻中隔脓肿若不及时妥善处理,造成软骨软化坏死,也可发生此类畸形。 5.颅内并发症少见。鼻中隔脓肿或筛板破损,可使颅内感染机会增多。 治疗用药: 鼻中隔偏曲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对鼻中隔偏曲可采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在鼻内窥镜的配合下,对偏曲的鼻 中隔进行矫正,从而改善鼻腔通气,达到治疗的目的。若同时有鼻息肉或鼻甲 肿大,应先行鼻息肉和鼻甲手术。若鼻通气改善,鼻部症状消失,偏曲的中隔 也可不作处理。手术方法一般是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摇门式手术和鼻中隔粘 膜下矫正术或成形术。凡具有明显的症状之一,且证实确有鼻中隔偏曲,并怀 疑其与症状有关者,即可作为手术适应症。 方法:过去一直沿用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但此术对畸形复杂者难以奏效。 60年代以后至今,多数学者推崇鼻中隔鼻成形术,即在行鼻中隔矫正的同时行 鼻外形矫正,此术可恢复正常的鼻呼吸,比较符合鼻整形术学的基本原则。由 于手术仅切除少量软骨和骨,故亦可选用于儿童严重鼻中隔偏曲者。

鼻中隔偏曲外科治疗护理

鼻中隔偏曲外科治疗护理 发表时间:2010-08-26T11:16:52.7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6期供稿作者:王利红[导读] 患者出现鼻塞症状时,指导其正确擤鼻,或使用鼻腔喷雾剂,减轻鼻塞症状。 王利红 (黑龙江省宝清县八五三农场职工医院 15563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6-0209-01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护理鼻中隔的上下径或前后径偏离矢状面,向一侧或两侧弯曲,或鼻中隔一侧或两侧局部突起,引起鼻腔、鼻窦功能障碍并产生症状者,均称为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偏曲是否与鼻窦炎直接相关,尚有不同意见。若无功能障碍,则为生理性弯曲。偏曲的鼻中隔可以呈现各种状如“C”、“S”形偏曲,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多种复杂的混合形态。如局部呈尖锥样突起,则称棘突;如呈由前向后的条形嵴隆起,则称骨嵴。 (一)术前一般护理 1.术前常规检查项目血、尿化验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片。 2.呼吸道准备保暖,预防感冒,必要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胃肠道准备术前禁食水6~8小时,防止全身麻醉所导致的吸人性肺炎、窒息等。 4.其他护理措施 (1)保持口腔清洁,术前1天给予口泰液漱口。 (2)沐浴,剪指(趾)甲,根据手术部位备皮,保持全身清洁,男性患者剃胡须。 (3)询问过敏史,遵医嘱做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记录结果。过敏试验阳性者,应在病历中注明,并及时通知医生更改用药。 (4)必要时,遵医嘱于术前晚给予口服镇静剂,以保证充足的睡眠,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5)注意患者有无发热、感冒、女患者月经来潮等情况,必要时通知医生。 5.术日晨护理 (1)监测生命体征,若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 (2)嘱患者取下假牙、眼镜、角膜接触镜,将首饰及贵重物品交予家属妥善保存,人手术室前应排空二便。 (3)手术前遵医嘱给予术前针,并将病历、术中用药等带入手术室。 (二)心理护理 患者为鼻中隔穿孔,对于手术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对手术能否成功,存在不确定心理,对手术效果缺乏合理的预期,表现为紧张、焦虑。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都会影响手术的效果。对于此类患者,护士术前要经常同患者交流,讲解相关知识,术后注意事项和可能发生的情况,鼓励患者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了解其对手术的态度和想法,有针对性地向患者解释,使之消除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使手术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治疗配合 患者出现鼻塞症状时,指导其正确擤鼻,或使用鼻腔喷雾剂,减轻鼻塞症状。如果患者鼻腔内干痂较大,可以用生理盐水或液状石蜡滴入鼻腔内软化干痂,以利于干痂取出,防止出血。手术前给予生理盐水、抗生素鼻腔冲洗每日两次,清洁鼻腔。 (四)术后一般护理 1.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全麻患者清醒后去枕平卧位2~4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吸人呼吸道发生窒息。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生命体征、出血、渗血及其他并发症等情况。若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术后保持口腔清洁,护士要定时督促患者用口泰漱口或为患者行口腔护理。 4.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情绪激动。 5.遵医嘱给予抗炎、抗水肿、止血输液治疗。 6.并发症观察 (1)感染: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若体温超过38.5℃,或患者主诉伤口突然异常疼痛,且切口周围皮肤红、肿,应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 (2)出血: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净,口腔及鼻腔内分泌物的性质、量及颜色。若发现渗血不止,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呼吸困难:观察患者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度,呼吸道内分泌物的颜色、量和性质。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 (五)护理要点 1.患者当日术后6小时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不能进食有刺激性、辛辣的食物,第二天可改进普食。由于术中有血液流进口腔,在进食前指导患者用凉开水漱口,将口腔内的血液漱净后再进食。 2.观察患者鼻腔渗血情况,嘱患者勿吞咽血液和分泌物,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也不利于术后对出血量的观察。如出血量过多,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注意不能进食过热食物,防止鼻部血管扩张,引起术腔出血。避免咳嗽、打喷嚏,引起鼻腔填塞物移位、掉出鼻腔或出血。 3.患者术后伤口疼痛或鼻腔有少量渗血,可给与化学冰袋放置前额处冷敷止痛,止血治疗。 4.手术后第二天给予患者半卧位,以利于鼻腔分泌物的引流,减少头、面部充血,减轻头疼症状。 5.患者手术后鼻腔阻塞,常表现为张口呼吸,可造成口腔黏膜干燥,此时应嘱患者多饮水,口鼻处覆盖湿纱布,缓解口腔黏膜干燥现象。 6.保持鼻导管通畅,防止鼻导管移位、脱出。嘱患者不要用手碰触鼻导管,避免擤鼻。当患者感觉到要打喷嚏时,指导患者将舌尖抵住上腭或者张口做深呼吸,抑制打喷嚏。

