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细节,写活人物
抓住细节写活人物

渝开学校
李邻黎
一、猜一猜
他是谁?
(1)他在大街上走着。
(2)身穿黑衣服的他慢慢地在大 街上走着。 (3)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 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 右观看。
(4)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 街上走着,不时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 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5)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 街上走着,不时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 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正当他的手伸进一 位妇女的背包准备扒窃时,突然一阵警笛 声他身子一颤,但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三、议一议
通过以上三段文字的比较,请大 家讨论一下,如何巧妙运用细节描写 刻画人物?用细节妙
❖ 1、细节描写,特别是属于人物独有的细微 末节,传神的刻画出人物形象,给人以逼 真形象之感。
❖ 2、可以成功传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人 物血肉丰满,进而让人感受栩栩如生。
修改稿:《音乐之声》
父亲神情严肃地吹响了哨子,只见玛丽亚小姐神色 慌张地躲到一边,惶恐地望着楼上。六个孩子从几个房 间里夺门而出,行动迅捷如同听到了警报。他们匆忙中 排成一队,踏着父亲的哨声,挺胸抬头,甩臂踏足走下 楼梯,俨然凯旋的士兵,在大厅站成整齐的一列。另外 一个女孩专注地读着书来到队前,父亲表情凝重地要过 书,拍打了一下,命令女孩站入队中。父亲从尾到头巡 视了一遍,如同一位将军检阅自己的士兵。煞有介事地 纠正着孩子的动作……
修改稿:《孔乙己》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
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 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 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例三 原稿:《音乐之声》
父亲吹响了哨子,玛丽亚小姐站到一边,六个孩子从 房间里出来,排成一队走下楼梯。又有一个女孩来到队前, 父亲让她站到队中。父亲为孩子和玛丽亚小姐互相介绍。
刻画一个人物运用细节描写作文200字

刻画一个人物运用细节描写作文200字1、在半明亮的屋子里,一个小女孩正搬来一张小凳子,瞧,她竟踩在上面烧菜。
“嘣”的一声,油飞溅了出来,滴在了她白白嫩嫩的皮肤之上,灼烧着她的肌肤。
她似乎被吓到了,一是慌了神,摇摇晃晃地摔了下来大概是真摔疼了吧!她皱起了眉头,扁着嘴,眼泪在眼眶中打转,似乎随时都会像那断线的珍珠,落下来。
但她却似的忽然想起了什么,张开小手在眼边涂了几下,擦去眼泪。
那小身躯再次东站出来,她摸了摸身上的土,再次踏在了板凳上。
摔倒了,她会自己爬起来,哪怕摔得满身伤痕,但她仍站起来一次又一次。
2、陈老师教起学来那是一丝不苟,严肃认真。
但课余时间跟同学们交流出来却那么平易近人,热情平易近人。
陈老师一点也不吝惜笑容,跟她碰触的时候,她总会给我们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
她喜欢笑,听到那个同学说了一个笑话,她必定笑得前仰后舍;听到我们提出天真幼稚的问题,她必定忍俊不禁地笑弯了腰;看到我们滑稽的表情和动作,她必定会哈哈大笑;看到我们有点滴进步,她也必定会流露出欣慰的笑……她的笑声如同金灿灿的阳光,一直投射到我们的心灵深处。
3、六爷爷并没有发表长篇大论,便把诗词各自的特征,同源异流的历史及其错综变化的关系,讲得一清二楚,生动有趣,使人豁然开朗;其文学知识也让我获益良多,更是欣然感悟。
这种深入浅出的本领,源于他对诗词的深透和研究,更是他自身好学崇尚勤奋和辛勤的课堂教学。
在人生的岁月里,以他的不畏疲倦、不怨病魔、又加之那种勇敢的意志。
我相信,六爷爷的身体,一定能够早日弟弟有个最大的特点——嘴特馋。
今年夏天,天气炎热,一次姥姥家买了很多雪糕。
这对于弟弟来说,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不好机会。
指着他右手喝着,左手拿着,一会儿,六根雪糕都入了他的肚子,可以他的舌头还不了地吃著嘴唇,似的就是在难以忘怀那雪糕的滋味。
他又蹦蹦跳跳地回到家打开冰箱,又准备拿雪糕。
这次可被正在做饭的姥姥制止了176165下一条回答评论发布还没有人评论,快来抢沙发~细节描写的段落150字左右是作业小时侯,家里的屋顶上,有一个小阳台,我和哥哥就在阳台上放风筝。
抓住具体细节来凸显人物精神类作文