鼻炎的种类、危害及预防

鼻炎的种类、危害及预防 一,鼻炎的种类 1)、过敏性鼻炎;一遇粉尘、动物皮毛、花粉、吹空调冷风等过敏源,就连续性打喷嚏、鼻痒、鼻塞、流清涕、伴有耳闷、耳鸣的人 2)、慢性鼻炎;长期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导致头晕脑胀,严重影响睡眠、工作和学习,粘脓性鼻涕常倒流入咽腔,出现咳嗽、多痰。 3)、肥厚性鼻炎;严重鼻塞,长期张着嘴巴呼吸,导致咽喉干燥、恶心、干呕、总有异物感、嗅觉减退。 4)、慢性鼻窦炎;鼻腔总有脓稠性分泌物,导致鼻腔持续性鼻塞,导致头晕脑胀、精神恍惚、注意力不理智、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5)、药物性鼻炎;长期使用各种伤害鼻粘膜的鼻炎药物或激光、手术,导致鼻腔持续性鼻塞、时常流鼻血。 6)、萎缩性鼻炎;呼吸恶臭、鼻腔分泌物呈块状、管筒状脓痂,不易擤出,用力抠出干痂时,有少量鼻出血。 7)、风热性鼻炎(如鼻窦炎) 8)、是风寒性鼻炎(如过敏性鼻炎)当风热占据主导时,鼻炎表现为鼻干、鼻塞、流浊涕,甚至流鼻血、生鼻疮、鼻甲肥大等。当风寒占据主导时,鼻炎表现为鼻塞、流清涕、打喷嚏等当遭受感冒或遭受风寒后,治愈不及时,或治愈不彻底,外邪进入内脏,急性鼻炎就成了慢性鼻炎,治疗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二.鼻炎的危害 1)、慢性鼻炎可导致终身嗅觉失灵:部分患者由于对慢性鼻炎的治疗方法认识不清,盲目用药或化学药剂疗法,结果反而弄巧成拙,鼻粘膜被烧得一塌糊涂,引起发炎溃烂、鼻腔广泛粘连,嗅觉遭受严重破坏。甚至终生丧失嗅觉,严重妨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2)、慢性鼻炎易得帕金森症:患有长年性慢性鼻炎的病人得帕金森症的风险比正常人高3倍,长年性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患神经退化症状的风险将会大大增加,慢性鼻炎会导致大脑内某种化学物质的释放,并能杀死脑细胞,正如帕金森症一样。 3)、慢性鼻炎可引发中耳炎:慢性鼻炎导致下鼻甲肿胀或肥厚压迫咽鼓管,影响咽鼓管通气和引流,导致中耳黏膜血管扩张、瘀血,出现听力下降、耳鸣、闷塞感等症状,并形成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炎还导致细菌经咽鼓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腔的感染,可引发化脓性中耳炎,表现为剧烈耳痛、耳鸣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可造成鼓膜穿孔、听力阻碍。4)、慢性鼻炎可引发其他多种疾病:慢性鼻炎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还会诱发肺气肿、肺心病、哮喘、中耳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长时间鼻塞不通气,呼吸困难还会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睡眠缺氧气可引起脑梗塞、高血压、突发心脏病等,甚至会夜间猝死。三.鼻炎的预防 1)、注意工作、生活环境的空气清净,避免接触灰尘及化学气体特别是有害气体。 2)、加强营养,增强正气。 3)、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通过运动,可使血液循环改善,鼻甲内的血流不致阻滞。经常运动, 4)、改掉挖鼻的不良习惯。 5)、及时矫正一切鼻腔的畸形。如鼻中隔偏曲等。 6)、根治病灶,彻底治疗扁桃体炎、鼻窦炎等慢性疾病。 7)、注意鼻腔护理,经常使用鼻清净生理性海水喷雾清洗鼻腔,保持鼻腔洁净。