抓住具体细节来凸显人物精神类作文
初阳下的老书法家。
哎呀,看那边,初阳都出来了,公园里的长椅上坐了个老爷子。
他拿着毛笔在那白纸上写得可带劲了,一笔一划,都跟跳舞似的。
这老爷子可真有雅兴,大清早的就开始练字,佩服佩服!
午后琴声。
午后阳光正好,琴房里传来一阵阵琴声。
哎,那小女孩弹得真
好听,像山涧里的清泉,又像是春天里的风。
每次路过都忍不住停
下来听会儿,真是太享受了!
雨中交警。
这雨下得可真大,街上的交警还在那指挥交通呢。
雨水都把他
衣服打湿了,他也不在乎。
说实话,这些交警真不容易,风里来雨
里去,都是为了大家的安全。
夜猫子程序员。
晚上了,看那小伙子还在电脑前敲键盘呢。
程序员可真是个辛苦活,天天对着电脑,眼睛都要瞎了。
不过看他们那么认真,就知道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值了!
海边渔夫。
夕阳西下,海边那渔夫还在那儿坐着呢。
看他眼神,就知道他多喜欢这片海。
渔夫这工作也不容易,但每次看到他们,都觉得他们特别满足,特别有生活气息。
小学语文_《抓住细节刻画人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抓住细节刻画人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基本方法。
2.运用细节描写的各种方法,激活人物个性,写出人物特点。
3.增强学生表达、倾听的能力,养成合作探究的习惯。
4.展开丰富的想象、合理的拓展,扩写文章。
教学重点:1.掌握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基本方法。
2.学生运用细节描写描写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3. 扩写的文章情节合情合理,故事完整。
教学难点:学生运用细节描写描写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教学过程:一、导入著名作家赵树理说:“细节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从而使看了以后的印象更深刻。
”巴尔扎克说:“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再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
”这两位都提到了细节,那什么是细节,什么是细节描写呢?细节即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细节描写就是抓住细小事物,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特点,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具体、细致、深入的描写。
二、悟文析法,探寻技巧细节描写有哪些方法?有哪些技巧?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等的描写。
外貌描写要传神,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反对千人一貌的写法。
1、出示外貌描写,猜猜他(她)是谁。
2、我来说同学外貌。
3、出示两句描写外貌描写的句子,比比哪句写的好。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
她长得很瘦,瘦得像麻杆,感觉风一吹就能把她刮飞。
她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裤子上还有一个小窟窿,光脚穿一双草鞋。
(二)语言描写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二符合当时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1、评价老奶奶说的这段话。
一个佩戴红领巾的少年给一位农村老奶奶让座。
老奶奶激动地对旁边的乘客说:“现在的形势真是一片大好,学习雷锋蔚然成风,社会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主要运用细节描写写一段父母的活动,突出人物性格

主要运用细节描写写一段父母的活动,突出人物性格
1、我的妈妈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头乌黑的头发中夹杂着几根银发,那也许是她劳累一生的见证。
2、我的爸爸的脸,是方圆的,头发稀稀拉拉的,眼睛很小,小的像一颗瓜子,是超小的那种,鼻子很塌,嘴巴吃饭的时候很响,眼睛上还戴着一副眼睛他的身材很矮,我都准备超过他了。
3、是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
他喜欢穿军用棉大衣,脚穿高筒皮靴。
高个子,方脸盘,长得很魁梧。
下巴上有一颗黑痣,那双眼睛在黑暗中闪着亮,使人觉得粗犷又精明。
4、我的妈妈中等身材,白净的皮肤,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长得很清秀,但是因为过度的劳累,只有三十多岁的妈妈,眼角却过早地出现了一道道皱纹。
5、爸爸长着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的身材,一双大眼睛,另外;还有两只大耳朵。
6、看着母亲,我愣住了,灯光下映出了母亲瘦弱的身影,那佝偻的脊背,是为我弯的,那疲惫的神情,是为我留下的,还有那一双龟裂的手,也是为了我的生活而操劳的,泪水充满了我的眼眶,在瑟瑟的秋风中,我呆住了,站了很久很久。
7、爸爸个儿中等,瘦瘦的,浓浓的眉毛下嵌着一双又大又亮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下是一只能言善辩的嘴,看起来十分精神。
8、爸爸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中等身材,四方脸庞,由于长年在地里干活,脸上的皮肤显得很粗糙。
好像好几夜没睡上安稳觉,他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进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写作 抓住细节(完美版)