鼻骨骨折手术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鼻骨骨折手术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鼻骨骨折(ICD10:S02.201 ): 诊断依据:根据《实用耳鼻咽喉学》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①鼻部外伤史②症状:鼻部肿痛,可伴鼻腔出血及鼻塞③查体:鼻部青紫肿胀,鼻梁下陷或歪斜,开放性外伤可见伤口,前鼻镜检查见鼻腔粘膜水肿,鼻腔见凝血块,鼻中隔骨折时见鼻中隔偏曲,有时可见鼻中隔血肿。 2. 相关检查:鼻骨CT检查示鼻骨骨折、变形,有时见鼻中隔骨折。 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实用耳鼻咽喉学》 治疗方案:1.术前准备,完善三大常规、生化、心电图、表面抗原等检查。健康教育,嘱患者避免按压鼻梁,忌用力擤鼻,避免受凉感冒。 2.予以止血敏、七叶皂苷钠消肿、止血等治疗。 3.鼻部消肿后(一般伤后四天)行鼻骨骨折复位上。 4术后继续消肿、止血对症治疗,四整天抽除鼻腔纱条。 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8-11天 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J38.102 疾病编码。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 术前常规检查无手术禁忌 路径除外规则:1.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不宜手术者。 2.严重粉碎性骨折,需行鼻骨骨折切开复位者。 3.鼻腔内有严重感染者。 4.合并严重脑脊液鼻漏者。 术前准备4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 三大常规 2. 心电图 3. 肝功能或生化组合 4.鼻骨CT 选择用药:止血敏、β-七叶皂苷钠、血塞通等。 手术日为入院第2-4 天 麻醉方式:表麻联合局部浸润麻醉手术材料:凡士林纱条 术中用药:————输血:-病理:- 术后住院恢复5-6天 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前鼻镜检查。 术后用药: 1口服抗生素头孢丙烯片,用药时间7 天 2止血敏或β-七叶皂苷钠等。 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一般情况良好,鼻部轻度疼痛,无鼻骨骨折及鼻塞症状。 2. 外鼻无明显肿胀、畸形。 3. 前鼻镜检查示鼻腔粘膜无明显肿胀,无粘连。 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对于严重的鼻骨粉碎性骨折,鼻外形及鼻腔通气等功能影响严重,估计闭合性复位难以达到要求者,可考虑行切开直视下复位。

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 一、概述 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弯曲,或鼻中隔一侧或两侧局部突起,引起鼻腔、鼻 窦生理功能障碍并产生症状(如鼻塞、鼻出血、头痛等)者,称为鼻中隔偏 曲。好发人群为有鼻外伤史,儿童期患腺样体肥大,有家族史、鼻息肉、肿瘤 患者。一般经鼻镜检查便可诊断。手术矫正是鼻中隔偏曲惟一治疗方法。 二、病因 1.鼻外伤 多发生在儿童期,外伤史多遗忘,因组成鼻中隔的各个部分尚在发育阶段,故 儿童期鼻部症状多不明显。随着年龄增长,鼻中隔各部分的增长和骨化而出现 鼻中隔偏曲。成人鼻外伤也可发生鼻中隔偏曲或鼻中隔软骨脱位。如鼻中隔软 骨段均发生偏斜并偏向一侧则形成歪鼻。鼻外伤常并发鼻中隔软骨脱位,甚至 软骨骨折,如不及时复位,可遗留鼻中隔偏曲。 2.发育异常 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鼻中隔在胚胎期由几块软骨组成。在发育生长和骨化 过程中,若骨与软骨发育不均衡或骨与骨之间生长不均衡,则形成畸形或偏曲;在相互接缝处形成骨棘或嵴。常见的原因有腺样体肥大导致长期张口呼吸,日 久发生硬腭高拱,缩短鼻腔顶部与鼻腔底部的距离,使鼻中隔发育受限而发生 鼻中隔偏曲;营养不良影响鼻中隔发育和骨化,也可发生鼻中隔偏曲。 3.鼻腔或鼻窦肿瘤 一些生长较为缓慢的鼻腔或鼻窦肿瘤,如骨化纤维瘤、鼻息肉等,其他如鼻窦 囊肿等,生长比较大时,可挤压鼻中隔,导致鼻中隔偏曲变形。 4.遗传 鼻中隔偏曲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

三、临床表现 1.好发人群 有鼻外伤史,儿童期患腺样体肥大,有家族史、鼻息肉、肿瘤患者。 2.症状 (1)鼻塞为鼻中隔偏曲最常见的症状,多呈持续性鼻塞。“C”形偏曲或嵴突引起同侧鼻塞,对侧鼻腔长期承担主要通气功能,鼻黏膜持续处于充血状态而出现下鼻甲代偿性肥大,又称结构性鼻炎,进而出现双侧鼻塞。“S”形偏曲多为双侧鼻塞。鼻中隔偏曲患者如患急性鼻炎,则鼻塞更重,且不容易康复。鼻塞严重者还可出现嗅觉减退。 (2)头痛如偏曲部位压迫下鼻甲或中鼻甲,可引起同侧反射性头痛。鼻塞重,头痛加重。鼻腔滴用血管收缩剂或应用表面麻醉剂后,则头痛减轻或消失。(3)鼻出血鼻出血部位多见于偏曲的凸面或棘、嵴处,因该处黏膜张力较大、且薄,常直接受气流及粉尘刺激,黏膜干燥结痂,易发生糜烂,加之鼻中隔软组织血供丰富,故较容易出血,擤鼻、挖鼻或低头用力常为诱因。如鼻出血发生在50岁以上年龄组,血管弹性差,则难以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治愈,多需要手术切除、矫正偏曲部位。有时鼻出血也可见于鼻中隔凹面。 (4)邻近器官受累症状如高位鼻中隔偏曲妨碍鼻窦引流,可诱发化脓性鼻窦炎或真菌感染。如影响咽鼓管通气引流,则可引起耳鸣、耳闭。长期鼻塞、张口呼吸,易发生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并可在睡眠时发生严重鼾声。 四、检查 1.前鼻镜检查 显示鼻中隔弯向一侧,两侧鼻腔大小不等。鼻中隔凸面可见利特尔区充血、糜烂,对侧下鼻甲代偿性肥大。注意鉴别鼻中隔黏膜增厚(探针触及质软)和是否同时存在鼻内其他疾病,如肿瘤、异物或继发病变,如鼻窦炎、鼻息肉等。 2.鼻内镜检查

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1

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 (县级医院2012年版) 一、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鼻中隔偏曲(ICD-10:J34.2)。 行鼻中隔矫正术(ICD-9-CM-3:21.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鼻塞/鼻出血/头痛。 2.体征:鼻中隔偏曲。 3.辅助检查:内镜或CT检查。 有明显症状和鼻中隔偏曲体征者可予确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有明显症状并有典型鼻中隔偏曲者行鼻中隔矫正术。 (四)标准住院日≤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4.2鼻中隔偏曲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免疫四项、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 (4)胸透、心电图; (5)鼻腔鼻窦CT。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鼻功能测试。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可考虑使用克林霉素或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1)推荐使用克林0.6g,一日2次静脉注射(不皮试): 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 ②儿童:一日量为20-30mg/Kg体重,分3-4次给药; ③使用头孢菌素类药前须进行皮试,对本药头孢菌素类药过敏或有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2)可加用甲硝唑静脉滴注。 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内。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全身止血药物,局部减充血剂。 3.手术:见治疗方案的选择。 4.鼻腔填塞止血,保持引流通气。 5.必要时送病理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 1.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酌情使用黏液促排剂。 2.检查和清理术腔。 (十)出院标准。 1.切口愈合较好。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相关诊断和治疗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十二)参考费用标准:4000元-6000元。 二、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表单

鼻中隔偏曲手术

鼻中隔偏曲(手术)临床路径 (县级医疗机构版) 一、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鼻中隔偏曲(ICD-10 : J34.2 )。 行鼻中隔矫正术(ICD-9-CM-3 : 21.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鼻塞/鼻出血/头痛。 2.体征:鼻中隔偏曲。 3.辅助检查:内镜或CT检查。 有明显症状和鼻中隔偏曲体征者可予确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

有明显症状并有典型鼻中隔偏曲者行鼻中隔矫正术。 (四)标准住院日w 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 J34.2鼻中隔偏曲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w 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 (4)胸片、心电图; (5 )鼻腔鼻窦CT。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鼻功能测试。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 医发〔2004〕285号)执行。可考虑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明确

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 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 ②儿童:一日量为20-30mg/Kg 体重,分3-4次给 药; 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2)可加用甲硝唑静脉滴注。 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 小时,手术超过 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 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内。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全身止血药物,局部减充血剂。 3.手术:见治疗方案的选择。