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拿到试卷后,我一看及格 了,高兴极了。
整体感知
片段二: 上课了,语文试卷要发下来了。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
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看电视了,再也不打游戏了。哎,都怪我自 己老想打游戏,考试前一天晚上还避开宿舍管理员在宿舍偷偷打游戏呢。 老师啊,发发慈悲吧,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 不及格啊!”试卷反躺在桌上,我屏住呼吸,闭上一只眼,用颤抖的手慢 慢掀开试卷,用另一只眼瞥一下试卷的分数栏。呀!“105”三个鲜红的阿 拉伯数字精神抖擞地屹立在试卷上。我不敢相信一只眼看到的,睁开双眼 看看了姓名,还真是我的。我疯了似的,抱着同桌的肩膀抖了三抖。
写作目标
1.懂得什么是细节描写,了解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 2.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 的人物,努力提高写作水平。(重、难点) 3.养成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 从而激发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素养)
整体感知
写作指导
1.什么是细节? 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
整体感知
片段一: 上课铃声一响,同学们的目光一起投向教室门口,只见一位身穿黄花
裙子的女老师走进教室。
片段二: 铃声一响,全班42双黑眼睛一齐望向教室门口。须臾,一个方头大耳
、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 眨眼工夫就站到了讲台上。
可是,一分钟过去了,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 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 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
母亲先是一愣,接着回答:“心愿 很多,跟你说没用。”“您就说说看, 这对我很重要。”翠翠执拗地说。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让人物鲜活起来-教案

4.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让他们多接触优秀作品,从中学习细节描写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细节描写的概念及其在人物写作中的作用;
(2)学会观察生活,捕捉并运用细节描写来表达人物特点;
(3)通过写作实践,将细节描写融入人物描绘,提高写作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举例解释:
-重点(1):通过讲解细节描写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在人物写作中的重要性,如描绘人物性格、展现情感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特别是写作能力方面。具体目标如下:1.提升学生对细节的观察与捕捉能力,使其能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增强对事物的感知力;2.培养学生运用细节描写表达人物特点的能力,提高写作的生动性和表现力;3.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其从不同角度描绘人物,丰富写作内容。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新教材要求,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学生在运用细节描写时,容易出现生硬和堆砌的情况。在写作实践中,部分学生的作品虽然细节丰富,但缺乏自然流畅的表达。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示范和指导,让学生了解如何将细节描写与人物描绘有机结合,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此外,课堂讨论环节中,学生们表现出较强的合作意识和思考能力。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也能倾听他人的意见。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说明我们在教学中要继续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们对细节描写的理解有了明显提高,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学生在观察生活、捕捉细节方面表现得不够积极主动。在课堂上,当我提出让学生分享他们观察到的细节时,部分学生显得有些拘谨,不能迅速找到合适的例子。这说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趣的细节。
抓住细节-写活人物