鼻中隔偏曲长期不治的危害

鼻中隔偏曲长期不治的危害 文章来源河南省耳鼻喉疾病防治定点医院 如果常常有持续性或间歇性的鼻塞、流脓鼻涕、头晕、头痛、流鼻血等症状,那么就很有可能是鼻中隔偏曲,河南省耳鼻喉疾病防治定点医院专家指出,鼻中隔偏曲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为了让您对鼻中隔偏曲有所认识,下面介绍鼻中隔偏曲长期不治的危害有哪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推荐疗法:“立体精矫技术”无痛告别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看似是一个相对比较普遍的鼻部疾病,一般人的鼻中隔多少都会有些偏曲,所以我们几乎感觉不到。其实,鼻中隔偏曲严重者会影响正常的呼吸,部分患者甚至出现多种并发症。一旦发生类似于影响呼吸的鼻中隔弯曲症状,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产生多种并发症,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1、颅内并发症:少见,鼻中隔脓肿或筛板破损,可使颅内感染机会增多。 2、鼻梁下塌:多因为手术中去除中隔软骨时鼻梁部去除太多所致。术后并发的鼻中隔脓肿若不及时妥善处理,造成软骨软化坏死,也可发生此类畸形。 3、鼻中隔血肿:系鼻中隔软骨膜间出血所致。术后抽出鼻腔填塞物后若发现鼻中隔两侧均有半圆形隆起,质地柔软,患者主诉鼻塞,滴用麻黄素生理盐水也无法改善。小血肿可自行吸收,较大血肿须予处理。在鼻中隔偏曲不治有多大的危害中,这是其中之一。 4、鼻中隔脓肿:系鼻中隔血肿细菌感染所致。手术时机选择不当,在鼻内感染期或有较多脓性分泌物时,皆可造成自切口处的感染。 5、鼻中隔穿孔:多发生于术中剥离软组织时,因动作粗暴,使其双侧于对称部位破裂;鼻粘膜有感染性炎症时,即使单侧撕裂也可导致穿孔。 “立体精矫技术”无痛告别鼻中隔偏曲 河南省耳鼻喉疾病防治定点医院采用微创复位疗法治疗鼻中隔偏曲,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彻底解决了传统矫正手术视野不清晰的问题,鼻内窥镜有良好的照明,视野清晰,还能将局部放大,整个手术可以在直视下准确地完成,完全避免了盲目操作的风险,而且效果也好很多。大大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精准性。

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

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 一、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鼻中隔偏曲(ICD-10:J34.2)。 行鼻中隔矫正术(ICD-9-CM-3:21.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鼻塞/鼻出血/头痛。 2.体征:鼻中隔偏曲。 3.辅助检查:内镜或CT检查。 有明显症状和鼻中隔偏曲体征者可予确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有明显症状并有典型鼻中隔偏曲者行鼻中隔矫正术。 (四)标准住院日≤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4.2鼻中隔偏曲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

路径。 (六)术前准备≤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4)胸片、心电图; (5)鼻腔鼻窦CT。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鼻功能测试。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内。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全身止血药物,局部减充血剂。 3.手术:见治疗方案的选择。 4.鼻腔填塞止血,保持引流通气。 5.必要时送病理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4天。 1.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鼻内局部喷雾,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酌情使用黏液促排剂。

鼻中隔偏曲患者的健康指导

鼻中隔偏曲健康宣教 一、概念:凡鼻中隔偏离中线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局部形成突起引起鼻机能障碍者,均称为鼻中隔偏曲(deviation of nasal septum).轻度偏曲而不影响鼻腔生理功能视为生理状态。 二、病因: 1、外伤是引起鼻中隔偏曲最常见的病因,当外伤发生鼻骨骨折时常并发中隔软骨脱位变形甚至软骨骨折,如不及时复位可遗留中隔偏曲。 2、发育不均衡鼻中隔各部发育生长速度不一以至畸形,畸形易于发生各部结合处。 3、鼻腔占位性病变如息肉、肿瘤等。 三、临床表现: 1、鼻塞这是鼻中隔偏曲最常见的症状,多呈持续性鼻塞,如一侧偏曲多单侧鼻塞,若中隔呈“S”型偏曲则双侧鼻塞。 2、鼻出血偏曲的突起处粘膜薄脆,受吸入的气流刺激日久可发生炎症而致鼻出血,此类出血多为少量出血,偏曲的位置多在中隔的前部。 3、反射性头痛如偏曲部分正位于中鼻甲或下鼻甲,且与鼻甲接触甚至相抵,常引起同侧头痛,也可成为鼻部神经痛原因之一。鼻内滴用血管收缩剂或鼻粘膜表面麻醉后,头痛可减轻或消失。 4、体征可见各种形态的偏曲,严重者可伴有外鼻畸形。 注:中隔偏曲依其偏曲方向,有“C”型、“S”型、嵴和矩状窦