抓住细节写活人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共同探讨合作能力2 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及它在作文中的作用【能力目标】1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2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提高写作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1 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的作用2 感悟细节,鼓励学生交流,评析细节描写教学难点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教学方法感受法讨论法练习法三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米开朗琪罗是世界上杰出的艺术大师,据说他无论雕刻还是绘画,速度都很慢,总是花许多时间,在那里沉思、推敲、琢磨,力求完美。
有一次,友人拜访米开朗琪罗,见他正为一尊雕像做最后的修饰,过了一些日子,友人再来拜访,看见他还在修饰那尊雕像,友人责备地说:“我看你的工作一点都没有进展,你的动作太慢了”米开朗琪罗说:我花许多的时间在整修雕像,例如让他的眼睛更有神,肤色更亮丽,某部分肌肉更有活力、、、、,友人说“这些多是一些小细节啊”。
米开朗琪罗说:“不错,这些都是一些小细节,不过把所有的小细节都处理妥当,雕像就变得完美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任何完美都是细节上完美组合而成的。
画画需要雕琢细节,作文同样需要描写细节。
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首先运用你的想象合理扩展一句话,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等将这句话的容充实起来。
*她骂他懦夫(结合热播催人泪下苦情大戏《樱桃》山菊骂红红野孩子)**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语言)***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动作)****他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神态)其实他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的告诫自己: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心里)通过同学们合理想象,一个鲜活的人物已展现在同学们面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们,其实我们的生活是一个 一个片段的组合,更是点滴亲情的 凝聚,作文来源于生活,更来源于 生活中的细节,让我们擦亮眼睛, 用心捕捉生活中细节,去描摹去刻 画,再现原汁原味的生活,让亲情 的细节之花在生命中绽放,在笔尖 永驻芳华!
——摘自冯瑞祥《母亲的白发》
方法三:妙用修辞
巧妙的运用修辞,即比喻、拟人、 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对事物加 以淡妆浓抹,能使语言增亮增色, 提高文章品味给人以美感。
好的细节描写,就犹如一座 座精美的灵魂,有了它才能使 人物性格鲜明,形象栩栩如生。 今天老师只是抛砖引玉教会大 家其中的三点,下课之后大家 可以对这个问题做进一步的探 索,相信同学们一定可以超越 自我。
抓住细节 写活人物
米开朗琪罗是世界上杰出的艺术大师,据说他无 论雕刻还是绘画,速度都很慢,总是花许多时间, 在那里沉思、推敲、琢磨,力求完美。有一次, 友人拜访米开朗琪罗,见他正为一尊雕像做最后 的修饰,过了一些日子,友人再来拜访,看见他 还在修饰那尊雕像,友人责备地说:“我看你的 工作一点都没有进展,你的动作太慢了”米开朗 琪罗说:我花许多的时间在整修雕像,例如让他 的眼睛更有神,肤色更亮丽,某部分肌肉更有活 力、、、、,友人说“这些多是一些小细节啊”。 米开朗琪罗说:“不错,这些都是一些小细节, 不过把所有的小细节都处理妥当,雕像就变得完 美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B只见他很艰难地爬过铁道,买来几个桔子。我 的眼泪很快流下来了,爸爸真是太好了,看着 爸爸的背影,我的眼泪又来了
这段文字摘自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背 影》,这里写父亲为我买橘子,让我路上解渴。 买橘子其实是一件平常的事,在朱自清笔下却 是那么的感人。从这段山路弯弯》中最精彩的细节, 是全文中的亮点,作者屏弃了程式化的生 活琐事,选择了父亲到小店里为我换大钞 票的细节,用细腻的笔墨具体生动地刻画 了父亲的神态、语言、动作,至此,一个 淳朴厚道、充满爱心的父亲形象便栩栩如 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是的。
方法二: 巧用修饰语
巧用修饰语是塑造人物形象,达到 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好的作品能感人肺 腑,它是功不可没的。
***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 “你真是一个懦夫”
(添加动作)
****他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 色铁青,怒睁杏目,用手指着 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 懦夫”
(添加神态)
其实他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 青,但她还是在不断的告诫自己:不 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 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 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
比较品读,感悟方法
A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 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 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 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 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 流下来了。—摘自朱自清《背影》
(添加心理)
什么是细节描写? 明确: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
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 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 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 节的描写。使读者如见其人, 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成功的细节描写有什 么作用?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 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 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 作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 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 深刻的社会主题。
画画需要雕琢细节,作文同样需要描 写细节。
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首先运用你 的想象合理扩展一句话,恰当地添加动 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等将这句 话的内容具体充实起来,可使文章充满 情感,具有表现力。
*她骂他懦夫。
(结合热播催人泪下苦情大戏《樱桃》 山菊骂红红野孩子)
**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懦 夫”(添加语言)
母亲曾经有过一头浓密的黑发,柔软、亮 洁、光泽,由于一生辛劳,捧出所有的心 血,奉献最纯洁的母爱,来抚育我们成长, 所以未老先衰,四十几岁,头发开始花白。 先是两鬓染霜,后来是额前飘白,就象春 天黛青的远山里悄然冒出一抹残雪,一丝 丝,一缕缕垂在饱经风霜的脸上,再后来 脑前脑后全沾满了白发,白得我们儿女们 心疼。
方法一:精用动词。
(过渡)动作细节描写在文章中起着重
要作用,它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真实可 感、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个性特征更 加鲜明。一个或一处成功的动作细节描 写往往胜过千言万语空洞的表白。
C、父亲弯着身子,走到一个小店。进了店门, 父亲说:“老板,换两张大钞票。”接着,把 手伸进口袋,拿出一大把钱,放到柜台上,当 着老板的面,几分的,几角的,半天才凑足了 20块钱。 D.、父亲佝偻着身子,慢慢地朝前面一个小店 走去。进了店门,父亲堆着满脸的笑:“老板, 生意好!请帮帮忙,换两张大钞票。”笑着说 着,贴满膏药的手伸进夹衣口袋,抖抖索索地 摸出一大把钱,摊到柜台上,当着老板的面, 几分的,几角的,半天才凑足了20块钱。 ——摘自《山路弯弯》