等。 四、治疗: 临床症状明显者,应予以治疗。据偏曲的形状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如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及鼻中隔重建术(可在鼻内窥镜下完成)。 五、护理: 术前准备: 1、备皮刮胡须、剪鼻毛。剪鼻毛(一坐二仰三涂四剪 五粘六消); 2、意口腔卫生,教病人用含漱剂仰头含漱法; 3、医嘱予手术前30分钟镇静剂等; 4、前排空大小便; 5、麻者手术前4小时禁食。 术后注意事项: 1、体位:局麻者取半卧位;头晕虚脱改平卧位;全麻者取平卧侧头 位,按全麻术后护理。 2、面部肿胀明显者,术后24小时内用冰敷,可止痛止血;24小时 后用热敷,可消肿。疼痛者可给止痛剂。口腔进路者给予含漱剂。 口干可给薄荷片口含、湿纱布盖在病人唇上或涂抹润滑油。 3、饮食:口腔进路者进流质,以后酌情改半流质;非口腔进路者可 半流质饮食。口腔伤口未愈者不宜刷牙。 4、注意鼻腔与口腔出血。嘱病人尽量避免打喷嚏,可张口深呼吸,

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弯曲,或鼻中隔一侧或两侧局部突起,引起鼻腔、鼻窦生理功能障碍并产生症状(如鼻塞、鼻出血、头痛等)者,称为鼻中隔偏曲。好发人群为有鼻外伤史,儿童期患腺样体肥大,有家族史、鼻息肉、肿瘤患者。一般经鼻镜检查便可诊断。手术矫正是鼻中隔偏曲唯一治疗方法。 疾病分类 如无鼻功能障碍的鼻中隔偏曲称为“生理性鼻中隔偏曲”。根据偏曲的部位可分为软骨部偏曲、骨部偏曲和混合型偏曲。按鼻中隔偏曲的形态分类有“C”形或“S”形,前者是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向一侧偏斜,后者是筛骨垂直板向一侧偏曲、中隔软骨向另一侧偏曲。局部呈尖锥样突起者呈骨棘;由前向后呈条状山嵴样突起称嵴、常位于中隔软骨后端或其与筛骨垂直板、犁骨交接处。按鼻中隔偏曲方向有纵形偏曲和横形偏曲。凡中鼻甲游离缘以上相对应的鼻中隔存在偏曲者称为高位偏曲、以下称为低位偏曲。鼻中隔偏曲常可伴有外鼻歪斜。[1] 发病原因 1、鼻外伤:多发生在儿童期,外伤史多遗忘,因组成鼻中隔的各个部分尚在发育阶段,故儿童期鼻部症状多不明显。随着年龄增长,鼻中隔各部分的增长和骨化而出现鼻中隔偏曲。成人鼻外伤也可发生鼻中隔偏曲或鼻中隔软骨脱位。如鼻中隔软骨段均发生偏斜并偏向一侧则形成歪鼻。鼻外伤常并发鼻中隔软骨脱位,甚至软骨骨折,如不及时复位,可遗留鼻中隔偏曲。 2、发育异常: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鼻中隔在胚胎期由几块软骨组成。在发育生长和骨化过程中,若骨与软骨发育不均衡或骨与骨之间生长不均衡,则形成畸形或偏曲;在相互接缝处形成骨棘或嵴。常见的原因有腺样体肥大导致长期张口呼吸,日久发生硬腭高拱,缩短鼻腔顶部与鼻腔底部的距离,使鼻中隔发育受限而发生鼻中隔偏曲;营养不良影响鼻中隔发育和骨化,也可发生鼻中隔偏曲。 3、一些生长较为缓慢的鼻腔或鼻窦肿瘤,如骨化纤维瘤、鼻息肉等,其他如鼻窦囊肿等,生长比较大时,可挤压鼻中隔,导致鼻中隔偏曲变形。 4、遗传:鼻中隔偏曲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2] 临床表现

鼻中隔偏曲治疗方法

鼻中隔偏曲治疗方法 鼻塞、流鼻血、鼻窦炎、头痛、慢性咽喉炎、嗅觉减少及丧失。如果您经常有以上的症状的话,那就是个警讯,表示非常有可能是鼻中膈弯曲所引起的。而这个时候您就应该要去就医了,因为鼻中膈弯曲如果不加以妥善治疗好的话,可能引起的后遗症将会造成您更多的痛苦。那么,什么是鼻中隔偏曲?为什么鼻中隔会弯曲?广州军区机关医院耳鼻喉科专家给你解答 什么是鼻中膈?它有何功用能? 人体的鼻腔中间由一块骨板,将鼻腔分割成有左右两个通道,这个骨板就叫做鼻中膈。鼻中膈是由软骨及硬骨所构成的,对于鼻腔的生理功能及脸部外的鼻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鼻中隔为什么会弯曲 其实在一般的成人当中,大约有90%以上都有鼻中膈弯曲的现象,看到这儿,您不用紧张,并不是所有鼻中膈弯曲的人都一定会造成鼻病,其常见病因如下: (1)肿瘤或异物压迫鼻中隔,也可发生本病。 (2)鼻中隔之骨和软骨发育不均衡以至畸形,畸形易发生于各部接合处。这也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3)外伤鼻中膈的软骨和硬骨自从出生之后就有它生长的方向,然而可能因为生长的速度不一而造成互相的挤压而产生弯曲的现象。外伤发生鼻骨骨折时,常并发中隔软骨脱位变形,甚至软骨骨折,如不及时复位,可遗留中隔偏离。婴儿出生时产道狭窄、或因产钳挟持不当,亦可致鼻中隔软骨偏离开。 鼻中隔弯曲如果不妥善治疗,可能会引发哪些并发症? 广州军区机关医院耳鼻喉诊疗中心专家解答:因为鼻中膈弯曲,会造成鼻内的通道大小不平均,而影响呼吸正常的功能;较小的一边鼻道常常会因为阻塞,而演变成更多的并发症,例如肥厚性鼻炎,鼻窦炎等。因此如果有鼻中隔弯曲的患者,如果不尽早治疗,等到引发其他鼻病的时候再急着寻医,不但自己健康大受影响,还会造成更多困扰呢! 然而有许多的朋友在经过医师诊断,确定是鼻中膈弯曲后,通常会建议以动手术来作为治疗的方式,到底手术是不是治疗鼻中膈弯曲的唯一选择? 鼻中膈弯曲是否一定要开刀治疗呢? 根据广州军区机关医院耳鼻喉诊疗中心专家多年的经验,鼻中隔偏曲是骨性或是软骨的偏曲,一般情况下,要改变骨和软骨的形态异常,仅用药物治疗是很难达到治愈的目的。因为单纯的药物治疗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鼻塞、出血、头痛等症状,而不可能彻底消除

打鼾的危害及治疗

打呼噜(医学术语为鼾症、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由于呼吸过程中气流高速通过上呼吸道的狭窄部位时,振动气道周围的软组织而引起。在吸气过程中较为明显,呼气过程中也可发生。 打鼾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假如每晚7小时睡眠,呼吸暂停的人则有300-400秒处于无氧吸入状态,血氧浓度低于正常值约8-10%,这样夜复一夜,年复一年,支离破碎的睡眠,使氧气摄入明显减少,身体各重要部位缺血缺氧,诱发各种严重疾病,如果脑细胞组织持续缺氧4-6分钟就会引起脑细胞的不可逆性死亡。53%的患者脑血管意外发生在夜间睡眠时,近来研究表明打鼾与呼吸暂停是脑血管病一个独立的发病诱因,是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还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鼾症可引发脑血管意外的独立危险因素,这是因为鼾症诱发高血压,加上睡眠中缺氧,引起红细胞增多、血黏度增高、血流缓慢,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另外,鼾声的物理性振动可引起血管壁的血栓脱落,引起脑栓塞。 在医学理论上,打鼾是由于以下3种原因引起: 1、中枢性方面的疾病引起 2、阻塞性方面的疾病引起 3、混合性方面的疾病引起 从病理上来说是咽喉部急性炎症,没彻底治愈,反复发作引起的慢性炎症,导致的组织增生,肥厚,咽腔狭窄,晚上睡觉时,舌根后退,软颚下塌,悬雍纯过长而引起打鼾,另外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鼻息肉,鼻咽肿瘤,增殖体肥大和扁桃体肥大,而先天性小下颌,巨舌症,软鹗瘫痪,肢端肥大症等也可引起打鼾。要想彻底治愈,必须要把咽喉或鼻腔病变去除,咽腔扩大鼻腔通气正常才会根除打鼾。 打鼾也有良、恶之分,所有选择打鼾的治疗方法也不近相同,轻度的打鼾注意下生活习惯就可以痊愈,比较严重的鼾症危害很大,可能造成猝死. 对于打鼾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由以下几种:

成人扁桃体肿大的危害

成人扁桃体肿大的危害 1、成人扁桃体肿大会导致急性面容 长期的张口呼吸,气流会冲击硬腭,使之变形、高拱,久而久之面部的发育也会变形,出现上唇短厚翘起、下颌骨下垂、鼻唇沟消失、硬腭高拱、牙齿排列不整齐、上切牙突出、咬合不良、鼻中隔偏曲等,面部肌肉不易活动,缺乏表情,称之为“腺样体面容”。 2、成人扁桃体肿大会引发气管疾病 患儿的鼻涕向咽部倒流,刺激下呼吸道粘膜,还会引起咳嗽,容易患气管炎。 3、成人扁桃体肿大的其他危害 进食缓慢: 扁桃体肥大影响孩子进食,表现为进食缓慢,孩子身体瘦小。 言语障碍: 扁桃体肥大影响言语发育,表现为说话含糊吐字不清。 呼吸障碍: 扁桃体肥大导致睡眠时呼吸障碍,如果同时有腺样体肥大,会出现打鼾,严重时有憋气缺氧,睡眠不安。儿童睡眠不好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导致生长缓慢,大脑缺氧会影响记忆力,多动,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 呼吸道感染: 当儿童机体抵抗力降低,如受凉感冒时,病毒细菌容易在此处繁

殖,引发急性腺样体炎,其表现为突发高热,鼻塞,严重呼吸困难,如果腺样体反复,就会出现病理性增生。儿童鼻咽部比较仍然狭小,腺样体肥大会引起鼻塞,患儿不得不张口呼吸,鼻塞还会使鼻涕向咽部倒流,刺激下呼吸道黏膜,引发咳嗽和抵抗力下降,因此腺样体增生.患儿容易罹患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成人扁桃体肿大的病因 口咽部易遭受病菌的侵袭而发炎,这些细菌可能是外界侵入的,亦可能隐藏于扁桃体隐窝内。正常情况下,由于扁桃体表面上皮完整和粘液腺不断分泌,可将细菌随同脱落的上皮细胞从隐窝口排出,因此保持着机体的健康。 当机体因寒冷,潮湿,过度劳累,烟酒过度等原因造成抵抗力下降,细菌繁殖加强,扁桃体上皮防御机能减弱,腺体分泌机能降低时,扁桃体就会遭受细菌感染而发炎。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扁桃体炎的致病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主,其他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以及病毒等也可引起。 扁桃体是一个免疫活性器官,可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具有抵抗细菌和病毒的功能,并使整个机体产生免疫。口咽部是饮食和呼吸的必经之路,较易隐藏病菌和异物,扁桃体协同咽部丰富的淋巴组织,执行着这一特殊区域的防御保护任务。 成人扁桃体肿大的症状 常自诉咽干,发痒,异物感,刺激性咳嗽,口臭等轻微症状。如扁桃体过度肥大,可能出现呼吸、吞咽或言语共鸣障碍。

临床路径工作手册(定稿)

临床路径 管理工作手册 科别: 年度: 东平县第一人民医院

工作手册使用说明 1、本记录本严格遵循东平县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制作。 2、本工作手册分为九部分:第一部分是《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第二部分是全院实施的单病种临床路径病种名称;第三部分是《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流程图》;第四部分是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名单及职责;第五部分是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及表单; 第六部分是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计划;第七部分是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培训与会议记录;第八部分是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变异登记表和记录单;第九部分是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实施评价记录及管理工作的汇总与分析;第十部分是附件,《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督导反馈单》及《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登记表》(登记表已经单独装订成册)。 3、科室每实行1例单病种临床路径病例,都要进行登记;对发生变异的病例要进行分析、讨论与总结,并做好相关记录;每月要进行一次单病种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分析,每季度进行一次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汇总、分析与评价,同时做好记录。 4、职能科室要严格履行监管职责,每月对各科室实施的单病种临床路径病例都要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反馈到科室(反馈表一式两份,一份科室存档,一份主管部门存档)。 5、本工作手册内容作为对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考核依据,相关人员必须按时、如实填写。 6、科室主任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本工作手册,检查督导其填写情况,要求各种填报字迹清晰。如有人员变更,应及时移交。 7、记录本按年度编制,每年一册,注意保管。已填写的工作手册由本科室妥善保存备查,保存期限为3年。 8、如遇单病种临床路径的特殊情况需要记录,可另附页。

鼻中隔偏曲手术

鼻中隔偏曲手术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鼻中隔偏曲(手术)临床路径 (县级医疗机构版) 一、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鼻中隔偏曲(ICD-10:J34.2)。 行鼻中隔矫正术(ICD-9-CM-3:21.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鼻塞/鼻出血/头痛。 2.体征:鼻中隔偏曲。 3.辅助检查:内镜或CT检查。 有明显症状和鼻中隔偏曲体征者可予确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 有明显症状并有典型鼻中隔偏曲者行鼻中隔矫正术。 (四)标准住院日≤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4.2鼻中隔偏曲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 (4)胸片、心电图; (5)鼻腔鼻窦CT。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鼻功能测试。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可考虑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 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 ②儿童:一日量为20-30mg/Kg体重,分3-4次给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